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含玉向王爺、王妃並郭次妃奉茶訖,轉頭瞥見楚明昭玉雪似的麵容上泛著一層薄紅,覺著她可能是剛從被窩裏爬起來,當即便又想起自己四更天就被郭氏折騰起來,心中越發不忿。
裴弈前腳剛出大殿,清平郡主後腳就追了出來,委婉地表示想要留下來暫住一段時日。
裴弈轉頭看向她,她笑得有些訕訕的:“府上就語姐兒一個姑娘,也沒個伴兒……這幾日珍姐兒跟語姐兒玩兒得甚好,留下來也能多陪陪語姐兒。再有就是,我聽說海城那地方冬日冷得緊,我們剛在那裏落腳,好些東西也沒備辦下,這眼看著就要入冬了……”
在她張口之前,裴弈就猜出了她要說什麽及其背後的意圖,隻是懶得拆穿而已。他略一忖量,道:“姐姐若與姐夫那頭說好了,那自然無礙。”
這便是答應了。
清平郡主喜不自禁,與弟弟親親熱熱地敘了一迴話,便轉迴去找姚氏安排住處了。
裴弈神容淡淡地掃了一眼她的背影,目光幽微。
楚明昭見清平郡主滿麵喜色地折迴殿內,正疑惑間,就聽她與姚氏說已經與王爺說好了要在王府暫住一段時日,說是因為海城冬天冷又想讓賀珍跟裴語做個伴雲雲。楚明昭聽得目瞪口呆,這大東北的,哪裏不冷?何況廣寧衛的緯度比海城還要高很多,海城又更靠近遼東灣,近海處冬季相對溫暖,無論怎麽看,廣寧衛的冬天都要比海城的冷。
裴語自己與封地內的幾個高門千金也有往來,時不常地請她們來王府,怎麽就能淪落到沒伴兒呢。
楚明昭歎息,果然人想做成一件事時,什麽借口都能找出來,思及此她又忍不住瞟了裴璣一眼,心裏哼道,果然是個香餑餑,還是肉餡兒的,專招狼!
不過她不太明白,裴弈為什麽會答應下來,明明他並沒有與賀家做親的意思。
裴弈臨行前,將裴璣兄弟兩個叫至一處,叮囑他們一定要兄弟齊心,和衷共濟,將封地守好雲雲。他見裴琰一副尚未完全醒酒的迷蒙模樣,冷冷瞪他一眼,旋又將他叫至近前,低聲交代了幾句。裴琰向來畏懼父親,方才被父親那一眼嚇得一哆嗦,腦子倒是一下子清明了許多。目下聽罷父親的低聲叮囑,愣了愣,繼而點頭稱知曉了。
裴璣耳力極佳,將裴弈對裴琰說的話聽了個一清二楚,不過即使沒有聽到,他也能大致猜到內容。
目下已是季秋末,將交孟冬,平地乍起的風已然帶了凜凜寒意。裴璣與一眾叔伯堂兄弟去送裴弈時,被他拉到一旁,壓低聲音道:“記得我頭先交代你的那番話,若有應付不過來的,去找你五叔。”他說的是益都王裴德。
裴璣點頭稱是。
裴弈頓了頓,又道:“再有,我希望你能收斂一下,不要沉浸於兒女情長。”
裴璣笑道:“父親這話何意,我寵她是真,但也沒耽擱什麽事吧。”
裴弈麵色冷下來:“你早已違背了當初赴京之前與我的左券,如今這般,待要何如?”
“兒子不認為這是什麽錯事。再有,”裴璣望向父親,“等她有了我的骨肉,父親仍不改意麽?”
裴弈一早便猜到兒子為了讓楚明昭早日懷孕,已經與她圓房。他覺得這實在是一件麻煩事,楚明昭若是生下男孩,那便是嫡長孫,占嫡又占長,地位超然。
裴弈麵色陰冷,半晌方道:“屆時再說。”言罷,沉容而去。
裴璣望著父親意氣煥發地立在高台上慨然誓師,微微出神。他知道父親是十分有自信的,自信他必定能成就千秋帝業,而這種自信一部分源於自身的實力,另一部分則來自於瞿素。瞿素當年投靠太-祖,於是太-祖踐祚,一統天下。而瞿素如今選擇了他們。若非算準了王氣在廣寧,瞿素當年大約也不會定居在此。
裴璣抬眸望了一眼頭頂的浩渺青冥,微微笑了笑。無論身份如何變換,他都會保身邊人無虞。
半月後,楚明昭終於將那一大箱子賬簿整理查對完畢,發現郭氏從前倒算是老實,居然沒開花帳。她去跟姚氏迴了話後,姚氏思忖一番,說讓她再觀摩一陣子,否則一來突然收權郭氏必定叫喚不迭,二來這偌大一個王府管起來也費神,怕楚明昭吃不消。楚明昭也並不急,清閑一些總是好的,便笑著應下來。
她覺得皇宮裏的女官製度就很好,皇後幾乎隻用跟六尚一宮的女官們打照麵就能打理好庶務。不過蔣氏每日似乎都一副甚為勞頓的模樣,楚明昭覺得她或許將一半心思都放在提防後宮嬪禦們上頭了。
楚明昭正神遊太虛想著三房那一家子,姚氏慢慢開言道:“下月的冬至是大節,阿璣還要率眾去祭祖,王府這邊要仔細備辦一番……”她正說著話,忽聽人傳報說世子到了,便打住了話頭。
裴璣入殿後行禮訖,剛要說話,就見姚氏蹙眉打量了他幾眼,招手示意他上前去:“阿璣這是怎麽了?”
☆、第六十二章
楚明昭聞言怔了一下,順著姚氏的目光看過去,仔細一瞧,當即明白了她說的是什麽。
裴璣昨晚迴來時便隱隱有染上風寒的跡象,楚明昭本想讓王府良醫所的良醫來給他瞧瞧,開幾貼藥,但其時已是二更天了,他忙了一整日十分疲憊,直說太晚了不想折騰,倒頭便睡下了。今早時,楚明昭交代他早些迴來,讓大夫仔細給瞧瞧脈,別把小病拖成大病。
眼下他麵色泛著不正常的紅,瞧著像是發燒了。楚明昭目露憂色,手指不自覺地收緊,想上前去查看一番,但婆婆在跟前,她不好急吼吼地湊上去。
姚氏伸手往兒子額頭上探了探,凝眉道:“天兒冷,怎也不多加意些。”說著便揮手命人去傳良醫來。
裴璣瞥見楚明昭一直盯著他,暗裏朝她眨眨眼,嘴角勾起一抹揶揄的笑。楚明昭忍住瞪他的衝動,徑自低下了頭。
從圜殿出來,裴璣挽住楚明昭的手臂,低聲笑道:“昭昭是不是特別擔心我,我看你方才在一旁眼巴巴地瞧著,都恨不能撲上來抓著我仔細看個究竟才好。”
“哪有那麽誇張,”楚明昭慢慢停了步子,抬手幫他整了整貂鼠皮襖的毛領子,抬眸看向他,柔聲道,“夫君近來是否都會十分忙碌?”
裴璣笑道:“怎麽,還想和我下棋?”
楚明昭微微撇嘴:“才不是,我沒銀子輸給你。”她語氣一低,“我是覺得你最近太忙了,我擔心你真的病倒了。”她自打認識他以來,他好像都沒有生過病。
她雙手握住他的手,一雙水眸盈盈湛湛,含著化不開的溫軟情愫,看得他一顆心都化成了水。
裴璣心裏一動,將她一把帶進懷中,噙笑道:“原來你這麽關心我。不過我都沒好意思告訴你,其實我染風寒是因為你半夜裏睡相不好,總是卷走我的被子。”
楚明昭怔了怔,隨即訕訕道:“我不知道我還喜歡卷被子……那下迴我再卷被子,你就把我叫醒,不用怕打攪我。”
裴璣低頭笑道:“騙你的,你半夜最喜歡幹的事不是卷被子,是往我懷裏滾,還把胳膊跟腿都纏在我身上,還扒得死緊,拽都拽不開。”他見她當下要掙開他的手,拍了拍她,“好了別害羞,我覺得你這習慣挺好的,我最喜歡你投懷送抱了。可惜你多數時候都太矜持,隻有睡著了才熱情一些。”
楚明昭覺得他現在調戲她調戲得越發喪心病狂,正要說他不正經,就聽他繼續道:“不過說句正經的,等我迴頭抽個空,我再帶你出去轉轉?不然再過陣子就冷得很了,你八成就不想出來了。我瞧著你鎮日悶在王府裏,想來也覺乏味。”
楚明昭戳了戳他:“我看你還是先養好病的好。方才大夫可是開了藥了,我會督促你按時吃藥的。”
裴璣今日事不多,身上又燒著,下午迴來後喝了藥,便躺在存心殿擁被靜養。隻是他小恙在身的消息不脛而走,裴語與林氏前腳剛來探望罷,郭氏便領著不情不願的裴琰來看了一迴。裴琰母子走後,清平郡主母女又來了。
裴璣有些不耐煩,這般下去他哪裏靜養得了。
賀珍望著眼前麵色明顯不善的表兄,略覺尷尬,轉頭去看母親,卻見母親給她使眼色。她踟躕了一下,旋接過丫頭手裏的薑茶捧給裴璣:“表哥,這是母親特特命人煎的,發汗解表,溫肺止咳,表哥吃一鍾。”
裴璣麵色愈冷,搭了清平郡主一眼,道:“那多謝姑母了。”言罷,神容淡淡地示意賀珍將薑茶擱到一旁的小幾上。
賀珍見他闔上眼睛不再理會她們母女,正自窘迫,楚明昭忽然進得殿來。裴璣一見楚明昭過來,辭色即刻柔和下來,與適才的冷淡判若兩人。
清平郡主臉色甚為難看,卻又不能發作,掐著指甲忍了又忍,終歸是壓住了脾氣。然而她是不好繼續留在這裏了,隻好放棄這個獻好兒的機會,沉著臉拉了女兒作辭。
待母女二人走後,楚明昭試了試裴璣額頭的溫度,見燒還沒退,不由蹙眉:“服藥也有一個時辰了吧?怎麽好像都不見效?”
裴璣歎道:“一會兒來一撥探病的,我耳根都不得清靜,哪裏退得了燒。”
楚明昭撇嘴:“那我也是來探病的,我是不是也攪著你了?”
裴璣低頭咳了幾聲,旋即笑吟吟地一把握住她的手:“這怎麽會,我就盼著你來的,我一看見你就覺得病好了大半了。”
楚明昭覺得他現在簡直一張口就是撩她,偏偏她每迴聽了都覺得十分舒坦。
她抬頭間見他一臉鬆快,打趣道:“你方才對姑母與表妹那麽兇作甚,人家也是好心好意來看你。”
“我但凡給她們個好臉色,她們就能以為我是給了希望你信不信,”裴璣往背後迎枕上靠了靠,“為免後患,還是要趁早絕了她們的念想。”
楚明昭低頭看著他包著她的手幫她暖著,心底忽地湧起一股暖流。誠如他所言,自兩人成親以來,他一直一心一意待她,從未幹過什麽拾翠尋香的風流事,沾上來的桃花他也都是主動撇掉,渾身上下沒一處不好的,又對她寵護至極。楚明昭覺得如果能一直這樣下去,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了。
楚明昭緩緩吐息,伸手摟住他,在他懷裏蹭了蹭腦袋,卻見他側過身子連打了三個噴嚏。她搖了搖他的手臂,笑道:“我猜是薛姑娘在念叨你呢。”
裴璣輕嗤一聲:“怎會獨獨一個薛姑娘,念叨我的姑娘多了去了。”他見她繃起臉,笑著在她臉頰上拍了拍,“但她們念叨我沒有用,我又不喜歡她們。”
楚明昭笑眼彎彎,摟住他的脖子在他臉上親了一口。
清平郡主從存心殿出來後便一直陰著臉。賀珍踟躕了一下,小聲道:“母親方才也瞧見了,表哥對我無意……要不還是算了吧。”
清平郡主瞪她一眼:“沒出息!”對上女兒的臉,她心裏便越發窩火。她覺得她的女兒是千好萬好怎麽看都好的,除卻容貌,哪裏不及那世子妃的?偏她侄兒是個膚淺的。
她身為親王嫡長女,自小就是被捧著的,嫁到夫家也是被供著,生的女兒也是無人不誇的,縱然一直沒生出兒子來,但憑著王府這座靠山,賀家上下沒人敢對她有半分不敬。如今她迴廣寧,放眼整個封地,能在身份上與她一較高下的女眷恐怕也唯有姚氏了。
但她偏在自己侄兒這裏碰了釘子,而且還是因為一個逆首親眷。她想想就覺得荒謬,楚家造了反,難道轉來轉去,到頭來還能當上皇親作威作福不成?楚圭把楚明昭塞過來明顯不安好心,但世子偏偏執迷不悟,她覺得她這侄兒簡直瘋了。
賀珍見母親麵上陰能滴水,在旁勸了幾句,結果被母親剜了一眼。
清平郡主望了一眼身後的存心殿,氣忿忿道:“走著瞧,我就不信王爺能由著他胡來。”
薛含玉聽聞裴璣病了,本想跟著郭氏母子前去探望,但轉念想想,她現在不好再表露得太明顯,否則隻會讓她的境遇更加艱難。所以連提都沒提這一茬。
她立在廊廡間遙望遠處一重重雄峻殿宇,半晌,嘴角彎出一抹若有似無的冷笑。她倒要看看楚明昭的好日子能持續多久。
晚夕,膳房那邊熬好藥,楚明昭親自端到裴璣跟前,舀起一勺仔細吹涼了才小心地遞到他嘴邊,慢慢喂到他嘴裏。她眼睛也一眨不眨地看著他,看到他嘴角沾了藥汁,便及時拿帕子幫他擦掉。
她從前沒有這樣喂過別人,動作生疏又小心,但卻十分審慎。
裴璣看她一臉認真地喂他喝藥,禁不住笑了出來:“為何一定要喂我?我自己也能喝的。”
楚明昭默了默,凝眸看他:“我想好好照顧你,多為你做些事。”
裴璣微微一愣,跟著莞爾笑道:“好,昭昭有心了。”他喝罷一口藥,咧咧嘴,
“苦。”
楚明昭即刻從一旁碟子裏拈起一顆金絲蜜棗往他嘴裏塞。裴璣本要躲開蜜棗轉而去親她嘴唇,但又怕把病過給她,隻好張口接了棗。
等到喂完了藥,楚明昭安置他躺下,正要折身出去,卻被他一把拉住,說什麽都要讓她躺在他身邊陪著。楚明昭望了望外間天色,為難道:“天兒還早呢,何況我還沒盥洗,待會兒躺下就不想起了。”
裴璣突然按了按額頭:“哎,我的頭又開始疼了。”
楚明昭瞧著他那誇張的神情,一時哭笑不得,思量一番,隻好點頭應下。正欲寬衣解帶,就聽丫頭傳報說何長史求見。楚明昭迴頭笑道:“看來很不巧。那我先去盥洗去了,夫君跟何長史好好說話。”言訖,幫他掖好被子,見他一臉怏怏,又含笑在他臉頰上親了親,轉身出殿。
何隨一進來,就看到世子砸過來一個白眼。他深覺冤枉,詢問世子緣由,世子也隻是哼了聲。何隨笑道:“臣可是聽聞,您這迴染恙,世子妃照料得十分經心,世子是不是有一種因禍得福的感覺?”說著話倒是忽然頓悟,他不會是攪了世子什麽好事吧?
裴璣翻他一眼:“找我何事?”
何隨輕咳一聲,低聲道:“世子,微臣有事啟稟。”說著便如此這般在裴璣耳畔低語一陣,末了見他輕輕笑了笑,嘴角不由一抽,“您還笑?”
裴璣打個噴嚏,含笑招招手:“來來,我交代你一件事,過會兒你去給沈淳帶個話兒,別讓他壞了我的事。”
裴璣的體質向來好,兼且楚明昭照料得用心,第二日便退了燒,風寒更是不出兩三日就好利索了。楚明昭見此倒是有些汗顏,這要是換成她,趕上換季的時候染個頭疼腦熱,不病個七八天是絕好不了的。何況中藥還見效慢。
她由此意識到,她真的應該更加認真地跟他一起晨練了。何況技多不壓身,萬一哪天就派上用場了呢。隻是出遊的事情卻因為某個原因而不得不擱置了。眼看著天氣一日冷似一日,楚明昭覺得跌入十一月份後她大概就完全不想出門了。隻是出門仍舊是避免不了的,因為冬至節要祭祖,而她們這些女眷需要從旁助祭。
光陰荏苒,撚指間就到了冬至這日。冬至俗稱大冬、亞歲,在古時是與正旦、萬壽聖節並列的大節。主要節俗便是祭祖、送寒衣、繪製九九消寒圖。皇室的祭祖要比民間隆重很多。冬至這日,皇帝需要遣人祭告祖先諸陵,而親王需要祭告王城內的太廟。隻是襄王領兵在外,無法完成祭祖,於是裴璣身為王世子便代為行之。
薛含玉這一月多來被郭氏整治得不輕,她知道郭氏是對她之前的倨傲懷恨心在,這是在報複她。她心裏極度失衡,卻又暫時無力改變現狀。冬至這天她又是早早被郭氏使人叫起來,聽郭氏絮叨了一套又一套祭祖時的規矩,又聽她再三警告不準她落了她的臉麵。
薛含玉心裏冷笑,她又不是個沒見識的,雖則是頭迴參與皇室祭祖,但也必不會出什麽差錯。
走到王府門口時,薛含玉瞧見門口停了一排馬車,竟是一眼望不到頭。這迴祭祖,襄王一係的宗室子女悉數趕來,皇室出行又各有儀仗,一會兒隊伍啟程後,大概能排出二裏地去。
王妃、世子妃、郡王妃正經出行各有坐具,郡王妃的坐具是翟轎,次妃儀仗隻是較正妃稍減,薛含玉也有資格乘坐翟轎,但如今積雪深厚,道路濕滑,天氣嚴寒,不好行轎,此番便全改成了馬車。
薛含玉歎了口氣,她本還想試試坐翟轎的感覺。
清平郡主拉著賀珍出來時,才發現是安排她與兩個庶妹同乘一輛馬車。她還帶了幾個丫頭婆子隨侍,頓時覺得太擠,聽聞薛含玉是獨自乘坐一輛馬車,便讓賀珍並兩個伺候的丫頭坐到薛含玉的馬車上。
薛含玉嘴上沒說什麽,但心裏卻是不屑。賀珍一不姓裴二不是裴家媳婦,祭祖這種事根本輪不著她,也不知道跟過來瞎摻和什麽,清平郡主也是閑得。
她捧著手爐瞥了賀珍一眼,心裏冷笑,就賀珍這樣的,還想嫁世子?也不知王爺為什麽讓這對母女留下來。
待眾人各自就緒,車馬開始行進,浩浩蕩蕩地開赴宗廟。
楚明昭今晨起得早,眼下吃了幾塊點心填飽了肚子,窩在溫暖的馬車裏,便開始犯困。
坐在一旁的姚氏見狀笑道:“明昭若是乏了就先歇息會兒。”她聽聞兒子上迴生病時楚明昭都是目不交睫地從旁照料,由此對這個兒媳婦更滿意了些。
楚明昭笑著應了一聲,正要靠在靠背上眯上一會兒,忽聽外頭傳來一陣喧嘩,其間夾雜著抽刀的金鐵嗡鳴聲與女眷們的驚叫聲,跟著便傳來此起彼伏的護衛唿喝聲,一時亂作一團。
裴弈前腳剛出大殿,清平郡主後腳就追了出來,委婉地表示想要留下來暫住一段時日。
裴弈轉頭看向她,她笑得有些訕訕的:“府上就語姐兒一個姑娘,也沒個伴兒……這幾日珍姐兒跟語姐兒玩兒得甚好,留下來也能多陪陪語姐兒。再有就是,我聽說海城那地方冬日冷得緊,我們剛在那裏落腳,好些東西也沒備辦下,這眼看著就要入冬了……”
在她張口之前,裴弈就猜出了她要說什麽及其背後的意圖,隻是懶得拆穿而已。他略一忖量,道:“姐姐若與姐夫那頭說好了,那自然無礙。”
這便是答應了。
清平郡主喜不自禁,與弟弟親親熱熱地敘了一迴話,便轉迴去找姚氏安排住處了。
裴弈神容淡淡地掃了一眼她的背影,目光幽微。
楚明昭見清平郡主滿麵喜色地折迴殿內,正疑惑間,就聽她與姚氏說已經與王爺說好了要在王府暫住一段時日,說是因為海城冬天冷又想讓賀珍跟裴語做個伴雲雲。楚明昭聽得目瞪口呆,這大東北的,哪裏不冷?何況廣寧衛的緯度比海城還要高很多,海城又更靠近遼東灣,近海處冬季相對溫暖,無論怎麽看,廣寧衛的冬天都要比海城的冷。
裴語自己與封地內的幾個高門千金也有往來,時不常地請她們來王府,怎麽就能淪落到沒伴兒呢。
楚明昭歎息,果然人想做成一件事時,什麽借口都能找出來,思及此她又忍不住瞟了裴璣一眼,心裏哼道,果然是個香餑餑,還是肉餡兒的,專招狼!
不過她不太明白,裴弈為什麽會答應下來,明明他並沒有與賀家做親的意思。
裴弈臨行前,將裴璣兄弟兩個叫至一處,叮囑他們一定要兄弟齊心,和衷共濟,將封地守好雲雲。他見裴琰一副尚未完全醒酒的迷蒙模樣,冷冷瞪他一眼,旋又將他叫至近前,低聲交代了幾句。裴琰向來畏懼父親,方才被父親那一眼嚇得一哆嗦,腦子倒是一下子清明了許多。目下聽罷父親的低聲叮囑,愣了愣,繼而點頭稱知曉了。
裴璣耳力極佳,將裴弈對裴琰說的話聽了個一清二楚,不過即使沒有聽到,他也能大致猜到內容。
目下已是季秋末,將交孟冬,平地乍起的風已然帶了凜凜寒意。裴璣與一眾叔伯堂兄弟去送裴弈時,被他拉到一旁,壓低聲音道:“記得我頭先交代你的那番話,若有應付不過來的,去找你五叔。”他說的是益都王裴德。
裴璣點頭稱是。
裴弈頓了頓,又道:“再有,我希望你能收斂一下,不要沉浸於兒女情長。”
裴璣笑道:“父親這話何意,我寵她是真,但也沒耽擱什麽事吧。”
裴弈麵色冷下來:“你早已違背了當初赴京之前與我的左券,如今這般,待要何如?”
“兒子不認為這是什麽錯事。再有,”裴璣望向父親,“等她有了我的骨肉,父親仍不改意麽?”
裴弈一早便猜到兒子為了讓楚明昭早日懷孕,已經與她圓房。他覺得這實在是一件麻煩事,楚明昭若是生下男孩,那便是嫡長孫,占嫡又占長,地位超然。
裴弈麵色陰冷,半晌方道:“屆時再說。”言罷,沉容而去。
裴璣望著父親意氣煥發地立在高台上慨然誓師,微微出神。他知道父親是十分有自信的,自信他必定能成就千秋帝業,而這種自信一部分源於自身的實力,另一部分則來自於瞿素。瞿素當年投靠太-祖,於是太-祖踐祚,一統天下。而瞿素如今選擇了他們。若非算準了王氣在廣寧,瞿素當年大約也不會定居在此。
裴璣抬眸望了一眼頭頂的浩渺青冥,微微笑了笑。無論身份如何變換,他都會保身邊人無虞。
半月後,楚明昭終於將那一大箱子賬簿整理查對完畢,發現郭氏從前倒算是老實,居然沒開花帳。她去跟姚氏迴了話後,姚氏思忖一番,說讓她再觀摩一陣子,否則一來突然收權郭氏必定叫喚不迭,二來這偌大一個王府管起來也費神,怕楚明昭吃不消。楚明昭也並不急,清閑一些總是好的,便笑著應下來。
她覺得皇宮裏的女官製度就很好,皇後幾乎隻用跟六尚一宮的女官們打照麵就能打理好庶務。不過蔣氏每日似乎都一副甚為勞頓的模樣,楚明昭覺得她或許將一半心思都放在提防後宮嬪禦們上頭了。
楚明昭正神遊太虛想著三房那一家子,姚氏慢慢開言道:“下月的冬至是大節,阿璣還要率眾去祭祖,王府這邊要仔細備辦一番……”她正說著話,忽聽人傳報說世子到了,便打住了話頭。
裴璣入殿後行禮訖,剛要說話,就見姚氏蹙眉打量了他幾眼,招手示意他上前去:“阿璣這是怎麽了?”
☆、第六十二章
楚明昭聞言怔了一下,順著姚氏的目光看過去,仔細一瞧,當即明白了她說的是什麽。
裴璣昨晚迴來時便隱隱有染上風寒的跡象,楚明昭本想讓王府良醫所的良醫來給他瞧瞧,開幾貼藥,但其時已是二更天了,他忙了一整日十分疲憊,直說太晚了不想折騰,倒頭便睡下了。今早時,楚明昭交代他早些迴來,讓大夫仔細給瞧瞧脈,別把小病拖成大病。
眼下他麵色泛著不正常的紅,瞧著像是發燒了。楚明昭目露憂色,手指不自覺地收緊,想上前去查看一番,但婆婆在跟前,她不好急吼吼地湊上去。
姚氏伸手往兒子額頭上探了探,凝眉道:“天兒冷,怎也不多加意些。”說著便揮手命人去傳良醫來。
裴璣瞥見楚明昭一直盯著他,暗裏朝她眨眨眼,嘴角勾起一抹揶揄的笑。楚明昭忍住瞪他的衝動,徑自低下了頭。
從圜殿出來,裴璣挽住楚明昭的手臂,低聲笑道:“昭昭是不是特別擔心我,我看你方才在一旁眼巴巴地瞧著,都恨不能撲上來抓著我仔細看個究竟才好。”
“哪有那麽誇張,”楚明昭慢慢停了步子,抬手幫他整了整貂鼠皮襖的毛領子,抬眸看向他,柔聲道,“夫君近來是否都會十分忙碌?”
裴璣笑道:“怎麽,還想和我下棋?”
楚明昭微微撇嘴:“才不是,我沒銀子輸給你。”她語氣一低,“我是覺得你最近太忙了,我擔心你真的病倒了。”她自打認識他以來,他好像都沒有生過病。
她雙手握住他的手,一雙水眸盈盈湛湛,含著化不開的溫軟情愫,看得他一顆心都化成了水。
裴璣心裏一動,將她一把帶進懷中,噙笑道:“原來你這麽關心我。不過我都沒好意思告訴你,其實我染風寒是因為你半夜裏睡相不好,總是卷走我的被子。”
楚明昭怔了怔,隨即訕訕道:“我不知道我還喜歡卷被子……那下迴我再卷被子,你就把我叫醒,不用怕打攪我。”
裴璣低頭笑道:“騙你的,你半夜最喜歡幹的事不是卷被子,是往我懷裏滾,還把胳膊跟腿都纏在我身上,還扒得死緊,拽都拽不開。”他見她當下要掙開他的手,拍了拍她,“好了別害羞,我覺得你這習慣挺好的,我最喜歡你投懷送抱了。可惜你多數時候都太矜持,隻有睡著了才熱情一些。”
楚明昭覺得他現在調戲她調戲得越發喪心病狂,正要說他不正經,就聽他繼續道:“不過說句正經的,等我迴頭抽個空,我再帶你出去轉轉?不然再過陣子就冷得很了,你八成就不想出來了。我瞧著你鎮日悶在王府裏,想來也覺乏味。”
楚明昭戳了戳他:“我看你還是先養好病的好。方才大夫可是開了藥了,我會督促你按時吃藥的。”
裴璣今日事不多,身上又燒著,下午迴來後喝了藥,便躺在存心殿擁被靜養。隻是他小恙在身的消息不脛而走,裴語與林氏前腳剛來探望罷,郭氏便領著不情不願的裴琰來看了一迴。裴琰母子走後,清平郡主母女又來了。
裴璣有些不耐煩,這般下去他哪裏靜養得了。
賀珍望著眼前麵色明顯不善的表兄,略覺尷尬,轉頭去看母親,卻見母親給她使眼色。她踟躕了一下,旋接過丫頭手裏的薑茶捧給裴璣:“表哥,這是母親特特命人煎的,發汗解表,溫肺止咳,表哥吃一鍾。”
裴璣麵色愈冷,搭了清平郡主一眼,道:“那多謝姑母了。”言罷,神容淡淡地示意賀珍將薑茶擱到一旁的小幾上。
賀珍見他闔上眼睛不再理會她們母女,正自窘迫,楚明昭忽然進得殿來。裴璣一見楚明昭過來,辭色即刻柔和下來,與適才的冷淡判若兩人。
清平郡主臉色甚為難看,卻又不能發作,掐著指甲忍了又忍,終歸是壓住了脾氣。然而她是不好繼續留在這裏了,隻好放棄這個獻好兒的機會,沉著臉拉了女兒作辭。
待母女二人走後,楚明昭試了試裴璣額頭的溫度,見燒還沒退,不由蹙眉:“服藥也有一個時辰了吧?怎麽好像都不見效?”
裴璣歎道:“一會兒來一撥探病的,我耳根都不得清靜,哪裏退得了燒。”
楚明昭撇嘴:“那我也是來探病的,我是不是也攪著你了?”
裴璣低頭咳了幾聲,旋即笑吟吟地一把握住她的手:“這怎麽會,我就盼著你來的,我一看見你就覺得病好了大半了。”
楚明昭覺得他現在簡直一張口就是撩她,偏偏她每迴聽了都覺得十分舒坦。
她抬頭間見他一臉鬆快,打趣道:“你方才對姑母與表妹那麽兇作甚,人家也是好心好意來看你。”
“我但凡給她們個好臉色,她們就能以為我是給了希望你信不信,”裴璣往背後迎枕上靠了靠,“為免後患,還是要趁早絕了她們的念想。”
楚明昭低頭看著他包著她的手幫她暖著,心底忽地湧起一股暖流。誠如他所言,自兩人成親以來,他一直一心一意待她,從未幹過什麽拾翠尋香的風流事,沾上來的桃花他也都是主動撇掉,渾身上下沒一處不好的,又對她寵護至極。楚明昭覺得如果能一直這樣下去,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了。
楚明昭緩緩吐息,伸手摟住他,在他懷裏蹭了蹭腦袋,卻見他側過身子連打了三個噴嚏。她搖了搖他的手臂,笑道:“我猜是薛姑娘在念叨你呢。”
裴璣輕嗤一聲:“怎會獨獨一個薛姑娘,念叨我的姑娘多了去了。”他見她繃起臉,笑著在她臉頰上拍了拍,“但她們念叨我沒有用,我又不喜歡她們。”
楚明昭笑眼彎彎,摟住他的脖子在他臉上親了一口。
清平郡主從存心殿出來後便一直陰著臉。賀珍踟躕了一下,小聲道:“母親方才也瞧見了,表哥對我無意……要不還是算了吧。”
清平郡主瞪她一眼:“沒出息!”對上女兒的臉,她心裏便越發窩火。她覺得她的女兒是千好萬好怎麽看都好的,除卻容貌,哪裏不及那世子妃的?偏她侄兒是個膚淺的。
她身為親王嫡長女,自小就是被捧著的,嫁到夫家也是被供著,生的女兒也是無人不誇的,縱然一直沒生出兒子來,但憑著王府這座靠山,賀家上下沒人敢對她有半分不敬。如今她迴廣寧,放眼整個封地,能在身份上與她一較高下的女眷恐怕也唯有姚氏了。
但她偏在自己侄兒這裏碰了釘子,而且還是因為一個逆首親眷。她想想就覺得荒謬,楚家造了反,難道轉來轉去,到頭來還能當上皇親作威作福不成?楚圭把楚明昭塞過來明顯不安好心,但世子偏偏執迷不悟,她覺得她這侄兒簡直瘋了。
賀珍見母親麵上陰能滴水,在旁勸了幾句,結果被母親剜了一眼。
清平郡主望了一眼身後的存心殿,氣忿忿道:“走著瞧,我就不信王爺能由著他胡來。”
薛含玉聽聞裴璣病了,本想跟著郭氏母子前去探望,但轉念想想,她現在不好再表露得太明顯,否則隻會讓她的境遇更加艱難。所以連提都沒提這一茬。
她立在廊廡間遙望遠處一重重雄峻殿宇,半晌,嘴角彎出一抹若有似無的冷笑。她倒要看看楚明昭的好日子能持續多久。
晚夕,膳房那邊熬好藥,楚明昭親自端到裴璣跟前,舀起一勺仔細吹涼了才小心地遞到他嘴邊,慢慢喂到他嘴裏。她眼睛也一眨不眨地看著他,看到他嘴角沾了藥汁,便及時拿帕子幫他擦掉。
她從前沒有這樣喂過別人,動作生疏又小心,但卻十分審慎。
裴璣看她一臉認真地喂他喝藥,禁不住笑了出來:“為何一定要喂我?我自己也能喝的。”
楚明昭默了默,凝眸看他:“我想好好照顧你,多為你做些事。”
裴璣微微一愣,跟著莞爾笑道:“好,昭昭有心了。”他喝罷一口藥,咧咧嘴,
“苦。”
楚明昭即刻從一旁碟子裏拈起一顆金絲蜜棗往他嘴裏塞。裴璣本要躲開蜜棗轉而去親她嘴唇,但又怕把病過給她,隻好張口接了棗。
等到喂完了藥,楚明昭安置他躺下,正要折身出去,卻被他一把拉住,說什麽都要讓她躺在他身邊陪著。楚明昭望了望外間天色,為難道:“天兒還早呢,何況我還沒盥洗,待會兒躺下就不想起了。”
裴璣突然按了按額頭:“哎,我的頭又開始疼了。”
楚明昭瞧著他那誇張的神情,一時哭笑不得,思量一番,隻好點頭應下。正欲寬衣解帶,就聽丫頭傳報說何長史求見。楚明昭迴頭笑道:“看來很不巧。那我先去盥洗去了,夫君跟何長史好好說話。”言訖,幫他掖好被子,見他一臉怏怏,又含笑在他臉頰上親了親,轉身出殿。
何隨一進來,就看到世子砸過來一個白眼。他深覺冤枉,詢問世子緣由,世子也隻是哼了聲。何隨笑道:“臣可是聽聞,您這迴染恙,世子妃照料得十分經心,世子是不是有一種因禍得福的感覺?”說著話倒是忽然頓悟,他不會是攪了世子什麽好事吧?
裴璣翻他一眼:“找我何事?”
何隨輕咳一聲,低聲道:“世子,微臣有事啟稟。”說著便如此這般在裴璣耳畔低語一陣,末了見他輕輕笑了笑,嘴角不由一抽,“您還笑?”
裴璣打個噴嚏,含笑招招手:“來來,我交代你一件事,過會兒你去給沈淳帶個話兒,別讓他壞了我的事。”
裴璣的體質向來好,兼且楚明昭照料得用心,第二日便退了燒,風寒更是不出兩三日就好利索了。楚明昭見此倒是有些汗顏,這要是換成她,趕上換季的時候染個頭疼腦熱,不病個七八天是絕好不了的。何況中藥還見效慢。
她由此意識到,她真的應該更加認真地跟他一起晨練了。何況技多不壓身,萬一哪天就派上用場了呢。隻是出遊的事情卻因為某個原因而不得不擱置了。眼看著天氣一日冷似一日,楚明昭覺得跌入十一月份後她大概就完全不想出門了。隻是出門仍舊是避免不了的,因為冬至節要祭祖,而她們這些女眷需要從旁助祭。
光陰荏苒,撚指間就到了冬至這日。冬至俗稱大冬、亞歲,在古時是與正旦、萬壽聖節並列的大節。主要節俗便是祭祖、送寒衣、繪製九九消寒圖。皇室的祭祖要比民間隆重很多。冬至這日,皇帝需要遣人祭告祖先諸陵,而親王需要祭告王城內的太廟。隻是襄王領兵在外,無法完成祭祖,於是裴璣身為王世子便代為行之。
薛含玉這一月多來被郭氏整治得不輕,她知道郭氏是對她之前的倨傲懷恨心在,這是在報複她。她心裏極度失衡,卻又暫時無力改變現狀。冬至這天她又是早早被郭氏使人叫起來,聽郭氏絮叨了一套又一套祭祖時的規矩,又聽她再三警告不準她落了她的臉麵。
薛含玉心裏冷笑,她又不是個沒見識的,雖則是頭迴參與皇室祭祖,但也必不會出什麽差錯。
走到王府門口時,薛含玉瞧見門口停了一排馬車,竟是一眼望不到頭。這迴祭祖,襄王一係的宗室子女悉數趕來,皇室出行又各有儀仗,一會兒隊伍啟程後,大概能排出二裏地去。
王妃、世子妃、郡王妃正經出行各有坐具,郡王妃的坐具是翟轎,次妃儀仗隻是較正妃稍減,薛含玉也有資格乘坐翟轎,但如今積雪深厚,道路濕滑,天氣嚴寒,不好行轎,此番便全改成了馬車。
薛含玉歎了口氣,她本還想試試坐翟轎的感覺。
清平郡主拉著賀珍出來時,才發現是安排她與兩個庶妹同乘一輛馬車。她還帶了幾個丫頭婆子隨侍,頓時覺得太擠,聽聞薛含玉是獨自乘坐一輛馬車,便讓賀珍並兩個伺候的丫頭坐到薛含玉的馬車上。
薛含玉嘴上沒說什麽,但心裏卻是不屑。賀珍一不姓裴二不是裴家媳婦,祭祖這種事根本輪不著她,也不知道跟過來瞎摻和什麽,清平郡主也是閑得。
她捧著手爐瞥了賀珍一眼,心裏冷笑,就賀珍這樣的,還想嫁世子?也不知王爺為什麽讓這對母女留下來。
待眾人各自就緒,車馬開始行進,浩浩蕩蕩地開赴宗廟。
楚明昭今晨起得早,眼下吃了幾塊點心填飽了肚子,窩在溫暖的馬車裏,便開始犯困。
坐在一旁的姚氏見狀笑道:“明昭若是乏了就先歇息會兒。”她聽聞兒子上迴生病時楚明昭都是目不交睫地從旁照料,由此對這個兒媳婦更滿意了些。
楚明昭笑著應了一聲,正要靠在靠背上眯上一會兒,忽聽外頭傳來一陣喧嘩,其間夾雜著抽刀的金鐵嗡鳴聲與女眷們的驚叫聲,跟著便傳來此起彼伏的護衛唿喝聲,一時亂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