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璣吐出一口氣:“是啊,不過有些人怕是要急了。”說著又看向何隨,“對了,昭昭那件事加緊查一查,我現在懷疑一個人。”
楚明昭迴去的第二天,楚明玥就使人遞話過來,說讓她入宮小聚,共度秋千節。
楚明昭著實有些懵,不是吧……蕩個秋千也要拉上她?
作者有話要說: 傳說中的隻能看不能吃23333333333
☆、第十六章
天色將暝時,起了一場迷蒙細雨。
魏文倫進門剛除下鬥笠子跟蓑衣,寧氏便領了丫鬟過來尋他。
魏文倫正自思量事情,抬頭看到來人,當下將雨具遞與小廝,上前扶住:“母親快進來,外頭濕寒。母親前來可是有何事?”
寧氏揮手示意丫鬟退開,轉頭道:“哥兒方才在想什麽呢?我瞧著怎有些心不在焉。”
魏文倫見母親問起,想起那事,麵上又現不豫:“皇上今日提我兼任左春坊左庶子,充東宮講官。”
寧氏怔了怔:“這是好事啊。”
魏文倫麵色陰鬱,揮退了屋內眾人,才道:“可我不想做這個東宮輔臣。太子好內貪逸,朽木不堪雕,即便異日登基,也必是個無道昏君。”
左、右春坊隸屬於詹事府,掌東宮講讀箋奏,與詹事府一樣,專儲東宮輔臣,東宮講官多從詹事府跟左、右春坊官中遴選。東宮講官都是皇帝為太子選好的未來股肱,將來太子嗣位後又享帝師之名,因此是個求都求不來的好差事。按例,隻有考中一甲、二甲的進士熬上個九年十年資曆才能擔任的。
左春坊左庶子秩正五品,官位不高,但很有前途。
魏文倫是一甲頭名,出身滿夠了,但資曆差得太遠了,他才中進士不過兩年而已。所以楚圭旨意下來時,他驚愣了好半晌才迴神。
“但人家是皇帝,咱們又能如何。”寧氏搖頭歎氣。
魏文倫突然道:“楚圭根本資質不逮,頒行的新政都太過迂闊,偏他剛愎自用,不聽人言,新政成虐政,置黎庶於水火倒懸!異日天下揭竿也……”
“文倫!”寧氏聽他越說越過,厲色打斷他的話,“謹言慎行!”
魏文倫麵容緊繃,半晌平複了心緒,才吐息道:“兒子也隻歸家來與母親說說,在外頭怎敢妄言。”
寧氏點頭:“你知道輕重便好。”說話間想起自己要來與他說的事,又淡淡一笑,“不提這些了,來說說你的親事。”
魏文倫聞言,麵上浮起一抹淺笑。
寧氏打量兒子麵色幾眼,笑道:“哥兒這幾日眼角眉梢都透著喜色,怪道都謂人逢喜事精神爽。”
魏文倫被母親說得頗有些赧然,麵上微微泛起紅來。
“這下可襯了你心意了吧?總算能順順當當定了,”寧氏輕歎一息,遞了張紅紙與他,“這是我請人擇的好兒,都是近來的吉日,你挑一個。”
魏文倫低頭掃完,道:“怎都這般靠後?”
寧氏不由笑道:“這還靠後?再早些,咱們也趕不及整備。”
魏文倫又低頭看了一眼,嘴角抿了抿,須臾後道:“先生授意越早越好,想是怕中途生變。”
寧氏將紅紙拿迴去:“我看是你自己急。”
魏文倫心事被戳破,倒也不遮掩,以實道:“不瞞母親說,兒子邇來蹀躞不下,故欲早定計議,如此也心安些。”
“那就選個最近的吧,”寧氏低頭看著紅紙,“這個月十六,總不遠吧?”
魏文倫心裏不安,簡直想今日就把三書六禮全過了,但成婚是大事,終歸是要揀日子一樣一樣來。他算了算日子,沉吟片刻,點頭道:“十六就十六吧,十五是萬壽聖節,十六那日我告個假,去行納采禮,月底大約就能完婚了。”
寧氏點點頭,複又輕歎道:“人家姑娘可是低嫁,你可要對人家好些。你這迴也算是歪打正著了。”
魏文倫望了望簾外的淅瀝小雨,微微淺笑:“這是自然。”
大約蘇成是真的害怕裴璣會殺了他,轉天晚間,裴璣剛迴十王府,下了象輅就看到鄂國公蘇修齊撐傘立於門首,躬身相候。
蘇修齊已然年逾古稀,曆佐先朝三帝,是年高德劭的股肱之臣,然而不幸膝下單薄,隻得兩個孫兒,長孫又早逝,隻剩了個蘇成。鄂國公為這個不成器的孫兒不知動了多少肝火,隻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蘇成仍舊死性不改。
鄂國公剛隨著裴璣入了正堂,就端端正正跪了下來,鄭重其事地朝裴璣叩首:“微臣已知悉那孽畜的惡行,實在羞愧難當。微臣家教不嚴,萬死難辭其咎,望世子責罰!”
裴璣並不表態,隻道:“國公封了其他人的口麽?”
蘇修齊即刻會意,忙道:“世子盡可放心,微臣已處置妥當,此事絕不會傳揚出去!”
裴璣微微點頭,旋掃了地上的人一眼:“蘇成胡為不是一日兩日了,我瞧著老國公似乎總管不好這個孫兒,既如此,那不如讓我代國公廢了他,也省得國公再費心。”
“世子,”蘇修齊顫顫巍巍往前膝行一步,連連叩首,“微臣定會嚴加管教,斷不會再讓那業畜妄作胡為!求世子網開一麵!”
“毀人清白可是要人命的,”裴璣眸光瞬冷,語氣重如千鈞,“他今日若得逞,國公恐怕剁了蘇成都不足以向西平侯謝罪!我隻說廢了他,不為過吧?”
蘇修齊跪伏在地,瑟瑟戰栗,半晌不語。
他是見慣風浪的人,但他此刻忽然深感畏懼。
這個少年與他父親一樣,一樣手腕強硬,行事雷霆,威然不可犯。
他忽然明白襄王為何對這個兒子器重非常,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個少年恐怕比他父親更甚。
都不是什麽善茬兒。
“微臣門衰祚薄,隻剩這一個孫兒,”蘇修齊氣息微顫,“求世子開恩,看在微臣對先朝忠心耿耿的份上,饒過那業畜!世子有何吩咐,微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裴璣等的就是他這句話,聞言微微笑道:“目下倒的確有一樁事要你配合——你與西平侯是不是交情匪淺?”
將近戌牌時,蘇修齊終於趕在夜禁前迴了府。
蘇成一聽說老爺子迴來了,當下跑來探問狀況。然而他還沒顧得上開口,迎頭就被老爺子狠狠甩了個耳刮子。
蘇成被打得兩耳嗡嗡作響,若非一旁小廝扶著,早一頭栽在了地上。他捂著漸漸腫起的半邊臉,直著聲叫道:“老爺子你是不是瘋了!一迴來就打我!”
蘇修齊冷笑:“打你算輕的,你要再不長記性,不必襄世子出手,我先廢了你!”
蘇成有些莫名其妙,老爺子平素雖瞧不慣他行事,但因他如今是獨孫,倒也沒真正下過重手,可方才那一巴掌真是使足了力道,他的嘴都被牙磕爛了,老爺子這迴是真氣狠了,這架勢便是恨不能一巴掌打死他。
蘇成不解道:“那世子到底與老爺子說什麽了?”
蘇修齊不答,隻森然道:“誰不好招惹,你偏去犯到他頭上!我警告你,下迴見著襄世子,當菩薩似的敬著,知道麽?還有,你再敢打那楚六姑娘的主意,我親手打死你!”
蘇成此刻仍舊不以為意:“嘁,不過是個失勢的親王世子,老爺子竟怕成這樣。”
蘇修齊氣極,抬手又在他另一邊臉上狠狠扇了一巴掌,怒罵道:“你懂個屁!賊混沌不曉事的東西!”又揮手示意家下人都出去並掩上門,低斥道,“將來一旦襄王複辟,必定要秋後算賬!我明著告訴你,你若再犯蠢,我一定親手了結了你!我可不會留著你帶累整個國公府陪葬!”
蘇成愕然,連臉上火辣辣的疼都忘了:“襄王不是龜縮在廣寧衛都不敢進京麽?他還能……還能東山再起?”
蘇修齊覺得這個夯貨真是他的債。他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陽穴,麵沉如水:“連現在龍椅上那位都不知道襄王手裏究竟有多少兵力,不然你以為皇帝為何遲遲不敢動襄王?皇帝最想削的就是肅王和襄王兩個藩王,但削藩一個不慎就可能把他自己搭進去,所以他一直不敢妄動。你沒見皇帝對肅王跟襄世子都是客客氣氣的麽?”
蘇成不懂這些皇權紛爭,他隻想知道一個問題:“那老爺子的意思就是,襄王會把現在的皇帝趕下台?”
蘇修齊想起自己曾見過數麵的襄王,又想起當初周太-祖對襄王一係的忌憚,出神片刻,點頭道:“很有可能。”
蘇成想想就膽寒:“那……那些現在趨奉楚圭的世家……”
蘇修齊冷笑一聲:“不長眼總要付出代價。”
“可是,”蘇成想起老爺子方才的話,忍不住問,“這關那楚六姑娘什麽事?襄世子管這等閑事作甚?難道那襄世子真把她刮剌了……”
蘇成一句話尚未說完,便被蘇修齊猛地踹了一腳:“滿腦子淫-猥之事!我可告訴你,要想活命,就別出去胡說八道!還有,不該問的別問,把這件事爛在肚子裏,知道麽?”
蘇成見老爺子神色狠厲,也不敢再多言,隻好諾諾應聲。
清明節俗裏,除禁火、掃墓、遊春踏青而外,還有蕩秋千。因秋千含“千秋”之意,寓意江山千秋永固、聖壽千秋無疆,故此俗於宮中尤盛。先朝時,每年清明,各宮皆安秋千一架,宮眷們俱戴栁枝於鬢,身著豔色麗服,打秋千相嬉戲。如今雖則改朝換代,但風俗是相延的。
楚明昭覺著蕩個秋千沒什麽,隻她不想跟她那兩個堂姐一起,她們倆誰都不盼她好,叫她去也不會安什麽好心,然而她又推不掉。到了入宮這日,她打選好衣裳首飾,收拾齊整,再三確定自己穿戴得宜又不至紮眼,這才磨磨蹭蹭地出了門。
楚圭雖登基不滿兩年,但已經采選了三次繡女,後宮嬪禦早塞滿了東西六宮,楚明玥不肯與那些妃嬪同住一宮,又兼離嫁人不遠,在宮裏待不了多久,楚圭便允她暫且住在坤寧宮。
隻是楚明昭每每思及此都忍不住感慨或許真有因果報應這迴事。楚圭嬪禦雖多,他平日耕耘也勤快,但奈何廣種薄收,後宮鮮有受孕者,即便僥幸懷上,不是胎死腹中就是生下早夭,任憑楚圭采選多少繡女都是無用功,兩年來竟沒一個孩子成活。
當年楚圭仗著自己兒女多,毫不手軟地弄死了兩個,如今卻再也養不出孩子。
楚明昭覺得這八成是楚懷仁跟楚明儀在天有靈,對楚圭施加的報複,哪怕渾身戴滿小甜瓜都解不了了。
楚明昭見到楚明玥時,她正坐在秋千的畫板上與宮女們說笑。
楚明玥一看見楚明昭,就笑著招唿她過來,從一旁侍立的宮女手裏接過一根柳枝,執意要親自幫她戴到鬢發上,楚明昭幾推不過,隻得由她。然而楚明玥戴柳枝時動作過大,勾亂了楚明昭的發髻,等戴好之後仿佛才看到楚明昭那被她挑得亂糟糟的頭發。
楚明玥低唿一聲,忙道“對不住”,把柳枝又抽出來,一臉歉疚地叫來個宮女領著楚明昭去重新梳頭。
楚明玥如此姿態,楚明昭縱然心知她是故意的也不好說什麽,否則倒顯得她無理取鬧。何況這是在人家的地盤上,父親一再交代她在楚圭一家子麵前要謹慎行事。
楚明昭深吸一口氣,剛要隨著宮女走,楚明嵐就迎麵走了過來。楚明嵐一看見楚明昭那亂蓬蓬的頭發,當下就笑起來:“哎喲,六妹妹這是怎麽了?頂著個鳥窩就進宮來了?”
楚明昭直想翻白眼,這樣捉弄她很好玩兒麽?她這四姐姐自從做了公主,其實已經不怎麽給她找不痛快了,今日卻不知是怎麽了。至於她這五姐姐,可能是因為快要出嫁了,如今怨氣格外大。
楚明昭走遠後,楚明嵐坐到楚明玥旁邊的畫板上,對著楚明昭的背影輕嗤一聲,道:“姐姐又不是有意的,我也不過與她說笑幾句,瞧她那樣子,跟咱們欺負她似的。”
楚明玥扶著秋千上的彩繩,笑道:“都是一家姐妹,六妹妹年紀最小,咱們做姐姐的自該擔待些。”
楚明嵐忙笑道:“姐姐就是度量大。”
楚明玥懶懶笑笑,忽而望著遠處道:“妹妹猜是誰來了。”
此處是坤寧宮後,靠近禦花園,視野開闊,楚明嵐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便見一頂四角抹金銅飛鳳、外圍紅銷金羅寶珠紋轎衣的鳳轎被一眾宮人內侍簇擁著迤邐而來。
這種鳳轎隻有皇妃和東宮妃能坐。楚明嵐也拿不準來者何人,不禁將目光定在轎子上。
等鳳轎到得近前,內侍恭恭敬敬掀起轎簾,便見一個長挑身形的美貌女子款款而出。
是太子妃柳韻。
柳韻一身大紅織金纏枝牡丹妝花輯線繡襦裙,頭戴金絲?髻,是燕居打扮。
柳韻並未著禮服,不過穿了常服,然而楚明嵐看著看著,由此及彼想起旁的,心裏仍舊直泛酸。公主比之東宮妃,身份上還是差了些,這個差別體現在吃穿用度的各個層麵。宮裏從來如此,等級森然,不可僭越。
真是同人不同命,有些人嫁得好就能一朝飛上枝頭變鳳凰,譬如柳韻。有些人即使不靠夫家,靠著出身也能萬人簇擁,譬如楚明玥。楚明嵐自己雖也是公主,但爭奈不是從正宮皇後肚子裏爬出來的,親爹眼裏又瞧不見她,親娘也早早沒了,住的景陽宮還是東西六宮裏最冷清的宮殿,與冷宮無異。
楚明嵐跟著又想起自己馬上要嫁給孫魯那個能當她爹的糙漢,心裏頓時一股怨氣往上衝,憑什麽她樣樣都不如人!
楚明嵐正自忿忿,一瞥眼瞧見楚明昭迴來了。她心裏瞬間平衡,當即樂了。這裏有個還不如她的呢,她好歹還頂著公主的頭名,但楚明昭可什麽都不是!迴頭嫁了魏文倫能掙個幾品誥命還說不準呢。
柳韻正與楚明玥敘話,看見楚明昭過來,當即蹙了蹙眉,轉頭看向楚明玥:“玥姐兒還叫了妹妹來?”
楚明玥笑道:“是啊,打秋千可是好耍子,有趣又有益,自然該叫上自家妹妹。”
柳韻歎道:“玥姐兒就是懂事,不似旁個。”說著瞥了楚明昭一眼,卻見楚明昭神容淡淡,似乎根本沒聽懂她話裏所指。
柳韻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她不喜楚明昭,她覺得楚明昭心眼小,不懂事。她姨母的獨女宋嬌是她最疼的表妹,宋家與西平侯家是姻親,然而楚明昭每迴見到宋嬌都能把宋嬌氣個半死,這令柳韻大為光火。
柳韻知道自己這個表妹脾氣不太好,但江陰侯府就宋嬌一個女孩兒,小姑娘自小被捧著,哪能沒個嬌氣呢?楚明昭比宋嬌大,自然就該讓著她些,宋嬌脾氣差,楚明昭忍一忍就是了,然而楚明昭非但不忍讓,還迴迴都把宋嬌氣哭,柳韻惱楚明昭不是一日兩日了。
楚明昭迴去的第二天,楚明玥就使人遞話過來,說讓她入宮小聚,共度秋千節。
楚明昭著實有些懵,不是吧……蕩個秋千也要拉上她?
作者有話要說: 傳說中的隻能看不能吃23333333333
☆、第十六章
天色將暝時,起了一場迷蒙細雨。
魏文倫進門剛除下鬥笠子跟蓑衣,寧氏便領了丫鬟過來尋他。
魏文倫正自思量事情,抬頭看到來人,當下將雨具遞與小廝,上前扶住:“母親快進來,外頭濕寒。母親前來可是有何事?”
寧氏揮手示意丫鬟退開,轉頭道:“哥兒方才在想什麽呢?我瞧著怎有些心不在焉。”
魏文倫見母親問起,想起那事,麵上又現不豫:“皇上今日提我兼任左春坊左庶子,充東宮講官。”
寧氏怔了怔:“這是好事啊。”
魏文倫麵色陰鬱,揮退了屋內眾人,才道:“可我不想做這個東宮輔臣。太子好內貪逸,朽木不堪雕,即便異日登基,也必是個無道昏君。”
左、右春坊隸屬於詹事府,掌東宮講讀箋奏,與詹事府一樣,專儲東宮輔臣,東宮講官多從詹事府跟左、右春坊官中遴選。東宮講官都是皇帝為太子選好的未來股肱,將來太子嗣位後又享帝師之名,因此是個求都求不來的好差事。按例,隻有考中一甲、二甲的進士熬上個九年十年資曆才能擔任的。
左春坊左庶子秩正五品,官位不高,但很有前途。
魏文倫是一甲頭名,出身滿夠了,但資曆差得太遠了,他才中進士不過兩年而已。所以楚圭旨意下來時,他驚愣了好半晌才迴神。
“但人家是皇帝,咱們又能如何。”寧氏搖頭歎氣。
魏文倫突然道:“楚圭根本資質不逮,頒行的新政都太過迂闊,偏他剛愎自用,不聽人言,新政成虐政,置黎庶於水火倒懸!異日天下揭竿也……”
“文倫!”寧氏聽他越說越過,厲色打斷他的話,“謹言慎行!”
魏文倫麵容緊繃,半晌平複了心緒,才吐息道:“兒子也隻歸家來與母親說說,在外頭怎敢妄言。”
寧氏點頭:“你知道輕重便好。”說話間想起自己要來與他說的事,又淡淡一笑,“不提這些了,來說說你的親事。”
魏文倫聞言,麵上浮起一抹淺笑。
寧氏打量兒子麵色幾眼,笑道:“哥兒這幾日眼角眉梢都透著喜色,怪道都謂人逢喜事精神爽。”
魏文倫被母親說得頗有些赧然,麵上微微泛起紅來。
“這下可襯了你心意了吧?總算能順順當當定了,”寧氏輕歎一息,遞了張紅紙與他,“這是我請人擇的好兒,都是近來的吉日,你挑一個。”
魏文倫低頭掃完,道:“怎都這般靠後?”
寧氏不由笑道:“這還靠後?再早些,咱們也趕不及整備。”
魏文倫又低頭看了一眼,嘴角抿了抿,須臾後道:“先生授意越早越好,想是怕中途生變。”
寧氏將紅紙拿迴去:“我看是你自己急。”
魏文倫心事被戳破,倒也不遮掩,以實道:“不瞞母親說,兒子邇來蹀躞不下,故欲早定計議,如此也心安些。”
“那就選個最近的吧,”寧氏低頭看著紅紙,“這個月十六,總不遠吧?”
魏文倫心裏不安,簡直想今日就把三書六禮全過了,但成婚是大事,終歸是要揀日子一樣一樣來。他算了算日子,沉吟片刻,點頭道:“十六就十六吧,十五是萬壽聖節,十六那日我告個假,去行納采禮,月底大約就能完婚了。”
寧氏點點頭,複又輕歎道:“人家姑娘可是低嫁,你可要對人家好些。你這迴也算是歪打正著了。”
魏文倫望了望簾外的淅瀝小雨,微微淺笑:“這是自然。”
大約蘇成是真的害怕裴璣會殺了他,轉天晚間,裴璣剛迴十王府,下了象輅就看到鄂國公蘇修齊撐傘立於門首,躬身相候。
蘇修齊已然年逾古稀,曆佐先朝三帝,是年高德劭的股肱之臣,然而不幸膝下單薄,隻得兩個孫兒,長孫又早逝,隻剩了個蘇成。鄂國公為這個不成器的孫兒不知動了多少肝火,隻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蘇成仍舊死性不改。
鄂國公剛隨著裴璣入了正堂,就端端正正跪了下來,鄭重其事地朝裴璣叩首:“微臣已知悉那孽畜的惡行,實在羞愧難當。微臣家教不嚴,萬死難辭其咎,望世子責罰!”
裴璣並不表態,隻道:“國公封了其他人的口麽?”
蘇修齊即刻會意,忙道:“世子盡可放心,微臣已處置妥當,此事絕不會傳揚出去!”
裴璣微微點頭,旋掃了地上的人一眼:“蘇成胡為不是一日兩日了,我瞧著老國公似乎總管不好這個孫兒,既如此,那不如讓我代國公廢了他,也省得國公再費心。”
“世子,”蘇修齊顫顫巍巍往前膝行一步,連連叩首,“微臣定會嚴加管教,斷不會再讓那業畜妄作胡為!求世子網開一麵!”
“毀人清白可是要人命的,”裴璣眸光瞬冷,語氣重如千鈞,“他今日若得逞,國公恐怕剁了蘇成都不足以向西平侯謝罪!我隻說廢了他,不為過吧?”
蘇修齊跪伏在地,瑟瑟戰栗,半晌不語。
他是見慣風浪的人,但他此刻忽然深感畏懼。
這個少年與他父親一樣,一樣手腕強硬,行事雷霆,威然不可犯。
他忽然明白襄王為何對這個兒子器重非常,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個少年恐怕比他父親更甚。
都不是什麽善茬兒。
“微臣門衰祚薄,隻剩這一個孫兒,”蘇修齊氣息微顫,“求世子開恩,看在微臣對先朝忠心耿耿的份上,饒過那業畜!世子有何吩咐,微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裴璣等的就是他這句話,聞言微微笑道:“目下倒的確有一樁事要你配合——你與西平侯是不是交情匪淺?”
將近戌牌時,蘇修齊終於趕在夜禁前迴了府。
蘇成一聽說老爺子迴來了,當下跑來探問狀況。然而他還沒顧得上開口,迎頭就被老爺子狠狠甩了個耳刮子。
蘇成被打得兩耳嗡嗡作響,若非一旁小廝扶著,早一頭栽在了地上。他捂著漸漸腫起的半邊臉,直著聲叫道:“老爺子你是不是瘋了!一迴來就打我!”
蘇修齊冷笑:“打你算輕的,你要再不長記性,不必襄世子出手,我先廢了你!”
蘇成有些莫名其妙,老爺子平素雖瞧不慣他行事,但因他如今是獨孫,倒也沒真正下過重手,可方才那一巴掌真是使足了力道,他的嘴都被牙磕爛了,老爺子這迴是真氣狠了,這架勢便是恨不能一巴掌打死他。
蘇成不解道:“那世子到底與老爺子說什麽了?”
蘇修齊不答,隻森然道:“誰不好招惹,你偏去犯到他頭上!我警告你,下迴見著襄世子,當菩薩似的敬著,知道麽?還有,你再敢打那楚六姑娘的主意,我親手打死你!”
蘇成此刻仍舊不以為意:“嘁,不過是個失勢的親王世子,老爺子竟怕成這樣。”
蘇修齊氣極,抬手又在他另一邊臉上狠狠扇了一巴掌,怒罵道:“你懂個屁!賊混沌不曉事的東西!”又揮手示意家下人都出去並掩上門,低斥道,“將來一旦襄王複辟,必定要秋後算賬!我明著告訴你,你若再犯蠢,我一定親手了結了你!我可不會留著你帶累整個國公府陪葬!”
蘇成愕然,連臉上火辣辣的疼都忘了:“襄王不是龜縮在廣寧衛都不敢進京麽?他還能……還能東山再起?”
蘇修齊覺得這個夯貨真是他的債。他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陽穴,麵沉如水:“連現在龍椅上那位都不知道襄王手裏究竟有多少兵力,不然你以為皇帝為何遲遲不敢動襄王?皇帝最想削的就是肅王和襄王兩個藩王,但削藩一個不慎就可能把他自己搭進去,所以他一直不敢妄動。你沒見皇帝對肅王跟襄世子都是客客氣氣的麽?”
蘇成不懂這些皇權紛爭,他隻想知道一個問題:“那老爺子的意思就是,襄王會把現在的皇帝趕下台?”
蘇修齊想起自己曾見過數麵的襄王,又想起當初周太-祖對襄王一係的忌憚,出神片刻,點頭道:“很有可能。”
蘇成想想就膽寒:“那……那些現在趨奉楚圭的世家……”
蘇修齊冷笑一聲:“不長眼總要付出代價。”
“可是,”蘇成想起老爺子方才的話,忍不住問,“這關那楚六姑娘什麽事?襄世子管這等閑事作甚?難道那襄世子真把她刮剌了……”
蘇成一句話尚未說完,便被蘇修齊猛地踹了一腳:“滿腦子淫-猥之事!我可告訴你,要想活命,就別出去胡說八道!還有,不該問的別問,把這件事爛在肚子裏,知道麽?”
蘇成見老爺子神色狠厲,也不敢再多言,隻好諾諾應聲。
清明節俗裏,除禁火、掃墓、遊春踏青而外,還有蕩秋千。因秋千含“千秋”之意,寓意江山千秋永固、聖壽千秋無疆,故此俗於宮中尤盛。先朝時,每年清明,各宮皆安秋千一架,宮眷們俱戴栁枝於鬢,身著豔色麗服,打秋千相嬉戲。如今雖則改朝換代,但風俗是相延的。
楚明昭覺著蕩個秋千沒什麽,隻她不想跟她那兩個堂姐一起,她們倆誰都不盼她好,叫她去也不會安什麽好心,然而她又推不掉。到了入宮這日,她打選好衣裳首飾,收拾齊整,再三確定自己穿戴得宜又不至紮眼,這才磨磨蹭蹭地出了門。
楚圭雖登基不滿兩年,但已經采選了三次繡女,後宮嬪禦早塞滿了東西六宮,楚明玥不肯與那些妃嬪同住一宮,又兼離嫁人不遠,在宮裏待不了多久,楚圭便允她暫且住在坤寧宮。
隻是楚明昭每每思及此都忍不住感慨或許真有因果報應這迴事。楚圭嬪禦雖多,他平日耕耘也勤快,但奈何廣種薄收,後宮鮮有受孕者,即便僥幸懷上,不是胎死腹中就是生下早夭,任憑楚圭采選多少繡女都是無用功,兩年來竟沒一個孩子成活。
當年楚圭仗著自己兒女多,毫不手軟地弄死了兩個,如今卻再也養不出孩子。
楚明昭覺得這八成是楚懷仁跟楚明儀在天有靈,對楚圭施加的報複,哪怕渾身戴滿小甜瓜都解不了了。
楚明昭見到楚明玥時,她正坐在秋千的畫板上與宮女們說笑。
楚明玥一看見楚明昭,就笑著招唿她過來,從一旁侍立的宮女手裏接過一根柳枝,執意要親自幫她戴到鬢發上,楚明昭幾推不過,隻得由她。然而楚明玥戴柳枝時動作過大,勾亂了楚明昭的發髻,等戴好之後仿佛才看到楚明昭那被她挑得亂糟糟的頭發。
楚明玥低唿一聲,忙道“對不住”,把柳枝又抽出來,一臉歉疚地叫來個宮女領著楚明昭去重新梳頭。
楚明玥如此姿態,楚明昭縱然心知她是故意的也不好說什麽,否則倒顯得她無理取鬧。何況這是在人家的地盤上,父親一再交代她在楚圭一家子麵前要謹慎行事。
楚明昭深吸一口氣,剛要隨著宮女走,楚明嵐就迎麵走了過來。楚明嵐一看見楚明昭那亂蓬蓬的頭發,當下就笑起來:“哎喲,六妹妹這是怎麽了?頂著個鳥窩就進宮來了?”
楚明昭直想翻白眼,這樣捉弄她很好玩兒麽?她這四姐姐自從做了公主,其實已經不怎麽給她找不痛快了,今日卻不知是怎麽了。至於她這五姐姐,可能是因為快要出嫁了,如今怨氣格外大。
楚明昭走遠後,楚明嵐坐到楚明玥旁邊的畫板上,對著楚明昭的背影輕嗤一聲,道:“姐姐又不是有意的,我也不過與她說笑幾句,瞧她那樣子,跟咱們欺負她似的。”
楚明玥扶著秋千上的彩繩,笑道:“都是一家姐妹,六妹妹年紀最小,咱們做姐姐的自該擔待些。”
楚明嵐忙笑道:“姐姐就是度量大。”
楚明玥懶懶笑笑,忽而望著遠處道:“妹妹猜是誰來了。”
此處是坤寧宮後,靠近禦花園,視野開闊,楚明嵐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便見一頂四角抹金銅飛鳳、外圍紅銷金羅寶珠紋轎衣的鳳轎被一眾宮人內侍簇擁著迤邐而來。
這種鳳轎隻有皇妃和東宮妃能坐。楚明嵐也拿不準來者何人,不禁將目光定在轎子上。
等鳳轎到得近前,內侍恭恭敬敬掀起轎簾,便見一個長挑身形的美貌女子款款而出。
是太子妃柳韻。
柳韻一身大紅織金纏枝牡丹妝花輯線繡襦裙,頭戴金絲?髻,是燕居打扮。
柳韻並未著禮服,不過穿了常服,然而楚明嵐看著看著,由此及彼想起旁的,心裏仍舊直泛酸。公主比之東宮妃,身份上還是差了些,這個差別體現在吃穿用度的各個層麵。宮裏從來如此,等級森然,不可僭越。
真是同人不同命,有些人嫁得好就能一朝飛上枝頭變鳳凰,譬如柳韻。有些人即使不靠夫家,靠著出身也能萬人簇擁,譬如楚明玥。楚明嵐自己雖也是公主,但爭奈不是從正宮皇後肚子裏爬出來的,親爹眼裏又瞧不見她,親娘也早早沒了,住的景陽宮還是東西六宮裏最冷清的宮殿,與冷宮無異。
楚明嵐跟著又想起自己馬上要嫁給孫魯那個能當她爹的糙漢,心裏頓時一股怨氣往上衝,憑什麽她樣樣都不如人!
楚明嵐正自忿忿,一瞥眼瞧見楚明昭迴來了。她心裏瞬間平衡,當即樂了。這裏有個還不如她的呢,她好歹還頂著公主的頭名,但楚明昭可什麽都不是!迴頭嫁了魏文倫能掙個幾品誥命還說不準呢。
柳韻正與楚明玥敘話,看見楚明昭過來,當即蹙了蹙眉,轉頭看向楚明玥:“玥姐兒還叫了妹妹來?”
楚明玥笑道:“是啊,打秋千可是好耍子,有趣又有益,自然該叫上自家妹妹。”
柳韻歎道:“玥姐兒就是懂事,不似旁個。”說著瞥了楚明昭一眼,卻見楚明昭神容淡淡,似乎根本沒聽懂她話裏所指。
柳韻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她不喜楚明昭,她覺得楚明昭心眼小,不懂事。她姨母的獨女宋嬌是她最疼的表妹,宋家與西平侯家是姻親,然而楚明昭每迴見到宋嬌都能把宋嬌氣個半死,這令柳韻大為光火。
柳韻知道自己這個表妹脾氣不太好,但江陰侯府就宋嬌一個女孩兒,小姑娘自小被捧著,哪能沒個嬌氣呢?楚明昭比宋嬌大,自然就該讓著她些,宋嬌脾氣差,楚明昭忍一忍就是了,然而楚明昭非但不忍讓,還迴迴都把宋嬌氣哭,柳韻惱楚明昭不是一日兩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