</p>
何應欽收到北地義勇軍發來的電報,強烈要求國民政府抗議老毛子的侵略行徑,抗議大英帝國幹涉內政,挑唆藏兵進攻北地義勇軍,約束並譴責盛世才,立刻停止進攻北地義勇軍。
盛世才進攻北地義勇軍的防區以及藏兵有所異動,這些情報國民政府剛剛收到,畢竟是在國內,及時掌握這些情報,國民政府還是有這個能力。
但是,封天與老毛子開戰,這個情報的確沒有掌握。
看著手裏的這封電文,何應欽的眼珠子半天沒動彈,尼瑪,這都是真的嗎?
這一下子事態嚴重了,這封電文明什麽問題呀?
明北地義勇軍正在與四方軍隊作戰,其中牽扯到三個國家:大英帝國、老毛子以及日倭軍隊。
有木有搞錯哎,這尼瑪簡直是找死的節奏!
不錯,你封天很能打,可也不能如此囂張,還真相信自己天下無敵手嗎?
更何況你隻是一個地方武裝力量,不是一個國家,怎麽看都有不自量力。
北地義勇軍正在與日倭關東軍作戰,正在進行的戰爭全天下人都知道。
怎麽打著打著蹦出來如此多的對手,難道,北地義勇軍捅破了天?
當然,那個盛世才是個王八蛋,你不抗日也就罷了,在人家後麵扯什麽後腿,算是中國人嗎?
有娘養,沒爹教育的家夥。
何應欽歎息一聲,心想,這個封天崛起的雖然很快,可要滅亡,也是也夠快的,這一次劫難是很難逃脫的,這其中老毛子和日倭人,他們任何一方隻要發狠,封天絕不是對手。
更何況,他所麵對的不是一家,而是數家軍隊群毆。
麻痹的,雖不是夜戰八方,已經是力戰五方了。
這家夥打了幾次勝仗,就以為自己天下無敵,膽子越來越大,現在看你怎麽辦吧?
嗨,到底年輕啊,怎麽就不知道收斂一呢?
至於抗議,何應欽了不算,這件事情必須請示蔣委員長。
何應欽心裏很清楚,無論是老毛子還是大英帝國,哪一家蔣委員長也不會得罪的。
對於封天,他隻能表示同情,內心或許有一惋惜之情。
拿起電文,何應欽要到蔣委員長那裏請示一下。
出了門,剛好與宋子文碰了個對頭。
宋子文看到何應欽的臉色不太好,奇怪地問:“怎麽,老何有什麽煩心事呀?”
“沒有啊,我這正要去委座哪裏去一下。”罷,還把手中的電文遞給宋子文看,:“北方出大事了,這一次封天的處境恐怕不太妙哇。”
宋子文看了看電文,這才知道北地義勇軍還真遇到了大麻煩。
宋子文撇撇嘴,:“英國佬不仗義啊,我當初找人家封天求情,封天總算給麵子,放英國佬一把,誰知道事過之後還是不算完,從背後給人家一招陰手。”
上一次宋子文與封天見了一麵,留給宋子文的印象不錯。
年輕人嘛,雖有那麽一張揚,但總歸識大體,這就難能可貴。
何應欽不想多,這種事需要委員長拿主意,別人都做不了主。
與宋子文打個招唿,何應欽急匆匆去找蔣委員長。
“敬之啊,什麽事情這樣急?”蔣委員長很快召見了何應欽,心中奇怪地問。
“委座,北方出來大事了,北地義勇軍發來急電,要求政府出麵譴責老毛子和大英帝國。這是電文,委座請看。”何應欽恭恭敬敬地把電文遞過來。
蔣委員長看著電文,臉上的表情變化可就有豐富了。
最先出現的震驚,而後便是眉頭緊皺,偶爾還夾雜著一絲陰森的笑,總之,很難形容蔣委員長此時屬於喜怒哀樂當中的哪一種狀態?
一時間,屋子裏很安靜,蔣委員長半天沒有話,在屋子裏來迴走動。
突然,蔣委員長停下了腳步,問道:“敬之,你打算如何處理這件事?”
何應欽一愣,我這是來請示,怎麽讓我如何處理呀?
嗷,這是征求我的意見。
“委座,如果從國家層麵上講,政府應該表示出我方的態度。在核實情況屬實之後,召見這兩個國家大使,表達民國政府應有的立場,不過,這僅僅是我個人的意思,最終還需要委座做出決斷。”何應欽心翼翼地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能幫一下封天。
蔣委員長對何應欽的話,沒有做出置評,又開始在屋子裏來迴走動。
一圈、一圈、又一圈。
何應欽的目光圍著蔣委員長的身子轉動,時間長了竟然有眩暈。
尼瑪,蔣委員長的氣場實在是太大了,看一眼都感覺眩暈。
好在蔣委員長終於停下了腳步,迴頭道:“敬之啊,不可意氣用事。至此黨國困難之際,需要外部支持的方麵太多了,哪一個都不能輕易得罪啊。
封天得罪了大英帝國,讓國民政府出麵抗議,無形中讓國民政府背黑鍋,以後國民政府需要國際上的支持,大英帝國會幫助話嗎?娘希匹,封天這個要求是無理取鬧,國民政府絕不會做出這樣的事。”
蔣委員長的這些倒也是實情,比如大英帝國在國聯的話語權舉足輕重,得罪了他們,民國想要在國聯得到支持,那是別想了。
蔣委員長的意思很明確了,不會管這些事的。
一想到封天的處境,何應欽還是有不忍,:“可是,如果政府不表態,北地義勇軍的形勢恐怕不太妙啊。目前北地防區,南部有日倭關東軍大兵壓境,北方的老毛子更是實力強悍,哪一家都不好惹。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盛世才從西部往東攻擊封天,又出來個大英帝國挑唆著藏兵,從西南方向進逼,四方圍困,北方戰區恐怕維持不了多久。”
一到封天,蔣委員長就來氣,拄著拐杖喝道:“娘希匹,他封天遊離於中央之外,不聽從招唿,霸占北方稱王稱霸,簡直就是一個新軍閥。
現在惹了麻煩,想要我替他擦屁股,門地沒有!
他不是很能打仗嘛,跟鬼子打,現在又出來個老毛子,這很好嘛。封天為黨國爭取到了時間,攘外必先安內,先把全國的軍事力量統一起來,其他事情一步步來,不著急。”
何應欽一聽,完了,蔣委員長原來打的是這個主意啊。
何應欽還想再努力一下,試探著:“要不,政府發電文譴責一下盛世才,多少也算表示一意思。”
蔣委員長反問道:“你覺著盛世才會聽嗎?他背後肯定有老毛子的支持,或者老毛子許諾他好處,有奶便是娘,都不是好玩意呀!
敬之啊,不要有婦人之仁,如今道路艱難,外有賊寇虎視眈眈,內憂匪患霍亂,我等要繼承中山遺址,奮發圖強,勵精圖治。革命尚未成功,同誌還需努力呀。”
得,何應欽心想,沒一希望了。
“是,委座教訓的是,屬下見識太淺,此番教誨獲益良多。”
離開蔣委員長,何應欽給北地義勇軍的迴電,隻能政府還在研究,暫時無法做出決定。
電文既沒有國民政府采取行動,抗議這些列強,也沒有表示不作為,一個字,拖。
這明顯是應付北地義勇軍,相信他們也會看出名堂來的。
盡管封天曾經信誓旦旦地保證,他不會摻和國內的事務,也沒有野心想要爭奪國家控製權。
但是,老蔣可不是何應欽,他是政治人物,絕不會相信封天所的話,甚至,蔣委員長還把封天當成了威脅他地位的潛在對手。
而且,封天發展到了現在這種地步,老蔣這種擔心越來越強烈了。
因為,封天這家夥太能打仗了。
政治人物從來不會相信別人什麽,而是看對方能做什麽,有沒有超越別人的能力。
如果封天是個庸才,或許蔣委員長相信他的話,甚至還可以大加支持。
能力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封天不僅不是庸才,而且還是一個超級幹才,看看他幹的那些事,那是多麽的驚人,大概蔣委員長有寢食難安的味道了。
恰在這時候,封天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危機,關東軍對他發起了最兇猛的攻擊。這就讓蔣委員長看到了希望,不定這個封天要倒黴。
當然,他暫時不擔心鬼子打過來,不是還有封天這一支軍隊擋在前麵嘛。
所以,老蔣很希望他們繼續打下去。
哪怕日倭關東軍消滅了封天,恐怕消耗的實力也不,相對來,國民政府就會增加一些安全感,即便將來與國民政府開戰,實力也大不如前。
借用封天的力量削弱日倭軍隊,這對於蔣那個委員長來,是一部好棋,何樂而不為呢?
各算各的帳,蔣委員長自然會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
如果是一個地方力量,這種做法還得過去,軍閥嘛,你不能把他的覺悟想得太高。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首腦,卻不能從整個國家民族的利益思考、衡量,這的確有失偏頗。
這隻能蔣委員長作為一個國家的首腦,等同於一個軍閥的立場,或者,蔣委員長仍然沒有擺脫軍閥思維。
何應欽收到北地義勇軍發來的電報,強烈要求國民政府抗議老毛子的侵略行徑,抗議大英帝國幹涉內政,挑唆藏兵進攻北地義勇軍,約束並譴責盛世才,立刻停止進攻北地義勇軍。
盛世才進攻北地義勇軍的防區以及藏兵有所異動,這些情報國民政府剛剛收到,畢竟是在國內,及時掌握這些情報,國民政府還是有這個能力。
但是,封天與老毛子開戰,這個情報的確沒有掌握。
看著手裏的這封電文,何應欽的眼珠子半天沒動彈,尼瑪,這都是真的嗎?
這一下子事態嚴重了,這封電文明什麽問題呀?
明北地義勇軍正在與四方軍隊作戰,其中牽扯到三個國家:大英帝國、老毛子以及日倭軍隊。
有木有搞錯哎,這尼瑪簡直是找死的節奏!
不錯,你封天很能打,可也不能如此囂張,還真相信自己天下無敵手嗎?
更何況你隻是一個地方武裝力量,不是一個國家,怎麽看都有不自量力。
北地義勇軍正在與日倭關東軍作戰,正在進行的戰爭全天下人都知道。
怎麽打著打著蹦出來如此多的對手,難道,北地義勇軍捅破了天?
當然,那個盛世才是個王八蛋,你不抗日也就罷了,在人家後麵扯什麽後腿,算是中國人嗎?
有娘養,沒爹教育的家夥。
何應欽歎息一聲,心想,這個封天崛起的雖然很快,可要滅亡,也是也夠快的,這一次劫難是很難逃脫的,這其中老毛子和日倭人,他們任何一方隻要發狠,封天絕不是對手。
更何況,他所麵對的不是一家,而是數家軍隊群毆。
麻痹的,雖不是夜戰八方,已經是力戰五方了。
這家夥打了幾次勝仗,就以為自己天下無敵,膽子越來越大,現在看你怎麽辦吧?
嗨,到底年輕啊,怎麽就不知道收斂一呢?
至於抗議,何應欽了不算,這件事情必須請示蔣委員長。
何應欽心裏很清楚,無論是老毛子還是大英帝國,哪一家蔣委員長也不會得罪的。
對於封天,他隻能表示同情,內心或許有一惋惜之情。
拿起電文,何應欽要到蔣委員長那裏請示一下。
出了門,剛好與宋子文碰了個對頭。
宋子文看到何應欽的臉色不太好,奇怪地問:“怎麽,老何有什麽煩心事呀?”
“沒有啊,我這正要去委座哪裏去一下。”罷,還把手中的電文遞給宋子文看,:“北方出大事了,這一次封天的處境恐怕不太妙哇。”
宋子文看了看電文,這才知道北地義勇軍還真遇到了大麻煩。
宋子文撇撇嘴,:“英國佬不仗義啊,我當初找人家封天求情,封天總算給麵子,放英國佬一把,誰知道事過之後還是不算完,從背後給人家一招陰手。”
上一次宋子文與封天見了一麵,留給宋子文的印象不錯。
年輕人嘛,雖有那麽一張揚,但總歸識大體,這就難能可貴。
何應欽不想多,這種事需要委員長拿主意,別人都做不了主。
與宋子文打個招唿,何應欽急匆匆去找蔣委員長。
“敬之啊,什麽事情這樣急?”蔣委員長很快召見了何應欽,心中奇怪地問。
“委座,北方出來大事了,北地義勇軍發來急電,要求政府出麵譴責老毛子和大英帝國。這是電文,委座請看。”何應欽恭恭敬敬地把電文遞過來。
蔣委員長看著電文,臉上的表情變化可就有豐富了。
最先出現的震驚,而後便是眉頭緊皺,偶爾還夾雜著一絲陰森的笑,總之,很難形容蔣委員長此時屬於喜怒哀樂當中的哪一種狀態?
一時間,屋子裏很安靜,蔣委員長半天沒有話,在屋子裏來迴走動。
突然,蔣委員長停下了腳步,問道:“敬之,你打算如何處理這件事?”
何應欽一愣,我這是來請示,怎麽讓我如何處理呀?
嗷,這是征求我的意見。
“委座,如果從國家層麵上講,政府應該表示出我方的態度。在核實情況屬實之後,召見這兩個國家大使,表達民國政府應有的立場,不過,這僅僅是我個人的意思,最終還需要委座做出決斷。”何應欽心翼翼地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能幫一下封天。
蔣委員長對何應欽的話,沒有做出置評,又開始在屋子裏來迴走動。
一圈、一圈、又一圈。
何應欽的目光圍著蔣委員長的身子轉動,時間長了竟然有眩暈。
尼瑪,蔣委員長的氣場實在是太大了,看一眼都感覺眩暈。
好在蔣委員長終於停下了腳步,迴頭道:“敬之啊,不可意氣用事。至此黨國困難之際,需要外部支持的方麵太多了,哪一個都不能輕易得罪啊。
封天得罪了大英帝國,讓國民政府出麵抗議,無形中讓國民政府背黑鍋,以後國民政府需要國際上的支持,大英帝國會幫助話嗎?娘希匹,封天這個要求是無理取鬧,國民政府絕不會做出這樣的事。”
蔣委員長的這些倒也是實情,比如大英帝國在國聯的話語權舉足輕重,得罪了他們,民國想要在國聯得到支持,那是別想了。
蔣委員長的意思很明確了,不會管這些事的。
一想到封天的處境,何應欽還是有不忍,:“可是,如果政府不表態,北地義勇軍的形勢恐怕不太妙啊。目前北地防區,南部有日倭關東軍大兵壓境,北方的老毛子更是實力強悍,哪一家都不好惹。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盛世才從西部往東攻擊封天,又出來個大英帝國挑唆著藏兵,從西南方向進逼,四方圍困,北方戰區恐怕維持不了多久。”
一到封天,蔣委員長就來氣,拄著拐杖喝道:“娘希匹,他封天遊離於中央之外,不聽從招唿,霸占北方稱王稱霸,簡直就是一個新軍閥。
現在惹了麻煩,想要我替他擦屁股,門地沒有!
他不是很能打仗嘛,跟鬼子打,現在又出來個老毛子,這很好嘛。封天為黨國爭取到了時間,攘外必先安內,先把全國的軍事力量統一起來,其他事情一步步來,不著急。”
何應欽一聽,完了,蔣委員長原來打的是這個主意啊。
何應欽還想再努力一下,試探著:“要不,政府發電文譴責一下盛世才,多少也算表示一意思。”
蔣委員長反問道:“你覺著盛世才會聽嗎?他背後肯定有老毛子的支持,或者老毛子許諾他好處,有奶便是娘,都不是好玩意呀!
敬之啊,不要有婦人之仁,如今道路艱難,外有賊寇虎視眈眈,內憂匪患霍亂,我等要繼承中山遺址,奮發圖強,勵精圖治。革命尚未成功,同誌還需努力呀。”
得,何應欽心想,沒一希望了。
“是,委座教訓的是,屬下見識太淺,此番教誨獲益良多。”
離開蔣委員長,何應欽給北地義勇軍的迴電,隻能政府還在研究,暫時無法做出決定。
電文既沒有國民政府采取行動,抗議這些列強,也沒有表示不作為,一個字,拖。
這明顯是應付北地義勇軍,相信他們也會看出名堂來的。
盡管封天曾經信誓旦旦地保證,他不會摻和國內的事務,也沒有野心想要爭奪國家控製權。
但是,老蔣可不是何應欽,他是政治人物,絕不會相信封天所的話,甚至,蔣委員長還把封天當成了威脅他地位的潛在對手。
而且,封天發展到了現在這種地步,老蔣這種擔心越來越強烈了。
因為,封天這家夥太能打仗了。
政治人物從來不會相信別人什麽,而是看對方能做什麽,有沒有超越別人的能力。
如果封天是個庸才,或許蔣委員長相信他的話,甚至還可以大加支持。
能力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封天不僅不是庸才,而且還是一個超級幹才,看看他幹的那些事,那是多麽的驚人,大概蔣委員長有寢食難安的味道了。
恰在這時候,封天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危機,關東軍對他發起了最兇猛的攻擊。這就讓蔣委員長看到了希望,不定這個封天要倒黴。
當然,他暫時不擔心鬼子打過來,不是還有封天這一支軍隊擋在前麵嘛。
所以,老蔣很希望他們繼續打下去。
哪怕日倭關東軍消滅了封天,恐怕消耗的實力也不,相對來,國民政府就會增加一些安全感,即便將來與國民政府開戰,實力也大不如前。
借用封天的力量削弱日倭軍隊,這對於蔣那個委員長來,是一部好棋,何樂而不為呢?
各算各的帳,蔣委員長自然會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
如果是一個地方力量,這種做法還得過去,軍閥嘛,你不能把他的覺悟想得太高。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首腦,卻不能從整個國家民族的利益思考、衡量,這的確有失偏頗。
這隻能蔣委員長作為一個國家的首腦,等同於一個軍閥的立場,或者,蔣委員長仍然沒有擺脫軍閥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