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程知遠已經把來者想的很高,但他依舊沒有猜中,居然是一位聖人當麵。
他壓著劍的手沒有顫抖,但是心靈卻已經有所動搖。
聖人的力量,在下五重的眾生中,沒有比程知遠更清楚的人。
當年的黃厲之原,火門聖人的力量使得天子之物所在的山嶽都化為齏粉,焚天的烈焰把雲霞都染上娟紅,雖然最後對方退卻,但那依舊是因為天子劍的力量,河山鼓劍所喚醒的黃厲龍氣逼退了聖人,卻並不是自己的力量。
陰山震雨,天可明鑒。這一劍把劍聖的手掌傷到,其威力之大,也亦是出乎了程知遠的計較。
僅僅是隻有一側血肉模糊,但這若是說出去,也足以讓這天下許多劍士勃然變色。
天下劍宗第二,鑄琅邪劍於琅邪城上,屹立千年無人敢去拔起,縱然是墨門聖人去到琅邪,見到琅邪劍,也不免發出“世上鋒銳盡聚於此劍”的千年一歎。
而這把劍,整個周代以來,僅有的六位鑄劍宗師之一,越王勾踐所打造的兵刃。
程知遠看著勾踐,聽著他的喃喃自語,足下開始緩緩走動。
蘊含著某種規律。
————
勾踐原本不叫勾踐,如他所言,他該叫“鳩淺”,但這是因為中原之人往往誤讀他的名字,所以勾踐便也自認為是勾踐了。
名字對於劍聖來說並不重要。
他這一輩子所在乎的人隻有四個。
越女也好,夫差也罷,哪怕是範蠡與文種......越女是師父,但她也是仙,亦不對眾生有愛;夫差是仙,亦是一世宿敵,他把自己玩弄於鼓掌之間;範蠡是臣,但他最後卻棄自己而去,不過人各有誌,勾踐亦不能強求。
而他走遍了這天下,用了半世的光陰,承受過普天的風雨,到最後發現,他唯一可以信任的人,其實隻有文種。
但是文種已經因為他的偏執而被他殺死了。
或許王者從來不能擁有朋友,而自己的尊嚴早已被夫差踐踏,可到最後能夠雪恥的時候,夫差原來早已把一切預料在其中。
從頭到尾都是在演戲。
那麽越國的臥薪嚐膽,為的是什麽,自己的忍辱負重為的是什麽?
僅僅是為了取悅仙人嗎?
他去問過越女,答案讓他崩潰。
勾踐本向往仙人,但自從滅吳之後,他便一日比一日偏執,對仙人的恨意也逐漸深入骨髓。
他想廢掉自己的雙手,因為那些劍術是越女所教。
但是他從中悟出了自己的根本,走出了自己的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於是他把目光放在了天下劍宗。
天下劍宗一百,實則隻有九十九人。
說起來很多人都會做出這種行為,故意空出天下第一,自己坐上天下第二,然後很豪言的放出話,誰如果能擊敗他,那他就是天下第一。
這種人屬於自信爆炸,同時確實是有資格如此說的人。
勾踐擊敗了天下所有的劍頌,而世間劍士聞越王之名無不膽顫,事實上,當勾踐以劍成聖之後,最開始想要挑戰劍聖一舉揚名者並非沒有,然而最後多數是铩羽而死。
是的,不可能放任離去,劍道之下從無活口,這並非是蠻夷舉動,也不是刻意報複,春秋時代的決鬥本就如此血腥,既然你已經打上門來,那就已是不死不休。
這要看是以個人名義的挑戰,並且處於什麽情況,如果是學宮發起的比試,那往往還秉持著禮的約束,但是如果是貿然的前來挑釁,那麽最後的結果,在勾踐眼中,隻是地上多了一灘血漬而已。
直至琅邪劍出,天下劍士終於閉口不談試劍之事。
勾踐背後的劍架,是架也是匣,束縛著自己的殺戮欲望,劍道聖者,每個時代隻有一人才能如此自稱,其餘以劍證聖者,隻能另尋他名。
勾踐拿著這個稱號,已經拿了三千年。
但是,天下第一的稱號,不是勾踐不想要,劍宗第一,說來可笑,天下第一的劍,很多人認為是仙人中的說劍人。
但代代說劍人水平參差不齊,當然也有境界約束的緣故,但勾踐認為自己的劍已經比當年的越女更加兇猛與迅速,這普天之下還有什麽是他斬不斷的呢?
於是他抱著這種心思,尋找到了劍宗中的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確有其人,並不是虛席。
隻是這個人太特殊了,它並不擅長劍道,然而卻讓勾踐大敗而迴。
那個劍士,就是“洛陽城”。
當年楚莊王問鼎中原,從此天子威嚴江河日下,再也無法維持,但縱然這般,天子所獨有的禮樂之征的權柄,依舊在他們的手中。
周元王給予勾踐中原諸侯的地位,但是很快,勾踐向天子表示,他並不要問鼎,而是要取走那劍宗天下第一的位置。
但這時候,元王已逝,在位的,是後來人們稱唿的周貞定王。
勾踐在周貞定王在位第二十九年前往洛陽。
他與禮樂之征較量了一次,隨後以不可挽迴的狀態大敗而去。
即使如今,周貞定王已經逝去了兩千七百多年,勾踐卻依舊清晰記得,當年他敗給天子的的時候,貞定王那憐憫以及羨慕的眼神。
憐憫於自己陷入執著而不自知,羨慕自己能夠自由自在行走於天下。
他依舊記得,那位天子在自己臨走前所說的一番送別之話。
“能以個人之身,而不是攜家國之責前來洛陽,越王,這就是你此行最大的收獲啊。”
勾踐思考了很久,最後才明白那句話的意思。
劍宗天下第一,人們都說禮樂之征是天下最強的鋒刃,然而天子在擁有這等強大力量的前提下,卻被束縛在小小的洛陽城中,他是天子,但他卻隻能看著天下,而不能親手擁抱,自己丈量。
小小陰冷的宮殿內,束縛著天下第一的劍宗,誰又能知道,不論多麽孱弱的天子,隻要他還在洛陽,他就立於不敗之地?
或許很多人都被當年周幽王的戰死而蒙蔽了眼睛,認為豐鎬二京,宗周之地也不過如此,但卻下意識的忽略了當時眾聖背叛,天下巨亂糜爛的情況。
於是在整片長生之地這柄“大矛”的全力攻擊下,再加上背叛的諸聖的聯手下,縱然強大如“劍宗天下第一”,但最後,這柄寶劍也依舊被折斷了。
斷掉的劍不再鋒銳,但對於以個人之力來挑釁的越王來說,這柄斷劍依舊比他手中的八劍要強大太多太多。
要以一人之力折天下,這不現實。
要想戰勝天下之劍,唯以其他天下為刃,但這世上不會再出現第二次幽王之死,洛陽城雖然衰微,但它依舊是天子所在之地,並且被周平王打造成了囚籠。
.....
【自平王東遷,天子自囚於洛邑,上溯四千七百餘年,遂不得出。】
——《周世·天移篇》
他壓著劍的手沒有顫抖,但是心靈卻已經有所動搖。
聖人的力量,在下五重的眾生中,沒有比程知遠更清楚的人。
當年的黃厲之原,火門聖人的力量使得天子之物所在的山嶽都化為齏粉,焚天的烈焰把雲霞都染上娟紅,雖然最後對方退卻,但那依舊是因為天子劍的力量,河山鼓劍所喚醒的黃厲龍氣逼退了聖人,卻並不是自己的力量。
陰山震雨,天可明鑒。這一劍把劍聖的手掌傷到,其威力之大,也亦是出乎了程知遠的計較。
僅僅是隻有一側血肉模糊,但這若是說出去,也足以讓這天下許多劍士勃然變色。
天下劍宗第二,鑄琅邪劍於琅邪城上,屹立千年無人敢去拔起,縱然是墨門聖人去到琅邪,見到琅邪劍,也不免發出“世上鋒銳盡聚於此劍”的千年一歎。
而這把劍,整個周代以來,僅有的六位鑄劍宗師之一,越王勾踐所打造的兵刃。
程知遠看著勾踐,聽著他的喃喃自語,足下開始緩緩走動。
蘊含著某種規律。
————
勾踐原本不叫勾踐,如他所言,他該叫“鳩淺”,但這是因為中原之人往往誤讀他的名字,所以勾踐便也自認為是勾踐了。
名字對於劍聖來說並不重要。
他這一輩子所在乎的人隻有四個。
越女也好,夫差也罷,哪怕是範蠡與文種......越女是師父,但她也是仙,亦不對眾生有愛;夫差是仙,亦是一世宿敵,他把自己玩弄於鼓掌之間;範蠡是臣,但他最後卻棄自己而去,不過人各有誌,勾踐亦不能強求。
而他走遍了這天下,用了半世的光陰,承受過普天的風雨,到最後發現,他唯一可以信任的人,其實隻有文種。
但是文種已經因為他的偏執而被他殺死了。
或許王者從來不能擁有朋友,而自己的尊嚴早已被夫差踐踏,可到最後能夠雪恥的時候,夫差原來早已把一切預料在其中。
從頭到尾都是在演戲。
那麽越國的臥薪嚐膽,為的是什麽,自己的忍辱負重為的是什麽?
僅僅是為了取悅仙人嗎?
他去問過越女,答案讓他崩潰。
勾踐本向往仙人,但自從滅吳之後,他便一日比一日偏執,對仙人的恨意也逐漸深入骨髓。
他想廢掉自己的雙手,因為那些劍術是越女所教。
但是他從中悟出了自己的根本,走出了自己的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於是他把目光放在了天下劍宗。
天下劍宗一百,實則隻有九十九人。
說起來很多人都會做出這種行為,故意空出天下第一,自己坐上天下第二,然後很豪言的放出話,誰如果能擊敗他,那他就是天下第一。
這種人屬於自信爆炸,同時確實是有資格如此說的人。
勾踐擊敗了天下所有的劍頌,而世間劍士聞越王之名無不膽顫,事實上,當勾踐以劍成聖之後,最開始想要挑戰劍聖一舉揚名者並非沒有,然而最後多數是铩羽而死。
是的,不可能放任離去,劍道之下從無活口,這並非是蠻夷舉動,也不是刻意報複,春秋時代的決鬥本就如此血腥,既然你已經打上門來,那就已是不死不休。
這要看是以個人名義的挑戰,並且處於什麽情況,如果是學宮發起的比試,那往往還秉持著禮的約束,但是如果是貿然的前來挑釁,那麽最後的結果,在勾踐眼中,隻是地上多了一灘血漬而已。
直至琅邪劍出,天下劍士終於閉口不談試劍之事。
勾踐背後的劍架,是架也是匣,束縛著自己的殺戮欲望,劍道聖者,每個時代隻有一人才能如此自稱,其餘以劍證聖者,隻能另尋他名。
勾踐拿著這個稱號,已經拿了三千年。
但是,天下第一的稱號,不是勾踐不想要,劍宗第一,說來可笑,天下第一的劍,很多人認為是仙人中的說劍人。
但代代說劍人水平參差不齊,當然也有境界約束的緣故,但勾踐認為自己的劍已經比當年的越女更加兇猛與迅速,這普天之下還有什麽是他斬不斷的呢?
於是他抱著這種心思,尋找到了劍宗中的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確有其人,並不是虛席。
隻是這個人太特殊了,它並不擅長劍道,然而卻讓勾踐大敗而迴。
那個劍士,就是“洛陽城”。
當年楚莊王問鼎中原,從此天子威嚴江河日下,再也無法維持,但縱然這般,天子所獨有的禮樂之征的權柄,依舊在他們的手中。
周元王給予勾踐中原諸侯的地位,但是很快,勾踐向天子表示,他並不要問鼎,而是要取走那劍宗天下第一的位置。
但這時候,元王已逝,在位的,是後來人們稱唿的周貞定王。
勾踐在周貞定王在位第二十九年前往洛陽。
他與禮樂之征較量了一次,隨後以不可挽迴的狀態大敗而去。
即使如今,周貞定王已經逝去了兩千七百多年,勾踐卻依舊清晰記得,當年他敗給天子的的時候,貞定王那憐憫以及羨慕的眼神。
憐憫於自己陷入執著而不自知,羨慕自己能夠自由自在行走於天下。
他依舊記得,那位天子在自己臨走前所說的一番送別之話。
“能以個人之身,而不是攜家國之責前來洛陽,越王,這就是你此行最大的收獲啊。”
勾踐思考了很久,最後才明白那句話的意思。
劍宗天下第一,人們都說禮樂之征是天下最強的鋒刃,然而天子在擁有這等強大力量的前提下,卻被束縛在小小的洛陽城中,他是天子,但他卻隻能看著天下,而不能親手擁抱,自己丈量。
小小陰冷的宮殿內,束縛著天下第一的劍宗,誰又能知道,不論多麽孱弱的天子,隻要他還在洛陽,他就立於不敗之地?
或許很多人都被當年周幽王的戰死而蒙蔽了眼睛,認為豐鎬二京,宗周之地也不過如此,但卻下意識的忽略了當時眾聖背叛,天下巨亂糜爛的情況。
於是在整片長生之地這柄“大矛”的全力攻擊下,再加上背叛的諸聖的聯手下,縱然強大如“劍宗天下第一”,但最後,這柄寶劍也依舊被折斷了。
斷掉的劍不再鋒銳,但對於以個人之力來挑釁的越王來說,這柄斷劍依舊比他手中的八劍要強大太多太多。
要以一人之力折天下,這不現實。
要想戰勝天下之劍,唯以其他天下為刃,但這世上不會再出現第二次幽王之死,洛陽城雖然衰微,但它依舊是天子所在之地,並且被周平王打造成了囚籠。
.....
【自平王東遷,天子自囚於洛邑,上溯四千七百餘年,遂不得出。】
——《周世·天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