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雙弦嘴角抽搐,皇後溫柔婉約?
夏令姝笑意盈盈,謝了太後的稱讚,作主冊封此女為三品婕妤,意比古時有才有德的婕妤,而她皇後就是那蠱惑媚人的趙飛燕了。
嘖嘖,這皇宮的人眼睛都瞎了。
二十八名女子,除了小喬封為三品婕妤,其他美人有七名,才人十名,剩下的則是寶林和禦女各半。
臨行出殿之時,夏令姝背對著顧雙弦對身邊的嬤嬤交代:“讓禦廚這幾個月多預備一些虎-鞭、鹿-鞭湯,每日裏換著花樣給皇上送去一盅,給他補補。”
顧雙弦氣得七竅生煙:“皇後貴人多忘事,想來早已忘記朕在床榻之上的威風了?”你以為你肚子裏的娃兒是怎麽懷上的?
夏令姝與他對視了一會兒,對嬤嬤再補一句:“補湯每日再加一盅。”
顧雙弦吼她:“你想讓我七竅流血?”
“不,”夏令姝淡定地解釋,“臣妾覺得皇上越是說行的時候,說明他真的不行了。為了大雁朝皇族的子孫繁榮,皇上,您就勉為其難的多補補吧。”
出了麒福殿,轉過十八彎地長廊,就可以看到圍繞整個大鳴宮的曲流池。池長數十裏,寬百尺,盤踞在深宮內院的亭台樓閣之間,像身長千裏的妖蛇,安靜地守護著小小的寶山。
夏令姝興致甚好,在漫天的桂花香中往煌央殿行去。長廊的另一頭,顧雙弦也正前往北陽殿,兩人再一次在岔口上碰頭。
顧雙弦還在惱火她方才的調侃,乍然再見忍不住又想扳迴一城,問她:“你又要去耍誰?”
夏令姝挑眉,仔細想了想才道:“耍你兒子。”
咦,兒子?不錯,這會子顧雙弦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在煌央殿讀書,夏令姝每日裏都要親自去查看皇子公主們的功課。
顧雙弦看了看她白得透明地肌膚,才兩個月不見,她比以前更加蒼白了些。還有大得如燈籠的肚腹,因為身子不穩,她一手還撐在腰後,另一邊由嬤嬤攙扶著,越發顯得人的精力不足。隨時都要臨盆了還不忘去查看皇子們的課業,她是真的關心皇兒們還是想要去敲打他們?看著越來越大的肚子,那些小崽子們才有一點危險意識,覺得嫡親的弟弟隨時會從那肚皮裏麵鑽出來,奪取他們的輕鬆歡樂地啟蒙生涯?
夏令姝為人處事素來有根有據,不能小視。
“朕同你一起去。”
夏令姝眯眯眼:“皇上,您不是還要看奏折?大臣們還在北陽殿等著您商討國家大事,而您剛下朝就忙著選美人,選完了美人又去逗皇子們,讓臣子們知曉了,會寒了心。”
新皇剛剛登基才一個多月,皇上就隻顧著後宮和樂,嘖嘖,明兒禦史肯定會參上一本,讓皇上別兒女情長因小失大了。什麽,沒有禦史敢出這個頭?哦,還有汪雲鋒哥哥呢,隻要三言兩語,她就可以說服那蠢蛋來收拾皇帝。反正,汪大人是錚錚鐵骨,大臣們輪番上陣打都打不死的小強,皇帝打是打不了他,罵也罵不過,用他來消遣皇帝,正好。
顧雙弦經過她這麽提醒,才想起今日盡做些傻事了。大雁朝立國的根本,一是皇帝的勤政,二是臣子們的忠誠,他這新上任的皇帝的確不能如做太子時那般,耍著小性子胡作非為了。
顧雙弦沉吟一會兒,警告她:“不準嚇唬、恐嚇、威脅、辱罵他們,也不準無緣無故地讓他們挨板子。”
夏令姝捂嘴輕笑:“皇上,感情我是那母老虎,從來不善待自己的皇兒。”
顧雙弦咬牙:“你比那母老虎還要無情。”
夏令姝一愣,直覺地心口有什麽抽抽地痛起來,捏緊了張嬤嬤的手背站穩了,低垂著頭,半響才道:“臣妾知了。”
她那一閃而過的脆弱沒有逃脫顧雙弦的厲眼,如往常一般,他暗暗地定住自己的雙腳不讓自己靠前一步,擰直了雙臂不讓它去擁抱,梗住脖子,一甩長袖,氣勢洶洶地遠去了。
“娘娘!”
“本宮沒事。”夏令姝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再一次前行。
多少次,兩人總是相遇、相愛、相恨,之後再分離,她已經習慣了。夏令姝不會輕易地倒下,也不會輕易地放棄,她會無數次跌倒了再爬起來。
顧雙弦在迎娶太子妃夏令姝之前,內院就有兩位側妃,三位小妾。弱冠之後,側妃和小妾各自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等到他登基,生了兒子的側妃被封為德妃,小妾被封為昭儀,女兒的娘親被冊封為充媛。當年的五美,死了一個,最後一個被勉勉強強封了美人。
大雁朝的規矩是皇子公主們長到三歲就要開蒙,五歲之時隨著官宦世家的子弟一起入讀白鷺書院,十歲皇子們就開始領些零碎的小差事做做,公主們則迴宮接受正統的皇族教導。為了在入讀書院之前,皇子公主們不至於丟皇族的臉麵,負責啟蒙的國子監大臣們每一年都卯足了力氣,勢要教出一兩位才子才女來,課業那是相當的繁重。
夏令姝愛去煌央殿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她隻是愛那裏讀書的氛圍,讓她心裏寧靜。當然,她絕對不喜歡看大臣們拔苗助長,逼著皇子們讀書的情景。不過,看小娃娃們憋淚背不出書的時候,她那一整日的心情都會很不錯。
皇上其實猜對了。大雁朝的新皇後,的確有些小小地壞心思,可也沒到人神共憤的地步。
煌央殿不大,長寬各百尺,皇子們在其內讀書的時候,四周的窗欞都會打開。窗外種植著各季花樹,張眼望去,姹紫嫣紅一片豔麗,風景獨好。夏令姝來看過一次之後,又在周圍的園子裏添了些珍奇異獸。比如,孔雀!
她才踏入殿門,就聽得一聲哀號,顯然有皇子挨打了。哎呀,可不是她的錯。
“是孔雀的錯!”大皇子顧興雋大叫,“誰讓那臭孔雀在本皇子讀書的時候開屏,它在勾引我。”‘啪’地又一聲,大皇子叫得更加淒慘了。
“大皇兄,是你讀書不專心。”小公主的童音軟綿綿,惹人憐愛。
“小娃兒一邊去,本皇子今日就要收拾了這隻騷包孔雀,燉湯喝。”‘啪啪啪’連續幾下,大皇子一邊叫一邊跑,衝到門口,立住了:“母……母後。”
夏令姝笑眯眯,十足地狐狸眼:“大皇子要燉了哪一隻孔雀,告訴母後,本宮命人即可抓來,今晚就給你加菜。”
大皇子臉頰噗噗地冒出一股火焰:“我,嗯,兒臣隻是說笑。其實,兒臣是想去將它給趕開些,別驚擾了我們的上課而已。”
夏令姝疑惑:“你不想吃它?”
“想,不……當然不想。”
“可惜了,”夏令姝歎氣,“我原本就是來這裏抓孔雀燉補湯的,你不想吃那我就分給二皇子和公主好了。”
“啊!”大皇子成了苦瓜臉。公主顧興瑉已經跑了過來,霸主夏令姝的小腿:“母後,九皇叔來給我們上課,你送給九皇叔喝吧。”然後,他們也就可以喝九皇叔的份了。
“定唐王?”夏令姝抬頭望去。
明媚光輝中,隻能看到一抹淡到月白的青綠身影影影綽綽。待走近了,才發現此人麵如美玉,眸如碧珠,穿著白底淺青五爪蟒袍,係著墨玉扣腰帶,站在人前隻覺清風拂麵,不覺心曠神怡。
定唐王一手持書,一手持著板尺,疏朗淡笑,作揖道:“皇後娘娘,數月不見,身子可還好?”
夏令姝無法久站,等到嬤嬤攙扶著她在老位置上坐下了這才答話道:“托九王爺鴻福。”隨手看向他手中的書本,確是《孝經》,笑容頓了頓,轉向大皇子顧興雋問道:“方才在外麵就聽到你挨板子,可是嫌棄九皇叔的課說得不好?”
呃,大皇子剛剛笑逐顏開的臉色又苦了下去,嚅喏道:“不是,就是跟平日裏太傅們教的不同,聽起來有些驚世駭俗罷了。”
夏令姝點了點他的鼻尖:“一種米養百樣人,一種學問自然也有百種說法。你既然認為師傅教得不對,可你又怎麽認定你的才是對的?你能否指出哪裏不對,為何不對?說出來,大家探討的道理才是真理。單單就因為學問不同就直接否決了師傅的教導,可不是一位學子該有的行為。”
定唐王早年在外遊曆,見多識廣,養成了凡事從民眾角度考慮的習慣,很多想法都能夠讓皇家中人耳目一新,是新皇一輩中頂尖的人物。以往每年他大半的時間都是在大雁朝周邊各國走動,直到去年知道先皇病重這才長居皇宮,一直到協助太子即位。對於這位皇嫂的流言蜚語他聽過不少,最多的評論無非是八麵玲瓏,心思細密,行事大膽的一位世家小姐。六月定康王逼宮之前,他因為選妃之事見過這位嫂子,隔得遠,也沒說上幾句話,可從選定的妃子身上瞧來,是個知人善用的後宮之主。
現在再看,倒覺得對方十分有主見,不像尋常小姐們人雲亦雲。多了一份注目,他索性挑明了說:“其實,大皇子說得沒錯,本王的言論的確有些有違倫常。就拿《孝經》中喪親章來說,‘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這一句。先皇病逝,皇上不出三月即登基為帝,這是其一;先皇病重之時,皇上作為嫡子沒有日日奉湯藥於榻前,可見孝心不足為其二;其三,故皇後被戰亂波及仙逝,皇上不但沒有‘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連三日之後才用膳食都做不到,可見皇上是一位不孝之人。臣以家國天下為重反駁,最後認為皇上既然是天下之主,自然不能以常理而論。”
夏令姝聽得對方侃侃而談,隻垂目輕笑,一派恬靜的模樣。
大皇子耐不過她的沉默,不禁忐忑道:“皇兒錯了,母後切勿將這番話告訴父皇。”
定唐王摸摸大皇子的發頂,笑道:“皇後娘娘乃白鷺書院第一才女,自然明白這些話並無大逆不道之處。我們隻是討論,不是爭論。”若是鬧到了皇上麵前,那隻能是皇後心胸狹隘不容於小小的大皇子性命了。他停了一會兒,等不到夏令姝的問話,索性接著說了下去:“俗話說長兄若父,長姐如母。大皇子認為定康王與定永王、定壽王早已圈禁,可到底是天家子弟,既然皇兄無法為已故的父皇母後一盡孝道,不如就讓其三王代替皇兄守靈三十年。”
夏令姝偏頭望著他手中的板尺,細細數著上麵的刻度。
定唐王將整本《孝經》攤平在她的麵前:“微臣認為,趙王與皇兄曆來親厚,除了皇兄之外,趙王也算得上剩下的兄弟中頂當當的第一人。讓已經被圈禁的皇子去給父皇母後守靈,不如讓趙王在封地守孝三年,兄弟同心同德,相信趙王也會首肯,對不對?”
讓趙王守孝三年,還是去自己的封地!真正的好打算,他們一家人能否平平安安到封地還不一定呢,別逼宮的定康王等人還沒有老死,趙王就被江湖流寇給擊殺。到時候,皇上在流下兩滴熱淚發表一下慰問之情,然後安撫一下夏家,再過兩個月,就可以端了她這明媒正娶的皇後,一吐惡氣。
好打算,好冠冕堂皇的理由。
☆、第122章 正文完
秦衍之捂著腦袋:“我頭疼!”
魏溪笑眯眯的壓著他的肩膀:“解釋完了,頭自然就不疼了。”
秦衍之不捂著腦袋改成捂著臉了,半響才從指縫裏麵露出一雙眼睛:“你怎麽知道的?”
魏溪抬頭掃視了一遍雕刻精美的宮殿,慢悠悠的道:“人嘛,隱藏得再好也是個活物。隻要人活著就得吃喝拉撒,有時候是不小心掉下來的饅頭屑,有時候是盛夏的一滴汗,有時候是挪動時的一粒灰塵,隻要仔細些,很容易就發現他們的行跡。”
秦衍之咳嗽了一聲:“看樣子他們的本領還不夠出神入化,我會讓老甲嚴加調·教。”
魏溪:“老甲?”
秦衍之:“暗衛統領。”
魏溪點了點頭,又拋出一個震動他心神的問題:“他們從什麽時候就開始監視魏家了?”
秦衍之眼神都要發飄了。
說實話,會不會被她用銀針紮成豬頭?不說實話,今晚連床都沒法上了吧!
魏溪揪了揪他的耳垂,秦衍之一副甘願受罰的小模樣:“你醒來後沒多久。”
魏溪抓重點:“多久?”
秦衍之腦門都磕在桌沿上了:“幾個月吧。”
魏溪:“到底幾個月?”
秦衍之眼神一暗,探手握住了她的指尖一點點在自己的五指中摩擦。魏溪生下孩子後身子一直不大好,哪怕太醫們各種藥補食補,她的體溫一直都比旁人低一些。如今兩人十指相扣,秦衍之就像一團火包著一塊低溫的冰,怎麽揉怎麽捏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也許是秦衍之突如其來的低沉,魏溪到底沒有再逼問了。
當夜,秦衍之發瘋似的將她壓在床上無窮的索取,仿佛要印證什麽,鬧到半夜好不容易歇下,他就如同八爪魚似的將她整個人裹在了懷裏。
魏溪清晨醒來的時候發現他正目光沉沉的盯著自己。
“你一夜未曾歇息嗎?”
他眼下青黑一片,摟著她的姿勢與她睡著之前沒有絲毫的變化,隻是眉頭似乎比昨夜更加深了。
魏溪靜靜的對視了一會兒就起身去了偏殿,再迴來時,手中已經抱著哭泣的大女兒。
母女兩個站在床榻邊,問:“今日不上朝?”
秦衍之搖頭。
魏溪點頭:“很好。”一把將女兒放在了他的懷裏,“那今日虞安、虞齊和煩煩都歸你了。”
秦衍之一手抱著女兒,一手緊張的扣住她的腰肢:“你去哪裏?”
魏溪在他額頭印下一個吻,再親了親女兒的小臉蛋:“太醫院。中宮太悶了,我出去散散心。”
秦衍之手足無措:“我一個人沒法帶三個孩子!”
魏溪一邊穿上衣裳,一邊翻看孩子們的起居注,確定沒有問題後才丟到秦衍之的懷裏:“我平日裏也是一個人照顧他們,我這做娘親的都行,你這當爹的為什麽就不行?再說,你也不用時時刻刻看顧著他們,還有奶嬤嬤和宮人們呢。”
秦衍之急切的道:“我還有奏折沒看呢?”
魏溪讓宮女給她梳頭:“帶著孩子們一起看。”
秦衍之頑固抵抗:“我還要接見大臣!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各地藩王們都要麵聖,還有來述職的邊關將領。”
魏溪洗漱:“帝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帶煩煩一起去。虞安虞齊也可以去開開眼界,看看她們父皇的帝王英姿,日後他們會以你為驕傲的!”
“可是,”秦衍之趿著鞋,抱著女兒做著最後的掙紮,“我一宿未睡,現在很累很累了。”
魏溪吃著早點的動作一頓,捏了捏皇帝那常年養尊處優下顯得格外細滑的肌膚,疑惑問道:“陛下是感歎自己已經老了,精力不如以往了嗎?我記得前些年你處理了三日的政務還不肯睡覺,跑出宮找我遊皇城,去行宮獵場狩獵呢。如今才一夜未睡就起了魚尾紋,果然老了吧?要不要補補?牛鞭怎麽樣?虎鞭應該不錯,鹿鞭也應該有新鮮的了,我正好去太醫院替你選一根最大最長最新鮮的來,今晚就開始補吧。”
秦衍之:“……………………!”
大楚皇帝風中淩亂了好一會兒,趁著自己媳婦出門的那一瞬間,扒拉在鳳儀宮門口吼了一句:“你什麽時候迴來?”
得到的迴答是魏溪早已遠去的背影。
朝安殿內,小吳子捧著奏折不急不緩的念著,眼睛時不時瞥向地上搖搖晃晃蠕動的二個小祖宗。
夏令姝笑意盈盈,謝了太後的稱讚,作主冊封此女為三品婕妤,意比古時有才有德的婕妤,而她皇後就是那蠱惑媚人的趙飛燕了。
嘖嘖,這皇宮的人眼睛都瞎了。
二十八名女子,除了小喬封為三品婕妤,其他美人有七名,才人十名,剩下的則是寶林和禦女各半。
臨行出殿之時,夏令姝背對著顧雙弦對身邊的嬤嬤交代:“讓禦廚這幾個月多預備一些虎-鞭、鹿-鞭湯,每日裏換著花樣給皇上送去一盅,給他補補。”
顧雙弦氣得七竅生煙:“皇後貴人多忘事,想來早已忘記朕在床榻之上的威風了?”你以為你肚子裏的娃兒是怎麽懷上的?
夏令姝與他對視了一會兒,對嬤嬤再補一句:“補湯每日再加一盅。”
顧雙弦吼她:“你想讓我七竅流血?”
“不,”夏令姝淡定地解釋,“臣妾覺得皇上越是說行的時候,說明他真的不行了。為了大雁朝皇族的子孫繁榮,皇上,您就勉為其難的多補補吧。”
出了麒福殿,轉過十八彎地長廊,就可以看到圍繞整個大鳴宮的曲流池。池長數十裏,寬百尺,盤踞在深宮內院的亭台樓閣之間,像身長千裏的妖蛇,安靜地守護著小小的寶山。
夏令姝興致甚好,在漫天的桂花香中往煌央殿行去。長廊的另一頭,顧雙弦也正前往北陽殿,兩人再一次在岔口上碰頭。
顧雙弦還在惱火她方才的調侃,乍然再見忍不住又想扳迴一城,問她:“你又要去耍誰?”
夏令姝挑眉,仔細想了想才道:“耍你兒子。”
咦,兒子?不錯,這會子顧雙弦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在煌央殿讀書,夏令姝每日裏都要親自去查看皇子公主們的功課。
顧雙弦看了看她白得透明地肌膚,才兩個月不見,她比以前更加蒼白了些。還有大得如燈籠的肚腹,因為身子不穩,她一手還撐在腰後,另一邊由嬤嬤攙扶著,越發顯得人的精力不足。隨時都要臨盆了還不忘去查看皇子們的課業,她是真的關心皇兒們還是想要去敲打他們?看著越來越大的肚子,那些小崽子們才有一點危險意識,覺得嫡親的弟弟隨時會從那肚皮裏麵鑽出來,奪取他們的輕鬆歡樂地啟蒙生涯?
夏令姝為人處事素來有根有據,不能小視。
“朕同你一起去。”
夏令姝眯眯眼:“皇上,您不是還要看奏折?大臣們還在北陽殿等著您商討國家大事,而您剛下朝就忙著選美人,選完了美人又去逗皇子們,讓臣子們知曉了,會寒了心。”
新皇剛剛登基才一個多月,皇上就隻顧著後宮和樂,嘖嘖,明兒禦史肯定會參上一本,讓皇上別兒女情長因小失大了。什麽,沒有禦史敢出這個頭?哦,還有汪雲鋒哥哥呢,隻要三言兩語,她就可以說服那蠢蛋來收拾皇帝。反正,汪大人是錚錚鐵骨,大臣們輪番上陣打都打不死的小強,皇帝打是打不了他,罵也罵不過,用他來消遣皇帝,正好。
顧雙弦經過她這麽提醒,才想起今日盡做些傻事了。大雁朝立國的根本,一是皇帝的勤政,二是臣子們的忠誠,他這新上任的皇帝的確不能如做太子時那般,耍著小性子胡作非為了。
顧雙弦沉吟一會兒,警告她:“不準嚇唬、恐嚇、威脅、辱罵他們,也不準無緣無故地讓他們挨板子。”
夏令姝捂嘴輕笑:“皇上,感情我是那母老虎,從來不善待自己的皇兒。”
顧雙弦咬牙:“你比那母老虎還要無情。”
夏令姝一愣,直覺地心口有什麽抽抽地痛起來,捏緊了張嬤嬤的手背站穩了,低垂著頭,半響才道:“臣妾知了。”
她那一閃而過的脆弱沒有逃脫顧雙弦的厲眼,如往常一般,他暗暗地定住自己的雙腳不讓自己靠前一步,擰直了雙臂不讓它去擁抱,梗住脖子,一甩長袖,氣勢洶洶地遠去了。
“娘娘!”
“本宮沒事。”夏令姝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再一次前行。
多少次,兩人總是相遇、相愛、相恨,之後再分離,她已經習慣了。夏令姝不會輕易地倒下,也不會輕易地放棄,她會無數次跌倒了再爬起來。
顧雙弦在迎娶太子妃夏令姝之前,內院就有兩位側妃,三位小妾。弱冠之後,側妃和小妾各自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等到他登基,生了兒子的側妃被封為德妃,小妾被封為昭儀,女兒的娘親被冊封為充媛。當年的五美,死了一個,最後一個被勉勉強強封了美人。
大雁朝的規矩是皇子公主們長到三歲就要開蒙,五歲之時隨著官宦世家的子弟一起入讀白鷺書院,十歲皇子們就開始領些零碎的小差事做做,公主們則迴宮接受正統的皇族教導。為了在入讀書院之前,皇子公主們不至於丟皇族的臉麵,負責啟蒙的國子監大臣們每一年都卯足了力氣,勢要教出一兩位才子才女來,課業那是相當的繁重。
夏令姝愛去煌央殿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她隻是愛那裏讀書的氛圍,讓她心裏寧靜。當然,她絕對不喜歡看大臣們拔苗助長,逼著皇子們讀書的情景。不過,看小娃娃們憋淚背不出書的時候,她那一整日的心情都會很不錯。
皇上其實猜對了。大雁朝的新皇後,的確有些小小地壞心思,可也沒到人神共憤的地步。
煌央殿不大,長寬各百尺,皇子們在其內讀書的時候,四周的窗欞都會打開。窗外種植著各季花樹,張眼望去,姹紫嫣紅一片豔麗,風景獨好。夏令姝來看過一次之後,又在周圍的園子裏添了些珍奇異獸。比如,孔雀!
她才踏入殿門,就聽得一聲哀號,顯然有皇子挨打了。哎呀,可不是她的錯。
“是孔雀的錯!”大皇子顧興雋大叫,“誰讓那臭孔雀在本皇子讀書的時候開屏,它在勾引我。”‘啪’地又一聲,大皇子叫得更加淒慘了。
“大皇兄,是你讀書不專心。”小公主的童音軟綿綿,惹人憐愛。
“小娃兒一邊去,本皇子今日就要收拾了這隻騷包孔雀,燉湯喝。”‘啪啪啪’連續幾下,大皇子一邊叫一邊跑,衝到門口,立住了:“母……母後。”
夏令姝笑眯眯,十足地狐狸眼:“大皇子要燉了哪一隻孔雀,告訴母後,本宮命人即可抓來,今晚就給你加菜。”
大皇子臉頰噗噗地冒出一股火焰:“我,嗯,兒臣隻是說笑。其實,兒臣是想去將它給趕開些,別驚擾了我們的上課而已。”
夏令姝疑惑:“你不想吃它?”
“想,不……當然不想。”
“可惜了,”夏令姝歎氣,“我原本就是來這裏抓孔雀燉補湯的,你不想吃那我就分給二皇子和公主好了。”
“啊!”大皇子成了苦瓜臉。公主顧興瑉已經跑了過來,霸主夏令姝的小腿:“母後,九皇叔來給我們上課,你送給九皇叔喝吧。”然後,他們也就可以喝九皇叔的份了。
“定唐王?”夏令姝抬頭望去。
明媚光輝中,隻能看到一抹淡到月白的青綠身影影影綽綽。待走近了,才發現此人麵如美玉,眸如碧珠,穿著白底淺青五爪蟒袍,係著墨玉扣腰帶,站在人前隻覺清風拂麵,不覺心曠神怡。
定唐王一手持書,一手持著板尺,疏朗淡笑,作揖道:“皇後娘娘,數月不見,身子可還好?”
夏令姝無法久站,等到嬤嬤攙扶著她在老位置上坐下了這才答話道:“托九王爺鴻福。”隨手看向他手中的書本,確是《孝經》,笑容頓了頓,轉向大皇子顧興雋問道:“方才在外麵就聽到你挨板子,可是嫌棄九皇叔的課說得不好?”
呃,大皇子剛剛笑逐顏開的臉色又苦了下去,嚅喏道:“不是,就是跟平日裏太傅們教的不同,聽起來有些驚世駭俗罷了。”
夏令姝點了點他的鼻尖:“一種米養百樣人,一種學問自然也有百種說法。你既然認為師傅教得不對,可你又怎麽認定你的才是對的?你能否指出哪裏不對,為何不對?說出來,大家探討的道理才是真理。單單就因為學問不同就直接否決了師傅的教導,可不是一位學子該有的行為。”
定唐王早年在外遊曆,見多識廣,養成了凡事從民眾角度考慮的習慣,很多想法都能夠讓皇家中人耳目一新,是新皇一輩中頂尖的人物。以往每年他大半的時間都是在大雁朝周邊各國走動,直到去年知道先皇病重這才長居皇宮,一直到協助太子即位。對於這位皇嫂的流言蜚語他聽過不少,最多的評論無非是八麵玲瓏,心思細密,行事大膽的一位世家小姐。六月定康王逼宮之前,他因為選妃之事見過這位嫂子,隔得遠,也沒說上幾句話,可從選定的妃子身上瞧來,是個知人善用的後宮之主。
現在再看,倒覺得對方十分有主見,不像尋常小姐們人雲亦雲。多了一份注目,他索性挑明了說:“其實,大皇子說得沒錯,本王的言論的確有些有違倫常。就拿《孝經》中喪親章來說,‘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這一句。先皇病逝,皇上不出三月即登基為帝,這是其一;先皇病重之時,皇上作為嫡子沒有日日奉湯藥於榻前,可見孝心不足為其二;其三,故皇後被戰亂波及仙逝,皇上不但沒有‘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連三日之後才用膳食都做不到,可見皇上是一位不孝之人。臣以家國天下為重反駁,最後認為皇上既然是天下之主,自然不能以常理而論。”
夏令姝聽得對方侃侃而談,隻垂目輕笑,一派恬靜的模樣。
大皇子耐不過她的沉默,不禁忐忑道:“皇兒錯了,母後切勿將這番話告訴父皇。”
定唐王摸摸大皇子的發頂,笑道:“皇後娘娘乃白鷺書院第一才女,自然明白這些話並無大逆不道之處。我們隻是討論,不是爭論。”若是鬧到了皇上麵前,那隻能是皇後心胸狹隘不容於小小的大皇子性命了。他停了一會兒,等不到夏令姝的問話,索性接著說了下去:“俗話說長兄若父,長姐如母。大皇子認為定康王與定永王、定壽王早已圈禁,可到底是天家子弟,既然皇兄無法為已故的父皇母後一盡孝道,不如就讓其三王代替皇兄守靈三十年。”
夏令姝偏頭望著他手中的板尺,細細數著上麵的刻度。
定唐王將整本《孝經》攤平在她的麵前:“微臣認為,趙王與皇兄曆來親厚,除了皇兄之外,趙王也算得上剩下的兄弟中頂當當的第一人。讓已經被圈禁的皇子去給父皇母後守靈,不如讓趙王在封地守孝三年,兄弟同心同德,相信趙王也會首肯,對不對?”
讓趙王守孝三年,還是去自己的封地!真正的好打算,他們一家人能否平平安安到封地還不一定呢,別逼宮的定康王等人還沒有老死,趙王就被江湖流寇給擊殺。到時候,皇上在流下兩滴熱淚發表一下慰問之情,然後安撫一下夏家,再過兩個月,就可以端了她這明媒正娶的皇後,一吐惡氣。
好打算,好冠冕堂皇的理由。
☆、第122章 正文完
秦衍之捂著腦袋:“我頭疼!”
魏溪笑眯眯的壓著他的肩膀:“解釋完了,頭自然就不疼了。”
秦衍之不捂著腦袋改成捂著臉了,半響才從指縫裏麵露出一雙眼睛:“你怎麽知道的?”
魏溪抬頭掃視了一遍雕刻精美的宮殿,慢悠悠的道:“人嘛,隱藏得再好也是個活物。隻要人活著就得吃喝拉撒,有時候是不小心掉下來的饅頭屑,有時候是盛夏的一滴汗,有時候是挪動時的一粒灰塵,隻要仔細些,很容易就發現他們的行跡。”
秦衍之咳嗽了一聲:“看樣子他們的本領還不夠出神入化,我會讓老甲嚴加調·教。”
魏溪:“老甲?”
秦衍之:“暗衛統領。”
魏溪點了點頭,又拋出一個震動他心神的問題:“他們從什麽時候就開始監視魏家了?”
秦衍之眼神都要發飄了。
說實話,會不會被她用銀針紮成豬頭?不說實話,今晚連床都沒法上了吧!
魏溪揪了揪他的耳垂,秦衍之一副甘願受罰的小模樣:“你醒來後沒多久。”
魏溪抓重點:“多久?”
秦衍之腦門都磕在桌沿上了:“幾個月吧。”
魏溪:“到底幾個月?”
秦衍之眼神一暗,探手握住了她的指尖一點點在自己的五指中摩擦。魏溪生下孩子後身子一直不大好,哪怕太醫們各種藥補食補,她的體溫一直都比旁人低一些。如今兩人十指相扣,秦衍之就像一團火包著一塊低溫的冰,怎麽揉怎麽捏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也許是秦衍之突如其來的低沉,魏溪到底沒有再逼問了。
當夜,秦衍之發瘋似的將她壓在床上無窮的索取,仿佛要印證什麽,鬧到半夜好不容易歇下,他就如同八爪魚似的將她整個人裹在了懷裏。
魏溪清晨醒來的時候發現他正目光沉沉的盯著自己。
“你一夜未曾歇息嗎?”
他眼下青黑一片,摟著她的姿勢與她睡著之前沒有絲毫的變化,隻是眉頭似乎比昨夜更加深了。
魏溪靜靜的對視了一會兒就起身去了偏殿,再迴來時,手中已經抱著哭泣的大女兒。
母女兩個站在床榻邊,問:“今日不上朝?”
秦衍之搖頭。
魏溪點頭:“很好。”一把將女兒放在了他的懷裏,“那今日虞安、虞齊和煩煩都歸你了。”
秦衍之一手抱著女兒,一手緊張的扣住她的腰肢:“你去哪裏?”
魏溪在他額頭印下一個吻,再親了親女兒的小臉蛋:“太醫院。中宮太悶了,我出去散散心。”
秦衍之手足無措:“我一個人沒法帶三個孩子!”
魏溪一邊穿上衣裳,一邊翻看孩子們的起居注,確定沒有問題後才丟到秦衍之的懷裏:“我平日裏也是一個人照顧他們,我這做娘親的都行,你這當爹的為什麽就不行?再說,你也不用時時刻刻看顧著他們,還有奶嬤嬤和宮人們呢。”
秦衍之急切的道:“我還有奏折沒看呢?”
魏溪讓宮女給她梳頭:“帶著孩子們一起看。”
秦衍之頑固抵抗:“我還要接見大臣!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各地藩王們都要麵聖,還有來述職的邊關將領。”
魏溪洗漱:“帝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帶煩煩一起去。虞安虞齊也可以去開開眼界,看看她們父皇的帝王英姿,日後他們會以你為驕傲的!”
“可是,”秦衍之趿著鞋,抱著女兒做著最後的掙紮,“我一宿未睡,現在很累很累了。”
魏溪吃著早點的動作一頓,捏了捏皇帝那常年養尊處優下顯得格外細滑的肌膚,疑惑問道:“陛下是感歎自己已經老了,精力不如以往了嗎?我記得前些年你處理了三日的政務還不肯睡覺,跑出宮找我遊皇城,去行宮獵場狩獵呢。如今才一夜未睡就起了魚尾紋,果然老了吧?要不要補補?牛鞭怎麽樣?虎鞭應該不錯,鹿鞭也應該有新鮮的了,我正好去太醫院替你選一根最大最長最新鮮的來,今晚就開始補吧。”
秦衍之:“……………………!”
大楚皇帝風中淩亂了好一會兒,趁著自己媳婦出門的那一瞬間,扒拉在鳳儀宮門口吼了一句:“你什麽時候迴來?”
得到的迴答是魏溪早已遠去的背影。
朝安殿內,小吳子捧著奏折不急不緩的念著,眼睛時不時瞥向地上搖搖晃晃蠕動的二個小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