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個幫法?”韓覃反問道。
實際上她心裏更好奇的是,韓清若要找幫手,為什麽不去找唐牧。
“你派人來接我吧。”韓清一把拽住韓覃的手,言辭亦是十分懇切,目光中滿是祈憐:“好姐姐,如今你是我唯一的家人,唐牧又是內閣輔臣,若你遣人來接,我舅母再無話說必定會放人的。待我到了你府上,你再想辦法送我到秦州去,隻要能逃到我姐姐那裏,就什麽都好了。”
韓覃猶豫了片刻,心思轉了幾轉道:“我得迴去問問我家二爺,畢竟你們府上牽扯著官司,若他說可行,我便著人來接你!”
韓清臉笑的跟朵花兒似的,千恩萬謝,將韓覃揉了又揉搓了又搓。好容易有永國公府下人來請,韓覃辭過諸人出來,便見唐牧與陳卿兩個在永國公府大門外站著。今日這府中大開壽筵,人員來往嘈雜,他倆在府前一排萬年青旁站著,見韓覃出來,才一起往前走去。
韓覃在後跟著,遠離了永國公府路上再無行人時,陳卿頗有惱怒的問唐牧:“清臣,馬驥那是個什麽東西,我大理寺壓著他多少黑料,你方才為何不讓我在永國公麵前提起?”
唐牧道:“東廠提督一職任免是由皇上定的,馬驥顯然是投了皇上的意才能任職提督。而永國公與馬驥私交甚好,又是太後一係最大的靠山。東廠隻要不倒,就總需要一個提督,馬驥是最好的人選。”
見陳卿仍然跟著,唐牧止步說道:“放心吧,李顯或者與太後一條心,但絕對不會反。”
“為何?”陳卿緊跟著問道。
唐牧笑:“因為他是個孝子。孝敬父母的人,於大事上有節義,絕對不會做出背國逆家的大事。”
陳卿又問:“清臣怎知李顯是個孝子。”
唐牧仍在笑:“李老夫人與方才他麵前正得寵的那小清倌兒皆是揚州人,唐某一幅長軸並不值什麽價兒,老夫人手中貴物亦多,他能在收到唐某親手所繪《揚州二十四景錄》即刻獻給老夫人而不是轉身贈予清倌兒,就可見他的孝心。”
陳卿仍是不服:“這乃人倫常情。”
“不!”唐牧否定:“唐某的畫並不值什麽價兒,若是個心中無母的,或者會給予母親價貴之物,但不能體會母親的思鄉病。”
在路口與陳卿別過,唐牧才問韓覃:“戲可好看?”
韓覃搖頭:“我不懂聽戲,也沒有耐心坐得住。不過,我今日在永國公府見韓清了。”
唐牧哦了一聲,點了點頭,卻再不言。
韓覃又道:“她言高瞻與夫人欲要將她許給永國公李顯做個貴妾,她如今寄人籬下有些身不由已,想要叫我派人將她接出來,再送到秦州韓雅那裏去。”
韓清還在怡園的時候,唐牧就曾往秦州送過一迴,但誰知她竟半道兒上又跑了迴來。並且還於錦衣衛探怡園的那一夜,趁亂往錦衣衛的刀上突,仍是想一直留在怡園。那雖是個小丫頭,但心機深沉野心極大,與韓覃的性子天別。
在永國公府她有意與韓覃套近乎,肯定也不僅僅是想要逃脫寄人籬下的命運那麽簡單。或者高瞻從輔臣的位置上退下來,賊心不死仍還要有所動作。唐牧默了片刻道:“你把她請到府中來,但是記得要盯好了她,時時提防著她。畢竟她與你或者韓雅,從天性上來說,是完全不同的。”
*
八月間早晚天已有涼意。唐牧入閣後每五夜總要在宮中閣房值上一夜,除此外無論有事無事,他至晚必歸唐府,也無論有事無非,至晚必要來上一迴,早上若能鬧醒她,仍還要來一迴。韓覃如今覺得唐牧這人說自己多年未曾沾過女人隻怕是真的,他就像是兩輩子都沒沾過女人一樣。
自打那日唐牧到上陽居彈過一迴,次日文氏的病便好了。而唐夫人也不敢每每早起再束勒著一府大小五更就往上陽居去請安。傅文益自三朝迴過門便常居於春草堂中,唐府於她來說,除了新婚丈夫唐逸總因公事忙碌在外而難以見麵外,各人皆友善寬和,尤其婆婆文氏,自在她新婚次日病過一迴,她與唐逸兩口子在榻前侍疾一夜之後,如今就專心致力於保養自己,生怕自己身體有恙帶累了小輩。
八月十五這日,趁著中秋佳節之期,韓覃便差鞏兆和派車,自己親書拜帖一份,再備了兩擔禮往高府去請韓清過幾日到唐府來聚。果然,有唐牧如今為內閣輔臣,高府倒是應允的很爽快,次日就讓韓清略帶薄禮來赴唐府。
*
這夜該當唐牧值宿於宮中。內閣大學士雖不過一個五品官階,開國初年基本都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們直接入閣,但漸漸曆幾代下來這些未在各部理過政的庶吉士們理政能力不足,反而一肚子的酸文腐墨。是以到如今這些庶吉士們皆先要到各部曆練過,至少要掛著尚書一職才能入閣。
在各部為任尚書,首輔次輔們皆還領著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的職位,所辦公的閣房卻小的緊緊湊湊隻夠六個人辦公,多出一個人來都騰轉不開身體。
所以這內閣輔臣隻需六人,不能多也不能少,概因閣房太小,少一個折子如山批閱不過來,多一個又房子太小擠不下。
既是輪到他值夜,用過晚飯後唐牧便自己替自己衝了杯茶,坐在案後看公文。
皇帝李昊自親政以來,還是頭一迴進閣房,當然,在來閣房之前,他也不知道這閣房竟能小成這個樣子。他身後還跟著個身量略矮腰身玲瓏的小太監。當然,那膚嫩如膩脂眉兒彎彎臉兒圓圓的小太監,若要說她是個太監,這一宮上下的人也不過是睜眼說瞎話罷了。
皇帝親臨閣房,連唐牧都有些呆住。莊嬪手中提著個食盒放到唐牧公案上,笑著說道:“昨日中秋佳節,想必宮中禦賜過月餅給諸位大臣府眷們。因體恤唐大人案徒勞頓,這是皇上親賜給唐大人的!”
唐牧行大禮謝過,穿著太監府走起來腰肢歪扭的莊嬪便退了出去。李昊挑挑揀揀坐到如今首輔傅煜的公案前,坐得許久才抬頭問唐牧:“先生,您也覺得東廠應該取締掉?”
唐牧道:“東廠為皇家私設,無論成立還是取締,皆由皇上您一人說了算,微臣不敢多言。”
李昊點頭:“蕭山確實可惡,但宦官中有個叫馬驥的,是禦馬監掌印劉錦薦上來的,朕看他很好,就任到東廠去了。他不是陳九的人,想必也不會聽陳九的,如今東廠就在朕的手中。”
唐牧不言,就聽李昊又問:“先生以為,是群臣可信,還是宦官可信?”
事實上,這是自大曆一開國,開國之君便在糾結而無法尋得答案的問題。皇帝多疑,恨不能一人理盡天下事,但他精力有限,所以必須要群臣們來相幫忙治理天下。群臣無論任是何人,是人即有七情六欲,既總有辦不到的地方,或者還會有反逆皇帝之心。於是為了監管群臣,從開國之君伊始,將不能行人事的寺人們提將起來替帝監國,便成了古往今來繼五代十國南漢之後獨有的治朝特色。
李昊既然能問出這句話來,就證明他已經開始在反思老祖宗所定下來的規矩是否果真是需要他深深信仰的鐵律了。唐牧先拜行一禮,才問李昊:“皇上,微臣當年在東宮任學士時,曾推薦您看過一本書,不知皇上您可還記得。”
“《南漢傳》?”李昊點頭道:“朕在潛邸時就已讀完。”
南漢以宦官治國,因宦官而亡國。唐牧道:“如今微臣要答皇上您方才提的那個問題。是宦官可信,還是群臣可信。在微臣看來,無論宦官還是群臣,皆有可信之人,亦皆有不可信之人。這是人之常情世之百態。但另一方麵來說,群臣上有老下有小,有妻有子有家有業,無論行何事,小而為家,大而為國,概因他的子孫皆是這國家中的百姓,他為子孫故,亦不得不操勞起來。”
話說到這裏,便不能再往下說了。
閹人們無根,亦無子孫,沒有為子孫建設家國的動力,自然不會真心實意操勞起來。唐牧剩下的這後半段話,李昊過了片刻才悟出來,隨即深深點頭,起身抱拳拜道:“學生謝過先生!”
唐牧恭送李昊出閣房,直送到文華殿外才止住,目送李昊消失在一道道宮門中。
迴到乾清宮,莊嬪一路扔掉帽子甩出一頭清絲拍著胸膛撲入李昊懷中:“方才嚇死嬪妾了!”
她還是頭一迴扮作小太監與李昊一起出門,居然一路沒人認出,頗有些得意。李昊點著莊嬪的鼻子道:“你做的很好,待過兩日朕私服出宮時,再帶你出去頑。”
他見莊嬪聽完這話並沒有他在期待的那份歡喜,反而眼中一眼氤氳霧色似是要哭的樣子,皺眉問道:“怎的,難道你竟不喜?”
莊嬪笑著搖頭,淚如雨落:“嬪妾太過歡喜,歡喜的竟要哭了。”
夜間照例有參湯進補,莊嬪已到了該迴自己寢宮的時候,如今近身伺候禦前的是一個叫於慎的小太監,小小年級頗會揣摩聖意,端上那碗參湯來在桌案上隱隱飄蕩著熱氣,低言輕喚道:“皇上,您該進補參湯了。”
李昊接過參湯看了一眼卻又放下,這於慎不自覺望了眼如今專寵於乾清宮的,這胖乎乎的小美人一眼,見她早等著自己的目光,亦早準備好十分溫甜的笑容,略帶尷尬的迴了個有些難看的笑。
莊嬪亦有一碗參茶,於慎替她放到了榻上的高腰短腳炕桌上。
外麵禦用監監官高聲叫道:“娘娘該起了!”
這是要催莊嬪迴自己寢宮的意思了。莊嬪自來乖巧,聽到這聲音就必定要告辭,今日卻咬唇湊到李昊身邊,輕聲問道:“皇上,嬪妾能不能再略呆得片刻?”
李昊是皇帝,亦不過一年輕男子,到如今宮中為他所備的妃子中,為一與他同赴過共巫山的,也隻有麵前這有些憨胖的小莊嬪。他捏著莊嬪小手道:“便今夜宿在此又何妨,不管他們,叫禦用監的人在外等著。”
莊嬪仍有些緊張,磕磕巴巴一路顫手端起那參湯到唇邊飲了一氣,咧嘴笑道:“嬪妾喝了皇上的參湯,皇上不怪唄?”
那參茶雖是涼的,入喉卻是一股火辣如灼之氣,她雖早下了必死的決心,此時卻仍是緊張不已。如火苗般將她的整個喉嚨幾乎要燙穿,燙入五髒六腑時她還有神識,還能張嘴,也不過往外吐著絲絲的灼煙。不過瞬時間的事情,李昊還未反應過來,待莊嬪軟軟坐倒在地聲音越來越怪時,才驚問道:“你怎麽啦?”
莊嬪一路拉著李昊的手捂到自己肚子上,她此時還能發生還能說話,可張了張嘴,莊嬪卻生生忍住將要出口的話。他的人生路還長,還會有數不清的女人從宮門外一路送進來,但孩子的意義卻不同。
他或者會因為孩子而永遠記住她,但這件事也將給他最痛苦的打擊。比起自私的讓他記住她,她更願意與唐牧一起嗬護這才成年的男人,讓他成長到能擔負整個國家。
“來人啦!”李昊大叫道:“快傳禦醫來!”
平日裏最能順滑溜馬的於慎那知那碗參茶竟叫莊嬪給喝了。他畢竟還年幼,膽小心淺藏不住事情,此時竟不及叫人拔腿就跑。乾清宮殿外如林的太監林立著,不但太後在此,就連本該在平陽府的景王也在列。馮運機見於慎自殿內連滾帶趴跑出來,隨即說道:“娘娘,隻怕事成了。”
高太後隨即帶著一眾宦官們簇擁著景王往殿內走去。這一眾宦官中有陳九,亦有劉錦。二十四衙門中掌權的絕大多數的宦官們皆在此列,他們簇擁著景王入殿,便見皇帝李昊抱著莊嬪坐在清亮的深黑色大理石地板上。
於慎才跑到殿外便叫幾個陳九偷偷放入皇宮的東廠的番子們步步相逼著,他退不出去,隻得又迴到了殿內。高太後進殿一看李昊抱著那胖胖的莊嬪在地上嚎哭,先罵了一句髒話,隨即親自翹著三寸尖尖的指套去撥了撥桌上那碗參湯,還剩得一半在碗中。
她指著劉錦和陳九:“你們倆,上前去把他給我摁住!”
又指著於慎:“把這半碗給他灌進去。”
於慎畢竟是個孩子,兩腿一軟兩襠間一股惡臭已是屎尿齊流。
陳九做過東廠提督,在外橫行霸道不可一世,劉錦掌著禦馬監,如今更是代替府軍衛隨行衛護皇帝。但他們畢竟在外猖狂借的皆是身後皇帝這隻大老虎的威勢。如今果真叫他們來擒李昊,他們那點賊膽便沒了。
本來該是皇帝喝掉的□□,叫那莊嬪喝了。陳九此時覺得事情不對,轉身四顧見馮運機不在,麵對著九五至尊此時竟也不敢上前,抖腿如篩糠般
“府軍衛何在!”李昊丟掉莊嬪站起來高聲叫著,連連往後退進東暖閣,在窗子上大聲喊道:“府軍衛何在!府軍衛!”
高太後從從容容跟著東暖閣,親自捧著參湯遞給李昊:“皇上,您別叫了,這裏沒有人能聽見你的聲音。”
她自己不帶頭,手下這些閹貨廢物們便如羊一樣不敢出頭。畢竟他們對皇權還有所懼威,不像高太後自己,陪死了一個皇帝又親手扶起來一個,她比任何人知道皇帝內心的怯懦和軟弱。而此時她漸漸被李昊逼到山窮水盡的位置上,在暮年不得不再為自己爭一迴。
☆、第72章
“皇上,您喝了這個,去的會像莊嬪一樣快,哀家保證,比外麵番子們對付你要舒服的多。”高太後步步逼近,陳九和劉錦等人也跟了上來。景王有些著急,已經脫掉外麵黑色的大披風露出明黃色龍袍坐到了龍椅上。
而身後披黑色披風頭戴黑色帷帽,惟露出修長鼻梁並微勾著一抹冷笑的馮運機,下巴剛毅,一股倔氣。他一路自各道宮門持令牌往外,清瘦一道身影疾步快走,一道道巍巍高聳的宮門頓時開啟,府軍衛終於聽到了唿聲追進了乾清宮。文華殿外唐牧等得多時,見馮運機走過來,擦肩而過的功夫一把攔住他的肩膀拍了拍,對他說道:“知友,這些日子苦了你了,去杭州吧,你的身份和差事如今在那裏。”
說完,唐牧便自道道宮門往內,亦是直奔乾清宮而去。
府軍衛們已經進了乾清宮,但他們統共不過二十多人,而今日陳九從東廠放進來逼宮的幾個番子俱是高手。高太後眼見府軍衛的帶刀舍人們湧到殿外,心慌手軟那參茶盞嘩啦一聲便碎到了大理石地磚上:“他們,他們是誰放進來的?”
一個人時橫膽,兩個人時推逶。劉錦和陳九兩個此時皆望著對方,不知該更進一步去替高太後抓住李昊,還是趁著此時的大亂去逃命。彼此打量間,陳九終歸要老一點,半截入土身後金銀太多沒了拚搏之意,轉過身就跑了。既陳九跑了,劉錦為了更進一步成為司禮監秉筆也要拚一把,衝上來便去與捉皇帝李昊。
而他身後的馬驥也帶著番子們衝進暖閣,瞬時便將李昊團團圍住。
唐牧一路快跑著進乾清宮,自一個帶刀舍人手中奪過刀便提刀放番守門的番子,提著帶血的單刀便進了東暖閣。參湯碗碎了,九五至尊的皇帝李昊被逼在角落中,手中持著一盞一尺多高的燈台。劉錦提刀正是步步逼近,他這是要弑君了。
李昊從未見過唐牧這種文臣出手,隻見他極快的一路衝過來,身形快到人幾乎不能看清的地步,東廠的番子自然功夫不在話下,四五個番子將他圍在一處提刀就上。唐牧沒有多餘的姿勢,橫刀劈翻一個的同時以腳踢飛另一個的的刀,在劉錦出手到一半時,他手中的刀已經整個兒將劉錦貫穿。外麵殺聲四起,府軍衛的帶刀舍人們已經和東廠番子們殺作一團。高太後此時左右四顧才不見了馮運機,慌得連連大叫道:“陳九,陳九,你們都死到那裏去了?馮運機!馮運機!”
人來人往腳步踏過,那歪躺在地上還不過才成年少女模樣的莊嬪嘴角一抹黑血,就躺在大理石地上。李昊一步步走過去,景王坐了片刻,又覺得不合適,從龍椅上溜了下來,也趁亂跑出大殿,不見了蹤影。
不過一場由太後和太監們導演的鬧劇,卻險些果真宮廷生變。
東廠的番子們平日裏耀武揚威無所不不能,也不過是因為狗仗人勢。此時真正到府軍衛們拿他們當謀逆之賊斬殺的時候,卻是如潰穴之蟻般抱頭亂竄。李昊抱著已然僵硬的莊嬪在地上坐得許久,抬頭見高太後叫帶刀舍人逼站在自己麵前,抬頭問道:“母後,孩兒可是待您不孝?”
高太後不言,慢慢扭過了頭。李昊仍抱著莊嬪的頭不肯起來,唐牧知他心意,轉身進暖閣取了隻軟枕出來雙手奉給李昊,李昊細心將那引枕墊到莊嬪頭底下,墊她猶如枕著枕頭睡在地上,才對唐牧低聲說:“勞煩先生再替我抱床錦被出來,地上太涼了。”
唐牧轉身進了暖閣,片刻又抱出錦被,李昊便將那錦被細細覆在莊嬪身上。高太後見此不由冷笑:“色迷心竅的東西!”
李昊這才轉身坐到龍椅上,交握著雙手俯身問高太後:“兒子並未懺逆過母後,於不知不覺中,您竟將無召不得入京的藩王召進宮來,還親捧毒酒欲要逼死兒子,母後,您為何要如此待朕?”
高太後仍是冷笑著不說話。見李昊盯的久了,才道:“成王敗寇,哀家認栽就是,要殺要刮,皇上您自己看著辦。”
李昊心哀意冷,揮手叫帶刀舍人將高太後押下去,這才對站在一旁的唐牧說:“朕也曾讀過許多史書,卻從來不知道謀朝篡位竟是件這樣容易的事情。”
劉錦叫兩個帶刀舍人提拎著扔進來,他撲在地上止不住的磕頭哀嚎:“皇上,奴婢犯了失心瘋,葷油迷了心竅才會如此糊塗,還請皇上您老人家饒了奴婢這條豬狗不如的賤命吧。”
“你們打算如何昭告天下?”李昊問道:“又是如何行事?說出來我饒你不死。”
他轉得片刻眼珠,忽而便哀嚎著叫道:“這皆是陳九的錯,他是司禮監掌印,這萬事皆由他與太後娘娘相謀。偽製聖旨,蓋好禦印,再矯召而出,待到明日天亮前宮門開時,更發陛下暴亡昭書,同時扶景王登位。”
李昊聽的骨寒,轉身問唐牧:“先生以為如此可行?”
唐牧跪伏在地,才道:“若陛下無子而暴亡,以血親來推,當是景王繼位。而陳九掌著禦印,若他生異心而矯成傳位禦旨,委實可行。”
李昊深歎一口涼氣,仰麵閉眼坐得許久,才開口說道:“唐清臣何在?”
唐牧道:“臣在!”
李昊道:“傳朕禦旨,三更開宮門,著大理寺並錦衣衛入宮,配合府軍衛清查二十四衙門所有太監,與慈寧宮有染者全部下到詔獄嚴刑拷打,若有沾染,殺無赫。朕要清臣你親自負責此事,定要將此事來龍去脈查個水落實出,不能有一條漏網之魚。
再,從即刻起,廢司禮監,朕要親自秉筆批奏折!”
“臣尊旨!”唐牧起身,奉皇帝口諭一路到午門上開掖門,雖陳卿並唐逸兩個徹夜無休等著,此時卻還要裝出才接到急令的樣子,匆匆帶人趕往皇宮,去平定一場謀逆之亂。
東廠提督馬驥早聽到風聲,但他機智狡猾站對了位置,此時便將東廠下轄所有番子們皆俱反拷雙手,自己亦反捆雙手帶著下屬們直挺挺跪在午門外,任憑大理寺接管錦衣衛,並掌握整個宮廷的護衛工作。
*
實際上她心裏更好奇的是,韓清若要找幫手,為什麽不去找唐牧。
“你派人來接我吧。”韓清一把拽住韓覃的手,言辭亦是十分懇切,目光中滿是祈憐:“好姐姐,如今你是我唯一的家人,唐牧又是內閣輔臣,若你遣人來接,我舅母再無話說必定會放人的。待我到了你府上,你再想辦法送我到秦州去,隻要能逃到我姐姐那裏,就什麽都好了。”
韓覃猶豫了片刻,心思轉了幾轉道:“我得迴去問問我家二爺,畢竟你們府上牽扯著官司,若他說可行,我便著人來接你!”
韓清臉笑的跟朵花兒似的,千恩萬謝,將韓覃揉了又揉搓了又搓。好容易有永國公府下人來請,韓覃辭過諸人出來,便見唐牧與陳卿兩個在永國公府大門外站著。今日這府中大開壽筵,人員來往嘈雜,他倆在府前一排萬年青旁站著,見韓覃出來,才一起往前走去。
韓覃在後跟著,遠離了永國公府路上再無行人時,陳卿頗有惱怒的問唐牧:“清臣,馬驥那是個什麽東西,我大理寺壓著他多少黑料,你方才為何不讓我在永國公麵前提起?”
唐牧道:“東廠提督一職任免是由皇上定的,馬驥顯然是投了皇上的意才能任職提督。而永國公與馬驥私交甚好,又是太後一係最大的靠山。東廠隻要不倒,就總需要一個提督,馬驥是最好的人選。”
見陳卿仍然跟著,唐牧止步說道:“放心吧,李顯或者與太後一條心,但絕對不會反。”
“為何?”陳卿緊跟著問道。
唐牧笑:“因為他是個孝子。孝敬父母的人,於大事上有節義,絕對不會做出背國逆家的大事。”
陳卿又問:“清臣怎知李顯是個孝子。”
唐牧仍在笑:“李老夫人與方才他麵前正得寵的那小清倌兒皆是揚州人,唐某一幅長軸並不值什麽價兒,老夫人手中貴物亦多,他能在收到唐某親手所繪《揚州二十四景錄》即刻獻給老夫人而不是轉身贈予清倌兒,就可見他的孝心。”
陳卿仍是不服:“這乃人倫常情。”
“不!”唐牧否定:“唐某的畫並不值什麽價兒,若是個心中無母的,或者會給予母親價貴之物,但不能體會母親的思鄉病。”
在路口與陳卿別過,唐牧才問韓覃:“戲可好看?”
韓覃搖頭:“我不懂聽戲,也沒有耐心坐得住。不過,我今日在永國公府見韓清了。”
唐牧哦了一聲,點了點頭,卻再不言。
韓覃又道:“她言高瞻與夫人欲要將她許給永國公李顯做個貴妾,她如今寄人籬下有些身不由已,想要叫我派人將她接出來,再送到秦州韓雅那裏去。”
韓清還在怡園的時候,唐牧就曾往秦州送過一迴,但誰知她竟半道兒上又跑了迴來。並且還於錦衣衛探怡園的那一夜,趁亂往錦衣衛的刀上突,仍是想一直留在怡園。那雖是個小丫頭,但心機深沉野心極大,與韓覃的性子天別。
在永國公府她有意與韓覃套近乎,肯定也不僅僅是想要逃脫寄人籬下的命運那麽簡單。或者高瞻從輔臣的位置上退下來,賊心不死仍還要有所動作。唐牧默了片刻道:“你把她請到府中來,但是記得要盯好了她,時時提防著她。畢竟她與你或者韓雅,從天性上來說,是完全不同的。”
*
八月間早晚天已有涼意。唐牧入閣後每五夜總要在宮中閣房值上一夜,除此外無論有事無事,他至晚必歸唐府,也無論有事無非,至晚必要來上一迴,早上若能鬧醒她,仍還要來一迴。韓覃如今覺得唐牧這人說自己多年未曾沾過女人隻怕是真的,他就像是兩輩子都沒沾過女人一樣。
自打那日唐牧到上陽居彈過一迴,次日文氏的病便好了。而唐夫人也不敢每每早起再束勒著一府大小五更就往上陽居去請安。傅文益自三朝迴過門便常居於春草堂中,唐府於她來說,除了新婚丈夫唐逸總因公事忙碌在外而難以見麵外,各人皆友善寬和,尤其婆婆文氏,自在她新婚次日病過一迴,她與唐逸兩口子在榻前侍疾一夜之後,如今就專心致力於保養自己,生怕自己身體有恙帶累了小輩。
八月十五這日,趁著中秋佳節之期,韓覃便差鞏兆和派車,自己親書拜帖一份,再備了兩擔禮往高府去請韓清過幾日到唐府來聚。果然,有唐牧如今為內閣輔臣,高府倒是應允的很爽快,次日就讓韓清略帶薄禮來赴唐府。
*
這夜該當唐牧值宿於宮中。內閣大學士雖不過一個五品官階,開國初年基本都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們直接入閣,但漸漸曆幾代下來這些未在各部理過政的庶吉士們理政能力不足,反而一肚子的酸文腐墨。是以到如今這些庶吉士們皆先要到各部曆練過,至少要掛著尚書一職才能入閣。
在各部為任尚書,首輔次輔們皆還領著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的職位,所辦公的閣房卻小的緊緊湊湊隻夠六個人辦公,多出一個人來都騰轉不開身體。
所以這內閣輔臣隻需六人,不能多也不能少,概因閣房太小,少一個折子如山批閱不過來,多一個又房子太小擠不下。
既是輪到他值夜,用過晚飯後唐牧便自己替自己衝了杯茶,坐在案後看公文。
皇帝李昊自親政以來,還是頭一迴進閣房,當然,在來閣房之前,他也不知道這閣房竟能小成這個樣子。他身後還跟著個身量略矮腰身玲瓏的小太監。當然,那膚嫩如膩脂眉兒彎彎臉兒圓圓的小太監,若要說她是個太監,這一宮上下的人也不過是睜眼說瞎話罷了。
皇帝親臨閣房,連唐牧都有些呆住。莊嬪手中提著個食盒放到唐牧公案上,笑著說道:“昨日中秋佳節,想必宮中禦賜過月餅給諸位大臣府眷們。因體恤唐大人案徒勞頓,這是皇上親賜給唐大人的!”
唐牧行大禮謝過,穿著太監府走起來腰肢歪扭的莊嬪便退了出去。李昊挑挑揀揀坐到如今首輔傅煜的公案前,坐得許久才抬頭問唐牧:“先生,您也覺得東廠應該取締掉?”
唐牧道:“東廠為皇家私設,無論成立還是取締,皆由皇上您一人說了算,微臣不敢多言。”
李昊點頭:“蕭山確實可惡,但宦官中有個叫馬驥的,是禦馬監掌印劉錦薦上來的,朕看他很好,就任到東廠去了。他不是陳九的人,想必也不會聽陳九的,如今東廠就在朕的手中。”
唐牧不言,就聽李昊又問:“先生以為,是群臣可信,還是宦官可信?”
事實上,這是自大曆一開國,開國之君便在糾結而無法尋得答案的問題。皇帝多疑,恨不能一人理盡天下事,但他精力有限,所以必須要群臣們來相幫忙治理天下。群臣無論任是何人,是人即有七情六欲,既總有辦不到的地方,或者還會有反逆皇帝之心。於是為了監管群臣,從開國之君伊始,將不能行人事的寺人們提將起來替帝監國,便成了古往今來繼五代十國南漢之後獨有的治朝特色。
李昊既然能問出這句話來,就證明他已經開始在反思老祖宗所定下來的規矩是否果真是需要他深深信仰的鐵律了。唐牧先拜行一禮,才問李昊:“皇上,微臣當年在東宮任學士時,曾推薦您看過一本書,不知皇上您可還記得。”
“《南漢傳》?”李昊點頭道:“朕在潛邸時就已讀完。”
南漢以宦官治國,因宦官而亡國。唐牧道:“如今微臣要答皇上您方才提的那個問題。是宦官可信,還是群臣可信。在微臣看來,無論宦官還是群臣,皆有可信之人,亦皆有不可信之人。這是人之常情世之百態。但另一方麵來說,群臣上有老下有小,有妻有子有家有業,無論行何事,小而為家,大而為國,概因他的子孫皆是這國家中的百姓,他為子孫故,亦不得不操勞起來。”
話說到這裏,便不能再往下說了。
閹人們無根,亦無子孫,沒有為子孫建設家國的動力,自然不會真心實意操勞起來。唐牧剩下的這後半段話,李昊過了片刻才悟出來,隨即深深點頭,起身抱拳拜道:“學生謝過先生!”
唐牧恭送李昊出閣房,直送到文華殿外才止住,目送李昊消失在一道道宮門中。
迴到乾清宮,莊嬪一路扔掉帽子甩出一頭清絲拍著胸膛撲入李昊懷中:“方才嚇死嬪妾了!”
她還是頭一迴扮作小太監與李昊一起出門,居然一路沒人認出,頗有些得意。李昊點著莊嬪的鼻子道:“你做的很好,待過兩日朕私服出宮時,再帶你出去頑。”
他見莊嬪聽完這話並沒有他在期待的那份歡喜,反而眼中一眼氤氳霧色似是要哭的樣子,皺眉問道:“怎的,難道你竟不喜?”
莊嬪笑著搖頭,淚如雨落:“嬪妾太過歡喜,歡喜的竟要哭了。”
夜間照例有參湯進補,莊嬪已到了該迴自己寢宮的時候,如今近身伺候禦前的是一個叫於慎的小太監,小小年級頗會揣摩聖意,端上那碗參湯來在桌案上隱隱飄蕩著熱氣,低言輕喚道:“皇上,您該進補參湯了。”
李昊接過參湯看了一眼卻又放下,這於慎不自覺望了眼如今專寵於乾清宮的,這胖乎乎的小美人一眼,見她早等著自己的目光,亦早準備好十分溫甜的笑容,略帶尷尬的迴了個有些難看的笑。
莊嬪亦有一碗參茶,於慎替她放到了榻上的高腰短腳炕桌上。
外麵禦用監監官高聲叫道:“娘娘該起了!”
這是要催莊嬪迴自己寢宮的意思了。莊嬪自來乖巧,聽到這聲音就必定要告辭,今日卻咬唇湊到李昊身邊,輕聲問道:“皇上,嬪妾能不能再略呆得片刻?”
李昊是皇帝,亦不過一年輕男子,到如今宮中為他所備的妃子中,為一與他同赴過共巫山的,也隻有麵前這有些憨胖的小莊嬪。他捏著莊嬪小手道:“便今夜宿在此又何妨,不管他們,叫禦用監的人在外等著。”
莊嬪仍有些緊張,磕磕巴巴一路顫手端起那參湯到唇邊飲了一氣,咧嘴笑道:“嬪妾喝了皇上的參湯,皇上不怪唄?”
那參茶雖是涼的,入喉卻是一股火辣如灼之氣,她雖早下了必死的決心,此時卻仍是緊張不已。如火苗般將她的整個喉嚨幾乎要燙穿,燙入五髒六腑時她還有神識,還能張嘴,也不過往外吐著絲絲的灼煙。不過瞬時間的事情,李昊還未反應過來,待莊嬪軟軟坐倒在地聲音越來越怪時,才驚問道:“你怎麽啦?”
莊嬪一路拉著李昊的手捂到自己肚子上,她此時還能發生還能說話,可張了張嘴,莊嬪卻生生忍住將要出口的話。他的人生路還長,還會有數不清的女人從宮門外一路送進來,但孩子的意義卻不同。
他或者會因為孩子而永遠記住她,但這件事也將給他最痛苦的打擊。比起自私的讓他記住她,她更願意與唐牧一起嗬護這才成年的男人,讓他成長到能擔負整個國家。
“來人啦!”李昊大叫道:“快傳禦醫來!”
平日裏最能順滑溜馬的於慎那知那碗參茶竟叫莊嬪給喝了。他畢竟還年幼,膽小心淺藏不住事情,此時竟不及叫人拔腿就跑。乾清宮殿外如林的太監林立著,不但太後在此,就連本該在平陽府的景王也在列。馮運機見於慎自殿內連滾帶趴跑出來,隨即說道:“娘娘,隻怕事成了。”
高太後隨即帶著一眾宦官們簇擁著景王往殿內走去。這一眾宦官中有陳九,亦有劉錦。二十四衙門中掌權的絕大多數的宦官們皆在此列,他們簇擁著景王入殿,便見皇帝李昊抱著莊嬪坐在清亮的深黑色大理石地板上。
於慎才跑到殿外便叫幾個陳九偷偷放入皇宮的東廠的番子們步步相逼著,他退不出去,隻得又迴到了殿內。高太後進殿一看李昊抱著那胖胖的莊嬪在地上嚎哭,先罵了一句髒話,隨即親自翹著三寸尖尖的指套去撥了撥桌上那碗參湯,還剩得一半在碗中。
她指著劉錦和陳九:“你們倆,上前去把他給我摁住!”
又指著於慎:“把這半碗給他灌進去。”
於慎畢竟是個孩子,兩腿一軟兩襠間一股惡臭已是屎尿齊流。
陳九做過東廠提督,在外橫行霸道不可一世,劉錦掌著禦馬監,如今更是代替府軍衛隨行衛護皇帝。但他們畢竟在外猖狂借的皆是身後皇帝這隻大老虎的威勢。如今果真叫他們來擒李昊,他們那點賊膽便沒了。
本來該是皇帝喝掉的□□,叫那莊嬪喝了。陳九此時覺得事情不對,轉身四顧見馮運機不在,麵對著九五至尊此時竟也不敢上前,抖腿如篩糠般
“府軍衛何在!”李昊丟掉莊嬪站起來高聲叫著,連連往後退進東暖閣,在窗子上大聲喊道:“府軍衛何在!府軍衛!”
高太後從從容容跟著東暖閣,親自捧著參湯遞給李昊:“皇上,您別叫了,這裏沒有人能聽見你的聲音。”
她自己不帶頭,手下這些閹貨廢物們便如羊一樣不敢出頭。畢竟他們對皇權還有所懼威,不像高太後自己,陪死了一個皇帝又親手扶起來一個,她比任何人知道皇帝內心的怯懦和軟弱。而此時她漸漸被李昊逼到山窮水盡的位置上,在暮年不得不再為自己爭一迴。
☆、第72章
“皇上,您喝了這個,去的會像莊嬪一樣快,哀家保證,比外麵番子們對付你要舒服的多。”高太後步步逼近,陳九和劉錦等人也跟了上來。景王有些著急,已經脫掉外麵黑色的大披風露出明黃色龍袍坐到了龍椅上。
而身後披黑色披風頭戴黑色帷帽,惟露出修長鼻梁並微勾著一抹冷笑的馮運機,下巴剛毅,一股倔氣。他一路自各道宮門持令牌往外,清瘦一道身影疾步快走,一道道巍巍高聳的宮門頓時開啟,府軍衛終於聽到了唿聲追進了乾清宮。文華殿外唐牧等得多時,見馮運機走過來,擦肩而過的功夫一把攔住他的肩膀拍了拍,對他說道:“知友,這些日子苦了你了,去杭州吧,你的身份和差事如今在那裏。”
說完,唐牧便自道道宮門往內,亦是直奔乾清宮而去。
府軍衛們已經進了乾清宮,但他們統共不過二十多人,而今日陳九從東廠放進來逼宮的幾個番子俱是高手。高太後眼見府軍衛的帶刀舍人們湧到殿外,心慌手軟那參茶盞嘩啦一聲便碎到了大理石地磚上:“他們,他們是誰放進來的?”
一個人時橫膽,兩個人時推逶。劉錦和陳九兩個此時皆望著對方,不知該更進一步去替高太後抓住李昊,還是趁著此時的大亂去逃命。彼此打量間,陳九終歸要老一點,半截入土身後金銀太多沒了拚搏之意,轉過身就跑了。既陳九跑了,劉錦為了更進一步成為司禮監秉筆也要拚一把,衝上來便去與捉皇帝李昊。
而他身後的馬驥也帶著番子們衝進暖閣,瞬時便將李昊團團圍住。
唐牧一路快跑著進乾清宮,自一個帶刀舍人手中奪過刀便提刀放番守門的番子,提著帶血的單刀便進了東暖閣。參湯碗碎了,九五至尊的皇帝李昊被逼在角落中,手中持著一盞一尺多高的燈台。劉錦提刀正是步步逼近,他這是要弑君了。
李昊從未見過唐牧這種文臣出手,隻見他極快的一路衝過來,身形快到人幾乎不能看清的地步,東廠的番子自然功夫不在話下,四五個番子將他圍在一處提刀就上。唐牧沒有多餘的姿勢,橫刀劈翻一個的同時以腳踢飛另一個的的刀,在劉錦出手到一半時,他手中的刀已經整個兒將劉錦貫穿。外麵殺聲四起,府軍衛的帶刀舍人們已經和東廠番子們殺作一團。高太後此時左右四顧才不見了馮運機,慌得連連大叫道:“陳九,陳九,你們都死到那裏去了?馮運機!馮運機!”
人來人往腳步踏過,那歪躺在地上還不過才成年少女模樣的莊嬪嘴角一抹黑血,就躺在大理石地上。李昊一步步走過去,景王坐了片刻,又覺得不合適,從龍椅上溜了下來,也趁亂跑出大殿,不見了蹤影。
不過一場由太後和太監們導演的鬧劇,卻險些果真宮廷生變。
東廠的番子們平日裏耀武揚威無所不不能,也不過是因為狗仗人勢。此時真正到府軍衛們拿他們當謀逆之賊斬殺的時候,卻是如潰穴之蟻般抱頭亂竄。李昊抱著已然僵硬的莊嬪在地上坐得許久,抬頭見高太後叫帶刀舍人逼站在自己麵前,抬頭問道:“母後,孩兒可是待您不孝?”
高太後不言,慢慢扭過了頭。李昊仍抱著莊嬪的頭不肯起來,唐牧知他心意,轉身進暖閣取了隻軟枕出來雙手奉給李昊,李昊細心將那引枕墊到莊嬪頭底下,墊她猶如枕著枕頭睡在地上,才對唐牧低聲說:“勞煩先生再替我抱床錦被出來,地上太涼了。”
唐牧轉身進了暖閣,片刻又抱出錦被,李昊便將那錦被細細覆在莊嬪身上。高太後見此不由冷笑:“色迷心竅的東西!”
李昊這才轉身坐到龍椅上,交握著雙手俯身問高太後:“兒子並未懺逆過母後,於不知不覺中,您竟將無召不得入京的藩王召進宮來,還親捧毒酒欲要逼死兒子,母後,您為何要如此待朕?”
高太後仍是冷笑著不說話。見李昊盯的久了,才道:“成王敗寇,哀家認栽就是,要殺要刮,皇上您自己看著辦。”
李昊心哀意冷,揮手叫帶刀舍人將高太後押下去,這才對站在一旁的唐牧說:“朕也曾讀過許多史書,卻從來不知道謀朝篡位竟是件這樣容易的事情。”
劉錦叫兩個帶刀舍人提拎著扔進來,他撲在地上止不住的磕頭哀嚎:“皇上,奴婢犯了失心瘋,葷油迷了心竅才會如此糊塗,還請皇上您老人家饒了奴婢這條豬狗不如的賤命吧。”
“你們打算如何昭告天下?”李昊問道:“又是如何行事?說出來我饒你不死。”
他轉得片刻眼珠,忽而便哀嚎著叫道:“這皆是陳九的錯,他是司禮監掌印,這萬事皆由他與太後娘娘相謀。偽製聖旨,蓋好禦印,再矯召而出,待到明日天亮前宮門開時,更發陛下暴亡昭書,同時扶景王登位。”
李昊聽的骨寒,轉身問唐牧:“先生以為如此可行?”
唐牧跪伏在地,才道:“若陛下無子而暴亡,以血親來推,當是景王繼位。而陳九掌著禦印,若他生異心而矯成傳位禦旨,委實可行。”
李昊深歎一口涼氣,仰麵閉眼坐得許久,才開口說道:“唐清臣何在?”
唐牧道:“臣在!”
李昊道:“傳朕禦旨,三更開宮門,著大理寺並錦衣衛入宮,配合府軍衛清查二十四衙門所有太監,與慈寧宮有染者全部下到詔獄嚴刑拷打,若有沾染,殺無赫。朕要清臣你親自負責此事,定要將此事來龍去脈查個水落實出,不能有一條漏網之魚。
再,從即刻起,廢司禮監,朕要親自秉筆批奏折!”
“臣尊旨!”唐牧起身,奉皇帝口諭一路到午門上開掖門,雖陳卿並唐逸兩個徹夜無休等著,此時卻還要裝出才接到急令的樣子,匆匆帶人趕往皇宮,去平定一場謀逆之亂。
東廠提督馬驥早聽到風聲,但他機智狡猾站對了位置,此時便將東廠下轄所有番子們皆俱反拷雙手,自己亦反捆雙手帶著下屬們直挺挺跪在午門外,任憑大理寺接管錦衣衛,並掌握整個宮廷的護衛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