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來太傅府。


    不是他一個人來的,而是帶了幾個儒生。


    王希堯在幾個儒生的身上感知到了強烈的敵意。


    幾個儒生都是扶蘇的老師。


    扶蘇就像是他們養的“傀儡”。現在扶蘇要跟著另外的人修學,接受其他思想,就相當於要脫離儒家的掌控。


    他們當然會敵視王希堯。


    一個年紀五十來歲的老儒生冷聲說道:“王希堯是吧?不知你是學的哪一家哪一派的學問?”


    儒家現在隻是“百家”中的一家,影響力很大,但是還做不到獨尊儒術的地步。


    朝堂上,除了儒家的官員,還有法家、兵家、墨家等。大秦是以法立國,法家在朝堂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比起儒家更強。


    王希堯說道:“我學的是道家。其他的學問,也都略懂一點。”


    老儒生嗤笑:“道家講究無為,修身養性還行,可是要說治國牧民……不是我瞧不起道家,王希堯,你還沒有資格教導扶蘇公子。”


    扶蘇有點尷尬,說道:“王先生,我這幾位老師非要跟著一起來。”


    王希堯說道:“扶蘇公子,你跟我來,我們到書房談吧。”


    扶蘇公司點了點頭。


    幾個儒生怒火中燒,自己被王希堯無視,真是豈有此理。不能忍。


    老儒生直接嗬斥道:“王希堯,敢和我們辯論嗎?你要是有真才實學,就亮出來讓大家瞧瞧。我們輸了,就讓你做扶蘇公子的老師。若是你輸了,就離開鹹陽城。”


    扶蘇說道:“李先生,王先生是太傅……”


    老儒生說道:“太傅又如何?沒有真才實學,就不配做太傅。”


    儒生狂妄,自古以來皆是如此。不要說王希堯是太傅,就算是皇帝,他們都敢懟。


    王希堯帶著冷笑,說道:“你們想要辯論什麽?”


    儒生說道:“就辯論治國之道!”


    王希堯點頭說道:“好啊。”


    老儒生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我先來。”


    他誇誇其談,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大談教化。好像隻要朝廷采納了他的治國方法,就能國泰民安,天下大同。


    王希堯暗自搖頭,儒家的學者脫離實際,是真的不適合治國。就算是治理一個縣,都會把事情搞得一塌糊塗。


    說和做,理想和現實,相差十萬八千裏。


    儒生,九成九的人都是空談誤國,沒有一點實幹精神。


    扶蘇不止一次聽儒家的“高論”,可是依然覺得有道理,猶如醍醐灌頂。他幻想著,自己將來要是做了太子,做了皇帝,一定要采納儒家的治國之道。


    扶蘇跟儒生接觸太多,聽不到其他學派的學說和思想,有點被儒家洗腦了的感覺。


    真要是讓扶蘇做了皇帝,大秦帝國的結局不會有任何改變,必亡。


    一個被儒家控製的傀儡皇帝,能有什麽作為?


    老儒生足足說了近半個時辰,覺得口幹舌燥,才停下來,趾高氣揚地看著王希堯。


    王希堯看著他,心中想到的卻是二十一世紀的那些公知。老儒生和那些搞傳銷的,其實沒什麽區別。


    老儒生說道:“王希堯,該你了。你有什麽高論?”


    王希堯用一柄劍抵在老儒生的咽喉處,說道:“我沒什麽高論。我有一把劍。”


    王希堯的眼中帶著濃烈的殺機。


    幾個儒生和扶蘇都有些膽寒。


    沒有人懷疑王希堯是在做戲。身為太傅,王希堯真要處死幾個人,始皇帝可能都不會過問。


    老儒生,被嚇得臉色慘白:“王希堯,你沒有真才實學,就要用強嗎?如此粗鄙的做法,何以叫天下人信服?”


    王希堯依舊說道:“我有一把劍。”


    無論儒生說什麽。


    王希堯就隻有一句:我有一把劍。


    王希堯讓儒生們體驗到,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跪下。”


    王希堯盯著儒生的眼睛,冷聲說道。


    王希堯充滿殺機的眼神,讓老儒生靈魂一顫,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


    王希堯說道:“扶蘇公子,你瞧見了,儒生的嘴再硬,硬不過刀劍。儒家真正的學問他們沒有學到,反而學會了誇誇其談,巧言令色。他們除了高談闊論,還能做什麽?”


    “公子,拿出一個縣來,讓李先生去做縣令,給他三年時間用來實現理想和抱負。三年之後,整個縣裏隻要有一個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沒有書讀。就殺了他。”


    “鹹陽城裏有匈奴俘虜。讓另外幾個人去教化匈奴人。同樣給他們三年,要是泯滅不了匈奴人的兇性,教化不了匈奴人。一樣殺掉他們。”


    扶蘇震驚地看著王希堯:“王太傅……”


    他覺得王希堯的做法太極端了。


    王希堯打斷扶蘇的話,說道:“實踐才能出真知。他們是不是有真才實學,實踐一下不就知道了嗎?”


    扶蘇說道:“可是,要是幾位先生完不成呢?真的殺了他們?”


    王希堯一臉平靜地說道:“他們自己說出來的話,自己做不到,那就是在欺騙公子。公子的身份是何等高貴,他們要是連公子都敢欺騙,就是自尋死路,不該殺嗎?”


    扶蘇無以言對。


    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心正意誠,儒生們都丟掉了,就相當於丟掉儒家的根本。他們慫恿控製扶蘇,不是為了天下百姓,不是為了治國,而是要打壓其他學派。歸根結底隻是為了儒家的利益。


    王希堯收拾了他們,是心安理得。


    ……


    蒙雲跑到太傅府,向王希堯稟報:“師父,不好啦。陳俊那小子殺人了。”


    王希堯眉頭一皺,說道:“他殺了誰?”


    蒙雲說道:“胡亥公子的隨從,據說是陰陽家的弟子。陳俊已經被抓進大牢。師父,你可一定要救救陳俊啊。”


    蒙雲平時和陳俊經常相互嘲諷,但是二人畢竟是師兄弟。


    陳俊被抓,有可能被處死,蒙雲當然焦急。


    王希堯說道:“走,帶我去大牢。我要見陳俊。還有,蒙雲你把陳俊為何殺人,詳細說一遍。要實事求是,不準有絲毫誇張。”


    蒙雲把情況說清楚了。


    原來是胡亥帶人來食肆裏搗亂。那個陰陽家弟子想要偷學菜式,硬闖廚房。


    廚房重地,閑人免進。


    陳俊管理廚房,豈能讓人隨意進出?一言不合就起了衝突。


    陰陽家弟子仗著有武藝,就拔劍了。


    可惜,他低估陳俊。


    陳俊是廚子,但並不是隻會做菜,他的刀法除了切菜,殺敵同樣犀利。


    陳俊隻出一招,菜刀劃過陰陽家弟子的脖子,將其擊殺。


    驚呆了胡亥等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以劍問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羽雲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羽雲山並收藏諸天以劍問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