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姚世廣也真夠沒心的,都什麽時候了,還在這兒招待三爺,難道不知道三爺正琢磨辦他呢,他還往上頭添彩兒,等他獲罪的時候,這園子絕對是一條貪汙的罪證,試問一個知府的俸祿有多少,蓋得起這樣的園子,用腳後跟都能知道不是貪汙就是受賄來的。
姚世廣雖對陶陶跟來頗覺意外,畢竟這樣的宴席一般都不會帶丫頭前來,尤其這是江南,江南出美人,這誰不知道啊,都來了江南,自然要消受一番,三爺卻帶了這麽個小丫頭前來,令姚世廣心裏有些拿不準三爺的心思,卻知道陶陶的份量,不說三爺對她寵愛有加,就是看在七爺的麵兒上,也不能得罪這丫頭,便象征性的套了下近乎:“怎麽子萱丫頭沒跟著過來?”
陶陶笑眯眯的道:“子萱本說要來的,隻可惜昨兒貪嘴,多吃了倆冰碗兒,夜裏便受用不得,連著跑了七八趟茅房,今兒早上就起不來了,正在炕上養病呢,特意交代我幫她帶個話兒,改日她的病好了,再來給您見禮。”
姚世廣:“我說這丫頭都來了,怎麽也不見影兒呢,原是病了,這江寧府裏有個杜神醫,方藥極妙,明兒我有一早叫管家請他去給子萱丫頭瞧瞧,雖說小恙不打緊,卻要就早治的好,別耽擱了釀成大病就麻煩了。”
陶陶:“那我就替子萱謝姚叔叔費心了。”
姚世廣忙道:“不敢,不敢,前頭就是觀月閣,姑娘請。”
姚府的觀月閣臨湖而建,湖麵雖不大,形狀卻異常別致,從觀月閣上望下去,像一個大肚子的葫蘆,前頭細小的支流正是葫蘆的把兒,湖裏植了碗蓮,一叢叢的簇擁在水麵上,月色下一盞盞蓮花盛開,竟是極罕見的金蓮,映著粼粼波光,難描難畫的美景,陶陶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心說這姚世廣,是怕自己的罪名不夠大啊,還跑三爺跟前兒來炫富,這不上趕著找死嗎。
“瞧什麽呢,眼睛都直了,還不過來倒酒。”
陶陶心說,就知道讓自己來是伺候他的,不過端茶倒水伺候人的活兒,這一路上她也沒少幹,這會兒矯情什麽,更何況姚世廣是子萱的堂叔叔,也等於是自己的長輩,自己一個晚輩不斟酒伺候著,難道還能跟他們同桌吃席不成。
想到此便也不覺得什麽,過來從那個異常妖嬈的美人手裏拿酒壺,那美人萬般不情願卻不敢吭聲,陶陶看了她一眼,心裏暗道,可惜可惜這樣的大美人兒,偏生趕上三爺這麽個不解風情的男人,倒明珠暗投了,若三爺憐香惜玉,溫香暖玉抱滿懷的,這豔福真是大了去了。
“不倒酒,琢磨什麽呢?”
陶陶倒滿了酒盞,仔細瞧了三爺兩眼,見這位真是佛爺一樣,眼角都不帶往美人兒身上掃的,仿佛旁邊站著的這幾個不是美人兒,而是木頭樁子,陶陶就納悶啊,這世上難道真有不好色的男人,怎麽可能,或許這位好的別的,例如龍陽,不能,□□可是有不少美人呢,還有倆彈琵琶的,聽說是絕色,京裏私底下都傳遍了,說別瞧秦王殿下平常跟個佛爺似的,府裏頭金屋藏著嬌人呢,這會兒倒成了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了,還真是有些奇怪,或許這幾個美人遠遠不如他府裏的,入不得眼,才能如此淡定。
正想著忽聽一陣若有若無的琵琶聲從湖上傳來,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陶陶忍不住看過去,一愣,心道,這姚世廣果然還有後招兒,隻見不知何時湖上多了一隻畫舫,四周籠著輕紗,舫內明燭高燒,有一懷抱琵琶的美人,且彈且歌且舞,舞姿曼妙歌聲嫵媚,伴著時輕時重,時急時緩的琵琶聲,真如九天上下凡的仙女一般,如夢如幻,此情此景別說男人,就是陶陶都有些傻了。
忽曲子一轉歌聲也變了,變得有些悲戚之意,仔細聽那歌聲竟是杜十娘的唱詞改編的:“她是落花無主隨風舞,飛絮飄零淚數行。青樓寄跡非她願,有誌從良配一雙,但願荊釵布裙去度時光。在青樓識得個有情郎,齧臂三生要學孟梁。她自贖身軀離火坑,雙雙月下渡長江,本以為選的有情郎,卻不想卻逢中山狼,辜負了奴家癡心腸, 恨滿腔,可恨誤托薄情郎。隻恨當初無眼光,倒不如今宵一曲赴清波,滌淨這風塵汙穢,換得個清淨之身來世享……”
陶陶一驚,忙道:“不好,她要自殺。”話音未落,就見船上美人拋卻了懷中琵琶,縱身一躍跳入湖中……
第66章
陶陶一進屋,子萱就湊了過來,又是端茶又是接衣裳,殷勤的不行,陶陶自然知道她想做什麽,索性直接道:“要是想讓我替你那個混賬堂叔叔說情,趁早歇了心思,你這個叔叔可殺不可留,什麽東西啊,當貪官還罷了,人性本貪,身居要職,禁不住物欲誘惑,弄點兒好處銀子還算說得過去,可作為一個男人如此卑鄙實在叫人不恥。”
子萱愣了愣:“這話從何說起,我這個堂叔叔雖說見的不多,也曾見過幾次,是個再正經穩妥不過之人,我大伯也常誇呢,怎麽到你嘴裏就成可殺不可留了,橫豎不過貪了些銀子,你跟三爺遞個話兒過去,我們姚家私下裏補上成不成,也不是什麽殺頭的罪過,小懲大誡,以後改了不就好了。”
陶陶盯著她看了一會兒,看的子萱有些心虛:“你,你這麽直眉瞪眼的看著我做甚?”
陶陶:“我是終於明白三爺為什麽拿姚世廣開刀了,看來你姚家在江南耳目眾多啊,我前幾日才燒了你大伯的信兒,今兒你就跑過來讓我去幫你你堂叔叔說人情,消息真真兒靈通。”
子萱:“哪兒,哪有什麽耳目?”
陶陶:“你我相交了這麽久,我還不知你的性子不成,你這麽個糊塗人,凡事不喜歡放在心上,卻對姚世廣的事這般清楚,若不是姚家的耳目給你送了信兒,你如何知道,恐怕這補銀子一說也是有人教你的吧。"
子萱仍是嘴硬的道:“我是不喜歡管事,可這是姚家的事兒,我自然要留心些,哪有什麽人跟我通消息 ,是,是你自己跟我說的,怎麽忘了。”
“我跟你說的?”陶陶給她氣樂了:“那我問你,我何時跟你說過,姚世廣貪銀銀子的事兒,這件事兒我也是今兒聽見三爺說才知道,您這位堂叔叔就當了兩年知府就貪了二十萬兩銀子,人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姚世廣這兩年就摟了二十萬兩銀子,真是刷新了紀錄啊,以後說不準能青史留名,你說姚家補,這是哪個沒腦子的想出來的,這人可沒按什麽好心,是想連你們姚家一起害了不成。”
子萱一驚:“怎麽會害了姚家?”
陶陶別開頭不理會她,子萱忙遞了茶水在她手裏,又給她捶背捏腿的諂媚非常,陶陶才瞥了她一眼:“我說你這腦袋瓜裏頭裝的都是草啊,怎麽就不想想,你們姚家的產業進項都在明麵兒上擺著呢,這賬本子算的明明白白,若是一下子拿出二十萬兩,這銀子是從何處來的,若皇上較起真兒來,問你們姚家這銀子從何處來的,你家如何應對?”
子萱這會兒才算明白了,以前她是姚府的千金貴女,這些銀子什麽的從不關心,也沒什麽概念,可自從跟陶陶開了鋪子,多少也懂了一些,至少知道二十萬兩銀子是個了不得的大數目,不該是她姚家能拿的出的,若拿出來,不追究便罷,追究起來就是大麻煩,可是自己難道眼睜睜看著堂叔殺頭嗎?想著看向陶陶眼睛一亮,往前湊了湊笑嘻嘻的道:“陶陶你主意多,幫我想想,要求不高,能救我堂叔叔一條活命就成,”
陶陶難得正經點道:“不是我不幫你,這是朝廷政事,事關江南數十萬黎民百姓,你姚家的叔叔是人,這些江南的百姓難道不是人。”
子萱:“幹江南百姓什麽事兒啊?”
陶陶:“怎麽不幹,你當姚世廣這二十兩萬兩銀子是哪兒來的,就是朝廷撥到江南的治河銀子,專門用作修築河提,疏通水道,以期春秋兩季汛期安然度過,此事不止幹係朝廷在兩淮的稅銀,更要緊的卻是江南這數十萬的百姓,如今這治河銀子都被這些當官的貪了,為了應付差事,弄了些稻草爛泥的麻濫竽充數,這樣的河提,別說擋住洪水了,就是一場大雨過來都能衝垮了,若秋汛一至,河提決了口子,水過之處,哀嚎遍野,白骨成山,這些老百姓的命該誰來償。”
子萱臉色都白了:“我,我不知道會死這麽多人。”
陶陶微微歎了口氣:“所以曆代曆朝都把老百姓稱唿為草民,是說命如草芥一般微賤,當官的一點兒貪念,到了老百姓身上就是要命的事,他們靠著自己的雙手過活,雖辛苦卻有屬於他們的希望幸福,卻不知什麽時候連這一絲絲希望也會變成奢望,看是天災其實是人禍,不,應該說是官禍,當官的太多太貪,一塊大餅,你咬一口我咬一口,最後餓死的隻能是老百姓。”
子萱:“那你今天怎麽還跟三爺去我堂叔府上赴宴,還刻意把我甩下,待我去一趟又能如何?”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這個陶陶臉色沉沉:“你知不知道姚世廣府裏有個叫燕娘的小妾。”
子萱:“這個聽人說過一些,這燕娘原是青燕樓的頭牌,跟我堂叔叔情投意合,贖了自己的身子,從良跟了我堂叔為妾,你們今兒去的那個園子就是我堂叔特意給她蓋的,裏頭那個湖叫燕燕湖,就是從燕娘的名字來的,你說我堂叔叔夠不夠癡情,對她好不好?”
陶陶聽了更覺萬分諷刺,冷哼了一聲:“是夠癡情的,都把小妾送人了。”
子萱:“送人?送誰?不能吧,我堂叔叔對這個燕娘可好了,都成佳話了。”
陶陶:“什麽佳話,狗屁,笑話還差不多,你當你堂叔今兒邀三爺過去真是為了賞月不成,早按著心思使美人計呢,知道三爺喜歡聽琵琶,叫那燕娘輕衣薄紗在湖上歌舞彈唱,此等陣仗擺明了就是要送於三爺,這是狗急跳牆了,才想出這樣齷齪的招數來,可惜了這樣一個聰明絕頂的女子,眼光卻差,看上了這麽個薄情寡義的男人,落了個投湖輕生的下場,也好,下輩子長個記性,別再輕信男人。”
子萱一驚:“你說燕娘投湖了?”
陶陶:“燕娘早抱定了必死的決心,投湖之前已藏了□□在身上,救上來的時候已香消玉損,而你那個叔叔卻看都不看一眼,隻一味求三爺看在姚家的份上,放他一馬,如此無情卑鄙,還算人嗎,你姚家的人若都是這種人,我看你們家也快到頭了。”
子萱:“怎麽又牽上我們家了,好了好了,是我不知底細,不理會這些也就是了。”
陶陶無比認真的道:“你們這樣的家族,雖樹大根深,若是一朝傾覆,也是唿啦啦就倒了,誰也救不得,咱們倆好,我才跟你說,早些為自己打算吧,考慮考慮安銘,或許他不是你心裏愛的那個人,卻能保你平安有什麽不好的。”
子萱:“可是,若我找到自己愛的那個的時候,卻跟安銘定了寢室,又該怎麽辦?”
陶陶看了她一會兒:“你平常接觸的人也就這些了,要愛上早愛上了,愛不上以後也沒戲,除非你心裏還想著七爺,不然安銘更可能是你心裏愛上的人,畢竟日久生情嗎。”
子萱翻了白眼:“又扯七爺做什麽,我對七爺的心思早沒了,就是有衝著你這丫頭也得歇了,不是有句話叫朋友妻不可戲,咱們雖是女子,也得仗義不是。”
陶陶臉一紅:“胡說八道,你有什麽心思跟我有甚幹係?”
子萱:“行了,你瞞得過別人,還能瞞得過我不成,你總以為自己藏著掖著別人就不知道了,這京城裏有一個算一個,誰是糊塗人,不然你以為我姑姑做什麽非要見你,還把那個金項圈給了你,我跟你說,我要了幾迴,姑姑都沒舍得,說是給兒媳婦兒的,我是侄女兒不成,如今給了你自然是把你當成兒媳婦兒唄。”
陶陶翻了白眼:“你傻還是我傻,你以為皇家的兒媳婦兒誰都能當嗎?更何況便是能當,也得我樂意才行,我可沒想過嫁人,自己一個人過得蠻熨帖,幹嘛想不開嫁人啊”
子萱笑的不行:“這話我替你記著,等你嫁人的時候打你的嘴。”
姚世廣雖對陶陶跟來頗覺意外,畢竟這樣的宴席一般都不會帶丫頭前來,尤其這是江南,江南出美人,這誰不知道啊,都來了江南,自然要消受一番,三爺卻帶了這麽個小丫頭前來,令姚世廣心裏有些拿不準三爺的心思,卻知道陶陶的份量,不說三爺對她寵愛有加,就是看在七爺的麵兒上,也不能得罪這丫頭,便象征性的套了下近乎:“怎麽子萱丫頭沒跟著過來?”
陶陶笑眯眯的道:“子萱本說要來的,隻可惜昨兒貪嘴,多吃了倆冰碗兒,夜裏便受用不得,連著跑了七八趟茅房,今兒早上就起不來了,正在炕上養病呢,特意交代我幫她帶個話兒,改日她的病好了,再來給您見禮。”
姚世廣:“我說這丫頭都來了,怎麽也不見影兒呢,原是病了,這江寧府裏有個杜神醫,方藥極妙,明兒我有一早叫管家請他去給子萱丫頭瞧瞧,雖說小恙不打緊,卻要就早治的好,別耽擱了釀成大病就麻煩了。”
陶陶:“那我就替子萱謝姚叔叔費心了。”
姚世廣忙道:“不敢,不敢,前頭就是觀月閣,姑娘請。”
姚府的觀月閣臨湖而建,湖麵雖不大,形狀卻異常別致,從觀月閣上望下去,像一個大肚子的葫蘆,前頭細小的支流正是葫蘆的把兒,湖裏植了碗蓮,一叢叢的簇擁在水麵上,月色下一盞盞蓮花盛開,竟是極罕見的金蓮,映著粼粼波光,難描難畫的美景,陶陶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心說這姚世廣,是怕自己的罪名不夠大啊,還跑三爺跟前兒來炫富,這不上趕著找死嗎。
“瞧什麽呢,眼睛都直了,還不過來倒酒。”
陶陶心說,就知道讓自己來是伺候他的,不過端茶倒水伺候人的活兒,這一路上她也沒少幹,這會兒矯情什麽,更何況姚世廣是子萱的堂叔叔,也等於是自己的長輩,自己一個晚輩不斟酒伺候著,難道還能跟他們同桌吃席不成。
想到此便也不覺得什麽,過來從那個異常妖嬈的美人手裏拿酒壺,那美人萬般不情願卻不敢吭聲,陶陶看了她一眼,心裏暗道,可惜可惜這樣的大美人兒,偏生趕上三爺這麽個不解風情的男人,倒明珠暗投了,若三爺憐香惜玉,溫香暖玉抱滿懷的,這豔福真是大了去了。
“不倒酒,琢磨什麽呢?”
陶陶倒滿了酒盞,仔細瞧了三爺兩眼,見這位真是佛爺一樣,眼角都不帶往美人兒身上掃的,仿佛旁邊站著的這幾個不是美人兒,而是木頭樁子,陶陶就納悶啊,這世上難道真有不好色的男人,怎麽可能,或許這位好的別的,例如龍陽,不能,□□可是有不少美人呢,還有倆彈琵琶的,聽說是絕色,京裏私底下都傳遍了,說別瞧秦王殿下平常跟個佛爺似的,府裏頭金屋藏著嬌人呢,這會兒倒成了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了,還真是有些奇怪,或許這幾個美人遠遠不如他府裏的,入不得眼,才能如此淡定。
正想著忽聽一陣若有若無的琵琶聲從湖上傳來,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陶陶忍不住看過去,一愣,心道,這姚世廣果然還有後招兒,隻見不知何時湖上多了一隻畫舫,四周籠著輕紗,舫內明燭高燒,有一懷抱琵琶的美人,且彈且歌且舞,舞姿曼妙歌聲嫵媚,伴著時輕時重,時急時緩的琵琶聲,真如九天上下凡的仙女一般,如夢如幻,此情此景別說男人,就是陶陶都有些傻了。
忽曲子一轉歌聲也變了,變得有些悲戚之意,仔細聽那歌聲竟是杜十娘的唱詞改編的:“她是落花無主隨風舞,飛絮飄零淚數行。青樓寄跡非她願,有誌從良配一雙,但願荊釵布裙去度時光。在青樓識得個有情郎,齧臂三生要學孟梁。她自贖身軀離火坑,雙雙月下渡長江,本以為選的有情郎,卻不想卻逢中山狼,辜負了奴家癡心腸, 恨滿腔,可恨誤托薄情郎。隻恨當初無眼光,倒不如今宵一曲赴清波,滌淨這風塵汙穢,換得個清淨之身來世享……”
陶陶一驚,忙道:“不好,她要自殺。”話音未落,就見船上美人拋卻了懷中琵琶,縱身一躍跳入湖中……
第66章
陶陶一進屋,子萱就湊了過來,又是端茶又是接衣裳,殷勤的不行,陶陶自然知道她想做什麽,索性直接道:“要是想讓我替你那個混賬堂叔叔說情,趁早歇了心思,你這個叔叔可殺不可留,什麽東西啊,當貪官還罷了,人性本貪,身居要職,禁不住物欲誘惑,弄點兒好處銀子還算說得過去,可作為一個男人如此卑鄙實在叫人不恥。”
子萱愣了愣:“這話從何說起,我這個堂叔叔雖說見的不多,也曾見過幾次,是個再正經穩妥不過之人,我大伯也常誇呢,怎麽到你嘴裏就成可殺不可留了,橫豎不過貪了些銀子,你跟三爺遞個話兒過去,我們姚家私下裏補上成不成,也不是什麽殺頭的罪過,小懲大誡,以後改了不就好了。”
陶陶盯著她看了一會兒,看的子萱有些心虛:“你,你這麽直眉瞪眼的看著我做甚?”
陶陶:“我是終於明白三爺為什麽拿姚世廣開刀了,看來你姚家在江南耳目眾多啊,我前幾日才燒了你大伯的信兒,今兒你就跑過來讓我去幫你你堂叔叔說人情,消息真真兒靈通。”
子萱:“哪兒,哪有什麽耳目?”
陶陶:“你我相交了這麽久,我還不知你的性子不成,你這麽個糊塗人,凡事不喜歡放在心上,卻對姚世廣的事這般清楚,若不是姚家的耳目給你送了信兒,你如何知道,恐怕這補銀子一說也是有人教你的吧。"
子萱仍是嘴硬的道:“我是不喜歡管事,可這是姚家的事兒,我自然要留心些,哪有什麽人跟我通消息 ,是,是你自己跟我說的,怎麽忘了。”
“我跟你說的?”陶陶給她氣樂了:“那我問你,我何時跟你說過,姚世廣貪銀銀子的事兒,這件事兒我也是今兒聽見三爺說才知道,您這位堂叔叔就當了兩年知府就貪了二十萬兩銀子,人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姚世廣這兩年就摟了二十萬兩銀子,真是刷新了紀錄啊,以後說不準能青史留名,你說姚家補,這是哪個沒腦子的想出來的,這人可沒按什麽好心,是想連你們姚家一起害了不成。”
子萱一驚:“怎麽會害了姚家?”
陶陶別開頭不理會她,子萱忙遞了茶水在她手裏,又給她捶背捏腿的諂媚非常,陶陶才瞥了她一眼:“我說你這腦袋瓜裏頭裝的都是草啊,怎麽就不想想,你們姚家的產業進項都在明麵兒上擺著呢,這賬本子算的明明白白,若是一下子拿出二十萬兩,這銀子是從何處來的,若皇上較起真兒來,問你們姚家這銀子從何處來的,你家如何應對?”
子萱這會兒才算明白了,以前她是姚府的千金貴女,這些銀子什麽的從不關心,也沒什麽概念,可自從跟陶陶開了鋪子,多少也懂了一些,至少知道二十萬兩銀子是個了不得的大數目,不該是她姚家能拿的出的,若拿出來,不追究便罷,追究起來就是大麻煩,可是自己難道眼睜睜看著堂叔殺頭嗎?想著看向陶陶眼睛一亮,往前湊了湊笑嘻嘻的道:“陶陶你主意多,幫我想想,要求不高,能救我堂叔叔一條活命就成,”
陶陶難得正經點道:“不是我不幫你,這是朝廷政事,事關江南數十萬黎民百姓,你姚家的叔叔是人,這些江南的百姓難道不是人。”
子萱:“幹江南百姓什麽事兒啊?”
陶陶:“怎麽不幹,你當姚世廣這二十兩萬兩銀子是哪兒來的,就是朝廷撥到江南的治河銀子,專門用作修築河提,疏通水道,以期春秋兩季汛期安然度過,此事不止幹係朝廷在兩淮的稅銀,更要緊的卻是江南這數十萬的百姓,如今這治河銀子都被這些當官的貪了,為了應付差事,弄了些稻草爛泥的麻濫竽充數,這樣的河提,別說擋住洪水了,就是一場大雨過來都能衝垮了,若秋汛一至,河提決了口子,水過之處,哀嚎遍野,白骨成山,這些老百姓的命該誰來償。”
子萱臉色都白了:“我,我不知道會死這麽多人。”
陶陶微微歎了口氣:“所以曆代曆朝都把老百姓稱唿為草民,是說命如草芥一般微賤,當官的一點兒貪念,到了老百姓身上就是要命的事,他們靠著自己的雙手過活,雖辛苦卻有屬於他們的希望幸福,卻不知什麽時候連這一絲絲希望也會變成奢望,看是天災其實是人禍,不,應該說是官禍,當官的太多太貪,一塊大餅,你咬一口我咬一口,最後餓死的隻能是老百姓。”
子萱:“那你今天怎麽還跟三爺去我堂叔府上赴宴,還刻意把我甩下,待我去一趟又能如何?”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這個陶陶臉色沉沉:“你知不知道姚世廣府裏有個叫燕娘的小妾。”
子萱:“這個聽人說過一些,這燕娘原是青燕樓的頭牌,跟我堂叔叔情投意合,贖了自己的身子,從良跟了我堂叔為妾,你們今兒去的那個園子就是我堂叔特意給她蓋的,裏頭那個湖叫燕燕湖,就是從燕娘的名字來的,你說我堂叔叔夠不夠癡情,對她好不好?”
陶陶聽了更覺萬分諷刺,冷哼了一聲:“是夠癡情的,都把小妾送人了。”
子萱:“送人?送誰?不能吧,我堂叔叔對這個燕娘可好了,都成佳話了。”
陶陶:“什麽佳話,狗屁,笑話還差不多,你當你堂叔今兒邀三爺過去真是為了賞月不成,早按著心思使美人計呢,知道三爺喜歡聽琵琶,叫那燕娘輕衣薄紗在湖上歌舞彈唱,此等陣仗擺明了就是要送於三爺,這是狗急跳牆了,才想出這樣齷齪的招數來,可惜了這樣一個聰明絕頂的女子,眼光卻差,看上了這麽個薄情寡義的男人,落了個投湖輕生的下場,也好,下輩子長個記性,別再輕信男人。”
子萱一驚:“你說燕娘投湖了?”
陶陶:“燕娘早抱定了必死的決心,投湖之前已藏了□□在身上,救上來的時候已香消玉損,而你那個叔叔卻看都不看一眼,隻一味求三爺看在姚家的份上,放他一馬,如此無情卑鄙,還算人嗎,你姚家的人若都是這種人,我看你們家也快到頭了。”
子萱:“怎麽又牽上我們家了,好了好了,是我不知底細,不理會這些也就是了。”
陶陶無比認真的道:“你們這樣的家族,雖樹大根深,若是一朝傾覆,也是唿啦啦就倒了,誰也救不得,咱們倆好,我才跟你說,早些為自己打算吧,考慮考慮安銘,或許他不是你心裏愛的那個人,卻能保你平安有什麽不好的。”
子萱:“可是,若我找到自己愛的那個的時候,卻跟安銘定了寢室,又該怎麽辦?”
陶陶看了她一會兒:“你平常接觸的人也就這些了,要愛上早愛上了,愛不上以後也沒戲,除非你心裏還想著七爺,不然安銘更可能是你心裏愛上的人,畢竟日久生情嗎。”
子萱翻了白眼:“又扯七爺做什麽,我對七爺的心思早沒了,就是有衝著你這丫頭也得歇了,不是有句話叫朋友妻不可戲,咱們雖是女子,也得仗義不是。”
陶陶臉一紅:“胡說八道,你有什麽心思跟我有甚幹係?”
子萱:“行了,你瞞得過別人,還能瞞得過我不成,你總以為自己藏著掖著別人就不知道了,這京城裏有一個算一個,誰是糊塗人,不然你以為我姑姑做什麽非要見你,還把那個金項圈給了你,我跟你說,我要了幾迴,姑姑都沒舍得,說是給兒媳婦兒的,我是侄女兒不成,如今給了你自然是把你當成兒媳婦兒唄。”
陶陶翻了白眼:“你傻還是我傻,你以為皇家的兒媳婦兒誰都能當嗎?更何況便是能當,也得我樂意才行,我可沒想過嫁人,自己一個人過得蠻熨帖,幹嘛想不開嫁人啊”
子萱笑的不行:“這話我替你記著,等你嫁人的時候打你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