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氏的黑臉,錦繡心裏大唿痛快,她像這樣有什麽說什麽還是從來沒有過的,雖然每次都在心裏反駁著,但是和李氏這樣撕破臉還是不敢的,如今這樣做了,錦繡且看看,李氏會作何反應。
李氏終究是宅鬥中的高手,豈是錦繡一句話可以打擊的。
收斂了神色,笑道,“看來傳聞不假。”
錦繡挑了挑眉,不知道她又要說什麽。
李氏,“要不是才人當真得寵,也不敢說出這樣的話,往日裏在府中,可沒有見才人有什麽不滿的。人若是自以為有了依仗,膽子總會大很多。”
說罷看了看錦繡,臉上高高在上的神色與以前無二。
錦繡冷笑,到這個時候了,還要給她擺長輩的架子,還真以為她和當初一樣好欺負麽。“夫人有什麽話不妨明明白白的說,我這裏還有別的事,若是夫人今日來隻為了說這些話,門在後邊,好走不送。”
李氏頓了一下。
她今日過來,本來是想著讓錦繡在秋狩中帶著錦姝。錦姝如今快滿十四了,京中這樣的年紀已經是要相看人家了,不過李氏看來,她的女兒值得最好的,挑來挑去,總沒有什麽滿意的。
前些日子葉啟文迴府,隱晦地提了一下錦繡,說是讓她秋狩的時候過去找她。說是探望,其實為的也是讓外人知道葉家同葉才人關係甚好。前朝和後宮,向來都是互相聯係的,葉家有兩個女兒在宮裏,還有一位正得聖眷,這個時候,更要和葉錦繡打好關係。
隻有這樣,葉家以後的路才能走的更順些。
李氏自然不會拒絕葉啟文的提議。她也想去錦繡那裏看看,一來是探探真假,畢竟謠言不可信。李氏心裏,也不大相信皇上能真寵什麽人,二來,是想讓她在外人麵前多提一下錦姝,畢竟錦姝正是說親的年紀。
不過如今李氏看著,葉家這個庶女翅膀也硬了,她若是提了什麽要求,隻怕這位也不會答應。
李氏是個驕傲地人,當然不會把之前的打算說出來,想了想,語氣勸誡地提到,“才人也聽過,人無百日好,花無千日紅,才人如今是輝煌了,可是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所以,該收斂的時候還是要收斂。”
“夫人這是在說教?”
李氏,“並非如此,隻是經驗之談罷了,縱使才人不願意,但是該親近的還是要親近。”
她說的委婉,錦繡終於聽懂了,李氏這話,說的是她太狂妄了,出了頭就忘記了葉家,她倒是好奇,李氏究竟哪裏來的底氣說這些話,反問道,“夫人的親近,不知說的是夫人自己還是說葉家。”
“才人心裏不知道?”
錦繡心想,我確實不知道,不知道你怎麽能這麽不要臉。
“我出生時,文姨娘不慎摔倒,難產而亡,死地好不淒涼。出生後,夫人隻扔了幾個奴婢給我,連吃飽穿暖都是個問題,葉府裏就是三等的奴才,過的也比我好。四歲那年,府裏來了客人,我有幸被叫去會客,結果被推進水池裏,差點沒有淹死。當日就發了燒,等了整整一日都沒有大夫過來,後來還不是自己熬下來了?老夫人去世後,我隨眾人前去服喪,夫人派來那麽多的奴婢,分到我這裏的卻是兩個身染重病的,若不是我命大,怕是不知道死了多少迴了。”
錦繡直視著李氏,眼裏的怒火快要化為實質,“夫人和葉府對我有這樣的養育之恩,你說我該怎樣報答呢?”
她實在是想不通,自己不過是個庶女,為何李氏就是容不下她,葉錦心也是庶女,也沒見李氏有多苛責她。
以德報怨何以報直,錦繡不是聖母,對李氏以及葉家所做的,自然也不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筆一筆,她都記得清清楚楚。
她一一數來,恨不得將從小到大受的罪都說出來。李氏聽來,也是大為震驚,不為其他,隻為錦繡竟然記得這樣清楚。
怔了怔,李氏道,“你母親的事,和我無關。”
錦繡不信,“夫人說這話不覺得可笑嗎?舉頭三尺有神明,夫人這樣隨口說謊話的習慣是時候該改了,免得到時候謊話說多了,容易遭天譴!”
文姨娘為何會成為姨娘,為何會在後院裏舉步維艱,又為何臨了生產還被人陷害至難產身亡,現在李氏竟然言辭鑿鑿地說這些與她無關,當別人都是傻子麽?
要是錦繡不是生而知事,或許還不會如此篤定,李氏自錦繡的舅舅做官以後,就換了錦繡身邊的人,對於文姨娘以及葉府裏的彎彎繞繞,再不敢多說一句。但是錦繡自出生就聽了許多,看了許多,斷不會被這麽糊弄過去。
李氏當真覺得以前看錯了這個庶女,她並非是個好拿捏的,相反,她什麽都記在心裏。她倒是比她那個短命娘聰明點。
隻是李氏終究不願在文姨娘生的女兒麵前示弱。
“可笑?縱使可笑,你也不得不承認,眼下你這個小小的才人還離不得葉家。”
錦繡不迴答,隻聽她把話扯下去。
“你在宮裏住了這麽長時間,見過有幾個才情不如你的,亦或是出身不如你的。都是經過選秀一層一層篩選而來的,哪個不是百裏挑一的。你如今雖得了皇上青睞,卻分位低,又是站在風口浪尖,論才情,比不得人,論出身,比不得人,有的不過是一張討人喜歡的臉罷了,葉才人你說你這樣,拿什麽和別人爭。”
“夫人此言,是斷定我不能離了葉家了?”
“事實如此。”
不要臉!錦繡內心已咬牙切齒。
“那夫人注定是要失望了,我這輩子,就是當真無才無勢,也絕對不會去沾葉家半點的光。”
“世事無絕對,才人何必將話說的這麽強硬,以後若是真出了事,可就不好看了。”李氏說的十分肯定,仿佛已經預料到錦繡日後的後果了,“才人說話做事,還需要三思而後行,否則別人見了,少不得要說才人忘恩負義。”
錦繡已經不知道該做什麽表情了,“夫人於我有何恩有何義,我還當真不知道。”
“若不是我將你送到了宮中,你以為憑著你庶女的身份,能摸到皇宮的門?”本就是她和錦華將她送到宮裏來的,這點不容置疑。
“哦,是嗎,那可真是多謝夫人了。”
錦繡說的不甚在意,李氏說的再好聽,難道能否認她當時算計了自己的初衷?就是李氏今天這裏來,未必也沒有算計在裏麵。
這樣的人,還想要錦繡對她感恩戴德,感恩什麽,感恩她算計自己麽?
“不過夫人這樣良苦用心,想必淑妃娘娘定是比我更感激夫人,以前皇上是從來不去未央宮,如今皇上卻是每日都去了,雖說沒有一次是去淑妃那裏的,但是總算是有了盼頭了。不過縱使有了盼頭也還是守活寡,夫人你說淑妃娘娘會不會感激涕零,這可都是她生母為她做的。”錦繡故意說得惡毒。
“你!”
“如此,還想要我對您感激涕零,論起不要臉來,淑妃可是遠遠不如您呐。”嘖嘖,錦繡頑劣地笑著。
李氏一口氣憋在心裏,臉都憋紅了,恨不能下一刻便衝上去給她一巴掌。葉家當家多年,何曾被庶女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諷刺過。
隻是這裏都是錦繡的人,哪裏容得下李氏發怒,明玉不同於知夏和知秋,她是宮裏出來的,最適合震懾李氏,沉著臉站出來,“這位夫人,才人昨日受了驚,需要靜養,能出來見夫人已經是給夫人麵子了。若是夫人這樣給臉不要臉,奴婢可要請您出去了。”
揮了揮手,左右的小宮女就站到了明玉的身邊,那架勢,像是時刻準備將李氏架出去。
李氏是侯府嫡女出身,又是尚書夫人,去哪裏人家不是對她客客氣氣的,哪裏遇到這樣的情況。
她是誥命夫人,還丟不來這樣的臉。至此,李氏才徹底認清了,錦繡是下了決心不再和葉家有聯係了。
冷笑一聲,“才人就這樣對自己的嫡母?”
“我隻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夫人做的,可遠比我如今做的要厲害。”
李氏做出那些破事,就應該想到有這樣的後果。
“莫說什麽情誼不情誼的,那東西我在葉家實在沒有見過半點,往後葉夫人也不必過來了,就是來了也不會見,見了也是自取其辱。”
說完這句,錦繡便轉過身迴去了。
她受了驚,需要靜養。
錦繡走了,剩下的事情自然交給幾個宮女來做。知夏上前做了個手勢,“葉夫人,請迴吧。”
李氏嘲諷地盯著知夏和知秋,“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夫人現在過來不正是為了這個嗎?”知夏毫不猶豫地反擊道,“何必說出來讓大家都知道呢。”
李氏,“我倒是小看了你們主仆三人,個個都是深藏不露的。”
“嗬嗬,夫人過獎。”
李氏知道,再留下去也沒有什麽意義了,看著幾人的架勢,是讓她非走不可。想她堂堂三品誥命夫人,竟然還能有這樣狼狽的時候,而這一切,都是裏麵那個庶女帶來的。
李氏從來沒有這樣後悔過,當初就不應該讓這個庶女生下來,直接和她那短命娘一起去了豈不更好。
文姨娘這個賤人,自己都死了,還留下個庶女來禍害她,可恨這個庶女,每次都躲過去了,一直死不掉,宮裏陰私手段那麽多,竟然還活到現在。難不成她那個短命娘,當真還在天上看著她不成?
☆、65.第 65 章
李氏從錦繡那裏出來後,臉色正常,別人見了,也不會想到尚書夫人和葉才人會有什麽矛盾之處。
一路疾行,幾乎是跑著迴到了住處。李氏住的地方前後都是朝中官宦的家眷,那些人裏有的和李氏關係不錯,平日裏也能說上幾句話,見到李氏迴來,少不得要問上一句。
李氏停了下來,隻笑著迴了幾句,話裏說的,別人也聽不出真假,不知情的,還道葉家有福氣,養出的兩個女兒都這般出色,李氏嘴上迎合著,心裏如何想,誰也不知道。
待迴到屋子裏,才讓人關了門窗。
沒過多長時間,葉錦姝過來尋李氏。
錢媽媽在門外守著,見到葉錦姝過來忙見了禮。葉錦姝對錢媽媽也十分客氣,問她李氏現在可在屋內。
錢媽媽聽了,麵色有些古怪,不過葉錦姝並沒有看見。正要說李氏現在不方便見人,裏麵突然出來聲音,原來李氏在裏麵已經知道小女兒過來了。
錢媽媽打開門,讓葉錦姝進去,自己還站在門邊守著。
葉錦姝進來了,看到李氏坐在椅子上,麵色有些倦怠,走過去小聲問道,“娘,你怎麽一個人在屋子裏,連門也不開,這樣多悶啊。”
李氏笑笑,“在想一些事情,關了門窗心靜一些。”
她這樣說,葉錦姝也沒有多想,記起李氏今日去了錦繡那兒,半晌問道,“娘,你今日去了葉錦繡說的怎麽樣了?”
李氏諷刺道,“怎麽樣?人家如今高升了,哪裏記得葉家的人。”
葉錦姝,“娘你是說她沒同意?”
李氏知道她問的是什麽,今早走的時候,小女兒特地跑過來想知道自己去找葉錦繡做什麽,李氏也沒瞞著她,將葉啟文說的,以及自己的打算都說了一遍。如今小女兒問的,應該是後者了,“沒有,她沒有同意。”
葉錦姝心裏莫名地鬆了一口氣。
知道了母親去找葉錦繡也是為了她的親事後,她心裏一直很別扭。雖然別人說葉錦繡如何得寵,對葉家有多大的助力,但是葉錦姝心裏,她還是那個懦弱無能的庶姐,是她想欺負就欺負,想嘲笑就能嘲笑的。
這麽多年她們的關係就是這樣,如今母親為了她要去找葉錦繡幫忙,葉錦姝覺得這樣會顯得自己低了別人一等。
她是戶部尚書的嫡女,長寧侯府的嫡親外孫女,淑妃娘娘的親妹妹,如此,還要葉錦繡來錦上添花麽?
雖說現在葉錦繡沒有同意,她心裏是有些氣憤,但這氣憤多是氣她不知好歹,忘恩負義,比起葉錦繡答應了,讓自己在她麵前抬不來頭,則是好多了。見李氏還在生氣,便勸慰道,“娘,你別生氣,她現在就這樣張狂,是走不長遠的。離了葉家,她就什麽也不是,宮裏那些娘娘,哪個出身不是比她高的。”
李氏歎了一口氣,“話是這樣說,可是一個受寵的宮妃給家族帶來的裨益是不可估量的,就是你父親,以前人家說他都是淑妃娘娘之父,現在別人卻道他是葉才人之父。那些想要結交的,恨不得排著隊過來,那些原本結交不上的,也會給你幾分薄麵。”
小女兒被她保護的太好,看事情總是這樣單純,很多事情,李氏不得不掰開了揉碎了講給她聽。“若是你的婚事有她張羅著,京城裏頭還找不到好夫婿?”
“離了她難道就找不到了?”葉錦姝不悅。
“裏麵畢竟是有差別的。”
葉錦姝也確實沒想到這些,皺著眉問道,“那如果葉錦繡存了心不和葉家來往,會有很大的影響嗎?”
李氏沉吟一聲。
葉錦姝不太樂意,心裏並不希望葉家會有指望著葉錦繡。
不過,李氏並沒有多在意這件事,左右口風都是從她們這裏漏出去的,其他的人,誰知道她們和葉錦繡到底關係如何呢。
依玉軒這邊,自李氏走後,斷斷續續還來了不少人,不過都是錦繡不認識的,所以也懶得理會她們,一律都沒有見。
狩獵還在繼續,雖然錦繡沒能親自過去看,但是聽別人說還是知道一點的。
每年場上都會出現一個最年少有為的青年。今年的這個,是長靖候世子。知秋和明玉說起這位世子的時候,眼裏的欽慕差點沒有溢出來。據說這位侯世子年少英才,文武雙全,長靖候又是極得聖心的,這樣的少年郎,簡直是可遇不可求。
李氏終究是宅鬥中的高手,豈是錦繡一句話可以打擊的。
收斂了神色,笑道,“看來傳聞不假。”
錦繡挑了挑眉,不知道她又要說什麽。
李氏,“要不是才人當真得寵,也不敢說出這樣的話,往日裏在府中,可沒有見才人有什麽不滿的。人若是自以為有了依仗,膽子總會大很多。”
說罷看了看錦繡,臉上高高在上的神色與以前無二。
錦繡冷笑,到這個時候了,還要給她擺長輩的架子,還真以為她和當初一樣好欺負麽。“夫人有什麽話不妨明明白白的說,我這裏還有別的事,若是夫人今日來隻為了說這些話,門在後邊,好走不送。”
李氏頓了一下。
她今日過來,本來是想著讓錦繡在秋狩中帶著錦姝。錦姝如今快滿十四了,京中這樣的年紀已經是要相看人家了,不過李氏看來,她的女兒值得最好的,挑來挑去,總沒有什麽滿意的。
前些日子葉啟文迴府,隱晦地提了一下錦繡,說是讓她秋狩的時候過去找她。說是探望,其實為的也是讓外人知道葉家同葉才人關係甚好。前朝和後宮,向來都是互相聯係的,葉家有兩個女兒在宮裏,還有一位正得聖眷,這個時候,更要和葉錦繡打好關係。
隻有這樣,葉家以後的路才能走的更順些。
李氏自然不會拒絕葉啟文的提議。她也想去錦繡那裏看看,一來是探探真假,畢竟謠言不可信。李氏心裏,也不大相信皇上能真寵什麽人,二來,是想讓她在外人麵前多提一下錦姝,畢竟錦姝正是說親的年紀。
不過如今李氏看著,葉家這個庶女翅膀也硬了,她若是提了什麽要求,隻怕這位也不會答應。
李氏是個驕傲地人,當然不會把之前的打算說出來,想了想,語氣勸誡地提到,“才人也聽過,人無百日好,花無千日紅,才人如今是輝煌了,可是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所以,該收斂的時候還是要收斂。”
“夫人這是在說教?”
李氏,“並非如此,隻是經驗之談罷了,縱使才人不願意,但是該親近的還是要親近。”
她說的委婉,錦繡終於聽懂了,李氏這話,說的是她太狂妄了,出了頭就忘記了葉家,她倒是好奇,李氏究竟哪裏來的底氣說這些話,反問道,“夫人的親近,不知說的是夫人自己還是說葉家。”
“才人心裏不知道?”
錦繡心想,我確實不知道,不知道你怎麽能這麽不要臉。
“我出生時,文姨娘不慎摔倒,難產而亡,死地好不淒涼。出生後,夫人隻扔了幾個奴婢給我,連吃飽穿暖都是個問題,葉府裏就是三等的奴才,過的也比我好。四歲那年,府裏來了客人,我有幸被叫去會客,結果被推進水池裏,差點沒有淹死。當日就發了燒,等了整整一日都沒有大夫過來,後來還不是自己熬下來了?老夫人去世後,我隨眾人前去服喪,夫人派來那麽多的奴婢,分到我這裏的卻是兩個身染重病的,若不是我命大,怕是不知道死了多少迴了。”
錦繡直視著李氏,眼裏的怒火快要化為實質,“夫人和葉府對我有這樣的養育之恩,你說我該怎樣報答呢?”
她實在是想不通,自己不過是個庶女,為何李氏就是容不下她,葉錦心也是庶女,也沒見李氏有多苛責她。
以德報怨何以報直,錦繡不是聖母,對李氏以及葉家所做的,自然也不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筆一筆,她都記得清清楚楚。
她一一數來,恨不得將從小到大受的罪都說出來。李氏聽來,也是大為震驚,不為其他,隻為錦繡竟然記得這樣清楚。
怔了怔,李氏道,“你母親的事,和我無關。”
錦繡不信,“夫人說這話不覺得可笑嗎?舉頭三尺有神明,夫人這樣隨口說謊話的習慣是時候該改了,免得到時候謊話說多了,容易遭天譴!”
文姨娘為何會成為姨娘,為何會在後院裏舉步維艱,又為何臨了生產還被人陷害至難產身亡,現在李氏竟然言辭鑿鑿地說這些與她無關,當別人都是傻子麽?
要是錦繡不是生而知事,或許還不會如此篤定,李氏自錦繡的舅舅做官以後,就換了錦繡身邊的人,對於文姨娘以及葉府裏的彎彎繞繞,再不敢多說一句。但是錦繡自出生就聽了許多,看了許多,斷不會被這麽糊弄過去。
李氏當真覺得以前看錯了這個庶女,她並非是個好拿捏的,相反,她什麽都記在心裏。她倒是比她那個短命娘聰明點。
隻是李氏終究不願在文姨娘生的女兒麵前示弱。
“可笑?縱使可笑,你也不得不承認,眼下你這個小小的才人還離不得葉家。”
錦繡不迴答,隻聽她把話扯下去。
“你在宮裏住了這麽長時間,見過有幾個才情不如你的,亦或是出身不如你的。都是經過選秀一層一層篩選而來的,哪個不是百裏挑一的。你如今雖得了皇上青睞,卻分位低,又是站在風口浪尖,論才情,比不得人,論出身,比不得人,有的不過是一張討人喜歡的臉罷了,葉才人你說你這樣,拿什麽和別人爭。”
“夫人此言,是斷定我不能離了葉家了?”
“事實如此。”
不要臉!錦繡內心已咬牙切齒。
“那夫人注定是要失望了,我這輩子,就是當真無才無勢,也絕對不會去沾葉家半點的光。”
“世事無絕對,才人何必將話說的這麽強硬,以後若是真出了事,可就不好看了。”李氏說的十分肯定,仿佛已經預料到錦繡日後的後果了,“才人說話做事,還需要三思而後行,否則別人見了,少不得要說才人忘恩負義。”
錦繡已經不知道該做什麽表情了,“夫人於我有何恩有何義,我還當真不知道。”
“若不是我將你送到了宮中,你以為憑著你庶女的身份,能摸到皇宮的門?”本就是她和錦華將她送到宮裏來的,這點不容置疑。
“哦,是嗎,那可真是多謝夫人了。”
錦繡說的不甚在意,李氏說的再好聽,難道能否認她當時算計了自己的初衷?就是李氏今天這裏來,未必也沒有算計在裏麵。
這樣的人,還想要錦繡對她感恩戴德,感恩什麽,感恩她算計自己麽?
“不過夫人這樣良苦用心,想必淑妃娘娘定是比我更感激夫人,以前皇上是從來不去未央宮,如今皇上卻是每日都去了,雖說沒有一次是去淑妃那裏的,但是總算是有了盼頭了。不過縱使有了盼頭也還是守活寡,夫人你說淑妃娘娘會不會感激涕零,這可都是她生母為她做的。”錦繡故意說得惡毒。
“你!”
“如此,還想要我對您感激涕零,論起不要臉來,淑妃可是遠遠不如您呐。”嘖嘖,錦繡頑劣地笑著。
李氏一口氣憋在心裏,臉都憋紅了,恨不能下一刻便衝上去給她一巴掌。葉家當家多年,何曾被庶女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諷刺過。
隻是這裏都是錦繡的人,哪裏容得下李氏發怒,明玉不同於知夏和知秋,她是宮裏出來的,最適合震懾李氏,沉著臉站出來,“這位夫人,才人昨日受了驚,需要靜養,能出來見夫人已經是給夫人麵子了。若是夫人這樣給臉不要臉,奴婢可要請您出去了。”
揮了揮手,左右的小宮女就站到了明玉的身邊,那架勢,像是時刻準備將李氏架出去。
李氏是侯府嫡女出身,又是尚書夫人,去哪裏人家不是對她客客氣氣的,哪裏遇到這樣的情況。
她是誥命夫人,還丟不來這樣的臉。至此,李氏才徹底認清了,錦繡是下了決心不再和葉家有聯係了。
冷笑一聲,“才人就這樣對自己的嫡母?”
“我隻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夫人做的,可遠比我如今做的要厲害。”
李氏做出那些破事,就應該想到有這樣的後果。
“莫說什麽情誼不情誼的,那東西我在葉家實在沒有見過半點,往後葉夫人也不必過來了,就是來了也不會見,見了也是自取其辱。”
說完這句,錦繡便轉過身迴去了。
她受了驚,需要靜養。
錦繡走了,剩下的事情自然交給幾個宮女來做。知夏上前做了個手勢,“葉夫人,請迴吧。”
李氏嘲諷地盯著知夏和知秋,“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夫人現在過來不正是為了這個嗎?”知夏毫不猶豫地反擊道,“何必說出來讓大家都知道呢。”
李氏,“我倒是小看了你們主仆三人,個個都是深藏不露的。”
“嗬嗬,夫人過獎。”
李氏知道,再留下去也沒有什麽意義了,看著幾人的架勢,是讓她非走不可。想她堂堂三品誥命夫人,竟然還能有這樣狼狽的時候,而這一切,都是裏麵那個庶女帶來的。
李氏從來沒有這樣後悔過,當初就不應該讓這個庶女生下來,直接和她那短命娘一起去了豈不更好。
文姨娘這個賤人,自己都死了,還留下個庶女來禍害她,可恨這個庶女,每次都躲過去了,一直死不掉,宮裏陰私手段那麽多,竟然還活到現在。難不成她那個短命娘,當真還在天上看著她不成?
☆、65.第 65 章
李氏從錦繡那裏出來後,臉色正常,別人見了,也不會想到尚書夫人和葉才人會有什麽矛盾之處。
一路疾行,幾乎是跑著迴到了住處。李氏住的地方前後都是朝中官宦的家眷,那些人裏有的和李氏關係不錯,平日裏也能說上幾句話,見到李氏迴來,少不得要問上一句。
李氏停了下來,隻笑著迴了幾句,話裏說的,別人也聽不出真假,不知情的,還道葉家有福氣,養出的兩個女兒都這般出色,李氏嘴上迎合著,心裏如何想,誰也不知道。
待迴到屋子裏,才讓人關了門窗。
沒過多長時間,葉錦姝過來尋李氏。
錢媽媽在門外守著,見到葉錦姝過來忙見了禮。葉錦姝對錢媽媽也十分客氣,問她李氏現在可在屋內。
錢媽媽聽了,麵色有些古怪,不過葉錦姝並沒有看見。正要說李氏現在不方便見人,裏麵突然出來聲音,原來李氏在裏麵已經知道小女兒過來了。
錢媽媽打開門,讓葉錦姝進去,自己還站在門邊守著。
葉錦姝進來了,看到李氏坐在椅子上,麵色有些倦怠,走過去小聲問道,“娘,你怎麽一個人在屋子裏,連門也不開,這樣多悶啊。”
李氏笑笑,“在想一些事情,關了門窗心靜一些。”
她這樣說,葉錦姝也沒有多想,記起李氏今日去了錦繡那兒,半晌問道,“娘,你今日去了葉錦繡說的怎麽樣了?”
李氏諷刺道,“怎麽樣?人家如今高升了,哪裏記得葉家的人。”
葉錦姝,“娘你是說她沒同意?”
李氏知道她問的是什麽,今早走的時候,小女兒特地跑過來想知道自己去找葉錦繡做什麽,李氏也沒瞞著她,將葉啟文說的,以及自己的打算都說了一遍。如今小女兒問的,應該是後者了,“沒有,她沒有同意。”
葉錦姝心裏莫名地鬆了一口氣。
知道了母親去找葉錦繡也是為了她的親事後,她心裏一直很別扭。雖然別人說葉錦繡如何得寵,對葉家有多大的助力,但是葉錦姝心裏,她還是那個懦弱無能的庶姐,是她想欺負就欺負,想嘲笑就能嘲笑的。
這麽多年她們的關係就是這樣,如今母親為了她要去找葉錦繡幫忙,葉錦姝覺得這樣會顯得自己低了別人一等。
她是戶部尚書的嫡女,長寧侯府的嫡親外孫女,淑妃娘娘的親妹妹,如此,還要葉錦繡來錦上添花麽?
雖說現在葉錦繡沒有同意,她心裏是有些氣憤,但這氣憤多是氣她不知好歹,忘恩負義,比起葉錦繡答應了,讓自己在她麵前抬不來頭,則是好多了。見李氏還在生氣,便勸慰道,“娘,你別生氣,她現在就這樣張狂,是走不長遠的。離了葉家,她就什麽也不是,宮裏那些娘娘,哪個出身不是比她高的。”
李氏歎了一口氣,“話是這樣說,可是一個受寵的宮妃給家族帶來的裨益是不可估量的,就是你父親,以前人家說他都是淑妃娘娘之父,現在別人卻道他是葉才人之父。那些想要結交的,恨不得排著隊過來,那些原本結交不上的,也會給你幾分薄麵。”
小女兒被她保護的太好,看事情總是這樣單純,很多事情,李氏不得不掰開了揉碎了講給她聽。“若是你的婚事有她張羅著,京城裏頭還找不到好夫婿?”
“離了她難道就找不到了?”葉錦姝不悅。
“裏麵畢竟是有差別的。”
葉錦姝也確實沒想到這些,皺著眉問道,“那如果葉錦繡存了心不和葉家來往,會有很大的影響嗎?”
李氏沉吟一聲。
葉錦姝不太樂意,心裏並不希望葉家會有指望著葉錦繡。
不過,李氏並沒有多在意這件事,左右口風都是從她們這裏漏出去的,其他的人,誰知道她們和葉錦繡到底關係如何呢。
依玉軒這邊,自李氏走後,斷斷續續還來了不少人,不過都是錦繡不認識的,所以也懶得理會她們,一律都沒有見。
狩獵還在繼續,雖然錦繡沒能親自過去看,但是聽別人說還是知道一點的。
每年場上都會出現一個最年少有為的青年。今年的這個,是長靖候世子。知秋和明玉說起這位世子的時候,眼裏的欽慕差點沒有溢出來。據說這位侯世子年少英才,文武雙全,長靖候又是極得聖心的,這樣的少年郎,簡直是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