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新式火炮圖紙
大明:開局撞柱,嚇壞滿朝文武 作者:佛係無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草民不求官,也不求權,隻為完成恩師之遺願,火器問世,未來決定戰場勝負的絕對是火器!還請殿下務必重視火器。”
秦壽大膽的說道。
這話確實很大膽了,一個百姓竟然敢亂議國事。
“你恩師是誰?”朱允熥眼睛一亮,這家夥竟然有這等眼光!看得出未來決定戰場勝負的是火器。
秦壽迴答道,“恩師陶廣義,有火器神之稱,先後擔任寧衛指揮使、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禮部侍郎兼侍讀、授大中大夫等官職,先前告老還鄉,兩年前不幸辭世。”
“陶廣義?可是浙江婺城陶家書院山長,想要飛天,然後失敗的那個陶廣義?”朱允熥眼神一亮。
這可是古代航天第一人啊。
雖然失敗了。
“正是。”秦壽點點頭道。
朱允熥聞言,臉上露出了笑容,“孤準了,即日起將火器製造從兵仗局剝離出來,成立一個兵工廠,由你任第一任廠長,全權負責火器製作諸事,官同從五品!”
“草民多謝殿下,草民還有改良版火器圖紙獻上,懇請殿下允準,這份圖紙解決了洪武大炮的弊端,威力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更加的便捷。”秦壽心裏鬆了口氣。
還好,不是被拉下去砍了。
朱允熥詢問道,“圖紙在哪?”
“圖紙在此。”秦壽從懷裏掏出一張圖紙,遞給了朱允熥。
朱允熥接過,展開一看。
瞳孔一驚,“這不是紅夷大炮嗎?你從哪搞來的圖紙?”
“紅夷大炮?草民不知,這是草民和師兄弟研究出來的新型火炮,曾向李公公多次提議,無一不被駁迴,說火炮乃國之重器,不是草民這一個市井小民可以亂改的,出了問題,草民擔不起責任等等。”秦壽迴答道。
朱允熥仔細看了看,“不對,這不是紅夷大炮,長得很像啊,但又好像比紅夷大炮更加厚重些,你這東西射程大概能有多遠?”
“迴殿下,據估計,最遠射程大概在二十裏到三十裏左右,絕對不止十幾裏。”秦壽迴答道。
“取筆墨來。”朱允熥吩咐道。
“遵旨。”一旁的太監領命,迅速去取來筆墨和桌子。
朱允熥就開始對這圖紙塗塗改改。
按照記憶裏的紅夷大炮的結構修改,朱允熥對古代的火炮是很有研究的,當時還手工製造了一個。
然後還沒來得及實驗,就被上麵的人給拖走了。
朱允熥塗塗改改之後,遞給了秦壽。
“你看,如果這麽做的話,這個炮是不是會更加穩固?射程是否會更遠?威力是否也會更大?”
秦壽接過了朱允熥遞來的圖紙,仔細的看了起來,然後又在地上詳細的計算了起來。
朱允熥看到秦壽跪在地上,用石頭劃來劃去,才想起自己還沒叫這家夥平身,不過朱允熥想起來了也沒開口,避免打擾到這家夥。
約莫差不多十分鍾,秦壽麵露驚喜之色。
“殿下,這火炮如果這麽改良的話,整體性能的確會有很大的提升,殿下真乃大才也!”秦壽經過詳細計算,發現確實會更好一些。
朱允熥微微點頭,“起來吧,孤許你可隨時見駕,要錢孤就給錢,人你自己去招,材料你也可以自己安排人去買,孤負責出錢,隻要是這方麵的要求,孤無一不準。”
“多謝殿下,多謝殿下。”
秦壽哐哐給朱允熥磕了三個響頭才站了起來。
“這個多久能造一門出來?孤要看看樣品和實際效果。”朱允熥問道。
秦壽迴答道,“三天!草民加班加點,後天沒問題。”
朱允熥點點頭,“好!三天後這新型火炮製成,你叫人第一時間通知孤,你現在應該跟孤稱臣了。”
“是,殿下,草民……啊不,臣遵旨。”
秦壽拱手道。
朱允熥提醒道,“但是,一個月後,你如果沒有把你說的數據給孤兌現,或者是偷工減料的來騙孤,那你就是罪犯欺君!欺君之罪,誅你九族!”
“隻要殿下能給夠足夠的錢,臣到期沒有辦好,不需要殿下問罪,臣自己去請自己的九族升天!”秦壽當即對朱允熥保證道。
聞言,朱允熥這才點點頭,“好,這份圖紙注意保密,不得泄露,另外任何人不得阻撓你工作,違者,殺無赦!”
朱允熥說著,看了一眼跪在那裏的李安。
現在還不是動這家夥的時候。
自己在宮裏,現在可以說是根基不穩,過段時間再來收拾這家夥。
“遵旨。”
秦壽拱手領命。
“李公公,兵工廠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管好你的兵仗局就行了,聽見沒有。”朱允熥冷聲道。
“是,是,奴婢遵旨。”李安磕頭應是。
朱允熥也沒有再繼續待在這裏的興趣,轉身離開了這裏。
“恭送太孫殿下。”
眾人異口同聲的道。
“咱家現在應該叫你一聲秦大人了,從五品啊,好大的官威啊。”李安起身陰陽怪氣的道。
顯然對秦壽剛剛舉報自己這件事情感覺到生氣。
秦壽抱了抱拳,“蒙太孫殿下天恩,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既然要成立什麽兵工廠,那兵仗局的東西就跟你們沒關係了,你把人帶走,但是東西得留下。”李安冷哼一聲道。
秦壽同樣是針尖對麥芒,“製造火器的東西,我也要帶走,太孫殿下說了,我全權負責火器諸事,你若不服,盡可找太孫殿下辯論!你但有阻撓,太孫殿下有言在先,殺無赦!”
“好,好得很!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這日子還早著呢,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李安衣袖一揮,不再跟這家夥嗶嗶。
這家夥聖眷正濃,拿著雞毛當令箭,暫時得罪不起。
再讓你威風一個月,一個月之後若交不出那麽多火器……
哼哼!
咱家一定請旨,親自監斬你和你的九族!
朱允熥出了兵仗局,就往東宮走去。
這一次,自己是東宮名正言順的主人。
一路上,朱允熥在想呂家能抄出多少銀子來,夠造多少門大炮和炮彈。
秦壽大膽的說道。
這話確實很大膽了,一個百姓竟然敢亂議國事。
“你恩師是誰?”朱允熥眼睛一亮,這家夥竟然有這等眼光!看得出未來決定戰場勝負的是火器。
秦壽迴答道,“恩師陶廣義,有火器神之稱,先後擔任寧衛指揮使、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禮部侍郎兼侍讀、授大中大夫等官職,先前告老還鄉,兩年前不幸辭世。”
“陶廣義?可是浙江婺城陶家書院山長,想要飛天,然後失敗的那個陶廣義?”朱允熥眼神一亮。
這可是古代航天第一人啊。
雖然失敗了。
“正是。”秦壽點點頭道。
朱允熥聞言,臉上露出了笑容,“孤準了,即日起將火器製造從兵仗局剝離出來,成立一個兵工廠,由你任第一任廠長,全權負責火器製作諸事,官同從五品!”
“草民多謝殿下,草民還有改良版火器圖紙獻上,懇請殿下允準,這份圖紙解決了洪武大炮的弊端,威力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更加的便捷。”秦壽心裏鬆了口氣。
還好,不是被拉下去砍了。
朱允熥詢問道,“圖紙在哪?”
“圖紙在此。”秦壽從懷裏掏出一張圖紙,遞給了朱允熥。
朱允熥接過,展開一看。
瞳孔一驚,“這不是紅夷大炮嗎?你從哪搞來的圖紙?”
“紅夷大炮?草民不知,這是草民和師兄弟研究出來的新型火炮,曾向李公公多次提議,無一不被駁迴,說火炮乃國之重器,不是草民這一個市井小民可以亂改的,出了問題,草民擔不起責任等等。”秦壽迴答道。
朱允熥仔細看了看,“不對,這不是紅夷大炮,長得很像啊,但又好像比紅夷大炮更加厚重些,你這東西射程大概能有多遠?”
“迴殿下,據估計,最遠射程大概在二十裏到三十裏左右,絕對不止十幾裏。”秦壽迴答道。
“取筆墨來。”朱允熥吩咐道。
“遵旨。”一旁的太監領命,迅速去取來筆墨和桌子。
朱允熥就開始對這圖紙塗塗改改。
按照記憶裏的紅夷大炮的結構修改,朱允熥對古代的火炮是很有研究的,當時還手工製造了一個。
然後還沒來得及實驗,就被上麵的人給拖走了。
朱允熥塗塗改改之後,遞給了秦壽。
“你看,如果這麽做的話,這個炮是不是會更加穩固?射程是否會更遠?威力是否也會更大?”
秦壽接過了朱允熥遞來的圖紙,仔細的看了起來,然後又在地上詳細的計算了起來。
朱允熥看到秦壽跪在地上,用石頭劃來劃去,才想起自己還沒叫這家夥平身,不過朱允熥想起來了也沒開口,避免打擾到這家夥。
約莫差不多十分鍾,秦壽麵露驚喜之色。
“殿下,這火炮如果這麽改良的話,整體性能的確會有很大的提升,殿下真乃大才也!”秦壽經過詳細計算,發現確實會更好一些。
朱允熥微微點頭,“起來吧,孤許你可隨時見駕,要錢孤就給錢,人你自己去招,材料你也可以自己安排人去買,孤負責出錢,隻要是這方麵的要求,孤無一不準。”
“多謝殿下,多謝殿下。”
秦壽哐哐給朱允熥磕了三個響頭才站了起來。
“這個多久能造一門出來?孤要看看樣品和實際效果。”朱允熥問道。
秦壽迴答道,“三天!草民加班加點,後天沒問題。”
朱允熥點點頭,“好!三天後這新型火炮製成,你叫人第一時間通知孤,你現在應該跟孤稱臣了。”
“是,殿下,草民……啊不,臣遵旨。”
秦壽拱手道。
朱允熥提醒道,“但是,一個月後,你如果沒有把你說的數據給孤兌現,或者是偷工減料的來騙孤,那你就是罪犯欺君!欺君之罪,誅你九族!”
“隻要殿下能給夠足夠的錢,臣到期沒有辦好,不需要殿下問罪,臣自己去請自己的九族升天!”秦壽當即對朱允熥保證道。
聞言,朱允熥這才點點頭,“好,這份圖紙注意保密,不得泄露,另外任何人不得阻撓你工作,違者,殺無赦!”
朱允熥說著,看了一眼跪在那裏的李安。
現在還不是動這家夥的時候。
自己在宮裏,現在可以說是根基不穩,過段時間再來收拾這家夥。
“遵旨。”
秦壽拱手領命。
“李公公,兵工廠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管好你的兵仗局就行了,聽見沒有。”朱允熥冷聲道。
“是,是,奴婢遵旨。”李安磕頭應是。
朱允熥也沒有再繼續待在這裏的興趣,轉身離開了這裏。
“恭送太孫殿下。”
眾人異口同聲的道。
“咱家現在應該叫你一聲秦大人了,從五品啊,好大的官威啊。”李安起身陰陽怪氣的道。
顯然對秦壽剛剛舉報自己這件事情感覺到生氣。
秦壽抱了抱拳,“蒙太孫殿下天恩,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既然要成立什麽兵工廠,那兵仗局的東西就跟你們沒關係了,你把人帶走,但是東西得留下。”李安冷哼一聲道。
秦壽同樣是針尖對麥芒,“製造火器的東西,我也要帶走,太孫殿下說了,我全權負責火器諸事,你若不服,盡可找太孫殿下辯論!你但有阻撓,太孫殿下有言在先,殺無赦!”
“好,好得很!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這日子還早著呢,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李安衣袖一揮,不再跟這家夥嗶嗶。
這家夥聖眷正濃,拿著雞毛當令箭,暫時得罪不起。
再讓你威風一個月,一個月之後若交不出那麽多火器……
哼哼!
咱家一定請旨,親自監斬你和你的九族!
朱允熥出了兵仗局,就往東宮走去。
這一次,自己是東宮名正言順的主人。
一路上,朱允熥在想呂家能抄出多少銀子來,夠造多少門大炮和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