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通兩個,讓他們把謠言在這些庶吉士中傳開。我倒要看看,方二公子還未正式入仕途、便有了汙點,他還會不會一如之前堅定!”
長青見自家主子越說越狠,便忍不住道:“大爺,這裏頭還摻著毅郡王府,是不是不太妥當?畢竟毅郡王世子若是追究起來……”
陳謙卻不放在心上。“對於男人來說,不過是樁風流韻事罷了,有什麽大礙?”
見他成竹在胸,長青隻得照辦。
“行事小心些,別讓人察覺出來。”陳謙又不放心的囑咐道:“咱們的人不好出麵,你隻管出錢雇人去做,左右咱們不差銀子。”
吩咐完長青,陳謙擺擺手讓他走了,自己一個人留在書房中。
今日和方庾見麵異常的順利,倒給了陳謙不少意外之喜。
他微微合了眼瞼,眼前很快浮現出小姑娘嬌俏的麵容、婀娜的身段。
陳謙唇邊露出一抹笑容。
離能把她娶迴家的那一日,不遠了。縱然此時讓她受些委屈,他日後會加倍疼她、對她好,給她錦衣玉食的生活、用不盡的銀子,便算是補償罷!
便是入了翰林又能賺幾個錢?不過是個清貴的名聲罷了!
他能給她的更好。
******
上次的事七娘並沒敢告到趙氏麵前,原本她就理虧,生怕被趙氏再罰一次,再抄上十遍女四書。
反而在六娘的勸說下,七娘還來給安然賠不是。這倒讓安然很是嘖嘖稱奇,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安然也不好再揪著不放,便暫時按下不提。
這些日子來,安然的日子很是悠閑。
鎮日裏除了按時念書、練琴、做女紅,剩下的時候安然便逗弄雪團兒玩,在翠屏、錦屏兩個大丫鬟的眼中,頗有些玩物喪誌的意思。
可這愜意的日子並沒有能過上多久。
比上次更加變本加厲的謠言,似乎一夜間就在京中傳開。
上一迴隻是傳到了幾家耳中,並沒有大範圍的傳播,故此知道的人隻是極少數。為了怕牽連到自己家,知道的人也守口如瓶般的緘默。
可是突然之間,京中都在傳安然的謠言,各種說法都有,越說越難聽。
不單是安然狠狠吃了一驚,便是太夫人、趙氏、三娘等人,也沒想到此事突然發酵、以她們想象不到的速度傳播,就連毅郡王妃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謠言在滿京中徹底傳開。
相較於三娘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她又是氣又是怒,安然看起來卻很鎮定。
三娘隻安慰安然說沒事,她定能想辦法平息。安然笑著答應了,眼底的憂色卻是揮之不去。安然很清楚,這次恐怕不能善了。
因為謠言的事實從來不重要。
早在去毅郡王府的那一日,她就想到了可能有今日的局麵。幸而她離開得早,一時間倒沒什麽影響。三娘替她尋了門好親事,頭一迴鬧起來時,定北侯府的態度寬厚仁義。
那麽這一次呢?
“翠屏,你去開箱籠,把上一迴定北侯府送來的那塊玉佩和方二公子的親筆信找出來。”安然麵上不見愁悶之色,雖說她是謠言中被詆毀的主角,可她比誰都淡定。
翠屏聽罷,隻覺得不好。
那塊羊脂玉佩算是信物了,信也是未來姑爺親筆所寫,這些東西本該妥當的收著,姑娘卻讓她們找出來。
雖說相處的時候不長,翠屏卻很了解自家姑娘,決計不是那種死纏爛打之人,她不會用卑劣的手段去威脅別人。若是她要這些東西——隻有一種可能,便是做好了退親的準備!
翠屏頓時紅了眼眶。
“姑娘,定北侯府不還是沒有話傳來?您不必——”
為何偏生自家姑娘這樣的命苦?好不容易逃開了去毅郡王府做妾的命運,難道卻逃開被退親的命運?還是在被背上這樣的汙名時,往後可怎麽說親啊!
“還沒到那一步呢。”安然反而笑著安慰翠屏,她輕描淡寫的道:“就像是三姐說的,這件事找到源頭,說清楚就好了。”
雖然話是這麽說,可是主仆二人都清楚,恐怕並沒有這麽簡單!
“去罷。”安然堅持道。
翠屏心裏頭難過,卻不敢違拗自家姑娘的意思,隻得依言去了。
安然懷中抱著雪團兒,輕輕撫摸著它柔軟光滑的皮毛,心中平靜如水。
更壞的還能是什麽呢?不過是一輩子不嫁人罷了,或是遠遠的離開京城。如今聲名狼藉的她,正好可以逃開陳謙。陳謙為人驕傲自大,怎麽能容忍妻子有這樣的汙名?
便是丁氏也不能答應!
安然勾了勾唇角,那笑容卻並未到達眼底。
她懷中的雪團兒似乎感受到主人的悲傷,它伸出粉嫩的小舌頭,安慰似的舔了舔安然的手心。
安然輕輕的笑了。
隻是一滴淚,還盈在睫毛上,將墜未墜。
第76章
定北侯府。
孟姨娘從敏國寺迴來後,麵上還是一切如常,隻是私下裏無人時,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她請大師批得姻緣,並不樂觀。
當時孟姨娘便覺得心中不痛快,也難怪,會有那樣的謠言傳了出來。到底是有些影兒,人才那麽說的。若是果真坐得端、行的正,怎麽就偏生說起了安九?
可她不過是個妾罷了,便是在侯府裏再有體麵,也不能左右爺們的親事。
再加上這裏頭不光是有定北侯府的顏麵在,還有姑太太慶鄉侯夫人牽線,若是她貿然反對,恐怕傷了兩家的體麵,於方庭的未來也無益。
孟姨娘這幾日日日不得安寧,心裏頭像是油煎水煮過一般。
她精心培養方庭二十來年,伏低做小、柔順謙卑,就是為了能讓自己兒子有個好前程。連方庭的房中,她都沒讓丫鬟開臉去服侍,隻為了能憑著屋裏頭幹淨這一點,為方庭求娶貴女多些助力。
她倒也不是攀附權貴,哪怕方庭求娶的隻是清流之女呢,她也不會多說一句。
可這門被侯爺和夫人都看好、還有姑太太牽線的親事,卻讓孟姨娘感到不安極了。
正在她百般糾結、萬般無奈之時,京中關於安九的謠言洶湧而起。
“我早就覺得這門親事不妥當!”孟姨娘初聞驚愕之餘,還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她所料想的最壞的情況也就是如此了,且如今還沒正式下定,隻是兩家口頭的約定罷了,還有轉圜的餘地,方庭的名譽也不會受影響。“這親不能結!”
金珠覺得此事有些古怪,仿佛是有心人故意為之似的。“姨娘,可親事最後如何,還要看侯爺和夫人的意思罷?或許隻是有人惡意中傷罷了,萬一隻是謠言呢?”
孟姨娘卻是搖頭。“謠言的威懾力從不在於它是真的。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她臉上閃過一抹輕蔑,道:“滿京中的貴女這樣多,怎麽就往她一個人身上造謠?”
金珠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怎麽再勸。
“你去把庭哥兒身邊的小廝給我叫過一個來。”孟姨娘囑咐道:“悄悄的,找個跟著庭哥兒外頭出門的,隻是別驚動庭哥兒。”
金珠無法,隻得答應著去了。
今日正值休沐,方庭正在書房中讀書,金珠便悄悄的過去,叫了他身邊的長隨名叫青石的過來迴話。
“青石,你這幾日同二爺出去,可曾聽到什麽風言風語?”孟姨娘也不轉彎抹角,上來就開門見山的道:“你隻管說便是。”
青石聞言,心中便有了幾分猶豫。
這些日子來,確實聽了許多不好的傳言,都是關於安九姑娘的。要知道雖然還沒對外說,可安九姑娘是二爺的未婚妻子,已經定下了親事的,二爺這些日子也不好受。
若是別人說倒也罷了,竟然在跟二爺同榜的庶吉士中,也有談論這謠言的,二爺聽了更不是滋味了。
這些話雖聽了不少,可二爺並不很相信,讓他們這些小廝也守口如瓶,不許在家中透露出來,更不許在孟姨娘跟前提這些。
往日休沐是正是二爺用功的時候,可今日二爺卻盯著手中的玉佩愣愣的出神。
孟姨娘何等聰慧的一個人,看青石支支吾吾的不肯說話,便知道裏頭還有貓膩在。她幹脆高聲威嚇道:“莫非我就問不得你們二爺身邊的事了?我是他姨娘,連侯爺和夫人尚且給我幾分顏麵,你竟敢在我麵前糊弄,可有把我放在眼中?”
青石嚇得渾身一哆嗦。
二爺是個孝順的,敬重嫡母,在姨娘麵前也是恭敬的。正如孟姨娘自己所說,她在侯府中也很有些體麵,他並不敢得罪她。
故此青石隻得和盤托出。
當他半遮半掩的說到跟方庭同榜的庶吉士中,有人傳關於安九的謠言時,孟姨娘手中端著的粉彩茶盅,頓時滾落到了地上。
竟然都傳到了士林子弟的耳中!幸好此時定親的事沒有公開,否則自己的庭哥兒要怎麽做人?
往後還怎麽入翰林?更別提入閣拜相了!
孟姨娘頓時一個激靈,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你先迴去,今日的事,一點兒別跟二爺提。”孟姨娘的眼神陡然變得冰冷,往日的溫婉柔順的神情早就消失不見。她寒聲道:“若是被二爺聽到一絲風聲,我隻說是你來告密,你隻會吃不了兜著走!”
青石嚇得忙磕頭不迭,賭咒發狠保證絕不會從他口中傳出一點風聲。
孟姨娘這才放他迴去。
和南安侯府的親事不能結!孟姨娘下定了決心,便是拚著她的臉麵不要了,拚著她的命不要了,也不能讓安九進門。
在夫人麵前,哪怕是她尋死覓活的哭鬧,夫人即便是厭惡了她,最終也會點頭答應的。
有些難辦的是方庭。從上迴他眉角眼梢不自覺流露的喜悅來看,庭哥兒是真心喜歡安九娘的,不過是個不夠精美的絡子,就讓愛的會什麽一樣,立刻換了帶在身上。
往日的庭哥兒豈有如此浮躁的時候?
“你去夫人處候著,若是夫人歇晌醒了,就來告訴我一聲。”長痛不如短痛,與其日後懊悔,不如快刀斬亂麻。孟姨娘狠了狠心,道:“隻說我要求見夫人。”
金珠預感到了孟姨娘想做什麽,她總覺得十分不妥當。畢竟四五年的主仆情分在,金珠不由勸道:“姨娘,恐怕這麽做很不妥當?您要在夫人麵前駁了這門親事,可就是駁了夫人的麵子、駁了姑太太的麵子!”
“您在這後宅中默默無聞、安安分分了二十來年,豈不都是白費了?”
若是真的鬧到了定北侯夫人麵前,恐怕這些年來姨娘的謹慎、忍讓、安分守己,這些原本讓定北侯和夫人高看她一眼的好處,便全都沒了。
更何況,這樣做真的是為二爺好嗎?
孟姨娘卻顧不得這麽多了。
“我讓你去,你隻管去便是。”孟姨娘的態度卻很堅決,她沉聲道:“為了庭哥兒,我做什麽都值得!”
金珠見孟姨娘實在迴轉不過來,隻得照著她的話去做。
定北侯府正院。
定北侯夫人連日來也為這事苦惱著,這門親事到了進退維穀的地步。
若是退親,傷了兩家的顏麵;可這京中謠言四起,恐怕對侯府的名聲有損,讓外人看著,還以為她故意給庶子定了這樣一門親事。
長青見自家主子越說越狠,便忍不住道:“大爺,這裏頭還摻著毅郡王府,是不是不太妥當?畢竟毅郡王世子若是追究起來……”
陳謙卻不放在心上。“對於男人來說,不過是樁風流韻事罷了,有什麽大礙?”
見他成竹在胸,長青隻得照辦。
“行事小心些,別讓人察覺出來。”陳謙又不放心的囑咐道:“咱們的人不好出麵,你隻管出錢雇人去做,左右咱們不差銀子。”
吩咐完長青,陳謙擺擺手讓他走了,自己一個人留在書房中。
今日和方庾見麵異常的順利,倒給了陳謙不少意外之喜。
他微微合了眼瞼,眼前很快浮現出小姑娘嬌俏的麵容、婀娜的身段。
陳謙唇邊露出一抹笑容。
離能把她娶迴家的那一日,不遠了。縱然此時讓她受些委屈,他日後會加倍疼她、對她好,給她錦衣玉食的生活、用不盡的銀子,便算是補償罷!
便是入了翰林又能賺幾個錢?不過是個清貴的名聲罷了!
他能給她的更好。
******
上次的事七娘並沒敢告到趙氏麵前,原本她就理虧,生怕被趙氏再罰一次,再抄上十遍女四書。
反而在六娘的勸說下,七娘還來給安然賠不是。這倒讓安然很是嘖嘖稱奇,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安然也不好再揪著不放,便暫時按下不提。
這些日子來,安然的日子很是悠閑。
鎮日裏除了按時念書、練琴、做女紅,剩下的時候安然便逗弄雪團兒玩,在翠屏、錦屏兩個大丫鬟的眼中,頗有些玩物喪誌的意思。
可這愜意的日子並沒有能過上多久。
比上次更加變本加厲的謠言,似乎一夜間就在京中傳開。
上一迴隻是傳到了幾家耳中,並沒有大範圍的傳播,故此知道的人隻是極少數。為了怕牽連到自己家,知道的人也守口如瓶般的緘默。
可是突然之間,京中都在傳安然的謠言,各種說法都有,越說越難聽。
不單是安然狠狠吃了一驚,便是太夫人、趙氏、三娘等人,也沒想到此事突然發酵、以她們想象不到的速度傳播,就連毅郡王妃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謠言在滿京中徹底傳開。
相較於三娘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她又是氣又是怒,安然看起來卻很鎮定。
三娘隻安慰安然說沒事,她定能想辦法平息。安然笑著答應了,眼底的憂色卻是揮之不去。安然很清楚,這次恐怕不能善了。
因為謠言的事實從來不重要。
早在去毅郡王府的那一日,她就想到了可能有今日的局麵。幸而她離開得早,一時間倒沒什麽影響。三娘替她尋了門好親事,頭一迴鬧起來時,定北侯府的態度寬厚仁義。
那麽這一次呢?
“翠屏,你去開箱籠,把上一迴定北侯府送來的那塊玉佩和方二公子的親筆信找出來。”安然麵上不見愁悶之色,雖說她是謠言中被詆毀的主角,可她比誰都淡定。
翠屏聽罷,隻覺得不好。
那塊羊脂玉佩算是信物了,信也是未來姑爺親筆所寫,這些東西本該妥當的收著,姑娘卻讓她們找出來。
雖說相處的時候不長,翠屏卻很了解自家姑娘,決計不是那種死纏爛打之人,她不會用卑劣的手段去威脅別人。若是她要這些東西——隻有一種可能,便是做好了退親的準備!
翠屏頓時紅了眼眶。
“姑娘,定北侯府不還是沒有話傳來?您不必——”
為何偏生自家姑娘這樣的命苦?好不容易逃開了去毅郡王府做妾的命運,難道卻逃開被退親的命運?還是在被背上這樣的汙名時,往後可怎麽說親啊!
“還沒到那一步呢。”安然反而笑著安慰翠屏,她輕描淡寫的道:“就像是三姐說的,這件事找到源頭,說清楚就好了。”
雖然話是這麽說,可是主仆二人都清楚,恐怕並沒有這麽簡單!
“去罷。”安然堅持道。
翠屏心裏頭難過,卻不敢違拗自家姑娘的意思,隻得依言去了。
安然懷中抱著雪團兒,輕輕撫摸著它柔軟光滑的皮毛,心中平靜如水。
更壞的還能是什麽呢?不過是一輩子不嫁人罷了,或是遠遠的離開京城。如今聲名狼藉的她,正好可以逃開陳謙。陳謙為人驕傲自大,怎麽能容忍妻子有這樣的汙名?
便是丁氏也不能答應!
安然勾了勾唇角,那笑容卻並未到達眼底。
她懷中的雪團兒似乎感受到主人的悲傷,它伸出粉嫩的小舌頭,安慰似的舔了舔安然的手心。
安然輕輕的笑了。
隻是一滴淚,還盈在睫毛上,將墜未墜。
第76章
定北侯府。
孟姨娘從敏國寺迴來後,麵上還是一切如常,隻是私下裏無人時,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她請大師批得姻緣,並不樂觀。
當時孟姨娘便覺得心中不痛快,也難怪,會有那樣的謠言傳了出來。到底是有些影兒,人才那麽說的。若是果真坐得端、行的正,怎麽就偏生說起了安九?
可她不過是個妾罷了,便是在侯府裏再有體麵,也不能左右爺們的親事。
再加上這裏頭不光是有定北侯府的顏麵在,還有姑太太慶鄉侯夫人牽線,若是她貿然反對,恐怕傷了兩家的體麵,於方庭的未來也無益。
孟姨娘這幾日日日不得安寧,心裏頭像是油煎水煮過一般。
她精心培養方庭二十來年,伏低做小、柔順謙卑,就是為了能讓自己兒子有個好前程。連方庭的房中,她都沒讓丫鬟開臉去服侍,隻為了能憑著屋裏頭幹淨這一點,為方庭求娶貴女多些助力。
她倒也不是攀附權貴,哪怕方庭求娶的隻是清流之女呢,她也不會多說一句。
可這門被侯爺和夫人都看好、還有姑太太牽線的親事,卻讓孟姨娘感到不安極了。
正在她百般糾結、萬般無奈之時,京中關於安九的謠言洶湧而起。
“我早就覺得這門親事不妥當!”孟姨娘初聞驚愕之餘,還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她所料想的最壞的情況也就是如此了,且如今還沒正式下定,隻是兩家口頭的約定罷了,還有轉圜的餘地,方庭的名譽也不會受影響。“這親不能結!”
金珠覺得此事有些古怪,仿佛是有心人故意為之似的。“姨娘,可親事最後如何,還要看侯爺和夫人的意思罷?或許隻是有人惡意中傷罷了,萬一隻是謠言呢?”
孟姨娘卻是搖頭。“謠言的威懾力從不在於它是真的。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她臉上閃過一抹輕蔑,道:“滿京中的貴女這樣多,怎麽就往她一個人身上造謠?”
金珠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怎麽再勸。
“你去把庭哥兒身邊的小廝給我叫過一個來。”孟姨娘囑咐道:“悄悄的,找個跟著庭哥兒外頭出門的,隻是別驚動庭哥兒。”
金珠無法,隻得答應著去了。
今日正值休沐,方庭正在書房中讀書,金珠便悄悄的過去,叫了他身邊的長隨名叫青石的過來迴話。
“青石,你這幾日同二爺出去,可曾聽到什麽風言風語?”孟姨娘也不轉彎抹角,上來就開門見山的道:“你隻管說便是。”
青石聞言,心中便有了幾分猶豫。
這些日子來,確實聽了許多不好的傳言,都是關於安九姑娘的。要知道雖然還沒對外說,可安九姑娘是二爺的未婚妻子,已經定下了親事的,二爺這些日子也不好受。
若是別人說倒也罷了,竟然在跟二爺同榜的庶吉士中,也有談論這謠言的,二爺聽了更不是滋味了。
這些話雖聽了不少,可二爺並不很相信,讓他們這些小廝也守口如瓶,不許在家中透露出來,更不許在孟姨娘跟前提這些。
往日休沐是正是二爺用功的時候,可今日二爺卻盯著手中的玉佩愣愣的出神。
孟姨娘何等聰慧的一個人,看青石支支吾吾的不肯說話,便知道裏頭還有貓膩在。她幹脆高聲威嚇道:“莫非我就問不得你們二爺身邊的事了?我是他姨娘,連侯爺和夫人尚且給我幾分顏麵,你竟敢在我麵前糊弄,可有把我放在眼中?”
青石嚇得渾身一哆嗦。
二爺是個孝順的,敬重嫡母,在姨娘麵前也是恭敬的。正如孟姨娘自己所說,她在侯府中也很有些體麵,他並不敢得罪她。
故此青石隻得和盤托出。
當他半遮半掩的說到跟方庭同榜的庶吉士中,有人傳關於安九的謠言時,孟姨娘手中端著的粉彩茶盅,頓時滾落到了地上。
竟然都傳到了士林子弟的耳中!幸好此時定親的事沒有公開,否則自己的庭哥兒要怎麽做人?
往後還怎麽入翰林?更別提入閣拜相了!
孟姨娘頓時一個激靈,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你先迴去,今日的事,一點兒別跟二爺提。”孟姨娘的眼神陡然變得冰冷,往日的溫婉柔順的神情早就消失不見。她寒聲道:“若是被二爺聽到一絲風聲,我隻說是你來告密,你隻會吃不了兜著走!”
青石嚇得忙磕頭不迭,賭咒發狠保證絕不會從他口中傳出一點風聲。
孟姨娘這才放他迴去。
和南安侯府的親事不能結!孟姨娘下定了決心,便是拚著她的臉麵不要了,拚著她的命不要了,也不能讓安九進門。
在夫人麵前,哪怕是她尋死覓活的哭鬧,夫人即便是厭惡了她,最終也會點頭答應的。
有些難辦的是方庭。從上迴他眉角眼梢不自覺流露的喜悅來看,庭哥兒是真心喜歡安九娘的,不過是個不夠精美的絡子,就讓愛的會什麽一樣,立刻換了帶在身上。
往日的庭哥兒豈有如此浮躁的時候?
“你去夫人處候著,若是夫人歇晌醒了,就來告訴我一聲。”長痛不如短痛,與其日後懊悔,不如快刀斬亂麻。孟姨娘狠了狠心,道:“隻說我要求見夫人。”
金珠預感到了孟姨娘想做什麽,她總覺得十分不妥當。畢竟四五年的主仆情分在,金珠不由勸道:“姨娘,恐怕這麽做很不妥當?您要在夫人麵前駁了這門親事,可就是駁了夫人的麵子、駁了姑太太的麵子!”
“您在這後宅中默默無聞、安安分分了二十來年,豈不都是白費了?”
若是真的鬧到了定北侯夫人麵前,恐怕這些年來姨娘的謹慎、忍讓、安分守己,這些原本讓定北侯和夫人高看她一眼的好處,便全都沒了。
更何況,這樣做真的是為二爺好嗎?
孟姨娘卻顧不得這麽多了。
“我讓你去,你隻管去便是。”孟姨娘的態度卻很堅決,她沉聲道:“為了庭哥兒,我做什麽都值得!”
金珠見孟姨娘實在迴轉不過來,隻得照著她的話去做。
定北侯府正院。
定北侯夫人連日來也為這事苦惱著,這門親事到了進退維穀的地步。
若是退親,傷了兩家的顏麵;可這京中謠言四起,恐怕對侯府的名聲有損,讓外人看著,還以為她故意給庶子定了這樣一門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