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才人還跪在地上,對於方才德妃和錦繡說的話,像是一點也沒有聽進去一般,柔柔弱弱地跪在一邊。隻是這樣的把戲在封煜這裏完全行不通,他勾了勾嘴角的,道,“既然跳完了,便下去吧。”
秦才人身子晃了晃,一雙妙目死死地盯著封煜,震驚、不可置信。
他不知道,她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氣才站到這裏,為他跳這支舞。她雖位卑,卻知道廉恥,在眾人麵前被當成舞姬,她是有多難堪,皇上怎麽就一點都不知道呢。
秦才人低下頭,仍舊跪在地上一言不發,也沒有如了封煜的願,真的下去了,她在等。今日孤注一擲,她不願這般就放棄了。放棄了她還能有什麽,皇後已經被廢了,她也沒有人護著,若是看不順眼誰都能踩一腳,嘲諷幾句。她真是過得太苦了,否則也不會出此下策,撐著膽量來和貴妃搶皇上。
她不走,正好如了一些人的願。德妃順勢道,“皇上,秦才人這是在給您賀壽,怎麽這麽快就讓她走,話還沒說完呢。”
封煜嗬嗬地笑了兩聲,“秦才人還要說什麽?”
他這樣的語氣,明顯是沒有將秦才人放在心上,仿佛之前的舞於他而言隻是個笑話。論心狠,誰也比不上封煜。
秦才人被皇上說的羞愧萬分,她再裝著,也知道皇上這是對她不感興趣了。隻是如今騎虎難下,也由不得她退縮了,她直起身子,緩緩說道,“妾身這支舞是特意給皇上準備的,兩個月之前便開始學了,不曾間斷。今日皇上生辰,妾身沒有什麽好送的,隻好將這支舞送給皇上,希望能博皇上一笑,這便是妾身最大的心願了。”
“瞧瞧,還是秦才人會說話,聽得妾身心裏也熨帖地不得了。”賢妃不知什麽時候也湊進來了,聽得秦才人說完之後,就接了一句。“秦才人這舞姿非凡,確實將妾身等人的賀禮給比下去了。”
賢妃一貫是這樣,從不挑食,隻在出岔子的時候說幾句好聽的話緩和氣氛,隻是當下眾人聽著,也不知道這話是真心的還是反著來說。
底下坐著的人原本是來給皇上賀壽的,卻硬是見識了這麽一場鬧劇。
秦才人這事做的,實在不好說。她確實是為了挑給皇上看,但是眼下顯然不是什麽好時機,大魏雖說男女之防沒有那麽重,但是秦才人這樣還真是大膽。
氣氛尷尬,他們做臣子的,實在不好插手宮中的是非,是以底下這麽多人,竟然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的。
戲總要人來演,德妃既然幸幸苦苦策劃了這麽一場,縱使沒有預想中的結果,也不會這樣算了,仍舊讚道,“秦才人一片赤誠,確實難得,皇上可不要辜負了。”
這樣的話錦繡可不愛聽,“德妃對秦才人,貌似太過關心了吧。”
“有嗎,貴妃多想了,都是一個宮裏的姐妹,說什麽關心不關心的話。再說妾身一時憐惜秦才人癡心,又著實可憐,才站住來替她說話。”
賢妃忍不住問道,“德妃怎麽看出秦才人可憐了?”
德妃看了一眼跪著的秦才人,又看了一眼坐在高位上的錦繡,雖沒有說話,卻露出莫名的笑容。
錦繡被她這一笑弄得不是不悅,她這是覺得秦才人這般是她害的咯?是她逼著秦才人跳舞,還是她逼著秦才人跪在地上不許起身的,嗬,明明方才皇上已經讓她起身了,她自己願意跪著,怪誰呢。
再者,如今這情況究竟是誰造成的大家心裏也清楚,秦才人隻是個才人,哪裏能有本事混進舞姬中,這明顯是有人順水推舟幫了她一把。至於幫她的人,不用多想也知道是哪一個。錦繡早就聽杜嬤嬤說,懷孕了千萬不能憋著氣,要不然生出來的寶寶也不好看,是以她也沒準備憋著,盯著德妃,語氣生硬道,“德妃想說什麽說就是了,何必這樣高深莫測的,倒是叫人看不清了,這可不是德妃往日的作風。莫不是這幾日,又遇上什麽不順的事了?”
德妃道,“怕說出來惹得皇上和貴妃不喜了。”
“那就不要說!”錦繡不願同她掰扯下去,“德妃娘娘什麽都好,就是眼神差了許多。”
她照著德妃方才的眼神,先是在秦才人頭上轉了一圈,又是在王昭儀頭上轉了一圈,意思不明而喻。
德妃受不住氣,剛想著嗆她幾句,就見皇上已經黑了臉,斥責道,“行了,今日之事到此結束,德妃還是多注意一點,下迴莫要再生出這些事來。”
德妃被馴了一番,麵上亦不見惱。
封煜見這宮宴實在無趣,錦繡又絲毫沒有胃口,索性起身,“朕今日有些累了,先行迴宮,諸位愛卿請自便。”
眾人忙起身相送。
幾句話間,皇上就走了人,一點也沒有將餘下的人放在心上。德妃看著兩人相攜而去的聲音,嘲諷地笑了一聲。
也不知皇上能待貴妃如珠似玉到何時,自古君心難測,帝王又有幾個是長情的。如今貴妃顏色正好,可若是生了孩子,到頭來還不是成了黃臉婆了?
且貴妃正有身孕,皇上真能為了她放棄整個後宮?今日皇上拒絕秦才人,誰知道是不是做做樣子呢。這麽想著,連心中的鬱氣都消了許多。
走了一段路,封煜迴過身,見錦繡還是悶悶不樂的樣子,停下來問道,“不高興了,方才不是贏過別人了嗎?”
他說的是錦繡和德妃的嘴上仗。
女人之間的戰爭,隻要錦繡不吃虧,封煜從不想參與的。
錦繡看著她,話裏冒著酸氣,“哪裏是贏了啊,輸了個徹底,人家不僅跳完一整支舞,還當中想皇上表明愛意,真是勇氣可嘉。”
封煜好笑地摸了摸她的頭,“這就醋了?”
“哪有。”她隻是說了個事實。德妃固然不討人喜歡,可是秦才人的話才最叫錦繡心裏不舒服。這種事不是一次兩次了,後宮粥少僧多,皇上是不出現,一出現不知道有多少人暗送秋波,她醋?她醋地過來嗎!
錦繡自以為強勢地睨了封煜一眼。
“她們說什麽做什麽是她們的事,我又不會放在心上,今日是我生辰,是誰早上還說著要陪我好好過,現下就翻臉了?”
“沒有翻臉。”錦繡歎了一口氣,迴身抱住他,“我隻是聽到她說的話,心裏不高興而已。是我過激了,本來就沒有什麽事的。”
她說的真誠,封煜卻不想就這樣將事情過去了,道,“錦繡,我是皇上,看起來高高在上,其實很多時候都沒有辦法選擇的,比如宮中這些女子。再遇見你之前,我從未對她們有過什麽好感,但是為了穩住皇位,不得不讓她們進宮。人心隻有這麽一點大,已經全給了你哪裏還能分出一絲一毫放在她們身上。”
錦繡聽到他的保證,倍覺安心。
“有皇上這句話,往後我也不會再亂想了。”
“當真?”
“自然,我是那麽喜歡吃醋的人嗎?”
封煜點了點她的額頭,笑而不語。
“不過皇上可要好好記著這些話,不僅我聽到了,腹中的寶寶也聽到了,將來若是皇上食言了,可就不止傷了一個人的心了。”她將封煜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她是一月份懷上的,現在是四月下旬,已經懷了三個多月了。
三個月的肚子,隻微微有些起伏,但是在封煜這裏,已經很奇妙了。這裏麵是他的孩子,在一天天長大,再過幾個月就要出來了。
“不是食言的,放心。”他也舍不得讓她和小公主傷心。
眼下無事,封煜便和錦繡一起,沿著小路一邊走一邊說起笑話。便是聽不到他們說什麽,也能看得出來滿滿的溫馨。
宮宴這邊,人早就散開了。皇上都走了,他們留下也沒什麽意思。
眼下入了春,禦花園裏風景正盛,正是賞景的好時候。趙清澤今日也坐在下麵,他剛喪妻沒多久,本不想出門,可是此次是皇上生辰,不好不來。
上迴在禦書房,皇上冷著臉找他要玉佩的事他到現在還記得。隻怕皇上心中對他早已沒了好印象,對他如何想不要緊,他不希望因為他的一己之私連累了整個趙家。
好在,皇上是個明主,不曾為這件事為難趙家。倒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方才在宴席中,他一直沒有抬頭,隻是不想再給別人添麻煩,可現在一個人的時候,還是免不了會想些事情。他歎息一聲,強迫著自己將目光放到花草上。
“公子,怎麽了?”小廝擔憂地問道。公子知道要去宮宴之後,心情就一直很低落。雖說自少夫人去世後,公子心情也沒有明媚過,但是這樣的情況還是頭一次。鬱鬱寡歡,讓他看著挺心疼的。
“沒什麽,往前走吧。今日能進宮也是難得,不能辜負了大好春光。”他揚起唇笑了笑,仿佛什麽也沒有變,他還是那個溫潤如玉的趙家大郎。
小廝道,“公子愛賞花,什麽花都能說得出名字來,不像我,俗人一個。”
他摸了摸後腦勺,顯得有些憨。
今日難得出來,小廝也想著讓自家公子放鬆放鬆,整日憋在府中,太壓抑了。兩人走過牡丹園,小廝突然對指著前麵的花對自己公子說道,“公子,你瞧那是什麽,開的怪好看了。”
趙清澤聞言看過去,隻見綠叢上麵開著許多紅色小花,花不大,但是錦簇成團,清馨高雅。
這是他從未見過的花,一時間也看出了興趣。
“公子,也說這是什麽花啊?”
趙清澤搖搖頭,“不知道,我也從沒有看過。”
“此花名瑞香。”
清冷的聲音傳來,趙清澤抬頭,卻見到一個宮裝女子走來,明眸善睞,清新脫俗。她看了看趙清澤前麵的花,緩緩說道,“廬山瑞香花,始緣一比丘,晝寢磐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謂之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趙清澤見她對這花頗有了解,道,“多謝姑娘賜教。”
☆、118.第 118 章
端著茶水的宮女跨進殿門,見到母女兩人正說著話,裝作沒聽見一般,將茶水放到桌子上就退出去了。臨走的時候,還順帶關了門。
李氏隨著淑妃去了未央宮,兩人數月未見,自然是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她見宮女將門關了,這才滿意道,“你這宮裏的宮女都是有眼色的。”
淑妃抿了一口茶,對母親的誇獎並沒有放在心上。未央宮中確實都是明理聽話的,若是沒有眼色,她也不會要。
李氏又道,“這些日子也沒有給家中寫信,都不知道你在宮裏過的怎麽樣了,一家人擔心的不行。”
“最近事情有點多,不光是為了皇上的壽宴,還有別的。自從皇後背打進冷宮之後,宮中的三個妃子,便再也沒有輕鬆過。”
李氏心中了然。宮權分到三個人的頭上,比放在一個人手上還要忙,因為三個人會爭,會搶,會不如意。
她側過頭,看著長女略見消瘦,心裏忍不住的心疼,握著她的手道,“你在宮中受苦了。”
“哪裏有什麽受苦不受苦的,路都是自己選的,再累也要走下去。何況我早已經是熬出了頭,往後也不會遇上什麽事了。”淑妃說這話固然有安慰李氏的意思,不過她心所想也和這差不多。當初本來就是她想著要進宮的,進宮的時候就下定了決心,以後不管怎麽樣都是她該受的。好在老天不負她,如今她已經是淑妃了,宮裏又沒有皇後壓著,縱使累一點也是值得的。
“母親不必為我擔憂,到了這個份上,再沒有人能輕易動我。便是德妃娘家能壓過我,也還是平起平坐的。我在宮裏,一切都順利,唯一放不下的便是葉家了。”她看向李氏,問道,“家中可都還好?”
李氏被問地一怔,而後不曾多想就脫口而出,“好,怎麽能不好呢,你父親是戶部尚書,你有是一品淑妃娘娘,你連個哥哥什麽想來懂事,什麽都不用人操心。旁人羨慕都羨慕不來,自然是好的。”
淑妃放下了心,葉家的事她不太知道,隻偶爾和李氏通信的時候能知道一些。李氏這樣說,她也就信了,還以為如今和她進宮之前差不多。
熟不知,李氏說完之後,心中也是一陣陣地苦。葉家確實什麽都好,唯一不好的,便是她了。如今葉啟文雖在高位,卻不受重用,身邊的兩個侍郎都比他得聖心。心裏憋著氣,很多時候連她都要發作。雖不至於鬧得難看,但僅僅是冷著她,也叫她不好受了。
李氏原本有底氣,從來不怕葉啟文會真的對她怎麽樣。隻是現在她和長寧侯府鬧得越來越僵,家裏也是一團糟心事,麵對葉啟文的時候,總是先矮了幾分,打落了牙也隻能往肚裏咽。李氏好臉麵,又爭強好勝了一輩子,這樣的話從不會和別人說,就是在長女麵前,她也不希望被看穿。
李氏正要鬆一口氣,卻聽長女又道,“家中無事最好不過了。隻是,小妹那件事,母親準備怎麽辦?”
李氏也發愁,“你不說這個還好,一說我連頭都疼。也不知是什麽孽緣,怎麽就變成如今這個樣子了,你那妹妹是什麽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真較起勁來誰也沒辦法。”
“長靖候府那邊怎麽說?”
“長靖候府一直沒有消息,之前還說了不會讓長女娶了庶女,不過那長靖候世子堅持,他們態度也不像那般硬。咱們葉家也不知道是犯了哪門子的衝,生出來的庶女一個比一個有本事,一個比一個會勾人,那四姑娘也不知是使了什麽手段,竟然叫長靖候世子非卿不娶了。”李氏說的諷刺,事實不就是這樣麽,葉錦心和長靖候世子才見過幾次,就將人弄得五迷三道的,宮中這個也是。
李氏也不明白,論相貌,葉錦心隻算是中上,身份也比不上別人,長靖候世子什麽樣的美人沒見過,怎麽就看上她了?
淑妃揉了揉額頭,對這件事也十分憂心,“小妹到底是怎麽想的,京中這麽多的少年二郎,怎麽就偏偏盯著他不放?”淑妃自然是沒有見過那個長靖候世子的,隻是從別人嘴裏聽著,也不像是多好的東西。何況她葉家的嫡女,至於這樣念著一個世子嗎。
“她心裏未必有多喜歡,隻是這次那位世子落了她的臉麵,又看上了四姑娘沒有看上她,更是惱了,所以才分毫不讓。”
“既然她不讓,也不用讓了。”淑妃眼中一暗,“四妹不過是個庶女,傷了死了也怪不了誰。”
庶女,還能翻出多少風浪來,且文姨娘又是個不中用的,如此礙著事除了便是。
李氏搖搖頭,暗道長女到底離家太久,不知道家中的情況,想的太簡單了。她道,“若是能除了她何必等到現在。那文姨娘現在天天求著你父親,不知道是不是被她磨得煩了還是怎麽的,真放了兩個嬤嬤在四姑娘房裏。說是看著她,還不是不放心我。”
淑妃驚疑道,“父親怎麽會如此?”
“隻怕他心裏,也是想著四姑娘能嫁去長靖候府的。”
如若不然,也不會變成這樣。他想葉錦心嫁過去,卻不願錦姝嫁過去,大抵也知道,倘若是錦姝去了,兩人也隻能是怨偶。更不必說現在長靖候世子一門心思想娶迴去的,一直都是葉錦心。
“那就難辦了。”淑妃喃喃地說著。
“再難辦我也會將她辦好,你就不必多想了。”李氏不欲讓長女煩心家中的事,轉而又說道,“今日在宮宴上看見貴妃,卻沒能說幾句話,這些日子,你同她可以聯係?”
淑妃冷笑道,“聯係?連關雎宮的門都進不得,哪裏能和她有什麽聯係。”
“她這是懷了多長時間了?”
秦才人身子晃了晃,一雙妙目死死地盯著封煜,震驚、不可置信。
他不知道,她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氣才站到這裏,為他跳這支舞。她雖位卑,卻知道廉恥,在眾人麵前被當成舞姬,她是有多難堪,皇上怎麽就一點都不知道呢。
秦才人低下頭,仍舊跪在地上一言不發,也沒有如了封煜的願,真的下去了,她在等。今日孤注一擲,她不願這般就放棄了。放棄了她還能有什麽,皇後已經被廢了,她也沒有人護著,若是看不順眼誰都能踩一腳,嘲諷幾句。她真是過得太苦了,否則也不會出此下策,撐著膽量來和貴妃搶皇上。
她不走,正好如了一些人的願。德妃順勢道,“皇上,秦才人這是在給您賀壽,怎麽這麽快就讓她走,話還沒說完呢。”
封煜嗬嗬地笑了兩聲,“秦才人還要說什麽?”
他這樣的語氣,明顯是沒有將秦才人放在心上,仿佛之前的舞於他而言隻是個笑話。論心狠,誰也比不上封煜。
秦才人被皇上說的羞愧萬分,她再裝著,也知道皇上這是對她不感興趣了。隻是如今騎虎難下,也由不得她退縮了,她直起身子,緩緩說道,“妾身這支舞是特意給皇上準備的,兩個月之前便開始學了,不曾間斷。今日皇上生辰,妾身沒有什麽好送的,隻好將這支舞送給皇上,希望能博皇上一笑,這便是妾身最大的心願了。”
“瞧瞧,還是秦才人會說話,聽得妾身心裏也熨帖地不得了。”賢妃不知什麽時候也湊進來了,聽得秦才人說完之後,就接了一句。“秦才人這舞姿非凡,確實將妾身等人的賀禮給比下去了。”
賢妃一貫是這樣,從不挑食,隻在出岔子的時候說幾句好聽的話緩和氣氛,隻是當下眾人聽著,也不知道這話是真心的還是反著來說。
底下坐著的人原本是來給皇上賀壽的,卻硬是見識了這麽一場鬧劇。
秦才人這事做的,實在不好說。她確實是為了挑給皇上看,但是眼下顯然不是什麽好時機,大魏雖說男女之防沒有那麽重,但是秦才人這樣還真是大膽。
氣氛尷尬,他們做臣子的,實在不好插手宮中的是非,是以底下這麽多人,竟然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的。
戲總要人來演,德妃既然幸幸苦苦策劃了這麽一場,縱使沒有預想中的結果,也不會這樣算了,仍舊讚道,“秦才人一片赤誠,確實難得,皇上可不要辜負了。”
這樣的話錦繡可不愛聽,“德妃對秦才人,貌似太過關心了吧。”
“有嗎,貴妃多想了,都是一個宮裏的姐妹,說什麽關心不關心的話。再說妾身一時憐惜秦才人癡心,又著實可憐,才站住來替她說話。”
賢妃忍不住問道,“德妃怎麽看出秦才人可憐了?”
德妃看了一眼跪著的秦才人,又看了一眼坐在高位上的錦繡,雖沒有說話,卻露出莫名的笑容。
錦繡被她這一笑弄得不是不悅,她這是覺得秦才人這般是她害的咯?是她逼著秦才人跳舞,還是她逼著秦才人跪在地上不許起身的,嗬,明明方才皇上已經讓她起身了,她自己願意跪著,怪誰呢。
再者,如今這情況究竟是誰造成的大家心裏也清楚,秦才人隻是個才人,哪裏能有本事混進舞姬中,這明顯是有人順水推舟幫了她一把。至於幫她的人,不用多想也知道是哪一個。錦繡早就聽杜嬤嬤說,懷孕了千萬不能憋著氣,要不然生出來的寶寶也不好看,是以她也沒準備憋著,盯著德妃,語氣生硬道,“德妃想說什麽說就是了,何必這樣高深莫測的,倒是叫人看不清了,這可不是德妃往日的作風。莫不是這幾日,又遇上什麽不順的事了?”
德妃道,“怕說出來惹得皇上和貴妃不喜了。”
“那就不要說!”錦繡不願同她掰扯下去,“德妃娘娘什麽都好,就是眼神差了許多。”
她照著德妃方才的眼神,先是在秦才人頭上轉了一圈,又是在王昭儀頭上轉了一圈,意思不明而喻。
德妃受不住氣,剛想著嗆她幾句,就見皇上已經黑了臉,斥責道,“行了,今日之事到此結束,德妃還是多注意一點,下迴莫要再生出這些事來。”
德妃被馴了一番,麵上亦不見惱。
封煜見這宮宴實在無趣,錦繡又絲毫沒有胃口,索性起身,“朕今日有些累了,先行迴宮,諸位愛卿請自便。”
眾人忙起身相送。
幾句話間,皇上就走了人,一點也沒有將餘下的人放在心上。德妃看著兩人相攜而去的聲音,嘲諷地笑了一聲。
也不知皇上能待貴妃如珠似玉到何時,自古君心難測,帝王又有幾個是長情的。如今貴妃顏色正好,可若是生了孩子,到頭來還不是成了黃臉婆了?
且貴妃正有身孕,皇上真能為了她放棄整個後宮?今日皇上拒絕秦才人,誰知道是不是做做樣子呢。這麽想著,連心中的鬱氣都消了許多。
走了一段路,封煜迴過身,見錦繡還是悶悶不樂的樣子,停下來問道,“不高興了,方才不是贏過別人了嗎?”
他說的是錦繡和德妃的嘴上仗。
女人之間的戰爭,隻要錦繡不吃虧,封煜從不想參與的。
錦繡看著她,話裏冒著酸氣,“哪裏是贏了啊,輸了個徹底,人家不僅跳完一整支舞,還當中想皇上表明愛意,真是勇氣可嘉。”
封煜好笑地摸了摸她的頭,“這就醋了?”
“哪有。”她隻是說了個事實。德妃固然不討人喜歡,可是秦才人的話才最叫錦繡心裏不舒服。這種事不是一次兩次了,後宮粥少僧多,皇上是不出現,一出現不知道有多少人暗送秋波,她醋?她醋地過來嗎!
錦繡自以為強勢地睨了封煜一眼。
“她們說什麽做什麽是她們的事,我又不會放在心上,今日是我生辰,是誰早上還說著要陪我好好過,現下就翻臉了?”
“沒有翻臉。”錦繡歎了一口氣,迴身抱住他,“我隻是聽到她說的話,心裏不高興而已。是我過激了,本來就沒有什麽事的。”
她說的真誠,封煜卻不想就這樣將事情過去了,道,“錦繡,我是皇上,看起來高高在上,其實很多時候都沒有辦法選擇的,比如宮中這些女子。再遇見你之前,我從未對她們有過什麽好感,但是為了穩住皇位,不得不讓她們進宮。人心隻有這麽一點大,已經全給了你哪裏還能分出一絲一毫放在她們身上。”
錦繡聽到他的保證,倍覺安心。
“有皇上這句話,往後我也不會再亂想了。”
“當真?”
“自然,我是那麽喜歡吃醋的人嗎?”
封煜點了點她的額頭,笑而不語。
“不過皇上可要好好記著這些話,不僅我聽到了,腹中的寶寶也聽到了,將來若是皇上食言了,可就不止傷了一個人的心了。”她將封煜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她是一月份懷上的,現在是四月下旬,已經懷了三個多月了。
三個月的肚子,隻微微有些起伏,但是在封煜這裏,已經很奇妙了。這裏麵是他的孩子,在一天天長大,再過幾個月就要出來了。
“不是食言的,放心。”他也舍不得讓她和小公主傷心。
眼下無事,封煜便和錦繡一起,沿著小路一邊走一邊說起笑話。便是聽不到他們說什麽,也能看得出來滿滿的溫馨。
宮宴這邊,人早就散開了。皇上都走了,他們留下也沒什麽意思。
眼下入了春,禦花園裏風景正盛,正是賞景的好時候。趙清澤今日也坐在下麵,他剛喪妻沒多久,本不想出門,可是此次是皇上生辰,不好不來。
上迴在禦書房,皇上冷著臉找他要玉佩的事他到現在還記得。隻怕皇上心中對他早已沒了好印象,對他如何想不要緊,他不希望因為他的一己之私連累了整個趙家。
好在,皇上是個明主,不曾為這件事為難趙家。倒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方才在宴席中,他一直沒有抬頭,隻是不想再給別人添麻煩,可現在一個人的時候,還是免不了會想些事情。他歎息一聲,強迫著自己將目光放到花草上。
“公子,怎麽了?”小廝擔憂地問道。公子知道要去宮宴之後,心情就一直很低落。雖說自少夫人去世後,公子心情也沒有明媚過,但是這樣的情況還是頭一次。鬱鬱寡歡,讓他看著挺心疼的。
“沒什麽,往前走吧。今日能進宮也是難得,不能辜負了大好春光。”他揚起唇笑了笑,仿佛什麽也沒有變,他還是那個溫潤如玉的趙家大郎。
小廝道,“公子愛賞花,什麽花都能說得出名字來,不像我,俗人一個。”
他摸了摸後腦勺,顯得有些憨。
今日難得出來,小廝也想著讓自家公子放鬆放鬆,整日憋在府中,太壓抑了。兩人走過牡丹園,小廝突然對指著前麵的花對自己公子說道,“公子,你瞧那是什麽,開的怪好看了。”
趙清澤聞言看過去,隻見綠叢上麵開著許多紅色小花,花不大,但是錦簇成團,清馨高雅。
這是他從未見過的花,一時間也看出了興趣。
“公子,也說這是什麽花啊?”
趙清澤搖搖頭,“不知道,我也從沒有看過。”
“此花名瑞香。”
清冷的聲音傳來,趙清澤抬頭,卻見到一個宮裝女子走來,明眸善睞,清新脫俗。她看了看趙清澤前麵的花,緩緩說道,“廬山瑞香花,始緣一比丘,晝寢磐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謂之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趙清澤見她對這花頗有了解,道,“多謝姑娘賜教。”
☆、118.第 118 章
端著茶水的宮女跨進殿門,見到母女兩人正說著話,裝作沒聽見一般,將茶水放到桌子上就退出去了。臨走的時候,還順帶關了門。
李氏隨著淑妃去了未央宮,兩人數月未見,自然是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她見宮女將門關了,這才滿意道,“你這宮裏的宮女都是有眼色的。”
淑妃抿了一口茶,對母親的誇獎並沒有放在心上。未央宮中確實都是明理聽話的,若是沒有眼色,她也不會要。
李氏又道,“這些日子也沒有給家中寫信,都不知道你在宮裏過的怎麽樣了,一家人擔心的不行。”
“最近事情有點多,不光是為了皇上的壽宴,還有別的。自從皇後背打進冷宮之後,宮中的三個妃子,便再也沒有輕鬆過。”
李氏心中了然。宮權分到三個人的頭上,比放在一個人手上還要忙,因為三個人會爭,會搶,會不如意。
她側過頭,看著長女略見消瘦,心裏忍不住的心疼,握著她的手道,“你在宮中受苦了。”
“哪裏有什麽受苦不受苦的,路都是自己選的,再累也要走下去。何況我早已經是熬出了頭,往後也不會遇上什麽事了。”淑妃說這話固然有安慰李氏的意思,不過她心所想也和這差不多。當初本來就是她想著要進宮的,進宮的時候就下定了決心,以後不管怎麽樣都是她該受的。好在老天不負她,如今她已經是淑妃了,宮裏又沒有皇後壓著,縱使累一點也是值得的。
“母親不必為我擔憂,到了這個份上,再沒有人能輕易動我。便是德妃娘家能壓過我,也還是平起平坐的。我在宮裏,一切都順利,唯一放不下的便是葉家了。”她看向李氏,問道,“家中可都還好?”
李氏被問地一怔,而後不曾多想就脫口而出,“好,怎麽能不好呢,你父親是戶部尚書,你有是一品淑妃娘娘,你連個哥哥什麽想來懂事,什麽都不用人操心。旁人羨慕都羨慕不來,自然是好的。”
淑妃放下了心,葉家的事她不太知道,隻偶爾和李氏通信的時候能知道一些。李氏這樣說,她也就信了,還以為如今和她進宮之前差不多。
熟不知,李氏說完之後,心中也是一陣陣地苦。葉家確實什麽都好,唯一不好的,便是她了。如今葉啟文雖在高位,卻不受重用,身邊的兩個侍郎都比他得聖心。心裏憋著氣,很多時候連她都要發作。雖不至於鬧得難看,但僅僅是冷著她,也叫她不好受了。
李氏原本有底氣,從來不怕葉啟文會真的對她怎麽樣。隻是現在她和長寧侯府鬧得越來越僵,家裏也是一團糟心事,麵對葉啟文的時候,總是先矮了幾分,打落了牙也隻能往肚裏咽。李氏好臉麵,又爭強好勝了一輩子,這樣的話從不會和別人說,就是在長女麵前,她也不希望被看穿。
李氏正要鬆一口氣,卻聽長女又道,“家中無事最好不過了。隻是,小妹那件事,母親準備怎麽辦?”
李氏也發愁,“你不說這個還好,一說我連頭都疼。也不知是什麽孽緣,怎麽就變成如今這個樣子了,你那妹妹是什麽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真較起勁來誰也沒辦法。”
“長靖候府那邊怎麽說?”
“長靖候府一直沒有消息,之前還說了不會讓長女娶了庶女,不過那長靖候世子堅持,他們態度也不像那般硬。咱們葉家也不知道是犯了哪門子的衝,生出來的庶女一個比一個有本事,一個比一個會勾人,那四姑娘也不知是使了什麽手段,竟然叫長靖候世子非卿不娶了。”李氏說的諷刺,事實不就是這樣麽,葉錦心和長靖候世子才見過幾次,就將人弄得五迷三道的,宮中這個也是。
李氏也不明白,論相貌,葉錦心隻算是中上,身份也比不上別人,長靖候世子什麽樣的美人沒見過,怎麽就看上她了?
淑妃揉了揉額頭,對這件事也十分憂心,“小妹到底是怎麽想的,京中這麽多的少年二郎,怎麽就偏偏盯著他不放?”淑妃自然是沒有見過那個長靖候世子的,隻是從別人嘴裏聽著,也不像是多好的東西。何況她葉家的嫡女,至於這樣念著一個世子嗎。
“她心裏未必有多喜歡,隻是這次那位世子落了她的臉麵,又看上了四姑娘沒有看上她,更是惱了,所以才分毫不讓。”
“既然她不讓,也不用讓了。”淑妃眼中一暗,“四妹不過是個庶女,傷了死了也怪不了誰。”
庶女,還能翻出多少風浪來,且文姨娘又是個不中用的,如此礙著事除了便是。
李氏搖搖頭,暗道長女到底離家太久,不知道家中的情況,想的太簡單了。她道,“若是能除了她何必等到現在。那文姨娘現在天天求著你父親,不知道是不是被她磨得煩了還是怎麽的,真放了兩個嬤嬤在四姑娘房裏。說是看著她,還不是不放心我。”
淑妃驚疑道,“父親怎麽會如此?”
“隻怕他心裏,也是想著四姑娘能嫁去長靖候府的。”
如若不然,也不會變成這樣。他想葉錦心嫁過去,卻不願錦姝嫁過去,大抵也知道,倘若是錦姝去了,兩人也隻能是怨偶。更不必說現在長靖候世子一門心思想娶迴去的,一直都是葉錦心。
“那就難辦了。”淑妃喃喃地說著。
“再難辦我也會將她辦好,你就不必多想了。”李氏不欲讓長女煩心家中的事,轉而又說道,“今日在宮宴上看見貴妃,卻沒能說幾句話,這些日子,你同她可以聯係?”
淑妃冷笑道,“聯係?連關雎宮的門都進不得,哪裏能和她有什麽聯係。”
“她這是懷了多長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