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很謙虛,表示這個天下啊,牛皮的商人很多,也並不是隻有我一個人,咱們坐到這個位置純屬幸運雲雲。
當然,這種話鬼都不信,包括呂不韋自己。
程知遠知道,呂不韋隻是想表示,那幫子商人都是為其他國家而效力的,基本上不會幫助新學宮,而端木賜,公造子也早已不複當年,儒門將裂,早已不談活動資金的問題了。
那麽,他呂不韋和蘇昌,可不就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讚助商嗎,而且最關鍵的,咱們沒有固定國籍,產業遍布天下,也不怕封鎖,更不為任何君王效力。
“所謂大生意,奇貨不是輕易可以脫手的,像是夫子這樣的奇中之奇,乃至於...有點燙手的貨....更是,不太好賣。”
呂不韋笑吟吟的:“當然,不是貶低夫子,而是因為各國君王都對夫子已有所聞,且如雷貫耳,但諸子,包括廟堂之士,世家宗族,都不會對夫子有任何,哪怕半點的好顏色。”
“隻是因為夫子所說皆是亂天下之言!”
“夫子之道,乃是要掘了世家宗族,士者貴胄的根啊,一如當年商君變法,隻是變一個秦國,後來遭到的反撲勢力,便讓商君身死道消,若是要變天下之法,難也。”
“阻力就來自於這裏,好比一個精美的器具,家主想買,但是他的妻子,孩子,兄弟叔伯,都想把這筆錢弄到自己手裏,而家主想買的器具,自然就成了他們嫉妒,乃至於痛恨,懼怕的對象。”
虞霜:“呂聖人真是什麽事情,都能用買賣來計較,說的通透。”
呂不韋笑:“天下之事,自伏羲開天,燧人鑽火,人聚以為部族,有所需求之後,萬事之間,哪怕是廟堂之高,哪怕是江湖之遠....又何處不要用到商字呢。”
“如今,秦國反應雖然激烈,但其實卻也是一個變法的好去處,夫子之奇貨,在秦,可有高價,亦可待價而沽。”
“提價者將至矣。”
程知遠目光微動:“是老師要入秦了?”
呂不韋道:“據洛邑來商所說,荀況先生已經向西而來!”
荀子入秦,是在程知遠之後,這也是之前說好的事情,而眼下程知遠在秦國正在被口誅筆伐,法家士子怒斥他的“禍世之法”,竟欲以身而保法,做出要命的事情來,從大局觀上看,程知遠對法家造成了一定的混亂與衝擊,同時把鹹陽也弄得不太和平。
而荀子這時候入秦,必然要被法家弟子們問候一遍,同時,杜倉等人也會出來,找荀子說些事情,至於說什麽....無非是聖人間的交換,或許很大概率是讓出一部分利益,然後換取荀子把程知遠帶走....大概是這類條件。
呂不韋道:“這一切,源自於忌憚,但現在也隻是忌憚,還沒有到爆發的時候,其實啊,荀子入秦,為夫子而來,亦為秦之法製而來,若是荀子聽完二法之辯,四家之言,恐怕.....”
“不僅不會帶走夫子,還要在杜倉麵前,狠狠誇讚夫子一番,這時候——”
“砰!就像是水泡一樣,炸裂,整個秦國會沸騰起來,法家的震驚與憤怒會達到一個頂點,大亂開始!而這時候,才是最高價出現的時候!”
“因為法本為法,若是法家自亂陣腳,那豈不是說...夫子之法,比起法家之法,更好一些麽!”
呂不韋有些歡喜,甚至聲音都提高了:“以法亂法者,程知遠也~!”
“新法未出,舊法已亂,何其可笑!這天大的笑話,便是要被秦之法家出了!夫子有言,其法正,國不令而行,天下有道矣!而法家亂,是否便是...其法不正?”
“還是如今的法家,已經不是商君時的法家了呢!士子作亂,若不是杜倉默許,他們這些法家弟子哪裏敢這麽做?”
呂不韋越說越說興奮,道:“這買賣之大,天下少也!如今天下列國,其中好壞之處,便讓在下,為夫子一一道來。”
“秦之利,在於法度,若以法變法,則愈強矣!但秦之弊,在於人,法家阻力過大,老氏族蠢蠢欲動,如膠東之海,看似平靜,卻有暗流湧動,雖有高價,但定金不足。”
“齊之利,在於製與衡,齊國三足鼎立,王有王法,國有國規,法雖嚴卻不厲,多以德教為主,批評附之,學術之風甚囂塵上;齊之弊,在於軍不強,心不齊,無膽魄,好私勇而怯於公戰,且三方分立,舊薑氏及晏氏不與田齊相好,田齊交出打神鞭導致權利失衡,天齊淵如今雖未有大動,但卻不會久遠,故而齊之弊在於未來,不在當下,故定金雖足,補款困難。”
“魏之利,在於地處中央,風氣開放,阻力稍小,當下新王新政,又有信陵君為輔佐......其弊,心思不定,首鼠兩端,王無定性,今日下定金,明日要退貨,不好不好.....”
“趙之利,在於尚武之風,敢於變法,且趙人世家遭到打壓,雖有卻與士製衡,不能抬頭.....其弊,在於過分重士,且改革往往不能徹底,變法中道崩斷,卻詭異延續一半,失卻一半,就好比定金下了,貨分半數,他說不要了。”
“韓之利......”
“燕之利......”
“楚之利......”
時間飛逝,呂不韋把戰國七雄比作商賈,國家看做商鋪,買賣的東西,做生意的風格,都給程知遠一一剖析清楚,同時生動形象,極貼地氣。
列國之商各有千秋,然而一排排看下來,呂不韋最後給出的最高的,最可能給高價的國家,居然是.....燕國。
“燕國雖弱,但如果單單從出價,下定金,貨到付款等一係列後續活動來看,燕國國君若是認準了這個人,那至他身死,都絕不會變。”
“當年蘇秦,子之,郭隗,樂毅,這裏麵有亂臣,有賊子,有忠臣,但無一例外,他們都把持住燕國國政,乃至引導國之走向,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而如今,燕國落入公孫操之手.....此人乃是......”
呂不韋話沒有說完,程知遠背後,在呂不韋看不到的地方,在“公孫操”的名字出現的一瞬間,往世神的獨眼,突然劇烈的活動了起來。
同時。
“公孫操,燕之無終道人也!”
當然,這種話鬼都不信,包括呂不韋自己。
程知遠知道,呂不韋隻是想表示,那幫子商人都是為其他國家而效力的,基本上不會幫助新學宮,而端木賜,公造子也早已不複當年,儒門將裂,早已不談活動資金的問題了。
那麽,他呂不韋和蘇昌,可不就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讚助商嗎,而且最關鍵的,咱們沒有固定國籍,產業遍布天下,也不怕封鎖,更不為任何君王效力。
“所謂大生意,奇貨不是輕易可以脫手的,像是夫子這樣的奇中之奇,乃至於...有點燙手的貨....更是,不太好賣。”
呂不韋笑吟吟的:“當然,不是貶低夫子,而是因為各國君王都對夫子已有所聞,且如雷貫耳,但諸子,包括廟堂之士,世家宗族,都不會對夫子有任何,哪怕半點的好顏色。”
“隻是因為夫子所說皆是亂天下之言!”
“夫子之道,乃是要掘了世家宗族,士者貴胄的根啊,一如當年商君變法,隻是變一個秦國,後來遭到的反撲勢力,便讓商君身死道消,若是要變天下之法,難也。”
“阻力就來自於這裏,好比一個精美的器具,家主想買,但是他的妻子,孩子,兄弟叔伯,都想把這筆錢弄到自己手裏,而家主想買的器具,自然就成了他們嫉妒,乃至於痛恨,懼怕的對象。”
虞霜:“呂聖人真是什麽事情,都能用買賣來計較,說的通透。”
呂不韋笑:“天下之事,自伏羲開天,燧人鑽火,人聚以為部族,有所需求之後,萬事之間,哪怕是廟堂之高,哪怕是江湖之遠....又何處不要用到商字呢。”
“如今,秦國反應雖然激烈,但其實卻也是一個變法的好去處,夫子之奇貨,在秦,可有高價,亦可待價而沽。”
“提價者將至矣。”
程知遠目光微動:“是老師要入秦了?”
呂不韋道:“據洛邑來商所說,荀況先生已經向西而來!”
荀子入秦,是在程知遠之後,這也是之前說好的事情,而眼下程知遠在秦國正在被口誅筆伐,法家士子怒斥他的“禍世之法”,竟欲以身而保法,做出要命的事情來,從大局觀上看,程知遠對法家造成了一定的混亂與衝擊,同時把鹹陽也弄得不太和平。
而荀子這時候入秦,必然要被法家弟子們問候一遍,同時,杜倉等人也會出來,找荀子說些事情,至於說什麽....無非是聖人間的交換,或許很大概率是讓出一部分利益,然後換取荀子把程知遠帶走....大概是這類條件。
呂不韋道:“這一切,源自於忌憚,但現在也隻是忌憚,還沒有到爆發的時候,其實啊,荀子入秦,為夫子而來,亦為秦之法製而來,若是荀子聽完二法之辯,四家之言,恐怕.....”
“不僅不會帶走夫子,還要在杜倉麵前,狠狠誇讚夫子一番,這時候——”
“砰!就像是水泡一樣,炸裂,整個秦國會沸騰起來,法家的震驚與憤怒會達到一個頂點,大亂開始!而這時候,才是最高價出現的時候!”
“因為法本為法,若是法家自亂陣腳,那豈不是說...夫子之法,比起法家之法,更好一些麽!”
呂不韋有些歡喜,甚至聲音都提高了:“以法亂法者,程知遠也~!”
“新法未出,舊法已亂,何其可笑!這天大的笑話,便是要被秦之法家出了!夫子有言,其法正,國不令而行,天下有道矣!而法家亂,是否便是...其法不正?”
“還是如今的法家,已經不是商君時的法家了呢!士子作亂,若不是杜倉默許,他們這些法家弟子哪裏敢這麽做?”
呂不韋越說越說興奮,道:“這買賣之大,天下少也!如今天下列國,其中好壞之處,便讓在下,為夫子一一道來。”
“秦之利,在於法度,若以法變法,則愈強矣!但秦之弊,在於人,法家阻力過大,老氏族蠢蠢欲動,如膠東之海,看似平靜,卻有暗流湧動,雖有高價,但定金不足。”
“齊之利,在於製與衡,齊國三足鼎立,王有王法,國有國規,法雖嚴卻不厲,多以德教為主,批評附之,學術之風甚囂塵上;齊之弊,在於軍不強,心不齊,無膽魄,好私勇而怯於公戰,且三方分立,舊薑氏及晏氏不與田齊相好,田齊交出打神鞭導致權利失衡,天齊淵如今雖未有大動,但卻不會久遠,故而齊之弊在於未來,不在當下,故定金雖足,補款困難。”
“魏之利,在於地處中央,風氣開放,阻力稍小,當下新王新政,又有信陵君為輔佐......其弊,心思不定,首鼠兩端,王無定性,今日下定金,明日要退貨,不好不好.....”
“趙之利,在於尚武之風,敢於變法,且趙人世家遭到打壓,雖有卻與士製衡,不能抬頭.....其弊,在於過分重士,且改革往往不能徹底,變法中道崩斷,卻詭異延續一半,失卻一半,就好比定金下了,貨分半數,他說不要了。”
“韓之利......”
“燕之利......”
“楚之利......”
時間飛逝,呂不韋把戰國七雄比作商賈,國家看做商鋪,買賣的東西,做生意的風格,都給程知遠一一剖析清楚,同時生動形象,極貼地氣。
列國之商各有千秋,然而一排排看下來,呂不韋最後給出的最高的,最可能給高價的國家,居然是.....燕國。
“燕國雖弱,但如果單單從出價,下定金,貨到付款等一係列後續活動來看,燕國國君若是認準了這個人,那至他身死,都絕不會變。”
“當年蘇秦,子之,郭隗,樂毅,這裏麵有亂臣,有賊子,有忠臣,但無一例外,他們都把持住燕國國政,乃至引導國之走向,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而如今,燕國落入公孫操之手.....此人乃是......”
呂不韋話沒有說完,程知遠背後,在呂不韋看不到的地方,在“公孫操”的名字出現的一瞬間,往世神的獨眼,突然劇烈的活動了起來。
同時。
“公孫操,燕之無終道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