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後,康采恩接到了來自汴京的聖旨。
聖旨的內容其實要比皇帝的口述複雜的多,出了一大堆駢四儷六的辭藻之外,還有著成體係配置的官職,而不僅僅像皇帝口述的那麽簡單。
由於康采恩這是破例升遷,他的官職距離要擔任的職司實在是差距太大,因此描述當中光是權發遣,就用了四個之多。
首先他這個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使,是權發遣的,次之,配套的涇原路部署也是權發遣的,然後與這兩個官職相配套的也就是涇原路的“首府”所在地渭州知州的官職也是權發遣的。而他幾個月之前領到的海外製置司的官職,也是權發遣的。
唯一的收獲是他擁有了自己的貼職,龍圖閣待製。雖然他更喜歡天章閣這個名字,貼職一向都是皇帝的私產,在這種市場和皇帝談條件,是要消耗寵信值的。對於一個所謀者大的人來說,簡在帝心是他保持官場不倒的基本條件,因此寵信值這種東西,它是不會隨你想好的。
有了這樣的貼紙之後,他的本官官階也需要作出調整。由於皇帝在口語當中將他的武官資序更換為文官資序,所以這一過程也應該按照文官資序的傳統進行,隻不過如果加上貼職的話,皇帝口諭當中的國子監博士就不能再用,而是另有特旨升為右正言。
至於為什麽會有貼紙,主要是為了和其他三路的統帥盡可能的達到相同的品級,以表達朝廷對這4路的共同重視,但實際上,無論康采恩的身上增加怎樣的官職,也不可能與其他三路的統帥一樣。
因為他們不但不需要權發遣來點綴自己的拆遷名稱,就連貼紙也是正兒八經的龍圖閣直學士,而不是龍圖閣待製,同時他們的本官官階也都已經升到了左右諫議大夫。甩開了右正言這個級別不知多少。
帶有貼職的時候,本官官階的升遷通道將會減少許多阻礙,至少級別不再像以前那樣煩人,但即便從這個通道走下去,康采恩和龐吉等人之間也隔著起居舍人、司封員外郎、中心當中、前行當中、左司郎中、右司郎中等好幾個級別。
如果從原來的通道數下去的話,那數量隻會更多,國子監博士上麵是虞部員外郎,然後是比部員外郎、駕部員外郎、虞部郎中、比部郎中、駕部郎中、司農少卿、光祿少卿、司農卿、少府監、衛尉卿、光祿卿、秘書監,才能夠達到與左右諫議大夫相同的級別。
更何況,龐籍、韓琦、範仲淹身上還都有著觀察使的加銜,而康采恩身上並沒有。
所以他和其他三路統帥根本無法相提並論。事實上他的官銜,如果擔任一路鈐轄的話,或許是剛剛好的,部署這個官職,甚至都有些高了,更遑論都部署。
倒是觀察使之類的遙郡官,可以給他一個,但另外三路統帥可不是大使臣級別的武將,而是實實在在的文官,所以他們拿到的觀察使應該是實實在在的正任官,而不是裝飾品一樣的遙郡官。
不過朝廷也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連裝飾品一樣的遙郡官也沒給他康采恩一個,或許是因為他已經變成文臣的緣故,也或許是因為擔心以後功高難賞的窘境。總之康采恩是全麵落後於他的三位同行的。
但皇帝的旨意既然已經下了,政事堂也已經副署蓋印,那就是合法任命了。就算是級別不一樣,也不代表無法起到一樣的功用。
更何況,他康采恩早就已經蠢蠢欲動了。
隻是在這之前,他需要完成三項準備工作。
第一,他需要從水墨時空的朝鮮半島上,將主力部隊抽調迴來。第二,他需要盡快的掌握涇原路的原有軍隊,最好是上次吃過敗仗的那些人,如果給他們一個報仇的機會,隻要他們的膽沒有被嚇破,想來是不會介意到西夏境內去砍幾個敵軍的。第三,這樣危險的軍事行動需要附近各路的側影,但他和吉魯統帥都沒有特殊的交情,不過他和種世衡以及狄青的關係倒是不錯,因此,這兩人或許可以幫上忙,但他們畢竟不是統帥,沒有太高的決策權,因此如果需要他們調動軍隊的話,就得給他們創造足夠有分量的借口。
好在,這點小事他還是能夠做得到的。
首先他和光宇約定,第2天晚上穿越迴水墨石工區,調集那裏的軍隊,然後他寫好了兩封信件,說好了自己的打算並派人送到狄青和中勝那裏,最後他要了解一下,此前一直在關心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得到了自己囑托的老葛,為什麽還在戰場上戰敗了?
成為一路統帥的他,擁有了這方麵的巨大優勢,至少他可以調集全路的資源,為他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於是不久之後在那場戰鬥當中僥幸存活下來的兩個人就被送到了他的麵前,這兩個人一個叫做許思純,另外一個叫做葉芝春。
在原本的曆史上,這兩個人都在之前的定川砦之戰當中戰死沙場。但因為康采恩的建築,曆史發生了些許改變,他們兩個人不知何故僥幸活了下來,並返迴了渭州。
剛好康采恩也非常想知道,那群家夥們既然選擇了撤退,而不是貿然進攻,又是怎麽在李元浩的手下吃了這麽大一個虧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兒八經的武進士許思純為康采恩講述了他們戰敗的整個過程,這一次他們不是被敵人抄襲後路,包了餃子,而是在準備包別人餃子的時候中了敵人的埋伏。
原來,得到了康采恩叮囑的老葛,沒有選擇貿然出擊,反而準備服從王沿的計策,誘敵深入,圍而殺之。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第一軍的軍師張媛早就已經猜到了他們的圖謀,而後便憑借兵力和速度上的優勢,張開了一張更大的網,並且派遣了一個平時不太聽話的部族,作為全軍的先鋒,這個部族雖然後來全部被殺,但是他們的拚死抵抗也為整個西夏爭取了時間。
於是兩翼迅速的完成合圍,將這1萬人迅速的包了餃子,李元昊在此戰當中奮勇拚殺,極大的鼓舞了士氣,雖然後來他中了一箭,但並沒有當場斃命。老葛雖然也擺出了一副決一死戰的姿態,但他們剛剛拚贏了一場勝仗,體力已經透支大半,而這個時候敵軍忽然殺出,他們自然不可能還有足夠的力量與敵周旋,更何況人數上他們也是處於劣勢的。
於是這才有了一場慘敗。
讓人鬱悶的是,這場戰役也是在定川寨附近進行的,所以依舊被命名為定川寨之戰。
康采恩大致的了解了這個過程之後,便做出了如下幾條總結,首先宋朝軍隊雖然決定後撤,但根本沒有撤離多遠,實際上未能充分吸取康采恩的叮囑和王沿的建議。
其次,誘敵深入圍而殺之這種戰略,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之下根本沒有實施的可能,這種愚蠢的辦法也就隻有王沿能夠想得出來。
第三,宋朝軍隊歸根到底是不敢與敵決戰的,他們的大多數病例都用來防守各自的轄區,因此能夠調動的攻擊兵力,實際上是非常少的。在這樣寸寸土地都需要防守的態勢之下,能夠打出勝仗的概率實在是太小。
綜上所述康采恩決定將自己的戰略規劃為主動出擊、重兵出擊和潑水一樣的出擊三條策略。
聖旨的內容其實要比皇帝的口述複雜的多,出了一大堆駢四儷六的辭藻之外,還有著成體係配置的官職,而不僅僅像皇帝口述的那麽簡單。
由於康采恩這是破例升遷,他的官職距離要擔任的職司實在是差距太大,因此描述當中光是權發遣,就用了四個之多。
首先他這個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使,是權發遣的,次之,配套的涇原路部署也是權發遣的,然後與這兩個官職相配套的也就是涇原路的“首府”所在地渭州知州的官職也是權發遣的。而他幾個月之前領到的海外製置司的官職,也是權發遣的。
唯一的收獲是他擁有了自己的貼職,龍圖閣待製。雖然他更喜歡天章閣這個名字,貼職一向都是皇帝的私產,在這種市場和皇帝談條件,是要消耗寵信值的。對於一個所謀者大的人來說,簡在帝心是他保持官場不倒的基本條件,因此寵信值這種東西,它是不會隨你想好的。
有了這樣的貼紙之後,他的本官官階也需要作出調整。由於皇帝在口語當中將他的武官資序更換為文官資序,所以這一過程也應該按照文官資序的傳統進行,隻不過如果加上貼職的話,皇帝口諭當中的國子監博士就不能再用,而是另有特旨升為右正言。
至於為什麽會有貼紙,主要是為了和其他三路的統帥盡可能的達到相同的品級,以表達朝廷對這4路的共同重視,但實際上,無論康采恩的身上增加怎樣的官職,也不可能與其他三路的統帥一樣。
因為他們不但不需要權發遣來點綴自己的拆遷名稱,就連貼紙也是正兒八經的龍圖閣直學士,而不是龍圖閣待製,同時他們的本官官階也都已經升到了左右諫議大夫。甩開了右正言這個級別不知多少。
帶有貼職的時候,本官官階的升遷通道將會減少許多阻礙,至少級別不再像以前那樣煩人,但即便從這個通道走下去,康采恩和龐吉等人之間也隔著起居舍人、司封員外郎、中心當中、前行當中、左司郎中、右司郎中等好幾個級別。
如果從原來的通道數下去的話,那數量隻會更多,國子監博士上麵是虞部員外郎,然後是比部員外郎、駕部員外郎、虞部郎中、比部郎中、駕部郎中、司農少卿、光祿少卿、司農卿、少府監、衛尉卿、光祿卿、秘書監,才能夠達到與左右諫議大夫相同的級別。
更何況,龐籍、韓琦、範仲淹身上還都有著觀察使的加銜,而康采恩身上並沒有。
所以他和其他三路統帥根本無法相提並論。事實上他的官銜,如果擔任一路鈐轄的話,或許是剛剛好的,部署這個官職,甚至都有些高了,更遑論都部署。
倒是觀察使之類的遙郡官,可以給他一個,但另外三路統帥可不是大使臣級別的武將,而是實實在在的文官,所以他們拿到的觀察使應該是實實在在的正任官,而不是裝飾品一樣的遙郡官。
不過朝廷也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連裝飾品一樣的遙郡官也沒給他康采恩一個,或許是因為他已經變成文臣的緣故,也或許是因為擔心以後功高難賞的窘境。總之康采恩是全麵落後於他的三位同行的。
但皇帝的旨意既然已經下了,政事堂也已經副署蓋印,那就是合法任命了。就算是級別不一樣,也不代表無法起到一樣的功用。
更何況,他康采恩早就已經蠢蠢欲動了。
隻是在這之前,他需要完成三項準備工作。
第一,他需要從水墨時空的朝鮮半島上,將主力部隊抽調迴來。第二,他需要盡快的掌握涇原路的原有軍隊,最好是上次吃過敗仗的那些人,如果給他們一個報仇的機會,隻要他們的膽沒有被嚇破,想來是不會介意到西夏境內去砍幾個敵軍的。第三,這樣危險的軍事行動需要附近各路的側影,但他和吉魯統帥都沒有特殊的交情,不過他和種世衡以及狄青的關係倒是不錯,因此,這兩人或許可以幫上忙,但他們畢竟不是統帥,沒有太高的決策權,因此如果需要他們調動軍隊的話,就得給他們創造足夠有分量的借口。
好在,這點小事他還是能夠做得到的。
首先他和光宇約定,第2天晚上穿越迴水墨石工區,調集那裏的軍隊,然後他寫好了兩封信件,說好了自己的打算並派人送到狄青和中勝那裏,最後他要了解一下,此前一直在關心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得到了自己囑托的老葛,為什麽還在戰場上戰敗了?
成為一路統帥的他,擁有了這方麵的巨大優勢,至少他可以調集全路的資源,為他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於是不久之後在那場戰鬥當中僥幸存活下來的兩個人就被送到了他的麵前,這兩個人一個叫做許思純,另外一個叫做葉芝春。
在原本的曆史上,這兩個人都在之前的定川砦之戰當中戰死沙場。但因為康采恩的建築,曆史發生了些許改變,他們兩個人不知何故僥幸活了下來,並返迴了渭州。
剛好康采恩也非常想知道,那群家夥們既然選擇了撤退,而不是貿然進攻,又是怎麽在李元浩的手下吃了這麽大一個虧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兒八經的武進士許思純為康采恩講述了他們戰敗的整個過程,這一次他們不是被敵人抄襲後路,包了餃子,而是在準備包別人餃子的時候中了敵人的埋伏。
原來,得到了康采恩叮囑的老葛,沒有選擇貿然出擊,反而準備服從王沿的計策,誘敵深入,圍而殺之。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第一軍的軍師張媛早就已經猜到了他們的圖謀,而後便憑借兵力和速度上的優勢,張開了一張更大的網,並且派遣了一個平時不太聽話的部族,作為全軍的先鋒,這個部族雖然後來全部被殺,但是他們的拚死抵抗也為整個西夏爭取了時間。
於是兩翼迅速的完成合圍,將這1萬人迅速的包了餃子,李元昊在此戰當中奮勇拚殺,極大的鼓舞了士氣,雖然後來他中了一箭,但並沒有當場斃命。老葛雖然也擺出了一副決一死戰的姿態,但他們剛剛拚贏了一場勝仗,體力已經透支大半,而這個時候敵軍忽然殺出,他們自然不可能還有足夠的力量與敵周旋,更何況人數上他們也是處於劣勢的。
於是這才有了一場慘敗。
讓人鬱悶的是,這場戰役也是在定川寨附近進行的,所以依舊被命名為定川寨之戰。
康采恩大致的了解了這個過程之後,便做出了如下幾條總結,首先宋朝軍隊雖然決定後撤,但根本沒有撤離多遠,實際上未能充分吸取康采恩的叮囑和王沿的建議。
其次,誘敵深入圍而殺之這種戰略,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之下根本沒有實施的可能,這種愚蠢的辦法也就隻有王沿能夠想得出來。
第三,宋朝軍隊歸根到底是不敢與敵決戰的,他們的大多數病例都用來防守各自的轄區,因此能夠調動的攻擊兵力,實際上是非常少的。在這樣寸寸土地都需要防守的態勢之下,能夠打出勝仗的概率實在是太小。
綜上所述康采恩決定將自己的戰略規劃為主動出擊、重兵出擊和潑水一樣的出擊三條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