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王家和一直在練習養身功法和軍體拳,如今把這些東西重新練起來並沒有什麽困難,除了一開始因為身體上的限製不能長時間練習以外,後來基本上可以說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原先從身體裏透露出來的虛弱感漸漸消退,整個人的精神氣也煥發一新,王家和使用這個身體也越發的得心應手了。
眼看目前難以再找到有價值的東西,加上空間裏的食物將要告罄,他決定就此打道迴府沿著標記原路返迴,然後再去探探下山的路。
在王家和看來,雖然王家人把原身扔在大山內圍,但是就憑他們的性子應該也不會冒著迷路的危險往太深的地方走。
果然不出他所料,就在王家和醒來的地方再往外走大約二十裏的路程就是大山外圍,到了外圍下山就很順利了,大約還要走一個半時辰的路就可以到山腳下了。
因為暫時不能被人知道自己的蹤跡,王家和一路上都很警惕,幸好除了少數出來砍柴的村民並沒有多少人上山,就這樣走走停停的趕路,等到了山腳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
極目遠眺,不少農家升起炊煙,從遠處還隱約傳來嗬斥孩子的聲音,王家和見狀停下腳步,拿了一點幹糧出來一邊填飽肚子一邊等待夜幕降臨。
冬季的夜空顯得更加深邃幽藍,上麵零散地分布著幾顆星星,懸掛的明月將月光清冷的撒向地麵,整個王家村被一片銀色包裹,顯得寂靜而幽深。
但是王家和沒有任何的閑情逸致來欣賞這片景色,由於怕被別人發現,空間裏手電之類的照明工具是絲毫不敢用,隻能借著月光匆匆穿過這片村落,還要放輕腳步小心謹慎地盡量不驚動村裏的土狗。
等到了村外的路上,王家和的頭上竟然出了一層汗,直到此時才能稍稍放下心來,輕唿口氣後徑直沿著這條路往外走去。
王家村外的這條路直通清河鎮,清河鎮是青雲灣最大的一個鎮子,附近的村民如果有什麽需要買賣的都會到這個鎮子上來,加上通往縣城的路上還有一個碼頭,其他地方的商販有時也會過來販賣或者收購東西,所以說這裏的消費能力和購買力還是不低的。
王家和腳步不停一心趕路,大概在亥時出了王家村,直到子時也就是夜裏十一點多的時候才趕到了清河鎮附近,看著時間還早便找了一個隱蔽的地方進入空間趁機補眠休息去了。
第7章 清河鎮
卯時左右天剛蒙蒙亮,清河鎮已有不少的商鋪打開門準備營業,小商販們也正規整著自己的攤子為接下來的生意做準備,喧雜的聲音打破了清河鎮冬季的寧靜。
王家和在空間裏換迴了醒來時穿著的那身衣服,雖然對這破衣服十分嫌棄但也不得不穿,空間裏又沒有其他古代的衣服,總不能穿著現代的迷彩服進鎮吧。
背起了一旁的籮筐王家和立馬就出了空間,由於早先進空間的時候故意找了個隱蔽的地方,所以並未有人發現大白天的大變活人。
背上的籮筐是當初在山上用藤蔓編織而成,雖看著醜陋不堪但是結實耐用,就單單看裏麵裝了那麽多的小型獵物,籮筐仍然穩穩當當沒有絲毫散架的跡象就知道它的實用性了。
話又說迴來,幸好王家和如今的身體強健了不少,不然要想一下子背這麽多的獵物估計也得夠嗆。
至於剩下的野豬還有野鹿和野羊這些獵物,由於體型太大又沒有能夠拖拽的工具,所以隻能暫時擱置在空間裏了。
一進入清河鎮,隻見街道兩旁店肆林立,空地上還有不少吆喝叫賣的小商販,一片繁榮熱鬧的景象。
主街道向東西兩個方向延伸開來,兩旁房屋錯落有致,隨處可見茶坊、酒肆、當鋪等字樣的幌子。
王家和沿著主街道隨意的走著,細細打聽著街邊小商販所賣東西的價錢,又走進了一家糧店,頂著店夥計奇怪的眼神厚著臉皮詢問了各種糧食的價格,什麽也沒買兩手空空的就出來了。
後來他又到其他街道挑了幾家小規模的店麵走了進去,也是同樣的隻打聽價格而不買任何東西就出來了。
等過了近半個時辰,王家和這才消停下來,至此,心裏麵對清河鎮的物價有了大致的了解。
總體來說,這裏一文錢的購買力就相當於現代的兩角錢多一點,一千文銅錢就是一兩銀子,也叫作一貫或者一吊錢相當於現代的兩百多塊錢,十兩銀子就是一兩金子。
這樣看來這裏的銀子都不怎麽值錢,貌似在中國盛唐時期一兩銀子差不多就是兩千到四千左右,而在這裏一兩銀子隻是二百多塊錢,購買力幾戶貶值了幾十倍。
民以食為天,最能體現一個地方生活水平的就是人均糧食,所以王家和主要以糧價為切入點來了解這裏的物價水平。
以大米為例,這裏的米每升需要三十文錢,一升米大約重一點五公斤也就是三斤左右,這樣算來每斤米需要十文錢,也就是相當於現代的兩元錢。
當然,大部分的農戶都是舍不得吃大米的,他們大多以糙米雜糧餅子野菜為主食,隻有那些富商大戶或者官家老爺才會經常吃大米。
這樣看來大米兩塊錢一斤也就和現代最普通的大米價格幾乎相持平,而像街邊最普通的肉包子也要三文錢一個,總的來說清河鎮的物價基本上可以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既然已經了解了這裏的物價,王家和也不再閑逛耽擱,徑直向鎮裏最大的酒樓太和樓走去。
這太和樓原本隻開在縣城裏,後來漸漸發展到了清河鎮,據說在大周朝的國都汴京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因為背靠縣城財大氣粗,重視樓內裝潢與擺設,酒菜種類豐富口味多樣,隻在清河鎮進駐一年就站穩了腳跟,如今三年發展下來早已成為這裏最大最有名氣的酒樓。
一進入酒樓隻見一個店小二迎了上來,絲毫沒有因為王家和穿的破舊而擺臉色,麵帶笑容微微彎腰。
“客官,您裏麵請!請問您有什麽需要?是吃飯還是住店?”
看到店小二如此行事,王家和不禁感歎,怪不得這酒樓能夠在短時間內站穩腳跟並且發展成為清河鎮第一大酒樓呢!
從這店小二的身上就可以看出這家酒樓的大體風貌,殊不知越是有名的酒樓就越注重門麵和名聲,也越少出現那些眼高於頂看碟下菜的夥計。
“小二哥,你們這裏收不收野物這幾天我上山打了一些獵物,所以就到這裏問問。”
盡管聽到王家和說不是住店吃飯的,但那店小二的笑容也沒有絲毫變化。
“那您直接跟我來,正好我們李管事就在後廚,采買這一塊一向是他在管,您跟我一起去見見。”
說完便帶著王家和穿過前堂往後廚走去,兩人到了後廚,隻見店小二走到一個一臉和氣大概四五十歲的大叔麵前。
“李管事,這是剛剛來的獵戶,想問我們這裏收不收東西我就帶他來見您了,前麵還要人照應,你們先談,我就先去忙了。”看見李管事點頭同意,店小二對著王家和打了個招唿就先走了。
見狀王家和趕忙主動上前抱拳行禮,“李管事好!小子王家和,前幾天好運打到了點獵物,聽說太和樓生意最是興隆而且童叟無以欺以誠待人,所以冒昧打擾,看到剛才的小二哥和麵前的您,小子就知道這太和樓不愧是最有名的酒樓,果然是名副其實!”
聽到王家和嘴上好像抹了蜜似得誇讚酒樓和自己,李管事心裏樂了覺得這小子有些意思,嘴上卻一本正經的說,“你小子甭管給我戴高帽,既然已經到我麵前來了,你總要給我看看貨吧!醜話說在前頭,要是東西不好到時候我可是不收的!”
“這是當然!李管事您看看這些獵物就知道我是不是在誆您了,再說如果東西不好,我也不敢到您麵前丟人現眼啊!”
說著便放下了背著的籮筐,隨即拿掉了上麵做掩飾用的樹枝藤蔓等物,底下的獵物也展現在了李管事的眼前。
李管事本以為王家和帶來的最多隻是幾隻兔子野雞之類的野物,等看到籮筐裏的獵物數量不少還有一隻小麅子的時候,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前段時間下那麽大的雪,導致本來就為數不多的獵戶送來的野物更加的少了,李管事這幾天正為這件事發愁,還打算實在不行就去縣城裏的太和樓看看有沒有多出的獵物能夠應應急,不過心裏也是沒底,畢竟縣城裏的來往客人更是多,這野物一向很受客人的歡迎,估計剩下的也不多。
現在王家和帶了這麽多的野物過來,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而王家和看到李管事臉上的笑容,心裏估摸著這次的買賣應該是沒有多大問題了,於是嘴角微微上揚的弧度變得更加深了。
第8章 鴻升賭坊
“這些野物看著都很新鮮,皮毛也比較完整,我也不虧待你,就按往常收購的價錢算,野雞每隻六十文、兔子每隻一百五十文、狐狸每隻四百五十文,這隻麅子比較小算你六百文吧!一共九千五百八十文,這個價錢你看如何?”
王家和在心裏算了算,知道李管事給的價格比市價還高些,其實如果把肉和皮毛分開出售,應該能掙得更多,可關鍵是他對硝製皮毛一竅不通,貿然去加工的話,一旦破壞了皮毛反而會得不償失,還不如就這樣整隻賣給酒樓來的劃算。
“李管事您是個公道人,肯定不會虧待小子的,就按您說的這個價錢算,小子感激不盡!”
李管事尋思著最近幾天終於不用再為野物發愁,等後廚處理過這些獵物以後,留下的皮毛兌給皮貨鋪子又是一筆不小的進項,想到這裏臉上的笑容更加和氣了。
“好說好說,如果以後還有好東西可要記得我們酒樓,到時候還是按這個價錢收購,絕不會虧待你!”
“這是當然,太和樓遠近聞名李管事您又願意照顧小子的生意,小子哪會往其他酒樓跑呢!再說一事不煩二主,以後如果遇到好的獵物,肯定還會來麻煩您,到時候還要李管事多多照應一二呀!”
李管事看王家和這麽上道,心中感到十分滿意,也不多說其他,直接招來店夥計帶著王家和去賬房結賬了。
出了太和樓,王家和找了個偏僻的小巷,趁著周圍沒人偷偷地把籮筐和七兩銀子加五百八十文錢放進了空間裏,接著懷揣著剩下的二兩銀子直奔鴻升賭坊。
先前打聽到要想辦理戶籍文書就要去找鎮上的邱師爺,若是自己隻是簡單的辦理戶籍,那麽買點東西到邱師爺的府上登門拜訪也不是不行,但如今自己可不想再落戶到王鐵柱家的名下,這麽一來事情就有些麻煩了。
當前最主要的就是打聽戶籍的事情,若能獨自立戶更好,也省得以後麻煩事纏身,但是如今自己和邱師爺素不相識,他又是個吃官家飯的,怎麽可能耐心的對一個農村小子說戶籍的相關事情,如此看來隻能曲線救國。
這鴻升賭坊是清河鎮最有勢力的賭坊,背後的老板是清河鎮鎮長二夫人的親哥哥,這二夫人原本隻是鎮長的一個小妾,性命和自由都被拿捏在正房夫人的手中,誰知她在三年前好運的為鎮長生下了一個兒子,當即就被提為二房夫人。
這鎮長當時已經快四十歲了,常言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將近不惑的年紀隻得了這麽一個兒子,其他的幾房妻妾愣是給他生了六朵金花。
後來這二夫人又懷了一胎落地一看又是個帶把的,從此以後二夫人徹底站穩了腳跟,因為她有兩個兒子傍身又有鎮長的寵愛,所以有時候連正房夫人都要避其鋒芒。
這二夫人也比較會做人,在正房夫人麵前一直表現得十分守禮,從不逾越一步,正房夫人本就因為沒有兒子而在夫家站不住腳,自己親生的兩個女兒將來嫁人以後還要依靠娘家兄弟,又見這二夫人沒有恃寵而驕一直對自己敬重有佳,所以至少在表麵上正房和二房相處的一片和氣。
作為二夫人的親哥哥,有這麽一個靠山身份自然水漲船高,連帶著他開的賭坊也很少有人挑事找茬。
當然有那麽一個精明會來事的妹妹,做哥哥的自然也不是糊塗人,賭坊的生意蒸蒸日上和他自己的為人處世也是分不開的。
不然的話,即使有鎮長名號的威懾也不會一直相安無事,如果打著鎮長的名義一直仗勢欺人為非作歹,一旦被鎮長知道有人破壞自己的名聲,倒黴的還是賭坊,說不定還會連累二夫人和名下的兩個兒子。
雖然有時在催債的時候賭坊會用一些強硬的手段,但是並沒有過分欺壓良民的事情發生,總的來說這賭坊老板算是正經的生意人。
王家和的目標就是這個賭坊老板,據說這人和邱師爺有舊交背後又有深受鎮長寵愛的二夫人當靠山,若是有足夠大的利益打動他請他幫忙牽個線,邱師爺看在他的麵子上應該也不會拒絕。
鴻升賭坊開在繁華熱鬧的西街,門口有兩人把守,看到王家和衣著破舊倒也沒有阻止他進去,像這樣手裏有百來文錢穿著破舊的村民來賭坊玩兩把過過賭癮的並不少見。
王家和一進入賭坊,就見裏麵滿是臉紅脖子粗的赤膊漢子,耳朵裏也充斥著各種嘈雜喧鬧的聲音,他不動聲色地逛了一圈,大致看了一下這裏的玩法後發現,大部分都是骰子、牌九、數倉、賭快之類的花樣。
這和中國古代賭坊的玩法相比就顯得比較匱乏,至少從唐宋時期就開始出現的葉子牌並未在這裏出現,而在明末盛行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國粹的麻將更是不見蹤影。
心裏有了初步章程的王家和直接走向了最簡單的玩骰子的那一桌,來到這裏的大部分都是熟麵孔,陡然看見了這麽一個生麵孔而且還是個半大的小子,周圍有不少人在心裏泛起了嘀咕。
也不知道這是哪家的小子偷了銀錢來這裏胡鬧,他爹娘知道的話也不知會氣成什麽樣,小小年紀就學會了上賭坊賭錢,長大了還不知道是個什麽樣子?看這模樣倒還是長得挺周正的,將來也不知哪家的閨女會被這副皮相禍害。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家和麵前的銀錢越聚越多,周圍人的眼神就漸漸地變了,先前還覺得王家和胡鬧的人此時心中一片羨慕。
這小子運氣可真好啊!一會兒的功夫就贏了這麽多的錢,這哪是敗家分明就是一個小財神嘛!也不知道哪家的爹娘教出來的,祖墳估計都要冒青煙了吧!要是我家的孩子也有這麽好的運氣能贏這麽多錢,說什麽以後也得把他供起來啊!
王家和真是運氣好嗎?其實不然。
賭場一般都是具有操控性的,坐莊的莊家大多都有多年的賭博經驗,會搖骰子、聽骰子,輸贏大多都操控在莊家的手裏。
偶爾也有人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瞎貓碰上死耗子,但是當一個人贏錢超過了一定的範圍,就有可能會發生被人堵截、截殺之類的黑幕。
有的賭坊還會安排人引注,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安排一個托,這個托手氣很好有時候贏麵很大,其他賭徒見狀大多會跟著他下注,眼看時機成熟這個托就會裝作失手,最終讓莊家贏了錢。
王家和當然不是托,在現代他也接觸過這玩意兒,不過與其他人相比,他更耳聰目明能夠聽骰辯音而已。
看到對麵的莊家臉色越來越難看,暗地裏打量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也越來越多,王家和覺得時機差不多了,於是鎮定自若的把麵前的賭資全部揣進了懷裏,對著對麵臉色更加難看的莊家微微一笑露出了八顆大白牙。
第9章 賭坊老板
王家和對著對麵的莊家作了個揖,“小子今天運氣不錯,在貴寶地發了筆錢財,心中十分感激想要報答貴坊一二,不知閣下是否能夠給我個機會,為我引薦一下貴坊老板?”
那莊家也不是目光短淺之人,聽到王家和如此說話,心中明白恐怕對麵之人本意就是想見老板,先前的那些做法應該是故意為之,通過顯示自已的本事而引人注意來達到最終麵見老板的目的。
再看這人雖衣著破舊但仍不卑不亢,被人打量仍然鎮定從容,加上先前所謂的運氣估計並不簡單,由此得出結論,這人不可小覷需謹慎對待。
“鄙人姓周,隻區區一個在賭坊混飯吃的閑人,要是後生不介意的話稱唿我為周伯就行!想來今天你是有備而來,剛才能贏那麽多錢也並非全憑運氣,搞那麽大的陣仗無非是想見我們老板罷了,看你言行舉止有點像是讀書人,心裏應該是有成算的,既然如此我就親自帶你去見老板。”
說完這些話後那莊家就將骰盅交給一旁的副手,囑咐他負責接下來的坐莊。
“能得周伯的引薦,晚輩不勝感激!”王家和無視周遭人群的注目徑直跟著周伯向二樓走去。
剛到二樓,就有一個守門大漢走到周伯麵前彎腰行禮,“周管事,有什麽事情可以為您效勞?”
“老板有空嗎?可有什麽客人在?現在進去的話方不方便?”
“沒有客人,裏麵就隻有老板一人,要是您有什麽事要和老板說直接進去就可以了。”
聽到守門大漢這麽說,周伯也就不再耽擱,囑咐王家和跟著自己就直接帶他進去了。
身穿銀緞子的趙振天端坐在椅子上翻看著上個月的進賬,看到周伯領著一個半大的小子進來,心中略微疑惑。
原先從身體裏透露出來的虛弱感漸漸消退,整個人的精神氣也煥發一新,王家和使用這個身體也越發的得心應手了。
眼看目前難以再找到有價值的東西,加上空間裏的食物將要告罄,他決定就此打道迴府沿著標記原路返迴,然後再去探探下山的路。
在王家和看來,雖然王家人把原身扔在大山內圍,但是就憑他們的性子應該也不會冒著迷路的危險往太深的地方走。
果然不出他所料,就在王家和醒來的地方再往外走大約二十裏的路程就是大山外圍,到了外圍下山就很順利了,大約還要走一個半時辰的路就可以到山腳下了。
因為暫時不能被人知道自己的蹤跡,王家和一路上都很警惕,幸好除了少數出來砍柴的村民並沒有多少人上山,就這樣走走停停的趕路,等到了山腳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
極目遠眺,不少農家升起炊煙,從遠處還隱約傳來嗬斥孩子的聲音,王家和見狀停下腳步,拿了一點幹糧出來一邊填飽肚子一邊等待夜幕降臨。
冬季的夜空顯得更加深邃幽藍,上麵零散地分布著幾顆星星,懸掛的明月將月光清冷的撒向地麵,整個王家村被一片銀色包裹,顯得寂靜而幽深。
但是王家和沒有任何的閑情逸致來欣賞這片景色,由於怕被別人發現,空間裏手電之類的照明工具是絲毫不敢用,隻能借著月光匆匆穿過這片村落,還要放輕腳步小心謹慎地盡量不驚動村裏的土狗。
等到了村外的路上,王家和的頭上竟然出了一層汗,直到此時才能稍稍放下心來,輕唿口氣後徑直沿著這條路往外走去。
王家村外的這條路直通清河鎮,清河鎮是青雲灣最大的一個鎮子,附近的村民如果有什麽需要買賣的都會到這個鎮子上來,加上通往縣城的路上還有一個碼頭,其他地方的商販有時也會過來販賣或者收購東西,所以說這裏的消費能力和購買力還是不低的。
王家和腳步不停一心趕路,大概在亥時出了王家村,直到子時也就是夜裏十一點多的時候才趕到了清河鎮附近,看著時間還早便找了一個隱蔽的地方進入空間趁機補眠休息去了。
第7章 清河鎮
卯時左右天剛蒙蒙亮,清河鎮已有不少的商鋪打開門準備營業,小商販們也正規整著自己的攤子為接下來的生意做準備,喧雜的聲音打破了清河鎮冬季的寧靜。
王家和在空間裏換迴了醒來時穿著的那身衣服,雖然對這破衣服十分嫌棄但也不得不穿,空間裏又沒有其他古代的衣服,總不能穿著現代的迷彩服進鎮吧。
背起了一旁的籮筐王家和立馬就出了空間,由於早先進空間的時候故意找了個隱蔽的地方,所以並未有人發現大白天的大變活人。
背上的籮筐是當初在山上用藤蔓編織而成,雖看著醜陋不堪但是結實耐用,就單單看裏麵裝了那麽多的小型獵物,籮筐仍然穩穩當當沒有絲毫散架的跡象就知道它的實用性了。
話又說迴來,幸好王家和如今的身體強健了不少,不然要想一下子背這麽多的獵物估計也得夠嗆。
至於剩下的野豬還有野鹿和野羊這些獵物,由於體型太大又沒有能夠拖拽的工具,所以隻能暫時擱置在空間裏了。
一進入清河鎮,隻見街道兩旁店肆林立,空地上還有不少吆喝叫賣的小商販,一片繁榮熱鬧的景象。
主街道向東西兩個方向延伸開來,兩旁房屋錯落有致,隨處可見茶坊、酒肆、當鋪等字樣的幌子。
王家和沿著主街道隨意的走著,細細打聽著街邊小商販所賣東西的價錢,又走進了一家糧店,頂著店夥計奇怪的眼神厚著臉皮詢問了各種糧食的價格,什麽也沒買兩手空空的就出來了。
後來他又到其他街道挑了幾家小規模的店麵走了進去,也是同樣的隻打聽價格而不買任何東西就出來了。
等過了近半個時辰,王家和這才消停下來,至此,心裏麵對清河鎮的物價有了大致的了解。
總體來說,這裏一文錢的購買力就相當於現代的兩角錢多一點,一千文銅錢就是一兩銀子,也叫作一貫或者一吊錢相當於現代的兩百多塊錢,十兩銀子就是一兩金子。
這樣看來這裏的銀子都不怎麽值錢,貌似在中國盛唐時期一兩銀子差不多就是兩千到四千左右,而在這裏一兩銀子隻是二百多塊錢,購買力幾戶貶值了幾十倍。
民以食為天,最能體現一個地方生活水平的就是人均糧食,所以王家和主要以糧價為切入點來了解這裏的物價水平。
以大米為例,這裏的米每升需要三十文錢,一升米大約重一點五公斤也就是三斤左右,這樣算來每斤米需要十文錢,也就是相當於現代的兩元錢。
當然,大部分的農戶都是舍不得吃大米的,他們大多以糙米雜糧餅子野菜為主食,隻有那些富商大戶或者官家老爺才會經常吃大米。
這樣看來大米兩塊錢一斤也就和現代最普通的大米價格幾乎相持平,而像街邊最普通的肉包子也要三文錢一個,總的來說清河鎮的物價基本上可以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既然已經了解了這裏的物價,王家和也不再閑逛耽擱,徑直向鎮裏最大的酒樓太和樓走去。
這太和樓原本隻開在縣城裏,後來漸漸發展到了清河鎮,據說在大周朝的國都汴京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因為背靠縣城財大氣粗,重視樓內裝潢與擺設,酒菜種類豐富口味多樣,隻在清河鎮進駐一年就站穩了腳跟,如今三年發展下來早已成為這裏最大最有名氣的酒樓。
一進入酒樓隻見一個店小二迎了上來,絲毫沒有因為王家和穿的破舊而擺臉色,麵帶笑容微微彎腰。
“客官,您裏麵請!請問您有什麽需要?是吃飯還是住店?”
看到店小二如此行事,王家和不禁感歎,怪不得這酒樓能夠在短時間內站穩腳跟並且發展成為清河鎮第一大酒樓呢!
從這店小二的身上就可以看出這家酒樓的大體風貌,殊不知越是有名的酒樓就越注重門麵和名聲,也越少出現那些眼高於頂看碟下菜的夥計。
“小二哥,你們這裏收不收野物這幾天我上山打了一些獵物,所以就到這裏問問。”
盡管聽到王家和說不是住店吃飯的,但那店小二的笑容也沒有絲毫變化。
“那您直接跟我來,正好我們李管事就在後廚,采買這一塊一向是他在管,您跟我一起去見見。”
說完便帶著王家和穿過前堂往後廚走去,兩人到了後廚,隻見店小二走到一個一臉和氣大概四五十歲的大叔麵前。
“李管事,這是剛剛來的獵戶,想問我們這裏收不收東西我就帶他來見您了,前麵還要人照應,你們先談,我就先去忙了。”看見李管事點頭同意,店小二對著王家和打了個招唿就先走了。
見狀王家和趕忙主動上前抱拳行禮,“李管事好!小子王家和,前幾天好運打到了點獵物,聽說太和樓生意最是興隆而且童叟無以欺以誠待人,所以冒昧打擾,看到剛才的小二哥和麵前的您,小子就知道這太和樓不愧是最有名的酒樓,果然是名副其實!”
聽到王家和嘴上好像抹了蜜似得誇讚酒樓和自己,李管事心裏樂了覺得這小子有些意思,嘴上卻一本正經的說,“你小子甭管給我戴高帽,既然已經到我麵前來了,你總要給我看看貨吧!醜話說在前頭,要是東西不好到時候我可是不收的!”
“這是當然!李管事您看看這些獵物就知道我是不是在誆您了,再說如果東西不好,我也不敢到您麵前丟人現眼啊!”
說著便放下了背著的籮筐,隨即拿掉了上麵做掩飾用的樹枝藤蔓等物,底下的獵物也展現在了李管事的眼前。
李管事本以為王家和帶來的最多隻是幾隻兔子野雞之類的野物,等看到籮筐裏的獵物數量不少還有一隻小麅子的時候,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前段時間下那麽大的雪,導致本來就為數不多的獵戶送來的野物更加的少了,李管事這幾天正為這件事發愁,還打算實在不行就去縣城裏的太和樓看看有沒有多出的獵物能夠應應急,不過心裏也是沒底,畢竟縣城裏的來往客人更是多,這野物一向很受客人的歡迎,估計剩下的也不多。
現在王家和帶了這麽多的野物過來,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而王家和看到李管事臉上的笑容,心裏估摸著這次的買賣應該是沒有多大問題了,於是嘴角微微上揚的弧度變得更加深了。
第8章 鴻升賭坊
“這些野物看著都很新鮮,皮毛也比較完整,我也不虧待你,就按往常收購的價錢算,野雞每隻六十文、兔子每隻一百五十文、狐狸每隻四百五十文,這隻麅子比較小算你六百文吧!一共九千五百八十文,這個價錢你看如何?”
王家和在心裏算了算,知道李管事給的價格比市價還高些,其實如果把肉和皮毛分開出售,應該能掙得更多,可關鍵是他對硝製皮毛一竅不通,貿然去加工的話,一旦破壞了皮毛反而會得不償失,還不如就這樣整隻賣給酒樓來的劃算。
“李管事您是個公道人,肯定不會虧待小子的,就按您說的這個價錢算,小子感激不盡!”
李管事尋思著最近幾天終於不用再為野物發愁,等後廚處理過這些獵物以後,留下的皮毛兌給皮貨鋪子又是一筆不小的進項,想到這裏臉上的笑容更加和氣了。
“好說好說,如果以後還有好東西可要記得我們酒樓,到時候還是按這個價錢收購,絕不會虧待你!”
“這是當然,太和樓遠近聞名李管事您又願意照顧小子的生意,小子哪會往其他酒樓跑呢!再說一事不煩二主,以後如果遇到好的獵物,肯定還會來麻煩您,到時候還要李管事多多照應一二呀!”
李管事看王家和這麽上道,心中感到十分滿意,也不多說其他,直接招來店夥計帶著王家和去賬房結賬了。
出了太和樓,王家和找了個偏僻的小巷,趁著周圍沒人偷偷地把籮筐和七兩銀子加五百八十文錢放進了空間裏,接著懷揣著剩下的二兩銀子直奔鴻升賭坊。
先前打聽到要想辦理戶籍文書就要去找鎮上的邱師爺,若是自己隻是簡單的辦理戶籍,那麽買點東西到邱師爺的府上登門拜訪也不是不行,但如今自己可不想再落戶到王鐵柱家的名下,這麽一來事情就有些麻煩了。
當前最主要的就是打聽戶籍的事情,若能獨自立戶更好,也省得以後麻煩事纏身,但是如今自己和邱師爺素不相識,他又是個吃官家飯的,怎麽可能耐心的對一個農村小子說戶籍的相關事情,如此看來隻能曲線救國。
這鴻升賭坊是清河鎮最有勢力的賭坊,背後的老板是清河鎮鎮長二夫人的親哥哥,這二夫人原本隻是鎮長的一個小妾,性命和自由都被拿捏在正房夫人的手中,誰知她在三年前好運的為鎮長生下了一個兒子,當即就被提為二房夫人。
這鎮長當時已經快四十歲了,常言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將近不惑的年紀隻得了這麽一個兒子,其他的幾房妻妾愣是給他生了六朵金花。
後來這二夫人又懷了一胎落地一看又是個帶把的,從此以後二夫人徹底站穩了腳跟,因為她有兩個兒子傍身又有鎮長的寵愛,所以有時候連正房夫人都要避其鋒芒。
這二夫人也比較會做人,在正房夫人麵前一直表現得十分守禮,從不逾越一步,正房夫人本就因為沒有兒子而在夫家站不住腳,自己親生的兩個女兒將來嫁人以後還要依靠娘家兄弟,又見這二夫人沒有恃寵而驕一直對自己敬重有佳,所以至少在表麵上正房和二房相處的一片和氣。
作為二夫人的親哥哥,有這麽一個靠山身份自然水漲船高,連帶著他開的賭坊也很少有人挑事找茬。
當然有那麽一個精明會來事的妹妹,做哥哥的自然也不是糊塗人,賭坊的生意蒸蒸日上和他自己的為人處世也是分不開的。
不然的話,即使有鎮長名號的威懾也不會一直相安無事,如果打著鎮長的名義一直仗勢欺人為非作歹,一旦被鎮長知道有人破壞自己的名聲,倒黴的還是賭坊,說不定還會連累二夫人和名下的兩個兒子。
雖然有時在催債的時候賭坊會用一些強硬的手段,但是並沒有過分欺壓良民的事情發生,總的來說這賭坊老板算是正經的生意人。
王家和的目標就是這個賭坊老板,據說這人和邱師爺有舊交背後又有深受鎮長寵愛的二夫人當靠山,若是有足夠大的利益打動他請他幫忙牽個線,邱師爺看在他的麵子上應該也不會拒絕。
鴻升賭坊開在繁華熱鬧的西街,門口有兩人把守,看到王家和衣著破舊倒也沒有阻止他進去,像這樣手裏有百來文錢穿著破舊的村民來賭坊玩兩把過過賭癮的並不少見。
王家和一進入賭坊,就見裏麵滿是臉紅脖子粗的赤膊漢子,耳朵裏也充斥著各種嘈雜喧鬧的聲音,他不動聲色地逛了一圈,大致看了一下這裏的玩法後發現,大部分都是骰子、牌九、數倉、賭快之類的花樣。
這和中國古代賭坊的玩法相比就顯得比較匱乏,至少從唐宋時期就開始出現的葉子牌並未在這裏出現,而在明末盛行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國粹的麻將更是不見蹤影。
心裏有了初步章程的王家和直接走向了最簡單的玩骰子的那一桌,來到這裏的大部分都是熟麵孔,陡然看見了這麽一個生麵孔而且還是個半大的小子,周圍有不少人在心裏泛起了嘀咕。
也不知道這是哪家的小子偷了銀錢來這裏胡鬧,他爹娘知道的話也不知會氣成什麽樣,小小年紀就學會了上賭坊賭錢,長大了還不知道是個什麽樣子?看這模樣倒還是長得挺周正的,將來也不知哪家的閨女會被這副皮相禍害。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家和麵前的銀錢越聚越多,周圍人的眼神就漸漸地變了,先前還覺得王家和胡鬧的人此時心中一片羨慕。
這小子運氣可真好啊!一會兒的功夫就贏了這麽多的錢,這哪是敗家分明就是一個小財神嘛!也不知道哪家的爹娘教出來的,祖墳估計都要冒青煙了吧!要是我家的孩子也有這麽好的運氣能贏這麽多錢,說什麽以後也得把他供起來啊!
王家和真是運氣好嗎?其實不然。
賭場一般都是具有操控性的,坐莊的莊家大多都有多年的賭博經驗,會搖骰子、聽骰子,輸贏大多都操控在莊家的手裏。
偶爾也有人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瞎貓碰上死耗子,但是當一個人贏錢超過了一定的範圍,就有可能會發生被人堵截、截殺之類的黑幕。
有的賭坊還會安排人引注,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安排一個托,這個托手氣很好有時候贏麵很大,其他賭徒見狀大多會跟著他下注,眼看時機成熟這個托就會裝作失手,最終讓莊家贏了錢。
王家和當然不是托,在現代他也接觸過這玩意兒,不過與其他人相比,他更耳聰目明能夠聽骰辯音而已。
看到對麵的莊家臉色越來越難看,暗地裏打量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也越來越多,王家和覺得時機差不多了,於是鎮定自若的把麵前的賭資全部揣進了懷裏,對著對麵臉色更加難看的莊家微微一笑露出了八顆大白牙。
第9章 賭坊老板
王家和對著對麵的莊家作了個揖,“小子今天運氣不錯,在貴寶地發了筆錢財,心中十分感激想要報答貴坊一二,不知閣下是否能夠給我個機會,為我引薦一下貴坊老板?”
那莊家也不是目光短淺之人,聽到王家和如此說話,心中明白恐怕對麵之人本意就是想見老板,先前的那些做法應該是故意為之,通過顯示自已的本事而引人注意來達到最終麵見老板的目的。
再看這人雖衣著破舊但仍不卑不亢,被人打量仍然鎮定從容,加上先前所謂的運氣估計並不簡單,由此得出結論,這人不可小覷需謹慎對待。
“鄙人姓周,隻區區一個在賭坊混飯吃的閑人,要是後生不介意的話稱唿我為周伯就行!想來今天你是有備而來,剛才能贏那麽多錢也並非全憑運氣,搞那麽大的陣仗無非是想見我們老板罷了,看你言行舉止有點像是讀書人,心裏應該是有成算的,既然如此我就親自帶你去見老板。”
說完這些話後那莊家就將骰盅交給一旁的副手,囑咐他負責接下來的坐莊。
“能得周伯的引薦,晚輩不勝感激!”王家和無視周遭人群的注目徑直跟著周伯向二樓走去。
剛到二樓,就有一個守門大漢走到周伯麵前彎腰行禮,“周管事,有什麽事情可以為您效勞?”
“老板有空嗎?可有什麽客人在?現在進去的話方不方便?”
“沒有客人,裏麵就隻有老板一人,要是您有什麽事要和老板說直接進去就可以了。”
聽到守門大漢這麽說,周伯也就不再耽擱,囑咐王家和跟著自己就直接帶他進去了。
身穿銀緞子的趙振天端坐在椅子上翻看著上個月的進賬,看到周伯領著一個半大的小子進來,心中略微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