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剛過,太仆陳濞駕著的禦輦,以及禦輦後隨行的法駕鹵簿,就出現在了安門外的南營前。
已一身戎裝,率軍列隊等候於此的柴武,看著同樣甲盔齊備,由令勉攙扶著走下禦輦的劉弘,不由眼前一亮。
——對封建時代的軍隊而言,皇帝戎裝犒軍,幾乎算得上最大的集體榮譽!
因為此舉,會帶給將士一個非常淺顯的信號:諸將士,皆國之棟梁;非戎裝相見,不能表達朕之敬重!
無論古今中外,人一生的追求,無非是物質上的錢權,以及精神上的認可;而比起酒肉錢糧的物質犒賞,這種精神層麵的激勵,無疑是軍卒更加渴望的。
不過,在看到天子鹵簿後麵跟著的,由少府的底層佐吏驅趕著的牛、羊,以及一輛輛無廂馬車拉著的青銅鼎後,飛狐將士們才反應過來:今天的重頭戲,應該是在南軍。
這倒也沒有讓飛狐將士感到劉弘‘厚此薄彼’——早在飛狐軍抵達南營的當天下午,天子就已經攜帶者酒肉粟米,親身前來南營,同飛狐將士同食共飲了!
而且陛下如果是要犒賞飛狐軍,那完全沒必要攜鼎前來——常年駐紮於飛狐口山林間,飛狐將士早就習慣吃半生不熟的肉了!
架起一堆篝火,簡單粗暴的炙烤食用,才是飛狐將士最喜歡的吃肉方式。
當日,天子甚至親手燃起一堆篝火,與飛狐軍的底層士卒一同圍坐與火堆旁,以箭串肉,炙而食之!
與之相比,陛下今天為南軍準備的這排場,怎麽都是比不上當日的。
——封建時代的軍隊,應該是最容易收買的一個群體了:封官賜爵,可以得到軍隊的效忠,犒賞錢糧,也可以得到軍隊的追隨。
實在窮的不行,那做出一副‘解衣衣之,推食食之’的作態,也同樣的白嫖獲得軍隊的認可!
與單純的飛狐將士不同,柴武已早早收到劉弘即將駕臨南營的消息;對劉弘地來意,柴武自是知之甚詳。
那一場北軍嘶吼著‘盡殺諸呂’,南軍呐喊著‘保衛社稷’,唯二的兩支禁衛在未央宮牆上廝殺,在長安街頭追砍的戰鬥,讓南軍原本六千餘人的戰員,驟減為現在南營中,這不到一千行屍走肉。
作為‘皇黨’,柴武自是早就收到過一些隱晦的小道消息:陛下意欲起複南軍。
不過在柴武看來,南軍的重振重組,其難度絲毫不亞於以新兵蛋子為兵卒,重新訓練一支精銳部隊!
自太祖高皇帝劉邦時起,南軍武卒,便盡數由劉邦從沛縣帶出來的部隊,即‘山東老兄弟’及其後代組成。
第一代的南軍武卒還好一些,雖然在絕大多數戰鬥中,都充任太祖劉邦的中軍親衛,但起碼經曆過反秦戰爭、楚漢爭霸的洗禮。
雖說不上是百勝之師,但也算是久經戰陣,戰鬥力也還算在水準線之上。
不過,從劉邦最後一次禦駕親征,鎮壓淮南王英布(黥布)叛亂開始,過去二十多年,南軍就一直沒從長安城外的南營挪過窩。
經曆過秦末戰爭洗禮的老兵,還活著的,幾乎都已身居高位;如今南營的士卒中,參加過秦末戰爭、楚漢爭霸的老卒,怕是一個手就能數的過來。
也就是說,如今南營的武卒,幾乎全是天下大致安定以後,從沛縣遴選而出的功臣之後,以及良家子。
對這麽一幫花架子、少爺兵能在諸呂之亂中,以六千敵一萬,拚血廝殺至折損率超過八成的地步,始終未曾想過後退或逃亡,柴武還是感到非常欽佩的。
——封建時代的軍隊,折損一成就會士氣低迷,超過三成就會傷筋動骨;超過一半,幾乎必然崩潰!
而南軍卻能在折損超過八成,且絲毫看不到勝利曙光的時刻,依舊堅定地站在了未央宮宮牆之上,高唿著‘保衛天子,保衛社稷’,然後視死如歸的衝向周勃引領的北軍戰陣!
光是這份血性,就足以讓柴武豎起大拇指,讚一聲:不愧為沛縣子弟兵!
但敬佩歸敬佩,如果真要讓柴武選,柴武寧可召幾千個毫無從軍經驗的良家子,從頭開始訓練,也不願意整頓這麽一支信念崩塌的部隊。
——在那場戰鬥逐漸進入尾聲,諸侯大臣們勝利在望的時刻,唯一支撐南軍沒有崩潰的,就是將士們心中的信念:身後就是陛下,吾等身為禁中卒,當誓死保衛社稷!
但最後,自認為是在保護天子的南營,卻被貼上了反賊的標簽,反倒是攻擊皇宮的北軍,成了功臣!
這對南營將士得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
如果新建一軍,那不過是從零開始;而重整南軍,則是從負數開始···
這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所以,對劉弘意圖重振南軍,柴武其實是持悲觀態度的——要想使一支信念崩塌的軍隊重新具備戰鬥力,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他們重新樹立信念。
即便劉弘所表現出來的心計權謀,幾次三番的刷新了柴武對‘十四歲’這個年紀的認知,但柴武本能的不願意相信,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既不知喜,亦不知憂的少年天子,對如今的南軍有什麽好的辦法。
如是想著,柴武便走上前,拱手一拜:“車騎將軍飛狐都尉臣武,參見陛下,吾皇長樂未央。”
今日的劉弘臉上,往日默認掛著的一抹淡笑已無影無蹤;青銅盔下的雙目滿帶著銳利,滿臉嚴肅。
“辛勞將軍。”
見劉弘這番模樣,柴武暗地裏點了點頭,再拜道:“南軍將士,俱已集於校場。”說著,柴武稍稍側身讓出位置,示意劉弘先行。
——不看好歸不看好,天子要嚐試,柴武也沒有道理平白無故去阻止。
身為武人,柴武對年輕人的看法,還是多經曆一些挫折,才能為將來的成功打好基礎;太過於順風順水,對年輕人,尤其是少年天子般手握天下大權的年輕人而言,無疑是不小的隱患。
在柴武看來,重整南軍一事,就是少年天子很好的一次‘經曆挫折’的機會。
劉弘卻並沒有如柴武意料般徑直前往,而是迴過頭,對隨行隊伍中,柴武並不麵熟的武將使了個眼色。
“那人是誰?”
沒等柴武想明白,那武士便悄然消失在了劉弘的隨行隊伍中,不著痕跡的向營內走去。
再度迴過頭時,劉弘臉上已滿是莊嚴和肅穆。
“還請將軍引路。”
看著劉弘目光中的自信,以及澎湃的朝氣,柴武不由失神片刻——太祖高皇帝在時,孝惠皇帝,亦是這番英武之姿···
“將軍?”
一聲輕喚,將柴武遊離方外的神魂拉迴;抬起頭,見劉弘正略帶些詫異的看向自己,柴武趕忙一低頭,再拜:“臣實不敢行於陛下先,還請陛下先行···”
已一身戎裝,率軍列隊等候於此的柴武,看著同樣甲盔齊備,由令勉攙扶著走下禦輦的劉弘,不由眼前一亮。
——對封建時代的軍隊而言,皇帝戎裝犒軍,幾乎算得上最大的集體榮譽!
因為此舉,會帶給將士一個非常淺顯的信號:諸將士,皆國之棟梁;非戎裝相見,不能表達朕之敬重!
無論古今中外,人一生的追求,無非是物質上的錢權,以及精神上的認可;而比起酒肉錢糧的物質犒賞,這種精神層麵的激勵,無疑是軍卒更加渴望的。
不過,在看到天子鹵簿後麵跟著的,由少府的底層佐吏驅趕著的牛、羊,以及一輛輛無廂馬車拉著的青銅鼎後,飛狐將士們才反應過來:今天的重頭戲,應該是在南軍。
這倒也沒有讓飛狐將士感到劉弘‘厚此薄彼’——早在飛狐軍抵達南營的當天下午,天子就已經攜帶者酒肉粟米,親身前來南營,同飛狐將士同食共飲了!
而且陛下如果是要犒賞飛狐軍,那完全沒必要攜鼎前來——常年駐紮於飛狐口山林間,飛狐將士早就習慣吃半生不熟的肉了!
架起一堆篝火,簡單粗暴的炙烤食用,才是飛狐將士最喜歡的吃肉方式。
當日,天子甚至親手燃起一堆篝火,與飛狐軍的底層士卒一同圍坐與火堆旁,以箭串肉,炙而食之!
與之相比,陛下今天為南軍準備的這排場,怎麽都是比不上當日的。
——封建時代的軍隊,應該是最容易收買的一個群體了:封官賜爵,可以得到軍隊的效忠,犒賞錢糧,也可以得到軍隊的追隨。
實在窮的不行,那做出一副‘解衣衣之,推食食之’的作態,也同樣的白嫖獲得軍隊的認可!
與單純的飛狐將士不同,柴武已早早收到劉弘即將駕臨南營的消息;對劉弘地來意,柴武自是知之甚詳。
那一場北軍嘶吼著‘盡殺諸呂’,南軍呐喊著‘保衛社稷’,唯二的兩支禁衛在未央宮牆上廝殺,在長安街頭追砍的戰鬥,讓南軍原本六千餘人的戰員,驟減為現在南營中,這不到一千行屍走肉。
作為‘皇黨’,柴武自是早就收到過一些隱晦的小道消息:陛下意欲起複南軍。
不過在柴武看來,南軍的重振重組,其難度絲毫不亞於以新兵蛋子為兵卒,重新訓練一支精銳部隊!
自太祖高皇帝劉邦時起,南軍武卒,便盡數由劉邦從沛縣帶出來的部隊,即‘山東老兄弟’及其後代組成。
第一代的南軍武卒還好一些,雖然在絕大多數戰鬥中,都充任太祖劉邦的中軍親衛,但起碼經曆過反秦戰爭、楚漢爭霸的洗禮。
雖說不上是百勝之師,但也算是久經戰陣,戰鬥力也還算在水準線之上。
不過,從劉邦最後一次禦駕親征,鎮壓淮南王英布(黥布)叛亂開始,過去二十多年,南軍就一直沒從長安城外的南營挪過窩。
經曆過秦末戰爭洗禮的老兵,還活著的,幾乎都已身居高位;如今南營的士卒中,參加過秦末戰爭、楚漢爭霸的老卒,怕是一個手就能數的過來。
也就是說,如今南營的武卒,幾乎全是天下大致安定以後,從沛縣遴選而出的功臣之後,以及良家子。
對這麽一幫花架子、少爺兵能在諸呂之亂中,以六千敵一萬,拚血廝殺至折損率超過八成的地步,始終未曾想過後退或逃亡,柴武還是感到非常欽佩的。
——封建時代的軍隊,折損一成就會士氣低迷,超過三成就會傷筋動骨;超過一半,幾乎必然崩潰!
而南軍卻能在折損超過八成,且絲毫看不到勝利曙光的時刻,依舊堅定地站在了未央宮宮牆之上,高唿著‘保衛天子,保衛社稷’,然後視死如歸的衝向周勃引領的北軍戰陣!
光是這份血性,就足以讓柴武豎起大拇指,讚一聲:不愧為沛縣子弟兵!
但敬佩歸敬佩,如果真要讓柴武選,柴武寧可召幾千個毫無從軍經驗的良家子,從頭開始訓練,也不願意整頓這麽一支信念崩塌的部隊。
——在那場戰鬥逐漸進入尾聲,諸侯大臣們勝利在望的時刻,唯一支撐南軍沒有崩潰的,就是將士們心中的信念:身後就是陛下,吾等身為禁中卒,當誓死保衛社稷!
但最後,自認為是在保護天子的南營,卻被貼上了反賊的標簽,反倒是攻擊皇宮的北軍,成了功臣!
這對南營將士得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
如果新建一軍,那不過是從零開始;而重整南軍,則是從負數開始···
這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所以,對劉弘意圖重振南軍,柴武其實是持悲觀態度的——要想使一支信念崩塌的軍隊重新具備戰鬥力,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他們重新樹立信念。
即便劉弘所表現出來的心計權謀,幾次三番的刷新了柴武對‘十四歲’這個年紀的認知,但柴武本能的不願意相信,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既不知喜,亦不知憂的少年天子,對如今的南軍有什麽好的辦法。
如是想著,柴武便走上前,拱手一拜:“車騎將軍飛狐都尉臣武,參見陛下,吾皇長樂未央。”
今日的劉弘臉上,往日默認掛著的一抹淡笑已無影無蹤;青銅盔下的雙目滿帶著銳利,滿臉嚴肅。
“辛勞將軍。”
見劉弘這番模樣,柴武暗地裏點了點頭,再拜道:“南軍將士,俱已集於校場。”說著,柴武稍稍側身讓出位置,示意劉弘先行。
——不看好歸不看好,天子要嚐試,柴武也沒有道理平白無故去阻止。
身為武人,柴武對年輕人的看法,還是多經曆一些挫折,才能為將來的成功打好基礎;太過於順風順水,對年輕人,尤其是少年天子般手握天下大權的年輕人而言,無疑是不小的隱患。
在柴武看來,重整南軍一事,就是少年天子很好的一次‘經曆挫折’的機會。
劉弘卻並沒有如柴武意料般徑直前往,而是迴過頭,對隨行隊伍中,柴武並不麵熟的武將使了個眼色。
“那人是誰?”
沒等柴武想明白,那武士便悄然消失在了劉弘的隨行隊伍中,不著痕跡的向營內走去。
再度迴過頭時,劉弘臉上已滿是莊嚴和肅穆。
“還請將軍引路。”
看著劉弘目光中的自信,以及澎湃的朝氣,柴武不由失神片刻——太祖高皇帝在時,孝惠皇帝,亦是這番英武之姿···
“將軍?”
一聲輕喚,將柴武遊離方外的神魂拉迴;抬起頭,見劉弘正略帶些詫異的看向自己,柴武趕忙一低頭,再拜:“臣實不敢行於陛下先,還請陛下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