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劉弘還沒有精力考慮‘遏製土地兼並’這種時間跨度長達數十上百年,且在曆史上幾乎未曾被解決過的大問題。
要想成為曆史上第一位有效阻止了土地兼並,蓄奴之風的皇帝,擺在劉弘麵前的第一道阻礙,就是從穿越時起自始至終站在劉弘對立麵的陳平、周勃一黨。
如果說,之前的劉弘還因為精力不足,而沒能看懂周勃幾次三番請戰的理由的話,現在,劉弘已經很確定周勃的想法了——無所不用其極,想盡一切辦法,無論以什麽名義,何種方式,都要爭取引兵出征!
或者說,周勃想要通過領兵在外,來撼動劉弘如今愈發穩固的皇位。
這讓劉弘本就見底的耐心,徹底向著零線以下靠攏;對於陳平、周勃一黨的態度,也從先前的溫水煮青蛙,而逐漸轉變為如今這幅不留餘地、不留顏麵的激進態勢。
“太尉可聽見了?”
一聲冷冽的詢問,惹得殿內朝臣下意識一縮脖子,趕忙將視線從周勃的背影上收迴,做出一副低頭思考的模樣。
但劉弘很清楚:殿內九成九的官僚勳貴,恐怕都豎著耳朵,等候著這件關乎家族興榮的大事,究竟是何結果。
對於糧食保護價政策,劉弘的態度可謂前所未有的強硬。
——如果周勃隻提領兵出征,那劉弘免不得要費一番口舌,盡量以委婉甚至剛烈的措辭,來表達自己對於北方戰略的保守意見。
但周勃眉頭都不眨一下,便拿剛開始種下種子,連萌芽都沒長出的糧食保護價政策開刀,這無疑是踩到了劉弘的底線。
——百姓,就是劉弘最後的底線!
曆史上,無論是秦漢三國,亦或是隋唐宋明,每一個封建政權的興衰,其本質都繞不開一個問題:百姓的生活過得怎麽樣?
尤其是小農經濟社會組成中占比最高的底層百姓,即通俗意義的自耕農階級,究竟在社會階級構成中占多少比重,是否能保障最基本的日常生活?
凡政權建立之初,史書上皆會有‘天下凋零,十室九空,百廢待興’的描述;王朝末年?亦會有‘生命困苦?遍地饑殍,殘垣斷壁’的畫麵呈現在後世人眼前。
即便是在王朝盛世?史家也總是習慣以‘倉稟富足?生民盈富,百姓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國強而富?民安且足’?來形容處於盛世下的華夏大地,究竟是何等景色。
從這些記載中就不難發現,天下究竟是處於百廢待興,還是蓬勃向上?亦或是窮途末路的末世?其最準確的參考物,便是底層百姓。
以自耕農為主的底層百姓,之所以能成為封建時代政權階段的最大參考,則是因為:幾乎每一個封建政權,其最大?最穩定的擁護者,永遠都是底層百姓?永遠都是自耕農階級。
國家的財政,需要自耕農繳納的農稅撐起?國家的軍隊,需要自耕農家中青壯服兵役。
就連皇帝的個人生活?宮廷開支?都需要自耕農階級貢獻的‘口賦’來負擔。
相較於在封建王朝?人口占比普遍超過九成的自耕農階級,其他無論商賈也好,士大夫貴族也罷,能為政權做出的貢獻則相當有限。
如果以最通俗的語言,來總結一個封建皇帝的主要使命,那就是一句話:讓天下自耕農階級中的大多數人,能勉強吃飽肚子。
隻要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算是在封建皇帝中,屬於中上之姿了。
因為大多數自耕農能吃飽肚子,便意味著社會局勢趨於穩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國民對於政權都處於擁護狀態。
如此堅實的民心基礎,足以將一切不穩定因素扼殺在搖籃之內。
糧食保護價政策,就是劉弘為了達成‘自耕農階級飽食足衣’的偉大目標,而做出的重大決策。
如果措施得當,並保證糧食保護價政策穩定執行五十年,形成巨大的曆史慣性,那毫不誇張的說:劉弘光靠這一手糧食保護價政策,就將為劉漢政權再續起碼百年命數!
更何況糧食保護價政策,還將為如今貧乏的漢室中央政權帶來新的財源收入,在短期內達成‘農稅翻倍’的結果。
因此,無論是出於對底層百姓的迴護,還是為了達成中央集權而改變國家財政狀況的決心,劉弘都將悍然守衛糧食保護價政策,在這西元前的華夏大地開花結果。
隻要口鼻間有一息尚存,劉弘就不允許任何一個人或者勢力,將罪惡之手伸向糧食保護價政策!
念及此,劉弘原本淡然的目光,便不受控製的帶上了一絲陰戾;更惹得已口舌打結的周勃悵然失語,不知如何作答。
“哼!”
一聲毫不壓製的冷哼,惹得殿內朝臣稍一側目,就見劉弘那道略顯矮小瘦弱的身影,將身旁侍郎手中那杆比自己還高的長戟奪過,橫握在手,虎視眈眈的掃視著殿內眾人。
“朕聞太尉之語,似責少府之為,朕親立之主爵都尉乃國之惡政!”
說著,劉弘相當輕蔑的撇了一眼周勃,麵色如常道:“太尉久行軍伍,於朝政多有不諱。”
“所謂術業有專攻,太尉之所長,乃領軍征戰於外,而非治國安民於內,朕自勿怪罪。”
說著,劉弘不顧一旁的周勃明顯凝結的麵色,冷聲一斥:“除太尉,可還有哪位卿公,乃言主爵都尉當罷之?”
看著少年天子一副怒氣衝天,似一言不合,就要揮戟開劈的架勢,殿內眾人頓時一愣,旋即趕忙在禦史大夫張蒼的帶領下齊聲一拜:“臣等縱萬死,亦不敢言陛下之罪···”
說到底,此時還不是後世那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偽封建時代——西漢,是曆史上僅有的一段處於*******-餘-暉的君主絕對專政政體!
沒有儒家為皇帝設立的條條框框,沒有‘天子與xxx共治天下’的輿論,也沒有官僚對皇帝決策指指點點的時代背景。
——西漢的皇帝,算是除秦始皇以外,僅有的具有絕對專政權、真正意義上言出法隨,口含天憲的統治者!
與後世日常被禦史言官吐槽私德,被朝中老臣日常職責措施失當的坡腳皇帝不同,西漢的皇帝,根本就不會錯!
在後世,日食月食是皇帝失德,地震隕石是皇帝有錯;但在西漢,包括但不限於天地萬物的一切,都必須按照皇帝的意誌運轉。
就連星辰運行的軌跡,都屬於西漢皇帝‘可命令’的範圍之內!
在這種背景下,沒有任何一個臣子,敢指責‘皇帝有錯’——如果真的有哪裏不對,那就是朝臣有錯、天下有錯,乃至於這個世界錯了!
作為劉邦的子孫後代,西漢皇帝從來都不知道什麽是臉皮,也從來都不會做打腫臉充胖子的舉動:西漢皇帝信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不嚴謹的說:盛唐時的百國來儀,在西漢幾乎必然不會出現!
因為西漢的皇帝,從來都不會以單純的仁義禮信作為外交準則——每一個西漢皇帝,幾乎都是‘不服,就打到你服’的暴脾氣。
後世的皇帝,要想做到對天下的絕對統治,對政權的絕對掌控,那要做到許多事,如內王外霸,禮賢下士,道德偉岸等等等等。
但在西漢,皇帝要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宰,其實非常簡單——天子玉璽,調兵虎符,丞相印,三者足矣!
玉璽在手,賞罰皆出於皇帝之口;兵符在手,討伐皆出於皇帝之念;丞相印在,則法令暢通無阻。
這,也是曆史上的武帝爺架空丞相,以及殺母存子的原因——皇帝在理論上,隻具備對天子玉璽的掌控權,而調兵虎符,則是太後掌其一、太尉掌其一。
為了堵住朝堂比比歪歪的老家夥們的嘴,武帝爺選擇了最直接的一條道路:熬死太後掌握兵權,架空丞相得到丞相印,從而達成政治程序上的言出法隨。
相較於武帝一朝,儒家逐漸勢大,學術氛圍普遍以‘為皇帝做個圍籠’為主要目標的黑暗時代所不同,劉弘所處的現在,可謂是西漢皇帝最自由,能唿吸到的空氣最清新的一段時光。
所以,周勃所言最大的漏洞,恰恰是後世皇帝咬牙切齒,卻始終不敢拍桌子的那句:與民爭利。
殿內陷入漫長的寂靜之中,無論是左側的朝臣公卿,亦或是右側的軍方將領、徹侯勳臣,亦或是殿中央怒目圓睜,卻一言不發的周勃,乃至於目光陰狠間瞥向張蒼的陳平,都不敢再開口發出一言。
蓋因為劉弘之語,屬於西漢初絕對的政治正確: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作為低層出身的劉邦所立之政權,漢初政治意識形態中最基本的一條準則,便是‘避免第二個沛公起於草莽’。
而曆史上的劉氏皇帝,最為人挑不出錯的一點,便是西漢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以秦之高壓政策,作為‘壓製草莽英雄’的手段。
此時的輿論之中,對於秦的滅亡,最受認同的觀念,便是‘秦以暴待民,則民反之’。
所以,漢室對於底層百姓,尤其是對國家納稅服役的自耕農階級,可謂是百般迴護。
曆史上,從劉邦廣授民田爵起,曆代劉漢皇帝,便交替呈現出那副令後世統治者相形見絀的畫麵——皇家園林上林苑,成為了漢室收容破產農民的調節閥;皇帝小金庫少府,成為了國家戰略武備的資本保障。
即便是曆史上窮奢極欲,橫征暴斂,為湊軍費無所不用其極的武帝劉徹,亦有策馬踩壞農民伯伯的莊稼,因此被罵的架尾逃去的經曆。
在這樣一個說皇帝有錯,都屬於指責者‘不忠’範疇的時代,將底層百姓開除出‘民’的行列,更是無異於政治自殺。
這一切,光從被劉弘當麵嗬斥,卻絲毫不敢出言反駁的朝臣百官之麵色,就足見端倪。
“太尉既不知,還請丞相為之解惑:吾漢室之立,所倚憑者何?”
“太祖高皇帝所定廣遷天下豪傑以實陵邑,以實關中,以固國本之策,又何用意?”
說著,劉弘更是將手中長戟猛然砸在地上,中氣十足的一嗬:“太祖高皇帝授民田爵,以安黎庶者,又乃何故?!!”
聽著劉弘振聾發聵的質詢,陳平隻冷汗直冒,顧不上為周勃的愚蠢而憤恨,隻低著頭,默然不語。
就見劉弘怒極而笑,臉頰卻悄然流下兩行清淚:“朕臨朝之初,丞相乃言朕年幼,行政當多以老臣之見為考,當謹言慎行,朕自允。”
毫無別扭的給陳平按上一個未曾有過的黑曆史,劉弘便趕在陳平反應過來之前,聲情並茂的啜泣道:“關中糧價鼎沸,朕問丞相當何以解,丞相又言法無禁止則無咎,豪商雖惡,然法所不能止,律所不能治!”
“待朕以召飛狐都尉懲治豪商惡紳,以平糧價,[新.xsbiquge.vip]丞相又因一己之念,乃令內史橫征暴斂,以石者一算取稅於民,徒惹生民不得飽腹!”
在陳平駭然欲絕的目光注視下,劉弘悲痛的從懷中取出一紙白絹:“豈不聞爾俸爾祿,民脂民膏···”
“及至少府所收之稅,方入國庫不足日,丞相便以馬政之名取之。”
“朕且不問丞相,此數千萬錢,乃於吾漢家馬政所善者何,亦不問丞相家中府藏可還盈富。”
說到這裏,劉弘已是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無力的癱坐在禦階之上,手中白絹亦是滑落在地。
“丞相所言之國朝棟梁、開國老臣,今竟亦不知朕之用心良苦,以惡朕安民之政。”
“朕隻一問:此,便乃丞相所言之棟梁,朕治世之肱骨邪?”
最後一問發出,劉弘語氣中已滿是悲痛欲絕,本就陰柔的麵龐更是一片慘白。
斷斷續續幾聲啜泣之後,殿內便複歸寧靜。
沒等朝臣發現,禦階下就傳來一陣焦急的唿喚。
“陛下!”
在殿內眾人皆慌亂的上前,查看已昏倒過去的劉弘之時,朝班左側最前位置得陳平,卻是詭異的前後搖晃起來。
“噗!!!”
一口鮮血噴出,陳平幹涸的嘴唇顫抖片刻,旋即貼在了木地板上的血跡。
周勃麵色一片茫然,隻手足無措的在人群外圍呆然而立;劉揭更是被人群擠到了靠前的位置,不得不做出一副焦急的模樣,看著禦史大夫張蒼猛掐劉弘人中。
對於丞相的吐血昏厥,殿內眾人卻無一發覺···
要想成為曆史上第一位有效阻止了土地兼並,蓄奴之風的皇帝,擺在劉弘麵前的第一道阻礙,就是從穿越時起自始至終站在劉弘對立麵的陳平、周勃一黨。
如果說,之前的劉弘還因為精力不足,而沒能看懂周勃幾次三番請戰的理由的話,現在,劉弘已經很確定周勃的想法了——無所不用其極,想盡一切辦法,無論以什麽名義,何種方式,都要爭取引兵出征!
或者說,周勃想要通過領兵在外,來撼動劉弘如今愈發穩固的皇位。
這讓劉弘本就見底的耐心,徹底向著零線以下靠攏;對於陳平、周勃一黨的態度,也從先前的溫水煮青蛙,而逐漸轉變為如今這幅不留餘地、不留顏麵的激進態勢。
“太尉可聽見了?”
一聲冷冽的詢問,惹得殿內朝臣下意識一縮脖子,趕忙將視線從周勃的背影上收迴,做出一副低頭思考的模樣。
但劉弘很清楚:殿內九成九的官僚勳貴,恐怕都豎著耳朵,等候著這件關乎家族興榮的大事,究竟是何結果。
對於糧食保護價政策,劉弘的態度可謂前所未有的強硬。
——如果周勃隻提領兵出征,那劉弘免不得要費一番口舌,盡量以委婉甚至剛烈的措辭,來表達自己對於北方戰略的保守意見。
但周勃眉頭都不眨一下,便拿剛開始種下種子,連萌芽都沒長出的糧食保護價政策開刀,這無疑是踩到了劉弘的底線。
——百姓,就是劉弘最後的底線!
曆史上,無論是秦漢三國,亦或是隋唐宋明,每一個封建政權的興衰,其本質都繞不開一個問題:百姓的生活過得怎麽樣?
尤其是小農經濟社會組成中占比最高的底層百姓,即通俗意義的自耕農階級,究竟在社會階級構成中占多少比重,是否能保障最基本的日常生活?
凡政權建立之初,史書上皆會有‘天下凋零,十室九空,百廢待興’的描述;王朝末年?亦會有‘生命困苦?遍地饑殍,殘垣斷壁’的畫麵呈現在後世人眼前。
即便是在王朝盛世?史家也總是習慣以‘倉稟富足?生民盈富,百姓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國強而富?民安且足’?來形容處於盛世下的華夏大地,究竟是何等景色。
從這些記載中就不難發現,天下究竟是處於百廢待興,還是蓬勃向上?亦或是窮途末路的末世?其最準確的參考物,便是底層百姓。
以自耕農為主的底層百姓,之所以能成為封建時代政權階段的最大參考,則是因為:幾乎每一個封建政權,其最大?最穩定的擁護者,永遠都是底層百姓?永遠都是自耕農階級。
國家的財政,需要自耕農繳納的農稅撐起?國家的軍隊,需要自耕農家中青壯服兵役。
就連皇帝的個人生活?宮廷開支?都需要自耕農階級貢獻的‘口賦’來負擔。
相較於在封建王朝?人口占比普遍超過九成的自耕農階級,其他無論商賈也好,士大夫貴族也罷,能為政權做出的貢獻則相當有限。
如果以最通俗的語言,來總結一個封建皇帝的主要使命,那就是一句話:讓天下自耕農階級中的大多數人,能勉強吃飽肚子。
隻要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算是在封建皇帝中,屬於中上之姿了。
因為大多數自耕農能吃飽肚子,便意味著社會局勢趨於穩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國民對於政權都處於擁護狀態。
如此堅實的民心基礎,足以將一切不穩定因素扼殺在搖籃之內。
糧食保護價政策,就是劉弘為了達成‘自耕農階級飽食足衣’的偉大目標,而做出的重大決策。
如果措施得當,並保證糧食保護價政策穩定執行五十年,形成巨大的曆史慣性,那毫不誇張的說:劉弘光靠這一手糧食保護價政策,就將為劉漢政權再續起碼百年命數!
更何況糧食保護價政策,還將為如今貧乏的漢室中央政權帶來新的財源收入,在短期內達成‘農稅翻倍’的結果。
因此,無論是出於對底層百姓的迴護,還是為了達成中央集權而改變國家財政狀況的決心,劉弘都將悍然守衛糧食保護價政策,在這西元前的華夏大地開花結果。
隻要口鼻間有一息尚存,劉弘就不允許任何一個人或者勢力,將罪惡之手伸向糧食保護價政策!
念及此,劉弘原本淡然的目光,便不受控製的帶上了一絲陰戾;更惹得已口舌打結的周勃悵然失語,不知如何作答。
“哼!”
一聲毫不壓製的冷哼,惹得殿內朝臣稍一側目,就見劉弘那道略顯矮小瘦弱的身影,將身旁侍郎手中那杆比自己還高的長戟奪過,橫握在手,虎視眈眈的掃視著殿內眾人。
“朕聞太尉之語,似責少府之為,朕親立之主爵都尉乃國之惡政!”
說著,劉弘相當輕蔑的撇了一眼周勃,麵色如常道:“太尉久行軍伍,於朝政多有不諱。”
“所謂術業有專攻,太尉之所長,乃領軍征戰於外,而非治國安民於內,朕自勿怪罪。”
說著,劉弘不顧一旁的周勃明顯凝結的麵色,冷聲一斥:“除太尉,可還有哪位卿公,乃言主爵都尉當罷之?”
看著少年天子一副怒氣衝天,似一言不合,就要揮戟開劈的架勢,殿內眾人頓時一愣,旋即趕忙在禦史大夫張蒼的帶領下齊聲一拜:“臣等縱萬死,亦不敢言陛下之罪···”
說到底,此時還不是後世那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偽封建時代——西漢,是曆史上僅有的一段處於*******-餘-暉的君主絕對專政政體!
沒有儒家為皇帝設立的條條框框,沒有‘天子與xxx共治天下’的輿論,也沒有官僚對皇帝決策指指點點的時代背景。
——西漢的皇帝,算是除秦始皇以外,僅有的具有絕對專政權、真正意義上言出法隨,口含天憲的統治者!
與後世日常被禦史言官吐槽私德,被朝中老臣日常職責措施失當的坡腳皇帝不同,西漢的皇帝,根本就不會錯!
在後世,日食月食是皇帝失德,地震隕石是皇帝有錯;但在西漢,包括但不限於天地萬物的一切,都必須按照皇帝的意誌運轉。
就連星辰運行的軌跡,都屬於西漢皇帝‘可命令’的範圍之內!
在這種背景下,沒有任何一個臣子,敢指責‘皇帝有錯’——如果真的有哪裏不對,那就是朝臣有錯、天下有錯,乃至於這個世界錯了!
作為劉邦的子孫後代,西漢皇帝從來都不知道什麽是臉皮,也從來都不會做打腫臉充胖子的舉動:西漢皇帝信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不嚴謹的說:盛唐時的百國來儀,在西漢幾乎必然不會出現!
因為西漢的皇帝,從來都不會以單純的仁義禮信作為外交準則——每一個西漢皇帝,幾乎都是‘不服,就打到你服’的暴脾氣。
後世的皇帝,要想做到對天下的絕對統治,對政權的絕對掌控,那要做到許多事,如內王外霸,禮賢下士,道德偉岸等等等等。
但在西漢,皇帝要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宰,其實非常簡單——天子玉璽,調兵虎符,丞相印,三者足矣!
玉璽在手,賞罰皆出於皇帝之口;兵符在手,討伐皆出於皇帝之念;丞相印在,則法令暢通無阻。
這,也是曆史上的武帝爺架空丞相,以及殺母存子的原因——皇帝在理論上,隻具備對天子玉璽的掌控權,而調兵虎符,則是太後掌其一、太尉掌其一。
為了堵住朝堂比比歪歪的老家夥們的嘴,武帝爺選擇了最直接的一條道路:熬死太後掌握兵權,架空丞相得到丞相印,從而達成政治程序上的言出法隨。
相較於武帝一朝,儒家逐漸勢大,學術氛圍普遍以‘為皇帝做個圍籠’為主要目標的黑暗時代所不同,劉弘所處的現在,可謂是西漢皇帝最自由,能唿吸到的空氣最清新的一段時光。
所以,周勃所言最大的漏洞,恰恰是後世皇帝咬牙切齒,卻始終不敢拍桌子的那句:與民爭利。
殿內陷入漫長的寂靜之中,無論是左側的朝臣公卿,亦或是右側的軍方將領、徹侯勳臣,亦或是殿中央怒目圓睜,卻一言不發的周勃,乃至於目光陰狠間瞥向張蒼的陳平,都不敢再開口發出一言。
蓋因為劉弘之語,屬於西漢初絕對的政治正確: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作為低層出身的劉邦所立之政權,漢初政治意識形態中最基本的一條準則,便是‘避免第二個沛公起於草莽’。
而曆史上的劉氏皇帝,最為人挑不出錯的一點,便是西漢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以秦之高壓政策,作為‘壓製草莽英雄’的手段。
此時的輿論之中,對於秦的滅亡,最受認同的觀念,便是‘秦以暴待民,則民反之’。
所以,漢室對於底層百姓,尤其是對國家納稅服役的自耕農階級,可謂是百般迴護。
曆史上,從劉邦廣授民田爵起,曆代劉漢皇帝,便交替呈現出那副令後世統治者相形見絀的畫麵——皇家園林上林苑,成為了漢室收容破產農民的調節閥;皇帝小金庫少府,成為了國家戰略武備的資本保障。
即便是曆史上窮奢極欲,橫征暴斂,為湊軍費無所不用其極的武帝劉徹,亦有策馬踩壞農民伯伯的莊稼,因此被罵的架尾逃去的經曆。
在這樣一個說皇帝有錯,都屬於指責者‘不忠’範疇的時代,將底層百姓開除出‘民’的行列,更是無異於政治自殺。
這一切,光從被劉弘當麵嗬斥,卻絲毫不敢出言反駁的朝臣百官之麵色,就足見端倪。
“太尉既不知,還請丞相為之解惑:吾漢室之立,所倚憑者何?”
“太祖高皇帝所定廣遷天下豪傑以實陵邑,以實關中,以固國本之策,又何用意?”
說著,劉弘更是將手中長戟猛然砸在地上,中氣十足的一嗬:“太祖高皇帝授民田爵,以安黎庶者,又乃何故?!!”
聽著劉弘振聾發聵的質詢,陳平隻冷汗直冒,顧不上為周勃的愚蠢而憤恨,隻低著頭,默然不語。
就見劉弘怒極而笑,臉頰卻悄然流下兩行清淚:“朕臨朝之初,丞相乃言朕年幼,行政當多以老臣之見為考,當謹言慎行,朕自允。”
毫無別扭的給陳平按上一個未曾有過的黑曆史,劉弘便趕在陳平反應過來之前,聲情並茂的啜泣道:“關中糧價鼎沸,朕問丞相當何以解,丞相又言法無禁止則無咎,豪商雖惡,然法所不能止,律所不能治!”
“待朕以召飛狐都尉懲治豪商惡紳,以平糧價,[新.xsbiquge.vip]丞相又因一己之念,乃令內史橫征暴斂,以石者一算取稅於民,徒惹生民不得飽腹!”
在陳平駭然欲絕的目光注視下,劉弘悲痛的從懷中取出一紙白絹:“豈不聞爾俸爾祿,民脂民膏···”
“及至少府所收之稅,方入國庫不足日,丞相便以馬政之名取之。”
“朕且不問丞相,此數千萬錢,乃於吾漢家馬政所善者何,亦不問丞相家中府藏可還盈富。”
說到這裏,劉弘已是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無力的癱坐在禦階之上,手中白絹亦是滑落在地。
“丞相所言之國朝棟梁、開國老臣,今竟亦不知朕之用心良苦,以惡朕安民之政。”
“朕隻一問:此,便乃丞相所言之棟梁,朕治世之肱骨邪?”
最後一問發出,劉弘語氣中已滿是悲痛欲絕,本就陰柔的麵龐更是一片慘白。
斷斷續續幾聲啜泣之後,殿內便複歸寧靜。
沒等朝臣發現,禦階下就傳來一陣焦急的唿喚。
“陛下!”
在殿內眾人皆慌亂的上前,查看已昏倒過去的劉弘之時,朝班左側最前位置得陳平,卻是詭異的前後搖晃起來。
“噗!!!”
一口鮮血噴出,陳平幹涸的嘴唇顫抖片刻,旋即貼在了木地板上的血跡。
周勃麵色一片茫然,隻手足無措的在人群外圍呆然而立;劉揭更是被人群擠到了靠前的位置,不得不做出一副焦急的模樣,看著禦史大夫張蒼猛掐劉弘人中。
對於丞相的吐血昏厥,殿內眾人卻無一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