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過了多久,封煜也覺得有些倦了,或許瞌睡也是能傳染的,沒做他想,側著身子閉上了眼睛。
☆、第36章 睡覺
白色的簾幕輕輕搖曳,似乎有風吹來,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淡淡的清香。屋外暑氣漸長,蟬鳴不斷,屋子裏卻是另一方天地。
向外的窗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此刻正隱著,故而光線並不強烈。一層一層的簾幕當著,到裏麵的拔步床光就很暗了。不過這樣並不影響錦繡的仔細觀察的視線。
她剛才甫一睜眼,猛然察覺到身邊有人,還驚了一下,後來意識清醒,才想起來是怎麽一迴事。轉過頭就能看見皇上,且距離這麽近,這是從來都沒有過多的,很奇妙。
這麽一看,皇上長的可真俊啊,想必皇上的生母一定是位大美人吧。錦繡一下子想起了睡美人,換個性別也是可以的,隻可惜她沒有膽子吻下去。
這麽胡思亂想著,忽然封煜一動,睜開了眼睛。眼中滿是警惕,絲毫不見平日的雲淡風輕,錦繡被盯地心驚膽戰,她不懷疑,要是她敢亂動,皇上一定會不過來掐死她。
錦繡艱難地跟皇上對視著,她很害怕,這樣的皇上很陌生,不是她所熟知的。如此僵持著好一會而,封煜才迴過神,眼中透露出些許迷茫,不知今夕何夕。
他記得之前聞到一陣清香,覺得通體舒暢,後來看著錦繡睡地正好,意識也逐漸昏沉,之後就再也記不得了。
封煜皺著眉頭,這次他沒有頭痛,沒有失眠,睡得很安穩,比以往任何一次睡地都安穩,這實在是難以置信,這是偶然,還是因為身邊的小才人?
封煜揉揉太陽穴,忽而瞥見錦繡泫然欲泣的樣子,又覺得頭疼了,他好像嚇到她了,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他常年被病症折磨,突然遇上這樣的情況,心中警惕是必不可少的。放下手,語氣盡量溫和地問道,“朕睡了多長時間了?”
錦繡搖搖頭,她也是剛起來,如何能知道。
且甫一起床,就被皇上這麽一嚇,三魂都快嚇走了兩魂半,哪裏還有心思琢磨皇上睡了多久。
“剛才嚇到你了?”封煜問道。
“沒有的事,皇上多慮了。”錦繡雖如此說,雖然心裏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不過她倒也沒覺得有什麽,指不定就是上迴的毒沒有清理幹淨,所以才會這樣性情大變,得找個時間再給皇上灌兩杯靈泉。
封煜見她這樣,心裏實在想弄清楚,又問,“你身上用的是什麽香,宮裏可有人會調?”如果可以的話,封煜想拿些迴去。
錦繡被問的莫名其妙,“皇上,妾身從來不用香的。”概是因為她覺得那些香用著味道太重。
“那你身上的是什麽?”
錦繡吞吞吐吐的,這種話,怎麽都像是浪蕩子才問的出來的。她身上的香,原本就有,隻是不知道是生出來就帶的,還是因為喝多了靈泉的原因。不過香味不濃厚,稍微遠了就問不出來,因而平日從沒有人問過這種問題。
她低頭不語的,封煜大抵也猜出來了,因而很是窘迫。不過皇上畢竟是皇上,即使窘迫也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出來的,起碼錦繡就看不出來。
“很好聞,同以往聞到的香都不一樣。”最重要的是,還能助眠,封煜評價道。
被誇獎了當然會開心,況且這誇獎還是來自皇上,想想都覺得自豪,不過嘴上還是要謙虛些,“一點點吧,若不是靠近了也聞不出什麽。”
兩人各自想著各自的事,一時也沒了話,後來還是錦繡覺得腹中饑餓,才出聲提醒。
待梳洗完畢,才聽宮人說已經過了午時了,封煜麵上不顯,實則心中大驚,過了午時,他來的時候尚早,原來他不知不覺已經睡了一個多時辰。
李德全也正納悶著,感情皇上進去這麽久,失去睡覺去了,皇上不是一沾床就頭痛麽,怎麽今日躺了這麽久?
仔細一琢磨,有覺得這位葉才人手段厲害了,竟然能讓皇上為她做到這個份上,看來以後還得敬著點。不得不說,李大總管腦補多了。
因為今日耽擱的時間有些多了,封煜用完膳就準備迴去。錦繡也習以為常了,完全沒有表現出什麽失落的情緒。
快要出門時,封煜突然吩咐到,“杜蘅殿後麵朕已經叫人清理過了,隻是你以後出門,還是要多待一些人,免得叫自己傷了。”
錦繡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這淡定的模樣,落到別人眼中又不一樣了,至於哪裏不一樣,各人又有各人的思量。白蓮卻隻為淑妃感到悲哀。
晚間封煜處理完政事,嚐試著躺在床上閉目入眠。少頃,熟悉的痛感襲來,像是有針刺在太陽穴上,疼的人難以入睡。許是常年這樣疼久了,封煜從來不許人按壓自己的頭部。
今日在杜蘅殿的事情實在稀奇,封煜這頭痛之症,若是能解的話還需等到今日?他原以為一輩子就這樣了,痛著也習慣了,左右也不會危及生命,怎會想到今日會有這樣的意外之喜。
今晚迴來,也隻是試驗一下,封煜不是怕痛,但是這麽長久的痛也不是一迴事,本來想著會不會有了今日這樣的際遇,往後這症狀就不治而愈了,現在看來,還是自己想多了。
若是想安眠,還需得去杜蘅殿。
長樂宮裏發生的事,自然是瞞不住的,皇上甩袖而去,令皇後禁足一月,本該是高興的事,可德妃聽罷卻臉色陰沉,不見一絲喜悅。
來人心中納悶,德妃娘娘和皇後素來不不和,怎的聽到了還沉著臉。
“你說皇後被禁了足?”
“千真萬確,”那宮人篤定到,“雖然長樂宮上下封了口,但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且這事也瞞不了多久,早間請安都取消了,誰猜不出來,這迴皇後娘娘可算之把皇上得罪狠了,否則也不會被這樣打臉。”
德妃沉默了,皇後被禁足,為了什麽,大概就是因為罰了那葉才人吧。這個庶女,當真有幾分能耐,淑妃這次可是看對人了。
她擔心的並不是這個,而是她這邊的糟心事,隻要一想到,什麽心災樂禍的心思都沒了。
恰好這時,外人通報說趙婕妤過來了。德妃讓身邊的人退了下去,一臉怒容地等著趙婕妤。
趙婕妤比德妃小不了幾歲,本來也是默默無聞的宮妃,缺因為大皇子才被抬高了身份。見到德妃,趙婕妤垂下眼眸,跪在地上長久的不動。
德妃見她這樣,更是怒從中來,斥責道,“是誰給你這個膽,你是活得不耐煩了吧。”桌上正好有個茶盞,德妃順勢就將茶盞摔倒地上。
趙婕妤動也不動,茶盞摔碎了,碎片濺到臉上,被劃地生疼,大約已經流血了。若是平時,趙婕妤自然不必如此,隻是如今她退無可退,除了德妃,再也求不了任何人。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眼下事情都這樣了,你現在跪著是給誰看,沒得汙了我甘泉宮的地。你自己腦子裏長了草,就以為所有人都和你一樣蠢。謀害皇子,你知道這是多大的罪麽,鬧得不好連大皇子都要受牽連。”
趙婕妤聞言臉一僵,“德妃娘娘饒命。”
“饒命?現在不是我要你的命,是皇上和皇後要你的命,怎麽饒,你倒是說說看。”德妃毫不留情的諷刺道。
她原本以為趙婕妤是個聰明的,誰想到稍一放鬆就鬧出在這樣的事。竟然能買通太監找來馬蜂窩,還能買通二皇子身邊的人,她也是有能耐。
如今皇上既然讓人查了,指不定早就查到了趙婕妤身上,這個蠢人,隻怕還以為這迴事她服個軟就能解決的。且皇後又因為這件事落了臉麵,以她的性子焉能不抱負,別說饒命了,到時候死不瞑目都有可能。
趙婕妤眼神恍惚,德妃這是不想幫了。
她害二皇子,她為什麽要花這麽大的功夫去陷害別人,還不是為了大皇子,為了她的兒子。皇上如今隻有兩個皇子,且皇上不愛女色,指不定以後也隻有兩個子嗣。她的兒子,就該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就應該是皇上唯一的子嗣。
二皇子算個什麽,連皇後都不願將他記在名下,憑什麽和她的兒子爭?
這樣的念頭在她腦海裏盤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趙婕妤每日被折磨著,催促著,終究沒能忍下去。
也是因為皇後對二皇子太過放心,趙婕妤的計謀進行的無比順利,那蜂窩是她派人尋了許久才尋來的,裏麵的馬蜂約莫有六七十隻。馬蜂針有毒,這麽多的馬蜂,莫說是蜇死小孩了,就是蜇死幾個成年人也不是大事。
隻是趙婕妤千算萬算,唯獨算漏了二皇子身邊竟有別的人,且被那人叮囑,生生受了幾隻馬蜂的毒針。
她不後悔做下這樣的事,隻後悔選錯了方式,沒有一擊致命。
德妃見此,便知道她這是死不悔改了,冷笑了一聲,“你倒是毫不畏懼,怎麽,是覺得生了大皇子生分就高貴了,別人就奈何不了你了?”
趙婕妤跪在地上,一眼不吭,任德妃冷嘲熱諷。
德妃也不想再跟她多言了,糊塗的人,留著做什麽,沒得到時候再出了什麽事拖累了大皇子。“你且迴去等著,該來的終究迴來,躲也躲不掉。”
趙婕妤聽了也沒說什麽,正待退出去,忽而從外麵衝來一個人,二話不說就跪在德妃腳下,小小的人,跪在地上卻叫人忽視不起來。
趙婕妤見了,不是大皇子是誰。
大皇子躲在門外聽了許久,如今一臉焦急,哀求道,“德妃娘娘,求您救救我的母妃,求求您!”
☆、第37章 冷宮
德妃見到大皇子,嘲諷地看了一眼趙婕妤,她當趙婕妤怎麽會這麽沉著,連死都不懼了,原來還請了人過來。
趙婕妤心中苦澀,卻無從辯駁,她並不知道皇兒會過來,也沒有想到皇兒會知道自己做的這些事,如果可以的話,趙婕妤希望他永遠都不要知道。
德妃讓大皇子起來說話,隻是大皇子顯然不願意,仍然跪在地上苦苦求著。德妃按著頭,無奈道,“你可知道你生母做了什麽事?”
大皇子點點頭,他見母妃這一日心神不寧,更是在晚間還來拜訪德妃娘娘,心知不對,便一路跟隨趙婕妤,德妃和趙婕妤,言語之間都沒有說清楚,不過大皇子早慧,聯想起二弟的情況,又如何猜不出來。
說心裏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大皇子心中,母妃一直都是溫溫柔柔的,何曾做過這樣的事。隻是她畢竟是自己的生母,大皇子怎麽說也不會棄她不顧,且母妃做出這種事,說到底也是為了他。
若說錯的人,那也應該是他。
“母妃隻是一時犯錯,還請德妃娘娘幫一幫母妃,晨兒日後定當結草銜環,已報大恩。”言罷朝德妃叩了叩首,叩得趙婕妤心酸不已。
德妃聽了不說話。她和大皇子感情素來不錯,大皇子自出生起就住在甘泉宮,德妃到沒有直接將他從趙婕妤身邊帶走,隻是教養方麵都是十分關注,與皇後對待二皇子不同,德妃知道自己命中無子,更是將大皇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養。
眼下看他跪在地上,額頭都磕地發紅,也是心疼地不行,隻是這事著實太嚴重,叫她怎麽答應,“你既知道了這事,又如何不知道這事影響有多大,魏國律法,謀害皇子是死罪,當誅三族。”
大皇子急道,“可是二皇弟如今還好好的。”
德妃歎了口氣,解釋道,“是啊,他還好好的,可是僅這點就能抹去你母妃犯下的錯麽?錯了就是錯了,況且她還是殺人未遂,若不是二皇子命大,隻怕現在看到的就是一具屍體了。且這件事你父皇也插手了,瞞不住的,你叫我怎麽幫?”
德妃的一番話叫趙婕妤羞愧難當,在大皇子麵前抬不來頭。她不想死,可是也不怕死,比起死,她更怕這件事被別人知道了,辱了皇兒的名聲。
大皇子跪坐才來,眼神有些渙散,終究是五歲的孩子,聽到生母即將大禍臨頭,性命不保,還是沒有忍住,哇哇大哭起來。
他平日裏聽話懂事,沒有人不誇獎,此刻情緒崩潰,才真正像一個五歲小兒。趙婕妤上前抱著他,細聲安慰道,“沒事,晨兒莫哭,都是母妃的錯,是母妃不對,不關晨兒的事。”
就是她死了,也沒有人能越過皇兒的,趙婕妤想到。
“晨兒不要這樣,”大皇子依偎著趙婕妤,心裏說不出的慌張,“晨兒不想母妃走。”
趙婕妤心中發苦,她要怎麽說?絕望之下又將目光投向德妃。
怎麽說都是自己養大的孩子,德妃見此也麵露不忍,斟酌片刻又朝二皇子說道,“晨兒你且別慌,這事情終究怎麽樣還沒有個定論。”
大皇子抬起頭,淚水還在眼眶裏打轉,哭著問道,“娘娘這話是什麽意思,我母妃有救了麽?”
“意思是趙婕妤再怎麽說也是你母親,皇上看在你的麵子上許會從輕發落,屆時我若再從中斡旋,可保性命無礙。”
這是德妃能給出最準確的答案了。
這件事可往大了算,也可往小了算。往大了算,不但趙婕妤自個兒性命不保,還可能會連累趙家,連累整個甘泉宮,畢竟在外人看來,趙婕妤已經和甘泉宮,和她柳德音密不可分;往小了算,二皇子無事,葉才人亦無事,趙婕妤大抵會受些罰,勉強揭過。其中如何,端看皇上如何思量。
且這事以後,就算趙婕妤能安然身退,以後的日子也定然好過不了。
這是德妃所想,可是在大皇子聽來,卻認為是得費肯定有辦法將趙婕妤摘出來。因而稍微放心了些,擦了擦眼睛,看著德妃娘娘,想再次確認一遍,“娘娘說的是真的嗎?”
“我又何曾騙過你?”
她柳德音行得正坐得直,從來不屑於那這種事情說謊來博人感激。
剛才她說不想幫是真的,光是看著趙婕妤那蠢透的模樣心裏的火氣就不打一處來,哪裏還有提點的意思,隻恨不得她當場死了幹淨。如今大皇子苦苦哀求,心軟也是真的,畢竟這麽小的孩子,失了生母也可憐,不論趙婕妤犯了什麽錯,大皇子總還是乖巧懂事的。
德妃為數不多的憐憫剛好分給了大皇子,連帶著趙婕妤也獲了利。
大皇子知道德妃娘娘素來言出必行,高高掛起的心才又放下去了,隻是剛才的恐懼還沒有消散,仍是緊緊抓著趙婕妤的衣角不放。
沒有生母是什麽樣的,光看二皇弟就知道了,她的母妃這麽好,他一點兒也不想失去。
德妃見他們終於消停下來,也歇了一口氣,揮了揮手,“既然無事了你們就先迴去吧,這都多晚了,鬧了這麽久,我也乏了。”
趙婕妤見狀,趕緊拉起大皇子,又是一番千恩萬謝,才從甘泉宮裏退了出來。
☆、第36章 睡覺
白色的簾幕輕輕搖曳,似乎有風吹來,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淡淡的清香。屋外暑氣漸長,蟬鳴不斷,屋子裏卻是另一方天地。
向外的窗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此刻正隱著,故而光線並不強烈。一層一層的簾幕當著,到裏麵的拔步床光就很暗了。不過這樣並不影響錦繡的仔細觀察的視線。
她剛才甫一睜眼,猛然察覺到身邊有人,還驚了一下,後來意識清醒,才想起來是怎麽一迴事。轉過頭就能看見皇上,且距離這麽近,這是從來都沒有過多的,很奇妙。
這麽一看,皇上長的可真俊啊,想必皇上的生母一定是位大美人吧。錦繡一下子想起了睡美人,換個性別也是可以的,隻可惜她沒有膽子吻下去。
這麽胡思亂想著,忽然封煜一動,睜開了眼睛。眼中滿是警惕,絲毫不見平日的雲淡風輕,錦繡被盯地心驚膽戰,她不懷疑,要是她敢亂動,皇上一定會不過來掐死她。
錦繡艱難地跟皇上對視著,她很害怕,這樣的皇上很陌生,不是她所熟知的。如此僵持著好一會而,封煜才迴過神,眼中透露出些許迷茫,不知今夕何夕。
他記得之前聞到一陣清香,覺得通體舒暢,後來看著錦繡睡地正好,意識也逐漸昏沉,之後就再也記不得了。
封煜皺著眉頭,這次他沒有頭痛,沒有失眠,睡得很安穩,比以往任何一次睡地都安穩,這實在是難以置信,這是偶然,還是因為身邊的小才人?
封煜揉揉太陽穴,忽而瞥見錦繡泫然欲泣的樣子,又覺得頭疼了,他好像嚇到她了,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他常年被病症折磨,突然遇上這樣的情況,心中警惕是必不可少的。放下手,語氣盡量溫和地問道,“朕睡了多長時間了?”
錦繡搖搖頭,她也是剛起來,如何能知道。
且甫一起床,就被皇上這麽一嚇,三魂都快嚇走了兩魂半,哪裏還有心思琢磨皇上睡了多久。
“剛才嚇到你了?”封煜問道。
“沒有的事,皇上多慮了。”錦繡雖如此說,雖然心裏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不過她倒也沒覺得有什麽,指不定就是上迴的毒沒有清理幹淨,所以才會這樣性情大變,得找個時間再給皇上灌兩杯靈泉。
封煜見她這樣,心裏實在想弄清楚,又問,“你身上用的是什麽香,宮裏可有人會調?”如果可以的話,封煜想拿些迴去。
錦繡被問的莫名其妙,“皇上,妾身從來不用香的。”概是因為她覺得那些香用著味道太重。
“那你身上的是什麽?”
錦繡吞吞吐吐的,這種話,怎麽都像是浪蕩子才問的出來的。她身上的香,原本就有,隻是不知道是生出來就帶的,還是因為喝多了靈泉的原因。不過香味不濃厚,稍微遠了就問不出來,因而平日從沒有人問過這種問題。
她低頭不語的,封煜大抵也猜出來了,因而很是窘迫。不過皇上畢竟是皇上,即使窘迫也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出來的,起碼錦繡就看不出來。
“很好聞,同以往聞到的香都不一樣。”最重要的是,還能助眠,封煜評價道。
被誇獎了當然會開心,況且這誇獎還是來自皇上,想想都覺得自豪,不過嘴上還是要謙虛些,“一點點吧,若不是靠近了也聞不出什麽。”
兩人各自想著各自的事,一時也沒了話,後來還是錦繡覺得腹中饑餓,才出聲提醒。
待梳洗完畢,才聽宮人說已經過了午時了,封煜麵上不顯,實則心中大驚,過了午時,他來的時候尚早,原來他不知不覺已經睡了一個多時辰。
李德全也正納悶著,感情皇上進去這麽久,失去睡覺去了,皇上不是一沾床就頭痛麽,怎麽今日躺了這麽久?
仔細一琢磨,有覺得這位葉才人手段厲害了,竟然能讓皇上為她做到這個份上,看來以後還得敬著點。不得不說,李大總管腦補多了。
因為今日耽擱的時間有些多了,封煜用完膳就準備迴去。錦繡也習以為常了,完全沒有表現出什麽失落的情緒。
快要出門時,封煜突然吩咐到,“杜蘅殿後麵朕已經叫人清理過了,隻是你以後出門,還是要多待一些人,免得叫自己傷了。”
錦繡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這淡定的模樣,落到別人眼中又不一樣了,至於哪裏不一樣,各人又有各人的思量。白蓮卻隻為淑妃感到悲哀。
晚間封煜處理完政事,嚐試著躺在床上閉目入眠。少頃,熟悉的痛感襲來,像是有針刺在太陽穴上,疼的人難以入睡。許是常年這樣疼久了,封煜從來不許人按壓自己的頭部。
今日在杜蘅殿的事情實在稀奇,封煜這頭痛之症,若是能解的話還需等到今日?他原以為一輩子就這樣了,痛著也習慣了,左右也不會危及生命,怎會想到今日會有這樣的意外之喜。
今晚迴來,也隻是試驗一下,封煜不是怕痛,但是這麽長久的痛也不是一迴事,本來想著會不會有了今日這樣的際遇,往後這症狀就不治而愈了,現在看來,還是自己想多了。
若是想安眠,還需得去杜蘅殿。
長樂宮裏發生的事,自然是瞞不住的,皇上甩袖而去,令皇後禁足一月,本該是高興的事,可德妃聽罷卻臉色陰沉,不見一絲喜悅。
來人心中納悶,德妃娘娘和皇後素來不不和,怎的聽到了還沉著臉。
“你說皇後被禁了足?”
“千真萬確,”那宮人篤定到,“雖然長樂宮上下封了口,但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且這事也瞞不了多久,早間請安都取消了,誰猜不出來,這迴皇後娘娘可算之把皇上得罪狠了,否則也不會被這樣打臉。”
德妃沉默了,皇後被禁足,為了什麽,大概就是因為罰了那葉才人吧。這個庶女,當真有幾分能耐,淑妃這次可是看對人了。
她擔心的並不是這個,而是她這邊的糟心事,隻要一想到,什麽心災樂禍的心思都沒了。
恰好這時,外人通報說趙婕妤過來了。德妃讓身邊的人退了下去,一臉怒容地等著趙婕妤。
趙婕妤比德妃小不了幾歲,本來也是默默無聞的宮妃,缺因為大皇子才被抬高了身份。見到德妃,趙婕妤垂下眼眸,跪在地上長久的不動。
德妃見她這樣,更是怒從中來,斥責道,“是誰給你這個膽,你是活得不耐煩了吧。”桌上正好有個茶盞,德妃順勢就將茶盞摔倒地上。
趙婕妤動也不動,茶盞摔碎了,碎片濺到臉上,被劃地生疼,大約已經流血了。若是平時,趙婕妤自然不必如此,隻是如今她退無可退,除了德妃,再也求不了任何人。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眼下事情都這樣了,你現在跪著是給誰看,沒得汙了我甘泉宮的地。你自己腦子裏長了草,就以為所有人都和你一樣蠢。謀害皇子,你知道這是多大的罪麽,鬧得不好連大皇子都要受牽連。”
趙婕妤聞言臉一僵,“德妃娘娘饒命。”
“饒命?現在不是我要你的命,是皇上和皇後要你的命,怎麽饒,你倒是說說看。”德妃毫不留情的諷刺道。
她原本以為趙婕妤是個聰明的,誰想到稍一放鬆就鬧出在這樣的事。竟然能買通太監找來馬蜂窩,還能買通二皇子身邊的人,她也是有能耐。
如今皇上既然讓人查了,指不定早就查到了趙婕妤身上,這個蠢人,隻怕還以為這迴事她服個軟就能解決的。且皇後又因為這件事落了臉麵,以她的性子焉能不抱負,別說饒命了,到時候死不瞑目都有可能。
趙婕妤眼神恍惚,德妃這是不想幫了。
她害二皇子,她為什麽要花這麽大的功夫去陷害別人,還不是為了大皇子,為了她的兒子。皇上如今隻有兩個皇子,且皇上不愛女色,指不定以後也隻有兩個子嗣。她的兒子,就該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就應該是皇上唯一的子嗣。
二皇子算個什麽,連皇後都不願將他記在名下,憑什麽和她的兒子爭?
這樣的念頭在她腦海裏盤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趙婕妤每日被折磨著,催促著,終究沒能忍下去。
也是因為皇後對二皇子太過放心,趙婕妤的計謀進行的無比順利,那蜂窩是她派人尋了許久才尋來的,裏麵的馬蜂約莫有六七十隻。馬蜂針有毒,這麽多的馬蜂,莫說是蜇死小孩了,就是蜇死幾個成年人也不是大事。
隻是趙婕妤千算萬算,唯獨算漏了二皇子身邊竟有別的人,且被那人叮囑,生生受了幾隻馬蜂的毒針。
她不後悔做下這樣的事,隻後悔選錯了方式,沒有一擊致命。
德妃見此,便知道她這是死不悔改了,冷笑了一聲,“你倒是毫不畏懼,怎麽,是覺得生了大皇子生分就高貴了,別人就奈何不了你了?”
趙婕妤跪在地上,一眼不吭,任德妃冷嘲熱諷。
德妃也不想再跟她多言了,糊塗的人,留著做什麽,沒得到時候再出了什麽事拖累了大皇子。“你且迴去等著,該來的終究迴來,躲也躲不掉。”
趙婕妤聽了也沒說什麽,正待退出去,忽而從外麵衝來一個人,二話不說就跪在德妃腳下,小小的人,跪在地上卻叫人忽視不起來。
趙婕妤見了,不是大皇子是誰。
大皇子躲在門外聽了許久,如今一臉焦急,哀求道,“德妃娘娘,求您救救我的母妃,求求您!”
☆、第37章 冷宮
德妃見到大皇子,嘲諷地看了一眼趙婕妤,她當趙婕妤怎麽會這麽沉著,連死都不懼了,原來還請了人過來。
趙婕妤心中苦澀,卻無從辯駁,她並不知道皇兒會過來,也沒有想到皇兒會知道自己做的這些事,如果可以的話,趙婕妤希望他永遠都不要知道。
德妃讓大皇子起來說話,隻是大皇子顯然不願意,仍然跪在地上苦苦求著。德妃按著頭,無奈道,“你可知道你生母做了什麽事?”
大皇子點點頭,他見母妃這一日心神不寧,更是在晚間還來拜訪德妃娘娘,心知不對,便一路跟隨趙婕妤,德妃和趙婕妤,言語之間都沒有說清楚,不過大皇子早慧,聯想起二弟的情況,又如何猜不出來。
說心裏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大皇子心中,母妃一直都是溫溫柔柔的,何曾做過這樣的事。隻是她畢竟是自己的生母,大皇子怎麽說也不會棄她不顧,且母妃做出這種事,說到底也是為了他。
若說錯的人,那也應該是他。
“母妃隻是一時犯錯,還請德妃娘娘幫一幫母妃,晨兒日後定當結草銜環,已報大恩。”言罷朝德妃叩了叩首,叩得趙婕妤心酸不已。
德妃聽了不說話。她和大皇子感情素來不錯,大皇子自出生起就住在甘泉宮,德妃到沒有直接將他從趙婕妤身邊帶走,隻是教養方麵都是十分關注,與皇後對待二皇子不同,德妃知道自己命中無子,更是將大皇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養。
眼下看他跪在地上,額頭都磕地發紅,也是心疼地不行,隻是這事著實太嚴重,叫她怎麽答應,“你既知道了這事,又如何不知道這事影響有多大,魏國律法,謀害皇子是死罪,當誅三族。”
大皇子急道,“可是二皇弟如今還好好的。”
德妃歎了口氣,解釋道,“是啊,他還好好的,可是僅這點就能抹去你母妃犯下的錯麽?錯了就是錯了,況且她還是殺人未遂,若不是二皇子命大,隻怕現在看到的就是一具屍體了。且這件事你父皇也插手了,瞞不住的,你叫我怎麽幫?”
德妃的一番話叫趙婕妤羞愧難當,在大皇子麵前抬不來頭。她不想死,可是也不怕死,比起死,她更怕這件事被別人知道了,辱了皇兒的名聲。
大皇子跪坐才來,眼神有些渙散,終究是五歲的孩子,聽到生母即將大禍臨頭,性命不保,還是沒有忍住,哇哇大哭起來。
他平日裏聽話懂事,沒有人不誇獎,此刻情緒崩潰,才真正像一個五歲小兒。趙婕妤上前抱著他,細聲安慰道,“沒事,晨兒莫哭,都是母妃的錯,是母妃不對,不關晨兒的事。”
就是她死了,也沒有人能越過皇兒的,趙婕妤想到。
“晨兒不要這樣,”大皇子依偎著趙婕妤,心裏說不出的慌張,“晨兒不想母妃走。”
趙婕妤心中發苦,她要怎麽說?絕望之下又將目光投向德妃。
怎麽說都是自己養大的孩子,德妃見此也麵露不忍,斟酌片刻又朝二皇子說道,“晨兒你且別慌,這事情終究怎麽樣還沒有個定論。”
大皇子抬起頭,淚水還在眼眶裏打轉,哭著問道,“娘娘這話是什麽意思,我母妃有救了麽?”
“意思是趙婕妤再怎麽說也是你母親,皇上看在你的麵子上許會從輕發落,屆時我若再從中斡旋,可保性命無礙。”
這是德妃能給出最準確的答案了。
這件事可往大了算,也可往小了算。往大了算,不但趙婕妤自個兒性命不保,還可能會連累趙家,連累整個甘泉宮,畢竟在外人看來,趙婕妤已經和甘泉宮,和她柳德音密不可分;往小了算,二皇子無事,葉才人亦無事,趙婕妤大抵會受些罰,勉強揭過。其中如何,端看皇上如何思量。
且這事以後,就算趙婕妤能安然身退,以後的日子也定然好過不了。
這是德妃所想,可是在大皇子聽來,卻認為是得費肯定有辦法將趙婕妤摘出來。因而稍微放心了些,擦了擦眼睛,看著德妃娘娘,想再次確認一遍,“娘娘說的是真的嗎?”
“我又何曾騙過你?”
她柳德音行得正坐得直,從來不屑於那這種事情說謊來博人感激。
剛才她說不想幫是真的,光是看著趙婕妤那蠢透的模樣心裏的火氣就不打一處來,哪裏還有提點的意思,隻恨不得她當場死了幹淨。如今大皇子苦苦哀求,心軟也是真的,畢竟這麽小的孩子,失了生母也可憐,不論趙婕妤犯了什麽錯,大皇子總還是乖巧懂事的。
德妃為數不多的憐憫剛好分給了大皇子,連帶著趙婕妤也獲了利。
大皇子知道德妃娘娘素來言出必行,高高掛起的心才又放下去了,隻是剛才的恐懼還沒有消散,仍是緊緊抓著趙婕妤的衣角不放。
沒有生母是什麽樣的,光看二皇弟就知道了,她的母妃這麽好,他一點兒也不想失去。
德妃見他們終於消停下來,也歇了一口氣,揮了揮手,“既然無事了你們就先迴去吧,這都多晚了,鬧了這麽久,我也乏了。”
趙婕妤見狀,趕緊拉起大皇子,又是一番千恩萬謝,才從甘泉宮裏退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