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吉時一個人麵對著電腦上的歌詞,桌子上自己手寫的一行字以及一包茴香豆發呆。
蔣翼飛接到沒有號碼的電話,裏麵是風雨聲,正對應了那副毛筆字: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他萬念俱灰,無所謂,所以沒報警。
邊陽收到了他在被囚禁的一個月裏每天吃,吃到惡心的茴香豆。但卻因為母親的原因,他沒有接收到歹徒給他的恐嚇,所以也沒報警。
郝立銘被英文歌恐嚇,他找馬隊,卻被認定為是自己產生幻聽。而如果前麵兩個人都報警了,那麽這一次馬隊絕對會對恐嚇歌曲提起重視。
吉時決定,明天必須要把今天調查得來的結果上報給馬隊,但在這之前,他打算花一個晚上的時間思考,英文歌,毛筆字和茴香豆之間的關聯,以及歹徒為何要選定這三個元素去恐嚇或者說是提醒三個受害者銘記慘痛經曆的原因。
想了大半個晚上,這三者之間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嘛。
英文歌的歌名翻譯過來應該是“倒影”,毛筆字的重點在於暴風雨,茴香豆是紹興特產,這三者之間能有什麽關聯?或者說它們分別跟那三個人有什麽關聯?
吉時的發散思維無邊無際地擴散,居然能從這三者聯想到外星人,他迴過神,意識到自己的思想已經成了脫韁野馬。
無意中,吉時的目光掃過了一旁籍,有一排是他的工作書籍,有初中三年的語文課本,練習冊,教輔工具書等等。
等一下,語文課本,課文!
吉時驚得叫了一聲,然後狠狠給了自己一巴掌。原來答案就近在咫尺啊,自己怎麽會這麽遲鈍?這才剛剛放假,自己就把工作給拋到九霄雲外去了?他明明應該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啊。
英文歌是電影《花木蘭》的主題曲,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句話出自於高爾基,是《海燕》的最後一句名言,茴香豆,那是孔乙己的最愛啊!孔乙己就出自於魯迅的小說《孔乙己》啊!
《海燕》、《孔乙己》、《木蘭詩》,這三篇都是初中語文課文!
那麽問題又來了,這個打臉大師為什麽要用三篇初中語文課文去恐嚇三個受害者?是不是自己這個語文老師過度解讀了,誤讀了?打臉大師根本就不是選用了三篇課文?
吉時又想到了一個關鍵信息,那就是這三個受害者的年齡,蔣翼飛和郝立銘都是33歲,邊陽35歲,他們年紀相仿,會不會是初中同學?在他們讀初中的時候發生了什麽跟語文課文有關的事情?
那個打臉大師如果真的以打臉為己任,是個路見不平拔刀傷人的激進分子,為什麽獨獨選定這三個人呢?網上這種噴子鍵盤俠,被唾棄的網紅不是多得是嗎?
也許,打臉大師隻是一個跟他們三個都有私仇的家夥。從一開始,警方的思路就錯了。
可馬隊明明說過,這三個受害者彼此並不相識,也沒有什麽關聯啊。
不管怎樣,明天一早,吉時就得去找馬隊,把自己的發現報告上去。
“我的天,還真是!”高雲騰的車上,他聽過吉時昨晚的思考成果,也是大吃一驚,“可是,可是打臉大師為什麽要選這三篇課文去恐嚇他們啊?難不成,打臉大師是他們的老師?他在教訓自己的學生?”
“不好說,總之先去找馬隊,查查他們三個初中是不是在一個學校,然後,還得再去找他們三個聊聊。”
二人風風火火趕到分局,見到馬隊,相互配合,用最短的時間向馬隊匯報了吉時的發現。
“不會吧?課文?這,這是為什麽?”馬隊聽得雲裏霧裏。
“馬隊,他們三個人的初中!”吉時提醒。
雖然案子目前處於擱置狀態,稱職的馬隊還是把案情記在腦子裏,張口就來,“他們三人彼此不認識,生活中也沒有什麽交集。唯一的交集就是,蔣翼飛和郝立銘同歲,初中都在十四中就讀,但他們不同班,蔣翼飛初二就轉學了。他們隻作了一年的不同班初中同學。至於邊陽,初中讀的是鐵路中學,距離十四中四公裏的距離。”
“也許,他們三人在初中時都得罪過一個人,也就是後來的打臉大師!”高雲騰頗為興奮,非常篤信自己的推理。
馬隊馬上穿大衣,“走,我跟你們一起去找他們。”
按照案發順序,三人先來到了蔣翼飛的家中,一進門便劈頭蓋臉地詢問蔣翼飛初中時得罪過什麽人。
“初中?為什麽是初中?”蔣翼飛麵對提問不是先想答案,而是反問提問者。
“因為課文!”吉時掏出手機,搜索到了《海燕》的全文,遞給蔣翼飛,讓他自己看。
蔣翼飛接過手機,莫名其妙地低頭看,一直到看到最後一句“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才恍然大悟,吉時所謂的課文是什麽意思。
“我想起來了,這的確是初中語文課文。你們的意思是,歹徒選用這課文裏的最後這句話給我看,是在暗示我,他是我初中時候得罪過的人?”蔣翼飛對此持懷疑態度。
“不止是你,另外兩個受害者也一樣,歹徒犯罪過程中和後續的恐嚇中,也都選用了初中語文課文。我想,這或許是一種暗示,歹徒刻意給你們的暗示。”吉時自信地迴答。
“暗示我們什麽?”蔣翼飛不以為然,“暗示我們他的身份嗎?這對他有什麽好處?”
吉時一時語塞,不禁有些自我懷疑。的確,歹徒為什麽要故意留下線索,讓他們想起他是誰?這對歹徒有什麽好處?
高雲騰清了清喉嚨,“也許,打臉大師暗示的並不是他的身份,而是動機,他對你們三個的真正動機。”
“真正動機?動機難道不是用以牙還牙的方式懲罰我們嗎?”蔣翼飛更加迷惑了。
“如果沒有這三篇課文,沒有後續的持續恐嚇,所有人都會認定動機就是如此,可現在線索指向你們三個的初中!”吉時剛剛還自我懷疑,聽高雲騰提到了動機,又重新堅定立場,“所以你們必須要好好迴憶一下,初中的時候,你們得罪過什麽人。”
高雲騰馬上補充,“想不起人不要緊,就像我剛剛說的,動機!你好好想想,做過什麽得罪人的事。”
馬隊趕忙附和,“對,對,想不起人就想事兒。”
蔣翼飛閉上眼,苦思冥想了好一會兒,抬頭說:“無非是同學間的小打小鬧,不至於吧?”
“至不至於不是加害者能夠定義的,”吉時苦口婆心,“你經曆了這些,難道還不明白嗎?加害者跟受害者的立場完全不同,你認為你隻丟出去一粒石子,對方卻如同被大山壓得粉身碎骨。想你能夠想到最嚴重的吧。”
這句話讓蔣翼飛觸動,他雙手抱頭,五官全都擠在一起,用力思考。
半晌,他抬起頭,艱難地說:“我,我在一個女生的飯盒裏塞了一隻死老鼠……”
吉時隻覺得胃部翻湧,強忍住想要以老師的身份教訓這個頑劣甚至惡毒的前初中生的衝動,問:“然後呢?”
“我當時就是惡作劇,因為那個女生曾經罵過我,我就是想惡心惡心她,結果沒想到……”
“後果很嚴重?”高雲騰問。
“她當時吐了一地,到最後幹嘔到停不下來,很痛苦的樣子。後來老師找來她的父母,把她送去醫院,聽說她住院了,一周沒來上課。再後來,她父母找到我父母要求賠償醫藥費,說是她得了厭食症,瘦的就剩一把骨頭了。”
“這女生叫什麽?”馬隊問。
“王璐。”
“她的厭食症最後好了嗎?”高雲騰問。
蔣翼飛搖頭,“那之後同學們都排擠我,初二我父母就給我轉學了,後來王璐怎樣,我就不知道了。”
馬隊想要責備蔣翼飛,但看到對方這副尊榮,話到嘴邊又咽下。如果王璐就是打臉大師,那麽她已經大仇得報,她的罪行勝過世上最嚴厲的責備,馬隊實在無須再說什麽。
離開蔣翼飛家,三人馬不停蹄前往邊陽的家。路上,馬隊給手下打電話,要他們馬上查十四中跟蔣翼飛同班的女生王璐。
“孔乙己?”邊陽家的地下室裏,他捧著吉時的手機,看完孔乙己中有關茴香豆的段落,不明所以地問,“你是說,歹徒用茴香豆暗示我這篇課文?為什麽?”
馬隊懶得廢話,直接問邊陽初中時期有沒有做過什麽錯事,得罪過什麽人。
邊陽思索良久,也給出了一句跟蔣翼飛異曲同工的迴答,“都是一些小事兒,不至於吧?”
吉時無奈地扶住額頭,無力地說:“好好想想,你認為最嚴重的。”
邊陽苦思冥想,還是搖頭。
吉時又想到了孔乙己,想到了孔乙己最有名的兩句話:讀書人的事兒,怎麽能叫偷呢?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最大的特征就是愛麵子和偷盜,於是吉時問道:“你再想想,跟愛麵子和偷盜有關的。”
邊陽經過提醒,突然一驚,“偷東西!”
“你偷過東西?”高雲騰追問。
“我,我想起來了,初三那年,我爸給我錢,讓我去給他買酒。我,我拿錢去遊戲廳了。後來為了交差,我就去小賣鋪偷了一瓶酒。結果當時被老板給發現,老板追著我跑,好像是被車給撞了。”
吉時心情沉重,“孔乙己的故事裏,茴香豆就是下酒的小菜。”
馬隊當即又給手下打電話,根據邊陽的記憶和描述,鎖定了當年的那家小賣鋪,查當時的老板。
蔣翼飛接到沒有號碼的電話,裏麵是風雨聲,正對應了那副毛筆字: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他萬念俱灰,無所謂,所以沒報警。
邊陽收到了他在被囚禁的一個月裏每天吃,吃到惡心的茴香豆。但卻因為母親的原因,他沒有接收到歹徒給他的恐嚇,所以也沒報警。
郝立銘被英文歌恐嚇,他找馬隊,卻被認定為是自己產生幻聽。而如果前麵兩個人都報警了,那麽這一次馬隊絕對會對恐嚇歌曲提起重視。
吉時決定,明天必須要把今天調查得來的結果上報給馬隊,但在這之前,他打算花一個晚上的時間思考,英文歌,毛筆字和茴香豆之間的關聯,以及歹徒為何要選定這三個元素去恐嚇或者說是提醒三個受害者銘記慘痛經曆的原因。
想了大半個晚上,這三者之間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嘛。
英文歌的歌名翻譯過來應該是“倒影”,毛筆字的重點在於暴風雨,茴香豆是紹興特產,這三者之間能有什麽關聯?或者說它們分別跟那三個人有什麽關聯?
吉時的發散思維無邊無際地擴散,居然能從這三者聯想到外星人,他迴過神,意識到自己的思想已經成了脫韁野馬。
無意中,吉時的目光掃過了一旁籍,有一排是他的工作書籍,有初中三年的語文課本,練習冊,教輔工具書等等。
等一下,語文課本,課文!
吉時驚得叫了一聲,然後狠狠給了自己一巴掌。原來答案就近在咫尺啊,自己怎麽會這麽遲鈍?這才剛剛放假,自己就把工作給拋到九霄雲外去了?他明明應該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啊。
英文歌是電影《花木蘭》的主題曲,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句話出自於高爾基,是《海燕》的最後一句名言,茴香豆,那是孔乙己的最愛啊!孔乙己就出自於魯迅的小說《孔乙己》啊!
《海燕》、《孔乙己》、《木蘭詩》,這三篇都是初中語文課文!
那麽問題又來了,這個打臉大師為什麽要用三篇初中語文課文去恐嚇三個受害者?是不是自己這個語文老師過度解讀了,誤讀了?打臉大師根本就不是選用了三篇課文?
吉時又想到了一個關鍵信息,那就是這三個受害者的年齡,蔣翼飛和郝立銘都是33歲,邊陽35歲,他們年紀相仿,會不會是初中同學?在他們讀初中的時候發生了什麽跟語文課文有關的事情?
那個打臉大師如果真的以打臉為己任,是個路見不平拔刀傷人的激進分子,為什麽獨獨選定這三個人呢?網上這種噴子鍵盤俠,被唾棄的網紅不是多得是嗎?
也許,打臉大師隻是一個跟他們三個都有私仇的家夥。從一開始,警方的思路就錯了。
可馬隊明明說過,這三個受害者彼此並不相識,也沒有什麽關聯啊。
不管怎樣,明天一早,吉時就得去找馬隊,把自己的發現報告上去。
“我的天,還真是!”高雲騰的車上,他聽過吉時昨晚的思考成果,也是大吃一驚,“可是,可是打臉大師為什麽要選這三篇課文去恐嚇他們啊?難不成,打臉大師是他們的老師?他在教訓自己的學生?”
“不好說,總之先去找馬隊,查查他們三個初中是不是在一個學校,然後,還得再去找他們三個聊聊。”
二人風風火火趕到分局,見到馬隊,相互配合,用最短的時間向馬隊匯報了吉時的發現。
“不會吧?課文?這,這是為什麽?”馬隊聽得雲裏霧裏。
“馬隊,他們三個人的初中!”吉時提醒。
雖然案子目前處於擱置狀態,稱職的馬隊還是把案情記在腦子裏,張口就來,“他們三人彼此不認識,生活中也沒有什麽交集。唯一的交集就是,蔣翼飛和郝立銘同歲,初中都在十四中就讀,但他們不同班,蔣翼飛初二就轉學了。他們隻作了一年的不同班初中同學。至於邊陽,初中讀的是鐵路中學,距離十四中四公裏的距離。”
“也許,他們三人在初中時都得罪過一個人,也就是後來的打臉大師!”高雲騰頗為興奮,非常篤信自己的推理。
馬隊馬上穿大衣,“走,我跟你們一起去找他們。”
按照案發順序,三人先來到了蔣翼飛的家中,一進門便劈頭蓋臉地詢問蔣翼飛初中時得罪過什麽人。
“初中?為什麽是初中?”蔣翼飛麵對提問不是先想答案,而是反問提問者。
“因為課文!”吉時掏出手機,搜索到了《海燕》的全文,遞給蔣翼飛,讓他自己看。
蔣翼飛接過手機,莫名其妙地低頭看,一直到看到最後一句“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才恍然大悟,吉時所謂的課文是什麽意思。
“我想起來了,這的確是初中語文課文。你們的意思是,歹徒選用這課文裏的最後這句話給我看,是在暗示我,他是我初中時候得罪過的人?”蔣翼飛對此持懷疑態度。
“不止是你,另外兩個受害者也一樣,歹徒犯罪過程中和後續的恐嚇中,也都選用了初中語文課文。我想,這或許是一種暗示,歹徒刻意給你們的暗示。”吉時自信地迴答。
“暗示我們什麽?”蔣翼飛不以為然,“暗示我們他的身份嗎?這對他有什麽好處?”
吉時一時語塞,不禁有些自我懷疑。的確,歹徒為什麽要故意留下線索,讓他們想起他是誰?這對歹徒有什麽好處?
高雲騰清了清喉嚨,“也許,打臉大師暗示的並不是他的身份,而是動機,他對你們三個的真正動機。”
“真正動機?動機難道不是用以牙還牙的方式懲罰我們嗎?”蔣翼飛更加迷惑了。
“如果沒有這三篇課文,沒有後續的持續恐嚇,所有人都會認定動機就是如此,可現在線索指向你們三個的初中!”吉時剛剛還自我懷疑,聽高雲騰提到了動機,又重新堅定立場,“所以你們必須要好好迴憶一下,初中的時候,你們得罪過什麽人。”
高雲騰馬上補充,“想不起人不要緊,就像我剛剛說的,動機!你好好想想,做過什麽得罪人的事。”
馬隊趕忙附和,“對,對,想不起人就想事兒。”
蔣翼飛閉上眼,苦思冥想了好一會兒,抬頭說:“無非是同學間的小打小鬧,不至於吧?”
“至不至於不是加害者能夠定義的,”吉時苦口婆心,“你經曆了這些,難道還不明白嗎?加害者跟受害者的立場完全不同,你認為你隻丟出去一粒石子,對方卻如同被大山壓得粉身碎骨。想你能夠想到最嚴重的吧。”
這句話讓蔣翼飛觸動,他雙手抱頭,五官全都擠在一起,用力思考。
半晌,他抬起頭,艱難地說:“我,我在一個女生的飯盒裏塞了一隻死老鼠……”
吉時隻覺得胃部翻湧,強忍住想要以老師的身份教訓這個頑劣甚至惡毒的前初中生的衝動,問:“然後呢?”
“我當時就是惡作劇,因為那個女生曾經罵過我,我就是想惡心惡心她,結果沒想到……”
“後果很嚴重?”高雲騰問。
“她當時吐了一地,到最後幹嘔到停不下來,很痛苦的樣子。後來老師找來她的父母,把她送去醫院,聽說她住院了,一周沒來上課。再後來,她父母找到我父母要求賠償醫藥費,說是她得了厭食症,瘦的就剩一把骨頭了。”
“這女生叫什麽?”馬隊問。
“王璐。”
“她的厭食症最後好了嗎?”高雲騰問。
蔣翼飛搖頭,“那之後同學們都排擠我,初二我父母就給我轉學了,後來王璐怎樣,我就不知道了。”
馬隊想要責備蔣翼飛,但看到對方這副尊榮,話到嘴邊又咽下。如果王璐就是打臉大師,那麽她已經大仇得報,她的罪行勝過世上最嚴厲的責備,馬隊實在無須再說什麽。
離開蔣翼飛家,三人馬不停蹄前往邊陽的家。路上,馬隊給手下打電話,要他們馬上查十四中跟蔣翼飛同班的女生王璐。
“孔乙己?”邊陽家的地下室裏,他捧著吉時的手機,看完孔乙己中有關茴香豆的段落,不明所以地問,“你是說,歹徒用茴香豆暗示我這篇課文?為什麽?”
馬隊懶得廢話,直接問邊陽初中時期有沒有做過什麽錯事,得罪過什麽人。
邊陽思索良久,也給出了一句跟蔣翼飛異曲同工的迴答,“都是一些小事兒,不至於吧?”
吉時無奈地扶住額頭,無力地說:“好好想想,你認為最嚴重的。”
邊陽苦思冥想,還是搖頭。
吉時又想到了孔乙己,想到了孔乙己最有名的兩句話:讀書人的事兒,怎麽能叫偷呢?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最大的特征就是愛麵子和偷盜,於是吉時問道:“你再想想,跟愛麵子和偷盜有關的。”
邊陽經過提醒,突然一驚,“偷東西!”
“你偷過東西?”高雲騰追問。
“我,我想起來了,初三那年,我爸給我錢,讓我去給他買酒。我,我拿錢去遊戲廳了。後來為了交差,我就去小賣鋪偷了一瓶酒。結果當時被老板給發現,老板追著我跑,好像是被車給撞了。”
吉時心情沉重,“孔乙己的故事裏,茴香豆就是下酒的小菜。”
馬隊當即又給手下打電話,根據邊陽的記憶和描述,鎖定了當年的那家小賣鋪,查當時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