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恆之一步邁出,越過瀑布,來到一個奇怪的地方。
眼前赫然出現一個地底湖,包藏在一個龐大之極的地底岩洞內,岩頂離湖麵至少有五十至六十丈的高度,地底湖驟然看來就像個無邊無際的大海,隻在極遠處才隱約見到岩壁。
四周壁上長滿了奇花異草,五色燦爛,岩壁上時有裂開大洞,地底的清泉衝奔而出,形成四五十條長長飛濺下來的瀑布,有些長達七十丈外,轟然有聲,蔚為奇觀,令這龐大的地底空間,充斥了聲音和動感。
離這裏五裏遠的湖心中,有一座孤獨的岩石島,整個小島被一座龐大之極的建築物所覆蓋,那裏,便是戰神殿。
這座湖心的岩石島,似乎隻是為作這巨殿的基石而存在,方圓半裏的孤島八成為這龐大無匹的大殿所遮蓋,巨型建築像極了一個巨大的中空正方石,成為這地底世界的中心。
通往正門有一道長階,層層上升。怕有千級之多,使很這幢地底大殿高踞於上。
石階最下麵的幾階,沉浸在湖水裏,有一隻長丈餘高八尺的大石龜,伏在石階的最底處,似是剛要離水上岸,後腳還浸在水裏,昂首朝向高高在上的正門,造型雄渾有力,巧奪天工。
陳恆之走近數步,石龜背上隱見圖形,錯綜複雜。
他沒有仔細觀看,直接上了這上千層之多的台階,來到大殿入口前,隻見入口處有一方石刻題匾,匾上刻著“戰神殿”三個大字,每個字都有一丈見方。
“戰神殿!”
陳恆之自襯:“等了這麽多年,終於等到了,你可不要讓我失望!”
舉步邁入殿中,映入眼簾的是無邊無際的空間,大殿前端和左右兩旁的殿璧,離他至少有四十丈的距離,自己便像螻蟻那般渺小。
在對正入口的巨壁上,由上至下鑿刻了一行大篆,從殿頂直排而下,首尾相隔最少有三十丈外,每個字都有丈許見方,刻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十個大字。
大殿籠罩在柔和的青光底下,與出口透進的紅光,相映成趣。
陳恆之抬頭望向頭頂,在離地四十餘丈高的殿頂中心,鑲嵌著一塊圓形的物體,約有兩丈直徑,散發出青黃的光線,彷若一個室內的太陽,使整個大殿沐浴在萬道青黃光之下。
以光源為中心,殿頂畫了一個直徑達二十丈的大圓,和秘道入口處的星圖一樣,隻不過卻大上了幾倍,將大殿覆蓋在無限的星空底下。
整個大殿,不見一柱,不見一物,中心位置上,有一個兩丈許見方的浮雕,左右兩邊牆壁上,亦有二十四個丈許見方的浮雕圖,加上中心位置的浮雕圖,剛好是四十九個。
正中心的那幅浮雕,雕工精美。
上麵刻著的,是一個身穿奇怪甲胄、麵上覆蓋麵具的天神。
天神的胯下坐著一條以龍非龍的怪物,從九片裂開了的厚雲由左上角穿飛而下,直撲向右下角一個血紅的大火球,每一片厚雲旁邊,由上而下寫著九重天、八重天,直至最低的一重天。
浮雕的上方有五個大字:“戰神圖錄一”
陳恆之臉上立即露出欣喜之色,他盤膝而坐,開始參悟石雕上的壁畫。
與此同時,外界。
東都洛陽。
楊倓正在禦書房處理公務,殿外的內侍太監敲了敲門,高聲說道:“啟稟聖上,八百裏加急來報。”
“念!”
“是,長安城外突然出現一個大洞,帝師大人現身,並已進入大洞中,據鎮國公所言,洞下極有可能是傳說中的戰神殿。”
楊倓驚訝的小聲道:“師尊出現了?”
隨後片刻,他對跪在地上的內侍吩咐道:“傳旨,令國丈、武威侯、寧德侯即刻進宮議事!”
不一會,宋缺、寇仲、徐子陵在門外行禮,楊倓雙手虛扶道:“國丈、兩位師弟不必多禮,請坐。”
來到書房,三人行禮後,各自落座,卻聽得首位上的楊倓說道:“師尊出現了,戰神殿也出現了!”
“什麽!”
寇仲謔的一下,又站了起來,他詫異的問道:“聖上此言可當真?”
宋缺和徐子陵也是目光炯炯的看向楊倓,等待著他的迴答。
楊倓點了點頭道:“不錯,朕剛剛收到八百裏急報,便把你們都找了過來。”
宋缺沉吟道:“如此看來,帝師大人一直在等待戰神殿的出世,否則,也不至於數年前就告老歸隱。”
楊倓點頭道:“國丈說的不錯,自從西征結束後,師尊便向朕辭行,朕還以為他老人家就要返迴上界,卻聽得他說要等待一件寶物出世,如今看來,便是這戰神殿無疑。”
寇仲出聲問道:“聖上,我們是否要去長安看看,微臣怕師尊從戰神殿出來後,會直接離開,我們怕是最後的一麵都見不到了。”
楊倓臉色微變,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一點。
他想了想,說道:“也不知道師尊需要在殿內呆多久,若是十天半月倒是無妨,萬一要是數年之久,那…”
一直默不出聲的徐子陵突然說道:“聖上,不如由我和仲哥兒兩人去長安城守著,便是有什麽事,也好及時處理。”
宋缺點了點頭附和道:“老夫也去吧。”
楊倓連忙攔了下來,說道:“兩位師弟去一趟也好,國丈就不用了吧,皇後若是問起,我也不好交待呀。”
說起自己的女兒,宋缺臉色緩和了下來,他想了想,迴道:“也罷,老夫就不去了,不過,武威侯、寧德侯,若是你們見到帝師大人,務必請他迴京一趟,如何?”
寇仲和徐子陵對視一眼,點頭應了下來。
外界的紛紛攘攘,並沒有影響到陳恆之。
他的心神沉浸在四十九塊浮雕中,他仿佛進入了一個奇異的境界,無窮無盡的天地靈氣包裹住了他,無始無終,渾然無間。
在陳恆之的感悟中,這四十九塊浮雕上所刻畫的圖案,並不是所謂的武功秘笈。
而是武學理念,簡單的來說,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若是天資聰穎者,自可從浮雕中悟出最適合自己的神功秘典。
眼前赫然出現一個地底湖,包藏在一個龐大之極的地底岩洞內,岩頂離湖麵至少有五十至六十丈的高度,地底湖驟然看來就像個無邊無際的大海,隻在極遠處才隱約見到岩壁。
四周壁上長滿了奇花異草,五色燦爛,岩壁上時有裂開大洞,地底的清泉衝奔而出,形成四五十條長長飛濺下來的瀑布,有些長達七十丈外,轟然有聲,蔚為奇觀,令這龐大的地底空間,充斥了聲音和動感。
離這裏五裏遠的湖心中,有一座孤獨的岩石島,整個小島被一座龐大之極的建築物所覆蓋,那裏,便是戰神殿。
這座湖心的岩石島,似乎隻是為作這巨殿的基石而存在,方圓半裏的孤島八成為這龐大無匹的大殿所遮蓋,巨型建築像極了一個巨大的中空正方石,成為這地底世界的中心。
通往正門有一道長階,層層上升。怕有千級之多,使很這幢地底大殿高踞於上。
石階最下麵的幾階,沉浸在湖水裏,有一隻長丈餘高八尺的大石龜,伏在石階的最底處,似是剛要離水上岸,後腳還浸在水裏,昂首朝向高高在上的正門,造型雄渾有力,巧奪天工。
陳恆之走近數步,石龜背上隱見圖形,錯綜複雜。
他沒有仔細觀看,直接上了這上千層之多的台階,來到大殿入口前,隻見入口處有一方石刻題匾,匾上刻著“戰神殿”三個大字,每個字都有一丈見方。
“戰神殿!”
陳恆之自襯:“等了這麽多年,終於等到了,你可不要讓我失望!”
舉步邁入殿中,映入眼簾的是無邊無際的空間,大殿前端和左右兩旁的殿璧,離他至少有四十丈的距離,自己便像螻蟻那般渺小。
在對正入口的巨壁上,由上至下鑿刻了一行大篆,從殿頂直排而下,首尾相隔最少有三十丈外,每個字都有丈許見方,刻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十個大字。
大殿籠罩在柔和的青光底下,與出口透進的紅光,相映成趣。
陳恆之抬頭望向頭頂,在離地四十餘丈高的殿頂中心,鑲嵌著一塊圓形的物體,約有兩丈直徑,散發出青黃的光線,彷若一個室內的太陽,使整個大殿沐浴在萬道青黃光之下。
以光源為中心,殿頂畫了一個直徑達二十丈的大圓,和秘道入口處的星圖一樣,隻不過卻大上了幾倍,將大殿覆蓋在無限的星空底下。
整個大殿,不見一柱,不見一物,中心位置上,有一個兩丈許見方的浮雕,左右兩邊牆壁上,亦有二十四個丈許見方的浮雕圖,加上中心位置的浮雕圖,剛好是四十九個。
正中心的那幅浮雕,雕工精美。
上麵刻著的,是一個身穿奇怪甲胄、麵上覆蓋麵具的天神。
天神的胯下坐著一條以龍非龍的怪物,從九片裂開了的厚雲由左上角穿飛而下,直撲向右下角一個血紅的大火球,每一片厚雲旁邊,由上而下寫著九重天、八重天,直至最低的一重天。
浮雕的上方有五個大字:“戰神圖錄一”
陳恆之臉上立即露出欣喜之色,他盤膝而坐,開始參悟石雕上的壁畫。
與此同時,外界。
東都洛陽。
楊倓正在禦書房處理公務,殿外的內侍太監敲了敲門,高聲說道:“啟稟聖上,八百裏加急來報。”
“念!”
“是,長安城外突然出現一個大洞,帝師大人現身,並已進入大洞中,據鎮國公所言,洞下極有可能是傳說中的戰神殿。”
楊倓驚訝的小聲道:“師尊出現了?”
隨後片刻,他對跪在地上的內侍吩咐道:“傳旨,令國丈、武威侯、寧德侯即刻進宮議事!”
不一會,宋缺、寇仲、徐子陵在門外行禮,楊倓雙手虛扶道:“國丈、兩位師弟不必多禮,請坐。”
來到書房,三人行禮後,各自落座,卻聽得首位上的楊倓說道:“師尊出現了,戰神殿也出現了!”
“什麽!”
寇仲謔的一下,又站了起來,他詫異的問道:“聖上此言可當真?”
宋缺和徐子陵也是目光炯炯的看向楊倓,等待著他的迴答。
楊倓點了點頭道:“不錯,朕剛剛收到八百裏急報,便把你們都找了過來。”
宋缺沉吟道:“如此看來,帝師大人一直在等待戰神殿的出世,否則,也不至於數年前就告老歸隱。”
楊倓點頭道:“國丈說的不錯,自從西征結束後,師尊便向朕辭行,朕還以為他老人家就要返迴上界,卻聽得他說要等待一件寶物出世,如今看來,便是這戰神殿無疑。”
寇仲出聲問道:“聖上,我們是否要去長安看看,微臣怕師尊從戰神殿出來後,會直接離開,我們怕是最後的一麵都見不到了。”
楊倓臉色微變,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一點。
他想了想,說道:“也不知道師尊需要在殿內呆多久,若是十天半月倒是無妨,萬一要是數年之久,那…”
一直默不出聲的徐子陵突然說道:“聖上,不如由我和仲哥兒兩人去長安城守著,便是有什麽事,也好及時處理。”
宋缺點了點頭附和道:“老夫也去吧。”
楊倓連忙攔了下來,說道:“兩位師弟去一趟也好,國丈就不用了吧,皇後若是問起,我也不好交待呀。”
說起自己的女兒,宋缺臉色緩和了下來,他想了想,迴道:“也罷,老夫就不去了,不過,武威侯、寧德侯,若是你們見到帝師大人,務必請他迴京一趟,如何?”
寇仲和徐子陵對視一眼,點頭應了下來。
外界的紛紛攘攘,並沒有影響到陳恆之。
他的心神沉浸在四十九塊浮雕中,他仿佛進入了一個奇異的境界,無窮無盡的天地靈氣包裹住了他,無始無終,渾然無間。
在陳恆之的感悟中,這四十九塊浮雕上所刻畫的圖案,並不是所謂的武功秘笈。
而是武學理念,簡單的來說,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若是天資聰穎者,自可從浮雕中悟出最適合自己的神功秘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