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複知道高氏慣是個會大驚小怪的,他早間出門時就聽韓覃說要找當年分府時砸在地裏的祖磚,也知高氏必是為此而大鬧,遂也不往光祿寺再去,一徑騎上手下隨從們牽來的馬便直奔家中。
他也不往正門,自西邊角門上經過時見外麵停著許多大車,車上裝著皆是木料石材,待進得院子,便見高氏叫兩個媽媽捉著正在那裏嚎哭。韓複下馬大步進院了,遠遠就吼道:“蠢婦,給我滾迴自家院裏去。”
高氏與兩個婆子此起彼伏的正哭著,見自家老爺進來先是一通吼,知道又觸到了黴頭,慌得卷做一團登時走了。韓複走到韓覃身邊,見韓覃斂禮也是略微點了點頭,指著腳邊石塊說道:“你自砌你的牆,你叔母那是發瘋,不必管她。”
他繼續往前走著,韓覃便也隻得跟上。韓複心中還想著陳九所說的阿物兒那三個字,若光憑那三個字來說,他便可以隨隨便便把大的弄走再把小的弄脫,這一大片宅院仍是他一個人的。
韓複一路沿著薜荔藤蘿中的小徑往前走,走到湖心亭的位置才止步,迴頭見韓覃默默無言跟著,又自那位置走到後麵一處極高的假山處,緩步登上假山台階,遙指著遠極處一處高聳的大殿問韓覃:“你可知那是什麽地方?”
韓覃迴道:“叔父,那當是永定門。”
韓複點頭,轉身再望另一邊時卻不再出聲。他腳下的位置再往上,是一處用漢白玉砌成的泉池,池中裝機關,活水相偎,養金鯉一十八隻,而自這泉池往北遙極處,以此為軸線直過去恰就是皇極殿,他這宅子連成三角,恰好一角是地壇一角是皇極殿,當年那個風水先生叫他辟此地為湖藏水養氣,恰也是遙對那兩處貴極之地,風水唿應,叫他能進財如水。
十年日進鬥金,官運享通的好日子怎麽晃眼就過完了呢?身邊這小丫頭從這府中離開的那年,頭上總著兩個小角兒,因她嘴甜乖巧,比韓萋和韓雅更能討老人歡心。當年兩府之間有角門相通,他當年迴府,也總愛逗逗這小丫頭。
韓儼一府覆滅,他不是沒有傷心過。可是再傷心,也不期盼這兩個遺孤能迴來。如今他們猛乍乍帶著銀子贖迴宅院就要來將這些年助他行大運日進鬥金的風水局破壞,他怎麽能忍?
小的好解決,唯有這個大的。女兒家孤身一人不可怕,最怕的是她身後有靠山,他能不能動她,還得探清楚唐牧是否真是她的靠山。畢竟她隨手而出的那一千兩銀子,和這滿院的工人砂石木料都是那麽的可疑,絕對不是譚洪那麽個窮老頭子能出得起的。
他迴到內院,徑直到韓清閨房,進門見韓清正在指揮著幾個小丫頭熏衣服,又轉出來在外間榻床上坐了,問道:“明兒可是要出門做客?”
韓清笑嘻嘻迴道:“聽聞唐府孫少爺唐逸今科禦筆欽點了二甲傳臚,唐府邀人來請,母親就應了,母親的意思,隻怕是要促成大姐姐與那孫少爺唐逸的婚事,女兒也沾大姐姐的光,出門去頑一迴。”
“瞎胡鬧!”韓複皺起眉頭喝了一聲。
若是想把韓清嫁給唐牧,韓雅自然就不能嫁給唐逸,姐妹倆嫁給爺孫,那可得笑掉天下人的大牙。但唐逸是個好苗子,才十七歲的二甲傳臚,長的清俊又乖巧,家教好,門風清正,這樣的良婿再難尋覓。
而唐牧眼看就能入閣,一個不到三十歲的輔臣女婿,更是人中龍鳳,天下再難尋。韓複想選這個又想選那個,想來想去決定先不下決斷,沉默半晌又問女兒:“方才你母親到隔壁去鬧,你為何也不阻止一下。韓覃才剛剛迴來,你母親就帶著一群奴才與她對著打,傳到外人耳朵裏,豈不要叫人笑掉大牙。”
韓清自抱個鼓凳在韓清腿邊坐下,輕手替他捶著腿,輕聲道:“父親,那府二姐姐與韓柏舟兩個本就是落難,如今又要咱們的院子。那一大塊地皮如若真金白銀的買,在這京城中,幾萬兩銀子都打不住。二姐姐不知道你肯一千兩銀子賣給她是你要看唐牧的麵子,還隻當她那點小聰明就唬住了。雖說占了咱們的院子,可心裏卻一絲兒的恩情也沒有。
這家裏總要有人唱白臉,還有要人□□臉,要給她一個下馬威,還要叫她些害怕,完了再給她點兒甜頭,她隻怕就能真心實意的服氣。我知道您如今也在猜她的來路,您放心,等我與她搭上線兒了,慢慢給您套問,好不好?”
這一席話說說的韓複愁眉頓展,亦是連連稱讚:“我的清兒聰慧,遍京城的姑娘也不能及。把你說給唐牧,我還真有些可惜。”
韓清聽了父親這話,小臉兒卻是一紅。她想起那夜她因難堪而裝暈時,抱起她的那雙臂膀,那個寬闊而厚實的胸膛,以及沉沉的心跳。明天要往唐府做客的事情,其實是她原來竄掇著高氏成行的。那時候她還隻是想去逗逗唐逸,唐府那個孫少爺。
但如今相比起唐逸來,她更期待能見到唐牧,相對於唐逸那一眼就可看穿的小心思,一經撩撥就主動湊上來的輕浮,唐牧的沉穩更像一本無字天書,叫她讀不懂,看不穿,更誘惑著她要往裏試探。想到此,韓清說道:“若父親想試一試隔壁二姐姐與唐牧的關係有多深,為何不叫母親明天把她也帶上,若果真唐牧與她有牽扯,隻要女兒能見得到的場合,一定一眼就能看出來。”
*
韓複出了韓清閨房,又轉到自已與高氏所住的主院,進屋見高氏哼哼唱唱個不停的正在指揮著幾個小丫頭熏衣服,收拾釵環,裏裏外外忙碌個不停。他閉眼考量許久,又睜開眼問高氏:“明天你要去唐府做客?”
高氏嗯了一聲,展著件牙白色的褙子問韓複:“老爺您瞧著這件如何?”
韓複看這胖乎乎的夫人一眼,年輕時本就不美的她,如今五官更是撐了形樣,偏還愛塗脂沫粉滿頭珠翠,他自己有貌,人也斯文,到了四十歲的年級身材還不走樣,對於人的外貌也就更挑剔。
而他這夫人,那怕多看一眼,他都覺得於她於自己都是種罪過,可胖夫人帶財,他十年的發財路,也是高氏十年的發胖路,他之所以一直能忍得這胖夫人繼續胖下去,就是把她當成尊財神爺來看。他歎了口氣別過眼道:“明兒把韓覃也帶上!”
高氏趁著韓複不看自己遠遠白了他一眼:“帶韓覃去幹什麽?那小丫頭潑婦一樣,還帶著個更潑的丫頭,今兒我們打了好一架,急赤白臉帶她做甚?”
韓複厲聲說道:“蠢貨!呆子!爺們的事情你懂什麽?帶上韓覃一起去。不過到時候你可別犯癡隻顯擺你的首飾衣服,得給我盯緊了,看到時候唐府一家人見了韓覃有什麽反應,看他們是相熟的樣子還是果然不認識。”
他坐在圈椅上重又陷入沉思了半晌,忽而搖頭道:“不成,這個蠢貨不頂用,韓清又隻能在內院,就算唐牧果真迴府,見的也是外客,明天我還得自己去一趟唐府。”
陳九越不肯透露,韓複的心中就越發起疑。韓清是照著陳九的說法打扮的,打扮的一朵花兒似的進了怡園都沒能引起唐牧的注意,無功而返。但唐牧又能為了韓覃的宅基地而鬆口幫高瞻,這可不僅僅是一句忘年之交就能解釋的。
高氏多年不曾與他同床,轉身進內間去睡了。韓貢見爹娘都不注意,進屋抱起那鳥籠子轉身溜出去,又不知往那裏鬼混去了。
*
晚間,怡園內院,唐牧正在窗下大畫案上臨畫,熊貫垂手站著給他報備今日韓複府上一場鬧劇,唐牧皺眉聽著,聽完後擲筆,許久才說:“你的意思是,韓府那個蠢婦竟半點也未將韓覃放在眼裏?”
熊貫迴道:“表姑娘住著間臨水的大屋子,潮氣又重蚊蟲又多,新屋子要蓋起來隻怕還有些時日,這幾日皆是在外頭拿個小爐子吊吃吊喝,很不方便!”
唐牧站在畫案前不語,許久又問熊貫:“你說韓府那蠢婦明日要去咱們那府做客?”
熊貫迴道:“她內院的丫環是這麽說的,還說那韓複叫表姑娘也跟去。”
“正好!”唐牧麵上顏色極其難看:“明天你把我要見的人都請到唐府去,我也到那府坐坐,咱們給韓覃長點麵子去。”
看著熊貫從門上退出去,唐牧轉身走到書案後太師椅上坐下,取出製書提起朱筆一封封看著批閱起來。韓覃當年在唐府住過,又被他帶走,當年對於柳琛的事,他隻謊稱是自己送迴了福建,而如今他果真要與韓覃成親,就算頭頂再無長輩,唐府也是必得要入,府中諸人韓覃也必得要見。有個韓清相混淆,唐府中別的人都還好辦,但是唯有阿難。
她終歸要與阿難見麵,她會如何應對?唐牧批完製書起身,到穿堂見鞏遇出來,吩咐道:“給我套馬,我要迴那府。”
*
到唐府不必往別處,唐牧扔了馬緶,負手揚頭看了片刻籍樓閣樓上那點微黃的燈光,上前推門進屋。一樓清涼森幽,並不燃燈掌燭。
他直接上了二樓,就見一身白色中單的唐逸,散紮著馬尾,盤腿屈膝坐在一張小案前,正執筆寫著什麽。、
唐牧在樓梯上站了許久,唐逸才似是察覺,丟筆起身笑問道:“這半夜的,小爺爺怎麽來了?”
“已經過了春闈,就丟開書也跟著同年們出去喝場酒,逛一逛,結交些資曆好的同年,怎好仍在這裏讀書?”
唐逸收了書,推蒲團過來給唐牧道:“孫兒習慣了,再者,同年們大多年齡較大,我與他們也玩不到一起。”
他險險中了二甲傳臚,才十七歲的年輕人,又家教嚴厲,與那些嫖風宿柳慣的同年們確實玩不到一起。
唐牧坐了片刻,道:“去年九月間,你曾對我說,你想親口給韓覃說聲對不起。正好,明天她就要到這府中來做客,有什麽謙意,或者未了的心願,明日你盡可對她說。”
唐逸聽這話的意思,唐牧應當還不知道自己去年臘月間在怡園外見過韓覃的事情。他在唐牧麵前,仍還裝的乖巧無比:“韓覃是小爺爺您找見的嗎?她一直以來住在何處,在做什麽?”
“一直以來,她就住在怡園,將來還要到這府中,來做你的小祖母。”這就等於是表明了他與韓覃曾經的關係,也表明自己將來會娶她了。
唐逸以為唐牧或者會遮掩,沒想到他就這麽大大方方的說了出來。他有些替唐牧或者韓覃感到難堪,有一瞬間是真的失態,捏著拳管咳了一聲道:“難怪小爺爺不肯叫我去怡園!”
唐牧已經起身下樓了,過了很久,唐逸都還迴不過神來。曾經還口口聲聲叫過舅舅的孩子,他說睡就睡了,說娶就要娶,他曾經口口聲聲叫過小姑母的人,到如今,那還是個孩子形樣。
唐逸不知道唐牧能無恥到什麽程度,他將筆墨全推到地上,碩台打翻,墨濺出來,濕了他的褲管,在光滑而又明年的老船木地板上四處流著。
*
次日一早,韓覃就著幾樣外頭臨時買來的點心與柏舟兩個喝著白粥,聽華媽說高氏要自己即刻妝扮後跟著她到唐府去做客的話,驚的幾乎目瞪口呆,下意識搖頭道:“好媽媽,您迴去告訴叔母,我這些日子要忙著監工築院牆,沒有時間出門應酬,叫她自與兩個妹妹去即可。”
她在唐府住了幾個月又突然消失,如今再去必定會激起波瀾,且不說別人,光文氏和唐夫人兩個就能堵在門上把她笑死並罵死。韓覃見華媽不走,自己端著粥碗起身交給芳姊,拍她肩膀笑說道:“好姐姐,麻煩你洗碗,我得要去監工叫他們築牆了。”
她取個帕子一邊包頭一邊出屋門,正好碰上韓複在門上站著。韓複上下打量見韓覃一襲青灰色的短打衫子並往頭上包著頭巾,行動走路似個農村婦人一樣全無忌諱,顯然是過慣苦日子的,又覺得她不該與唐牧有什麽瓜扯才對。
他堵住韓覃說:“去,換件像樣的衣服來,今日與我和你叔母,咱們一同上唐府做客。”
韓覃仍是搖頭:“叔父,侄女這裏才開了工正在砌牆,沒有做客的時間,您讓叔母自去,如何?。”
韓複上前堵到門上,盯住韓覃問道:“為何?”
韓覃叫韓複這陰沉沉的臉色激起股倔勁兒來,往後退兩步說:“不為何,就是不想去。”
這兩人在門上僵持許久,韓複見韓覃雙眼盯著自己毫不相讓,伸手指著後院牆上那一塊塊的浮雕說道:“覃覃,你如今也不過隻給了我當初買下這宅子時的那筆銀子而已,你可知這院子,這湖泊,那假山涼亭,花亭,這一樣樣我修下來花費了多少銀子?如今我不與你再論銀錢,但今日唐府一宴,你必須得與我一起赴才行。”
韓複確實在這院子裏注了血本,遠遠不及一千兩銀子。韓覃心道:既如今已經迴到韓府,唐府與韓府又是故交,早晚她與阿難並文氏等人都要相見,早見晚見又能如何?
她抽掉頭上的帕子拍打著道:“那叔父且等等侄女,侄女換件衣服就來。”
迴屋解著大襟衣帶脫了衣服,取她來府時那套豆綠色杭綢小襖並淺灰色荷花紋的長裙穿上,係上宮絛環佩並禁步,又取出一方雲肩來披上,攬銅鏡來顧著耳上還無飾物,遂又自開箱子去取首飾。箱子裏不過她從怡園帶出來的常用首飾,她見裝銀票的匣子與唐牧當日在書房給的那隻匣子一並在抽屜裏躺著,心有好奇唐牧給她的是什麽東西。
遂取那匣子出來翻搭扣打開,內裏琳琅滿目皆是耳環佩飾並一樣樣小頑物兒,她拈那串金包玉的小墜珠出來,茄子橄欖的樣式,長時間未炸過的金飾顏色並不明亮。但這一樣樣兒東西皆是她當年隨手送給唐府裏品婷品玉並品姝幾個的。
唐牧果真將它們全收迴來,並一齊兒給了她。
韓覃扣上搭扣將那匣子塞迴抽屜裏,從抽屜中另取兩隻純白無雜色浸潤潤的白玉手鐲來弓指套在手上,又掰開一隻小匣子取兩隻碧瑩瑩的環子出來套在耳朵上,這才舀水洗了把臉,對鏡再顧自己還算看得過眼,便翻倒銅鏡轉身出門,與韓複一起往前院趁車,往唐府而去。
韓清今日梳著芙蓉髻,兩鬢有金累絲釵,正額扣著金鑲寶花鈿,花鈿兩側各有一支梅花簪相圍,兩側鬢角還有鬢釵倒插著。她肩上披一方彩繡吉祥紋的八方小雲肩,恰是她這個年齡才配穿的淡粉色,襯的臉兒嬌豔無比。
她身上穿著正紅灑金繡牡丹的短襖,下麵配著月白湘裙。端地是美的耀眼而濃烈,相比之下韓雅就素淡得多,不過一襲鬆香綠的宋錦褙子配湘裙,倒是她頭上一支金累絲蜂蝶趕菊花的簪子十分有些意趣,襯著她整個人雖不華貴美豔,比之韓清卻別有一份清新脫俗之感。
韓覃當年從唐府走的時候,府中諸人皆未見過,不知當年唐牧對那府是如何解釋自己的,也不知道迴府是否能碰見唐牧,若是碰見了,當著眾人的麵,他又會怎樣對自己。人雖端端的坐著,心裏卻是胡思亂想個不停。
高氏頭上戴著狄髻,上頭至少插了不下二十根的長短釵與簪等物,所以她自己就有占得一輛馬車。韓覃與韓雅坐了一輛車,韓覃一上車便見韓雅在笑,笑了片刻卻不言語,而是自自己頭上取下那支金累絲蜂蝶趕菊花的簪子,別到了她頭上。
別完了,韓雅略仰頭看了看,點頭道:“出門麵客,雖我向來不喜歡裹金戴銀的,可二姐姐你也太素了些。”
韓覃不好取下來,從自己手上褪了那隻白玉手鐲套來韓雅道:“來而不往非禮也,你這綠錦很襯白玉,咱們換著戴,可好?”
韓雅也是一笑,正要說什麽,便見韓清也提著裙子上了車。她一上車便湊到了韓覃身邊,軟軟兒偎了道:“昨兒我娘帶著一群下人們瞎胡鬧,隻怕二姐姐要生氣。我在這兒給姐姐賠個罪,往後必然管束好了她,不叫她瞎胡鬧。”
女兒管束母親,也是天底下少有的新奇事,韓覃活了將近二十年,還是頭一迴聽聞如此新奇的論調。她笑著搖頭道:“並未。先小人,後君子,咱們住的臨近,磕磕絆絆總是難免的。”
實則韓雅方才上車時,要給韓覃一支簪子,存的也是想要替母親給韓覃賠罪的心。但是她嘴拙,不善說乖巧話兒,所以那賠罪的話便說不出口來。而韓清一隻小嘴自來抹了蜜一樣的又甜又能說,向來都比她討巧討喜。所以等到啟了車,韓雅便又默默的退到了角落裏,隻聽韓清嘰嘰喳喳一路與韓覃說個不停。
昨夜韓複就派人往太原府,親自去韓覃與柏舟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尋人打問她們曾經生活的細節了。但是遠水不解近渴,今日韓清亟待想知道韓覃與唐牧的關係,但她問出話來,自然仍還是繞著彎子:“二姐姐可知咱們今日是要往那家做客?”
☆、第53章
初秋高爽的晨風中,背山依水的村道上,十八歲的清俊少年郎伏青山與他昨夜才成偶的二八小娘子晚晴並肩而行。
相送十裏再十裏,已、
的夠遠了。小娘子晚晴仍不願將行囊交付予伏青山。她昨夜哭紅了眼睛,此時雖強撐著笑,卻忍不住還是鼻子不停的酸著:“青山哥,你一定會迴來的吧?”
伏青山迴顧四野,點頭道:“必會。”
寒窗十幾年的苦讀,不就是為了榮歸故裏,衣錦還鄉?
晚晴又問:“青山哥,你不會忘了我吧?”
伏青山略有些不耐煩,但為著昨夜兩人間的那點親密,仍是耐了性子安慰道:“必不會。”
晚晴仰了臉望著自己身姿挺拔意氣風發的丈夫,眼中滿是欽敬:“我就知道你不會。”
伏青山伸了手低聲道:“把行囊給我,快些迴家去替父母做工。”
晚晴這才鬆了手,幫著伏青山背好行囊,仍一路看著他遠走,走到拐過山彎望不見時,才捂著嘴一路往大明山上爬去,到得山頂便能看見遠遠山對麵的路上,伏青山孤身一人背著行囊漸步往前的身影。
此去於伏青山是錦繡雲程的第一步,遠在兩千裏外的京城,有他要謀的繁華與功名,還有他想要為國為名而做一番事業的誌願。當然,最重要的是,十二年寒窗苦讀,能與他吟詩唱合,對月風流的顏如玉亦當在京城,住在錦玉雕瓏的黃金屋中,著紗披帛,眉目如畫,還有滿腹詩懷畫意,等著他這個野心勃勃,風度翩翩的少年才俊去征服。
新婦的目光在身後猶還灼熱,伏青山步步而行卻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昨夜他為何會把持不住自己。他本來是堅定決心不碰她的,遠遠裹著被子睡在上炕不肯叫她上前。可最後卻稀裏糊塗成了事,而且,那過程還尷尬無比。尷尬到叫他哀求著想要再來一迴,他自己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並彌補第一迴的失敗。
但她就是不肯。
晚晴哭著鬧著也不肯。
拐過山彎時伏青山止步停腳,想要迴頭看晚晴一夜。怔得許久也閉眼許久,那頭卻終是沒有迴。昨夜自尊心受過的傷害壓著叫他不能迴頭,這個自小跟他一起長大的童養媳,當他再睜開眼,就與昨夜的屈辱一起拋之腦後,再也沒有關係了。
行人不能見淚,她撐得五內摧傷,望著茫茫天地間他遠去的背景,撐到他離開後才流下那兩串長淚。
九個月後,晚晴生了個瘦條條的小子。上京趕考的伏青山同時寄來書信:春闈不中,還得在京再熬三年,等下一次春闈。
三年的風物變遷,葉枯榮衰,於整個伏村來說,都沒有晚晴更難熬,但她總歸是帶著個孩子熬過了三年。
伏村分上伏村與下伏村,上伏村曆史悠久,村大戶多人丁旺盛。而下伏村不過七八戶人家而已。概因下伏村的高祖伏海,在世時亦是上伏村人氏,他自幼通些奇經八脈專會看些風水,自己將整個伏村四周圍踩了又踩看了又看,脫家單立時便舉家遷到了如今下伏村的地方。
如今自他脫家單立,已過五十載。伏海墳頭孝棍成了高柳,蓬蒿已曆十七載矣。
他也不往正門,自西邊角門上經過時見外麵停著許多大車,車上裝著皆是木料石材,待進得院子,便見高氏叫兩個媽媽捉著正在那裏嚎哭。韓複下馬大步進院了,遠遠就吼道:“蠢婦,給我滾迴自家院裏去。”
高氏與兩個婆子此起彼伏的正哭著,見自家老爺進來先是一通吼,知道又觸到了黴頭,慌得卷做一團登時走了。韓複走到韓覃身邊,見韓覃斂禮也是略微點了點頭,指著腳邊石塊說道:“你自砌你的牆,你叔母那是發瘋,不必管她。”
他繼續往前走著,韓覃便也隻得跟上。韓複心中還想著陳九所說的阿物兒那三個字,若光憑那三個字來說,他便可以隨隨便便把大的弄走再把小的弄脫,這一大片宅院仍是他一個人的。
韓複一路沿著薜荔藤蘿中的小徑往前走,走到湖心亭的位置才止步,迴頭見韓覃默默無言跟著,又自那位置走到後麵一處極高的假山處,緩步登上假山台階,遙指著遠極處一處高聳的大殿問韓覃:“你可知那是什麽地方?”
韓覃迴道:“叔父,那當是永定門。”
韓複點頭,轉身再望另一邊時卻不再出聲。他腳下的位置再往上,是一處用漢白玉砌成的泉池,池中裝機關,活水相偎,養金鯉一十八隻,而自這泉池往北遙極處,以此為軸線直過去恰就是皇極殿,他這宅子連成三角,恰好一角是地壇一角是皇極殿,當年那個風水先生叫他辟此地為湖藏水養氣,恰也是遙對那兩處貴極之地,風水唿應,叫他能進財如水。
十年日進鬥金,官運享通的好日子怎麽晃眼就過完了呢?身邊這小丫頭從這府中離開的那年,頭上總著兩個小角兒,因她嘴甜乖巧,比韓萋和韓雅更能討老人歡心。當年兩府之間有角門相通,他當年迴府,也總愛逗逗這小丫頭。
韓儼一府覆滅,他不是沒有傷心過。可是再傷心,也不期盼這兩個遺孤能迴來。如今他們猛乍乍帶著銀子贖迴宅院就要來將這些年助他行大運日進鬥金的風水局破壞,他怎麽能忍?
小的好解決,唯有這個大的。女兒家孤身一人不可怕,最怕的是她身後有靠山,他能不能動她,還得探清楚唐牧是否真是她的靠山。畢竟她隨手而出的那一千兩銀子,和這滿院的工人砂石木料都是那麽的可疑,絕對不是譚洪那麽個窮老頭子能出得起的。
他迴到內院,徑直到韓清閨房,進門見韓清正在指揮著幾個小丫頭熏衣服,又轉出來在外間榻床上坐了,問道:“明兒可是要出門做客?”
韓清笑嘻嘻迴道:“聽聞唐府孫少爺唐逸今科禦筆欽點了二甲傳臚,唐府邀人來請,母親就應了,母親的意思,隻怕是要促成大姐姐與那孫少爺唐逸的婚事,女兒也沾大姐姐的光,出門去頑一迴。”
“瞎胡鬧!”韓複皺起眉頭喝了一聲。
若是想把韓清嫁給唐牧,韓雅自然就不能嫁給唐逸,姐妹倆嫁給爺孫,那可得笑掉天下人的大牙。但唐逸是個好苗子,才十七歲的二甲傳臚,長的清俊又乖巧,家教好,門風清正,這樣的良婿再難尋覓。
而唐牧眼看就能入閣,一個不到三十歲的輔臣女婿,更是人中龍鳳,天下再難尋。韓複想選這個又想選那個,想來想去決定先不下決斷,沉默半晌又問女兒:“方才你母親到隔壁去鬧,你為何也不阻止一下。韓覃才剛剛迴來,你母親就帶著一群奴才與她對著打,傳到外人耳朵裏,豈不要叫人笑掉大牙。”
韓清自抱個鼓凳在韓清腿邊坐下,輕手替他捶著腿,輕聲道:“父親,那府二姐姐與韓柏舟兩個本就是落難,如今又要咱們的院子。那一大塊地皮如若真金白銀的買,在這京城中,幾萬兩銀子都打不住。二姐姐不知道你肯一千兩銀子賣給她是你要看唐牧的麵子,還隻當她那點小聰明就唬住了。雖說占了咱們的院子,可心裏卻一絲兒的恩情也沒有。
這家裏總要有人唱白臉,還有要人□□臉,要給她一個下馬威,還要叫她些害怕,完了再給她點兒甜頭,她隻怕就能真心實意的服氣。我知道您如今也在猜她的來路,您放心,等我與她搭上線兒了,慢慢給您套問,好不好?”
這一席話說說的韓複愁眉頓展,亦是連連稱讚:“我的清兒聰慧,遍京城的姑娘也不能及。把你說給唐牧,我還真有些可惜。”
韓清聽了父親這話,小臉兒卻是一紅。她想起那夜她因難堪而裝暈時,抱起她的那雙臂膀,那個寬闊而厚實的胸膛,以及沉沉的心跳。明天要往唐府做客的事情,其實是她原來竄掇著高氏成行的。那時候她還隻是想去逗逗唐逸,唐府那個孫少爺。
但如今相比起唐逸來,她更期待能見到唐牧,相對於唐逸那一眼就可看穿的小心思,一經撩撥就主動湊上來的輕浮,唐牧的沉穩更像一本無字天書,叫她讀不懂,看不穿,更誘惑著她要往裏試探。想到此,韓清說道:“若父親想試一試隔壁二姐姐與唐牧的關係有多深,為何不叫母親明天把她也帶上,若果真唐牧與她有牽扯,隻要女兒能見得到的場合,一定一眼就能看出來。”
*
韓複出了韓清閨房,又轉到自已與高氏所住的主院,進屋見高氏哼哼唱唱個不停的正在指揮著幾個小丫頭熏衣服,收拾釵環,裏裏外外忙碌個不停。他閉眼考量許久,又睜開眼問高氏:“明天你要去唐府做客?”
高氏嗯了一聲,展著件牙白色的褙子問韓複:“老爺您瞧著這件如何?”
韓複看這胖乎乎的夫人一眼,年輕時本就不美的她,如今五官更是撐了形樣,偏還愛塗脂沫粉滿頭珠翠,他自己有貌,人也斯文,到了四十歲的年級身材還不走樣,對於人的外貌也就更挑剔。
而他這夫人,那怕多看一眼,他都覺得於她於自己都是種罪過,可胖夫人帶財,他十年的發財路,也是高氏十年的發胖路,他之所以一直能忍得這胖夫人繼續胖下去,就是把她當成尊財神爺來看。他歎了口氣別過眼道:“明兒把韓覃也帶上!”
高氏趁著韓複不看自己遠遠白了他一眼:“帶韓覃去幹什麽?那小丫頭潑婦一樣,還帶著個更潑的丫頭,今兒我們打了好一架,急赤白臉帶她做甚?”
韓複厲聲說道:“蠢貨!呆子!爺們的事情你懂什麽?帶上韓覃一起去。不過到時候你可別犯癡隻顯擺你的首飾衣服,得給我盯緊了,看到時候唐府一家人見了韓覃有什麽反應,看他們是相熟的樣子還是果然不認識。”
他坐在圈椅上重又陷入沉思了半晌,忽而搖頭道:“不成,這個蠢貨不頂用,韓清又隻能在內院,就算唐牧果真迴府,見的也是外客,明天我還得自己去一趟唐府。”
陳九越不肯透露,韓複的心中就越發起疑。韓清是照著陳九的說法打扮的,打扮的一朵花兒似的進了怡園都沒能引起唐牧的注意,無功而返。但唐牧又能為了韓覃的宅基地而鬆口幫高瞻,這可不僅僅是一句忘年之交就能解釋的。
高氏多年不曾與他同床,轉身進內間去睡了。韓貢見爹娘都不注意,進屋抱起那鳥籠子轉身溜出去,又不知往那裏鬼混去了。
*
晚間,怡園內院,唐牧正在窗下大畫案上臨畫,熊貫垂手站著給他報備今日韓複府上一場鬧劇,唐牧皺眉聽著,聽完後擲筆,許久才說:“你的意思是,韓府那個蠢婦竟半點也未將韓覃放在眼裏?”
熊貫迴道:“表姑娘住著間臨水的大屋子,潮氣又重蚊蟲又多,新屋子要蓋起來隻怕還有些時日,這幾日皆是在外頭拿個小爐子吊吃吊喝,很不方便!”
唐牧站在畫案前不語,許久又問熊貫:“你說韓府那蠢婦明日要去咱們那府做客?”
熊貫迴道:“她內院的丫環是這麽說的,還說那韓複叫表姑娘也跟去。”
“正好!”唐牧麵上顏色極其難看:“明天你把我要見的人都請到唐府去,我也到那府坐坐,咱們給韓覃長點麵子去。”
看著熊貫從門上退出去,唐牧轉身走到書案後太師椅上坐下,取出製書提起朱筆一封封看著批閱起來。韓覃當年在唐府住過,又被他帶走,當年對於柳琛的事,他隻謊稱是自己送迴了福建,而如今他果真要與韓覃成親,就算頭頂再無長輩,唐府也是必得要入,府中諸人韓覃也必得要見。有個韓清相混淆,唐府中別的人都還好辦,但是唯有阿難。
她終歸要與阿難見麵,她會如何應對?唐牧批完製書起身,到穿堂見鞏遇出來,吩咐道:“給我套馬,我要迴那府。”
*
到唐府不必往別處,唐牧扔了馬緶,負手揚頭看了片刻籍樓閣樓上那點微黃的燈光,上前推門進屋。一樓清涼森幽,並不燃燈掌燭。
他直接上了二樓,就見一身白色中單的唐逸,散紮著馬尾,盤腿屈膝坐在一張小案前,正執筆寫著什麽。、
唐牧在樓梯上站了許久,唐逸才似是察覺,丟筆起身笑問道:“這半夜的,小爺爺怎麽來了?”
“已經過了春闈,就丟開書也跟著同年們出去喝場酒,逛一逛,結交些資曆好的同年,怎好仍在這裏讀書?”
唐逸收了書,推蒲團過來給唐牧道:“孫兒習慣了,再者,同年們大多年齡較大,我與他們也玩不到一起。”
他險險中了二甲傳臚,才十七歲的年輕人,又家教嚴厲,與那些嫖風宿柳慣的同年們確實玩不到一起。
唐牧坐了片刻,道:“去年九月間,你曾對我說,你想親口給韓覃說聲對不起。正好,明天她就要到這府中來做客,有什麽謙意,或者未了的心願,明日你盡可對她說。”
唐逸聽這話的意思,唐牧應當還不知道自己去年臘月間在怡園外見過韓覃的事情。他在唐牧麵前,仍還裝的乖巧無比:“韓覃是小爺爺您找見的嗎?她一直以來住在何處,在做什麽?”
“一直以來,她就住在怡園,將來還要到這府中,來做你的小祖母。”這就等於是表明了他與韓覃曾經的關係,也表明自己將來會娶她了。
唐逸以為唐牧或者會遮掩,沒想到他就這麽大大方方的說了出來。他有些替唐牧或者韓覃感到難堪,有一瞬間是真的失態,捏著拳管咳了一聲道:“難怪小爺爺不肯叫我去怡園!”
唐牧已經起身下樓了,過了很久,唐逸都還迴不過神來。曾經還口口聲聲叫過舅舅的孩子,他說睡就睡了,說娶就要娶,他曾經口口聲聲叫過小姑母的人,到如今,那還是個孩子形樣。
唐逸不知道唐牧能無恥到什麽程度,他將筆墨全推到地上,碩台打翻,墨濺出來,濕了他的褲管,在光滑而又明年的老船木地板上四處流著。
*
次日一早,韓覃就著幾樣外頭臨時買來的點心與柏舟兩個喝著白粥,聽華媽說高氏要自己即刻妝扮後跟著她到唐府去做客的話,驚的幾乎目瞪口呆,下意識搖頭道:“好媽媽,您迴去告訴叔母,我這些日子要忙著監工築院牆,沒有時間出門應酬,叫她自與兩個妹妹去即可。”
她在唐府住了幾個月又突然消失,如今再去必定會激起波瀾,且不說別人,光文氏和唐夫人兩個就能堵在門上把她笑死並罵死。韓覃見華媽不走,自己端著粥碗起身交給芳姊,拍她肩膀笑說道:“好姐姐,麻煩你洗碗,我得要去監工叫他們築牆了。”
她取個帕子一邊包頭一邊出屋門,正好碰上韓複在門上站著。韓複上下打量見韓覃一襲青灰色的短打衫子並往頭上包著頭巾,行動走路似個農村婦人一樣全無忌諱,顯然是過慣苦日子的,又覺得她不該與唐牧有什麽瓜扯才對。
他堵住韓覃說:“去,換件像樣的衣服來,今日與我和你叔母,咱們一同上唐府做客。”
韓覃仍是搖頭:“叔父,侄女這裏才開了工正在砌牆,沒有做客的時間,您讓叔母自去,如何?。”
韓複上前堵到門上,盯住韓覃問道:“為何?”
韓覃叫韓複這陰沉沉的臉色激起股倔勁兒來,往後退兩步說:“不為何,就是不想去。”
這兩人在門上僵持許久,韓複見韓覃雙眼盯著自己毫不相讓,伸手指著後院牆上那一塊塊的浮雕說道:“覃覃,你如今也不過隻給了我當初買下這宅子時的那筆銀子而已,你可知這院子,這湖泊,那假山涼亭,花亭,這一樣樣我修下來花費了多少銀子?如今我不與你再論銀錢,但今日唐府一宴,你必須得與我一起赴才行。”
韓複確實在這院子裏注了血本,遠遠不及一千兩銀子。韓覃心道:既如今已經迴到韓府,唐府與韓府又是故交,早晚她與阿難並文氏等人都要相見,早見晚見又能如何?
她抽掉頭上的帕子拍打著道:“那叔父且等等侄女,侄女換件衣服就來。”
迴屋解著大襟衣帶脫了衣服,取她來府時那套豆綠色杭綢小襖並淺灰色荷花紋的長裙穿上,係上宮絛環佩並禁步,又取出一方雲肩來披上,攬銅鏡來顧著耳上還無飾物,遂又自開箱子去取首飾。箱子裏不過她從怡園帶出來的常用首飾,她見裝銀票的匣子與唐牧當日在書房給的那隻匣子一並在抽屜裏躺著,心有好奇唐牧給她的是什麽東西。
遂取那匣子出來翻搭扣打開,內裏琳琅滿目皆是耳環佩飾並一樣樣小頑物兒,她拈那串金包玉的小墜珠出來,茄子橄欖的樣式,長時間未炸過的金飾顏色並不明亮。但這一樣樣兒東西皆是她當年隨手送給唐府裏品婷品玉並品姝幾個的。
唐牧果真將它們全收迴來,並一齊兒給了她。
韓覃扣上搭扣將那匣子塞迴抽屜裏,從抽屜中另取兩隻純白無雜色浸潤潤的白玉手鐲來弓指套在手上,又掰開一隻小匣子取兩隻碧瑩瑩的環子出來套在耳朵上,這才舀水洗了把臉,對鏡再顧自己還算看得過眼,便翻倒銅鏡轉身出門,與韓複一起往前院趁車,往唐府而去。
韓清今日梳著芙蓉髻,兩鬢有金累絲釵,正額扣著金鑲寶花鈿,花鈿兩側各有一支梅花簪相圍,兩側鬢角還有鬢釵倒插著。她肩上披一方彩繡吉祥紋的八方小雲肩,恰是她這個年齡才配穿的淡粉色,襯的臉兒嬌豔無比。
她身上穿著正紅灑金繡牡丹的短襖,下麵配著月白湘裙。端地是美的耀眼而濃烈,相比之下韓雅就素淡得多,不過一襲鬆香綠的宋錦褙子配湘裙,倒是她頭上一支金累絲蜂蝶趕菊花的簪子十分有些意趣,襯著她整個人雖不華貴美豔,比之韓清卻別有一份清新脫俗之感。
韓覃當年從唐府走的時候,府中諸人皆未見過,不知當年唐牧對那府是如何解釋自己的,也不知道迴府是否能碰見唐牧,若是碰見了,當著眾人的麵,他又會怎樣對自己。人雖端端的坐著,心裏卻是胡思亂想個不停。
高氏頭上戴著狄髻,上頭至少插了不下二十根的長短釵與簪等物,所以她自己就有占得一輛馬車。韓覃與韓雅坐了一輛車,韓覃一上車便見韓雅在笑,笑了片刻卻不言語,而是自自己頭上取下那支金累絲蜂蝶趕菊花的簪子,別到了她頭上。
別完了,韓雅略仰頭看了看,點頭道:“出門麵客,雖我向來不喜歡裹金戴銀的,可二姐姐你也太素了些。”
韓覃不好取下來,從自己手上褪了那隻白玉手鐲套來韓雅道:“來而不往非禮也,你這綠錦很襯白玉,咱們換著戴,可好?”
韓雅也是一笑,正要說什麽,便見韓清也提著裙子上了車。她一上車便湊到了韓覃身邊,軟軟兒偎了道:“昨兒我娘帶著一群下人們瞎胡鬧,隻怕二姐姐要生氣。我在這兒給姐姐賠個罪,往後必然管束好了她,不叫她瞎胡鬧。”
女兒管束母親,也是天底下少有的新奇事,韓覃活了將近二十年,還是頭一迴聽聞如此新奇的論調。她笑著搖頭道:“並未。先小人,後君子,咱們住的臨近,磕磕絆絆總是難免的。”
實則韓雅方才上車時,要給韓覃一支簪子,存的也是想要替母親給韓覃賠罪的心。但是她嘴拙,不善說乖巧話兒,所以那賠罪的話便說不出口來。而韓清一隻小嘴自來抹了蜜一樣的又甜又能說,向來都比她討巧討喜。所以等到啟了車,韓雅便又默默的退到了角落裏,隻聽韓清嘰嘰喳喳一路與韓覃說個不停。
昨夜韓複就派人往太原府,親自去韓覃與柏舟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尋人打問她們曾經生活的細節了。但是遠水不解近渴,今日韓清亟待想知道韓覃與唐牧的關係,但她問出話來,自然仍還是繞著彎子:“二姐姐可知咱們今日是要往那家做客?”
☆、第53章
初秋高爽的晨風中,背山依水的村道上,十八歲的清俊少年郎伏青山與他昨夜才成偶的二八小娘子晚晴並肩而行。
相送十裏再十裏,已、
的夠遠了。小娘子晚晴仍不願將行囊交付予伏青山。她昨夜哭紅了眼睛,此時雖強撐著笑,卻忍不住還是鼻子不停的酸著:“青山哥,你一定會迴來的吧?”
伏青山迴顧四野,點頭道:“必會。”
寒窗十幾年的苦讀,不就是為了榮歸故裏,衣錦還鄉?
晚晴又問:“青山哥,你不會忘了我吧?”
伏青山略有些不耐煩,但為著昨夜兩人間的那點親密,仍是耐了性子安慰道:“必不會。”
晚晴仰了臉望著自己身姿挺拔意氣風發的丈夫,眼中滿是欽敬:“我就知道你不會。”
伏青山伸了手低聲道:“把行囊給我,快些迴家去替父母做工。”
晚晴這才鬆了手,幫著伏青山背好行囊,仍一路看著他遠走,走到拐過山彎望不見時,才捂著嘴一路往大明山上爬去,到得山頂便能看見遠遠山對麵的路上,伏青山孤身一人背著行囊漸步往前的身影。
此去於伏青山是錦繡雲程的第一步,遠在兩千裏外的京城,有他要謀的繁華與功名,還有他想要為國為名而做一番事業的誌願。當然,最重要的是,十二年寒窗苦讀,能與他吟詩唱合,對月風流的顏如玉亦當在京城,住在錦玉雕瓏的黃金屋中,著紗披帛,眉目如畫,還有滿腹詩懷畫意,等著他這個野心勃勃,風度翩翩的少年才俊去征服。
新婦的目光在身後猶還灼熱,伏青山步步而行卻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昨夜他為何會把持不住自己。他本來是堅定決心不碰她的,遠遠裹著被子睡在上炕不肯叫她上前。可最後卻稀裏糊塗成了事,而且,那過程還尷尬無比。尷尬到叫他哀求著想要再來一迴,他自己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並彌補第一迴的失敗。
但她就是不肯。
晚晴哭著鬧著也不肯。
拐過山彎時伏青山止步停腳,想要迴頭看晚晴一夜。怔得許久也閉眼許久,那頭卻終是沒有迴。昨夜自尊心受過的傷害壓著叫他不能迴頭,這個自小跟他一起長大的童養媳,當他再睜開眼,就與昨夜的屈辱一起拋之腦後,再也沒有關係了。
行人不能見淚,她撐得五內摧傷,望著茫茫天地間他遠去的背景,撐到他離開後才流下那兩串長淚。
九個月後,晚晴生了個瘦條條的小子。上京趕考的伏青山同時寄來書信:春闈不中,還得在京再熬三年,等下一次春闈。
三年的風物變遷,葉枯榮衰,於整個伏村來說,都沒有晚晴更難熬,但她總歸是帶著個孩子熬過了三年。
伏村分上伏村與下伏村,上伏村曆史悠久,村大戶多人丁旺盛。而下伏村不過七八戶人家而已。概因下伏村的高祖伏海,在世時亦是上伏村人氏,他自幼通些奇經八脈專會看些風水,自己將整個伏村四周圍踩了又踩看了又看,脫家單立時便舉家遷到了如今下伏村的地方。
如今自他脫家單立,已過五十載。伏海墳頭孝棍成了高柳,蓬蒿已曆十七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