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的座次排名,雖與往常有小的變動,但總體狀況還在預料之中。
——內史之後,少府成為了第二位被劉弘傳召,賜座朝班的屬衙。
在漢室,內史象征著政權對農耕、關中的重視程度,而少府,便象征政權對百姓民生,以及國防事業的重視程度。
先種田發育,以關中為基本盤,而後富國強兵,提兵北上——與太祖、孝惠乃至於呂後在位時的政治綱領一脈相承。
緊隨其後的第三位,就有些出乎朝臣百官的預料了。
——內史、少府之後,居然是廷尉站了出來,成為漢九卿地位第三的屬衙!
這個安排,無疑算是有漢以來頭一遭!
或許在後世,政權安身立命,得以維護威信最重要的,便是法律;但在漢室,法律的重要性,還遠沒有達到那麽高的程度。
即便是漢室在總結秦的慘痛教訓後,施行了‘士不教不得征’‘不教而誅謂之虐’等普法政策,但對於尋常百姓而言,耳熟能詳的法律條令,還是太祖劉邦約法三章的那幾條: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除了這幾條,漢室絕大多數百姓對於‘法律’的認識,也都還停留在以道德為準繩,符以自由心證的程度。
如叛國,在後世妥妥會被炮決的重罪,在此時的百姓認知當中,還隻是出於‘華夏貴胄’以及忠義思想,方被否定的‘無德之舉’。
也就是說:在漢室叛國,理論上並不犯法,隻屬於‘不道德’——與後世在公交車上,不給老奶奶讓座一樣!
而叛國者究竟會得到怎樣的審判,完全不在法律所規定的框架之內。
這樣的案件,其審判結果就隻取決於主審官的自由心證,以及犯罪者的辯詞。
理論上,如果一個人在叛國之後,為自己的行為給出一個合理,且符合時代道德價值的解釋,主審官再被說服,就很可能被無罪釋放!
這樣的局勢,顯然不是劉弘想要的。
曆史上,文帝劉恆為了彰顯自己‘仁德’的一秒,廢除了‘謠言誹謗’罪,促成了華夏史上第一個‘不因言治罪’的法製局麵;但在劉弘看來,此事與《許民弛山澤》令一樣,有利有弊,且弊明顯大於弊!
——謠言誹謗罪被廢黜,僅僅針對百姓;當官的、有錢的,以及又當官又有錢的(皇帝),還是要謹言慎行。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在百姓眼裏,法律,就是官老爺才需要遵守的東西!
——起碼在‘妄議國政’這條罪名上,確實是這樣。
就是在這樣的思想縱容下,古華夏在漢朝之後,居然演化出‘法不責眾’這種嚴重違背法律道德的觀念!
隻要大家一起犯罪,就不會被治罪?
如果認可這個看法,就等同於劉弘默認:造反可以,不能一個人,要多拉點人一起!
即便不是穿越者,劉弘也不可能坐視這樣的觀念,在尚處於封建時代的華夏大地存在。
如此一來,劉弘將廷尉放在內史和少府之後,在九卿之中排在第三,也就是顯而易見得了。
——法製思想,必須從始至終貫徹!
曆史上的文景之治,乃至於將華夏大地從戰國的荼毒中,在漢初數十年內快速拯救出來的‘黃老無為’,其最令人稱道的,都永遠是:在合理的範圍內,允許百姓自由發展。
而這個‘合理得範圍’,便是法律所允許的範圍。
百姓想種田,想行商,乃至於搓個蘑菇聽個響,都可以——前提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
種田就好好種田,不能欺壓弱小,侵吞他人土地;行商就好好賺錢,不能披個商人的皮,在深山野林敲同行的悶棍!
至於想搓個蘑菇···
——真要有人在這西元前手搓蘑菇,劉弘就要合理懷疑一下,這人是不是自己的穿越者同行了。
劉弘之所以有這個考慮,自然是為了今後,漢室的強大之路。
秦之所以在周末列國中脫穎而出,短短四十年就完成了‘富國強兵’的曆史性成就,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秦法嚴明。
立了功,必然得賞;犯了罪,必然砍頭!
——誰來都沒用!
在這樣明確的法律約束之下,秦一躍成為列國之中國力最強者,並順理成章的統一了天下。
具體到劉弘所處的時代,對應曆史上的漢文一朝。
世人或許都隻看見文景之治的繁榮,隻看到文景忍辱負重數十年,方有武帝提兵北上,馬踏殘垣的壯舉;但使文景之治形成最強大、最堅固的根基,卻被大多數人忽略了。
——吳公為廷尉,治平為天下第一!
——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
即便是被曆史上第一位同人小說家司馬遷,不惜斥之為‘酷吏’的漢廷尉趙禹,也是一個‘舍無食客’‘治無冤案’的清廉剛正之人。
能讓司馬遷,一個能把衛青、霍去病寫成‘不修名節、不進賢士、和柔事主’的酸黃瓜,為自己寫下‘舍無食客’的評價,足以證明趙禹,這位法家最後一位俊才的能力。
就是這一代代公平公正,誓死維護法律尊嚴的廷尉,才使得漢室從開國初的羸弱快速爬出,大踏步邁向了國富民強、無有外族敢侵的盛世;才有了陳湯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邁誓言。
現在,劉弘有幸成為了漢,這個華夏民族最輝煌燦爛之時代的掌舵人,立誌要富國強兵,要驅逐外蠻,使華夏順理成章的走向必將屬於的輝煌,首先要確立的,就是法製、法度。
沒有任何人,能隻憑借自己的力量,就改變世界乃至於曆史——即便身為穿越者,劉弘也需要助手,需要朝堂、宗室、百官,乃至於整個天下的漢人,成為自己的助力。
宗室,可以用親情拉攏,百官,可以用利益收買,乃至於朝堂,劉弘也可以一點點積累威嚴,是自己成為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的君王。
但百姓,尤其是占最高比重、對政權最為重要的自耕農階級,拉攏他們的唯一方式,便是公平。
而法律、秩序,就是百姓得到公平的唯一途徑。
至於原因,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不患寡,而患不均。
“也不知那個提出‘法如是足以’的張廷尉,現在何處?”
暗自思慮著,劉弘便自然地揭曉了九卿排位第四的屬衙。
——郎中令。
將郎中令拍在第四位,這就是純粹的拉攏了。
有漢一朝,無論是英明神武的高黃帝時期、‘仁弱’的孝惠皇帝時期,亦或是仁以安民的文帝一朝、‘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的景帝一朝,乃至於波瀾壯闊的武帝一朝,郎中令,都永遠是最不需要才能的位置。
向做廷尉,需要熟讀律法;想做內史,得有足夠的政治手腕,將關中,尤其是長安城內的功侯勳貴壓得服服帖帖。
想要做郎中令,卻是再簡單不過:得到皇帝的信任就可以了。
如曆史上,代王劉恆入繼大統,舊時隨從可謂雞犬升天——薄昭做了車騎強軍,宋昌做了衛將軍。
而那個因受賄,被文帝‘賜千金以愧其心’,從而社會性死亡的張武,就被劉恆任命為了郎中令。
景帝劉啟登基,故太子陣營同樣是雞犬升天——張歐做了廷尉,晁錯做了內史,甚至以內史之身,遙控著禦史大夫陶青衝鋒陷陣,揮舞著一本《削藩策》硬剛丞相申屠嘉!
而景帝的原班心腹重,最沒有出息,卻也最受景帝信任的周仁,也同樣成為了郎中令。
甚至有傳言:景帝就連去姐姐館陶公主家偷吃之時,都會讓周仁在門外把風!
從這便足以看出,郎中令一職,在朝臣百官心中的象征意義。
——起碼在朝局安穩,沒有陳周一類做亂的時節,郎中令不需要具備任何能力,隻要皇帝足夠信任,就可以了。
而郎中令之所以會具有‘天子仍舊看重功勳、看重朝臣’的象征意義,則是因為:正常情況下,郎中令手下所掌管的禁中侍郎,大都是勳臣後代。
在漢室的賞賜詔書中,最常見的一句話(除了‘賜禦劍x柄’),便是:萌x子為郎。
所以郎中令存在的意義,便等同於朝臣百官,功侯勳貴與天子之間的情感紐帶。
天子通過收功侯的後代入宮,以證明其對功侯集團的信任:你看,我連貼身保鏢的任務,都能交給你兒子!
除此之外,撿拔功勳之後代,也屬於封建皇帝拉攏人心的必要手段:放心~你的後代,我都會照顧到的~
——山河永固,與國同休~
功侯勳貴將家中最成器的後代送入宮中,除了能讓兒子得到鍛煉之外,也能讓兒子開闊眼界,並培養出‘忠於天子’的生理本能。
所以,當郎中令令勉被第四個召喚時,堂內的功侯勳貴無一不是眉開眼笑,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朵根。
後續的安排,就都沒有什麽大的變數了:奉常排第五,以彰禮法之要;宗正排第六,以彰宗親之和。
衛尉排第七,太仆排第八,典客,不出意外的再次位列倒數第一。
實際上,在過去數十年當中,內史排第一、少府排第二,以及衛尉排第七、太仆排第八,典客排第九的狀況,都屬於雷打不動的常態。
太祖之時,異姓諸侯割據,宗正得以排在了第三;孝惠之時,呂氏為禍朝堂,呂後出於安撫劉氏宗親的意圖,也同樣將宗正排到了第三。
對於這些屬衙的排序,劉弘基本沒有什麽異議。
——即便有異議,那也是以後的事兒了。
如太仆,全掌天下馬政,在不遠的將來,漢室完成物質基礎積累,正式啟動漢匈決戰準備計劃之時,騎兵部隊的建設,必然會讓太仆的地位水漲船高。
又如典客,都不用說別的,光看看曆史上武帝一朝威風凜凜,幾乎掌握漢室對外開展權,手握外藩數十萬武裝的的大鴻臚,就可見一斑。
而如今位列九卿之首的內史,也將在不遠的將來,被劉弘按照曆史軌跡一分為三甚至一分為四,從此淡出九卿行列。
將關於九卿的位次排序安排完,朝臣百官也終於進入殿內,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就見劉弘清了清嗓,麵帶微笑的望向殿內:“大行皇帝之蓋棺定論,諸公可有建言?”
——秩序製定了,好處也給了,接下來,自然就是劉弘地皇位法統問題了。
此事說複雜,主要複雜在劉恭的死因,但說簡單,也就是特殊了那麽一丟丟:有漢以來,皇位繼承第一次沒有按照‘父死子替’,而是遵循了‘兄終弟及’的傳承規則。
父死子替、兄終弟及,屬於古華夏宗族傳承,家族繁衍,乃至於資產繼承最重要的一項理論依據。
具體到皇位上,就是:皇帝死了兒子上,沒有兒子弟弟上。
而這個傳承規則,是有先後順序,以及先決條件的:要想‘兄終弟及’,就必須保證‘父死子替’不成立。
也就是說:劉弘要想讓自己的皇位傳承,即‘兄終弟及’合理合法,就要證明劉恭的狀況,完全無法滿足‘父死子替’的要求。
說白了,就是劉弘要證明劉恭沒兒子!
雖然看上去,這件事頗有一絲‘證明你媽是你媽’的意味,但對於劉弘皇位來源的合法性而言,這件事至關重要。
很顯然,作為負責禮製部門的奉常卿,劉不疑清楚地知會了劉弘地意圖。
“奉常臣不疑啟奏陛下:先大行皇帝諱恭,太祖高皇帝十二年,孝惠皇帝幸宮女無名氏;孝惠皇帝元年冬十月,先大行皇帝誕,其母亡;先大行皇帝過繼於太後膝下,立為太子。”
“孝惠皇帝八年,帝崩於未央,太子恭祭拜高廟,繼承大統。”
“先大行皇帝四年,帝崩未央,年十二;未壯、未冠、未立皇後、未有後嗣。”
“大行皇帝崩而無嗣,呂太後以‘兄終弟及’之理,乃迎常山王義繼大統,至今五載···”
言罷,劉不疑便深深一拜。
到這裏,劉弘地皇位合法性,才得到了朝堂的背書:先皇帝劉恭確實是沒有兒子,所以劉弘才按照‘兄終弟及’的準則,在呂太後的主持下,坐上了皇位。
合法性確定,接下來的,自然就是最後一道程序了:為先皇劉恭的皇帝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就見劉不疑靜默片刻,待朝臣百官都消化先前的話,方再一拜。
“大行皇帝崩,至今已有五載;然大行皇帝之定論,卻因呂氏亂臣之由而久未論定。”
“今奉常臣不疑、丞相臣食其、禦史大夫臣蒼等,昧死百拜,以奏陛下。”
“先大行皇帝年八歲繼承大統,臨朝四載,天下無有大變;及至先大行皇帝四年,大行皇帝聽信賊子夏侯嬰讒言,因過繼太後膝下之事,質問於呂太後當麵。”
“呂太後斥之,大行皇帝複問於故皇帝太傅安國侯陵,得知其母之死,乃生育之疾難;大行皇帝愧不能已,抑鬱而亡。”
麵不改色的說出這段,與殿內眾人所知截然不同的‘往事’,劉不疑麵色稍一肅。
“故臣等以為,先大行皇帝之蓋棺定論,以年幼登基、年幼夭亡;心懷孝善,知錯而愧為考。”
“諡法雲:執義揚善曰懷,乃稱人之善;又慈仁短折曰懷,乃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臣等意:諡先大行皇帝以‘孝懷’,當為宜···”
劉不疑話音剛落,審食其、張蒼等三公九卿齊齊出身,對禦階上的劉弘一拜:“臣等附議。”
就這樣,曆史上苦命的前少帝劉恭,在劉弘地爭取下,終於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定論:漢懷帝。
“準。”
對於便宜老哥搶走蜀漢後主諡號這件事,劉弘沒有絲毫愧疚感。
——爺們兒都穿越過來了,還有沒有三國,都得兩說!
真計較起來,四百年後,劉備沒準是某個工廠裏的納鞋工都不一定。
至於將劉恭之死扭曲成這般模樣,那自然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呂後不能有錯~
在這個先決條件下,在劉恭之死上稍微上一點春秋筆法,也就是題中應有之理了。
說起來,劉弘能如此輕鬆地‘篡改曆史’,還得謝謝陳平刺殺劉啟之時,動用的那個刺客了。
——作為皇家檔案室的石渠閣,居然出了一個刺客!
有了這件事做前提,再剛正不阿的史官,都顧不上質疑劉恭的死因了。
他們現在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從廷尉大牢中脫身,並洗清自己‘意欲行刺’的嫌疑。
前少帝的問題解決了,還有一個曆史遺留問題,需要劉弘借著大朝儀的機會解決掉。
——登基五年,劉弘為啥還沒改元元年?
或者說:在‘漢懷帝’劉恭新鮮出爐,讓‘漢高後’前四年消失的情況下,劉弘要如何解釋後麵的五年。
這件事,就不是多麻煩的事了。
“朕年少登基,朝政持於呂氏亂臣之手,竟使改元之事遺至今,此朕之不敏。”
“詔命:以今歲壬戌為元年。”
“年號——正武!”
——內史之後,少府成為了第二位被劉弘傳召,賜座朝班的屬衙。
在漢室,內史象征著政權對農耕、關中的重視程度,而少府,便象征政權對百姓民生,以及國防事業的重視程度。
先種田發育,以關中為基本盤,而後富國強兵,提兵北上——與太祖、孝惠乃至於呂後在位時的政治綱領一脈相承。
緊隨其後的第三位,就有些出乎朝臣百官的預料了。
——內史、少府之後,居然是廷尉站了出來,成為漢九卿地位第三的屬衙!
這個安排,無疑算是有漢以來頭一遭!
或許在後世,政權安身立命,得以維護威信最重要的,便是法律;但在漢室,法律的重要性,還遠沒有達到那麽高的程度。
即便是漢室在總結秦的慘痛教訓後,施行了‘士不教不得征’‘不教而誅謂之虐’等普法政策,但對於尋常百姓而言,耳熟能詳的法律條令,還是太祖劉邦約法三章的那幾條: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除了這幾條,漢室絕大多數百姓對於‘法律’的認識,也都還停留在以道德為準繩,符以自由心證的程度。
如叛國,在後世妥妥會被炮決的重罪,在此時的百姓認知當中,還隻是出於‘華夏貴胄’以及忠義思想,方被否定的‘無德之舉’。
也就是說:在漢室叛國,理論上並不犯法,隻屬於‘不道德’——與後世在公交車上,不給老奶奶讓座一樣!
而叛國者究竟會得到怎樣的審判,完全不在法律所規定的框架之內。
這樣的案件,其審判結果就隻取決於主審官的自由心證,以及犯罪者的辯詞。
理論上,如果一個人在叛國之後,為自己的行為給出一個合理,且符合時代道德價值的解釋,主審官再被說服,就很可能被無罪釋放!
這樣的局勢,顯然不是劉弘想要的。
曆史上,文帝劉恆為了彰顯自己‘仁德’的一秒,廢除了‘謠言誹謗’罪,促成了華夏史上第一個‘不因言治罪’的法製局麵;但在劉弘看來,此事與《許民弛山澤》令一樣,有利有弊,且弊明顯大於弊!
——謠言誹謗罪被廢黜,僅僅針對百姓;當官的、有錢的,以及又當官又有錢的(皇帝),還是要謹言慎行。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在百姓眼裏,法律,就是官老爺才需要遵守的東西!
——起碼在‘妄議國政’這條罪名上,確實是這樣。
就是在這樣的思想縱容下,古華夏在漢朝之後,居然演化出‘法不責眾’這種嚴重違背法律道德的觀念!
隻要大家一起犯罪,就不會被治罪?
如果認可這個看法,就等同於劉弘默認:造反可以,不能一個人,要多拉點人一起!
即便不是穿越者,劉弘也不可能坐視這樣的觀念,在尚處於封建時代的華夏大地存在。
如此一來,劉弘將廷尉放在內史和少府之後,在九卿之中排在第三,也就是顯而易見得了。
——法製思想,必須從始至終貫徹!
曆史上的文景之治,乃至於將華夏大地從戰國的荼毒中,在漢初數十年內快速拯救出來的‘黃老無為’,其最令人稱道的,都永遠是:在合理的範圍內,允許百姓自由發展。
而這個‘合理得範圍’,便是法律所允許的範圍。
百姓想種田,想行商,乃至於搓個蘑菇聽個響,都可以——前提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
種田就好好種田,不能欺壓弱小,侵吞他人土地;行商就好好賺錢,不能披個商人的皮,在深山野林敲同行的悶棍!
至於想搓個蘑菇···
——真要有人在這西元前手搓蘑菇,劉弘就要合理懷疑一下,這人是不是自己的穿越者同行了。
劉弘之所以有這個考慮,自然是為了今後,漢室的強大之路。
秦之所以在周末列國中脫穎而出,短短四十年就完成了‘富國強兵’的曆史性成就,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秦法嚴明。
立了功,必然得賞;犯了罪,必然砍頭!
——誰來都沒用!
在這樣明確的法律約束之下,秦一躍成為列國之中國力最強者,並順理成章的統一了天下。
具體到劉弘所處的時代,對應曆史上的漢文一朝。
世人或許都隻看見文景之治的繁榮,隻看到文景忍辱負重數十年,方有武帝提兵北上,馬踏殘垣的壯舉;但使文景之治形成最強大、最堅固的根基,卻被大多數人忽略了。
——吳公為廷尉,治平為天下第一!
——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
即便是被曆史上第一位同人小說家司馬遷,不惜斥之為‘酷吏’的漢廷尉趙禹,也是一個‘舍無食客’‘治無冤案’的清廉剛正之人。
能讓司馬遷,一個能把衛青、霍去病寫成‘不修名節、不進賢士、和柔事主’的酸黃瓜,為自己寫下‘舍無食客’的評價,足以證明趙禹,這位法家最後一位俊才的能力。
就是這一代代公平公正,誓死維護法律尊嚴的廷尉,才使得漢室從開國初的羸弱快速爬出,大踏步邁向了國富民強、無有外族敢侵的盛世;才有了陳湯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邁誓言。
現在,劉弘有幸成為了漢,這個華夏民族最輝煌燦爛之時代的掌舵人,立誌要富國強兵,要驅逐外蠻,使華夏順理成章的走向必將屬於的輝煌,首先要確立的,就是法製、法度。
沒有任何人,能隻憑借自己的力量,就改變世界乃至於曆史——即便身為穿越者,劉弘也需要助手,需要朝堂、宗室、百官,乃至於整個天下的漢人,成為自己的助力。
宗室,可以用親情拉攏,百官,可以用利益收買,乃至於朝堂,劉弘也可以一點點積累威嚴,是自己成為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的君王。
但百姓,尤其是占最高比重、對政權最為重要的自耕農階級,拉攏他們的唯一方式,便是公平。
而法律、秩序,就是百姓得到公平的唯一途徑。
至於原因,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不患寡,而患不均。
“也不知那個提出‘法如是足以’的張廷尉,現在何處?”
暗自思慮著,劉弘便自然地揭曉了九卿排位第四的屬衙。
——郎中令。
將郎中令拍在第四位,這就是純粹的拉攏了。
有漢一朝,無論是英明神武的高黃帝時期、‘仁弱’的孝惠皇帝時期,亦或是仁以安民的文帝一朝、‘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的景帝一朝,乃至於波瀾壯闊的武帝一朝,郎中令,都永遠是最不需要才能的位置。
向做廷尉,需要熟讀律法;想做內史,得有足夠的政治手腕,將關中,尤其是長安城內的功侯勳貴壓得服服帖帖。
想要做郎中令,卻是再簡單不過:得到皇帝的信任就可以了。
如曆史上,代王劉恆入繼大統,舊時隨從可謂雞犬升天——薄昭做了車騎強軍,宋昌做了衛將軍。
而那個因受賄,被文帝‘賜千金以愧其心’,從而社會性死亡的張武,就被劉恆任命為了郎中令。
景帝劉啟登基,故太子陣營同樣是雞犬升天——張歐做了廷尉,晁錯做了內史,甚至以內史之身,遙控著禦史大夫陶青衝鋒陷陣,揮舞著一本《削藩策》硬剛丞相申屠嘉!
而景帝的原班心腹重,最沒有出息,卻也最受景帝信任的周仁,也同樣成為了郎中令。
甚至有傳言:景帝就連去姐姐館陶公主家偷吃之時,都會讓周仁在門外把風!
從這便足以看出,郎中令一職,在朝臣百官心中的象征意義。
——起碼在朝局安穩,沒有陳周一類做亂的時節,郎中令不需要具備任何能力,隻要皇帝足夠信任,就可以了。
而郎中令之所以會具有‘天子仍舊看重功勳、看重朝臣’的象征意義,則是因為:正常情況下,郎中令手下所掌管的禁中侍郎,大都是勳臣後代。
在漢室的賞賜詔書中,最常見的一句話(除了‘賜禦劍x柄’),便是:萌x子為郎。
所以郎中令存在的意義,便等同於朝臣百官,功侯勳貴與天子之間的情感紐帶。
天子通過收功侯的後代入宮,以證明其對功侯集團的信任:你看,我連貼身保鏢的任務,都能交給你兒子!
除此之外,撿拔功勳之後代,也屬於封建皇帝拉攏人心的必要手段:放心~你的後代,我都會照顧到的~
——山河永固,與國同休~
功侯勳貴將家中最成器的後代送入宮中,除了能讓兒子得到鍛煉之外,也能讓兒子開闊眼界,並培養出‘忠於天子’的生理本能。
所以,當郎中令令勉被第四個召喚時,堂內的功侯勳貴無一不是眉開眼笑,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朵根。
後續的安排,就都沒有什麽大的變數了:奉常排第五,以彰禮法之要;宗正排第六,以彰宗親之和。
衛尉排第七,太仆排第八,典客,不出意外的再次位列倒數第一。
實際上,在過去數十年當中,內史排第一、少府排第二,以及衛尉排第七、太仆排第八,典客排第九的狀況,都屬於雷打不動的常態。
太祖之時,異姓諸侯割據,宗正得以排在了第三;孝惠之時,呂氏為禍朝堂,呂後出於安撫劉氏宗親的意圖,也同樣將宗正排到了第三。
對於這些屬衙的排序,劉弘基本沒有什麽異議。
——即便有異議,那也是以後的事兒了。
如太仆,全掌天下馬政,在不遠的將來,漢室完成物質基礎積累,正式啟動漢匈決戰準備計劃之時,騎兵部隊的建設,必然會讓太仆的地位水漲船高。
又如典客,都不用說別的,光看看曆史上武帝一朝威風凜凜,幾乎掌握漢室對外開展權,手握外藩數十萬武裝的的大鴻臚,就可見一斑。
而如今位列九卿之首的內史,也將在不遠的將來,被劉弘按照曆史軌跡一分為三甚至一分為四,從此淡出九卿行列。
將關於九卿的位次排序安排完,朝臣百官也終於進入殿內,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就見劉弘清了清嗓,麵帶微笑的望向殿內:“大行皇帝之蓋棺定論,諸公可有建言?”
——秩序製定了,好處也給了,接下來,自然就是劉弘地皇位法統問題了。
此事說複雜,主要複雜在劉恭的死因,但說簡單,也就是特殊了那麽一丟丟:有漢以來,皇位繼承第一次沒有按照‘父死子替’,而是遵循了‘兄終弟及’的傳承規則。
父死子替、兄終弟及,屬於古華夏宗族傳承,家族繁衍,乃至於資產繼承最重要的一項理論依據。
具體到皇位上,就是:皇帝死了兒子上,沒有兒子弟弟上。
而這個傳承規則,是有先後順序,以及先決條件的:要想‘兄終弟及’,就必須保證‘父死子替’不成立。
也就是說:劉弘要想讓自己的皇位傳承,即‘兄終弟及’合理合法,就要證明劉恭的狀況,完全無法滿足‘父死子替’的要求。
說白了,就是劉弘要證明劉恭沒兒子!
雖然看上去,這件事頗有一絲‘證明你媽是你媽’的意味,但對於劉弘皇位來源的合法性而言,這件事至關重要。
很顯然,作為負責禮製部門的奉常卿,劉不疑清楚地知會了劉弘地意圖。
“奉常臣不疑啟奏陛下:先大行皇帝諱恭,太祖高皇帝十二年,孝惠皇帝幸宮女無名氏;孝惠皇帝元年冬十月,先大行皇帝誕,其母亡;先大行皇帝過繼於太後膝下,立為太子。”
“孝惠皇帝八年,帝崩於未央,太子恭祭拜高廟,繼承大統。”
“先大行皇帝四年,帝崩未央,年十二;未壯、未冠、未立皇後、未有後嗣。”
“大行皇帝崩而無嗣,呂太後以‘兄終弟及’之理,乃迎常山王義繼大統,至今五載···”
言罷,劉不疑便深深一拜。
到這裏,劉弘地皇位合法性,才得到了朝堂的背書:先皇帝劉恭確實是沒有兒子,所以劉弘才按照‘兄終弟及’的準則,在呂太後的主持下,坐上了皇位。
合法性確定,接下來的,自然就是最後一道程序了:為先皇劉恭的皇帝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就見劉不疑靜默片刻,待朝臣百官都消化先前的話,方再一拜。
“大行皇帝崩,至今已有五載;然大行皇帝之定論,卻因呂氏亂臣之由而久未論定。”
“今奉常臣不疑、丞相臣食其、禦史大夫臣蒼等,昧死百拜,以奏陛下。”
“先大行皇帝年八歲繼承大統,臨朝四載,天下無有大變;及至先大行皇帝四年,大行皇帝聽信賊子夏侯嬰讒言,因過繼太後膝下之事,質問於呂太後當麵。”
“呂太後斥之,大行皇帝複問於故皇帝太傅安國侯陵,得知其母之死,乃生育之疾難;大行皇帝愧不能已,抑鬱而亡。”
麵不改色的說出這段,與殿內眾人所知截然不同的‘往事’,劉不疑麵色稍一肅。
“故臣等以為,先大行皇帝之蓋棺定論,以年幼登基、年幼夭亡;心懷孝善,知錯而愧為考。”
“諡法雲:執義揚善曰懷,乃稱人之善;又慈仁短折曰懷,乃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臣等意:諡先大行皇帝以‘孝懷’,當為宜···”
劉不疑話音剛落,審食其、張蒼等三公九卿齊齊出身,對禦階上的劉弘一拜:“臣等附議。”
就這樣,曆史上苦命的前少帝劉恭,在劉弘地爭取下,終於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定論:漢懷帝。
“準。”
對於便宜老哥搶走蜀漢後主諡號這件事,劉弘沒有絲毫愧疚感。
——爺們兒都穿越過來了,還有沒有三國,都得兩說!
真計較起來,四百年後,劉備沒準是某個工廠裏的納鞋工都不一定。
至於將劉恭之死扭曲成這般模樣,那自然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呂後不能有錯~
在這個先決條件下,在劉恭之死上稍微上一點春秋筆法,也就是題中應有之理了。
說起來,劉弘能如此輕鬆地‘篡改曆史’,還得謝謝陳平刺殺劉啟之時,動用的那個刺客了。
——作為皇家檔案室的石渠閣,居然出了一個刺客!
有了這件事做前提,再剛正不阿的史官,都顧不上質疑劉恭的死因了。
他們現在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從廷尉大牢中脫身,並洗清自己‘意欲行刺’的嫌疑。
前少帝的問題解決了,還有一個曆史遺留問題,需要劉弘借著大朝儀的機會解決掉。
——登基五年,劉弘為啥還沒改元元年?
或者說:在‘漢懷帝’劉恭新鮮出爐,讓‘漢高後’前四年消失的情況下,劉弘要如何解釋後麵的五年。
這件事,就不是多麻煩的事了。
“朕年少登基,朝政持於呂氏亂臣之手,竟使改元之事遺至今,此朕之不敏。”
“詔命:以今歲壬戌為元年。”
“年號——正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