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殺人不過頭點地,卻如何能如此折辱人!”
“偏偏如此羞辱,我卻還不能與其相對!這般憋屈,實不可叫人忍受!”
“再這麽下去,隻怕士氣皆無,要任人宰割。”
張青一首《宋鼠》,要說最受不住的,那定然就是關勝兄弟了。
那一句一字,簡直就是鈍刀子割肉,直把人割的心裏絞痛。
然關勝這些話語,卻不是與張叔夜說的,其曉得,這張叔夜既然拿了聖旨,別說這些折辱了,那就是天塌下來,怕也不會對遼人出手。
說了也是白說!
眼下,還是與自己的兄弟唐斌所抱怨。
唐斌上迴沒把關勝給勸成,知道自己兄長對此事也著實在意。
這也難怪,這關勝雖是從來不說自己是關家人後代,然不管其是不是說過,就從這扮相上來看,那無一不是模仿著關二爺。
那心裏的心氣,也別提多傲了。
就這麽心高氣傲之人,怎能忍受啊!
唐斌甚至懷疑,那梁山的這打油詩,針對的就是關勝。
至於唐斌,心裏雖不好受,到底也沒有關勝這般厲害,還能相勸一句道:“兄長,這是龍是虎,非是一詩可定,又何必如此在意。”
關勝是氣的都已然把自己長髯拔去了幾根,這聽得唐斌相勸,直甩頭道:“咱們再這麽憋屈下去,豈敢還稱龍虎?”
“懼敵而滯,此不正是鼠矣!”
唉!
自己這兄長,當真是在意的很。
非就要把自己往這“宋鼠”上套,那不是自己給自己尋難受麽!
唐斌心頭一陣陣的無奈,卻也不再多言。
也生怕再說一句,又激的了關勝。
隻是唐斌不搭腔,那關勝卻發泄的沒完,隻還獨自在那高唿道:“我關勝,戎馬一生,舍生忘死,不知何懼!”
“如今卻得鼠之名,日後外人也莫稱唿我為大刀,說不得要給我換個鼠名!”
“不可受!不可忍!不可耐!”
唐斌見自己雖然不言語,兄長這脾氣卻沒好半點,生怕關勝違抗軍令,終於忍不住又勸道:“兄長千萬不要做傻事,若一步走錯,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此些汙名,隻能留存一時。待兄長殺敵挫賊之日,也將不攻自破!”
隻此些苦口婆心之話,卻不叫關勝領情。
且見其直不做聲,反是自顧自的抬頭看天,獨自思量。
此時的晨光頗為耀眼,整片天空看去像是一塊淡藍畫布。萬物生機盎然,一切都是那麽的安詳。
可惜這美麗的天氣卻不應人心。
唐斌忐忑相望,卻隻能見得自家兄長麵上那凝重而堅定的神情。緊緊皺著的眉頭,直顯得其內心的不安定,更叫唐斌心頭直有個預感。
“怕是要壞事啊!”
...
這一首《宋鼠》,把關勝弄的憋屈至極,可其中卻非單單隻有貶低人的話。
你看那起先一句,不是誇的遼人麽?
不僅僅是義軍要貶低宋軍,遼人更想打壓這宋軍的氣勢,好不受宋金兩麵相伐。
於是乎,這一首的打油詩,在遼人裏頭,也傳播甚廣。
而當梁山殺的遼人麵前的時候,這些遼人,也當真把自己當的狼軍了。
往的那梁山對敵的步伐,也越發是快。
兩方人馬,也終要相見。
...
政和六年,十月。
河北,將陵縣。
傳聞在晉末年間,一將軍為抵抗胡人,戰死在此地。埋骨於此,留忠名萬年。
自此,此地便被稱為將陵縣。
而眼下,遼人軍馬與梁山先鋒在此地相會,倒是有些應景。
“將陵縣!”
“當真不知,這是我梁山之陵還是那遼人之墓。”
說是先鋒軍馬,也是張青親自領兵。
此與遼人一戰,是能勝,不得敗。
倒不是張青信不過身邊大將,非要親自領先鋒兵馬,隻是這一戰就算要輸,那也隻能輸在自己手裏。
而張青大概也與耶律得重在某程度上有些心有靈犀。
在將陵縣前兩方相見,遼人這頭,卻是耶律得重領兵。
說實話,遼人長相如何咱不說,但說那發型,可實在是太醜太醜。
遼人那發型,稱唿為契丹髡發。
髡,在中原王朝為古代剃掉頭發的一種刑罰。但是在契丹這個遊牧民族中,必須剃掉部分頭發,以適應風沙等惡劣的氣候條件。
頭頂部發剃光,僅留兩鬢垂至肩部。這獨特的“地中海”造型,是為了防止騎射時頭發遮眼,也為應對風沙。
這種造型,也能延續到了滿清的鞭子造型。
隻是張青雖然了解這造型的形成緣由,卻也實在欣賞不來。
而相比這發型,遼人的服侍卻看的順眼多了。
且見那耶律得重,著的是契丹長袍。
圓領、窄袖,長袍裏著褲,腰間束帶,腳蹬長靴,一身裝扮幹淨利落。
在這耶律得重邊上,跟著的諸多遼將之外,還有一人尤其顯眼。
正是那“光杆”晉王,田虎。
而此時見其,最為憤慨的,當然就得說是原先的河北將領了。
且見兩方誰還沒先開口呢,山士奇便是上前大罵:“田虎!你忘祖背宗,與遼人同伍!”
“如此行徑,安對得起黎民百姓?”
“今日我定殺你,為我河北百姓報仇!”
這山士奇也夠狠,上來就喊打喊殺,一點不掛念昔日之情。
不過山士奇如此憤恨,那田虎又何嚐不是。
想想自己兩個兄弟都戰死沙場,這叛賊山士奇卻人模狗樣,活的叫是一個好。
直也上前怒噴道:“鼠輩,遇敵膽怯而降,正是應的你等人!”
“那宋鼠一說,也正應的你等叛賊!”
“而今見我狼主,還不速速卸下你那外衣,叩首來降?”
這田虎,還真把那打油詩給當真了。
山士奇自忍不了,又是一陣大罵迴去。梁山與遼人的初次見麵,一開頭就是劍拔弩張,沒個好話的。
直就這麽你來我迴的三四迴,卻才見耶律得重上前製止。
蒼茫的背景聲一響,伴隨著遼人那特有的軍樂,耶律得重緩緩上前,用著那渾厚的聲音高唿道:“山匪之人,也敢與惡狼相鬥?”
“今日!此地!”
“就叫你們曉得什麽是狼軍!”
“殺人不過頭點地,卻如何能如此折辱人!”
“偏偏如此羞辱,我卻還不能與其相對!這般憋屈,實不可叫人忍受!”
“再這麽下去,隻怕士氣皆無,要任人宰割。”
張青一首《宋鼠》,要說最受不住的,那定然就是關勝兄弟了。
那一句一字,簡直就是鈍刀子割肉,直把人割的心裏絞痛。
然關勝這些話語,卻不是與張叔夜說的,其曉得,這張叔夜既然拿了聖旨,別說這些折辱了,那就是天塌下來,怕也不會對遼人出手。
說了也是白說!
眼下,還是與自己的兄弟唐斌所抱怨。
唐斌上迴沒把關勝給勸成,知道自己兄長對此事也著實在意。
這也難怪,這關勝雖是從來不說自己是關家人後代,然不管其是不是說過,就從這扮相上來看,那無一不是模仿著關二爺。
那心裏的心氣,也別提多傲了。
就這麽心高氣傲之人,怎能忍受啊!
唐斌甚至懷疑,那梁山的這打油詩,針對的就是關勝。
至於唐斌,心裏雖不好受,到底也沒有關勝這般厲害,還能相勸一句道:“兄長,這是龍是虎,非是一詩可定,又何必如此在意。”
關勝是氣的都已然把自己長髯拔去了幾根,這聽得唐斌相勸,直甩頭道:“咱們再這麽憋屈下去,豈敢還稱龍虎?”
“懼敵而滯,此不正是鼠矣!”
唉!
自己這兄長,當真是在意的很。
非就要把自己往這“宋鼠”上套,那不是自己給自己尋難受麽!
唐斌心頭一陣陣的無奈,卻也不再多言。
也生怕再說一句,又激的了關勝。
隻是唐斌不搭腔,那關勝卻發泄的沒完,隻還獨自在那高唿道:“我關勝,戎馬一生,舍生忘死,不知何懼!”
“如今卻得鼠之名,日後外人也莫稱唿我為大刀,說不得要給我換個鼠名!”
“不可受!不可忍!不可耐!”
唐斌見自己雖然不言語,兄長這脾氣卻沒好半點,生怕關勝違抗軍令,終於忍不住又勸道:“兄長千萬不要做傻事,若一步走錯,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此些汙名,隻能留存一時。待兄長殺敵挫賊之日,也將不攻自破!”
隻此些苦口婆心之話,卻不叫關勝領情。
且見其直不做聲,反是自顧自的抬頭看天,獨自思量。
此時的晨光頗為耀眼,整片天空看去像是一塊淡藍畫布。萬物生機盎然,一切都是那麽的安詳。
可惜這美麗的天氣卻不應人心。
唐斌忐忑相望,卻隻能見得自家兄長麵上那凝重而堅定的神情。緊緊皺著的眉頭,直顯得其內心的不安定,更叫唐斌心頭直有個預感。
“怕是要壞事啊!”
...
這一首《宋鼠》,把關勝弄的憋屈至極,可其中卻非單單隻有貶低人的話。
你看那起先一句,不是誇的遼人麽?
不僅僅是義軍要貶低宋軍,遼人更想打壓這宋軍的氣勢,好不受宋金兩麵相伐。
於是乎,這一首的打油詩,在遼人裏頭,也傳播甚廣。
而當梁山殺的遼人麵前的時候,這些遼人,也當真把自己當的狼軍了。
往的那梁山對敵的步伐,也越發是快。
兩方人馬,也終要相見。
...
政和六年,十月。
河北,將陵縣。
傳聞在晉末年間,一將軍為抵抗胡人,戰死在此地。埋骨於此,留忠名萬年。
自此,此地便被稱為將陵縣。
而眼下,遼人軍馬與梁山先鋒在此地相會,倒是有些應景。
“將陵縣!”
“當真不知,這是我梁山之陵還是那遼人之墓。”
說是先鋒軍馬,也是張青親自領兵。
此與遼人一戰,是能勝,不得敗。
倒不是張青信不過身邊大將,非要親自領先鋒兵馬,隻是這一戰就算要輸,那也隻能輸在自己手裏。
而張青大概也與耶律得重在某程度上有些心有靈犀。
在將陵縣前兩方相見,遼人這頭,卻是耶律得重領兵。
說實話,遼人長相如何咱不說,但說那發型,可實在是太醜太醜。
遼人那發型,稱唿為契丹髡發。
髡,在中原王朝為古代剃掉頭發的一種刑罰。但是在契丹這個遊牧民族中,必須剃掉部分頭發,以適應風沙等惡劣的氣候條件。
頭頂部發剃光,僅留兩鬢垂至肩部。這獨特的“地中海”造型,是為了防止騎射時頭發遮眼,也為應對風沙。
這種造型,也能延續到了滿清的鞭子造型。
隻是張青雖然了解這造型的形成緣由,卻也實在欣賞不來。
而相比這發型,遼人的服侍卻看的順眼多了。
且見那耶律得重,著的是契丹長袍。
圓領、窄袖,長袍裏著褲,腰間束帶,腳蹬長靴,一身裝扮幹淨利落。
在這耶律得重邊上,跟著的諸多遼將之外,還有一人尤其顯眼。
正是那“光杆”晉王,田虎。
而此時見其,最為憤慨的,當然就得說是原先的河北將領了。
且見兩方誰還沒先開口呢,山士奇便是上前大罵:“田虎!你忘祖背宗,與遼人同伍!”
“如此行徑,安對得起黎民百姓?”
“今日我定殺你,為我河北百姓報仇!”
這山士奇也夠狠,上來就喊打喊殺,一點不掛念昔日之情。
不過山士奇如此憤恨,那田虎又何嚐不是。
想想自己兩個兄弟都戰死沙場,這叛賊山士奇卻人模狗樣,活的叫是一個好。
直也上前怒噴道:“鼠輩,遇敵膽怯而降,正是應的你等人!”
“那宋鼠一說,也正應的你等叛賊!”
“而今見我狼主,還不速速卸下你那外衣,叩首來降?”
這田虎,還真把那打油詩給當真了。
山士奇自忍不了,又是一陣大罵迴去。梁山與遼人的初次見麵,一開頭就是劍拔弩張,沒個好話的。
直就這麽你來我迴的三四迴,卻才見耶律得重上前製止。
蒼茫的背景聲一響,伴隨著遼人那特有的軍樂,耶律得重緩緩上前,用著那渾厚的聲音高唿道:“山匪之人,也敢與惡狼相鬥?”
“今日!此地!”
“就叫你們曉得什麽是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