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祭之後,離三月初一就不遠。


    王希堯、石青璿、王源、王老漢、王陳氏,一家人準備趕往長安城。


    此次離開王家村,王希堯和石青璿就決定不再迴村裏,要在長安城定居。


    商行、慈航靜齋,隻要設定好製度和規矩,完全可以遠程管理。


    有了時間,巡視一下即可。


    王老漢有點忐忑,說道:“希堯,以後我們真的就不再迴來了嗎?我和你娘隻會種地,去了長安城,又能幹什麽呢?”


    王老漢這輩子,就住在村裏,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十五裏外的鎮子。


    長安城。


    可是大唐的京都。


    去京都居住,王老漢是想都沒有想過。


    王希堯和石青璿都是當世強者。商行每年都有著很高的利潤,說富可敵國可能有點誇張。但是財富絕對超過了一流世家。


    至少比起河東裴家,石青璿更有錢。


    可是,王老漢和王陳氏的思維還沒有轉變過來。二老沒有文化,種了一輩子的田地,農民的思想早就根深蒂固,根本就想象不到家族裏的財富是何種概念。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貧窮限製了想象。


    王希堯笑著說道:“到了長安城,想做什麽都可以。要是爹和娘想要種地,我讓青璿在長安城郊外給你們買十畝田地,給你們蓋個農莊。”


    王老漢點頭說道:“好吧。”


    石青璿把最後一件包裹放進馬車裏,說道:“相公,爹,娘,我們走吧。”


    王希堯說道:“爹,娘,上馬車。我們出發。”


    王老漢和王陳氏看著眼前這個修建好沒有幾年的農家小院,眼中帶著濃濃的不舍。


    畢竟,這裏是自己住了大半輩子的地方。念家,融入到了華夏人的骨子裏。


    王源說道:“我要和爺爺奶奶坐一輛馬車。”


    王陳氏摸著王源的小腦袋,有些溺愛地說道:“好,好,好。源兒就和奶奶一起坐馬車。”


    石青璿說道:“娘,你別太寵著王源。這小子都快要上天了。”


    王陳氏說道:“咱們家源兒乖巧聽話。可不像你說得那樣頑皮。”


    ……


    石青璿和王希堯做在馬車裏。


    “時間過得好快啊。”


    石青璿說道:“真想時間走得慢一些。那樣你就可以多陪陪我。”


    王希堯拉著石青璿白皙的手,笑著說道:“時間的流逝,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青璿,你現在的心力達到了什麽層次?”


    養心劍,最重心靈和精神。


    石青璿說道:“用心力,可同時馭三十六柄劍。”


    王希堯點了點頭。


    能用心力同時駕馭三十六把劍,已經很不錯。


    三十六,正好暗合天罡之數。


    就算對上兩位大宗師,足以自保。哪怕是被三為大宗師圍攻,也可以全身而退。


    石青璿有如此實力,足以保護家人,王希堯才敢破碎虛空。


    ……


    到了長安城。


    王希堯一家住進商行購買的宅子。


    不到兩個時辰。


    各大家族的人就開始陸續來登門拜訪。其中包括了東宮和秦王府的人。


    他們的消息,真是靈通。


    安隆笑眯眯地擋在大門口,對來的人說道:“你們都迴去吧。我家姑爺不見客。姑爺說了,到了三月初一的那天,就會和大家見麵。”


    一個中年人皺著眉頭說道:“安掌櫃,我是東宮的人。太子殿下讓我來的。我也不可以見大宗師一麵嗎?”


    東宮的人,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有點高高在上的姿態。和當年的慈航靜齋如出一轍。


    安隆笑著搖頭,說道:“我家姑爺剛到長安城,舟車勞頓,需要休息。誰都不見。各位,請迴。”


    中年人冷哼一聲,一揮衣袖,轉身離開。


    熱臉貼了冷屁股,中年人很憤怒。王希堯膽子不小,竟然敢不給東宮麵子。迴去以後,自己一定要好好向太子殿下匯報匯報。


    ……


    三月初一這天。


    風和日麗,天氣非常不錯。


    來聽王希堯講道的人,很多,絕大多數都是武者。當然,也有普通人來湊熱鬧。


    其中有不少宗師。


    不過,沒有大宗師前來。


    大宗師都是極度自我和自信。覺得自己就是主角。


    大家是大宗師,為什麽要來聽王希堯講道?


    王希堯講道的聲音,傳得很遠,在場的十多萬人,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王希堯對聲音的控製,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王希堯由最基礎的修行知識開始講。


    第一天。


    王希堯隻講到了先天境界的修行層次。


    第二天。


    王希堯講的是宗師境界的修行。


    第三天……


    玄武門之變爆發!


    來聽道的人,少了一大半。


    王希堯沒有絲毫影響,繼續講道。


    就在玄武門兵變結束的時候。


    王希堯的講道結束。


    王希堯最後說道:“修行,需要有毅力和定力。長安城出現兵變,你們還能留下聽我講道,足以說明,你們心性和定力都有著過人之出。大宗師階段的修行技巧,我今天都說清楚了。希望你們能有所得。講道三天,我的承諾已經完成。各自散去吧。”


    破碎虛空階段的修行,王希堯沒有提及。


    這個階段的修行辦法,需要他們自己去領悟,自己去創造。


    在場的人都恭敬道:“多謝王先生傳道之恩。”


    就在此時。


    人群中有四個人,爆發出無與倫比的速度,同時向王希堯攻殺過去。


    “四位大宗師!”


    一片嘩然。


    竟然有四位大宗師聯手擊殺王希堯!


    王希堯嗤笑道:“弈劍大師傅采林、武尊畢玄、師妃暄,還有兄長。你們到底還是出手了。”


    前兩天,四人沒有來。


    第三天他們都來了。


    盡管他們收斂了氣息,隱藏在聽道的人群中。可是他們這點手段,逃不過王希堯的感知。


    王希堯的“天心流”修行方式,最契合自然,論感知力,超過了同階的修行者。


    更何況,王希堯才是真正收斂氣息的隱藏大師。


    他們的“表演”在王希堯眼中,是那麽的拙劣和可笑。


    既然他們要自尋死路,就怪不得王希堯了。


    一位少年劍客的劍,突然跳到王希堯的手中。


    “我的劍……”


    少年劍客驚唿。


    王希堯拔劍。


    沒有聲音。


    沒有華麗的劍氣劍光。


    就這麽平平淡淡出了一劍。


    四位大宗師離王希堯還有三丈遠,像是被施了定身術一樣,靜止不動。


    長劍迴鞘。


    王希堯走到王康身邊,問道:“兄長,為什麽?”


    王康說道:“我也不知道為什麽。堂弟,我自以為練成了雷刀的四重暗勁,就是最強的大宗師。沒想到,我還是輸了,而且還輸得這麽參。我連你的一劍都接不下。”


    王希堯說道:“輸?兄長你一直把我當成了競爭對手。別說你練成四重暗勁,就算你練成了九重暗勁,也不是我的對手。”


    王康倒地身亡,眉心處出現了一道細如發絲的劍痕。


    傅采林、畢玄、師妃暄同樣是這個死法。


    王希堯出劍,沒有留情,一劍泯滅他們的意識思維。


    王希堯看著師妃暄的屍體,暗自搖頭,可惜了這麽一個天賦異稟的美人。


    憐香惜玉?


    不可能的。


    隻要她向自己拔劍,那麽就是自己的死敵。對待敵人,王希堯可不會像平時那樣溫文爾雅,而是以最強的攻擊,直接將對方摧毀。


    ……


    玄武門兵變,李世民贏了。


    李世民登基成為皇帝的第二天。王希堯當著全長安的人,在長安城的上空破碎虛空,“飛升”到了更高的世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以劍問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羽雲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羽雲山並收藏諸天以劍問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