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十二年的秋季。


    朱棣也不知道從哪繞迴來了。


    “哎呀媽,大明本土!本王迴來了,哈哈。”


    朱棣連同水師將士們一陣歡唿。


    這出趟門可是好幾年啊。


    朱允熥親自出來迎接,並下旨所有迴來的水師全部放假迴家,命年開春再訓練。


    一眾士兵激動得語無倫次。


    朱允熥在宮中擺宴,與百官一同聽朱棣說起海航遇到的奇人異事兒。


    許多人驚歎,海外之天地,竟然如此廣闊。


    朱允熥詢問道,“四叔,天下都光複了?”


    朱棣搖搖頭,“不知道啊,臣在海上的時候,人都不知道在哪,反正轉到哪算哪,臣就這麽迴來了,臣算過了,大大小小滅國一百零一個,應該天下都是我們大明的了。”


    朱允熥笑著說道,“你打下來的領土,按照航線繪製成的新地圖,並不完整,說明還有些地方你沒有遇到。”


    朱棣忙擺手,“臣不去了,再出海,讓其他人去吧,臣現在看到海就想吐。”


    聞言,群臣皆是哈哈一笑。


    “好叭,史官,給燕王單開一頁,列舉燕王的功績,把一頁寫得滿滿當當的,並登上大明日報,曉諭天下。”


    朱允熥吩咐道。


    “遵旨。”史官領命。


    本來隻想給朱棣單開一行的,但是朱允熥都下旨了,那就換一頁寫吧。


    “四叔,你還沒去你新封地看看吧?”


    朱允熥問道。


    朱棣歎了口氣,“我從西邊走的,但我從東邊迴來的,據我觀察,當今之天下,應該是個球,是圓的,要不然不能解釋這種現象,我連我新封地在哪都不知道呢。”


    朱允熥沒想到朱棣竟然發現了天下是個球兒,而不是再說什麽天圓地方了。


    “四叔說的是,過兩天朕讓人送你去,燕王妃估計都要成望夫石了。”


    “好嘞。”朱棣嘿嘿一笑,也好久沒見媳婦兒了。


    說啥也得大戰七天七夜。


    朱允熥目光如炬地望向工部尚書,那眼神仿佛能夠穿透對方的靈魂一般,他緩緩開口問道,“預期承乾十二年便能建成新帝都,如今可有相關消息傳來?”


    隻見工部尚書麵色一緊,連忙從隊列中快步走出,然後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叩頭行禮後顫聲說道。


    “陛下啊!此次工程計算出現些許偏差,不過微臣等已竭盡全力加快進度,目前整體已然接近尾聲,待到明年春暖花開之際,定然可以竣工交付使用,隻是比原計劃稍稍推遲了半年工期而已。”


    聽到這個答複,朱允熥的臉上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之色,他微微歎了口氣,語氣稍顯無奈地說,“罷了罷了,朕也知曉你們為此付出諸多辛勞,然而這新帝都的建造工程著實規模宏大、任務艱巨,朕心中始終有所擔憂呐,你當真能確保明年朕便可順利遷都嗎?”


    麵對皇帝的質疑,工部尚書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抹決然之色,斬釘截鐵地迴應道:“陛下放心,臣願以項上人頭作保。若明年無法按時完成遷都事宜,臣甘願領罪受罰!”


    朱允熥點點頭,“好,明年春暖花開之時,傳旨各地藩王,承乾十四年的時候進宮朝賀。”


    “遵旨。”郝有錢將此事記下。


    此時的北方帝都,宮殿巍峨聳立,金碧輝煌映照著晴空萬裏,每一步都仿佛踏在雲端,感受著曆史的厚重與莊嚴?。


    宮殿四麵出廊,金磚鋪地。


    屋頂為單簷四角攢尖,屋麵覆黃色琉璃瓦,中為銅胎鎏金寶頂。


    殿內外簷均飾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圖案。殿內設地屏寶座?。


    比預計的還要華麗。


    大型的材料,都隻能靠人工,而且純手工雕刻,耗費的時間不是一般的大。


    朱棣隔天就要去新封地找媳婦兒,朱允熥安排人送朱棣去。


    在考慮下一次下西洋派哪個倒黴蛋去。


    本以為朱棣能夠逛遍天下,不曾想還是自己想多了,朱棣能從茫茫大海找到迴家的路,沒走丟那都算好的了。


    朱允熥看著現在的大明版圖,對比未來的世界地圖,發現最起碼缺了三分之一。


    看來,還是有新大陸,朱棣沒碰到啊。


    此時,普天之下,江河所至,日月所照之地,都知道遙遠的東方出了個強盜國家。


    打著教化四夷的名義,開疆拓土。


    要麽主動稱臣納貢,要麽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道理聽不懂,那大明就跟你講講真理。


    朱允熥在金陵,過完了最後一個新年。


    承乾十三年四月,一封八百裏加急從北方傳來。


    “八百裏加急,帝都建成,帝都建成了!”


    當消息傳到金陵,朱允熥不經感慨,即便是不計代價的動用人力物力財力,還從國外調來民夫和材料,這座恢宏的紫禁城都用了七年半的時間才竣工。


    朱允熥當即下旨,遷都北平,改北平為北京,定為帝都,金陵這邊降為陪都,建製保留。


    “陛下遷都北方,太祖高皇帝、興宗皇帝之陵寢,是否也要遷往北方?”


    朱允熥下旨遷都,馬上就有大臣上書,而且還不少。


    畢竟自古以孝治天下,朱允熥總不能把老朱和他爹留在南方吧。


    王純卅帶著奏折來見朱允熥,說明了情況。


    朱允熥聽後,想都沒想就拒絕給他們一塊兒帶去北方的想法。


    “傳聞太祖高皇帝不是曾說死生不與朕相見嗎?朕向來仁孝,必當遵從他的遺願,以後北方太廟也不供奉他的牌位。


    至於朕的爹嘛,他能默許呂氏苛責朕,估計他心裏也很不待見朕吧,所以朕就不把他帶去北方了。


    免得朕百年之後他要怪朕,說朕動他的陵寢,少幹少錯,不敢不錯,鍾山帝陵都不動,留他們在南方吧。”


    聽到這話,王純卅說道,“陛下,這麽做的話,太祖高皇帝和興宗皇帝會不會太孤單了?怕群臣有異議啊。”


    朱允熥擺擺手,“誰有異議,就讓他舉族遷往鍾山帝陵邊上住著,此後世世代代陪伴太祖高皇帝和興宗皇帝就是了,朕對此表示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撞柱,嚇壞滿朝文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係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係無憂並收藏大明:開局撞柱,嚇壞滿朝文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