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封黃忠為裨將軍,駐守長沙,三日後劉備領大軍往公安去。
周瑜兵馬屯於夷陵,劉備於公安十裏一隘口安營紮寨,與周瑜隔河相應,江陵城建於北岸,劉備若想攻城,便要渡江。
劉備安營在此,其一軍資糧草運輸方便,後勤有保障,其二,隨時可支援各部,其三,此乃南郡戰略要地,進可攻,退可守。
劉備紮營不過數日,周瑜使者便至。
此人姓呂名蒙,現任橫野中郎將之職,此人攻打江夏黃祖之時曾立大功,周瑜與孫權甚是賞識此人。
江夏黃祖被孫權所擒,奪夏口,樊口,江夏有半皆在孫權手中,曹操兵馬攻來,孫權便將夏口借給關羽,將樊口借給劉備,曹操敗後,劉備兵進荊南四郡,劉備調霍峻前去鎮守。
劉備與孫權有約,若是取下了荊南四郡,這江夏半郡便要還給孫權,江夏郡由曹操,孫權各執一半,曹操令文聘駐石陽守江夏。
劉備與諸葛亮正在軍帳議事,親兵入來抱拳講道:“呂蒙將軍求見。”
劉備望身諸葛亮,“呂蒙此人,孔明知否?”
諸葛亮道:“此人英勇善戰,且有謀略。”
劉備望向親兵道:“傳他進來。”
親兵領命退下,不過十息,便將呂蒙帶到。
呂蒙抱拳行禮:“見過劉使君,見過諸葛軍師。”
劉備道:“將軍勿需多禮,請上座。”
親兵入來擺座一張,呂蒙落座,
呂蒙道:“大都督叫我前來,相問劉使君,使君屯兵公安是否有意南郡?”
劉備道:“正來相助大都督。”
呂蒙道:“如何相助?”
劉備問:“現大都督戰況如何?”
呂蒙道:“大都督將曹仁圍在江陵城中,派甘寧,程普兩路出兵,收複夷道,夷陵,現江陵城隻剩孤城一座。”
劉備道:“曹操援兵現在何處?”
呂蒙道:“襄陽徐晃,張頜領兵支援,皆被徐盛,陳武部攔住,汝南李通,於禁大軍壓進,大都督兵馬不濟,便向劉使君求援。”
劉備道:“我以叫雲長領五千兵馬擋住李通,於禁部,叫翼德領三千兵馬前往長板坡,擋住襄陽來援,叫子龍領三千兵馬駐防江夏一線,以防文聘穿插防線,渡江攻打夏口。”
呂蒙道:“幾位將軍,可有軍情送來?”
劉備道:“雲長有信送來,與李通,於禁部相戰,雙方互有勝負,李通,於禁部兵馬萬人有餘,雲長隻能守住隘口,隻守不攻,望大都督盡快拿下江陵城。”
呂蒙道:“聽聞諸葛妙計,荊南四郡不過數月,便被攻下,不知能否相助大都督取下江陵城。”
諸葛亮道:“大都督皆無計可施,我又能有何計?”
呂蒙道:“若是如此,我先行告退。”
諸葛亮道:“曹仁乃是一匹夫,我倒有一計,不知大都督敢行否。”
呂蒙道:“但講無妨,大都督用與不用,再作計議。”
諸葛亮道:“大都督領軍攻城,中箭受傷,詐死誘出曹仁偷襲大都督營寨,你等三路兵馬設伏曹仁,敗曹仁後,再偽作曹軍詐開城門便可。”
呂蒙道:“此計甚妙,隻是苦肉計用之,著實委屈了大都督。”
諸葛亮笑道:“當亮未言。”
呂蒙道:“謝軍師相告,軍中還有要務,呂蒙先行告退。”
呂蒙講完,起身行禮,諸葛亮拱手還行。
劉備道:“來人,送呂將軍迴營。”
親兵入來,領著呂蒙往大營外去。
劉備見呂蒙走遠,望向諸葛亮問道:“孔明此計能助大都督取下城池?”
諸葛亮笑道:“非此計,不可破城也,周瑜定會用之。”
劉備道:“周瑜若取下南郡,若是逆流而上,入川攻打成都,我等如何是好。”
諸葛亮道:“主公勿憂,周瑜想入川,孫權想守江東,周瑜取的南郡,定會拱手相讓。”
劉備來了興趣,“孫權怎會如此大方?”
諸葛亮搖頭,“形勢所迫,主公讓江夏,孫權讓南郡,此交易之事也,主公守荊襄,宛城一路,孫權守汝南,合肥一路,若能守得幾載,曹操定會另想他圖。”
劉備道:“若是周瑜排除眾議,領數千兵馬入川,那當如何?”
諸葛亮道:“周瑜定會向孫權建議,從夷道出,逆江而上,攻打江州,入川之路便會打通。”
劉備道:“若是如此,我等若想入川不是要與周瑜兵刀相見?”
諸葛亮道:“主公放心,孔明早以算好,周瑜入不了川,此人心胸狹窄,必會在入川前一病吾唿。”
劉備眯著眼睛看著諸葛亮,皆知諸葛亮料事如神,哪知早以布棋,隻等棋子發力,諸葛亮不便明言,劉備也能猜出其中關鍵。
徐庶一棋擺放曹營,龐統一棋擺放周瑜身邊,自己也算一棋,擺放在劉備身邊罷了,劉備事事皆問諸葛亮,諸葛亮每料必中,不論小棋,大棋,皆是縱橫之道也。
呂蒙迴營拜見周瑜,周瑜宣呂蒙入軍帳議事。
呂蒙座好,周瑜便開始發問。
“子明前去劉備大營一探虛實,情況如何?”
呂蒙道:“劉備三路發兵,阻擊曹仁援兵,我等並無後顧之憂,隻等取下這江陵城,南郡到手。”
周瑜道:“曹仁軍資,糧草也還能堅持一二月,每次城下叫戰,辱罵之也不應戰,如此下去,也非辦法。”
呂蒙道:“可否誘出曹仁大軍,設伏圍攻。”
周瑜道:“假扮曹軍,假傳書信也有試過,皆是做了無用之功。”
呂蒙歎氣一聲。
周瑜道:“諸葛亮可有計策?”
呂蒙道:“倒是說過一計,不過此計甚險,呂蒙不敢講。”
周瑜道:“但講無妨,若是可行,當去一試。”
呂蒙道:“此計便是叫大都督攻城,中曹仁流矢,中箭後詐死,誘曹仁出來偷營,我等三路設伏,大敗曹仁,敗了曹仁後,降得曹兵,去詐開城門。”
周瑜喜道:“妙計也,諸葛亮倒通人心。”
呂蒙道:“此計甚險,若是大都督傷重,如何向主公交待。”
周瑜道:“行計行險,若想有功,必行非常之計也,諸葛亮此人非常人能比也。”
呂蒙道:“此陷害大都督之計,大都督何以要行此計,我等隻需再攻一月,城中糧草不濟,曹仁定會棄城敗逃,城不攻自破也。”
周瑜道:“我等急,曹操更急,若是援軍打通道路,或者曹操親領大軍南征,我軍撤走迴防,荊襄兵馬一入城,軍糧一到,江陵城便又固若金湯。”
呂蒙道:“江陵城現以是孤城一座,若是曹軍來援打通道路,不過是接應曹仁而走,此計甚險,大都督慎思。”
周瑜兵馬屯於夷陵,劉備於公安十裏一隘口安營紮寨,與周瑜隔河相應,江陵城建於北岸,劉備若想攻城,便要渡江。
劉備安營在此,其一軍資糧草運輸方便,後勤有保障,其二,隨時可支援各部,其三,此乃南郡戰略要地,進可攻,退可守。
劉備紮營不過數日,周瑜使者便至。
此人姓呂名蒙,現任橫野中郎將之職,此人攻打江夏黃祖之時曾立大功,周瑜與孫權甚是賞識此人。
江夏黃祖被孫權所擒,奪夏口,樊口,江夏有半皆在孫權手中,曹操兵馬攻來,孫權便將夏口借給關羽,將樊口借給劉備,曹操敗後,劉備兵進荊南四郡,劉備調霍峻前去鎮守。
劉備與孫權有約,若是取下了荊南四郡,這江夏半郡便要還給孫權,江夏郡由曹操,孫權各執一半,曹操令文聘駐石陽守江夏。
劉備與諸葛亮正在軍帳議事,親兵入來抱拳講道:“呂蒙將軍求見。”
劉備望身諸葛亮,“呂蒙此人,孔明知否?”
諸葛亮道:“此人英勇善戰,且有謀略。”
劉備望向親兵道:“傳他進來。”
親兵領命退下,不過十息,便將呂蒙帶到。
呂蒙抱拳行禮:“見過劉使君,見過諸葛軍師。”
劉備道:“將軍勿需多禮,請上座。”
親兵入來擺座一張,呂蒙落座,
呂蒙道:“大都督叫我前來,相問劉使君,使君屯兵公安是否有意南郡?”
劉備道:“正來相助大都督。”
呂蒙道:“如何相助?”
劉備問:“現大都督戰況如何?”
呂蒙道:“大都督將曹仁圍在江陵城中,派甘寧,程普兩路出兵,收複夷道,夷陵,現江陵城隻剩孤城一座。”
劉備道:“曹操援兵現在何處?”
呂蒙道:“襄陽徐晃,張頜領兵支援,皆被徐盛,陳武部攔住,汝南李通,於禁大軍壓進,大都督兵馬不濟,便向劉使君求援。”
劉備道:“我以叫雲長領五千兵馬擋住李通,於禁部,叫翼德領三千兵馬前往長板坡,擋住襄陽來援,叫子龍領三千兵馬駐防江夏一線,以防文聘穿插防線,渡江攻打夏口。”
呂蒙道:“幾位將軍,可有軍情送來?”
劉備道:“雲長有信送來,與李通,於禁部相戰,雙方互有勝負,李通,於禁部兵馬萬人有餘,雲長隻能守住隘口,隻守不攻,望大都督盡快拿下江陵城。”
呂蒙道:“聽聞諸葛妙計,荊南四郡不過數月,便被攻下,不知能否相助大都督取下江陵城。”
諸葛亮道:“大都督皆無計可施,我又能有何計?”
呂蒙道:“若是如此,我先行告退。”
諸葛亮道:“曹仁乃是一匹夫,我倒有一計,不知大都督敢行否。”
呂蒙道:“但講無妨,大都督用與不用,再作計議。”
諸葛亮道:“大都督領軍攻城,中箭受傷,詐死誘出曹仁偷襲大都督營寨,你等三路兵馬設伏曹仁,敗曹仁後,再偽作曹軍詐開城門便可。”
呂蒙道:“此計甚妙,隻是苦肉計用之,著實委屈了大都督。”
諸葛亮笑道:“當亮未言。”
呂蒙道:“謝軍師相告,軍中還有要務,呂蒙先行告退。”
呂蒙講完,起身行禮,諸葛亮拱手還行。
劉備道:“來人,送呂將軍迴營。”
親兵入來,領著呂蒙往大營外去。
劉備見呂蒙走遠,望向諸葛亮問道:“孔明此計能助大都督取下城池?”
諸葛亮笑道:“非此計,不可破城也,周瑜定會用之。”
劉備道:“周瑜若取下南郡,若是逆流而上,入川攻打成都,我等如何是好。”
諸葛亮道:“主公勿憂,周瑜想入川,孫權想守江東,周瑜取的南郡,定會拱手相讓。”
劉備來了興趣,“孫權怎會如此大方?”
諸葛亮搖頭,“形勢所迫,主公讓江夏,孫權讓南郡,此交易之事也,主公守荊襄,宛城一路,孫權守汝南,合肥一路,若能守得幾載,曹操定會另想他圖。”
劉備道:“若是周瑜排除眾議,領數千兵馬入川,那當如何?”
諸葛亮道:“周瑜定會向孫權建議,從夷道出,逆江而上,攻打江州,入川之路便會打通。”
劉備道:“若是如此,我等若想入川不是要與周瑜兵刀相見?”
諸葛亮道:“主公放心,孔明早以算好,周瑜入不了川,此人心胸狹窄,必會在入川前一病吾唿。”
劉備眯著眼睛看著諸葛亮,皆知諸葛亮料事如神,哪知早以布棋,隻等棋子發力,諸葛亮不便明言,劉備也能猜出其中關鍵。
徐庶一棋擺放曹營,龐統一棋擺放周瑜身邊,自己也算一棋,擺放在劉備身邊罷了,劉備事事皆問諸葛亮,諸葛亮每料必中,不論小棋,大棋,皆是縱橫之道也。
呂蒙迴營拜見周瑜,周瑜宣呂蒙入軍帳議事。
呂蒙座好,周瑜便開始發問。
“子明前去劉備大營一探虛實,情況如何?”
呂蒙道:“劉備三路發兵,阻擊曹仁援兵,我等並無後顧之憂,隻等取下這江陵城,南郡到手。”
周瑜道:“曹仁軍資,糧草也還能堅持一二月,每次城下叫戰,辱罵之也不應戰,如此下去,也非辦法。”
呂蒙道:“可否誘出曹仁大軍,設伏圍攻。”
周瑜道:“假扮曹軍,假傳書信也有試過,皆是做了無用之功。”
呂蒙歎氣一聲。
周瑜道:“諸葛亮可有計策?”
呂蒙道:“倒是說過一計,不過此計甚險,呂蒙不敢講。”
周瑜道:“但講無妨,若是可行,當去一試。”
呂蒙道:“此計便是叫大都督攻城,中曹仁流矢,中箭後詐死,誘曹仁出來偷營,我等三路設伏,大敗曹仁,敗了曹仁後,降得曹兵,去詐開城門。”
周瑜喜道:“妙計也,諸葛亮倒通人心。”
呂蒙道:“此計甚險,若是大都督傷重,如何向主公交待。”
周瑜道:“行計行險,若想有功,必行非常之計也,諸葛亮此人非常人能比也。”
呂蒙道:“此陷害大都督之計,大都督何以要行此計,我等隻需再攻一月,城中糧草不濟,曹仁定會棄城敗逃,城不攻自破也。”
周瑜道:“我等急,曹操更急,若是援軍打通道路,或者曹操親領大軍南征,我軍撤走迴防,荊襄兵馬一入城,軍糧一到,江陵城便又固若金湯。”
呂蒙道:“江陵城現以是孤城一座,若是曹軍來援打通道路,不過是接應曹仁而走,此計甚險,大都督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