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5年正月十五,諸葛亮到達海鹽縣,正值海鹽縣街日,正值元宵節,十裏八鄉百姓早早入城擺賣,各種家禽,農菜。


    諸葛亮到達城外,下馬步行,城門大開,入城無需身份,城門有二人士兵把守,雖是瘦弱,但也精神。


    諸葛亮入城後,徑直往諸葛謹府上去,諸葛亮常有與其兄長書信來往,倒也知道其兄長住址,數米寬的路用石頭鋪的齊整,兩邊小販呦喝聲不斷。


    諸葛亮歎氣,心想:“若是天下太平,百姓好活,隻是這王朝更替,如何能長久的太平。”


    諸葛亮備有薄禮,荊襄的一些特長,今日元宵,諸葛亮正好來與其兄長過個團圓的節日。


    諸葛亮父母早亡,諸葛亮居隆中,而不是投靠其兄長,也是有一些緣由的。


    諸葛亮誌向高遠,求學於祝公明,問師於龐德公,習得一身治國平天下的本領,遊學於荊襄,居於隆中種菜。


    這就相當於我們現在大學生,去外省讀書的很多,在外麵租個房子,賣點菜,夠自己讀書零用,其他的費用還是靠諸葛謹接濟,好友接濟等等。諸葛亮現在也隻有24歲左右,相當於沒畢業的大學生。


    一柱香後,諸葛亮來到一府宅,簷上高掛一匾,上寫諸葛府。


    諸葛亮將馬係在門前一柱,開始扣門,諸葛亮所騎的馬並非戰馬,現在戰馬市價數十萬錢一匹,諸葛亮所騎乃是一騍馬,種地耕地時用。


    門開半邊,家丁問道:“可是二老爺到來?”


    諸葛亮笑道:“你怎麽知是我?”


    家丁答:“老爺出府前有講,若是一人身高八尺的,牽一騍敲門,便是二老爺到來,引入府上好生招待。”


    諸葛亮道:“有勞。”


    家丁將諸葛亮迎入府內,此時諸葛謹去縣衙辦公,尚未歸來,諸葛亮跟在家丁身後,一路前行。


    諸葛亮問道:“主母和恪兒可在府上。”


    家丁答:“主母正在房中織棉,恪兒正在後院玩耍。”


    諸葛恪不過兩歲,此時由下人陪著玩耍,家丁也未曾去稟明主母,諸葛亮被家丁引入客廳奉茶。


    諸葛謹管家陪著諸葛亮聊天喝茶,時辰還早,諸葛亮也是無聊,便與管家聊了起來。


    管家年紀有五十好幾,乃是諸葛亮本家,姓駱,駱管家看著兄弟二人長大,倒也不生,諸葛謹的大小事務,皆由他負責,此人細心,事無巨細,皆做的讓諸葛謹趁心。


    諸葛府上客廳置有桌椅,兩人各座一邊,品茶聊天。


    諸葛亮問候:“駱伯,這麽多年辛苦你了。”


    駱管家道:“這皆是老奴該做的,談何辛苦,隻是你在外求學,辛苦得多,不知你可曾想過迴江東,在江東謀得一官半職?”


    諸葛亮搖頭:“我一人清閑習慣,若是為官,我倒是不習慣。”


    駱管家若有所思,又道:“讀書人造福一方百姓,也是常理。”


    諸葛亮點頭,算是認同,講道:“我此來海鹽縣,民生尚可,看麵便知,若是貧苦,便是一副苦瓜臉,若是過得富裕,麵上也有紅光,兄長治理此縣,造福一方百姓甚有功德。”


    駱管家道:“老爺置兵馬數百,維持鄉裏治安,山匪漸少,百姓自是能安心生產。”


    諸葛亮問道:“不知兄長現家業幾何?”


    駱管家道:“年薪千石,良田一百五十八頃,租田收利五十八頃,自種百傾,雇傭二百餘人。”


    諸葛亮道:“孫權倒是對兄長不薄。”


    駱管家道:“江東新定不過數載,孫權繼位,舉賢用能,自是不敢怠慢。”


    封建社會最大的利益便是土地,而擁有土地的首先的是權貴家族,其次便是士家,商賈,再其次便是軍功分田和入籍分田。


    諸葛謹做為江東新貴,進入到權力中心,享有優先的土地分配權和土地產出,江東的統治權在孫氏軍閥,而圍繞著孫氏軍閥的則是一群靠軍功爬上來的軍中將領,其次是一些傳統的江東豪門士家,江東的士族集團和流亡北士。


    清理掉原來的權貴後和朝廷割裂,江東的土地分配權和商業經營權都集中在孫氏軍閥手上,而忠誠的士家,有能力的士人,武將就會優先分配土地和權力。


    諸葛亮思索片刻問道:“兄長每月皆迴曲阿否?”


    駱管家答:“不定,有時數月不迴,有時一月便去數次。”


    諸葛亮點頭,倒也無話可問,管家見諸葛亮眼睛掃看客廳,知他無甚話題,起身講道:“二老爺,若是無聊,便去後院找阿恪玩耍,我去準備午飯,房間以安排妥當,用過午飯,你且休息片刻,老爺日落之時便會歸來,主母正忙,無閑招待。”


    諸葛亮道:“有勞駱伯。”


    管家告辭,退出客廳,諸葛亮起身,向右手走了數步,取下牆上一扇,此扇用羽毛編織而成,甚是精美。


    諸葛亮此人性格內象,與人說話,聊不了幾句,就沒話題,氣氛尷尬。


    我也就我們後世的跟生人高冷女神,熟人就女流氓差不多,內熱慢熱型。


    諸葛亮為了掩飾自己這個思考型的性格,經常說話斷片的時候就拿了羽毛扇搖幾下,給人的錯覺是他正在思考人生。


    諸葛亮也是一個性熱的身子,也就是我們所講的濕熱重,大冬天的都要開風扇。


    一個性格正直的人,首先要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標準和原則性,若幹年後諸葛亮成為了蜀漢丞相,很少聽說他去喝花酒,聽小曲的,一天到晚就躲在家裏搞科研,搞論文,做方案等等。


    諸葛亮的朋友很少,就馬謖一個,蔣婉,費禕,李嚴隻是同僚關係,諸葛亮為人太正直,常以大義掛在嘴上,劉備是比較怕他的。


    魏延,法正就深得劉備的喜愛,好基友一定是一起當過兵,一起扛過炮的夥伴,諸葛亮唯一個好朋友,馬謖,諸葛亮就地正法了。


    馬謖這個人很聰明,就是我們後世的小聰明,智商高,情商低,一個聰明的人能看透人心,自以為是。


    打個比喻,很多大學的教授經濟理論一套一套的,非常專業,你叫他去搞個公司試試,他就搞不來,你就叫他去街上去擺個攤,他不見做不來。


    馬謖就是這種人,他理論能力強,諸葛亮很多的軍事策略都是來自於他,智商高,也會搞科研小發明,經常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他看透人心,可以告訴諸葛亮哪些人是什麽性格和想法。


    諸葛亮將馬謖作為接班人不是沒有道理的,劉備看不起馬謖,常告誡諸葛亮這個人不能重用,太聰明做不了大事,也是這個道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群英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河看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河看客並收藏三國群英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