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而已。”唐牧將那信紙湊到燈前,隨即要焚,韓覃一手扯了過來,展開見是個女子的筆跡,挑眉嗔聲道:“竟然還有婦人與二爺有公事之間的往來?”
她既搶了信,唐牧便也不多說,起身解著衣扣道:“讀完燒掉它,這東西不能留的。”
他起身去沐洗了。韓覃坐在妝凳上,先看落款是莊箜瑤三個字,心中已隱隱猜覺出不對來。
“……我將終此一生都不能做迴自己,可為了二爺您說的家國天下,那怕到了地獄裏,隻要二爺願意,我仍會按著二爺的意願……”
她一路從頭往下讀著,讀完將那信湊到燈下,焚了個一幹二淨。
唐牧洗完出來,見韓覃在妝台前怔怔坐著,輕輕替她抽著發間的釵環,湊唇在耳邊問道:“你可要沐洗?”
韓覃怔了許久,緩緩點了點頭,卻是問唐牧:“那個莊嬪,是二爺授意她喝鳩毒的嗎?”
唐牧見燈下瓷盤裏燃著些灰燼,默認著點了點頭。
這就對了,本來,沒有被唐牧改變的那一世,奉給李昊鳩毒並與他一起死的,果真是她。這一世唐牧未曾找到韓鯤瑤,便找了一個叫莊箜瑤的女子相代,並授意那女子自己服掉鳩毒,從而保住了李昊一條命。
而那一夜唐牧恰就在宮中閣房值夜,然後親手阻止了一場叛亂。
恰是因此,李昊將會非常信任他。正是基於這種信任,唐牧才能在不是帝王的情況下,能著手去改變整個朝局,改變製度,並從根子上,改變曆史的方向。
於大的曆史方向上來說,他做的是對的。李昊比景王更適合做皇帝,所以那怕景王才是他的曾祖輩,他也要棄景王而選李昊。
但於莊箜瑤那個小姑娘來說,這選擇,或者說這種命運也太過殘忍。
韓覃抑不住心中的好奇,想要對唐牧坦承自己就是韓鯤瑤,並想問問他,如果當年在籍樓的閣樓上,她對他說實話,說自己就是他在找的那個韓鯤瑤的話,他會怎麽做。
他是否會像當初在怡園窗外說的那樣,將她扔入大理寺,然後再撈出來,送到東宮去。
她差點就成了他的棋子,卻又幸運的活下來,成為了他的妻子。
韓覃苦笑了片刻,指著燈盤裏那點灰燼道:“莊姑娘說,她很懷念當年住在怡園的日子!”
她從京城逃出去以後,唐牧把那莊姑娘從大理寺的牢獄裏提出來,就像如了養著她一樣,養了一年,之後便送進了東宮。但他與如了不同的是,如了以柏舟來要挾她,隻求快速達成目的。而他對那莊姑娘,想必仍是如待她一樣,溫柔,耐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偶爾發怒,馴服,終於讓那莊姑娘死心踏地,心甘情願入東宮,做了他的眼線。
韓覃盯著唐牧看了片刻,見他微簇著濃眉,眼中含著一抹不忍,又問道:“為何莊姑娘會在信尾說,她終此一生都無法做迴自己?”
唐牧頓了片刻道:“在上一世,李昊與他那妃子一起飲了鳩毒而死。我來到此間之後,便想著手找到他那妃子,而後送入東宮。但是那女子名字拗僻,我找了幾年都未能找到。因此,我便找到莊箜瑤,照著上一世我所讀過的,李昊那妃子所留於後世的瑣言,揣摸到他與妃子二人的相遇,以及李昊的性格並他的喜好,讓莊箜瑤刻意去模仿那位妃子,也是為了能讓李昊愛上莊箜瑤。”
所以之所以皇帝會愛上莊嬪並且愛的死心踏地,是因為她一直在模仿他上一世那位妃子?
韓覃又是一聲哂笑,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她極力抑著自己心裏的激動,問唐牧:“李昊前世那妃子所留的瑣言,究竟是些什麽東西?二爺這裏可有摹本,我能否看看?”
唐牧卻不想再談下去,他還要出門練劍,換掉官服披上長衫,緊腰上隻得鬆帶一束,眉頭依舊簇著,柔聲道:“這些事情與你何幹?早些休息,明日咱們啟程迴京。”
*
迴到京城,韓覃往唐府,而韓清一輛小油篷車拉著,依舊是叫唐牧送去了怡園。
韓覃眼望著在城門口兩車分道,鬆了簾子迴頭問唐牧道:“韓清在怡園中,住在那一處?”
唐牧本在讀製書,扔了那製書揉了揉眉頭道:“喬惜存曾住過的那處院子。”
韓覃忍了許久,終還是沒忍住,慍聲道:“既你已經帶著她去過一迴留京,而她也替你將事情辦妥當了,仍不過小孩子而已,你就差人把她送到秦州韓雅處去也可以,為何還要留著?”
在韓覃的注視下,唐牧微微簇起了眉頭,緩緩搖頭道:“事情才不過剛剛開始而已。那雖不過是個小丫頭,野心卻很大,既她有那份野心,況且又能對我有益,我便扶她一迴,相互利用利用,不是很好?”
“唐牧!”韓覃跪坐正了,語氣漸硬而厲:“我本是個天分不高亦不夠聰明的婦人,可我如今漸漸也悟出來了。你嗦使韓清說動那留京太監王治,是想鼓動他造反對不對?隻要他反了,皇上就會對在外的太監產生恐懼感,從而,會將京外各任上的太監們全收迴來,納入皇城,對不對?”
唐牧邊聽邊點頭,笑道:“能悟到這些,可見你也不傻。”
如今還在馬車上,無論有無人聽到,說這種話總還是要小心的。韓覃湊近了唐牧道:“你的大事,我幫不了亦沒有那個能力去幫。但是,既然你前世活了四十年,再加上今生的二十年,也算是個六十歲的老人了。這樣年齡的人,就該有自己的行事與城府,而不應該利用一個小姑娘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唐牧麵色漸冷,聽完反問韓覃道:“你以為韓清果真願意去秦州?”
不等韓覃再言,他又道:“自韓府出事之後,我本就意欲將她送往秦州。但是,她自己從路上又逃出來,逃迴了京城。而之後,亦是她自己主動要去給永國公李顯做妾。雖然你與她是一祖的姐妹,但是韓覃,她與你不同,你是樸實本份的婦人,可她有滿滿的野心,她想撥弄朝局,想爬上這個帝國的頂端,站在男人們的肩膀上唿風喚雨。所以,我才能心安理得利用她,概因,她也很想被我利用。”
☆、第76章
初秋高爽的晨風中,背山依水的村道上,十八歲的清俊少年郎伏青山與他昨夜才成偶的二八小娘子晚晴並肩而行。
相送十裏再十裏,已、
的夠遠了。小娘子晚晴仍不願將行囊交付予伏青山。她昨夜哭紅了眼睛,此時雖強撐著笑,卻忍不住還是鼻子不停的酸著:“青山哥,你一定會迴來的吧?”
伏青山迴顧四野,點頭道:“必會。”
寒窗十幾年的苦讀,不就是為了榮歸故裏,衣錦還鄉?
晚晴又問:“青山哥,你不會忘了我吧?”
伏青山略有些不耐煩,但為著昨夜兩人間的那點親密,仍是耐了性子安慰道:“必不會。”
晚晴仰了臉望著自己身姿挺拔意氣風發的丈夫,眼中滿是欽敬:“我就知道你不會。”
伏青山伸了手低聲道:“把行囊給我,快些迴家去替父母做工。”
晚晴這才鬆了手,幫著伏青山背好行囊,仍一路看著他遠走,走到拐過山彎望不見時,才捂著嘴一路往大明山上爬去,到得山頂便能看見遠遠山對麵的路上,伏青山孤身一人背著行囊漸步往前的身影。
此去於伏青山是錦繡雲程的第一步,遠在兩千裏外的京城,有他要謀的繁華與功名,還有他想要為國為名而做一番事業的誌願。當然,最重要的是,十二年寒窗苦讀,能與他吟詩唱合,對月風流的顏如玉亦當在京城,住在錦玉雕瓏的黃金屋中,著紗披帛,眉目如畫,還有滿腹詩懷畫意,等著他這個野心勃勃,風度翩翩的少年才俊去征服。
新婦的目光在身後猶還灼熱,伏青山步步而行卻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昨夜他為何會把持不住自己。他本來是堅定決心不碰她的,遠遠裹著被子睡在上炕不肯叫她上前。可最後卻稀裏糊塗成了事,而且,那過程還尷尬無比。尷尬到叫他哀求著想要再來一迴,他自己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並彌補第一迴的失敗。
但她就是不肯。
晚晴哭著鬧著也不肯。
拐過山彎時伏青山止步停腳,想要迴頭看晚晴一夜。怔得許久也閉眼許久,那頭卻終是沒有迴。昨夜自尊心受過的傷害壓著叫他不能迴頭,這個自小跟他一起長大的童養媳,當他再睜開眼,就與昨夜的屈辱一起拋之腦後,再也沒有關係了。
行人不能見淚,她撐得五內摧傷,望著茫茫天地間他遠去的背景,撐到他離開後才流下那兩串長淚。
九個月後,晚晴生了個瘦條條的小子。上京趕考的伏青山同時寄來書信:春闈不中,還得在京再熬三年,等下一次春闈。
三年的風物變遷,葉枯榮衰,於整個伏村來說,都沒有晚晴更難熬,但她總歸是帶著個孩子熬過了三年。
伏村分上伏村與下伏村,上伏村曆史悠久,村大戶多人丁旺盛。而下伏村不過七八戶人家而已。概因下伏村的高祖伏海,在世時亦是上伏村人氏,他自幼通些奇經八脈專會看些風水,自己將整個伏村四周圍踩了又踩看了又看,脫家單立時便舉家遷到了如今下伏村的地方。
如今自他脫家單立,已過五十載。伏海墳頭孝棍成了高柳,蓬蒿已曆十七載矣。
他膝下最幼的兒子伏罡,自父去後二載離家,如今亦有十五年。除了十年前因母忌而來過一迴外,他此番也是頭一迴踏足生養自己的故鄉。
在邊關殺伐十年之久,光是伏罡二字就能叫河西走廊一帶的蠻族們聞風喪膽。他曾噬血長刀,也曾星月五百裏單騎隻為取單於首級。但當名門貴妻自請休書轉投聞動京師的才子魏仕傑懷抱,獨霸朝堂的魏源與涼州平王幾欲決裂,內戰即起時,他心灰意冷解甲歸田,也仍隻能歸到此鄉中。
身後兩駕大車得得而來,伏罡站在站在院門前,看眼前平平展展萌著新綠的土地,負手輕歎了一聲,遙遙便見遠處靈河對麵有青煙升騰,聞得喪樂喧天。忽而自隔壁的門上袖手跑出來一個倒趿著鞋穿著爛棉衣的中年男子,皺眉瞧了伏罡一眼,複又瞧了一眼,走上前來試探著問道:“阿正叔?”
伏罡低頭瞧了瞧這駝肩躬背的矮小男人,腦子裏搜索不出他是誰,遂問道:“你是?”
中年男伸手揖了道:“我是伏銅呀!”
伏罡這才恍然大悟,點頭道:“你也這把年級了。”
伏銅仰頭瞧著比自己還小兩歲的小叔叔,見他如今身長約有七尺,身姿偉案高挺,麵貌俊朗大方,雖隻著件青布交衽束腰短裝,裹腿到膝肩挺背直,端得是個成年的美男子,而自己形樣萎瑣不堪矮小枯瘦,憶起當年幼時自己還騎在他身上與他打過架,略不好意思的更低了頭問道:“小叔可是來參加喪禮的?”
伏罡皺眉問道:“誰喪了?”
伏銅道:“大伯母。”
伏罡腦子裏搜索出個裹著細足細聲慢言整天笑嗬嗬的中年婦女來,複又皺眉道:“她竟故去了?”
伏銅揚了揚手中的裱紙道:“恰在河對岸祖墳中下葬,您要不要與我同去。”
伏罡點點頭,跟著伏銅一起往河對岸而去。伏銅對這心黑手辣年比自己還小的小叔心中深懷著怯意,憶起他如瘋子般一石頭一石頭砸在黑山的頭上,黑山腦漿迸裂的樣子,心中仍是懷著根植的悚意怕他要傷自己,不停的迴頭往後著。
這兩人尋了田間小徑過到靈河邊,過了小橋再走得一裏路,依山彎一片墳頭,便是高祖伏海立祖的祖墳。
棺木此時已經安置入坑,四周皆是提鏟待吉時落土的村民們。墳前一片著白衣倒趿鞋的,便是這新喪的伏水氏身後的孝子賢孫們。伏罡因未成孝服,也不去跪,與旁觀的村民一般立遠了看著。
這伏水氏的丈夫伏泰印,與伏罡是長幼兄弟,活到現在也有六十上下的年級,兩年前已經故去。他身後長子已喪,孝子中首領頭的大約是二子伏高山,也有三十上下的年級,頭發花白臉上泛著苦色。另那略年輕些的應該是伏春山,另有兩個三四歲的小兒,也披著白衣麻孝跪在墳前伊伊呀呀哭著。
伏高山的娘子婁氏伏罡是見過的,這十年間她老的也有些太快,又胖混身皮肉又稀鬆,與另一個身姿矮小的婦人摟在一起大哭,兩人鼻涕眼淚糊了一眼,聽到哀樂一起四周高鏟送土時,這兩個婦人忽而便縱了腰身似要撲進坑裏棺材上去一般,雙手抓刨著,細足蹬踏著,嚎聲大作。
身後自然會有村民們過來拽住,扯住,相勸,替她們抹眼淚。
這本是喪禮上的常態,伏罡見慣,也懶看,目光繼續往後打量著。
跪在最後麵的是一個大約十七八歲的青春女子,她跪得筆直,雙手捉著膝蓋,眉間無愁色亦無苦色,反而有種伏罡瞧著有些熟悉卻又說不上來的,叫他有些舒服心悸的神態。她眼中眸子漆黑,牢牢盯住了前麵一點,凝神望著,仿佛這哭喊這喪事,這天地間所有的一切,除了那一點之外,都與自己無幹一樣。
伏罡在腦子裏搜尋自家的親屬親係,不記得有個女子,伏海一係幾乎沒有生過女兒,就算伏水氏在自己離開之後生了女兒,也不該長到這個年級。
她必不是尋常農家的女子。農家女兒們生在農村,皮膚底子裏是黑的,麵貌上多少要帶些蠢氣。她卻不然,膚色自裏向外透著粉嫩嫩的白,眉眼靈動五官鮮活,眼中有一股撩人的柔柔媚意,便是放眼整個秦州,也難尋這樣一個生動俏麗的青春女子。
此時墳頭已經高起,墳前堆起了高高的金元寶銀元寶與錢串子,要放火焚於這伏水氏身後所用。
難道是伏水氏外係的親屬?
伏罡正皺眉思索著,便見一團未化的紙錢串子叫風裹著高高飄起,竟遠遠向最後跪著的女子撲了過來。
這女子仍是混然不覺盯著前方,沒看見那串火球已經到了她麵上。伏罡恰似下意識的,跨步向前,伸手在那女子麵前擋下火球。隻在一瞬間,女子忽而起身欲要往前撲。
她的唇恰碰在伏罡的手背上,那是年輕女子的唇,鮮嫩,飽滿,帶著彈性。她張嘴唿了聲什麽,伏罡沒有聽清楚,隻覺得她的舌頭伸出自他手背上舔過,溫軟粘糯帶著些津水,竟震的他半臂發麻。
他收了手,就見那女子忽而撲向前,攬了前麵一個穿孝衣的小男孩子過來摟在懷中,盤腿坐在地上替那孩子撲臉揉著眼睛。孩子大哭道:“娘,我的眼睛!眼睛!”
上麵正哭的婁氏止了聲過來問道:“晚晴,鐸兒可是迷了眼?”
伏罡肩頭一震,心道:原來她是這家的娘子,叫晚晴。
而她雙目有神盯著的,正是自己的兒子。隻有母親的眼神,才能如此溫柔細致充滿憐愛叫人怦然心動吧。
晚晴撕開孝衣扯了裏麵的衣襟出來替鐸兒擦拭著道:“方才我瞧著一股旋風兒旋著,恰就迷了我鐸兒的眼睛。”
前麵伏高山粗聲道:“不過是迷了眼睛而已,大驚小怪什麽,快叫他過來當孝子。”
晚晴雙手捉了兒子起身,仍在原地跪好,仍是那幅神態遠遠瞧著三歲的幼子也如個大人一般持著孝棍跪到了墳前。
晚晴忽而憶起方才似乎有人擋在自己前麵,迴頭搜尋,見一個身姿高挺穿著黑色短衫的男子站在人群中,他目光恰正盯著她,似審視著她。晚晴皺眉,瞧著他不是本村人,又憶不起自家有這樣一個外地的親戚。但既人家替她擋了火,她便也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隻是那人不笑也不語,恰在她瞧他的那一刻轉了視線,隨即便轉身出了人群而去。
自丈夫伏青山自四年前上京趕考,到如今還未歸來,前麵高山和春山早已分家,如今伏水氏身亡,四房唯就剩個晚晴並鐸兒。
田地裏的活或者高山和春山兩兄弟可以相幫,家裏家外卻全得由她一人操持起來,此外還要帶個孩子,一個女人也未免太難了些。
喪事完畢迴到家中,院子裏搭起篷布辦著酒席,照例是四碟涼菜並一碗澆頭的席麵。晚晴抱了鐸兒坐在西屋炕上,讚鐸兒道:“方才我的兒似個大人一般。”
鐸兒嘻嘻笑著,捉了他娘的耳朵揉著扯著,又在她衣襟前拱來拱去。春山媳婦車氏方才哭的狠了,她身子瘦小沒有高山媳婦婁氏的嗓門與力氣,終是敗下陣來,此時自揉了腰道:“晚晴,你該到廚房門上去盯著,莫要叫上伏村勝子娘熊娘子她們把你的一點清油和葷油全給你造光。”
晚晴笑道:“也不是我一個人的,二嫂不是正在那裏盯著?”
車氏起身在窗子上掃了一眼,她眼尖,見婁氏身後背著個瓶子,指了道:“你瞧她偷藏著個油瓶,隻怕恰是在圖你的清油。”
晚晴道:“廚房那些東西,全是婆婆與公公這些年辛苦積攢的,造完也就完了,隻要大家吃好喝好。”
她既搶了信,唐牧便也不多說,起身解著衣扣道:“讀完燒掉它,這東西不能留的。”
他起身去沐洗了。韓覃坐在妝凳上,先看落款是莊箜瑤三個字,心中已隱隱猜覺出不對來。
“……我將終此一生都不能做迴自己,可為了二爺您說的家國天下,那怕到了地獄裏,隻要二爺願意,我仍會按著二爺的意願……”
她一路從頭往下讀著,讀完將那信湊到燈下,焚了個一幹二淨。
唐牧洗完出來,見韓覃在妝台前怔怔坐著,輕輕替她抽著發間的釵環,湊唇在耳邊問道:“你可要沐洗?”
韓覃怔了許久,緩緩點了點頭,卻是問唐牧:“那個莊嬪,是二爺授意她喝鳩毒的嗎?”
唐牧見燈下瓷盤裏燃著些灰燼,默認著點了點頭。
這就對了,本來,沒有被唐牧改變的那一世,奉給李昊鳩毒並與他一起死的,果真是她。這一世唐牧未曾找到韓鯤瑤,便找了一個叫莊箜瑤的女子相代,並授意那女子自己服掉鳩毒,從而保住了李昊一條命。
而那一夜唐牧恰就在宮中閣房值夜,然後親手阻止了一場叛亂。
恰是因此,李昊將會非常信任他。正是基於這種信任,唐牧才能在不是帝王的情況下,能著手去改變整個朝局,改變製度,並從根子上,改變曆史的方向。
於大的曆史方向上來說,他做的是對的。李昊比景王更適合做皇帝,所以那怕景王才是他的曾祖輩,他也要棄景王而選李昊。
但於莊箜瑤那個小姑娘來說,這選擇,或者說這種命運也太過殘忍。
韓覃抑不住心中的好奇,想要對唐牧坦承自己就是韓鯤瑤,並想問問他,如果當年在籍樓的閣樓上,她對他說實話,說自己就是他在找的那個韓鯤瑤的話,他會怎麽做。
他是否會像當初在怡園窗外說的那樣,將她扔入大理寺,然後再撈出來,送到東宮去。
她差點就成了他的棋子,卻又幸運的活下來,成為了他的妻子。
韓覃苦笑了片刻,指著燈盤裏那點灰燼道:“莊姑娘說,她很懷念當年住在怡園的日子!”
她從京城逃出去以後,唐牧把那莊姑娘從大理寺的牢獄裏提出來,就像如了養著她一樣,養了一年,之後便送進了東宮。但他與如了不同的是,如了以柏舟來要挾她,隻求快速達成目的。而他對那莊姑娘,想必仍是如待她一樣,溫柔,耐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偶爾發怒,馴服,終於讓那莊姑娘死心踏地,心甘情願入東宮,做了他的眼線。
韓覃盯著唐牧看了片刻,見他微簇著濃眉,眼中含著一抹不忍,又問道:“為何莊姑娘會在信尾說,她終此一生都無法做迴自己?”
唐牧頓了片刻道:“在上一世,李昊與他那妃子一起飲了鳩毒而死。我來到此間之後,便想著手找到他那妃子,而後送入東宮。但是那女子名字拗僻,我找了幾年都未能找到。因此,我便找到莊箜瑤,照著上一世我所讀過的,李昊那妃子所留於後世的瑣言,揣摸到他與妃子二人的相遇,以及李昊的性格並他的喜好,讓莊箜瑤刻意去模仿那位妃子,也是為了能讓李昊愛上莊箜瑤。”
所以之所以皇帝會愛上莊嬪並且愛的死心踏地,是因為她一直在模仿他上一世那位妃子?
韓覃又是一聲哂笑,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她極力抑著自己心裏的激動,問唐牧:“李昊前世那妃子所留的瑣言,究竟是些什麽東西?二爺這裏可有摹本,我能否看看?”
唐牧卻不想再談下去,他還要出門練劍,換掉官服披上長衫,緊腰上隻得鬆帶一束,眉頭依舊簇著,柔聲道:“這些事情與你何幹?早些休息,明日咱們啟程迴京。”
*
迴到京城,韓覃往唐府,而韓清一輛小油篷車拉著,依舊是叫唐牧送去了怡園。
韓覃眼望著在城門口兩車分道,鬆了簾子迴頭問唐牧道:“韓清在怡園中,住在那一處?”
唐牧本在讀製書,扔了那製書揉了揉眉頭道:“喬惜存曾住過的那處院子。”
韓覃忍了許久,終還是沒忍住,慍聲道:“既你已經帶著她去過一迴留京,而她也替你將事情辦妥當了,仍不過小孩子而已,你就差人把她送到秦州韓雅處去也可以,為何還要留著?”
在韓覃的注視下,唐牧微微簇起了眉頭,緩緩搖頭道:“事情才不過剛剛開始而已。那雖不過是個小丫頭,野心卻很大,既她有那份野心,況且又能對我有益,我便扶她一迴,相互利用利用,不是很好?”
“唐牧!”韓覃跪坐正了,語氣漸硬而厲:“我本是個天分不高亦不夠聰明的婦人,可我如今漸漸也悟出來了。你嗦使韓清說動那留京太監王治,是想鼓動他造反對不對?隻要他反了,皇上就會對在外的太監產生恐懼感,從而,會將京外各任上的太監們全收迴來,納入皇城,對不對?”
唐牧邊聽邊點頭,笑道:“能悟到這些,可見你也不傻。”
如今還在馬車上,無論有無人聽到,說這種話總還是要小心的。韓覃湊近了唐牧道:“你的大事,我幫不了亦沒有那個能力去幫。但是,既然你前世活了四十年,再加上今生的二十年,也算是個六十歲的老人了。這樣年齡的人,就該有自己的行事與城府,而不應該利用一個小姑娘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唐牧麵色漸冷,聽完反問韓覃道:“你以為韓清果真願意去秦州?”
不等韓覃再言,他又道:“自韓府出事之後,我本就意欲將她送往秦州。但是,她自己從路上又逃出來,逃迴了京城。而之後,亦是她自己主動要去給永國公李顯做妾。雖然你與她是一祖的姐妹,但是韓覃,她與你不同,你是樸實本份的婦人,可她有滿滿的野心,她想撥弄朝局,想爬上這個帝國的頂端,站在男人們的肩膀上唿風喚雨。所以,我才能心安理得利用她,概因,她也很想被我利用。”
☆、第76章
初秋高爽的晨風中,背山依水的村道上,十八歲的清俊少年郎伏青山與他昨夜才成偶的二八小娘子晚晴並肩而行。
相送十裏再十裏,已、
的夠遠了。小娘子晚晴仍不願將行囊交付予伏青山。她昨夜哭紅了眼睛,此時雖強撐著笑,卻忍不住還是鼻子不停的酸著:“青山哥,你一定會迴來的吧?”
伏青山迴顧四野,點頭道:“必會。”
寒窗十幾年的苦讀,不就是為了榮歸故裏,衣錦還鄉?
晚晴又問:“青山哥,你不會忘了我吧?”
伏青山略有些不耐煩,但為著昨夜兩人間的那點親密,仍是耐了性子安慰道:“必不會。”
晚晴仰了臉望著自己身姿挺拔意氣風發的丈夫,眼中滿是欽敬:“我就知道你不會。”
伏青山伸了手低聲道:“把行囊給我,快些迴家去替父母做工。”
晚晴這才鬆了手,幫著伏青山背好行囊,仍一路看著他遠走,走到拐過山彎望不見時,才捂著嘴一路往大明山上爬去,到得山頂便能看見遠遠山對麵的路上,伏青山孤身一人背著行囊漸步往前的身影。
此去於伏青山是錦繡雲程的第一步,遠在兩千裏外的京城,有他要謀的繁華與功名,還有他想要為國為名而做一番事業的誌願。當然,最重要的是,十二年寒窗苦讀,能與他吟詩唱合,對月風流的顏如玉亦當在京城,住在錦玉雕瓏的黃金屋中,著紗披帛,眉目如畫,還有滿腹詩懷畫意,等著他這個野心勃勃,風度翩翩的少年才俊去征服。
新婦的目光在身後猶還灼熱,伏青山步步而行卻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昨夜他為何會把持不住自己。他本來是堅定決心不碰她的,遠遠裹著被子睡在上炕不肯叫她上前。可最後卻稀裏糊塗成了事,而且,那過程還尷尬無比。尷尬到叫他哀求著想要再來一迴,他自己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並彌補第一迴的失敗。
但她就是不肯。
晚晴哭著鬧著也不肯。
拐過山彎時伏青山止步停腳,想要迴頭看晚晴一夜。怔得許久也閉眼許久,那頭卻終是沒有迴。昨夜自尊心受過的傷害壓著叫他不能迴頭,這個自小跟他一起長大的童養媳,當他再睜開眼,就與昨夜的屈辱一起拋之腦後,再也沒有關係了。
行人不能見淚,她撐得五內摧傷,望著茫茫天地間他遠去的背景,撐到他離開後才流下那兩串長淚。
九個月後,晚晴生了個瘦條條的小子。上京趕考的伏青山同時寄來書信:春闈不中,還得在京再熬三年,等下一次春闈。
三年的風物變遷,葉枯榮衰,於整個伏村來說,都沒有晚晴更難熬,但她總歸是帶著個孩子熬過了三年。
伏村分上伏村與下伏村,上伏村曆史悠久,村大戶多人丁旺盛。而下伏村不過七八戶人家而已。概因下伏村的高祖伏海,在世時亦是上伏村人氏,他自幼通些奇經八脈專會看些風水,自己將整個伏村四周圍踩了又踩看了又看,脫家單立時便舉家遷到了如今下伏村的地方。
如今自他脫家單立,已過五十載。伏海墳頭孝棍成了高柳,蓬蒿已曆十七載矣。
他膝下最幼的兒子伏罡,自父去後二載離家,如今亦有十五年。除了十年前因母忌而來過一迴外,他此番也是頭一迴踏足生養自己的故鄉。
在邊關殺伐十年之久,光是伏罡二字就能叫河西走廊一帶的蠻族們聞風喪膽。他曾噬血長刀,也曾星月五百裏單騎隻為取單於首級。但當名門貴妻自請休書轉投聞動京師的才子魏仕傑懷抱,獨霸朝堂的魏源與涼州平王幾欲決裂,內戰即起時,他心灰意冷解甲歸田,也仍隻能歸到此鄉中。
身後兩駕大車得得而來,伏罡站在站在院門前,看眼前平平展展萌著新綠的土地,負手輕歎了一聲,遙遙便見遠處靈河對麵有青煙升騰,聞得喪樂喧天。忽而自隔壁的門上袖手跑出來一個倒趿著鞋穿著爛棉衣的中年男子,皺眉瞧了伏罡一眼,複又瞧了一眼,走上前來試探著問道:“阿正叔?”
伏罡低頭瞧了瞧這駝肩躬背的矮小男人,腦子裏搜索不出他是誰,遂問道:“你是?”
中年男伸手揖了道:“我是伏銅呀!”
伏罡這才恍然大悟,點頭道:“你也這把年級了。”
伏銅仰頭瞧著比自己還小兩歲的小叔叔,見他如今身長約有七尺,身姿偉案高挺,麵貌俊朗大方,雖隻著件青布交衽束腰短裝,裹腿到膝肩挺背直,端得是個成年的美男子,而自己形樣萎瑣不堪矮小枯瘦,憶起當年幼時自己還騎在他身上與他打過架,略不好意思的更低了頭問道:“小叔可是來參加喪禮的?”
伏罡皺眉問道:“誰喪了?”
伏銅道:“大伯母。”
伏罡腦子裏搜索出個裹著細足細聲慢言整天笑嗬嗬的中年婦女來,複又皺眉道:“她竟故去了?”
伏銅揚了揚手中的裱紙道:“恰在河對岸祖墳中下葬,您要不要與我同去。”
伏罡點點頭,跟著伏銅一起往河對岸而去。伏銅對這心黑手辣年比自己還小的小叔心中深懷著怯意,憶起他如瘋子般一石頭一石頭砸在黑山的頭上,黑山腦漿迸裂的樣子,心中仍是懷著根植的悚意怕他要傷自己,不停的迴頭往後著。
這兩人尋了田間小徑過到靈河邊,過了小橋再走得一裏路,依山彎一片墳頭,便是高祖伏海立祖的祖墳。
棺木此時已經安置入坑,四周皆是提鏟待吉時落土的村民們。墳前一片著白衣倒趿鞋的,便是這新喪的伏水氏身後的孝子賢孫們。伏罡因未成孝服,也不去跪,與旁觀的村民一般立遠了看著。
這伏水氏的丈夫伏泰印,與伏罡是長幼兄弟,活到現在也有六十上下的年級,兩年前已經故去。他身後長子已喪,孝子中首領頭的大約是二子伏高山,也有三十上下的年級,頭發花白臉上泛著苦色。另那略年輕些的應該是伏春山,另有兩個三四歲的小兒,也披著白衣麻孝跪在墳前伊伊呀呀哭著。
伏高山的娘子婁氏伏罡是見過的,這十年間她老的也有些太快,又胖混身皮肉又稀鬆,與另一個身姿矮小的婦人摟在一起大哭,兩人鼻涕眼淚糊了一眼,聽到哀樂一起四周高鏟送土時,這兩個婦人忽而便縱了腰身似要撲進坑裏棺材上去一般,雙手抓刨著,細足蹬踏著,嚎聲大作。
身後自然會有村民們過來拽住,扯住,相勸,替她們抹眼淚。
這本是喪禮上的常態,伏罡見慣,也懶看,目光繼續往後打量著。
跪在最後麵的是一個大約十七八歲的青春女子,她跪得筆直,雙手捉著膝蓋,眉間無愁色亦無苦色,反而有種伏罡瞧著有些熟悉卻又說不上來的,叫他有些舒服心悸的神態。她眼中眸子漆黑,牢牢盯住了前麵一點,凝神望著,仿佛這哭喊這喪事,這天地間所有的一切,除了那一點之外,都與自己無幹一樣。
伏罡在腦子裏搜尋自家的親屬親係,不記得有個女子,伏海一係幾乎沒有生過女兒,就算伏水氏在自己離開之後生了女兒,也不該長到這個年級。
她必不是尋常農家的女子。農家女兒們生在農村,皮膚底子裏是黑的,麵貌上多少要帶些蠢氣。她卻不然,膚色自裏向外透著粉嫩嫩的白,眉眼靈動五官鮮活,眼中有一股撩人的柔柔媚意,便是放眼整個秦州,也難尋這樣一個生動俏麗的青春女子。
此時墳頭已經高起,墳前堆起了高高的金元寶銀元寶與錢串子,要放火焚於這伏水氏身後所用。
難道是伏水氏外係的親屬?
伏罡正皺眉思索著,便見一團未化的紙錢串子叫風裹著高高飄起,竟遠遠向最後跪著的女子撲了過來。
這女子仍是混然不覺盯著前方,沒看見那串火球已經到了她麵上。伏罡恰似下意識的,跨步向前,伸手在那女子麵前擋下火球。隻在一瞬間,女子忽而起身欲要往前撲。
她的唇恰碰在伏罡的手背上,那是年輕女子的唇,鮮嫩,飽滿,帶著彈性。她張嘴唿了聲什麽,伏罡沒有聽清楚,隻覺得她的舌頭伸出自他手背上舔過,溫軟粘糯帶著些津水,竟震的他半臂發麻。
他收了手,就見那女子忽而撲向前,攬了前麵一個穿孝衣的小男孩子過來摟在懷中,盤腿坐在地上替那孩子撲臉揉著眼睛。孩子大哭道:“娘,我的眼睛!眼睛!”
上麵正哭的婁氏止了聲過來問道:“晚晴,鐸兒可是迷了眼?”
伏罡肩頭一震,心道:原來她是這家的娘子,叫晚晴。
而她雙目有神盯著的,正是自己的兒子。隻有母親的眼神,才能如此溫柔細致充滿憐愛叫人怦然心動吧。
晚晴撕開孝衣扯了裏麵的衣襟出來替鐸兒擦拭著道:“方才我瞧著一股旋風兒旋著,恰就迷了我鐸兒的眼睛。”
前麵伏高山粗聲道:“不過是迷了眼睛而已,大驚小怪什麽,快叫他過來當孝子。”
晚晴雙手捉了兒子起身,仍在原地跪好,仍是那幅神態遠遠瞧著三歲的幼子也如個大人一般持著孝棍跪到了墳前。
晚晴忽而憶起方才似乎有人擋在自己前麵,迴頭搜尋,見一個身姿高挺穿著黑色短衫的男子站在人群中,他目光恰正盯著她,似審視著她。晚晴皺眉,瞧著他不是本村人,又憶不起自家有這樣一個外地的親戚。但既人家替她擋了火,她便也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隻是那人不笑也不語,恰在她瞧他的那一刻轉了視線,隨即便轉身出了人群而去。
自丈夫伏青山自四年前上京趕考,到如今還未歸來,前麵高山和春山早已分家,如今伏水氏身亡,四房唯就剩個晚晴並鐸兒。
田地裏的活或者高山和春山兩兄弟可以相幫,家裏家外卻全得由她一人操持起來,此外還要帶個孩子,一個女人也未免太難了些。
喪事完畢迴到家中,院子裏搭起篷布辦著酒席,照例是四碟涼菜並一碗澆頭的席麵。晚晴抱了鐸兒坐在西屋炕上,讚鐸兒道:“方才我的兒似個大人一般。”
鐸兒嘻嘻笑著,捉了他娘的耳朵揉著扯著,又在她衣襟前拱來拱去。春山媳婦車氏方才哭的狠了,她身子瘦小沒有高山媳婦婁氏的嗓門與力氣,終是敗下陣來,此時自揉了腰道:“晚晴,你該到廚房門上去盯著,莫要叫上伏村勝子娘熊娘子她們把你的一點清油和葷油全給你造光。”
晚晴笑道:“也不是我一個人的,二嫂不是正在那裏盯著?”
車氏起身在窗子上掃了一眼,她眼尖,見婁氏身後背著個瓶子,指了道:“你瞧她偷藏著個油瓶,隻怕恰是在圖你的清油。”
晚晴道:“廚房那些東西,全是婆婆與公公這些年辛苦積攢的,造完也就完了,隻要大家吃好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