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李景隆大捷的消息也傳了迴來,一場完全沒有懸念的碾壓式戰爭,一戰定乾坤。


    剩下的掃尾就交給邊關士兵就行了。


    不過,邊關士兵此時一點兒也沒有打勝仗的高興。


    因為朝廷的旨意已經傳到了宣府。


    三十年內,朝廷什麽福利國策,都跟宣府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而原因就是因為四大家族刺殺欽差。


    這下子,宣府上上下下可謂是恨極了李景隆。


    朝堂上。


    “曹國公李景隆戰功顯著,著加尊曹國公李景隆為少傅,賞黃金千兩,白銀萬兩,珠寶古玩兩箱,翡翠瑪瑙兩箱,侍女百人,錦緞百匹,珍珠百粒,立功將領官升一級,賞銀千兩,三軍將士著戶部議賞。”


    朱允熥下達了對李景隆的封賞。


    李景隆跪地謝恩,“臣謝陛下聖恩。”


    李景隆就知道,封王沒有自己什麽事兒了,都怪那四大家族,斷自己封王之機。


    朱允熥端坐在龍椅之上,麵色玩笑的開口問道,“曹國公啊朕這裏剛剛接到一封加急戰報,不知你可願再辛苦一趟?”


    朱允熥目光如炬,緊緊盯著下方站立著的李景隆。


    此時的朝堂之上,氣氛異常肅穆,眾人都屏息凝神,沒明白朱允熥要幹啥,李景隆剛班師迴朝,就又要讓他出征?


    咋的,朝堂上沒有能出征的了嗎?


    先前淮西因為李景隆這家夥當老六,孤立起了李景隆,朱允熥現在大幅度打壓淮西,自己要重用李景隆,也讓淮西集團的人看看。


    當今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隻見李景隆聽聞朱允熥之後,原本平靜的眼神突然閃過一絲興奮之光,這哪裏是什麽辛苦啊。


    這明明是封王的機會啊,李景隆急切的向前一步拱手行禮道,“啟稟陛下,又有仗打了嗎?這次是在哪?大軍準備如何?是不是可以隨時出發?”


    李景隆言語之間充滿了對戰場的渴望和期待。


    “陛下,曹國公舟車勞頓,剛剛平定女真,立下汗馬功勞,眼下還是歇一歇吧,臣不才,願自薦,請陛下納諫。”徐允恭站出來說道。


    “魏國公,我還年輕,用不著歇息,年輕嘛,就是要多奮鬥的時候,你年紀大了,可以多歇歇,打仗啥的,還是讓我們年輕人上吧。”李景隆才不會把機會讓給徐允恭呢。


    這家夥就是想跟自己搶封王的戰機。


    徐允恭被李景隆這話氣得夠嗆,我踏馬比你才大幾歲?


    我就老了?


    你特麽的是真不會說話啊。


    朱允熥也沒接徐允恭的話,而是道,“烏思藏之地那幫蠻夷竟然膽敢不遵王化,殺害我朝派遣過去的使臣,簡直就是對我大明天朝赤裸裸的藐視,朕已下定決心,調集二十萬精銳大軍揮師西進,討伐此等不臣。”


    然而,當李景隆聽聞此消息時,其麵龐之上瞬間浮現出驚愕之色,那神情仿佛見到了什麽難以置信之事一般。


    我們大明現在打個小小烏思藏,都需要二十萬大軍了嗎?


    李景隆微微愣神,遲疑了好一會兒,才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的疑惑,緩緩地開口說道,“陛下,僅僅隻是攻打一個微不足道的烏思藏而已,竟然需要出動多達二十萬的大軍嗎?臣鬥膽直言,陛下您是否對他們太過重視、高估了?”


    很明顯,麵對如此龐大的出兵規模,李景隆心中充滿了不解與困惑。


    就在這時,朱允熥輕輕咳嗽了一聲,然後緩聲道,“曹國公啊,有一件事或許你尚不知曉,烏思藏隔壁的關西,我們派去的使者死訊還沒傳迴來呢,傳迴來了你就順帶一塊兒,咳咳,是吧,你懂了吧?”


    聽完這番話,李景隆恍然大悟,原來此番行動不僅僅是針對烏思藏一地,而是要同時將關西也一並拿下啊。


    如此一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會動用二十萬大軍了。


    盡管在李景隆看來,這二十萬大軍似乎仍顯得有些過多,但轉念一想,用如此眾多的兵力來壯大軍威、震懾敵人倒也是不錯的選擇。


    “陛下放心,臣明白了,必當率領大軍如雷霆般迅猛出擊,一舉掃平烏思藏,重振我國之威嚴!定要讓四周那些蠻夷之邦再也不敢輕視我堂堂天朝大國!”


    李景隆領命道。


    朱允熥微微頷首,輕咳一聲後說道,“嗯,眾愛卿可還有其他不同的看法或意見麽?”


    朱允熥那銳利的目光掃視過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然而眾人卻麵麵相覷,心中暗自嘀咕起來。


    文武百官:你特喵的都已經拍板定案了,現在才來詢問我們是否有異議,這又有何意義呢?難道此時我們說有異議,你就會改變主意不成?


    就在這時,隻見戶部尚書沈溍從隊列中緩緩走出,躬身施禮後開口道,“啟奏陛下,關於此次派遣二十萬大軍出征所需的軍需糧草數量問題......”


    未等沈溍說完,朱允熥便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然後語重心長地勸說道,“沈愛卿呀,朕覺得你應該多多向李白學習,學習一下他那種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豪邁氣概嘛!你老是把錢財攥得緊緊的不肯鬆手,留著它們又能做些什麽呢?難不成這些銀子還能自己生出小銀子來不成?要是能下崽,你就留著。”


    聽到皇帝這番話,沈溍忍不住撇了撇嘴,心裏暗暗叫苦不迭,心想你倒是說得輕鬆,身為一國之君自然不了解當家理財的難處。


    這偌大的大明天下,處處都需要用錢開銷,若不精打細算,如何能夠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和各項事務的順利開展?


    這大明要是沒有我沈溍和二把手夏原吉的精打細算,經濟遲早得崩潰。


    “是,陛下,臣遵旨,就是從牙縫裏擠,也會把足夠的糧草擠齊。”


    沈溍隻得應下。


    攤上這麽個皇帝,俺這個戶部尚書真是太難了。


    他特麽的就知道花錢,一點也不考慮一下國庫的負擔。


    可憐俺才三十來歲,就愁白了頭。


    俺這中年白頭,報個工傷不過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撞柱,嚇壞滿朝文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係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係無憂並收藏大明:開局撞柱,嚇壞滿朝文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