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果然格外寒冷,常常是連著十幾日的大雪不絕,每日晨間費力掃盡的積雪,待到過了一個晚上,便又積了老厚。
府中的下人們都叫苦不迭,每日做得最多的活便是掃雪,可這賊老天偏生下個沒完,今日掃了明日又有,竟似沒個盡頭。
有老成的便勸道:“你如今是在京城的王府裏,這便已是天大的福份了。這樣的天氣,外麵可不知要凍死多少人,恐怕屍身埋於雪中,亦無人去打掃收拾。”
確是如此,今冬的暴雪遍及華景各地,到處雪患成災,各地官員已是急忙上報朝廷。雖說瑞雪兆豐年,但似這般的大雪,實已不可稱其為瑞了,各地秋季種下的莊稼已被積雪壓毀泰半,明年定是收成慘淡,甚至顆粒無存。
朝中官員擔憂著來年遠景的同時,老百姓的日子眼下便已過不得了,許多人房屋田地毀於雪中,皆是流離失所,為免一家老小餓死凍死,隻得舉家逃荒,便遺下了沿路處處殭殕凍屍。
京都建鄴城中的勳貴世家中,這般民間疾苦卻是離得極遠,反而這等大雪過後,給圍爐賞雪的聚宴憑添了幾分詩意。
建鄴本屬南方氣候,冬日裏雨雪較少,今年這樣的天氣反讓久居南方的貴族們大感新奇,隔三岔五的暖宴不斷。
右相王浩請了位來自幽州的冰雕師到府,在後花園中砌了大小各式冰雕,小到花鳥走獸,大至整座如同水晶宮般的屋宇宮殿,栩栩如生,美輪美奐,於是他家的冰宮宴便吸引了無數賓客齊至,就連一向嘲笑南方人沒見過雪大驚小怪的北方豪貴們,看了後也都讚不絕口,嘖嘖稱奇不已。
冬月將盡,至年關隻剩下一個月了,太妃的身體總算有了起色。
今年這病複發的如此兇猛,想必也是與天氣極寒有關。好在如今兒女皆在膝下侍疾,又有錦依時刻在旁調理醫治,僥幸病症並未加深,一日一日地漸漸好轉起來。
這日午後,太妃歇了午覺起身後,同筠慧、錦依一道於暖閣中閑坐談笑。
暖閣本有地龍,因著太妃受不得寒,又在屋子四角擱了炭盆,盆中的上等銀霜炭極淨,融融焚燒時亦無一絲煙氣,反倒有一股鬆香氣息,伴著錦依專為太妃調製的安神香,使得房中熏暖芬香,如同和春。
太妃的氣色已好了許多,雙頰紅潤,雙目恢複往昔的明亮,病中的悲淒之色再次被盡數掩藏了下去,靠在鋪了厚厚錦褥的羅漢床上,捧著金琺琅九桃手爐,笑著聽筠慧在說右相府的冰宮宴。
“南人就是見識少,那些東西我在北塞見得多了,不過是些外形如同屋子一樣的冰雕,那大小也就隻能住隻雀兒進去,……”筠慧挨著太妃同坐在羅漢床上,俯在炕幾邊拿著隻鏤金小錘敲核桃,幾上的白玉纏絲碟中核桃仁已堆得冒尖兒,她嗤笑一聲繼續道:“北塞那邊冬季裏便真有人用冰砌了屋子住人,裏頭還能生火呢。”
話語裏滿是洋洋自得,她口中向來隻有北塞苦寒,荒涼無趣的,似這般誇讚之言卻是頭一迴聽聞。
太妃隻是閉目含笑聽著,也不多言,錦依這些日子來格外地順著筠慧的脾氣,這時便接過話頭,“琳夫人前兩日才遣人來送了貼子讓我去,我還以為冰宮宴上真有冰製成的宮宇呢,原來隻是這樣,那我也就不去了。”
太妃睜開眼來,溫和地看了看她,“你這兩個月一直忙著照顧我,如今我身子也大好了,你也該多出去走動走動才是。”
錦依笑著迴道:“其實我也不大喜歡那些場合,過些日子又要到品寒會了,聽說桓家請了許多製燈匠人來,要在湖上辦冰燈會,想必也是與右相府的景致差不離,我到時再去吧。”
太妃輕輕頷首不語,心裏卻是明鏡似的。
這兩個月來,聽聞鎮國公桓庭與右相王浩之間的爭鬥更趨激烈,眼下便連內府辦個宴會也要一較高下,你這邊開個冰宮宴,我便辦個冰燈會,總之鎮國公府是不願落了一絲下風的。
因著謝穎然與祖家的親事,鎮國公府對楚辰王府的態度也漸漸冷淡下來,若這個時候錦依還要大張旗鼓地往王家去,便有些過於顯眼了。
太妃口中不言,心中卻感歎一聲,這麽多年來虛與委蛇的小心應付,不知到何時才是個頭。
還好錦依是個明白的,自己雖從未明言,她卻早已從旁看出個中關節,行事應對起來也皆得體。便是上迴她的丫頭被人劫了,劫人的雖兩死一逃,最後那逃的仍是被找了出來,他口中雖無明證,但所指的那處別院正是鎮國公府所有。
錦依對此卻保持了沉默,並不打算將人提到桓家麵前說道,既然知道桓家人心懷不軌,在未有能力一舉鏟除之前,隱忍且小心應對即可,實不必大動幹戈。
筠慧心中卻無這些算計,不過自那次向錦依發了脾氣後,迴過頭來也不知是聽了乳母的勸戒,還是見著錦依這兩個月來對母親悉心備至,對她倒也更和氣了不少,聽她似對觀冰雕感興趣,便隨口道了句,“你若想看冰雕又有何難,趕明兒我迴北塞去的時候,你跟我一道去瞧瞧,那裏的景致其實也不比建鄴差。”
太妃啞然失笑,望著她的眼中帶了一絲寵溺,“巍然迴去了兩個月,你也心急著想迴北塞了。”
“根本沒有的事兒,母親您可莫亂說,我和他都老夫老妻了,有什麽好心急的。”筠慧紅了臉,放下手中的小錘子,命胭脂將核桃皮收拾了,自碟中撿了顆核桃仁塞進太妃口中,臉上神情如同小孩子一般膩在太妃懷中,“銘兒起碼還要在學府裏待上兩年,我啊,就賴在您這兒不走了,……您可不能不耐煩,趕了我迴去。”
太妃撫著她的頭輕笑,“我怎麽舍得趕你走,巴不得你在這兒住一輩子才好。”
抬頭看見錦依含笑的眼中帶了幾分羨慕之色,太妃推了推筠慧讓她坐好,口中嗔怪道:“都是做母親的人了,還像個孩子一樣,依姐兒看了要笑話你了。”
筠慧朝錦依看了一眼,含著戲謔的話語正要出口,門外檀金繡靈獸呈祥圖案的密羅綢簾晃動,司馬玉樓行了進來,一進屋便笑道:“還是你們這兒暖和,風雨樓裏燃著火,卻不及你們用炭來得舒適。”
府中的下人們都叫苦不迭,每日做得最多的活便是掃雪,可這賊老天偏生下個沒完,今日掃了明日又有,竟似沒個盡頭。
有老成的便勸道:“你如今是在京城的王府裏,這便已是天大的福份了。這樣的天氣,外麵可不知要凍死多少人,恐怕屍身埋於雪中,亦無人去打掃收拾。”
確是如此,今冬的暴雪遍及華景各地,到處雪患成災,各地官員已是急忙上報朝廷。雖說瑞雪兆豐年,但似這般的大雪,實已不可稱其為瑞了,各地秋季種下的莊稼已被積雪壓毀泰半,明年定是收成慘淡,甚至顆粒無存。
朝中官員擔憂著來年遠景的同時,老百姓的日子眼下便已過不得了,許多人房屋田地毀於雪中,皆是流離失所,為免一家老小餓死凍死,隻得舉家逃荒,便遺下了沿路處處殭殕凍屍。
京都建鄴城中的勳貴世家中,這般民間疾苦卻是離得極遠,反而這等大雪過後,給圍爐賞雪的聚宴憑添了幾分詩意。
建鄴本屬南方氣候,冬日裏雨雪較少,今年這樣的天氣反讓久居南方的貴族們大感新奇,隔三岔五的暖宴不斷。
右相王浩請了位來自幽州的冰雕師到府,在後花園中砌了大小各式冰雕,小到花鳥走獸,大至整座如同水晶宮般的屋宇宮殿,栩栩如生,美輪美奐,於是他家的冰宮宴便吸引了無數賓客齊至,就連一向嘲笑南方人沒見過雪大驚小怪的北方豪貴們,看了後也都讚不絕口,嘖嘖稱奇不已。
冬月將盡,至年關隻剩下一個月了,太妃的身體總算有了起色。
今年這病複發的如此兇猛,想必也是與天氣極寒有關。好在如今兒女皆在膝下侍疾,又有錦依時刻在旁調理醫治,僥幸病症並未加深,一日一日地漸漸好轉起來。
這日午後,太妃歇了午覺起身後,同筠慧、錦依一道於暖閣中閑坐談笑。
暖閣本有地龍,因著太妃受不得寒,又在屋子四角擱了炭盆,盆中的上等銀霜炭極淨,融融焚燒時亦無一絲煙氣,反倒有一股鬆香氣息,伴著錦依專為太妃調製的安神香,使得房中熏暖芬香,如同和春。
太妃的氣色已好了許多,雙頰紅潤,雙目恢複往昔的明亮,病中的悲淒之色再次被盡數掩藏了下去,靠在鋪了厚厚錦褥的羅漢床上,捧著金琺琅九桃手爐,笑著聽筠慧在說右相府的冰宮宴。
“南人就是見識少,那些東西我在北塞見得多了,不過是些外形如同屋子一樣的冰雕,那大小也就隻能住隻雀兒進去,……”筠慧挨著太妃同坐在羅漢床上,俯在炕幾邊拿著隻鏤金小錘敲核桃,幾上的白玉纏絲碟中核桃仁已堆得冒尖兒,她嗤笑一聲繼續道:“北塞那邊冬季裏便真有人用冰砌了屋子住人,裏頭還能生火呢。”
話語裏滿是洋洋自得,她口中向來隻有北塞苦寒,荒涼無趣的,似這般誇讚之言卻是頭一迴聽聞。
太妃隻是閉目含笑聽著,也不多言,錦依這些日子來格外地順著筠慧的脾氣,這時便接過話頭,“琳夫人前兩日才遣人來送了貼子讓我去,我還以為冰宮宴上真有冰製成的宮宇呢,原來隻是這樣,那我也就不去了。”
太妃睜開眼來,溫和地看了看她,“你這兩個月一直忙著照顧我,如今我身子也大好了,你也該多出去走動走動才是。”
錦依笑著迴道:“其實我也不大喜歡那些場合,過些日子又要到品寒會了,聽說桓家請了許多製燈匠人來,要在湖上辦冰燈會,想必也是與右相府的景致差不離,我到時再去吧。”
太妃輕輕頷首不語,心裏卻是明鏡似的。
這兩個月來,聽聞鎮國公桓庭與右相王浩之間的爭鬥更趨激烈,眼下便連內府辦個宴會也要一較高下,你這邊開個冰宮宴,我便辦個冰燈會,總之鎮國公府是不願落了一絲下風的。
因著謝穎然與祖家的親事,鎮國公府對楚辰王府的態度也漸漸冷淡下來,若這個時候錦依還要大張旗鼓地往王家去,便有些過於顯眼了。
太妃口中不言,心中卻感歎一聲,這麽多年來虛與委蛇的小心應付,不知到何時才是個頭。
還好錦依是個明白的,自己雖從未明言,她卻早已從旁看出個中關節,行事應對起來也皆得體。便是上迴她的丫頭被人劫了,劫人的雖兩死一逃,最後那逃的仍是被找了出來,他口中雖無明證,但所指的那處別院正是鎮國公府所有。
錦依對此卻保持了沉默,並不打算將人提到桓家麵前說道,既然知道桓家人心懷不軌,在未有能力一舉鏟除之前,隱忍且小心應對即可,實不必大動幹戈。
筠慧心中卻無這些算計,不過自那次向錦依發了脾氣後,迴過頭來也不知是聽了乳母的勸戒,還是見著錦依這兩個月來對母親悉心備至,對她倒也更和氣了不少,聽她似對觀冰雕感興趣,便隨口道了句,“你若想看冰雕又有何難,趕明兒我迴北塞去的時候,你跟我一道去瞧瞧,那裏的景致其實也不比建鄴差。”
太妃啞然失笑,望著她的眼中帶了一絲寵溺,“巍然迴去了兩個月,你也心急著想迴北塞了。”
“根本沒有的事兒,母親您可莫亂說,我和他都老夫老妻了,有什麽好心急的。”筠慧紅了臉,放下手中的小錘子,命胭脂將核桃皮收拾了,自碟中撿了顆核桃仁塞進太妃口中,臉上神情如同小孩子一般膩在太妃懷中,“銘兒起碼還要在學府裏待上兩年,我啊,就賴在您這兒不走了,……您可不能不耐煩,趕了我迴去。”
太妃撫著她的頭輕笑,“我怎麽舍得趕你走,巴不得你在這兒住一輩子才好。”
抬頭看見錦依含笑的眼中帶了幾分羨慕之色,太妃推了推筠慧讓她坐好,口中嗔怪道:“都是做母親的人了,還像個孩子一樣,依姐兒看了要笑話你了。”
筠慧朝錦依看了一眼,含著戲謔的話語正要出口,門外檀金繡靈獸呈祥圖案的密羅綢簾晃動,司馬玉樓行了進來,一進屋便笑道:“還是你們這兒暖和,風雨樓裏燃著火,卻不及你們用炭來得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