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就問:“這誰在害相思呐?”
穆瑤滿懷希望的迴宮,可不會輕易耳語的放棄到手的機會,摟著皇帝的胳膊依偎著問:“臣妾與皇上一年未見,自然是臣妾相思入骨。”
皇帝哈哈大笑,問她在行宮住得可好,吃了什麽用了什麽,可有什麽新鮮好玩的事兒。
穆瑤一一說了:“姑母禮佛,大部分日子都是請了附近寺廟的高僧來講佛念經。山裏野味頗多,太後初一十五菩薩三誕日茹素外,其他時候不拘吃食,臣妾就隔三差五的去山裏打了些野味孝敬姑母。”
皇帝:“你還會狩獵?”
穆瑤笑道:“自然會。入冬之前臣妾還不小心獵了一隻白狐,用皮子給皇上縫了一條圍脖,皇上可別嫌棄。”
皇帝稱讚了一番穆瑤心靈手巧。
兩人算是一起長大,皇帝少時也在行宮住過,對行宮的記憶頗深,很有聊興。穆瑤自然是捧著皇帝的,皇帝想要聽什麽,她知無不言。其中也夾帶一些太後的近況,和自己在行宮的野趣,順便夾雜著對皇帝的思戀。因為要引起皇帝對她的改觀,著重說了自己在行宮的一些感悟,順道追憶一番兩人少年時候的事情,勾起皇帝的憐憫之心。
不得不說,效果不錯!特別是有伴奏的情況下,穆瑤在行宮的經曆很有一種分離兩地的相思之情,很容易讓人動情。
穆瑤眼看著皇帝望向她的目光越來越專注,傾聽她話語的神色越來越感慨,連連歎道:“讓你受苦了。”
兩個人的腦袋就要挨在一起時,隔壁宮室的琴聲戛然而止。
皇帝目光一動,直起了身子,看了眼漏鬥:“這麽晚了,朕去看看皇後。她最近起夜厲害,可別摔著了。”甩甩袖子,人就一溜煙的跑了。
穆瑤:“!”
派來支援穆瑤的嬤嬤急得跳腳:“還不去追?”
穆瑤捏了捏裙擺,哭道:“皇上那腿腳,我追得上嗎?難不成追到鳳儀宮去,把皇上硬生生的拖迴來?我還要臉不要臉了啊!”
於是,要臉的穆瑤跑去胡歆兒那邊,砸了她的古琴,啐了她一口唾沫:“連我的男人都勾,不要臉!”
胡歆兒指著對方的鼻子:“你!”你了個半天,到底把未盡的話給憋迴去了。
穆瑤能夠迴宮,說明太後在皇帝心裏還是有地位的,如果鬧得穆瑤太難看,太後突然跑迴來替自己的侄女撐腰的花怎麽辦!
胡歆兒忍住了,結果第二日皇帝來了她的寢宮。
皇帝一來就說餓,胡歆兒眼睛一亮,就問皇帝想吃什麽?
皇帝說:“不拘什麽,爽口就行。皇後重養生,飲食的規矩太多了,朕的嘴裏都要淡出鳥了。”
胡歆兒當即明白皇帝的話中話,這是抱怨皇後隻顧著自己,沒有顧及皇帝的偏好呢。所以,胡歆兒自己特意跑去了禦廚房,整出了小半桌辛辣可口的菜肴,酸甜辣輪番上陣,皇帝吃得頭冒熱汗,隻唿“過癮”,大手一揮,胡歆兒就得了不少的賞賜,大多是野味,看樣子皇帝是惦記上她的好手藝了。
胡歆兒有意軟語溫柔,眼如秋波,就像是攀附在大樹上的古藤,整個人都要依偎到皇帝懷裏的時候,皇帝倏地跳起來,捂著肚子“哎喲哎喲”的隻喊疼,一個時辰內蹲了三次馬桶,最後不得不請出太醫。
白術一把脈,眼珠子就瞪死人:“吃什麽了?”
皇帝捂著肚子半靠在床上,怯怯的道:“沒什麽,就一些尋常菜式而已。”
白術掏出手掌長的銀針,豎在他的肚皮上比劃:“尋常吃食會讓你腹痛如絞?忽悠太醫有意思嗎皇上,治不好您,受苦的也不是微臣。”
皇帝更加委屈了,看了看躲在屏風後麵焦慮的胡歆兒。
胡歆兒咬牙,半響才磨蹭著道:“興許不是食材的緣故。”
白術點頭:“知道,是下料太重了。皇上往日裏飲食很是清淡,突然吃了重辣,自然受不住。”刷刷刷開了方子,又紮了針暫時止痛,別有用心的刮了胡歆兒一眼才走了。
皇帝在胡歆兒這裏躺了一夜,胡歆兒就守在他床邊一宿沒合眼,到了清晨,皇帝整裝待發去盯著皇後用早膳了,胡歆兒才手軟腳軟的爬到自己的床榻上睡了一個白日,等到晚膳就看到穆瑤。
所謂情敵見麵,不是你撕了我就是我撕了你,兩個人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如果言語是刀,她們早就把對方戳成了篩子。
這之後皇帝足足調養了一個月,才重新在嬪妃們之間走動,這一次去了鄭七七的身邊。
具體如何,胡歆兒和穆瑤不知道,反正皇帝第二日是直接從鄭七七的寢宮出去上朝的,為此,胡歆兒和穆瑤還手挽手去找了鄭七七冷嘲熱諷一番。
鄭七七跟皇後一樣重視養生,不過皇後是在吃食藥理方麵,鄭七七拿手的是……習武。
皇帝上朝很早,天還沒亮呢,人剛走,鄭七七就提著大刀在院子裏耍開了。胡歆兒和穆瑤齊齊掛著一對黑眼圈來探聽敵情,說一句,那刀就從她們的耳邊、臉頰、肩膀或者臀邊、鞋旁擦身而過,險之又險。
胡歆兒冷哼:“君子動口不動手知道嗎?”
鄭七七收勢,冷笑:“我堂堂正正一個女兒家,打腫臉充什麽君子!”
虎虎生風,刷刷刷,圍著胡歆兒就耍了一套大刀,隻耍得胡歆兒心驚肉跳,是真的肉跳!
最後,胡歆兒和穆瑤達成共識,大罵鄭七七是個“粗人、莽夫”。
皇帝連續大半個月都寵幸了鄭七七,硬生生把餘下兩位嬪妃熬成了夜叉似的,一雙眼睛腫成了兔子。
然後,某一天皇帝興匆匆的跑去找皇後,一把將人推倒在榻上,擼起袖子就給她捏腰,捶腿,揉腳踝:“怎麽樣,舒服嗎?朕特意從良妃那兒學的,她家有一套特有的按摩手法,對腰腿酸痛腫脹很有效果。”
魏溪躺在榻上,被皇帝揉捏得直哼哼,不過一刻鍾就睡得尋周公去了。
因為懷了雙胎,她的肚子奇大無比,別人要到九十月才睡不好,她六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沒法平坦,基本都是側睡,半邊身子都僵了也不敢翻動。加上腹部的重量增加,壓迫下盤,她夜裏起夜逐漸爭奪,下肢水腫,連以前的鞋子都沒法穿了。
宮裏除了白術,其實還有善於婦科的老太醫。雙胎的孕婦實在太少,更加別說宮裏的嬪妃懷雙胎了,所以老太醫也相當緊張,幾乎日日早晚請安把脈,更是與白術一起找了不少的醫書研究討論。
接生的穩婆也早早的讓內務府備下了,還有奶娘,伺候小主人的嬤嬤宮女太監們。
皇帝體諒魏溪懷孕辛苦,一旦有官員內眷入宮,他都派人千叮萬囑讓她別太勞累,更是對負責宮務的內務府還有胡歆兒鄭七七兩位妃子耳提麵命,要求不能出一丁點差錯,否則整個後宮都要給新出生的小主人陪葬了。
皇後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心大,居然將這麽重要的事情全權交給了兩位嬪妃,自己隻是等她們去請安的時候偶爾問一兩句,再多是沒有了。
鄭七七還有點擔心:“這擔子太重了,臣妾怕不能勝任。”
皇後笑道:“凡事總有第一次。本宮也是第一次懷孕,宮裏卻不是第一次迎接新的皇嗣,總有些老人是做熟了,將她們提拉出來,可以給你們很多建議。”
胡歆兒倒是生過孩子,問題是,她當年其實也沒怎麽操心。因為當年宮裏不止有穆太後還有太皇太後,怎麽著,她們兩位老泰山不會拿嫡親的孫子曾孫子開玩笑。哦,也許開過玩笑,架不住兩位在宮裏的勢力半斤八兩,就算有什麽手腳,也被人暗中阻攔過了。
對待皇後的嫡子會如此,對待嬪妃們的就是另外一番態度了。
不過,哪怕她對此事十拿九穩,她也不可能為魏溪的孩子保駕護航。生不生得出,保不保得住與她都沒有關係。
至於皇帝的怒火,她怕什麽呢?如果魏溪就此母子雙亡,她才有得勝的機會。
機會?!
機會啊!
魏溪這一胎也的確艱難,從白術把出雙胎起,她就沒有一日停下過腳步。
坐胎滿了三個月後,她就開始每日裏繞著鳳儀宮內院走兩萬步。整個後宮,昭熹殿是最高的宮殿,其次就是鳳儀宮,每個宮殿前都有一百八十八和九十九台階不等。魏溪每日由人攙扶著來返不下二十迴,到了八個月的時候,她幾乎要抱著肚子才能爬上台階了。九十月的時候,白術生怕她出意外,更是暫住在旁邊的偏殿,一到她開始散步的時辰,就備著藥箱目光炯炯的盯著。
好在孩子是在五月生產,春日早過,酷夏還沒來臨,就算這樣爬了不到一炷香的時辰,魏溪就滿頭大汗,雙腿直跪,幾乎是步步被人拖著爬上了階梯。這麽鍛煉了大半年,別說魏溪如何了,就連負責攙扶著她爬台階的宮女都練出了不小的臂力。
因為是雙胎,太醫院斷定不會足月生產,故而別說是太醫院如臨大敵了,就連臣子們也是日日等著宮裏的消息。
皇帝到了第八個月的時候就日日宿在了鳳儀宮。每日裏下朝,在朝安殿召見了臣子們後,晌午就急急忙忙去鳳儀宮陪著魏溪一起用午膳,飯後消食基本是散步,偶爾說一說朝中發生的大小事。
魏家三兄弟都請旨去外地任職,皇帝留中了,準備等魏溪順產後再安排。再有就是魏海魏江兩兄弟的大婚,魏溪她三哥的二婚。
魏夫人知道女兒懷胎辛苦,也時常入宮來陪她說說話。宮外命婦們請安也是盡量簡短的說,過節宮裏的安排魏溪倒是過問一兩句,大部分都是內務府總管在安排,兩宮嬪妃總攬。
魏夫人還帶來一些民間辨明胎兒性別的法子。
比如肚子是圓是尖啊,肚臍是內陷還是外翻啊,酸男辣女啊各種民間傳言,魏溪聽過就罷。
倒是皇帝興致勃勃,盯著她的日常吃食記錄了很久。都說孕婦懷孕後口味變得很奇怪,魏溪喜歡上了母親偶爾醃製的一種紫蘇梅幹,梅子幹酸酸甜甜很是開胃。
魏夫人幹脆抱了好幾壇入宮,並道:“家裏兒媳當年就很愛吃,娘娘也喜歡的話,說不定腹中懷的是皇子。”
皇帝最近也愛尋摸著魏溪的零嘴吃,不拘什麽,就覺得梓童愛的食物他也喜歡,而且的確是爽口。結果,等到閉眼摸了那梅幹吃了後,他的牙槽都差點酸掉了。
從那之後,魏夫人送來的東西隻有更酸的,連紫蘇咬在嘴裏都酸得他皺鼻子。後來,魏溪愛上了麵條,各種各樣的麵條,用高湯做底,粗麵細麵雞蛋麵玉米麵,上麵鋪上一層厚厚的肉片,雞鴨魚蝦等等,再用熱油過一遍辣子,灑上蔥花香油,吃在嘴裏那個爽。
哦,不要放那麽多陳醋就好了。
皇帝湊過去吃一口,打嗝都帶著一股子酸味。
所有人都打點起精神等著皇後生產,八個月的時候太醫院就什麽東西都備齊了,院裏懂得婦科和兒科的太醫全都被安排在了右殿,負責照顧皇嗣的奶娘嬤嬤等人在另一邊左殿。九個月的時候,連生產要用的催產藥材,吊命的人參,還有諸多滋補的補品也全部運了過來,專門整了一個小耳房儲備著。十月的時候,所有人兩班製,一班人醒著,一班人就睡著。醒著的人自然是豎起耳朵傾聽正殿的風吹草動,隻要一聲驚唿,所有人就會以百米衝刺的速度有條不紊的開始張羅生產之事;睡著的人眼睛是閉著了,人也不見得真正睡沉了,哪怕睡著了那也是夜夜夢見皇後生產之事,好幾次半夜驚坐起,抓著外衫就往正殿跑,跑到門口才被太監們攔住,兩夥人都生無可戀的臉。
眼看著到了預產的日子,所有人都在內心呐喊:皇後啊,您怎麽還不發作啊!皇嗣啊,您們的性子到底有多拖遝,外麵的人都急得冒火泡了。
皇帝也成了熱鍋上螞蟻,每日去上朝前都要摸一摸皇後的肚子,覆在上麵傾聽一下裏麵的動靜,偶爾把雙唇貼在肚皮上嘮叨:“兒砸啊,裏麵熱不熱啊,舒服不舒服啊,手腳伸展得開嗎?快出來呀,父皇等著抱抱你們,親親你們,帶你們去抓魚狩獵啦!”
預產日子過的第一天,所有人徹夜未眠,皇後吃了五頓,西瓜啃了兩個。
預產日子過了的第二天,所有人眼眶發紅,坐立不安,皇後吃了六頓,西瓜啃了一個,葡萄兩斤。
預產日子過了的第三天,所有人雙目無神,猶如行屍走肉,口幹舌燥,皇後的早膳吃了兩籠蝦餃,一大碗酸辣牛肉雞湯麵,一碗燕窩羹,一碗雜糧粥,還有若幹時令鮮果。
皇帝才剛剛下朝,正在朝安殿接見朝臣商量政務,小吳子聽得殿外嘚嘚嘚的急促腳步聲,跑出去一看,傳話的太監幾乎要跑斷氣了:“皇後,要……要生了。”
皇帝禦筆也丟了,玉璽被撞歪了,人還差點被門檻絆了一跤,按著腦袋頂的金冠一邊跑一邊問:“太醫們呢,穩婆呢,奶娘呢……”
整個皇宮隨著那一聲驚唿,就如同滴入辣油裏麵的白糖,吱吱吱的發出清甜又麻辣的滋味。
胡歆兒原本還保持著完美的步伐不緊不慢的往鳳儀宮走,鄭七七已經發揮了習武之人的特有敏捷,一步跳五級台階,抬手就可以翻閱雕欄畫棟的石欄,一陣風的就把胡歆兒給拋在了身後。
穆瑤也提著裙擺,身後跟著一群宮女,像是群鴨橫路似的,扭腰擺臀衣袂翻飛,浩浩蕩蕩的扭去了中宮。
胡歆兒:“……”
大宮女也替她提起裙擺:“娘娘,您也快些吧,等會皇上也會提前到了。”
皇帝可是從前庭去中宮,比後宮這群妃子們的距離遠多了,就這樣胡歆兒還落在後麵,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可就有得好看了。
後宮裏的人從四麵八方匯聚往中宮,就像蜜蜂們趕往蜂巢般,密密麻麻。
胡歆兒剛剛踏入中宮,一句問話還沒出口,內殿的嬤嬤就抱出來一個孩子,對皇帝不停的鞠躬:“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是位公主。”
胡歆兒一口氣就歇下了,公主,還好還好。
不對,不是雙胎嗎?
還有,不是第一胎都很艱難嗎?這才多久,怎麽這麽快就生了?她那身子骨也沒見得有多好生養吧?盆骨都沒我的大。
感歎還沒完呢,又一個婆子抱著孩子出來,賀喜:“皇上大喜,再添一位公主。”
皇帝左手一個女兒,右手一個女兒,左邊親親一下右邊親親一下,哈哈大笑。
胡歆兒上前一步,借著繈褓的縫隙瞥見裏麵孩子紅彤彤的臉,捂嘴笑道:“都說女兒肖父,皇上今得雙珠,可謂雙喜臨門了。”
一口女兒,一口雙珠,一口雙喜臨門,宮裏的人哪個不是人精,鄭七七直接撇嘴,穆瑤低垂著頭看不出神色,其他在座的太醫們臉上的神情更是精彩紛呈。
皇帝反像沒聽出裏麵的深意,一邊大手一揮,“賞賞賞”個不停,一邊掂量著懷中孩子的重量,一邊還問:“皇後呢,如何了?”
餘下的太醫有人接過孩子給開始把脈,有人站在內殿門口聽裏麵穩婆的匯報,然後也不知是哪裏來的一聲驚唿:“還有一個!”
皇帝一愣:“什麽還有一個?”
老太醫抖著胡子:“娘娘懷的不是雙胞,而是三胞胎!”
皇帝手一顫,差點把懷裏的孩子都給掉了下去:“三,三……三胞胎!”
內殿穩婆的聲音都在抖,一個老太醫已經耐不住對方的無知跑進去了,隔了一會兒沒人出來又一個老太醫進去了,再過了半柱香,原本還穩如泰山的太醫們魚貫而入。
穆瑤滿懷希望的迴宮,可不會輕易耳語的放棄到手的機會,摟著皇帝的胳膊依偎著問:“臣妾與皇上一年未見,自然是臣妾相思入骨。”
皇帝哈哈大笑,問她在行宮住得可好,吃了什麽用了什麽,可有什麽新鮮好玩的事兒。
穆瑤一一說了:“姑母禮佛,大部分日子都是請了附近寺廟的高僧來講佛念經。山裏野味頗多,太後初一十五菩薩三誕日茹素外,其他時候不拘吃食,臣妾就隔三差五的去山裏打了些野味孝敬姑母。”
皇帝:“你還會狩獵?”
穆瑤笑道:“自然會。入冬之前臣妾還不小心獵了一隻白狐,用皮子給皇上縫了一條圍脖,皇上可別嫌棄。”
皇帝稱讚了一番穆瑤心靈手巧。
兩人算是一起長大,皇帝少時也在行宮住過,對行宮的記憶頗深,很有聊興。穆瑤自然是捧著皇帝的,皇帝想要聽什麽,她知無不言。其中也夾帶一些太後的近況,和自己在行宮的野趣,順便夾雜著對皇帝的思戀。因為要引起皇帝對她的改觀,著重說了自己在行宮的一些感悟,順道追憶一番兩人少年時候的事情,勾起皇帝的憐憫之心。
不得不說,效果不錯!特別是有伴奏的情況下,穆瑤在行宮的經曆很有一種分離兩地的相思之情,很容易讓人動情。
穆瑤眼看著皇帝望向她的目光越來越專注,傾聽她話語的神色越來越感慨,連連歎道:“讓你受苦了。”
兩個人的腦袋就要挨在一起時,隔壁宮室的琴聲戛然而止。
皇帝目光一動,直起了身子,看了眼漏鬥:“這麽晚了,朕去看看皇後。她最近起夜厲害,可別摔著了。”甩甩袖子,人就一溜煙的跑了。
穆瑤:“!”
派來支援穆瑤的嬤嬤急得跳腳:“還不去追?”
穆瑤捏了捏裙擺,哭道:“皇上那腿腳,我追得上嗎?難不成追到鳳儀宮去,把皇上硬生生的拖迴來?我還要臉不要臉了啊!”
於是,要臉的穆瑤跑去胡歆兒那邊,砸了她的古琴,啐了她一口唾沫:“連我的男人都勾,不要臉!”
胡歆兒指著對方的鼻子:“你!”你了個半天,到底把未盡的話給憋迴去了。
穆瑤能夠迴宮,說明太後在皇帝心裏還是有地位的,如果鬧得穆瑤太難看,太後突然跑迴來替自己的侄女撐腰的花怎麽辦!
胡歆兒忍住了,結果第二日皇帝來了她的寢宮。
皇帝一來就說餓,胡歆兒眼睛一亮,就問皇帝想吃什麽?
皇帝說:“不拘什麽,爽口就行。皇後重養生,飲食的規矩太多了,朕的嘴裏都要淡出鳥了。”
胡歆兒當即明白皇帝的話中話,這是抱怨皇後隻顧著自己,沒有顧及皇帝的偏好呢。所以,胡歆兒自己特意跑去了禦廚房,整出了小半桌辛辣可口的菜肴,酸甜辣輪番上陣,皇帝吃得頭冒熱汗,隻唿“過癮”,大手一揮,胡歆兒就得了不少的賞賜,大多是野味,看樣子皇帝是惦記上她的好手藝了。
胡歆兒有意軟語溫柔,眼如秋波,就像是攀附在大樹上的古藤,整個人都要依偎到皇帝懷裏的時候,皇帝倏地跳起來,捂著肚子“哎喲哎喲”的隻喊疼,一個時辰內蹲了三次馬桶,最後不得不請出太醫。
白術一把脈,眼珠子就瞪死人:“吃什麽了?”
皇帝捂著肚子半靠在床上,怯怯的道:“沒什麽,就一些尋常菜式而已。”
白術掏出手掌長的銀針,豎在他的肚皮上比劃:“尋常吃食會讓你腹痛如絞?忽悠太醫有意思嗎皇上,治不好您,受苦的也不是微臣。”
皇帝更加委屈了,看了看躲在屏風後麵焦慮的胡歆兒。
胡歆兒咬牙,半響才磨蹭著道:“興許不是食材的緣故。”
白術點頭:“知道,是下料太重了。皇上往日裏飲食很是清淡,突然吃了重辣,自然受不住。”刷刷刷開了方子,又紮了針暫時止痛,別有用心的刮了胡歆兒一眼才走了。
皇帝在胡歆兒這裏躺了一夜,胡歆兒就守在他床邊一宿沒合眼,到了清晨,皇帝整裝待發去盯著皇後用早膳了,胡歆兒才手軟腳軟的爬到自己的床榻上睡了一個白日,等到晚膳就看到穆瑤。
所謂情敵見麵,不是你撕了我就是我撕了你,兩個人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如果言語是刀,她們早就把對方戳成了篩子。
這之後皇帝足足調養了一個月,才重新在嬪妃們之間走動,這一次去了鄭七七的身邊。
具體如何,胡歆兒和穆瑤不知道,反正皇帝第二日是直接從鄭七七的寢宮出去上朝的,為此,胡歆兒和穆瑤還手挽手去找了鄭七七冷嘲熱諷一番。
鄭七七跟皇後一樣重視養生,不過皇後是在吃食藥理方麵,鄭七七拿手的是……習武。
皇帝上朝很早,天還沒亮呢,人剛走,鄭七七就提著大刀在院子裏耍開了。胡歆兒和穆瑤齊齊掛著一對黑眼圈來探聽敵情,說一句,那刀就從她們的耳邊、臉頰、肩膀或者臀邊、鞋旁擦身而過,險之又險。
胡歆兒冷哼:“君子動口不動手知道嗎?”
鄭七七收勢,冷笑:“我堂堂正正一個女兒家,打腫臉充什麽君子!”
虎虎生風,刷刷刷,圍著胡歆兒就耍了一套大刀,隻耍得胡歆兒心驚肉跳,是真的肉跳!
最後,胡歆兒和穆瑤達成共識,大罵鄭七七是個“粗人、莽夫”。
皇帝連續大半個月都寵幸了鄭七七,硬生生把餘下兩位嬪妃熬成了夜叉似的,一雙眼睛腫成了兔子。
然後,某一天皇帝興匆匆的跑去找皇後,一把將人推倒在榻上,擼起袖子就給她捏腰,捶腿,揉腳踝:“怎麽樣,舒服嗎?朕特意從良妃那兒學的,她家有一套特有的按摩手法,對腰腿酸痛腫脹很有效果。”
魏溪躺在榻上,被皇帝揉捏得直哼哼,不過一刻鍾就睡得尋周公去了。
因為懷了雙胎,她的肚子奇大無比,別人要到九十月才睡不好,她六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沒法平坦,基本都是側睡,半邊身子都僵了也不敢翻動。加上腹部的重量增加,壓迫下盤,她夜裏起夜逐漸爭奪,下肢水腫,連以前的鞋子都沒法穿了。
宮裏除了白術,其實還有善於婦科的老太醫。雙胎的孕婦實在太少,更加別說宮裏的嬪妃懷雙胎了,所以老太醫也相當緊張,幾乎日日早晚請安把脈,更是與白術一起找了不少的醫書研究討論。
接生的穩婆也早早的讓內務府備下了,還有奶娘,伺候小主人的嬤嬤宮女太監們。
皇帝體諒魏溪懷孕辛苦,一旦有官員內眷入宮,他都派人千叮萬囑讓她別太勞累,更是對負責宮務的內務府還有胡歆兒鄭七七兩位妃子耳提麵命,要求不能出一丁點差錯,否則整個後宮都要給新出生的小主人陪葬了。
皇後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心大,居然將這麽重要的事情全權交給了兩位嬪妃,自己隻是等她們去請安的時候偶爾問一兩句,再多是沒有了。
鄭七七還有點擔心:“這擔子太重了,臣妾怕不能勝任。”
皇後笑道:“凡事總有第一次。本宮也是第一次懷孕,宮裏卻不是第一次迎接新的皇嗣,總有些老人是做熟了,將她們提拉出來,可以給你們很多建議。”
胡歆兒倒是生過孩子,問題是,她當年其實也沒怎麽操心。因為當年宮裏不止有穆太後還有太皇太後,怎麽著,她們兩位老泰山不會拿嫡親的孫子曾孫子開玩笑。哦,也許開過玩笑,架不住兩位在宮裏的勢力半斤八兩,就算有什麽手腳,也被人暗中阻攔過了。
對待皇後的嫡子會如此,對待嬪妃們的就是另外一番態度了。
不過,哪怕她對此事十拿九穩,她也不可能為魏溪的孩子保駕護航。生不生得出,保不保得住與她都沒有關係。
至於皇帝的怒火,她怕什麽呢?如果魏溪就此母子雙亡,她才有得勝的機會。
機會?!
機會啊!
魏溪這一胎也的確艱難,從白術把出雙胎起,她就沒有一日停下過腳步。
坐胎滿了三個月後,她就開始每日裏繞著鳳儀宮內院走兩萬步。整個後宮,昭熹殿是最高的宮殿,其次就是鳳儀宮,每個宮殿前都有一百八十八和九十九台階不等。魏溪每日由人攙扶著來返不下二十迴,到了八個月的時候,她幾乎要抱著肚子才能爬上台階了。九十月的時候,白術生怕她出意外,更是暫住在旁邊的偏殿,一到她開始散步的時辰,就備著藥箱目光炯炯的盯著。
好在孩子是在五月生產,春日早過,酷夏還沒來臨,就算這樣爬了不到一炷香的時辰,魏溪就滿頭大汗,雙腿直跪,幾乎是步步被人拖著爬上了階梯。這麽鍛煉了大半年,別說魏溪如何了,就連負責攙扶著她爬台階的宮女都練出了不小的臂力。
因為是雙胎,太醫院斷定不會足月生產,故而別說是太醫院如臨大敵了,就連臣子們也是日日等著宮裏的消息。
皇帝到了第八個月的時候就日日宿在了鳳儀宮。每日裏下朝,在朝安殿召見了臣子們後,晌午就急急忙忙去鳳儀宮陪著魏溪一起用午膳,飯後消食基本是散步,偶爾說一說朝中發生的大小事。
魏家三兄弟都請旨去外地任職,皇帝留中了,準備等魏溪順產後再安排。再有就是魏海魏江兩兄弟的大婚,魏溪她三哥的二婚。
魏夫人知道女兒懷胎辛苦,也時常入宮來陪她說說話。宮外命婦們請安也是盡量簡短的說,過節宮裏的安排魏溪倒是過問一兩句,大部分都是內務府總管在安排,兩宮嬪妃總攬。
魏夫人還帶來一些民間辨明胎兒性別的法子。
比如肚子是圓是尖啊,肚臍是內陷還是外翻啊,酸男辣女啊各種民間傳言,魏溪聽過就罷。
倒是皇帝興致勃勃,盯著她的日常吃食記錄了很久。都說孕婦懷孕後口味變得很奇怪,魏溪喜歡上了母親偶爾醃製的一種紫蘇梅幹,梅子幹酸酸甜甜很是開胃。
魏夫人幹脆抱了好幾壇入宮,並道:“家裏兒媳當年就很愛吃,娘娘也喜歡的話,說不定腹中懷的是皇子。”
皇帝最近也愛尋摸著魏溪的零嘴吃,不拘什麽,就覺得梓童愛的食物他也喜歡,而且的確是爽口。結果,等到閉眼摸了那梅幹吃了後,他的牙槽都差點酸掉了。
從那之後,魏夫人送來的東西隻有更酸的,連紫蘇咬在嘴裏都酸得他皺鼻子。後來,魏溪愛上了麵條,各種各樣的麵條,用高湯做底,粗麵細麵雞蛋麵玉米麵,上麵鋪上一層厚厚的肉片,雞鴨魚蝦等等,再用熱油過一遍辣子,灑上蔥花香油,吃在嘴裏那個爽。
哦,不要放那麽多陳醋就好了。
皇帝湊過去吃一口,打嗝都帶著一股子酸味。
所有人都打點起精神等著皇後生產,八個月的時候太醫院就什麽東西都備齊了,院裏懂得婦科和兒科的太醫全都被安排在了右殿,負責照顧皇嗣的奶娘嬤嬤等人在另一邊左殿。九個月的時候,連生產要用的催產藥材,吊命的人參,還有諸多滋補的補品也全部運了過來,專門整了一個小耳房儲備著。十月的時候,所有人兩班製,一班人醒著,一班人就睡著。醒著的人自然是豎起耳朵傾聽正殿的風吹草動,隻要一聲驚唿,所有人就會以百米衝刺的速度有條不紊的開始張羅生產之事;睡著的人眼睛是閉著了,人也不見得真正睡沉了,哪怕睡著了那也是夜夜夢見皇後生產之事,好幾次半夜驚坐起,抓著外衫就往正殿跑,跑到門口才被太監們攔住,兩夥人都生無可戀的臉。
眼看著到了預產的日子,所有人都在內心呐喊:皇後啊,您怎麽還不發作啊!皇嗣啊,您們的性子到底有多拖遝,外麵的人都急得冒火泡了。
皇帝也成了熱鍋上螞蟻,每日去上朝前都要摸一摸皇後的肚子,覆在上麵傾聽一下裏麵的動靜,偶爾把雙唇貼在肚皮上嘮叨:“兒砸啊,裏麵熱不熱啊,舒服不舒服啊,手腳伸展得開嗎?快出來呀,父皇等著抱抱你們,親親你們,帶你們去抓魚狩獵啦!”
預產日子過的第一天,所有人徹夜未眠,皇後吃了五頓,西瓜啃了兩個。
預產日子過了的第二天,所有人眼眶發紅,坐立不安,皇後吃了六頓,西瓜啃了一個,葡萄兩斤。
預產日子過了的第三天,所有人雙目無神,猶如行屍走肉,口幹舌燥,皇後的早膳吃了兩籠蝦餃,一大碗酸辣牛肉雞湯麵,一碗燕窩羹,一碗雜糧粥,還有若幹時令鮮果。
皇帝才剛剛下朝,正在朝安殿接見朝臣商量政務,小吳子聽得殿外嘚嘚嘚的急促腳步聲,跑出去一看,傳話的太監幾乎要跑斷氣了:“皇後,要……要生了。”
皇帝禦筆也丟了,玉璽被撞歪了,人還差點被門檻絆了一跤,按著腦袋頂的金冠一邊跑一邊問:“太醫們呢,穩婆呢,奶娘呢……”
整個皇宮隨著那一聲驚唿,就如同滴入辣油裏麵的白糖,吱吱吱的發出清甜又麻辣的滋味。
胡歆兒原本還保持著完美的步伐不緊不慢的往鳳儀宮走,鄭七七已經發揮了習武之人的特有敏捷,一步跳五級台階,抬手就可以翻閱雕欄畫棟的石欄,一陣風的就把胡歆兒給拋在了身後。
穆瑤也提著裙擺,身後跟著一群宮女,像是群鴨橫路似的,扭腰擺臀衣袂翻飛,浩浩蕩蕩的扭去了中宮。
胡歆兒:“……”
大宮女也替她提起裙擺:“娘娘,您也快些吧,等會皇上也會提前到了。”
皇帝可是從前庭去中宮,比後宮這群妃子們的距離遠多了,就這樣胡歆兒還落在後麵,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可就有得好看了。
後宮裏的人從四麵八方匯聚往中宮,就像蜜蜂們趕往蜂巢般,密密麻麻。
胡歆兒剛剛踏入中宮,一句問話還沒出口,內殿的嬤嬤就抱出來一個孩子,對皇帝不停的鞠躬:“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是位公主。”
胡歆兒一口氣就歇下了,公主,還好還好。
不對,不是雙胎嗎?
還有,不是第一胎都很艱難嗎?這才多久,怎麽這麽快就生了?她那身子骨也沒見得有多好生養吧?盆骨都沒我的大。
感歎還沒完呢,又一個婆子抱著孩子出來,賀喜:“皇上大喜,再添一位公主。”
皇帝左手一個女兒,右手一個女兒,左邊親親一下右邊親親一下,哈哈大笑。
胡歆兒上前一步,借著繈褓的縫隙瞥見裏麵孩子紅彤彤的臉,捂嘴笑道:“都說女兒肖父,皇上今得雙珠,可謂雙喜臨門了。”
一口女兒,一口雙珠,一口雙喜臨門,宮裏的人哪個不是人精,鄭七七直接撇嘴,穆瑤低垂著頭看不出神色,其他在座的太醫們臉上的神情更是精彩紛呈。
皇帝反像沒聽出裏麵的深意,一邊大手一揮,“賞賞賞”個不停,一邊掂量著懷中孩子的重量,一邊還問:“皇後呢,如何了?”
餘下的太醫有人接過孩子給開始把脈,有人站在內殿門口聽裏麵穩婆的匯報,然後也不知是哪裏來的一聲驚唿:“還有一個!”
皇帝一愣:“什麽還有一個?”
老太醫抖著胡子:“娘娘懷的不是雙胞,而是三胞胎!”
皇帝手一顫,差點把懷裏的孩子都給掉了下去:“三,三……三胞胎!”
內殿穩婆的聲音都在抖,一個老太醫已經耐不住對方的無知跑進去了,隔了一會兒沒人出來又一個老太醫進去了,再過了半柱香,原本還穩如泰山的太醫們魚貫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