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請將軍示下:馬邑一戰,下官當以何為綱要?”
聽著楊正毫無別扭的躬身請示,舒駿顯然也明白了楊正的意思。
就見舒駿稍一思慮,終是輕拍了拍楊正的胳膊。
“且先不急。”
“為今之計,乃歸漢之故韓王部眾,即刻護送長安事。”
聽著舒駿的話,楊正稍一思慮,也是不由點了點頭。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對於馬邑即將發生的一切,長安很早就有了預料。
而這一切的根源,便是在二十二年前逃亡草原,歸附匈奴的韓王部眾歸漢一事。
此事,原本不是楊正這樣一個六百石的縣令應該知道的,但好巧不巧——去年年初,當時還不是衛尉的秦牧抵達代北,與韓王派來接洽的韓頹當會麵時,會晤地點恰恰就在馬邑。
嚴格意義上來講,今年韓頹當和部眾一同抵達馬邑,已經是楊正第二次見到這位將來的弓高侯了。
現如今,韓王部已經從武州進入漢室的控製區域,正於馬邑修整。
而匈奴人如此大費周折,在和親條約簽訂短短一年多之後,就舉大軍南下,也正是由於韓王部歸漢。
——最起碼,這也是匈奴人背棄盟約的借口。
這樣一來,韓王部的安置問題,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來,韓王部眾都是從草原南下,人員構成成份不明,在馬邑大戰將至的現在,著實不適合在戰爭前線滯留。
這二來,這場大戰本就因韓王部南歸而引起,萬一馬邑意外被攻破,韓王部再被匈奴人虜了去,那漢室就可謂是‘損了夫人又折兵’了。
——一場仗打下來,海量錢糧砸下去,陣亡那麽多將士,到頭來啥也撈不著,那也太虧了些。
想到這裏,楊正便再一拱手:“下官這便派人,護送韓王部眾南下馬邑。”
聞言,舒駿稍點了點頭,不忘補充一句:“故韓王。”
“今吾漢家已無韓王。”
聽聞此言,楊正自是再一拱手,連番道謝。
············
在舒駿率領麾下先鋒部隊抵達馬邑之時,此次馬邑戰役的主力部隊,也已經從晉陽出發,逼近了趙長城缺口處的樓煩一帶。
而此次馬邑戰役的具體細節,正在樓煩縣以北約四裏處,一個剛被立的軍帳中,由大將軍棘蒲侯柴武,說給當場諸將官聽。
“隆慮侯。”
在一張丈八見方的堪輿前,柴武目不斜視的觀察一番馬邑-武州一帶的地形,最終將手指落到了大軍如今暫駐的樓煩一帶。
“待大軍北出趙長城,隆慮侯率關中卒三萬,為後軍,於樓煩一帶構築防線。”
“若事有不遂,某當傳書於隆慮,無論如何,樓房絕不可失!”
根據朝堂對此次馬邑戰役做出的預案,此次戰役的整個戰場,便由北麵的武州塞,南麵的樓煩縣,東麵的平城及山林,以及西麵的山澗溝壑所組成。
漢室的戰略目標,是將匈奴先鋒部隊約三萬人圍困在這塊方形區域,並盡可能多的造成殺傷。
而馬邑,則是位於戰場南邊緣處的戰場中心。
在意識到自己陷入包圍圈之前,匈奴人的戰略目標,必然是以攻奪馬邑,而後向樓煩施壓,並試圖突破樓煩,馬踏趙長城以南為首要。
這種情況下,按照‘未算勝,先算敗’的考慮,柴武必須對樓煩所處的趙長城缺口,做出最穩妥的安置。
即:就算最終沒能包圍匈奴先鋒,且馬邑也無法守住,或者匈奴人放棄攻奪馬邑,對馬邑圍而不攻,轉而繞道南下的情況下,也要保證樓煩不失,戰火不被引入馬邑以南的代國腹地,即太原郡一帶。
如此艱巨的使命,放在以防守戰著稱,曾經把霸王項羽死死圍在垓下的隆慮侯周灶手中,顯然是再合適不過。
——如今漢室,周灶或許不是最能打的將軍,但絕對是防守戰打的最好、最出色的將領,且沒有之一!
“喏!”
將樓煩的防守任務安在周灶頭上,柴武又望向一旁的欒布、酈寄二人。
“曲周侯、郎中令各率羽林都尉遂營校尉,及材官校尉巨盾司馬,合關中卒五萬為前軍,明日北出趙長城,自山陰繞道至武州塞!”
“漢正武元年秋九月乙亥辰時(十二),前軍當抵武州塞以東二十裏之山林藏伏,戊寅(十五)日暮時,前軍奪取武州!”
現在是九月辛未(初八),距離乙亥日還有四天,距戊寅日還有七天。
而樓煩至武州塞直線距離大約一百五十裏,從山陰方向偷偷繞過去,大概會有二百裏的距離。
四天奔襲二百裏,平均每日五十裏,即便是對於關中部隊,也已經是較高要求。
再加上要掩埋蹤跡,偷偷繞道,就更使欒布、酈寄所率領的前軍,肩負了相當沉重的時間限製。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雖然對於此次馬邑戰役,漢室早就有了安排,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軍隊調動,都能無限量提前。
要想讓匈奴人的先頭部隊乖乖踏過武州塞,向馬邑發起攻擊,就絕對不能有漢室部隊提前進入樓煩以北的戰場!
再加上邊地多匈奴細作,更使得這個‘不能提前’的條件,嚴苛到了‘匈奴先鋒踏過武州塞之前,負責在武州塞擋住匈奴退路的部隊不能出樓煩縣’的地步。
按照匈奴人的習俗,以及對天氣的推算,柴武估計,匈奴先鋒部隊攻奪武州塞,也就是今明兩天的事。
再算上匈奴人修整、準備攻城器械的時間,九月十二,便是匈奴人做好攻打馬邑準備的時間。
所以在這一天,酈寄、欒布所率領的前軍,必須抵達武州塞,在馬邑保衛戰爆發當天,武州塞必須重迴漢室掌控!
很顯然,酈寄、欒布二人對柴武的苦衷也抱以一定理解,並沒有太多抱怨,便拱手領命而去。
在整場馬邑戰役中,二人所率領的前軍,負責將武州塞打造的固若金湯,讓武州以北的匈奴援軍無法南下,也保證武州以南的匈奴先鋒無法從武州北逃草原。
可以說,整場戰役最為關鍵的,就是前軍!
一旦武州塞沒能按漢室的戰役預想那般,成功阻隔武州以北的匈奴主力和武州以南陷入包圍的匈奴先鋒,那漢室的所有戰略目標都將流產!
因為一旦漢軍無法掌控武州塞,包圍圈最關鍵的口子就將打開,匈奴先鋒‘陷入包圍’就根本無從說起。
既然沒有陷入包圍,那匈奴人能做的事就多了。
樂觀一點,匈奴人可以直接從武州塞原路北返,退迴草原;悲觀一點,則是先鋒死磕馬邑,更或者把馬邑一圍,繞道馬邑以南去死磕樓煩。
要是那樣,那漢室因提前調動而取得戰略優勢,就將縮水到‘提前安排好了防守力量’的地步,頂多就是不吃大虧。
這也是柴武大手一揮,把小半支羽林軍,另加五萬關中將士交到二人手中的原因。
當然,劉弘先前‘以遂營校尉固守武州’的指示,也是柴武的考量之一。
根據劉弘地說法,遂營校尉兩千將士的存在,就是為了應對這種‘在一到兩天之內,把一處關隘改造到固若金湯’的狀況。
將最重要的樓煩、武州兩處安排好,柴武便將琢磨不定的目光,轉向一旁的秦牧。
從本心上來說,柴武並不看好秦牧這種還不到三十歲的毛頭小子。
迴想起來,自秦二世登基到現在這三十多年的時間裏,能在秦牧這個年紀取得如此成就的,幾乎就是那寥寥數人。
更何況在柴武看來,秦牧如今位列九卿,高居廟堂的地位,並非是有什麽真本事,不過是因為劉弘的寵幸而驟然幸貴。
但沒辦法,如今已身為衛尉的秦牧,是此次馬邑戰役劉弘欽點的‘前軍主將’,地位僅次於柴武,與周灶、酈寄、欒布平級的將領。
就算是看在劉弘地麵子上,柴武也必須給秦牧分派與身份相應的任務。
“馬邑······”
“罷了,馬邑事關重大,還是老夫親自駐守馬邑。”
如是想著,柴武便將手指稍劃向堪輿左側,一片畫滿三角形的區域。
“衛尉率羽林都尉射聲校尉,合關中卒三萬,潛藏馬邑西北之山林;待胡久戰力竭,攻馬邑而不下、退武州而不成之時,自西猛攻攻城之胡!”
“若胡圍馬邑而不功,繞道南擊樓煩,某當傳令衛尉率軍南下,與樓煩城下夾擊胡騎。”
聽聞此言,秦牧麵色怪異的一拱手,旋即若有所思的退出軍帳。
——先前在長安,朝中的將軍們和陛下進行的廟算當中,馬邑戰役根本不是這麽安排的!
廟算確定的章程,是周灶固守馬邑,柴武親自守樓煩,酈寄、欒布藏在山林之間,準備偷襲攻城的匈奴先鋒。
而秦牧,應當率領遂營校尉,守在武州塞!
可在柴武的安排中,一切都亂了套。
原本應該負責偷襲、掃蕩戰場的酈寄、欒布,和負責守武州塞的秦牧換了個位置;負責固守馬邑的周灶,也同樣和柴武換了個位置。
雖然看上去,就是原本的四部分兩兩對換了任務,但和原來的安排相比,這樣的變化卻稱得上的南轅北轍。
在這場戰役中,樓煩、馬邑、武州三處戰略要地,參戰可能性最小的,就是位於馬邑之後的樓煩!
因為樓煩隻是存在‘匈奴人攻不下馬邑,又迫切想南下,所以從馬邑繞過去攻打樓煩’的可能性,再算上匈奴人月圓而出、月虧而退的規律,這種可能性也被降的極低。
而馬邑作為整場戰役的中心,是必然會遭到匈奴人的猛烈攻擊的!
無論是戰役開始階段,還是匈奴先鋒發現自己身陷包圍之後,馬邑都將麵臨極大的防守壓力。
柴武將原本負責守衛馬邑的周灶派到樓煩,看現在的架勢,應該是要親自守馬邑,這可以說是擔當,但說不好聽點,也可以說柴武在打壓周灶、給自己更多的立功機會。
再有,就是武州塞,也同樣會麵臨很大的壓力。
——無論是想從武州塞迴到草原的匈奴先鋒,亦或是在武州以北,想接應先鋒逃出包圍圈的匈奴主力,都會對武州塞進行猛烈的攻擊。
而比起馬邑、樓煩兩座完整的城池,武州塞頂多就算是一處關隘,或者說前哨站罷了。
整個武州塞,實際上就是由一個烽火台,外加一道數百步長、一丈高的關牆組成。
正所謂機遇和風險成正比——馬邑、武州兩處防守壓力大、任務艱巨,也意味著立功機會更大。
反觀受命藏匿在山林之間,負責偷襲、掃蕩的秦牧所部,自然沒有防守壓力,卻也失去了大半立功機會。
如果馬邑失守,匈奴先鋒全力攻打樓煩,那秦牧隻能南下支援樓煩。
——柴武說是‘夾擊匈奴’,但隻要是個有點常識的人,就知道這種說法有多不靠譜。
帶步兵去夾擊正在攻城的騎兵部隊?
但凡匈奴人還有點腦子,就必然會喜笑顏開的迴過頭,把身後這支不知死活,又沒有城牆作為掩護的步兵集群吃的骨頭都不剩!
如果武州塞出現問題,那匈奴人往草原一撤,秦牧所部也會毛都撈不到。
簡單來說:一旦戰役沒有按照漢室之前的推演發展,沒能形成對匈奴先鋒的包圍,那秦牧所部,就極有可能在整場戰役中打醬油!
就算最終包圍圈形成,匈奴先鋒成了待宰羔羊,圍剿任務也不可能全歸秦牧所部。
——匈奴人在包圍圈裏精疲力竭,武州塞的酈寄、欒布可能不敢擅動,馬邑的柴武能眼睜睜看著秦牧獨吞功勞?
必然是派兵北出馬邑,對包圍圈內的匈奴先鋒瘋狂撕咬,搶去好大一塊肉!
“平日裏,棘蒲侯不似好大喜功之人啊······”
“怎一俟戰起,便如此不顧吃相?”
暗自搖了搖頭,秦牧也隻能按照柴武的命令,去準備射聲校尉明天出發的事務。
——柴武是帥,秦牧是將!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帥命,秦牧隻有低頭應諾的資格。
聽著楊正毫無別扭的躬身請示,舒駿顯然也明白了楊正的意思。
就見舒駿稍一思慮,終是輕拍了拍楊正的胳膊。
“且先不急。”
“為今之計,乃歸漢之故韓王部眾,即刻護送長安事。”
聽著舒駿的話,楊正稍一思慮,也是不由點了點頭。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對於馬邑即將發生的一切,長安很早就有了預料。
而這一切的根源,便是在二十二年前逃亡草原,歸附匈奴的韓王部眾歸漢一事。
此事,原本不是楊正這樣一個六百石的縣令應該知道的,但好巧不巧——去年年初,當時還不是衛尉的秦牧抵達代北,與韓王派來接洽的韓頹當會麵時,會晤地點恰恰就在馬邑。
嚴格意義上來講,今年韓頹當和部眾一同抵達馬邑,已經是楊正第二次見到這位將來的弓高侯了。
現如今,韓王部已經從武州進入漢室的控製區域,正於馬邑修整。
而匈奴人如此大費周折,在和親條約簽訂短短一年多之後,就舉大軍南下,也正是由於韓王部歸漢。
——最起碼,這也是匈奴人背棄盟約的借口。
這樣一來,韓王部的安置問題,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來,韓王部眾都是從草原南下,人員構成成份不明,在馬邑大戰將至的現在,著實不適合在戰爭前線滯留。
這二來,這場大戰本就因韓王部南歸而引起,萬一馬邑意外被攻破,韓王部再被匈奴人虜了去,那漢室就可謂是‘損了夫人又折兵’了。
——一場仗打下來,海量錢糧砸下去,陣亡那麽多將士,到頭來啥也撈不著,那也太虧了些。
想到這裏,楊正便再一拱手:“下官這便派人,護送韓王部眾南下馬邑。”
聞言,舒駿稍點了點頭,不忘補充一句:“故韓王。”
“今吾漢家已無韓王。”
聽聞此言,楊正自是再一拱手,連番道謝。
············
在舒駿率領麾下先鋒部隊抵達馬邑之時,此次馬邑戰役的主力部隊,也已經從晉陽出發,逼近了趙長城缺口處的樓煩一帶。
而此次馬邑戰役的具體細節,正在樓煩縣以北約四裏處,一個剛被立的軍帳中,由大將軍棘蒲侯柴武,說給當場諸將官聽。
“隆慮侯。”
在一張丈八見方的堪輿前,柴武目不斜視的觀察一番馬邑-武州一帶的地形,最終將手指落到了大軍如今暫駐的樓煩一帶。
“待大軍北出趙長城,隆慮侯率關中卒三萬,為後軍,於樓煩一帶構築防線。”
“若事有不遂,某當傳書於隆慮,無論如何,樓房絕不可失!”
根據朝堂對此次馬邑戰役做出的預案,此次戰役的整個戰場,便由北麵的武州塞,南麵的樓煩縣,東麵的平城及山林,以及西麵的山澗溝壑所組成。
漢室的戰略目標,是將匈奴先鋒部隊約三萬人圍困在這塊方形區域,並盡可能多的造成殺傷。
而馬邑,則是位於戰場南邊緣處的戰場中心。
在意識到自己陷入包圍圈之前,匈奴人的戰略目標,必然是以攻奪馬邑,而後向樓煩施壓,並試圖突破樓煩,馬踏趙長城以南為首要。
這種情況下,按照‘未算勝,先算敗’的考慮,柴武必須對樓煩所處的趙長城缺口,做出最穩妥的安置。
即:就算最終沒能包圍匈奴先鋒,且馬邑也無法守住,或者匈奴人放棄攻奪馬邑,對馬邑圍而不攻,轉而繞道南下的情況下,也要保證樓煩不失,戰火不被引入馬邑以南的代國腹地,即太原郡一帶。
如此艱巨的使命,放在以防守戰著稱,曾經把霸王項羽死死圍在垓下的隆慮侯周灶手中,顯然是再合適不過。
——如今漢室,周灶或許不是最能打的將軍,但絕對是防守戰打的最好、最出色的將領,且沒有之一!
“喏!”
將樓煩的防守任務安在周灶頭上,柴武又望向一旁的欒布、酈寄二人。
“曲周侯、郎中令各率羽林都尉遂營校尉,及材官校尉巨盾司馬,合關中卒五萬為前軍,明日北出趙長城,自山陰繞道至武州塞!”
“漢正武元年秋九月乙亥辰時(十二),前軍當抵武州塞以東二十裏之山林藏伏,戊寅(十五)日暮時,前軍奪取武州!”
現在是九月辛未(初八),距離乙亥日還有四天,距戊寅日還有七天。
而樓煩至武州塞直線距離大約一百五十裏,從山陰方向偷偷繞過去,大概會有二百裏的距離。
四天奔襲二百裏,平均每日五十裏,即便是對於關中部隊,也已經是較高要求。
再加上要掩埋蹤跡,偷偷繞道,就更使欒布、酈寄所率領的前軍,肩負了相當沉重的時間限製。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雖然對於此次馬邑戰役,漢室早就有了安排,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軍隊調動,都能無限量提前。
要想讓匈奴人的先頭部隊乖乖踏過武州塞,向馬邑發起攻擊,就絕對不能有漢室部隊提前進入樓煩以北的戰場!
再加上邊地多匈奴細作,更使得這個‘不能提前’的條件,嚴苛到了‘匈奴先鋒踏過武州塞之前,負責在武州塞擋住匈奴退路的部隊不能出樓煩縣’的地步。
按照匈奴人的習俗,以及對天氣的推算,柴武估計,匈奴先鋒部隊攻奪武州塞,也就是今明兩天的事。
再算上匈奴人修整、準備攻城器械的時間,九月十二,便是匈奴人做好攻打馬邑準備的時間。
所以在這一天,酈寄、欒布所率領的前軍,必須抵達武州塞,在馬邑保衛戰爆發當天,武州塞必須重迴漢室掌控!
很顯然,酈寄、欒布二人對柴武的苦衷也抱以一定理解,並沒有太多抱怨,便拱手領命而去。
在整場馬邑戰役中,二人所率領的前軍,負責將武州塞打造的固若金湯,讓武州以北的匈奴援軍無法南下,也保證武州以南的匈奴先鋒無法從武州北逃草原。
可以說,整場戰役最為關鍵的,就是前軍!
一旦武州塞沒能按漢室的戰役預想那般,成功阻隔武州以北的匈奴主力和武州以南陷入包圍的匈奴先鋒,那漢室的所有戰略目標都將流產!
因為一旦漢軍無法掌控武州塞,包圍圈最關鍵的口子就將打開,匈奴先鋒‘陷入包圍’就根本無從說起。
既然沒有陷入包圍,那匈奴人能做的事就多了。
樂觀一點,匈奴人可以直接從武州塞原路北返,退迴草原;悲觀一點,則是先鋒死磕馬邑,更或者把馬邑一圍,繞道馬邑以南去死磕樓煩。
要是那樣,那漢室因提前調動而取得戰略優勢,就將縮水到‘提前安排好了防守力量’的地步,頂多就是不吃大虧。
這也是柴武大手一揮,把小半支羽林軍,另加五萬關中將士交到二人手中的原因。
當然,劉弘先前‘以遂營校尉固守武州’的指示,也是柴武的考量之一。
根據劉弘地說法,遂營校尉兩千將士的存在,就是為了應對這種‘在一到兩天之內,把一處關隘改造到固若金湯’的狀況。
將最重要的樓煩、武州兩處安排好,柴武便將琢磨不定的目光,轉向一旁的秦牧。
從本心上來說,柴武並不看好秦牧這種還不到三十歲的毛頭小子。
迴想起來,自秦二世登基到現在這三十多年的時間裏,能在秦牧這個年紀取得如此成就的,幾乎就是那寥寥數人。
更何況在柴武看來,秦牧如今位列九卿,高居廟堂的地位,並非是有什麽真本事,不過是因為劉弘的寵幸而驟然幸貴。
但沒辦法,如今已身為衛尉的秦牧,是此次馬邑戰役劉弘欽點的‘前軍主將’,地位僅次於柴武,與周灶、酈寄、欒布平級的將領。
就算是看在劉弘地麵子上,柴武也必須給秦牧分派與身份相應的任務。
“馬邑······”
“罷了,馬邑事關重大,還是老夫親自駐守馬邑。”
如是想著,柴武便將手指稍劃向堪輿左側,一片畫滿三角形的區域。
“衛尉率羽林都尉射聲校尉,合關中卒三萬,潛藏馬邑西北之山林;待胡久戰力竭,攻馬邑而不下、退武州而不成之時,自西猛攻攻城之胡!”
“若胡圍馬邑而不功,繞道南擊樓煩,某當傳令衛尉率軍南下,與樓煩城下夾擊胡騎。”
聽聞此言,秦牧麵色怪異的一拱手,旋即若有所思的退出軍帳。
——先前在長安,朝中的將軍們和陛下進行的廟算當中,馬邑戰役根本不是這麽安排的!
廟算確定的章程,是周灶固守馬邑,柴武親自守樓煩,酈寄、欒布藏在山林之間,準備偷襲攻城的匈奴先鋒。
而秦牧,應當率領遂營校尉,守在武州塞!
可在柴武的安排中,一切都亂了套。
原本應該負責偷襲、掃蕩戰場的酈寄、欒布,和負責守武州塞的秦牧換了個位置;負責固守馬邑的周灶,也同樣和柴武換了個位置。
雖然看上去,就是原本的四部分兩兩對換了任務,但和原來的安排相比,這樣的變化卻稱得上的南轅北轍。
在這場戰役中,樓煩、馬邑、武州三處戰略要地,參戰可能性最小的,就是位於馬邑之後的樓煩!
因為樓煩隻是存在‘匈奴人攻不下馬邑,又迫切想南下,所以從馬邑繞過去攻打樓煩’的可能性,再算上匈奴人月圓而出、月虧而退的規律,這種可能性也被降的極低。
而馬邑作為整場戰役的中心,是必然會遭到匈奴人的猛烈攻擊的!
無論是戰役開始階段,還是匈奴先鋒發現自己身陷包圍之後,馬邑都將麵臨極大的防守壓力。
柴武將原本負責守衛馬邑的周灶派到樓煩,看現在的架勢,應該是要親自守馬邑,這可以說是擔當,但說不好聽點,也可以說柴武在打壓周灶、給自己更多的立功機會。
再有,就是武州塞,也同樣會麵臨很大的壓力。
——無論是想從武州塞迴到草原的匈奴先鋒,亦或是在武州以北,想接應先鋒逃出包圍圈的匈奴主力,都會對武州塞進行猛烈的攻擊。
而比起馬邑、樓煩兩座完整的城池,武州塞頂多就算是一處關隘,或者說前哨站罷了。
整個武州塞,實際上就是由一個烽火台,外加一道數百步長、一丈高的關牆組成。
正所謂機遇和風險成正比——馬邑、武州兩處防守壓力大、任務艱巨,也意味著立功機會更大。
反觀受命藏匿在山林之間,負責偷襲、掃蕩的秦牧所部,自然沒有防守壓力,卻也失去了大半立功機會。
如果馬邑失守,匈奴先鋒全力攻打樓煩,那秦牧隻能南下支援樓煩。
——柴武說是‘夾擊匈奴’,但隻要是個有點常識的人,就知道這種說法有多不靠譜。
帶步兵去夾擊正在攻城的騎兵部隊?
但凡匈奴人還有點腦子,就必然會喜笑顏開的迴過頭,把身後這支不知死活,又沒有城牆作為掩護的步兵集群吃的骨頭都不剩!
如果武州塞出現問題,那匈奴人往草原一撤,秦牧所部也會毛都撈不到。
簡單來說:一旦戰役沒有按照漢室之前的推演發展,沒能形成對匈奴先鋒的包圍,那秦牧所部,就極有可能在整場戰役中打醬油!
就算最終包圍圈形成,匈奴先鋒成了待宰羔羊,圍剿任務也不可能全歸秦牧所部。
——匈奴人在包圍圈裏精疲力竭,武州塞的酈寄、欒布可能不敢擅動,馬邑的柴武能眼睜睜看著秦牧獨吞功勞?
必然是派兵北出馬邑,對包圍圈內的匈奴先鋒瘋狂撕咬,搶去好大一塊肉!
“平日裏,棘蒲侯不似好大喜功之人啊······”
“怎一俟戰起,便如此不顧吃相?”
暗自搖了搖頭,秦牧也隻能按照柴武的命令,去準備射聲校尉明天出發的事務。
——柴武是帥,秦牧是將!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帥命,秦牧隻有低頭應諾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