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通兩個,讓他們把謠言在這些庶吉士中傳開。我倒要看看,方二公子還未正式入仕途、便有了汙點,他還會不會一如之前堅定!”


    長青見自家主子越說越狠,便忍不住道:“大爺,這裏頭還摻著毅郡王府,是不是不太妥當?畢竟毅郡王世子若是追究起來……”


    陳謙卻不放在心上。“對於男人來說,不過是樁風流韻事罷了,有什麽大礙?”


    見他成竹在胸,長青隻得照辦。


    “行事小心些,別讓人察覺出來。”陳謙又不放心的囑咐道:“咱們的人不好出麵,你隻管出錢雇人去做,左右咱們不差銀子。”


    吩咐完長青,陳謙擺擺手讓他走了,自己一個人留在書房中。


    今日和方庾見麵異常的順利,倒給了陳謙不少意外之喜。


    他微微合了眼瞼,眼前很快浮現出小姑娘嬌俏的麵容、婀娜的身段。


    陳謙唇邊露出一抹笑容。


    離能把她娶迴家的那一日,不遠了。縱然此時讓她受些委屈,他日後會加倍疼她、對她好,給她錦衣玉食的生活、用不盡的銀子,便算是補償罷!


    便是入了翰林又能賺幾個錢?不過是個清貴的名聲罷了!


    他能給她的更好。


    ******


    上次的事七娘並沒敢告到趙氏麵前,原本她就理虧,生怕被趙氏再罰一次,再抄上十遍女四書。


    反而在六娘的勸說下,七娘還來給安然賠不是。這倒讓安然很是嘖嘖稱奇,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安然也不好再揪著不放,便暫時按下不提。


    這些日子來,安然的日子很是悠閑。


    鎮日裏除了按時念書、練琴、做女紅,剩下的時候安然便逗弄雪團兒玩,在翠屏、錦屏兩個大丫鬟的眼中,頗有些玩物喪誌的意思。


    可這愜意的日子並沒有能過上多久。


    比上次更加變本加厲的謠言,似乎一夜間就在京中傳開。


    上一迴隻是傳到了幾家耳中,並沒有大範圍的傳播,故此知道的人隻是極少數。為了怕牽連到自己家,知道的人也守口如瓶般的緘默。


    可是突然之間,京中都在傳安然的謠言,各種說法都有,越說越難聽。


    不單是安然狠狠吃了一驚,便是太夫人、趙氏、三娘等人,也沒想到此事突然發酵、以她們想象不到的速度傳播,就連毅郡王妃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謠言在滿京中徹底傳開。


    相較於三娘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她又是氣又是怒,安然看起來卻很鎮定。


    三娘隻安慰安然說沒事,她定能想辦法平息。安然笑著答應了,眼底的憂色卻是揮之不去。安然很清楚,這次恐怕不能善了。


    因為謠言的事實從來不重要。


    早在去毅郡王府的那一日,她就想到了可能有今日的局麵。幸而她離開得早,一時間倒沒什麽影響。三娘替她尋了門好親事,頭一迴鬧起來時,定北侯府的態度寬厚仁義。


    那麽這一次呢?


    “翠屏,你去開箱籠,把上一迴定北侯府送來的那塊玉佩和方二公子的親筆信找出來。”安然麵上不見愁悶之色,雖說她是謠言中被詆毀的主角,可她比誰都淡定。


    翠屏聽罷,隻覺得不好。


    那塊羊脂玉佩算是信物了,信也是未來姑爺親筆所寫,這些東西本該妥當的收著,姑娘卻讓她們找出來。


    雖說相處的時候不長,翠屏卻很了解自家姑娘,決計不是那種死纏爛打之人,她不會用卑劣的手段去威脅別人。若是她要這些東西——隻有一種可能,便是做好了退親的準備!


    翠屏頓時紅了眼眶。


    “姑娘,定北侯府不還是沒有話傳來?您不必——”


    為何偏生自家姑娘這樣的命苦?好不容易逃開了去毅郡王府做妾的命運,難道卻逃開被退親的命運?還是在被背上這樣的汙名時,往後可怎麽說親啊!


    “還沒到那一步呢。”安然反而笑著安慰翠屏,她輕描淡寫的道:“就像是三姐說的,這件事找到源頭,說清楚就好了。”


    雖然話是這麽說,可是主仆二人都清楚,恐怕並沒有這麽簡單!


    “去罷。”安然堅持道。


    翠屏心裏頭難過,卻不敢違拗自家姑娘的意思,隻得依言去了。


    安然懷中抱著雪團兒,輕輕撫摸著它柔軟光滑的皮毛,心中平靜如水。


    更壞的還能是什麽呢?不過是一輩子不嫁人罷了,或是遠遠的離開京城。如今聲名狼藉的她,正好可以逃開陳謙。陳謙為人驕傲自大,怎麽能容忍妻子有這樣的汙名?


    便是丁氏也不能答應!


    安然勾了勾唇角,那笑容卻並未到達眼底。


    她懷中的雪團兒似乎感受到主人的悲傷,它伸出粉嫩的小舌頭,安慰似的舔了舔安然的手心。


    安然輕輕的笑了。


    隻是一滴淚,還盈在睫毛上,將墜未墜。


    第76章


    定北侯府。


    孟姨娘從敏國寺迴來後,麵上還是一切如常,隻是私下裏無人時,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她請大師批得姻緣,並不樂觀。


    當時孟姨娘便覺得心中不痛快,也難怪,會有那樣的謠言傳了出來。到底是有些影兒,人才那麽說的。若是果真坐得端、行的正,怎麽就偏生說起了安九?


    可她不過是個妾罷了,便是在侯府裏再有體麵,也不能左右爺們的親事。


    再加上這裏頭不光是有定北侯府的顏麵在,還有姑太太慶鄉侯夫人牽線,若是她貿然反對,恐怕傷了兩家的體麵,於方庭的未來也無益。


    孟姨娘這幾日日日不得安寧,心裏頭像是油煎水煮過一般。


    她精心培養方庭二十來年,伏低做小、柔順謙卑,就是為了能讓自己兒子有個好前程。連方庭的房中,她都沒讓丫鬟開臉去服侍,隻為了能憑著屋裏頭幹淨這一點,為方庭求娶貴女多些助力。


    她倒也不是攀附權貴,哪怕方庭求娶的隻是清流之女呢,她也不會多說一句。


    可這門被侯爺和夫人都看好、還有姑太太牽線的親事,卻讓孟姨娘感到不安極了。


    正在她百般糾結、萬般無奈之時,京中關於安九的謠言洶湧而起。


    “我早就覺得這門親事不妥當!”孟姨娘初聞驚愕之餘,還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她所料想的最壞的情況也就是如此了,且如今還沒正式下定,隻是兩家口頭的約定罷了,還有轉圜的餘地,方庭的名譽也不會受影響。“這親不能結!”


    金珠覺得此事有些古怪,仿佛是有心人故意為之似的。“姨娘,可親事最後如何,還要看侯爺和夫人的意思罷?或許隻是有人惡意中傷罷了,萬一隻是謠言呢?”


    孟姨娘卻是搖頭。“謠言的威懾力從不在於它是真的。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她臉上閃過一抹輕蔑,道:“滿京中的貴女這樣多,怎麽就往她一個人身上造謠?”


    金珠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怎麽再勸。


    “你去把庭哥兒身邊的小廝給我叫過一個來。”孟姨娘囑咐道:“悄悄的,找個跟著庭哥兒外頭出門的,隻是別驚動庭哥兒。”


    金珠無法,隻得答應著去了。


    今日正值休沐,方庭正在書房中讀書,金珠便悄悄的過去,叫了他身邊的長隨名叫青石的過來迴話。


    “青石,你這幾日同二爺出去,可曾聽到什麽風言風語?”孟姨娘也不轉彎抹角,上來就開門見山的道:“你隻管說便是。”


    青石聞言,心中便有了幾分猶豫。


    這些日子來,確實聽了許多不好的傳言,都是關於安九姑娘的。要知道雖然還沒對外說,可安九姑娘是二爺的未婚妻子,已經定下了親事的,二爺這些日子也不好受。


    若是別人說倒也罷了,竟然在跟二爺同榜的庶吉士中,也有談論這謠言的,二爺聽了更不是滋味了。


    這些話雖聽了不少,可二爺並不很相信,讓他們這些小廝也守口如瓶,不許在家中透露出來,更不許在孟姨娘跟前提這些。


    往日休沐是正是二爺用功的時候,可今日二爺卻盯著手中的玉佩愣愣的出神。


    孟姨娘何等聰慧的一個人,看青石支支吾吾的不肯說話,便知道裏頭還有貓膩在。她幹脆高聲威嚇道:“莫非我就問不得你們二爺身邊的事了?我是他姨娘,連侯爺和夫人尚且給我幾分顏麵,你竟敢在我麵前糊弄,可有把我放在眼中?”


    青石嚇得渾身一哆嗦。


    二爺是個孝順的,敬重嫡母,在姨娘麵前也是恭敬的。正如孟姨娘自己所說,她在侯府中也很有些體麵,他並不敢得罪她。


    故此青石隻得和盤托出。


    當他半遮半掩的說到跟方庭同榜的庶吉士中,有人傳關於安九的謠言時,孟姨娘手中端著的粉彩茶盅,頓時滾落到了地上。


    竟然都傳到了士林子弟的耳中!幸好此時定親的事沒有公開,否則自己的庭哥兒要怎麽做人?


    往後還怎麽入翰林?更別提入閣拜相了!


    孟姨娘頓時一個激靈,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你先迴去,今日的事,一點兒別跟二爺提。”孟姨娘的眼神陡然變得冰冷,往日的溫婉柔順的神情早就消失不見。她寒聲道:“若是被二爺聽到一絲風聲,我隻說是你來告密,你隻會吃不了兜著走!”


    青石嚇得忙磕頭不迭,賭咒發狠保證絕不會從他口中傳出一點風聲。


    孟姨娘這才放他迴去。


    和南安侯府的親事不能結!孟姨娘下定了決心,便是拚著她的臉麵不要了,拚著她的命不要了,也不能讓安九進門。


    在夫人麵前,哪怕是她尋死覓活的哭鬧,夫人即便是厭惡了她,最終也會點頭答應的。


    有些難辦的是方庭。從上迴他眉角眼梢不自覺流露的喜悅來看,庭哥兒是真心喜歡安九娘的,不過是個不夠精美的絡子,就讓愛的會什麽一樣,立刻換了帶在身上。


    往日的庭哥兒豈有如此浮躁的時候?


    “你去夫人處候著,若是夫人歇晌醒了,就來告訴我一聲。”長痛不如短痛,與其日後懊悔,不如快刀斬亂麻。孟姨娘狠了狠心,道:“隻說我要求見夫人。”


    金珠預感到了孟姨娘想做什麽,她總覺得十分不妥當。畢竟四五年的主仆情分在,金珠不由勸道:“姨娘,恐怕這麽做很不妥當?您要在夫人麵前駁了這門親事,可就是駁了夫人的麵子、駁了姑太太的麵子!”


    “您在這後宅中默默無聞、安安分分了二十來年,豈不都是白費了?”


    若是真的鬧到了定北侯夫人麵前,恐怕這些年來姨娘的謹慎、忍讓、安分守己,這些原本讓定北侯和夫人高看她一眼的好處,便全都沒了。


    更何況,這樣做真的是為二爺好嗎?


    孟姨娘卻顧不得這麽多了。


    “我讓你去,你隻管去便是。”孟姨娘的態度卻很堅決,她沉聲道:“為了庭哥兒,我做什麽都值得!”


    金珠見孟姨娘實在迴轉不過來,隻得照著她的話去做。


    定北侯府正院。


    定北侯夫人連日來也為這事苦惱著,這門親事到了進退維穀的地步。


    若是退親,傷了兩家的顏麵;可這京中謠言四起,恐怕對侯府的名聲有損,讓外人看著,還以為她故意給庶子定了這樣一門親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女奮鬥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淺酌199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淺酌1992並收藏庶女奮鬥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