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第二日,已是臘月廿九。


    一早起來,錦依帶著屋子裏的丫鬟們,一道剪窗花。


    錦如也過來了。她小心翼翼地瞅了錦依幾眼,見她神色如常,雖然很想知道她和表兄到底是怎麽迴事,又不知如何開口詢問。


    大家圍坐暖炕邊,將各色大紅棉紙和金銀帛紙攤了滿桌都是。


    剪了些“五福臨門”、“貴花祥鳥”、“三春報喜”……


    巧薇的手最巧,剪了長幅的“八仙過海”,大家紛紛瞧得稀奇。


    又在門外貼對聯,每個門都裹上紅裝,煥然一新。


    錦如寫了幾張大字,指著其中一張對錦依笑著,“這幅就貼在你這正廳外頭。”


    錦依俯下看她寫的字,乃是“鍾靈毓秀”。


    這四個字用的是大篆,姿態虛和,古樸超逸。


    錦如的字寫得極好,一手玉筋篆形連意圓,看得出是下過幾年功夫的。難得她這樣活潑的性子,也肯定下心來練字。


    錦依抿著唇輕笑,誇讚她,“真看不出來,咱們如兒寫得一手好字。”


    芊陌拿過來,吹著上麵的墨跡,“我來貼。”


    到廳外喚人拿了梯子過來,輕手快腳便攀了上去,下頭巧薇給她瞧著。


    錦如臉上露出少有的溫雅笑容,站在下麵歪頭看了一陣,對錦依道:“我的字是父親教的。他常說我性子不穩重,從前他還在家的時候,每日都要拘著我練一個時辰的大字。”


    錦如的父親秦致遠,如今獨自一人住在城外碧雲寺後的一處小院中。從前的長豐侯爺,如今日子過得極是清苦。每夜靜心研讀佛經,日常與寺中僧人講經談禪。以此苦中作樂,慰藉十數年不減的亡妻之痛。


    “吃了午膳,我和哥哥去碧雲寺探望父親。你要不要和我們一同去?”


    錦依想了想,點點頭,“我也該去拜望一下伯父。”


    致遠比大伯致吾還要年長幾歲,但秦家兩府雖行同一脈族譜,卻是分開排長幼的。便如錦如在慶榮侯府裏,一直隻是稱如小姐。


    錦如喜形於色,之前思念父親的情愫淡去。


    午膳的時候,錦依便同老夫人說了,下午一同去碧雲寺。


    老夫人點點頭,對錦如道:“我前兩日還想著,你們兄妹也要去看看了。我早就吩咐人準備了東西,你們一並帶過去吧。”


    說著又歎了口氣,“還是勸你父親迴來住吧。在府裏起一間佛堂也是可以的。何必跑到那山林子裏頭去受罪。再不行,跟兩個人過去照顧著也好。”


    錦如也是有些難過,隻得安慰她,“上個月去看過,父親精神倒是比以前還好些,隻是有些瘦。寺裏派了兩個小沙彌照應著日常起居,不過始終不如家裏派的人那樣貼心。”


    秦老夫人對錦依道:“你去瞧瞧你伯父也好,錦如她娘當年與你母親交情最好,說不定你勸的話他倒是肯聽兩句。”


    老夫人又囑咐,“碧雲寺那處有些僻冷,你們早點迴來。待過了年,初六的時候,咱們一道去普濟寺上香,那裏香火極盛的。”


    錦依點頭應了。


    錦軒在影壁處等著她二人出來,上了朱輪華蓋車。後麵還跟著一輛大車,裝著些衣物、吃食及一些日常用品,之前已是送過年禮去了,這次東西倒是不多。老夫人備的東西也裝了上去。


    錦軒騎馬在前,一行人向著東門出了城。


    遠處高聳入雲的,便是皇家獵場所在的鍾山。碧雲寺所在的翠陽山,隔著青溪河與它遙遙相望。


    馬車沿著青溪河邊的官道走了一個來時辰,過橋朝翠陽山去了。


    翠陽山下,青山綠水,到處都是田莊和農戶,阡陌縱橫,湖邊有一群群青鴨白鵝浮於水麵,半大的孩子在田間嬉戲玩耍,一片恬靜祥和景象。


    到了山腳下的青石台階前,錦軒到馬車旁問她倆,“你們若是想走走,咱們就從這邊山路上去,也不太遠,一刻鍾左右就能走到。若是不想走,便同大車一道從後麵的大路上去。”


    錦如當然願意下車走,又怕錦依肩傷未好,便問她。


    錦依來到野外,心情比在府裏舒暢了許多,走山路對她來說更是不成問題,便對錦如道,“我們走上去就好。”


    巧薇芊陌二人也有些興奮地跳下馬,胭桃粉杏隻得也跟著下來,她兩個倒是不願多走路,可小姐興致好,再不願也得跟著。


    錦軒命隨從泰初將馬牽到那邊的小樹林裏。扭頭看時,卻發現那處已有兩匹馬栓在樹樁上。


    錦軒認得那馬,渾身雪白,健碩神駿,乃是西域寶馬“雪如風”,正是司馬玉樓的坐騎,心中嘀咕,“表兄這些日子倒是清閑。”


    迴頭看了眼錦依,眼神有些似笑非笑,“我們上去吧。”


    錦依沿著青石台階一路上行。


    兩側山石嶙峋,藤蘿枝曼攀生其上。古樹參天,鬆柏蒼翠,枝上積著白雪。


    石階古舊,有些青青綠草從石縫中頑強地冒出頭來。兩旁的山上仍有些積雪覆蓋,不過道路倒是掃得幹幹淨淨。


    她今天穿了件蔥倩色並蒂花紋貢緞錦襖,下身是淺桔色霽月裙。外頭罩著銀霜色絲刻綢羽鬥篷,頭上隻簪了隻通體紫玉釵頭淺流蘇的簪子。


    平日穿慣了素淨的顏色,今年這樣的裝扮顯得格外嬌豔鮮嫩,一貫沉穩的麵容也帶了些欣悅的顏色。


    她走得輕鬆,看著身邊的錦如有些微喘,不覺打趣她,“這樣走幾步就累了,還總嚷著要去打獵。就怕獵物從你邊上過,你也追不上它。”


    錦如籲了口氣,臉頰上抹著嫣紅,嘟囔著,“打獵可以騎馬啊……”


    果然走了不久,前麵坡勢漸緩,山林間露出寺廟黃簷的一角。再走幾步,轉過彎,前麵的空地上,便是白牆青瓦的寺前照壁。


    壁上書著四個古篆,“碧雲流月”。


    轉過照壁,到了寺門前,青磚圍牆,四周種著許多梅樹,俱是映霞紅梅,紅豔豔開得如火如荼。


    高高的台階上,有一人負手立著,正俯首笑望來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衣錦夜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博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博衍並收藏衣錦夜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