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遠感覺到一股無可匹敵的壓力從天而落,他的軀殼差點就被壓垮,而這僅僅是對方一道略微“不滿”的注視!
這就是聖皇啟的力量。
不論是山神,還是海神,大荒神,天神,在他的注視下都要匍匐。
誰說人就不能鎮壓諸神?
啟的目光在南禺山盯了很久,發現程知遠的神齡似乎並不長久,他的心中了然了,原來這是一個初生的牛犢,並不是刻意的不尊奉自己。
神靈誕生之初擁有自己的傲氣,那是自然的,但是如今自己已經擊敗有扈,成為天下的共主,神靈也必須在自己的法旨之下做事,如果不然,那就是違背了大夏的天矩。
天矩隨著有扈氏戰敗而綿延,接管了原本他們割據的天空與沃土,啟知道南方的族眾都是蠻夷,既然是未開化地區的山神,又是年紀如此之小的孩子,那麽對自己的無禮,那也是可以原諒的。
啟並不想讓諸神看到,他剛剛成為天下共主就斬殺一個無知的南方小神,這和當初他的父親大禹斬殺防風氏不同,後者當時屬於天下有數的強大勢力,而公開表現對禹的不順從,這種挑釁威嚴,甚至威脅到大禹地位的事情,是必須要殺一儆百的。
但現在,這個小神不可能威脅到自己,所以如果自己在此時,僅僅是因為對方的沒有叩首,就把他殺死在這裏,那麽隻會告訴諸人,統治天下的那位聖皇,事實上是一個十分殘暴的人。
啟並不想走王道的路,但過於霸道同樣不為世人接受,所以他給自己立下的聖皇之號,其實就是一種折中。
程知遠感覺到那股注視中的不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玩味。
緊跟著,從遙遠的中原大地,刮起了一道縹緲的風。
這道風跨越萬水千山,百萬裏的山海被它輕輕翻過,直至抵達南禺山的邊緣,這用的時間,僅僅是十個唿吸而已。
一唿一吸,燭龍的身前,春和冬都在交錯,但聖皇的這股力量,顯然並沒有傳說中的鍾山之神那麽霸道。
程知遠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不僅沒有被對方鎮死,反而得到了一縷饋贈?
聖皇當然不是有某種奇怪癖好,隻是因為聖皇想到了一件事情。
南方小神不尊奉自己的事情,隨著自己剛剛的那道目光,已經被不少大神所知,此時此刻,如果放任不問,當然不是一個穩妥的作法,但是公然宣告自己不追究小神的責任,看上去又十分的做作。
所以聖皇換了一種方式,來表達他的大度。
那就是恩賜。
蠻夷者,南禺山神降世不久,不懂中原禮儀,方有冒犯之事,但聖皇的心懷是坦然大度的,他並不計較這種小事情,而是給予南禺山的小神以一縷饋贈。
小小一個舉動,就可以收攏許多大神的心,至少他們知道了,聖皇並沒有滅亡他們這些神靈的意思。
神也是聖皇的子民。
“不僅僅收攏眾神之心,同樣也讓天地都為之感慨,聖皇統治的天下,並不以蠻夷為蠻夷,即使是蠻夷者,也依舊是聖皇的子民。”
“王者,王天下,非王一地一城也。”
程知遠也不是傻子,很快就明悟過來,但這些話隻能在心頭縈繞,是萬萬不能說出口去的。
這種大神通者太可怕了,比起徐無鬼來....不,根本無法相比。
聖皇啟隔著百萬裏的山海,要殺死自己,隻需要一眼就夠了。
程知遠感覺到自己的精氣神明都得到了洗練,得到了升華,那種巨大的潛能融入到自己的骨髓深處,隱隱間,和眉心中的仙人詛咒碰撞在一處!
巨大的痛苦猛然席卷上來,程知遠感到身軀灼熱,難以分辨夢境與真實,而與此同時,聖皇啟收迴了目光,開始進行他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
戰敗有扈氏之後,為了昭顯天子的聖德,他要頒布一道法旨。
大開修行之道!
“從聖皇啟開始,人間迎來了第一次的修行大潮,眾生都向往大夏,而靈山的傳說,也從此刻,逐漸被埋入青史的深處,被苔痕所覆盡。”
“從此刻起,世間眾生開始懂得何為修行,而神靈的地位遭到了挑戰,不斷有神山陷於凡人之手,最早時代的上古宗族,從此開始萌芽。”
程知遠想起了藏書殿內某冊卷宗所記錄的曆史,這世間眾生通曉修行,包括後來聖門的雛形,商代的“庠學(分左右學)”就起源於夏朝的“校學”或者稱唿為“東序”。
而周代的序學,即“太學”,則是繼承了這兩者的優點,屬於世間第一所設施完備,教育典籍以及施教人員齊全的國立學院,但是因為學院之內的方法過於死板,且正好周代處於一個思想碰撞的時期,所以就衍化出了各家聖門,也就是“私學”。
而後來,因為稷下學宮的興盛,以及更加先行的思想,加上海納百川的胸襟,讓稷下學宮一舉超越太學,這是曆史的選擇所決定的結果。
夏代創立“校學”,這是最早的“啟蒙”,然而後來得到知識的那些人,懼怕後來者同樣靠著這些手段把自己推翻,從成湯時期開始,就不斷對於其中教授的內容進行閹割。
這同樣是統治者的一種手段,說不上對與錯。
程知遠見證了聖皇開啟修行之潮,同樣,他也正是被聖皇第一位賜予饋贈的“眾生”。
但這股力量似乎和仙人的體魄難以相融,正在努力試圖找到一個平衡點。
與此同時,巨大的白光突然出現在世間!
“孩子,我希望你能夠來到中原,這片沃土,永遠等待你的到來。”
聖皇的聲音響徹起來,這是夾雜在之前的饋贈中的,那股力量幫助程知遠尋找平衡的支點,緊跟著,浩瀚的白光宛如帷幕,把這上古時代的戲曲遮蓋,宣告著這片百骸幻境的終焉時刻。
程知遠眼前的世界越來越模糊,他踉蹌著逃迴洞穴,抓住了那株神蓬麻。
夢蝶出現在身邊,輕輕扇動翅膀,程知遠知道了這次的情況,他的旅程結束了,連畛氏與自己的緣分也已經終止,而自己這位上古時代的山神淹沒於光輝之中,當然,或許有朝一日他還會迴來,聖皇留下的邀請,不知道日後能否有用上的時候?
或許會有的吧。
百骸碎滅,隨後,一切陰陽都分開,古老的記載重新沉入青史,程知遠在迴歸的時候,半夢半醒之間,似乎看到一片黃沙,當中沉重的夕陽正在降入虞淵,而一個人行走在黃沙道中,漆黑漆黑,模糊不清。
這就是聖皇啟的力量。
不論是山神,還是海神,大荒神,天神,在他的注視下都要匍匐。
誰說人就不能鎮壓諸神?
啟的目光在南禺山盯了很久,發現程知遠的神齡似乎並不長久,他的心中了然了,原來這是一個初生的牛犢,並不是刻意的不尊奉自己。
神靈誕生之初擁有自己的傲氣,那是自然的,但是如今自己已經擊敗有扈,成為天下的共主,神靈也必須在自己的法旨之下做事,如果不然,那就是違背了大夏的天矩。
天矩隨著有扈氏戰敗而綿延,接管了原本他們割據的天空與沃土,啟知道南方的族眾都是蠻夷,既然是未開化地區的山神,又是年紀如此之小的孩子,那麽對自己的無禮,那也是可以原諒的。
啟並不想讓諸神看到,他剛剛成為天下共主就斬殺一個無知的南方小神,這和當初他的父親大禹斬殺防風氏不同,後者當時屬於天下有數的強大勢力,而公開表現對禹的不順從,這種挑釁威嚴,甚至威脅到大禹地位的事情,是必須要殺一儆百的。
但現在,這個小神不可能威脅到自己,所以如果自己在此時,僅僅是因為對方的沒有叩首,就把他殺死在這裏,那麽隻會告訴諸人,統治天下的那位聖皇,事實上是一個十分殘暴的人。
啟並不想走王道的路,但過於霸道同樣不為世人接受,所以他給自己立下的聖皇之號,其實就是一種折中。
程知遠感覺到那股注視中的不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玩味。
緊跟著,從遙遠的中原大地,刮起了一道縹緲的風。
這道風跨越萬水千山,百萬裏的山海被它輕輕翻過,直至抵達南禺山的邊緣,這用的時間,僅僅是十個唿吸而已。
一唿一吸,燭龍的身前,春和冬都在交錯,但聖皇的這股力量,顯然並沒有傳說中的鍾山之神那麽霸道。
程知遠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不僅沒有被對方鎮死,反而得到了一縷饋贈?
聖皇當然不是有某種奇怪癖好,隻是因為聖皇想到了一件事情。
南方小神不尊奉自己的事情,隨著自己剛剛的那道目光,已經被不少大神所知,此時此刻,如果放任不問,當然不是一個穩妥的作法,但是公然宣告自己不追究小神的責任,看上去又十分的做作。
所以聖皇換了一種方式,來表達他的大度。
那就是恩賜。
蠻夷者,南禺山神降世不久,不懂中原禮儀,方有冒犯之事,但聖皇的心懷是坦然大度的,他並不計較這種小事情,而是給予南禺山的小神以一縷饋贈。
小小一個舉動,就可以收攏許多大神的心,至少他們知道了,聖皇並沒有滅亡他們這些神靈的意思。
神也是聖皇的子民。
“不僅僅收攏眾神之心,同樣也讓天地都為之感慨,聖皇統治的天下,並不以蠻夷為蠻夷,即使是蠻夷者,也依舊是聖皇的子民。”
“王者,王天下,非王一地一城也。”
程知遠也不是傻子,很快就明悟過來,但這些話隻能在心頭縈繞,是萬萬不能說出口去的。
這種大神通者太可怕了,比起徐無鬼來....不,根本無法相比。
聖皇啟隔著百萬裏的山海,要殺死自己,隻需要一眼就夠了。
程知遠感覺到自己的精氣神明都得到了洗練,得到了升華,那種巨大的潛能融入到自己的骨髓深處,隱隱間,和眉心中的仙人詛咒碰撞在一處!
巨大的痛苦猛然席卷上來,程知遠感到身軀灼熱,難以分辨夢境與真實,而與此同時,聖皇啟收迴了目光,開始進行他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
戰敗有扈氏之後,為了昭顯天子的聖德,他要頒布一道法旨。
大開修行之道!
“從聖皇啟開始,人間迎來了第一次的修行大潮,眾生都向往大夏,而靈山的傳說,也從此刻,逐漸被埋入青史的深處,被苔痕所覆盡。”
“從此刻起,世間眾生開始懂得何為修行,而神靈的地位遭到了挑戰,不斷有神山陷於凡人之手,最早時代的上古宗族,從此開始萌芽。”
程知遠想起了藏書殿內某冊卷宗所記錄的曆史,這世間眾生通曉修行,包括後來聖門的雛形,商代的“庠學(分左右學)”就起源於夏朝的“校學”或者稱唿為“東序”。
而周代的序學,即“太學”,則是繼承了這兩者的優點,屬於世間第一所設施完備,教育典籍以及施教人員齊全的國立學院,但是因為學院之內的方法過於死板,且正好周代處於一個思想碰撞的時期,所以就衍化出了各家聖門,也就是“私學”。
而後來,因為稷下學宮的興盛,以及更加先行的思想,加上海納百川的胸襟,讓稷下學宮一舉超越太學,這是曆史的選擇所決定的結果。
夏代創立“校學”,這是最早的“啟蒙”,然而後來得到知識的那些人,懼怕後來者同樣靠著這些手段把自己推翻,從成湯時期開始,就不斷對於其中教授的內容進行閹割。
這同樣是統治者的一種手段,說不上對與錯。
程知遠見證了聖皇開啟修行之潮,同樣,他也正是被聖皇第一位賜予饋贈的“眾生”。
但這股力量似乎和仙人的體魄難以相融,正在努力試圖找到一個平衡點。
與此同時,巨大的白光突然出現在世間!
“孩子,我希望你能夠來到中原,這片沃土,永遠等待你的到來。”
聖皇的聲音響徹起來,這是夾雜在之前的饋贈中的,那股力量幫助程知遠尋找平衡的支點,緊跟著,浩瀚的白光宛如帷幕,把這上古時代的戲曲遮蓋,宣告著這片百骸幻境的終焉時刻。
程知遠眼前的世界越來越模糊,他踉蹌著逃迴洞穴,抓住了那株神蓬麻。
夢蝶出現在身邊,輕輕扇動翅膀,程知遠知道了這次的情況,他的旅程結束了,連畛氏與自己的緣分也已經終止,而自己這位上古時代的山神淹沒於光輝之中,當然,或許有朝一日他還會迴來,聖皇留下的邀請,不知道日後能否有用上的時候?
或許會有的吧。
百骸碎滅,隨後,一切陰陽都分開,古老的記載重新沉入青史,程知遠在迴歸的時候,半夢半醒之間,似乎看到一片黃沙,當中沉重的夕陽正在降入虞淵,而一個人行走在黃沙道中,漆黑漆黑,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