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和繼續囑托道,“秀秀的年紀也越漸大了,前段時間我也教她認了些字,也不指望她考什麽女狀元,但至少以後會看契約會寫她自己的名字,我如今要走了,爺爺在家有空的話就教教她吧!您年輕時在外闖蕩看的多聽的也多,不如您多和她說說您以前所看所聽所遇的事情,她畢竟是個女孩子不好出遠門,聽了您的事跡也好讓她多開開眼界,對她也有些好處!”
“識字的事情你不用擔心,雖說我不是什麽讀書人,但大部分的字也是認識的,本來就打算等秀秀十歲以後再教她,既然你這樣說了,現在教她識字也並無不可,反正我平日裏在家也沒什麽事情,教她認認字,和她說說以前的事也算是打發時間!”
王家和把要交代的話都說完後便不再耽擱,“爺爺、秀秀,天色已經不早了,你們迴去吧!等我到了兗州府安頓好後會寫信迴來的,我就先走了!”
王秀秀連忙拉住王家和的衣袖,小大人般的鄭重囑咐道,“哥哥,你一定要注意身體,多多保重!”
“你在家也要保重身體,若是有什麽族老和裏正解決不了的事情,你就去鎮上的宅子裏讓管家去請趙大哥幫忙,知道嗎?”
王秀秀點了點頭,鬆開了王家和的衣袖乖巧的說道,“我曉得了!哥哥,一路保重!”
王家和到了鎮上搭了輛馬車後便往碼頭趕去,兗州府不同於宜山縣,與清河鎮之間隔著四個縣城,若是搭馬車去的話不僅一路顛簸勞累不說,費時更是長久,王家和打算搭車去碼頭然後坐船從水路趕往兗州府,這也是大多數想要去兗州府的人所會選擇的方式。
花了四五天的時間終於趕至碼頭,王家和下了馬車隻見碼頭處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一條主道延伸向外,附近有不少做吃食茶水的小攤販,碼頭上堆積了不少的貨物,有許多腳夫身形忙碌的穿梭在人群中,偶爾還能聽見監工頭子大著嗓門催促的嗬斥聲,看到這翻熱鬧的場景王家和竟有一種不知今宵是何處的感覺。
直到被一個匆匆而過的路人撞了個身形不穩險些摔倒這才迴過神來,那撞人的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身穿白色長衫一副書生樣子的裝扮,一旁跟著個提東西的小廝,那小廝見王家和看著他們,不但沒有道歉反而皺起眉頭大聲責問。
“你這人發什麽愣?堵在路上存心擋路啊!”
王家和雖然覺得這小廝說話的語氣太過,但想到先前他出神堵在路上確實會影響別人,於是便說道,“不好意思!我剛才想事情想得有點愣神了,沒怎麽注意身邊的人,是我的不是!”
那小廝聽了這話原本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頓時就有些不好意思,軟了口氣說道,“你下次多注意點就是了!像你剛才那樣一動不動的站在路中間很不安全,被人撞了也就罷了,若是不小心被馬車之類的東西撞到就不是如今這個樣子了!”
雖說這小廝說話太過直率,不明就理的人估計會以為他在咒人,但王家和知道這小廝也是好心告誡自己便點點頭打算離去,這時旁邊那個一直在看著他的少年不確定的詢問,“你……你是不是王家和王同科?此次宜山縣的縣案首?”
王家和疑惑的看著眼前這個陌生的年輕人迴道,“某下正是王家和,請問閣下是哪位?”
聽到王家和的迴應,那年輕人雙眼微微發亮燦然一笑道,“我叫沈默表字瑜年,此次迴到宜山縣也參加了縣試,說來我和王同科是同一屆考生。”
沈默是宜山縣本地人,但在縣城的書院啟蒙後不久就被家人送至了兗州府的姑姑家讀書,他的姑姑嫁的是兗州府有名的清流之家嚴家,即是清流之家自是有族學,比之宜山縣的書院來說顯然在嚴家的族學裏進學對沈默更加有益,於是沈默的爹娘就拜托他的姑姑讓他進了嚴家的族學。
沈默籍貫就在宜山縣,所以要迴宜山縣參加縣試,此次是他第二次參加縣試了,自上一次的縣試後他就發現宜山縣的考官喜歡出截搭類的試題,而正是這種題目使得他在第一次的縣試中名落孫山,後來就在這類試題上費了很大的功夫,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此次縣試中他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績。
當初因著誣告一事縣尊大人當眾在衙門前設考場,於榜上前三十名的考生中抽取十五名考生一起考校,沈默也是被抽到的考生之一,但當時他因為如廁不在場所以被人替換了下去,等他迴來的時候考生已經就坐,考官也已經開始出題了。
沈默本是在心裏可惜失去一次在縣尊大人和各位夫子麵前自我表現的機會,但等試題貼出來後他頓時暗自慶幸,瞧瞧那數量眾多又偏又短的試題,再看看場中考生鎖眉深思的神情心裏更是把諸天神佛謝了個遍,幸好縣尊大人抽取考生的時候他不在場,不然如今在眾人麵前丟人現眼的就是自己了。
本以為那些慘無人道的題目沒人能答得全,等縣尊大人吩咐衙役把考生的答卷貼至木板上示眾後,沈默就感覺自己啪啪啪被打臉了,第一張木板上的縣案首答卷不僅答全了試題還讓人挑不出錯來,顯然是有真材實料的。
沈默之前也暗暗懷疑,縣城裏有那麽多優秀的學子,一個鄉下的小子怎麽可能會在那麽多考生中脫穎而出!等看到那份答卷時頓時澆滅了先前他心中的優越感,後來又聽了縣尊大人的一席話更是覺得異常羞愧,幸好周圍的學子都和他一樣被答卷打了臉,也免得他一個人尷尬。
前些天沈默搭車趕往碼頭打算迴兗州府的嚴家繼續進學,今天到了碼頭後就帶著小廝匆匆向著岸邊趕去,不想卻撞到了正在發呆的王家和,他對前段時間的縣案首可是印象深刻,不僅是他在縣尊大人的考校中奪得第一,也是因為宜山縣裏至今還流傳著他的傳說。
據說縣案首為人大氣仁義,當初被一個考生帶著同科的父母鬧上門後還不與其計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直耐心勸說不願多生事端。
後來眾人才知曉那考生與縣案首乃是同鄉,卻黑了心腸的誣陷他作弊,見誣陷不成就挑撥同科的父母逼迫縣案首去縣尊大人那裏說情,還把事情的起因全部歸咎於縣案首的身上,縣案首解釋了事情真正的原因後同科父母就與那考生起了爭執爆打了那個考生一頓,最後還是縣案首好心勸說又拜托旁人把受傷的考生送去醫館,這才救了那考生一命,他的這番行事作風真可謂是心胸博大的典範,也是學子考生應該學習的表率。
沈默對著王家和作揖道歉,“縣案首,剛才我急著趕路無意中撞到了你,是我的不是!我家小廝出言無狀還望你多多海涵!”
“沈同科直接叫我王家和便是,剛才確實是我愣神堵在了路中間,我也有不對的地方,還請你原諒一二!至於你家的小廝也是護主心切,他也是好心勸誡於我,我哪能和他計較?”
沈墨一聽這話更是加深了對王家和的好感,果然縣案首是像別人所說的那樣仁義大氣,明明是自己無意中撞到了他,他卻不放在心上!而且自家小廝剛才所說的話確實不地道,一開始也沒有向他道歉,他竟然也不與其計較,這小廝可是個下人,縣案首還能如此彬彬有禮,真乃是正人君子啊!想到這裏,沈墨頓時生了與王家和結交的心思。
“王同科,我們雙方都有錯就不要在這裏互相推讓了!看王同科背著包袱的樣子應該是要出遠門吧!不知你接下來打算去哪兒啊?”
“我有事要去兗州府一趟,剛到碼頭正打算坐船過去,以前從來沒有出過遠門更沒有去過碼頭,陡然見到如此熱鬧的場景一時就愣了神,若不是沈同科的提醒,我還不知道要在路中間發多長時間的呆呢!”
沈墨一聽這話心中驚喜萬分,心道這難道就是老天冥冥之中的安排?要不然王同科先他一步而來,怎麽偏偏在碼頭這裏發了呆?那麽多人沒有撞到他怎麽偏偏是自己無意中碰到他了?而且他所要去的地方竟然還和自己的目的地一致!如果這不叫做緣分那什麽才叫緣分?心下已經認定與王家和有緣的沈墨想著絕不能辜負老天的安排錯過此次結交的良機。
沈默主動相邀道,“這樣說來還真是巧了!我也打算坐船去兗州府,相逢即是有緣不如你我二人一同前去?路途漫漫也好有個人作伴。”
王家和思索了片刻,覺得與沈墨結伴而行也並無不可,再說他對沈墨的初次印象還是很有好感的,“既然沈同科相邀,某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王家和與沈默結伴而行,沈默在碼頭這邊有相熟的人,坐的船也是以往常坐的那艘船,安全上無形中就高了一層,價錢也十分公道,這為王家和省了不少的麻煩!
第83章 在水之央
王家和一行人所坐的船是樓船,采用的是釘接榫合的聯接工藝,使船的強度大大提高,其上裝有船帆,其下設有槳輪,既可以利用風力前行又可以利用人力腳踏的方式推進,整艘船長約二十餘丈,甲板之上有三層房間,可載六七百人。
王家和住在了沈默的隔壁房間,有時沈默會讓小廝邀請王家和來自己的房間品茶,兩人交流交流學問,說說各自的所見所聞,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人對雙方的性格大致都有了了解,覺得對方的為人處事也比較合自己的胃口,於是便決定交了這個朋友以姓名相稱了。
這段時間王家和翻看最多的就是《大周律法》和《大周史記》這兩本書,以前一直忙於縣試,為了能榜上有名王家和日以繼夜的死啃四書五經和《說文解字》這些書,看的他都要吐了。
縣試過後他好不容易稍稍放鬆了心中繃緊的那道弦想著能放鬆一下,但以往一年多以來他已經養成了每日看書練字的習慣,陡然不看書練字就覺得心裏空落落的,於是他在王家村陪著家人的時候將那些四書五經又仔細的熟讀了一遍,為了不忘記書本上的知識他隻專注看四書五經而無暇去看其他的書,所以他打算趁著這段出行的時間多看看律法史記一類的書,免得以後不小心犯了什麽法或者被人坑了還不知。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王家和明顯感覺到沈默的性子有些天真,是個典型的從小被家人寵著沒吃過苦的富家子弟,而在和沈默的閑聊中他也察覺到沈默學識淵博,和以前見過的那些學子明顯不一樣。
沈默在嚴氏族學裏進學,受的是世家子弟的教育,族學裏不僅有學識淵博的夫子肯定也藏有不少的書籍,而身為農家子的王家和卻沒有這些資源,即使他的空間裏留有涉及多種領域的書籍,但大多都是技術性的書,關於大周朝本地的情況以及以往的曆史名人的記載這類的書是一本也沒有的,再加上沒有夫子的教導使得王家和考科舉比其他人都顯得困難得多。
起步低資源少,這就意味著王家和必須用十二分的努力才能在科考中殺出一條血路出來,其實他當初也可以選擇另外的路,比如說經商或者安安穩穩的做個農家孩子,在鎮上找份輕便的活計貼補家用,掙得一份家業後娶個妻子生個孩子,平平淡淡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但王家和始終心有不安,這或許是與他以前成長的環境有關,自來到這個時空後他的心中一直有一道無形的弦在緊緊的繃著,促使他不得不壓迫著自己向前走。
這個年代一個七品的小官就能掌一方百姓的衣食住行,更何況還存在著官匪勾結的事情,再加上徭役賦稅戰亂這些不確定因素,若是手中無權沒有地位,說不定哪天就天降橫禍把親人朋友卷入危險之中,而一個農家子要想獲得地位和權力,最佳的捷徑就是科舉。
王家和站在甲板上想著自己的心思出神的看著遠方,來找他的沈默順著他的視線望去,隻見除了一片白茫茫的河水和幾艘運貨的船隻外什麽也沒有。
他好奇的問道,“家和,你這麽出神是在看什麽呢?”
王家和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陡然耳邊出現一道聲音驚的他雙眼都瞪圓了,“瑜年,你不聲不響的突然出聲嚇了我一跳!”
沈默心道明明我來了好一會兒了你不僅無視我的存在現在反倒還怪我嚇到了你,真是不講理!沈默性子直一向是有什麽說什麽,更何況他現在心裏委屈的冒泡,不說出來肯定憋得慌。
“誰不聲不響了?我到這兒好一會了,隻見你一直對著遠處發呆,你怎麽這麽喜歡愣神啊?若是讓那些宜山縣的學子看到你這個縣案首時不時的就發呆愣神,估計又得私下裏嘀咕了。”
雖說縣試得了頭名是靠王家和的多文強記,但他總不能自誇天賦過人吧!隻能謙虛的說,“瑜年就別調侃我了,這縣案首的名頭不過是僥幸而已!宜山縣的縣試曆來喜歡考截搭類的試題,剛好我以前在這上麵下過功夫,這才僥幸獲得頭名,若是在其他的縣城參加縣試,能不能得了孫山之名都是未知。”
沈默卻不讚同王家和的話,“家和此話顯得過於謙虛了,以前我也在這種試題上下過功夫,縣尊大人出的那些題我可答不上來。”
“當初縣尊大人被王佳瑾和範元盛惹怒,才會故意出那些刁難人的試題,後麵的府試和院試應該不會有那種試題的。”
沈默認同的點頭道,“確實如此,以往的府試和院試雖考帖經但卻沒有像宜山縣的縣試那般太過偏門,所考的題量也比較少。”
“看來瑜年也研究過曆年府試和院試的考卷啊!不過縣試大多都是考察對四書五經的熟知程度,隻要認真下過功夫文筆不太差的人大多都能過了的,而府試和院試就不一樣了!考卷的難度可不是縣試所能比的,就算僥幸通過了府試和院試,漫漫科舉路才踏出第一步而已!”
“家和也不必過分擔憂,畢竟我們還年輕有的是機會,更何況這些過程是每個考生學子必須經曆的,誰也不例外!”
說到這裏沈默想起了以前遇到的一件事,他連忙把這份八卦消息與王家和分享,“說起考試我以前看到過一個運氣不太好的考生,一到考場就暈,一出考場就醒,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王家和好奇的問道,“哦?真有這樣的人?我倒是不曾見過!”
“去年縣試的時候是我親眼看見的,那考生在我之前進的考場,被小隸檢查的時候他的臉色就不太對,等他進去沒一會兒就不醒人事被人抬了出來,還沒等我被叫進場他又醒了過來,接著又進去一次,但是後來又被抬了出來,真是讓人不得不感歎他的時運不濟!”
王家和見沈默越說越興奮,想來他是把別人的不幸當笑話看了,這讓王家和有些無語,“可能是他心中對自己的要求太高反而對考試太過懼怕,所以才三番兩次的暈過去吧!”
沈默瞥了瞥嘴,漫不經心的說道,“可能吧!不過我還是覺得不太理解,隻是個縣試而已至於這麽較真嗎?真要暈的話我寧願暈在鄉試會試的考場。”
王家和見沈默還沒考上秀才就提及鄉試和會試,不由調侃道,“看來瑜年對下半年的府試和院試很有信心啊!”
沈默聽了王家和的話倒是沒有什麽受之有愧的表情,反而一臉理所當然的說道,“讀了這麽些年的書,若是連個秀才之名都拿不到,豈不是綴了嚴氏族學的名頭?再說府試院試每年都會考,就算今年考不上明年繼續努力便是,我是不擔心的!”
王家和見沈默一臉自信的神情不但不會覺得對方狂妄自大,反而覺得這就是世家子弟應有的氣度,想到沈默一直在嚴氏族學裏讀書那麽他肯定在兗州府生活了好些年,這樣一來他對兗州府的情況應該知之甚詳,不如趁此良機打聽一二。
“瑜年一直在嚴氏族學裏進學,對兗州府的書院可有了解?”
“兗州府除了府學外最有名的就是白鷺書院、象山書院和南溪書院了,這三個書院曆年來所教導的學子考上秀才的不計其數,書院裏名列前茅的學子大多都奪得了舉人之名,有的甚至能在殿試中闖進一甲的行列,上一次的殿試中白鷺書院的陶京就被聖上欽點為榜眼,更是讓白鷺書院名聲大噪!你問這些難道是想去兗州府的書院進學?”
王家和坦言道,“你也知道我出生於農家,沒有家世背景,我們那個地方大多是商賈之家,隻有一個書院,裏麵的夫子最多教人識字而已,於科舉而言基本上是毫無助益,此次我僥幸過了縣試,想著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我還欠些火候,就打算到兗州府求學,爭取能多學些東西。”
沈默不解的問道,“既然得了縣案首之名府試和院試自是不用擔心的,以後你也能進宜山縣學讀書,家和又何必大老遠的到兗州府求學呢?”
“瑜年此話差矣,雖說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不用太過擔心,但若是我在兩場考試中的排名太差豈不是會讓別人覺得宜山縣縣尊大人識人不清?當初我被誣告的時候多虧了縣尊大人明察秋毫還我清白為我正名,若是因為我的原因使得別人對縣尊大人有微詞,那我也會於心不安!”
沈默已經將王家和視為至交,他見王家和並不了解兗州府私底下的一些約定成俗的規矩便好言提醒道,“家和,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我在這裏不得不告知你實情,外鄉人要想去兗州府內稍有名氣的書院求學,不僅要找個相熟的人為你牽線還要經過三場考試,每年還要交一筆十分高昂的修金,這些你都得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哦?還有這些規矩?這些要求都是隻爭對外鄉人嗎?若是兗州府本地的學子入學也會這麽嚴苛嗎?”
“本地人和外鄉人哪能一樣?兗州府本地的學子若是開蒙後想要入學隻需要經過一場考試然後交一筆修金即可,若是和書院的夫子相熟不用考校就可以直接進學,而未開蒙的孩子入學隻需交一筆修金就行!”
看來無論什麽地方都有這種潛規則啊!怪不得清河鎮的那些學子寧願在本地的書院蹉跎也沒幾個來兗州府進學的,讀書科舉本就要花費不少的銀錢,到兗州府不但需要熟人介紹就單單高昂的修金和住宿吃喝的費用就不是一般人家能出的起的,若是考生多年考不上,最後就是填了無底洞一場空而已。
沈默見王家和深思的樣子以為他在為求學而為難,“家和,若是你真想去兗州府的書院求學的話不如就去象山書院吧!我的表哥在象山書院有相熟的人,到時候我就拜托他幫忙說一下情,至於其他兩個書院雖說嚴家在裏麵也有相熟的人,但那些人我都不太熟還不如拜托我表哥的好!”
王家和還沒有確定當初那個老者的身份以及他話中的真假,所以目前一切都是未知之數,若是此時輕易應承了沈默,難免會有欺騙之嫌,他隻能含糊的說道,“瑜年的好意我心領了,等我到了兗州府後再做打算吧!反正我也不是太過著急,這事可以慢慢籌劃,你剛才提到書院的時候說除了府學之外,這麽看來府學是最有名的?”
“兗州府學是官家辦的學院,實力背景自然不是其他書院能比的!再說去裏麵進學的人至少要在院試中闖進前百名,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王家和有意引導話題便問道,“府學裏的夫子都很有名嗎?”
“裏麵的夫子雖說不全是當世大儒,但他們個個都學識淵博滿腹經綸,我的表哥在院試的時候闖入百名進了府學讀書,他和我說府學裏麵的學術氛圍很濃但學子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他們都想方設法的在夫子麵前表現自己,希望能被哪個夫子看中把他們收歸門下。”
“就算不被夫子收歸門下,他們在府學裏不是照樣能學到東西嗎?”
“學是能學到,但你要明白被夫子收歸門下的學子是可以被單獨教導的,每個夫子的手裏都會有一部分的藏書,這些藏書是書院所沒有的,再加上夫子以往所教的學子,若科舉順利的話進了官場後就是一份無形的助力,這可是未被收歸門下的學子所沒有的優勢。”
看來這古代師徒之間的關係遠比自己想象中的要緊密,這樣一來拜師一事更要慎重對待!王家和心思百轉麵上卻不動聲色,“哦?這樣看來隻要拜入府學的夫子門下,都會有如此大的好處?”
“話也不是這樣說,雖說府學的夫子比其他書院的夫子學識更加淵博,但夫子之間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一般是看夫子門下的弟子所取得的科舉名次,名次越高夫子的名聲也越好,兩者之間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係。”
王家和最關心的就是府學裏夫子的情況,若那老者說的是真話,想來他一定是名聲顯赫之輩,外人應該都或多或少的聽過他的事跡才是,“那你可知府學裏比較有名的夫子有哪些?”
“以前我好像聽我表哥提過府學裏有個夫子教出了一個狀元和一個探花,我表哥很想拜入他的門下,但是據說他已經有好些年沒收弟子了,許多人爭破了頭用了不少手段都沒打動他。”
聽到一狀元一探花王家和目光微閃,緊接著問道,“那你知道這位夫子姓什麽嗎?”
“這個我倒是沒怎麽注意,畢竟我一個還沒拿到秀才名頭的學子考慮那些太過早了些,還是立眼當下比較好,哎?我說你打聽這些幹嘛呢?”
王家和目前所得的消息太少,他還不能確定那個老者就是沈默所提到的夫子,所以他也無法對沈默坦言,總不能直接對沈默說,你表哥很想拜卻沒拜成的名師要收我為徒喲!若是最後是他弄錯了搞了一個烏龍事件,那他以後可真就無顏再見沈默了,所以目前他也隻能暫時隱瞞此事。
“我這不也是好奇嗎?對於去兗州府求學一事,我是兩眼一抹黑什麽都不知道,就想著多打聽一些事情為以後的進學做準備!”
沈默一心想著要盡些綿薄之力便不遺餘力地勸說道,“我覺得你還是考慮一下要不要去象山書院吧!雖說要經過三場考試,但有我表哥在其中說情應該比去其他書院來得容易!”
王家和見沈默如此熱心便笑道,“我會考慮的!你容我再想想吧!”
第84章 我在兗州府開眼界
時間匆匆而過,王家和沒事就和沈默聊一聊兗州府的情況,至於上次有意引導沈默說話而打聽到的關於府學的消息,讓王家和覺得沈默所說的那個教出一狀元一探花的人可能就是當初說要收他為徒的莊夫子,但這個消息得想辦法進一步確定他才能安心。
經過了約一個半月的時間王家和終於到了兗州府,雖說他並不暈船但這麽長時間都呆在船上也讓人夠嗆,剛踩到地麵的時候他總覺得腳下還在晃動,靜靜地佇立了片刻才感受到這片厚實的土地。
沈默拍了拍王家和的肩膀,以一種感同身受的口吻說道,“家和,看你這個樣子是第一次坐船吧?我以前也和你差不多,不過後來坐久了也就習慣了!”
王家和在現代的時候坐的都是郵輪,平穩性和舒適度就不是古代的船能比的,再加上這具身體確實沒有坐過船,有些不適也是正常。
“在船上呆久了總感覺不知身在何處,陡然一下船還真有點緩不過神來,還是在家裏呆著舒服啊!”
沈默一臉讚同的說道,“船上哪能和家裏相比?我看你也累了,不如就跟我一起去表哥家稍作歇息再想其他?正好我介紹表哥和你認識,他是個很好相處的人,你們肯定能成為朋友的!”
“識字的事情你不用擔心,雖說我不是什麽讀書人,但大部分的字也是認識的,本來就打算等秀秀十歲以後再教她,既然你這樣說了,現在教她識字也並無不可,反正我平日裏在家也沒什麽事情,教她認認字,和她說說以前的事也算是打發時間!”
王家和把要交代的話都說完後便不再耽擱,“爺爺、秀秀,天色已經不早了,你們迴去吧!等我到了兗州府安頓好後會寫信迴來的,我就先走了!”
王秀秀連忙拉住王家和的衣袖,小大人般的鄭重囑咐道,“哥哥,你一定要注意身體,多多保重!”
“你在家也要保重身體,若是有什麽族老和裏正解決不了的事情,你就去鎮上的宅子裏讓管家去請趙大哥幫忙,知道嗎?”
王秀秀點了點頭,鬆開了王家和的衣袖乖巧的說道,“我曉得了!哥哥,一路保重!”
王家和到了鎮上搭了輛馬車後便往碼頭趕去,兗州府不同於宜山縣,與清河鎮之間隔著四個縣城,若是搭馬車去的話不僅一路顛簸勞累不說,費時更是長久,王家和打算搭車去碼頭然後坐船從水路趕往兗州府,這也是大多數想要去兗州府的人所會選擇的方式。
花了四五天的時間終於趕至碼頭,王家和下了馬車隻見碼頭處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一條主道延伸向外,附近有不少做吃食茶水的小攤販,碼頭上堆積了不少的貨物,有許多腳夫身形忙碌的穿梭在人群中,偶爾還能聽見監工頭子大著嗓門催促的嗬斥聲,看到這翻熱鬧的場景王家和竟有一種不知今宵是何處的感覺。
直到被一個匆匆而過的路人撞了個身形不穩險些摔倒這才迴過神來,那撞人的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身穿白色長衫一副書生樣子的裝扮,一旁跟著個提東西的小廝,那小廝見王家和看著他們,不但沒有道歉反而皺起眉頭大聲責問。
“你這人發什麽愣?堵在路上存心擋路啊!”
王家和雖然覺得這小廝說話的語氣太過,但想到先前他出神堵在路上確實會影響別人,於是便說道,“不好意思!我剛才想事情想得有點愣神了,沒怎麽注意身邊的人,是我的不是!”
那小廝聽了這話原本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頓時就有些不好意思,軟了口氣說道,“你下次多注意點就是了!像你剛才那樣一動不動的站在路中間很不安全,被人撞了也就罷了,若是不小心被馬車之類的東西撞到就不是如今這個樣子了!”
雖說這小廝說話太過直率,不明就理的人估計會以為他在咒人,但王家和知道這小廝也是好心告誡自己便點點頭打算離去,這時旁邊那個一直在看著他的少年不確定的詢問,“你……你是不是王家和王同科?此次宜山縣的縣案首?”
王家和疑惑的看著眼前這個陌生的年輕人迴道,“某下正是王家和,請問閣下是哪位?”
聽到王家和的迴應,那年輕人雙眼微微發亮燦然一笑道,“我叫沈默表字瑜年,此次迴到宜山縣也參加了縣試,說來我和王同科是同一屆考生。”
沈默是宜山縣本地人,但在縣城的書院啟蒙後不久就被家人送至了兗州府的姑姑家讀書,他的姑姑嫁的是兗州府有名的清流之家嚴家,即是清流之家自是有族學,比之宜山縣的書院來說顯然在嚴家的族學裏進學對沈默更加有益,於是沈默的爹娘就拜托他的姑姑讓他進了嚴家的族學。
沈默籍貫就在宜山縣,所以要迴宜山縣參加縣試,此次是他第二次參加縣試了,自上一次的縣試後他就發現宜山縣的考官喜歡出截搭類的試題,而正是這種題目使得他在第一次的縣試中名落孫山,後來就在這類試題上費了很大的功夫,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此次縣試中他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績。
當初因著誣告一事縣尊大人當眾在衙門前設考場,於榜上前三十名的考生中抽取十五名考生一起考校,沈默也是被抽到的考生之一,但當時他因為如廁不在場所以被人替換了下去,等他迴來的時候考生已經就坐,考官也已經開始出題了。
沈默本是在心裏可惜失去一次在縣尊大人和各位夫子麵前自我表現的機會,但等試題貼出來後他頓時暗自慶幸,瞧瞧那數量眾多又偏又短的試題,再看看場中考生鎖眉深思的神情心裏更是把諸天神佛謝了個遍,幸好縣尊大人抽取考生的時候他不在場,不然如今在眾人麵前丟人現眼的就是自己了。
本以為那些慘無人道的題目沒人能答得全,等縣尊大人吩咐衙役把考生的答卷貼至木板上示眾後,沈默就感覺自己啪啪啪被打臉了,第一張木板上的縣案首答卷不僅答全了試題還讓人挑不出錯來,顯然是有真材實料的。
沈默之前也暗暗懷疑,縣城裏有那麽多優秀的學子,一個鄉下的小子怎麽可能會在那麽多考生中脫穎而出!等看到那份答卷時頓時澆滅了先前他心中的優越感,後來又聽了縣尊大人的一席話更是覺得異常羞愧,幸好周圍的學子都和他一樣被答卷打了臉,也免得他一個人尷尬。
前些天沈默搭車趕往碼頭打算迴兗州府的嚴家繼續進學,今天到了碼頭後就帶著小廝匆匆向著岸邊趕去,不想卻撞到了正在發呆的王家和,他對前段時間的縣案首可是印象深刻,不僅是他在縣尊大人的考校中奪得第一,也是因為宜山縣裏至今還流傳著他的傳說。
據說縣案首為人大氣仁義,當初被一個考生帶著同科的父母鬧上門後還不與其計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直耐心勸說不願多生事端。
後來眾人才知曉那考生與縣案首乃是同鄉,卻黑了心腸的誣陷他作弊,見誣陷不成就挑撥同科的父母逼迫縣案首去縣尊大人那裏說情,還把事情的起因全部歸咎於縣案首的身上,縣案首解釋了事情真正的原因後同科父母就與那考生起了爭執爆打了那個考生一頓,最後還是縣案首好心勸說又拜托旁人把受傷的考生送去醫館,這才救了那考生一命,他的這番行事作風真可謂是心胸博大的典範,也是學子考生應該學習的表率。
沈默對著王家和作揖道歉,“縣案首,剛才我急著趕路無意中撞到了你,是我的不是!我家小廝出言無狀還望你多多海涵!”
“沈同科直接叫我王家和便是,剛才確實是我愣神堵在了路中間,我也有不對的地方,還請你原諒一二!至於你家的小廝也是護主心切,他也是好心勸誡於我,我哪能和他計較?”
沈墨一聽這話更是加深了對王家和的好感,果然縣案首是像別人所說的那樣仁義大氣,明明是自己無意中撞到了他,他卻不放在心上!而且自家小廝剛才所說的話確實不地道,一開始也沒有向他道歉,他竟然也不與其計較,這小廝可是個下人,縣案首還能如此彬彬有禮,真乃是正人君子啊!想到這裏,沈墨頓時生了與王家和結交的心思。
“王同科,我們雙方都有錯就不要在這裏互相推讓了!看王同科背著包袱的樣子應該是要出遠門吧!不知你接下來打算去哪兒啊?”
“我有事要去兗州府一趟,剛到碼頭正打算坐船過去,以前從來沒有出過遠門更沒有去過碼頭,陡然見到如此熱鬧的場景一時就愣了神,若不是沈同科的提醒,我還不知道要在路中間發多長時間的呆呢!”
沈墨一聽這話心中驚喜萬分,心道這難道就是老天冥冥之中的安排?要不然王同科先他一步而來,怎麽偏偏在碼頭這裏發了呆?那麽多人沒有撞到他怎麽偏偏是自己無意中碰到他了?而且他所要去的地方竟然還和自己的目的地一致!如果這不叫做緣分那什麽才叫緣分?心下已經認定與王家和有緣的沈墨想著絕不能辜負老天的安排錯過此次結交的良機。
沈默主動相邀道,“這樣說來還真是巧了!我也打算坐船去兗州府,相逢即是有緣不如你我二人一同前去?路途漫漫也好有個人作伴。”
王家和思索了片刻,覺得與沈墨結伴而行也並無不可,再說他對沈墨的初次印象還是很有好感的,“既然沈同科相邀,某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王家和與沈默結伴而行,沈默在碼頭這邊有相熟的人,坐的船也是以往常坐的那艘船,安全上無形中就高了一層,價錢也十分公道,這為王家和省了不少的麻煩!
第83章 在水之央
王家和一行人所坐的船是樓船,采用的是釘接榫合的聯接工藝,使船的強度大大提高,其上裝有船帆,其下設有槳輪,既可以利用風力前行又可以利用人力腳踏的方式推進,整艘船長約二十餘丈,甲板之上有三層房間,可載六七百人。
王家和住在了沈默的隔壁房間,有時沈默會讓小廝邀請王家和來自己的房間品茶,兩人交流交流學問,說說各自的所見所聞,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人對雙方的性格大致都有了了解,覺得對方的為人處事也比較合自己的胃口,於是便決定交了這個朋友以姓名相稱了。
這段時間王家和翻看最多的就是《大周律法》和《大周史記》這兩本書,以前一直忙於縣試,為了能榜上有名王家和日以繼夜的死啃四書五經和《說文解字》這些書,看的他都要吐了。
縣試過後他好不容易稍稍放鬆了心中繃緊的那道弦想著能放鬆一下,但以往一年多以來他已經養成了每日看書練字的習慣,陡然不看書練字就覺得心裏空落落的,於是他在王家村陪著家人的時候將那些四書五經又仔細的熟讀了一遍,為了不忘記書本上的知識他隻專注看四書五經而無暇去看其他的書,所以他打算趁著這段出行的時間多看看律法史記一類的書,免得以後不小心犯了什麽法或者被人坑了還不知。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王家和明顯感覺到沈默的性子有些天真,是個典型的從小被家人寵著沒吃過苦的富家子弟,而在和沈默的閑聊中他也察覺到沈默學識淵博,和以前見過的那些學子明顯不一樣。
沈默在嚴氏族學裏進學,受的是世家子弟的教育,族學裏不僅有學識淵博的夫子肯定也藏有不少的書籍,而身為農家子的王家和卻沒有這些資源,即使他的空間裏留有涉及多種領域的書籍,但大多都是技術性的書,關於大周朝本地的情況以及以往的曆史名人的記載這類的書是一本也沒有的,再加上沒有夫子的教導使得王家和考科舉比其他人都顯得困難得多。
起步低資源少,這就意味著王家和必須用十二分的努力才能在科考中殺出一條血路出來,其實他當初也可以選擇另外的路,比如說經商或者安安穩穩的做個農家孩子,在鎮上找份輕便的活計貼補家用,掙得一份家業後娶個妻子生個孩子,平平淡淡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但王家和始終心有不安,這或許是與他以前成長的環境有關,自來到這個時空後他的心中一直有一道無形的弦在緊緊的繃著,促使他不得不壓迫著自己向前走。
這個年代一個七品的小官就能掌一方百姓的衣食住行,更何況還存在著官匪勾結的事情,再加上徭役賦稅戰亂這些不確定因素,若是手中無權沒有地位,說不定哪天就天降橫禍把親人朋友卷入危險之中,而一個農家子要想獲得地位和權力,最佳的捷徑就是科舉。
王家和站在甲板上想著自己的心思出神的看著遠方,來找他的沈默順著他的視線望去,隻見除了一片白茫茫的河水和幾艘運貨的船隻外什麽也沒有。
他好奇的問道,“家和,你這麽出神是在看什麽呢?”
王家和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陡然耳邊出現一道聲音驚的他雙眼都瞪圓了,“瑜年,你不聲不響的突然出聲嚇了我一跳!”
沈默心道明明我來了好一會兒了你不僅無視我的存在現在反倒還怪我嚇到了你,真是不講理!沈默性子直一向是有什麽說什麽,更何況他現在心裏委屈的冒泡,不說出來肯定憋得慌。
“誰不聲不響了?我到這兒好一會了,隻見你一直對著遠處發呆,你怎麽這麽喜歡愣神啊?若是讓那些宜山縣的學子看到你這個縣案首時不時的就發呆愣神,估計又得私下裏嘀咕了。”
雖說縣試得了頭名是靠王家和的多文強記,但他總不能自誇天賦過人吧!隻能謙虛的說,“瑜年就別調侃我了,這縣案首的名頭不過是僥幸而已!宜山縣的縣試曆來喜歡考截搭類的試題,剛好我以前在這上麵下過功夫,這才僥幸獲得頭名,若是在其他的縣城參加縣試,能不能得了孫山之名都是未知。”
沈默卻不讚同王家和的話,“家和此話顯得過於謙虛了,以前我也在這種試題上下過功夫,縣尊大人出的那些題我可答不上來。”
“當初縣尊大人被王佳瑾和範元盛惹怒,才會故意出那些刁難人的試題,後麵的府試和院試應該不會有那種試題的。”
沈默認同的點頭道,“確實如此,以往的府試和院試雖考帖經但卻沒有像宜山縣的縣試那般太過偏門,所考的題量也比較少。”
“看來瑜年也研究過曆年府試和院試的考卷啊!不過縣試大多都是考察對四書五經的熟知程度,隻要認真下過功夫文筆不太差的人大多都能過了的,而府試和院試就不一樣了!考卷的難度可不是縣試所能比的,就算僥幸通過了府試和院試,漫漫科舉路才踏出第一步而已!”
“家和也不必過分擔憂,畢竟我們還年輕有的是機會,更何況這些過程是每個考生學子必須經曆的,誰也不例外!”
說到這裏沈默想起了以前遇到的一件事,他連忙把這份八卦消息與王家和分享,“說起考試我以前看到過一個運氣不太好的考生,一到考場就暈,一出考場就醒,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王家和好奇的問道,“哦?真有這樣的人?我倒是不曾見過!”
“去年縣試的時候是我親眼看見的,那考生在我之前進的考場,被小隸檢查的時候他的臉色就不太對,等他進去沒一會兒就不醒人事被人抬了出來,還沒等我被叫進場他又醒了過來,接著又進去一次,但是後來又被抬了出來,真是讓人不得不感歎他的時運不濟!”
王家和見沈默越說越興奮,想來他是把別人的不幸當笑話看了,這讓王家和有些無語,“可能是他心中對自己的要求太高反而對考試太過懼怕,所以才三番兩次的暈過去吧!”
沈默瞥了瞥嘴,漫不經心的說道,“可能吧!不過我還是覺得不太理解,隻是個縣試而已至於這麽較真嗎?真要暈的話我寧願暈在鄉試會試的考場。”
王家和見沈默還沒考上秀才就提及鄉試和會試,不由調侃道,“看來瑜年對下半年的府試和院試很有信心啊!”
沈默聽了王家和的話倒是沒有什麽受之有愧的表情,反而一臉理所當然的說道,“讀了這麽些年的書,若是連個秀才之名都拿不到,豈不是綴了嚴氏族學的名頭?再說府試院試每年都會考,就算今年考不上明年繼續努力便是,我是不擔心的!”
王家和見沈默一臉自信的神情不但不會覺得對方狂妄自大,反而覺得這就是世家子弟應有的氣度,想到沈默一直在嚴氏族學裏讀書那麽他肯定在兗州府生活了好些年,這樣一來他對兗州府的情況應該知之甚詳,不如趁此良機打聽一二。
“瑜年一直在嚴氏族學裏進學,對兗州府的書院可有了解?”
“兗州府除了府學外最有名的就是白鷺書院、象山書院和南溪書院了,這三個書院曆年來所教導的學子考上秀才的不計其數,書院裏名列前茅的學子大多都奪得了舉人之名,有的甚至能在殿試中闖進一甲的行列,上一次的殿試中白鷺書院的陶京就被聖上欽點為榜眼,更是讓白鷺書院名聲大噪!你問這些難道是想去兗州府的書院進學?”
王家和坦言道,“你也知道我出生於農家,沒有家世背景,我們那個地方大多是商賈之家,隻有一個書院,裏麵的夫子最多教人識字而已,於科舉而言基本上是毫無助益,此次我僥幸過了縣試,想著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我還欠些火候,就打算到兗州府求學,爭取能多學些東西。”
沈默不解的問道,“既然得了縣案首之名府試和院試自是不用擔心的,以後你也能進宜山縣學讀書,家和又何必大老遠的到兗州府求學呢?”
“瑜年此話差矣,雖說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不用太過擔心,但若是我在兩場考試中的排名太差豈不是會讓別人覺得宜山縣縣尊大人識人不清?當初我被誣告的時候多虧了縣尊大人明察秋毫還我清白為我正名,若是因為我的原因使得別人對縣尊大人有微詞,那我也會於心不安!”
沈默已經將王家和視為至交,他見王家和並不了解兗州府私底下的一些約定成俗的規矩便好言提醒道,“家和,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我在這裏不得不告知你實情,外鄉人要想去兗州府內稍有名氣的書院求學,不僅要找個相熟的人為你牽線還要經過三場考試,每年還要交一筆十分高昂的修金,這些你都得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哦?還有這些規矩?這些要求都是隻爭對外鄉人嗎?若是兗州府本地的學子入學也會這麽嚴苛嗎?”
“本地人和外鄉人哪能一樣?兗州府本地的學子若是開蒙後想要入學隻需要經過一場考試然後交一筆修金即可,若是和書院的夫子相熟不用考校就可以直接進學,而未開蒙的孩子入學隻需交一筆修金就行!”
看來無論什麽地方都有這種潛規則啊!怪不得清河鎮的那些學子寧願在本地的書院蹉跎也沒幾個來兗州府進學的,讀書科舉本就要花費不少的銀錢,到兗州府不但需要熟人介紹就單單高昂的修金和住宿吃喝的費用就不是一般人家能出的起的,若是考生多年考不上,最後就是填了無底洞一場空而已。
沈默見王家和深思的樣子以為他在為求學而為難,“家和,若是你真想去兗州府的書院求學的話不如就去象山書院吧!我的表哥在象山書院有相熟的人,到時候我就拜托他幫忙說一下情,至於其他兩個書院雖說嚴家在裏麵也有相熟的人,但那些人我都不太熟還不如拜托我表哥的好!”
王家和還沒有確定當初那個老者的身份以及他話中的真假,所以目前一切都是未知之數,若是此時輕易應承了沈默,難免會有欺騙之嫌,他隻能含糊的說道,“瑜年的好意我心領了,等我到了兗州府後再做打算吧!反正我也不是太過著急,這事可以慢慢籌劃,你剛才提到書院的時候說除了府學之外,這麽看來府學是最有名的?”
“兗州府學是官家辦的學院,實力背景自然不是其他書院能比的!再說去裏麵進學的人至少要在院試中闖進前百名,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王家和有意引導話題便問道,“府學裏的夫子都很有名嗎?”
“裏麵的夫子雖說不全是當世大儒,但他們個個都學識淵博滿腹經綸,我的表哥在院試的時候闖入百名進了府學讀書,他和我說府學裏麵的學術氛圍很濃但學子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他們都想方設法的在夫子麵前表現自己,希望能被哪個夫子看中把他們收歸門下。”
“就算不被夫子收歸門下,他們在府學裏不是照樣能學到東西嗎?”
“學是能學到,但你要明白被夫子收歸門下的學子是可以被單獨教導的,每個夫子的手裏都會有一部分的藏書,這些藏書是書院所沒有的,再加上夫子以往所教的學子,若科舉順利的話進了官場後就是一份無形的助力,這可是未被收歸門下的學子所沒有的優勢。”
看來這古代師徒之間的關係遠比自己想象中的要緊密,這樣一來拜師一事更要慎重對待!王家和心思百轉麵上卻不動聲色,“哦?這樣看來隻要拜入府學的夫子門下,都會有如此大的好處?”
“話也不是這樣說,雖說府學的夫子比其他書院的夫子學識更加淵博,但夫子之間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一般是看夫子門下的弟子所取得的科舉名次,名次越高夫子的名聲也越好,兩者之間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係。”
王家和最關心的就是府學裏夫子的情況,若那老者說的是真話,想來他一定是名聲顯赫之輩,外人應該都或多或少的聽過他的事跡才是,“那你可知府學裏比較有名的夫子有哪些?”
“以前我好像聽我表哥提過府學裏有個夫子教出了一個狀元和一個探花,我表哥很想拜入他的門下,但是據說他已經有好些年沒收弟子了,許多人爭破了頭用了不少手段都沒打動他。”
聽到一狀元一探花王家和目光微閃,緊接著問道,“那你知道這位夫子姓什麽嗎?”
“這個我倒是沒怎麽注意,畢竟我一個還沒拿到秀才名頭的學子考慮那些太過早了些,還是立眼當下比較好,哎?我說你打聽這些幹嘛呢?”
王家和目前所得的消息太少,他還不能確定那個老者就是沈默所提到的夫子,所以他也無法對沈默坦言,總不能直接對沈默說,你表哥很想拜卻沒拜成的名師要收我為徒喲!若是最後是他弄錯了搞了一個烏龍事件,那他以後可真就無顏再見沈默了,所以目前他也隻能暫時隱瞞此事。
“我這不也是好奇嗎?對於去兗州府求學一事,我是兩眼一抹黑什麽都不知道,就想著多打聽一些事情為以後的進學做準備!”
沈默一心想著要盡些綿薄之力便不遺餘力地勸說道,“我覺得你還是考慮一下要不要去象山書院吧!雖說要經過三場考試,但有我表哥在其中說情應該比去其他書院來得容易!”
王家和見沈默如此熱心便笑道,“我會考慮的!你容我再想想吧!”
第84章 我在兗州府開眼界
時間匆匆而過,王家和沒事就和沈默聊一聊兗州府的情況,至於上次有意引導沈默說話而打聽到的關於府學的消息,讓王家和覺得沈默所說的那個教出一狀元一探花的人可能就是當初說要收他為徒的莊夫子,但這個消息得想辦法進一步確定他才能安心。
經過了約一個半月的時間王家和終於到了兗州府,雖說他並不暈船但這麽長時間都呆在船上也讓人夠嗆,剛踩到地麵的時候他總覺得腳下還在晃動,靜靜地佇立了片刻才感受到這片厚實的土地。
沈默拍了拍王家和的肩膀,以一種感同身受的口吻說道,“家和,看你這個樣子是第一次坐船吧?我以前也和你差不多,不過後來坐久了也就習慣了!”
王家和在現代的時候坐的都是郵輪,平穩性和舒適度就不是古代的船能比的,再加上這具身體確實沒有坐過船,有些不適也是正常。
“在船上呆久了總感覺不知身在何處,陡然一下船還真有點緩不過神來,還是在家裏呆著舒服啊!”
沈默一臉讚同的說道,“船上哪能和家裏相比?我看你也累了,不如就跟我一起去表哥家稍作歇息再想其他?正好我介紹表哥和你認識,他是個很好相處的人,你們肯定能成為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