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雖愛嘮叨,卻總是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妥妥貼貼,嘮叨也是嘮叨自己找對象,想早些抱上孫子。以前自己總覺得爸媽煩,如今做夢都想聽媽媽嘮叨。
越想越難過,眼淚啪嗒啪嗒掉了下來,哭了一會兒,抬頭瞧瞧還是這個院子,也隻能認命,抹了抹眼淚,去那邊兒井台兒上,洗了把臉,覺得舒服多了,哭了一場,心裏也敞亮了些,不能迴去便隻能努力的過日子,自己的日子過好,爸媽也能放心了。
陶陶一直認為親人之間是有感知的,她能感知到爸媽平安,爸媽同樣也能感知她,所以她不能讓爸媽擔心。
踩著板凳,把舊的窗戶紙扯下來,用濕布過一遍水,等晾幹了再抹漿子糊上新紙,陶陶買的是明紙,雖比尋常的窗戶紙貴些,但白淨透亮,還密實,糊上之後,屋裏外頭都覺亮堂了許多。
陶陶把兩個窗戶糊好,柳大娘跟老實頭也迴來了,老實頭擔著挑子,挑子裏有做了沒燒的麵具,還有些雜七雜八的工具,挑進來放到地上,瞧意思倒像搬家。
柳大娘明顯哭過,眼圈都是紅的,開口道:“這些年不見也不知道,我表舅跟我那二鎖子兄弟早沒了,丟下孤兒寡母的逃荒出來,苦巴巴的熬日子,我聽大栓兄弟說了,二妮想跟他合夥做營生,正好表舅母搬到了咱們廟兒胡同,這些東西就叫大栓兄弟挑你這院來了,先在你這邊兒擱些時候,等大娘那邊兒騰出地方來就挪過去,你瞧成不成?”
陶陶:“搬家了?”
柳大娘:“是我做主搬過來的,我去了才知道,他們母子倆住在城外亂葬崗子邊兒上,沒個正經屋子,娘倆就窩在個破席棚子裏頭,不遮風不擋雨的,舅母又病著,哪成啊,以前不知道就罷了,如今瞧見了斷沒有眼瞧著他們娘倆受罪的理兒,可巧我家旁邊兒那一家子迴鄉了,空了間屋子,我叫男人賃下來,本想著收拾出來給大虎二虎住的,一年年的大了,也不好總跟我們擠到一塊兒,如今先給大栓兄弟娘倆兒安置下吧,這開了春雨水就多了,娘倆在那個破席棚子裏可不行,往後跟我們夫妻一塊兒住著,多少也有個照應,隻是又得麻煩你了。”
陶陶暗暗點頭,柳大娘一家的日子過得並不寬餘,男人早出晚歸的出去扛活兒,柳大娘無冬曆夏的給人漿洗衣裳,就是兩個小子年紀不大,也隔三差五出去尋些零碎活兒貼補家用,這麽著,才混了個溫飽,伸手幫這個忙,是有些勉強的。
雖說是親戚,到底是隔著幾層的表親,又多年不走動了,柳大娘便不理會高大栓娘倆兒,也沒人會說什麽的,卻義不容辭的伸了手,可見人心。
陶陶頓時覺得,即便這個古代社會人與人之間也是有溫情的,忽想到陶大妮,或許這樣的溫情隻存在於尋常老百姓之間,那些權貴眼裏,人命如草,哪來的溫情。
陶陶覺得自己運氣還算不差,至少到目前為止遇上的大都是好人,美男王爺長得雖帥,可他的身份地位在哪兒擺著,想當好人隻怕不易。
當然,也不能說壞,隻是他們那樣的人,目下無塵,哪會管下人的死活,也正因如此,陶陶很難理解美男來找自己的動機,是抽風想日行一善,還是說大妮伺候的太好,讓美男王爺念念不忘,進而愛屋及烏的連自己這個奶娘的妹子都能眷顧一下,想把自己接到王府裏當差。
大概在所有人看來,這都是破天荒的恩典,但陶陶可不覺得當個奴才是恩典,她是堂堂正正的人,有手有腳有腦子,做什麽想不開跑去當奴才。
等自己發了財,把這個院子好好收拾收拾,有吃有喝有住的,這小日子要多熨帖有多熨帖,做什麽給人當丫頭。
當然,發財的目標相對遙遠,先得有個賺錢的營生才行,賣麵具是個不錯的選擇,如今老實頭搬到廟兒胡同,成了自己的鄰居,就更方便了,哪有不答應的,點頭道:“大娘說這個就遠了,我可也沒少麻煩大娘呢,這邊兒院子寬敞,有的是地方,以後就在這邊兒做麵具好了。”
柳大娘高興的道:“這可好了,往後不用跑野地裏燒陶去了,當年表舅燒陶的手藝,十裏八鄉都有名聲,其實也不一定非燒什麽麵具,做些平常家裏使喚的家夥什燒出來,拿到市集上,應該好賣些,莫非這手藝表舅沒傳給你?”
高大栓:“爹的手藝倒是傳給俺了,隻是燒製器皿不比麵具,窯口得大,也費料,俺剛來沒多少日子,沒錢置辦,就先燒了幾個麵具賣,想著往後攢幾個錢再說。”
陶陶眼睛一亮:“你還會別的?”
高大栓憨憨的點頭。
柳大娘:“二妮是不知道,這燒陶是我這個表舅家傳的手藝,從祖上就靠這個吃飯,傳了幾輩子了,什麽都能燒出來。”
陶陶眼珠轉了轉,這還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自己隨便找了個順眼的合夥人,瞧這意思是撞上大運了,就說老實頭的手藝不尋常,果然藏著大本事呢,既如此,自己便要好好計量計量,除了麵具燒點兒什麽陶器能賣上價兒……
第8章 有我呢
等爺沐浴過後,估摸著收拾妥當了,洪承方才躬身走了進去,見爺側身歪在炕上的大迎枕上,手裏拿著琴譜,有一搭無一搭的瞅著,頭發散在身側。
新雨跪在一邊兒,捧著一塊羊肚子毛巾小心的擦拭著爺的頭發,動作輕柔,表情恭順,一雙杏眼時不時落在爺身上,萬般心思都在裏頭了。
洪承早就見怪不怪了,莫說爺這般尊貴的身份,就算拋開身份,隻論外貌,在這紫禁城的眾位爺中也拔了頭籌,隻不過爺的脾性有些孤高,能入爺眼的人少之又少,府裏的女人是不少,可能近身伺候的卻沒幾個,即便秋嵐,也是瞧她心思細膩,做事妥帖方才擱在跟前兒伺候的。
至於這個新雨,是娘娘前些日子剛賜到府裏的,年紀不大卻頗有心機,打著娘娘讓她伺候爺的幌子,隻要有機會就往爺跟前兒湊合,本來娘娘賜下的,總有些體麵,像沐浴這樣的差事不該她伺候,可架不住這位非要往跟前兒湊啊。
洪承也睜隻眼閉隻眼,一個是娘娘的體麵得顧著,再一個,若伺候幾次沐浴就能上位,那自己真得從心裏服了她,當爺是大皇子呢,略平頭正臉的丫頭,不管什麽香的臭的都往炕上劃拉,他們爺眼高著呢。
這丫頭除了在娘娘跟前兒伺候過幾天,論姿色,身段,品格,哪樣兒也沒拔尖而啊,以為露個胸脯子就能把爺勾上手啊,差的遠著呢。
果然,洪承眼瞅著新羽那半截子露在外頭的胸脯正要往爺身上蹭,就見爺揮揮手,新雨臉色一滯,心裏雖一萬個不想,卻知道爺的脾氣,隻得低聲道:“是,奴婢退下。”不情不願的出去了,臨走還瞪了洪承一眼,那意思分明是嫌洪承壞了她的好事兒。
洪承心裏暗暗撇嘴,你自己沒本事,怨誰,真不明白娘娘怎麽賜了這麽個狐媚子進府,莫不是聽說了什麽?
想到此,不禁冒了一身冷汗,自己可得想好了,迴頭娘娘找自己問話的時候,該怎麽迴妥當,惹惱了娘娘,自己這條命可都懸了,這會兒得先迴爺交代的事兒。
略抬頭見爺放下了手裏書,知道是要聽他迴事兒了,忙道:“派去盯著的小子迴說,陶二妮兒……”說到這兒見爺眉頭略皺了一下,忙改口:“說陶二姑娘在城西的市集上找了個賣陶製麵具的漢子合夥做買賣,那漢子如今已經搬到廟兒胡同,二姑娘隔壁的大雜院裏住去了,聽說要在房後搭土窯,想來是燒陶。”
陶製麵具?晉王眉頭挑了挑:“她膽子倒大,不知根不知底兒的就敢找人家合夥做買賣,就不怕遇上壞人坑了她不成,可叫人查清楚了,那人是什麽來路?”
洪承:“迴爺的話,查清楚了,那漢子叫高大栓,山東陽信高家村人氏,去年鬧了災,爹跟兄弟都死了,就剩下母子倆逃到京裏靠著做麵具謀生,先頭住在城外,是那天在井台洗衣裳的柳婆子的遠房親戚,認了親才搬到廟兒胡同去的,祖上靠燒陶為生,身世倒也清白。”
說著瞄了主子一眼,小聲道:“奴才瞧二姑娘那個性子是不撞南牆不迴頭的,若像讓她乖乖進府來,不吃些虧是不成的,到底年紀小,前頭又有她姐護著,不懂得謀生不易,不若先由她折騰,等吃了虧就知道鍋是鐵打的了。”
晉王拿起書:“去吧。”
洪承忙躬著身子退了出去,出了書房的院子方才舒了口氣,心裏越發納悶,主子對秋嵐到底跟別人不同,秋嵐雖死的冤,能得爺這般照顧她妹子,泉下有知也該瞑目了,隻是爺非要把陶二妮接到府裏來做什麽?難道想讓她跟秋嵐一般在身邊兒伺候?
洪承自覺看人相當準,雖不知陶二妮是怎麽是這麽個蠢笨的丫頭,可指望她伺候人,別想,洗衣裳做飯都是柳婆子幹的,就自己這幾天所知,那丫頭除了吃就是睡,跟豬仔兒差不多。
要真是豬仔兒還好,王府這麽大,養頭白吃白喝的豬仔兒也不叫什麽事兒,偏這丫頭非的窮折騰,爺念著秋嵐的情分,又放不下,弄得自己天天都得派人盯著她,真不知什麽時候是個頭兒。
對啊,自己怎麽傻了,剛在爺跟前兒不是挺機靈的嗎,既然這丫頭吃了虧能老實,就讓她吃些虧不就得了。
洪承是沒想到,自己的招兒還沒使呢,這丫頭自己就把自己折騰大牢裏頭去了。
說起這事兒,陶陶都稀裏糊塗的,親眼見識過高大栓燒陶的手藝之後,陶陶便放棄了先頭隻做麵具的想法,當然,麵具還是要做的,畢竟相對別的簡單的多,而且,大栓做出模子之後,可以批量生產。
短短幾天,城西的小孩子幾乎人手一個麵具,有狐狸,有兔子,有老虎,有獅子……各式各樣。
因為製作簡單,成本大大降低,賣的也就便宜,五個錢就能買一個活靈活現的麵具迴去,便是城西這些過慣了苦日子的老百姓也覺得值。
這又一次證實了一個真理,無論什麽時候,女人跟孩子的錢都是最好賺的,尤其孩子,大人再苦也不願意苦孩子,有限的條件下買個玩意兒能博孩子一笑,也算苦日子裏的一點兒慰籍。
所以,城西的市集裏總少不了賣小孩子玩意兒的。
麵具熱銷之後,引來了許多走街串巷的貨郎,陶陶幹脆搞起了批發,三文錢一個批給這些貨郎,一來二去的倒開辟了一條新銷路。
找來的人越來越多,陶陶就跟大栓一商量,找了幾個小子過來幫忙,城西這個地方都是外地逃荒的窮人,像大虎二虎這樣的小子有的是,給不給工錢無妨,隻管飯就成。
有句話叫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這麽大年紀正是能吃的時候,日子富餘的自然不把吃飯當迴事兒,可對於窮人來說,能填飽肚子並不容易,故此,打零工的勞力有的是,不用招唿,陶陶一開口,柳大娘就找了好幾個來,都是旁邊大雜院的孩子,加上柳家的大虎二虎,兩天過來就會了。
越想越難過,眼淚啪嗒啪嗒掉了下來,哭了一會兒,抬頭瞧瞧還是這個院子,也隻能認命,抹了抹眼淚,去那邊兒井台兒上,洗了把臉,覺得舒服多了,哭了一場,心裏也敞亮了些,不能迴去便隻能努力的過日子,自己的日子過好,爸媽也能放心了。
陶陶一直認為親人之間是有感知的,她能感知到爸媽平安,爸媽同樣也能感知她,所以她不能讓爸媽擔心。
踩著板凳,把舊的窗戶紙扯下來,用濕布過一遍水,等晾幹了再抹漿子糊上新紙,陶陶買的是明紙,雖比尋常的窗戶紙貴些,但白淨透亮,還密實,糊上之後,屋裏外頭都覺亮堂了許多。
陶陶把兩個窗戶糊好,柳大娘跟老實頭也迴來了,老實頭擔著挑子,挑子裏有做了沒燒的麵具,還有些雜七雜八的工具,挑進來放到地上,瞧意思倒像搬家。
柳大娘明顯哭過,眼圈都是紅的,開口道:“這些年不見也不知道,我表舅跟我那二鎖子兄弟早沒了,丟下孤兒寡母的逃荒出來,苦巴巴的熬日子,我聽大栓兄弟說了,二妮想跟他合夥做營生,正好表舅母搬到了咱們廟兒胡同,這些東西就叫大栓兄弟挑你這院來了,先在你這邊兒擱些時候,等大娘那邊兒騰出地方來就挪過去,你瞧成不成?”
陶陶:“搬家了?”
柳大娘:“是我做主搬過來的,我去了才知道,他們母子倆住在城外亂葬崗子邊兒上,沒個正經屋子,娘倆就窩在個破席棚子裏頭,不遮風不擋雨的,舅母又病著,哪成啊,以前不知道就罷了,如今瞧見了斷沒有眼瞧著他們娘倆受罪的理兒,可巧我家旁邊兒那一家子迴鄉了,空了間屋子,我叫男人賃下來,本想著收拾出來給大虎二虎住的,一年年的大了,也不好總跟我們擠到一塊兒,如今先給大栓兄弟娘倆兒安置下吧,這開了春雨水就多了,娘倆在那個破席棚子裏可不行,往後跟我們夫妻一塊兒住著,多少也有個照應,隻是又得麻煩你了。”
陶陶暗暗點頭,柳大娘一家的日子過得並不寬餘,男人早出晚歸的出去扛活兒,柳大娘無冬曆夏的給人漿洗衣裳,就是兩個小子年紀不大,也隔三差五出去尋些零碎活兒貼補家用,這麽著,才混了個溫飽,伸手幫這個忙,是有些勉強的。
雖說是親戚,到底是隔著幾層的表親,又多年不走動了,柳大娘便不理會高大栓娘倆兒,也沒人會說什麽的,卻義不容辭的伸了手,可見人心。
陶陶頓時覺得,即便這個古代社會人與人之間也是有溫情的,忽想到陶大妮,或許這樣的溫情隻存在於尋常老百姓之間,那些權貴眼裏,人命如草,哪來的溫情。
陶陶覺得自己運氣還算不差,至少到目前為止遇上的大都是好人,美男王爺長得雖帥,可他的身份地位在哪兒擺著,想當好人隻怕不易。
當然,也不能說壞,隻是他們那樣的人,目下無塵,哪會管下人的死活,也正因如此,陶陶很難理解美男來找自己的動機,是抽風想日行一善,還是說大妮伺候的太好,讓美男王爺念念不忘,進而愛屋及烏的連自己這個奶娘的妹子都能眷顧一下,想把自己接到王府裏當差。
大概在所有人看來,這都是破天荒的恩典,但陶陶可不覺得當個奴才是恩典,她是堂堂正正的人,有手有腳有腦子,做什麽想不開跑去當奴才。
等自己發了財,把這個院子好好收拾收拾,有吃有喝有住的,這小日子要多熨帖有多熨帖,做什麽給人當丫頭。
當然,發財的目標相對遙遠,先得有個賺錢的營生才行,賣麵具是個不錯的選擇,如今老實頭搬到廟兒胡同,成了自己的鄰居,就更方便了,哪有不答應的,點頭道:“大娘說這個就遠了,我可也沒少麻煩大娘呢,這邊兒院子寬敞,有的是地方,以後就在這邊兒做麵具好了。”
柳大娘高興的道:“這可好了,往後不用跑野地裏燒陶去了,當年表舅燒陶的手藝,十裏八鄉都有名聲,其實也不一定非燒什麽麵具,做些平常家裏使喚的家夥什燒出來,拿到市集上,應該好賣些,莫非這手藝表舅沒傳給你?”
高大栓:“爹的手藝倒是傳給俺了,隻是燒製器皿不比麵具,窯口得大,也費料,俺剛來沒多少日子,沒錢置辦,就先燒了幾個麵具賣,想著往後攢幾個錢再說。”
陶陶眼睛一亮:“你還會別的?”
高大栓憨憨的點頭。
柳大娘:“二妮是不知道,這燒陶是我這個表舅家傳的手藝,從祖上就靠這個吃飯,傳了幾輩子了,什麽都能燒出來。”
陶陶眼珠轉了轉,這還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自己隨便找了個順眼的合夥人,瞧這意思是撞上大運了,就說老實頭的手藝不尋常,果然藏著大本事呢,既如此,自己便要好好計量計量,除了麵具燒點兒什麽陶器能賣上價兒……
第8章 有我呢
等爺沐浴過後,估摸著收拾妥當了,洪承方才躬身走了進去,見爺側身歪在炕上的大迎枕上,手裏拿著琴譜,有一搭無一搭的瞅著,頭發散在身側。
新雨跪在一邊兒,捧著一塊羊肚子毛巾小心的擦拭著爺的頭發,動作輕柔,表情恭順,一雙杏眼時不時落在爺身上,萬般心思都在裏頭了。
洪承早就見怪不怪了,莫說爺這般尊貴的身份,就算拋開身份,隻論外貌,在這紫禁城的眾位爺中也拔了頭籌,隻不過爺的脾性有些孤高,能入爺眼的人少之又少,府裏的女人是不少,可能近身伺候的卻沒幾個,即便秋嵐,也是瞧她心思細膩,做事妥帖方才擱在跟前兒伺候的。
至於這個新雨,是娘娘前些日子剛賜到府裏的,年紀不大卻頗有心機,打著娘娘讓她伺候爺的幌子,隻要有機會就往爺跟前兒湊合,本來娘娘賜下的,總有些體麵,像沐浴這樣的差事不該她伺候,可架不住這位非要往跟前兒湊啊。
洪承也睜隻眼閉隻眼,一個是娘娘的體麵得顧著,再一個,若伺候幾次沐浴就能上位,那自己真得從心裏服了她,當爺是大皇子呢,略平頭正臉的丫頭,不管什麽香的臭的都往炕上劃拉,他們爺眼高著呢。
這丫頭除了在娘娘跟前兒伺候過幾天,論姿色,身段,品格,哪樣兒也沒拔尖而啊,以為露個胸脯子就能把爺勾上手啊,差的遠著呢。
果然,洪承眼瞅著新羽那半截子露在外頭的胸脯正要往爺身上蹭,就見爺揮揮手,新雨臉色一滯,心裏雖一萬個不想,卻知道爺的脾氣,隻得低聲道:“是,奴婢退下。”不情不願的出去了,臨走還瞪了洪承一眼,那意思分明是嫌洪承壞了她的好事兒。
洪承心裏暗暗撇嘴,你自己沒本事,怨誰,真不明白娘娘怎麽賜了這麽個狐媚子進府,莫不是聽說了什麽?
想到此,不禁冒了一身冷汗,自己可得想好了,迴頭娘娘找自己問話的時候,該怎麽迴妥當,惹惱了娘娘,自己這條命可都懸了,這會兒得先迴爺交代的事兒。
略抬頭見爺放下了手裏書,知道是要聽他迴事兒了,忙道:“派去盯著的小子迴說,陶二妮兒……”說到這兒見爺眉頭略皺了一下,忙改口:“說陶二姑娘在城西的市集上找了個賣陶製麵具的漢子合夥做買賣,那漢子如今已經搬到廟兒胡同,二姑娘隔壁的大雜院裏住去了,聽說要在房後搭土窯,想來是燒陶。”
陶製麵具?晉王眉頭挑了挑:“她膽子倒大,不知根不知底兒的就敢找人家合夥做買賣,就不怕遇上壞人坑了她不成,可叫人查清楚了,那人是什麽來路?”
洪承:“迴爺的話,查清楚了,那漢子叫高大栓,山東陽信高家村人氏,去年鬧了災,爹跟兄弟都死了,就剩下母子倆逃到京裏靠著做麵具謀生,先頭住在城外,是那天在井台洗衣裳的柳婆子的遠房親戚,認了親才搬到廟兒胡同去的,祖上靠燒陶為生,身世倒也清白。”
說著瞄了主子一眼,小聲道:“奴才瞧二姑娘那個性子是不撞南牆不迴頭的,若像讓她乖乖進府來,不吃些虧是不成的,到底年紀小,前頭又有她姐護著,不懂得謀生不易,不若先由她折騰,等吃了虧就知道鍋是鐵打的了。”
晉王拿起書:“去吧。”
洪承忙躬著身子退了出去,出了書房的院子方才舒了口氣,心裏越發納悶,主子對秋嵐到底跟別人不同,秋嵐雖死的冤,能得爺這般照顧她妹子,泉下有知也該瞑目了,隻是爺非要把陶二妮接到府裏來做什麽?難道想讓她跟秋嵐一般在身邊兒伺候?
洪承自覺看人相當準,雖不知陶二妮是怎麽是這麽個蠢笨的丫頭,可指望她伺候人,別想,洗衣裳做飯都是柳婆子幹的,就自己這幾天所知,那丫頭除了吃就是睡,跟豬仔兒差不多。
要真是豬仔兒還好,王府這麽大,養頭白吃白喝的豬仔兒也不叫什麽事兒,偏這丫頭非的窮折騰,爺念著秋嵐的情分,又放不下,弄得自己天天都得派人盯著她,真不知什麽時候是個頭兒。
對啊,自己怎麽傻了,剛在爺跟前兒不是挺機靈的嗎,既然這丫頭吃了虧能老實,就讓她吃些虧不就得了。
洪承是沒想到,自己的招兒還沒使呢,這丫頭自己就把自己折騰大牢裏頭去了。
說起這事兒,陶陶都稀裏糊塗的,親眼見識過高大栓燒陶的手藝之後,陶陶便放棄了先頭隻做麵具的想法,當然,麵具還是要做的,畢竟相對別的簡單的多,而且,大栓做出模子之後,可以批量生產。
短短幾天,城西的小孩子幾乎人手一個麵具,有狐狸,有兔子,有老虎,有獅子……各式各樣。
因為製作簡單,成本大大降低,賣的也就便宜,五個錢就能買一個活靈活現的麵具迴去,便是城西這些過慣了苦日子的老百姓也覺得值。
這又一次證實了一個真理,無論什麽時候,女人跟孩子的錢都是最好賺的,尤其孩子,大人再苦也不願意苦孩子,有限的條件下買個玩意兒能博孩子一笑,也算苦日子裏的一點兒慰籍。
所以,城西的市集裏總少不了賣小孩子玩意兒的。
麵具熱銷之後,引來了許多走街串巷的貨郎,陶陶幹脆搞起了批發,三文錢一個批給這些貨郎,一來二去的倒開辟了一條新銷路。
找來的人越來越多,陶陶就跟大栓一商量,找了幾個小子過來幫忙,城西這個地方都是外地逃荒的窮人,像大虎二虎這樣的小子有的是,給不給工錢無妨,隻管飯就成。
有句話叫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這麽大年紀正是能吃的時候,日子富餘的自然不把吃飯當迴事兒,可對於窮人來說,能填飽肚子並不容易,故此,打零工的勞力有的是,不用招唿,陶陶一開口,柳大娘就找了好幾個來,都是旁邊大雜院的孩子,加上柳家的大虎二虎,兩天過來就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