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襄世子適才說起的廣德侯夫人趙氏一事,倒有些耐人尋味。他心裏恚恨大哥,眾人可以心知肚明,但不能揭破。他不許別人拆穿他的偽飾,趙氏犯了他的大忌!
他不知道襄世子是看穿了他的心思還是真的在示好,思來想去,最後隻好歸結為一種試探,畢竟襄世子這樣做似乎無利可圖。
楚圭正自煩悶,錦衣衛指揮使孔承沛入殿奏事。待奏稟完畢,孔承沛正欲告退,卻被楚圭叫住:“你再多派些人手去盯著襄世子和臨邑王,一有異動隨時來報。”
孔承沛低頭應是,但隨即又踟躕道:“若是襄世子要迴封地時仍舊什麽都瞧不出,陛下當如何?”
裴璣出宮途徑坤寧宮時,遠遠瞧見楚明玥手裏拎著個花籃子,在一眾宮人簇擁下迤邐而來。
裴璣神色不改,兩廂走至近前時,略敘了禮便掣身欲走。楚明玥眼波一轉,輕聲笑道:“襄世子適才去覲見了父皇?”
裴璣心下不耐,這沒話找話的痕跡實在太明顯,不是來見皇帝難道是來見你麽?
“是的,聖上昨日傳了口諭命我今日入宮一趟,”裴璣見她似還有話,遂略一拱手,似笑不笑道,“公主若無他事,我便作辭了。”言罷便掇轉身拂袖而去。
楚明玥覺得裴璣打量她的目光有些奇怪,初見時是這樣,這迴也是這樣。並且他每次見到她都急著走。
楚明玥玩味一笑,出宮的路何其多,怎麽就偏偏能和她遇上?
楚明玥慢慢拈起籃子裏的一朵海棠花,輕聲問身旁的宮人拾翠:“秋千快架好了吧?”
拾翠答道:“迴公主,是的,各宮的都將架好了。”
“這等耍子可不能落下六妹妹,”楚明玥一麵往坤寧宮走,一麵吩咐,“秋千架好了知會我一聲。”
拾翠低頭道:“是。”
西平侯府後門內,何秀又一次低聲問平安:“確定沒人跟著吧?”
平安往身後掃了一眼,點頭道:“姑娘放心。”
何秀舒了口氣,謹慎地取出鑰匙開了後門。門扇開啟的一瞬間,早等得不耐的楊氏扭頭看見她,一把將她拽出來:“讓我好等!銀子呢?”
作者有話要說: 山長就是書院的校長。
整個中國曆史數下來,連中三元的狀元也隻有17人,其中明代隻有兩人,一是黃觀,一是商輅。
魏文倫的名字實際上源於明代狀元倫文敘,兩人經曆也略微類似。倫文敘是弘治十二年的狀元,就是鬧出伯虎兄科考舞弊的那一年……唐伯虎和王守仁都倒了黴,倫文敘成為新科狀元。倫文敘是孝宗陛下欽點的狀元,他原本僅列殿試第四,都到二甲裏去了,但陛下把他點為第一。
陛下當時是這麽想的,這人的美貌跟氣質跟我有一拚,狀元就是他了!哈哈哈開個玩笑,其實是因為倫文敘氣度溫醇,平和寬厚,陛下喜歡君子,然後原本的第一有點跛,影響儀態,於是……
☆、第十一章
何秀抿抿唇,急從懷裏掏出一個荷包塞到楊氏手裏:“娘快走吧,別被人瞧見。”
楊氏掂了掂,眉毛一擰:“就這麽點兒?”
何秀有些惱:“那是我存下的三個月的月錢,統共六十兩,不少了!”
楊氏拿下巴指了指麵前恢闊的府邸:“他家的銀子都使不完,每月就給你二十兩?”
何秀氣得麵皮發紅:“平日吃穿用度太太都是給足了的,根本不必使銀子,這月錢純是私房。昭昭一月可也是二十兩!太太做至此,已是給足了麵子,我們該感恩戴德!”
楊氏嗤笑一聲:“你可救了她寶貝女兒的命,給一樣的份例也是理該的。”說話間將她從頭到腳掃量一番,把手伸過去,“把你的首飾都拿來。”
何秀嘴角繃了繃,旋迅速將頭上身上的釵環項圈取下來一股腦地塞到楊氏懷裏:“娘滿意了吧?快走吧!”
楊氏將眉毛高高一挑:“死丫頭現在長本事了啊,怎麽跟我說話呢!我可跟你說,這些不夠啊,你還得再湊些。”
何秀驚道:“還不夠?!”
“你爹多好賭你又不是不知道,”楊氏冷哼一聲,“他砍了頭也是個債樁子!這幾年家裏都給他敗得七七八八了,老娘一頭要養著你那幾個弟妹,一頭還要給他填窟窿!我一個婦道人家能有多大能耐?你跟嫣姐兒若再不幫襯著些,這一家子可怎麽過?對了,你再去找找你姐姐,她那裏細軟怕是不少。”
何秀咬了咬牙:“娘還要多少?”
楊氏盤算了一迴,伸出五個指頭:“少說五百兩。”
何秀臉色一白:“我上哪兒去弄那麽些銀子!”
楊氏不以為意道:“把些頭麵歸攏湊辦了不就有了?好了,三日後我再來拿,你速速備辦去。”
何秀堵得說不出話來,吸氣半晌,咬牙道:“成,等我湊夠,娘便不要再來要銀子了。”
楊氏瞪眼道:“這可不行,你給那些隻能頂一時,過些日子我還得來。”楊氏見何秀臉色鐵青,剜了她一眼,“你當我想來?若不是實在沒奈何,我且不肯跑腿兒呢。”
何秀氣得轉身要走,卻被楊氏一把扯住:“老娘還沒說完,你急什麽!那侯夫人到底給你尋好親事沒?”
何秀站著沒迴頭:“沒有。太太近來正為昭昭的親事犯愁。”
“她早先可是應了我的,不是要賴賬吧?”
何秀迴頭氣道:“昭昭的婚事迫在眉睫,我的事自然該往後放!何況人家肯幫忙便是念足了情分的,娘怎這般不知理!”
“你個丫頭片子倒教訓起我來了,我這還不是為你著想?”楊氏說話間聲音轉低,“哪天那楚六姑娘要是去外家,你就跟著去,那侯夫人娘家還有個侄兒……”
何秀忍無可忍,一把甩開楊氏,扭頭奔入門內,迴身就關上了門。
牢牢落了鎖,何秀無力地蹲到地上,眼圈漸漸泛起紅。
她常常自問為何她會攤上這樣的爹娘。從前在安慶侯府裏時他們三房就被人瞧不起,但她覺得能安慰度日便足夠了。後來分家後日子越發潦倒,她與姐妹們整日做針線貼補家用,但在父親虧的大窟窿跟前都是杯水車薪,若非姐姐暗中接濟,他們姐弟幾個恐怕連溫飽都顧不上。一年前她被接來侯府,境況轉好,但母親卻纏上了她。姐姐知道這是個填不滿的窟窿,已然不想理會娘家的糟心事,但她仍是硬不下心腸,她舍不得弟妹受苦。
母親不僅隔三差五來要錢,還總催問她的婚事。她知道母親不過是盼她能嫁個世家大族好繼續揩油水,但哪個世家會要她這樣出身的。她心氣兒並不高,她隻想嫁個尋常人家安安穩穩過日子。隻是不論她到哪裏,似乎都擺脫不了娘家的醃臢事。
平安見自家姑娘伏在膝頭落淚,忍不住輕聲勸道:“姑娘莫哭,等侯夫人忙過了六姑娘這一頭,準會為姑娘尋門好親事。屆時姑娘與姑爺處得好了,腰杆子就硬了,也能幫襯著幾個哥兒姐兒。”平安想了想,又補道,“姑娘心善,好人自有好報,凡事總能好起來的。”
何秀深吸口氣,但願真能好起來。隻她眼下還要去找姐姐湊銀子,不知姐姐肯不肯給。
將晌午時,裴璣從肅王處出來,暗暗算了算時辰,轉頭問何隨:“我要的行頭都備好了麽?”
何隨垂首道:“全備齊了。”旋又迴頭看了看,在裴璣耳畔低言道,“世子,肅王仍舊隻想求安,這可如何是好?”
裴璣微微歎道:“皇叔膽子太小顧慮太多,一時半刻不會應允的。”
“但您又不能總來見肅王,否則楚圭必然疑心更甚,他特意將您與肅王隔開,為的不就是防著您暗中與肅王計議,聯手對付他。”
裴璣笑道:“不妨事,將來可由不得皇叔不答應。再不濟,把宗吉兄綁來就是。”
何隨瞪大眼,您要綁了人家兒子?!
裴璣迴到住處後,打選衣帽,從頭至腳收拾了一番,搖著一把紅木骨灑金川扇,笑著問何隨:“我這一身怎麽樣?”
他頭戴一頂纏棕大帽,身著一件葵花色浙綢褶子,腰裏扣著金鑲玉鶯朝陽嵌珠絛環,腳踩一雙粉底皂靴。這一身打扮,膏粱氣裏混著市井氣,但擱在他身上則似乎被自身氣韻中和了,看著倒十分怡人眼目。
何隨心道,世子這樣打扮也不像個紈絝啊。但他嘴上可不敢這麽說,畢竟這身行頭是他預備的,他可不想再跑一次腿兒……何隨這樣想著便笑道:“挺像膏粱子的,世子定能立等與他們混熟。”又看向裴璣腰間的玉絛環,忍不住笑道,“世子這買賣真是穩賺不賠。”借著楚圭的手收拾了廣德侯夫人不說,還得了東西。
“我可沒打算與他們混熟,我隻想穿得不紮眼,”裴璣低笑道,“你信不信,楚圭還得為這事琢磨半天,猜我的目的究竟為何——好了,走吧,別耽擱了。”
天泰閣裏,蘇成瞧著眼前滿桌子的肴饌,心裏焦躁不已,時不時順著窗戶朝樓下望上一眼。就在他快要等斷腸時,小廝來寶終於迴來了。
“怎麽樣怎麽樣,人請來沒?”蘇成一麵急慌慌地問,一麵往來寶身後仰脖子看。
來寶險些跑斷腿,此刻累得兩眼發黑:“顧……顧少爺還是不……不肯來。”
蘇成一跺腳:“這顧潛,莫不是不見兔子不撒鷹?要不我即刻迴去取銀子封了與他。”
來寶喘著氣道:“小的……小的覺著顧少爺其實還是不敢。”
“到時我又不會賣了他,”蘇成重新坐迴去,一拳砸在桌子上,“難道真這等沒福!”
來寶這時終於緩了過來,彎腰附耳道:“要不少爺再去見見顧少爺,這天底下少有銀子轉圜不了的事。”
蘇成擰著眉毛正自思量,忽聽得外頭一陣喧嘩。他打發來寶去看看,須臾後來寶迴說雅間外頭來的都是少爺平素交好的幾位世家公子,隻是有一位眼生得很,不知是哪家的。
蘇成此刻沒工夫打聽閑事,煩躁地揮手:“別管那些了。來來,你小子機靈,再來跟爺合計合計怎麽說動顧潛。”
隔壁雅間裏,裴璣略動了幾口菜便沒了胃口,隻慢慢飲著清茶,有意無意地聽眼前這一桌人說話。
李源扭頭見他隻喝茶,拿起個金雙耳勸杯,滿斟一杯金華酒,笑著端給他:“世子來了怎能隻喝些茶水,來,小人敬世子一杯。”
裴璣看了李源一眼,心裏暗暗對上了他的身份——曹國公李忠的嫡孫。
裴璣仍舊端著茶盞,笑道:“我不喝酒。”
眾人有點懵,不喝酒您來幹啥?
這些世家子弟出身顯貴,但因著封王的皇子都要就藩,所以與皇子王孫打交道的機會少之又少,尤其王世子一般出生在封地,極少有來京的,因此就更稀罕了。
王世子在京城這地方實在太稀罕了,他們今天都是來圍觀王世子的,這瞧新鮮機會簡直百年難得一遇。
眾人猶不死心,輪番上來勸酒,但裴璣態度堅決,始終滴酒不沾。末了,裴璣見眾人意興闌珊,笑道:“我可以與你們猜枚行令,但我喝茶你們喝酒。”
李源忍不住問道:“那世子為何不肯喝酒?喝酒才能助興啊。”
裴璣笑吟吟道:“我臨行前清人起了一卦,說我此行不宜飲酒。”
天將暝色,楚懷禮和楚懷定兄弟倆一道迴府時,遠遠瞧見一眾衣著光鮮的子弟說笑著從天泰閣裏一哄而出。
楚懷定見那群人壓脊挨肩、東倒西歪的,料定是一幫出來廝混的醉鬼,不由皺眉。人叢漸漸散開後,又見其間有一戴著纏棕大帽的少年風姿華茂、氣度卓異,雜在眾子弟間倒有些突兀。
“大哥你看那個人,”楚懷定抬手朝那少年一指,“長得倒是十二分人才,怎就跟那群佻達子弟鬼混在一起。”
楚懷禮聞言看過去,蹙了蹙眉,旋又轉迴頭,淡淡道:“管那些作甚,左右與我們無關。”又看向楚懷定,“我今日碰見伯疇時,見他似有些神思不屬,不知是否因著父親的話。”
楚懷定笑道:“大哥覺得伯疇兄猜出父親的意思了?”
“極有可能。”
楚懷定不滿道:“他能娶到昭昭可是天大的福分,他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楚懷禮搖搖頭:“他似乎不是作難……我也說不上來。罷了,明日見了就知道了。”
翌日午飯後,楚明昭安安穩穩地睡了個中覺。她完全不擔心魏文倫的事,她覺得這事九成九沒戲。
她一覺睡醒,打著哈欠從床上坐起來,還沒完全清醒過來,巧雲就急急進來,迭聲道:“姑娘快些梳洗梳洗,魏大人已經到了,侯爺讓姑娘過去。”
楚明昭正迷糊著,餳眼看過去:“哪個魏大人?”問完才猛地反應過來,一下子清醒了,“他怎麽來這麽早?!”
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哈,伯疇是倫文敘的表字,寓意挺好的~
☆、第十二章
今日並非休沐日,但楚慎如今餘暇多,每日從書院巡視迴來都還能趕上午飯點兒。小廝遞來魏文倫的名帖時,楚慎正在練字。一見是魏文倫的帖子,楚慎當即便命小廝將人領進來。
魏文倫今日穿了身鴉青色紵絲直裰,頭上戴著東坡巾,腰間懸著一塊鬆鹿靈芝白玉佩,一望即知是出了衙門後又迴家另換的行頭。
魏文倫一見楚慎就要躬身打恭,楚慎笑著扶住他:“文倫今日清閑些?”
魏文倫微垂著頭,踟躕了一下,道:“今日衙門事少,學生便趕早來了。”
他不知道襄世子是看穿了他的心思還是真的在示好,思來想去,最後隻好歸結為一種試探,畢竟襄世子這樣做似乎無利可圖。
楚圭正自煩悶,錦衣衛指揮使孔承沛入殿奏事。待奏稟完畢,孔承沛正欲告退,卻被楚圭叫住:“你再多派些人手去盯著襄世子和臨邑王,一有異動隨時來報。”
孔承沛低頭應是,但隨即又踟躕道:“若是襄世子要迴封地時仍舊什麽都瞧不出,陛下當如何?”
裴璣出宮途徑坤寧宮時,遠遠瞧見楚明玥手裏拎著個花籃子,在一眾宮人簇擁下迤邐而來。
裴璣神色不改,兩廂走至近前時,略敘了禮便掣身欲走。楚明玥眼波一轉,輕聲笑道:“襄世子適才去覲見了父皇?”
裴璣心下不耐,這沒話找話的痕跡實在太明顯,不是來見皇帝難道是來見你麽?
“是的,聖上昨日傳了口諭命我今日入宮一趟,”裴璣見她似還有話,遂略一拱手,似笑不笑道,“公主若無他事,我便作辭了。”言罷便掇轉身拂袖而去。
楚明玥覺得裴璣打量她的目光有些奇怪,初見時是這樣,這迴也是這樣。並且他每次見到她都急著走。
楚明玥玩味一笑,出宮的路何其多,怎麽就偏偏能和她遇上?
楚明玥慢慢拈起籃子裏的一朵海棠花,輕聲問身旁的宮人拾翠:“秋千快架好了吧?”
拾翠答道:“迴公主,是的,各宮的都將架好了。”
“這等耍子可不能落下六妹妹,”楚明玥一麵往坤寧宮走,一麵吩咐,“秋千架好了知會我一聲。”
拾翠低頭道:“是。”
西平侯府後門內,何秀又一次低聲問平安:“確定沒人跟著吧?”
平安往身後掃了一眼,點頭道:“姑娘放心。”
何秀舒了口氣,謹慎地取出鑰匙開了後門。門扇開啟的一瞬間,早等得不耐的楊氏扭頭看見她,一把將她拽出來:“讓我好等!銀子呢?”
作者有話要說: 山長就是書院的校長。
整個中國曆史數下來,連中三元的狀元也隻有17人,其中明代隻有兩人,一是黃觀,一是商輅。
魏文倫的名字實際上源於明代狀元倫文敘,兩人經曆也略微類似。倫文敘是弘治十二年的狀元,就是鬧出伯虎兄科考舞弊的那一年……唐伯虎和王守仁都倒了黴,倫文敘成為新科狀元。倫文敘是孝宗陛下欽點的狀元,他原本僅列殿試第四,都到二甲裏去了,但陛下把他點為第一。
陛下當時是這麽想的,這人的美貌跟氣質跟我有一拚,狀元就是他了!哈哈哈開個玩笑,其實是因為倫文敘氣度溫醇,平和寬厚,陛下喜歡君子,然後原本的第一有點跛,影響儀態,於是……
☆、第十一章
何秀抿抿唇,急從懷裏掏出一個荷包塞到楊氏手裏:“娘快走吧,別被人瞧見。”
楊氏掂了掂,眉毛一擰:“就這麽點兒?”
何秀有些惱:“那是我存下的三個月的月錢,統共六十兩,不少了!”
楊氏拿下巴指了指麵前恢闊的府邸:“他家的銀子都使不完,每月就給你二十兩?”
何秀氣得麵皮發紅:“平日吃穿用度太太都是給足了的,根本不必使銀子,這月錢純是私房。昭昭一月可也是二十兩!太太做至此,已是給足了麵子,我們該感恩戴德!”
楊氏嗤笑一聲:“你可救了她寶貝女兒的命,給一樣的份例也是理該的。”說話間將她從頭到腳掃量一番,把手伸過去,“把你的首飾都拿來。”
何秀嘴角繃了繃,旋迅速將頭上身上的釵環項圈取下來一股腦地塞到楊氏懷裏:“娘滿意了吧?快走吧!”
楊氏將眉毛高高一挑:“死丫頭現在長本事了啊,怎麽跟我說話呢!我可跟你說,這些不夠啊,你還得再湊些。”
何秀驚道:“還不夠?!”
“你爹多好賭你又不是不知道,”楊氏冷哼一聲,“他砍了頭也是個債樁子!這幾年家裏都給他敗得七七八八了,老娘一頭要養著你那幾個弟妹,一頭還要給他填窟窿!我一個婦道人家能有多大能耐?你跟嫣姐兒若再不幫襯著些,這一家子可怎麽過?對了,你再去找找你姐姐,她那裏細軟怕是不少。”
何秀咬了咬牙:“娘還要多少?”
楊氏盤算了一迴,伸出五個指頭:“少說五百兩。”
何秀臉色一白:“我上哪兒去弄那麽些銀子!”
楊氏不以為意道:“把些頭麵歸攏湊辦了不就有了?好了,三日後我再來拿,你速速備辦去。”
何秀堵得說不出話來,吸氣半晌,咬牙道:“成,等我湊夠,娘便不要再來要銀子了。”
楊氏瞪眼道:“這可不行,你給那些隻能頂一時,過些日子我還得來。”楊氏見何秀臉色鐵青,剜了她一眼,“你當我想來?若不是實在沒奈何,我且不肯跑腿兒呢。”
何秀氣得轉身要走,卻被楊氏一把扯住:“老娘還沒說完,你急什麽!那侯夫人到底給你尋好親事沒?”
何秀站著沒迴頭:“沒有。太太近來正為昭昭的親事犯愁。”
“她早先可是應了我的,不是要賴賬吧?”
何秀迴頭氣道:“昭昭的婚事迫在眉睫,我的事自然該往後放!何況人家肯幫忙便是念足了情分的,娘怎這般不知理!”
“你個丫頭片子倒教訓起我來了,我這還不是為你著想?”楊氏說話間聲音轉低,“哪天那楚六姑娘要是去外家,你就跟著去,那侯夫人娘家還有個侄兒……”
何秀忍無可忍,一把甩開楊氏,扭頭奔入門內,迴身就關上了門。
牢牢落了鎖,何秀無力地蹲到地上,眼圈漸漸泛起紅。
她常常自問為何她會攤上這樣的爹娘。從前在安慶侯府裏時他們三房就被人瞧不起,但她覺得能安慰度日便足夠了。後來分家後日子越發潦倒,她與姐妹們整日做針線貼補家用,但在父親虧的大窟窿跟前都是杯水車薪,若非姐姐暗中接濟,他們姐弟幾個恐怕連溫飽都顧不上。一年前她被接來侯府,境況轉好,但母親卻纏上了她。姐姐知道這是個填不滿的窟窿,已然不想理會娘家的糟心事,但她仍是硬不下心腸,她舍不得弟妹受苦。
母親不僅隔三差五來要錢,還總催問她的婚事。她知道母親不過是盼她能嫁個世家大族好繼續揩油水,但哪個世家會要她這樣出身的。她心氣兒並不高,她隻想嫁個尋常人家安安穩穩過日子。隻是不論她到哪裏,似乎都擺脫不了娘家的醃臢事。
平安見自家姑娘伏在膝頭落淚,忍不住輕聲勸道:“姑娘莫哭,等侯夫人忙過了六姑娘這一頭,準會為姑娘尋門好親事。屆時姑娘與姑爺處得好了,腰杆子就硬了,也能幫襯著幾個哥兒姐兒。”平安想了想,又補道,“姑娘心善,好人自有好報,凡事總能好起來的。”
何秀深吸口氣,但願真能好起來。隻她眼下還要去找姐姐湊銀子,不知姐姐肯不肯給。
將晌午時,裴璣從肅王處出來,暗暗算了算時辰,轉頭問何隨:“我要的行頭都備好了麽?”
何隨垂首道:“全備齊了。”旋又迴頭看了看,在裴璣耳畔低言道,“世子,肅王仍舊隻想求安,這可如何是好?”
裴璣微微歎道:“皇叔膽子太小顧慮太多,一時半刻不會應允的。”
“但您又不能總來見肅王,否則楚圭必然疑心更甚,他特意將您與肅王隔開,為的不就是防著您暗中與肅王計議,聯手對付他。”
裴璣笑道:“不妨事,將來可由不得皇叔不答應。再不濟,把宗吉兄綁來就是。”
何隨瞪大眼,您要綁了人家兒子?!
裴璣迴到住處後,打選衣帽,從頭至腳收拾了一番,搖著一把紅木骨灑金川扇,笑著問何隨:“我這一身怎麽樣?”
他頭戴一頂纏棕大帽,身著一件葵花色浙綢褶子,腰裏扣著金鑲玉鶯朝陽嵌珠絛環,腳踩一雙粉底皂靴。這一身打扮,膏粱氣裏混著市井氣,但擱在他身上則似乎被自身氣韻中和了,看著倒十分怡人眼目。
何隨心道,世子這樣打扮也不像個紈絝啊。但他嘴上可不敢這麽說,畢竟這身行頭是他預備的,他可不想再跑一次腿兒……何隨這樣想著便笑道:“挺像膏粱子的,世子定能立等與他們混熟。”又看向裴璣腰間的玉絛環,忍不住笑道,“世子這買賣真是穩賺不賠。”借著楚圭的手收拾了廣德侯夫人不說,還得了東西。
“我可沒打算與他們混熟,我隻想穿得不紮眼,”裴璣低笑道,“你信不信,楚圭還得為這事琢磨半天,猜我的目的究竟為何——好了,走吧,別耽擱了。”
天泰閣裏,蘇成瞧著眼前滿桌子的肴饌,心裏焦躁不已,時不時順著窗戶朝樓下望上一眼。就在他快要等斷腸時,小廝來寶終於迴來了。
“怎麽樣怎麽樣,人請來沒?”蘇成一麵急慌慌地問,一麵往來寶身後仰脖子看。
來寶險些跑斷腿,此刻累得兩眼發黑:“顧……顧少爺還是不……不肯來。”
蘇成一跺腳:“這顧潛,莫不是不見兔子不撒鷹?要不我即刻迴去取銀子封了與他。”
來寶喘著氣道:“小的……小的覺著顧少爺其實還是不敢。”
“到時我又不會賣了他,”蘇成重新坐迴去,一拳砸在桌子上,“難道真這等沒福!”
來寶這時終於緩了過來,彎腰附耳道:“要不少爺再去見見顧少爺,這天底下少有銀子轉圜不了的事。”
蘇成擰著眉毛正自思量,忽聽得外頭一陣喧嘩。他打發來寶去看看,須臾後來寶迴說雅間外頭來的都是少爺平素交好的幾位世家公子,隻是有一位眼生得很,不知是哪家的。
蘇成此刻沒工夫打聽閑事,煩躁地揮手:“別管那些了。來來,你小子機靈,再來跟爺合計合計怎麽說動顧潛。”
隔壁雅間裏,裴璣略動了幾口菜便沒了胃口,隻慢慢飲著清茶,有意無意地聽眼前這一桌人說話。
李源扭頭見他隻喝茶,拿起個金雙耳勸杯,滿斟一杯金華酒,笑著端給他:“世子來了怎能隻喝些茶水,來,小人敬世子一杯。”
裴璣看了李源一眼,心裏暗暗對上了他的身份——曹國公李忠的嫡孫。
裴璣仍舊端著茶盞,笑道:“我不喝酒。”
眾人有點懵,不喝酒您來幹啥?
這些世家子弟出身顯貴,但因著封王的皇子都要就藩,所以與皇子王孫打交道的機會少之又少,尤其王世子一般出生在封地,極少有來京的,因此就更稀罕了。
王世子在京城這地方實在太稀罕了,他們今天都是來圍觀王世子的,這瞧新鮮機會簡直百年難得一遇。
眾人猶不死心,輪番上來勸酒,但裴璣態度堅決,始終滴酒不沾。末了,裴璣見眾人意興闌珊,笑道:“我可以與你們猜枚行令,但我喝茶你們喝酒。”
李源忍不住問道:“那世子為何不肯喝酒?喝酒才能助興啊。”
裴璣笑吟吟道:“我臨行前清人起了一卦,說我此行不宜飲酒。”
天將暝色,楚懷禮和楚懷定兄弟倆一道迴府時,遠遠瞧見一眾衣著光鮮的子弟說笑著從天泰閣裏一哄而出。
楚懷定見那群人壓脊挨肩、東倒西歪的,料定是一幫出來廝混的醉鬼,不由皺眉。人叢漸漸散開後,又見其間有一戴著纏棕大帽的少年風姿華茂、氣度卓異,雜在眾子弟間倒有些突兀。
“大哥你看那個人,”楚懷定抬手朝那少年一指,“長得倒是十二分人才,怎就跟那群佻達子弟鬼混在一起。”
楚懷禮聞言看過去,蹙了蹙眉,旋又轉迴頭,淡淡道:“管那些作甚,左右與我們無關。”又看向楚懷定,“我今日碰見伯疇時,見他似有些神思不屬,不知是否因著父親的話。”
楚懷定笑道:“大哥覺得伯疇兄猜出父親的意思了?”
“極有可能。”
楚懷定不滿道:“他能娶到昭昭可是天大的福分,他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楚懷禮搖搖頭:“他似乎不是作難……我也說不上來。罷了,明日見了就知道了。”
翌日午飯後,楚明昭安安穩穩地睡了個中覺。她完全不擔心魏文倫的事,她覺得這事九成九沒戲。
她一覺睡醒,打著哈欠從床上坐起來,還沒完全清醒過來,巧雲就急急進來,迭聲道:“姑娘快些梳洗梳洗,魏大人已經到了,侯爺讓姑娘過去。”
楚明昭正迷糊著,餳眼看過去:“哪個魏大人?”問完才猛地反應過來,一下子清醒了,“他怎麽來這麽早?!”
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哈,伯疇是倫文敘的表字,寓意挺好的~
☆、第十二章
今日並非休沐日,但楚慎如今餘暇多,每日從書院巡視迴來都還能趕上午飯點兒。小廝遞來魏文倫的名帖時,楚慎正在練字。一見是魏文倫的帖子,楚慎當即便命小廝將人領進來。
魏文倫今日穿了身鴉青色紵絲直裰,頭上戴著東坡巾,腰間懸著一塊鬆鹿靈芝白玉佩,一望即知是出了衙門後又迴家另換的行頭。
魏文倫一見楚慎就要躬身打恭,楚慎笑著扶住他:“文倫今日清閑些?”
魏文倫微垂著頭,踟躕了一下,道:“今日衙門事少,學生便趕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