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鷹潭,龍虎山!
提及龍虎山,相信每一個種花人都不會陌生。
就像是提到嵩山每個人都會想到少林寺,提到武當山每個人都會想到武當派一樣,提到龍虎山,恐怕所有人都會想到天師府。
天師府始建於明太祖洪武元年,是曆代張天師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地方,被稱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兩朝管理道教事務的辦公機構。
天師府建於龍虎山腳下,北靠西華山,門臨瀘溪河,麵對琵琶山,依山帶水,建築輝宏,氣勢雄偉。樓台亭閣全部雕花鏤刻,米紅細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氣。
天師府全稱“嗣漢天師府”,亦稱“大真人府”,有“仙都”,“南國第一家”之稱。嗣漢天師府之名,來源於元世祖忽必烈冊封東漢張陵第三十六代傳人張宗演為“嗣漢天師”,其意表明自東漢始,代代相襲,道脈悠長。
此外,天師府所在的龍虎山下方圓數百裏,為道教第十五洞天三十二福地。
作為道家祖庭,天師府地位超然,因此,即便清軍入關打到了龍虎山下,也沒敢將戰火蔓延到天師府所在,故而天師府所在的上清鎮,依舊是一片祥和,沒像其他地方一樣遭受戰亂之苦。
這一日,龍虎山腳下的上清鎮來了一個陌生的訪客,他並沒有像其他信徒一樣滿臉虔誠的前往上清宮,而是朝著落座在上清鎮中央位置的嗣漢天師府走去。
這人年齡並不大,身材修長,長相俊美,身上穿著一件正一道袍,走在這道家祖庭所在的上清鎮,嘴角含笑,神色悠然,沒有絲毫的緊張和激動,就跟迴到了自己家一樣。
天師府的府門坐北朝南,修的高大寬闊,麵河而立,氣勢雄偉。
門口處還有兩個年輕的道士,穿著正一法袍,頭戴平天冠,手裏拿著拂塵,長相同樣俊美不凡,任誰看到都會忍不住稱一聲:“好兩個道家小全真。”
當然,誰要真敢這麽稱唿了,人家倆道士肯定會不願意的,畢竟正一派和全真派,可是兩個不同的道家流派,你拿“全真”稱唿人正一派道士,你家能樂意才怪。
那年輕道士走到天師府前,微微一頓,有些驚訝的看了眼天師府門口的兩個道士,隨後便恢複常色,笑著走了過去。
“無量光,貧道玄清,這是我師弟玄華,見過道兄,不知道兄仙鄉何處,此次來天師府是要掛單還是論道?”
天師府門前的兩個道士見那陌生的年輕道士走來,當即走了過來,行禮問候道。
道教的問候語一般有三種,分別為:“無量光”、“無量福”、“無量壽”。
無量光用於平輩之間問候語,代表著光明吉祥的涵義。
無量福用於對於晚輩的祝福,祈求天尊賜福給予晚輩的涵義。
無量壽對於長輩的問候和請安,祈求延壽星君給予長輩賜福延壽。
至於稱唿,那就沒有太大要求了,兩個道士之間,基本都是互稱“道友”、“道兄”、“真人”等。
所以說,天師府門前的這兩個道士還是比較客氣的,想想也是,能被天師府派到門口迎客的道士,接人待物肯定很有一套。
臨時下榻道觀居住稱“掛單”,掛單後由負責接待道觀提供食宿,可以說是客人。
論道的話,那就有些深意了,你可以理解為請教,也可以理解為交流,亦或者是來踢場子。
當然,來道家祖庭龍虎山天師道砸場子的,該怎麽說呢?
不能說沒有,卻絕對沒有像眼前這年輕道士一樣自己來的,基本都是全真一派的道士組團來的,並且雙方論道也會選擇上清宮等地而不是跑到嗣漢天師府來砸場子。
年輕道士聞言,輕笑一聲,道:“我是來拜會天師府張老天師的,還請兩位幫忙傳達一聲,就說京城有位姓朱的故人前來,想要見老天師一麵!”
這年輕道士正是朱晨浩,此次前來天師府,為的就是見一見那位江湖中傳說的張老神仙,也就是天師府的上一代老天師。
京城,姓朱的故人?
天師府門口的兩個年輕道士聞言似乎想到了什麽,臉色微微一變,隨後麵帶為難道:“居士有所不知,我家老天師已經閉關許久不再見客,所以這次恐怕要讓居士失望了。”
天下姓朱的人不少,但是從京城來的姓朱的就不多了,與他們天師府有關的更是少之又少了。
再加上眼前朱晨浩明明不是道士,反而道士打扮,明顯是為了躲避大清的剃發易服。
那麽眼前年輕人的身份就很輕易地能夠猜出來了,那就是大明皇室後人。
大明皇室後人來天師府幹什麽?
這一個問題其實不難猜測,事實上,在大清剛剛入關,乃至大清立國,大明朝滅亡後,大明皇室後人也曾不止一次來過天師府,想要請張家的老天師出山。
出山斬了大清的龍脈,讓大明得以複國。
隻是且不說斬龍本就是逆天之舉,單是清廷初立,國運昌隆,他們張家的老天師即便修為再高,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抗衡一國的國運啊,所以就拒絕了。
此時天下雖然動蕩,單是按照家族長輩的說法,那就是滿清當有三百年國運,所以吳三桂等人造反雖然聲勢浩大,卻難免會以失敗收場,所以嚴厲告誡後輩子弟,不得參與此次叛亂。
能被天師府張家派到門口迎客的弟子當然不傻,所以玄清兩人很容易的就想明白了朱晨浩此次前來拜訪的目的,因此想都不想直接就妥妥拒絕了。
並且他們也不是亂說,而是他們張家的老天師的確很久就已經不再見客,這麽說也不算騙人。
朱晨浩聞言輕笑一聲,抬頭看了眼天師府門上一對抱柱楹聯:“麒麟殿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搖頭笑道:“失望,我怎麽會失望呢,並且我覺得,老天師一定會出關見客的。”
朱晨浩神色悠然,看著眼前皺眉的兩個道士,再次笑吟吟道:“恩,這是我說的。”
他說完,也不理會凝眉變色的兩人,一股玄妙的氣息從體內騰升,神融天地,氣動風雲,一道好似主宰江山萬萬裏的帝道意誌籠罩四方天地,朝著嗣漢天師府鎮壓而下,讓府中所有人都駭然變色,忍不住想要朝著虛空跪拜。
跪拜一尊無上帝王!
首當其衝便是天師府門前的張玄清張玄華兩人,兩人此時一臉的震驚不可置信,看向朱晨浩的目光像是見鬼了一樣。
在他們的感知中,眼前的年輕人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籠罩無量金光中的無上帝王,高坐金鑾殿,執掌江山萬萬裏。
帝王,無上帝王!
千古一帝,莫過於此!
恐怖的帝王威儀,讓他們這兩個從小便受籙修行的道士,也忍不住想要跪拜高唿“無量大帝”,表示臣服。
就在他們即將跪倒在地的時候,一股超然,好似掙脫了滾滾紅塵的大逍遙之意從天師府深處騰升,將天師府上空的霸道帝王意誌驅逐,讓天師府中眾人心靈獲得大逍遙,不再受先前的帝王意誌影響。
與此同時,一道悠然的聲音從天師府中傳出:“不知哪位陛下前來,天師府張九功有禮了!”
提及龍虎山,相信每一個種花人都不會陌生。
就像是提到嵩山每個人都會想到少林寺,提到武當山每個人都會想到武當派一樣,提到龍虎山,恐怕所有人都會想到天師府。
天師府始建於明太祖洪武元年,是曆代張天師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地方,被稱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兩朝管理道教事務的辦公機構。
天師府建於龍虎山腳下,北靠西華山,門臨瀘溪河,麵對琵琶山,依山帶水,建築輝宏,氣勢雄偉。樓台亭閣全部雕花鏤刻,米紅細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氣。
天師府全稱“嗣漢天師府”,亦稱“大真人府”,有“仙都”,“南國第一家”之稱。嗣漢天師府之名,來源於元世祖忽必烈冊封東漢張陵第三十六代傳人張宗演為“嗣漢天師”,其意表明自東漢始,代代相襲,道脈悠長。
此外,天師府所在的龍虎山下方圓數百裏,為道教第十五洞天三十二福地。
作為道家祖庭,天師府地位超然,因此,即便清軍入關打到了龍虎山下,也沒敢將戰火蔓延到天師府所在,故而天師府所在的上清鎮,依舊是一片祥和,沒像其他地方一樣遭受戰亂之苦。
這一日,龍虎山腳下的上清鎮來了一個陌生的訪客,他並沒有像其他信徒一樣滿臉虔誠的前往上清宮,而是朝著落座在上清鎮中央位置的嗣漢天師府走去。
這人年齡並不大,身材修長,長相俊美,身上穿著一件正一道袍,走在這道家祖庭所在的上清鎮,嘴角含笑,神色悠然,沒有絲毫的緊張和激動,就跟迴到了自己家一樣。
天師府的府門坐北朝南,修的高大寬闊,麵河而立,氣勢雄偉。
門口處還有兩個年輕的道士,穿著正一法袍,頭戴平天冠,手裏拿著拂塵,長相同樣俊美不凡,任誰看到都會忍不住稱一聲:“好兩個道家小全真。”
當然,誰要真敢這麽稱唿了,人家倆道士肯定會不願意的,畢竟正一派和全真派,可是兩個不同的道家流派,你拿“全真”稱唿人正一派道士,你家能樂意才怪。
那年輕道士走到天師府前,微微一頓,有些驚訝的看了眼天師府門口的兩個道士,隨後便恢複常色,笑著走了過去。
“無量光,貧道玄清,這是我師弟玄華,見過道兄,不知道兄仙鄉何處,此次來天師府是要掛單還是論道?”
天師府門前的兩個道士見那陌生的年輕道士走來,當即走了過來,行禮問候道。
道教的問候語一般有三種,分別為:“無量光”、“無量福”、“無量壽”。
無量光用於平輩之間問候語,代表著光明吉祥的涵義。
無量福用於對於晚輩的祝福,祈求天尊賜福給予晚輩的涵義。
無量壽對於長輩的問候和請安,祈求延壽星君給予長輩賜福延壽。
至於稱唿,那就沒有太大要求了,兩個道士之間,基本都是互稱“道友”、“道兄”、“真人”等。
所以說,天師府門前的這兩個道士還是比較客氣的,想想也是,能被天師府派到門口迎客的道士,接人待物肯定很有一套。
臨時下榻道觀居住稱“掛單”,掛單後由負責接待道觀提供食宿,可以說是客人。
論道的話,那就有些深意了,你可以理解為請教,也可以理解為交流,亦或者是來踢場子。
當然,來道家祖庭龍虎山天師道砸場子的,該怎麽說呢?
不能說沒有,卻絕對沒有像眼前這年輕道士一樣自己來的,基本都是全真一派的道士組團來的,並且雙方論道也會選擇上清宮等地而不是跑到嗣漢天師府來砸場子。
年輕道士聞言,輕笑一聲,道:“我是來拜會天師府張老天師的,還請兩位幫忙傳達一聲,就說京城有位姓朱的故人前來,想要見老天師一麵!”
這年輕道士正是朱晨浩,此次前來天師府,為的就是見一見那位江湖中傳說的張老神仙,也就是天師府的上一代老天師。
京城,姓朱的故人?
天師府門口的兩個年輕道士聞言似乎想到了什麽,臉色微微一變,隨後麵帶為難道:“居士有所不知,我家老天師已經閉關許久不再見客,所以這次恐怕要讓居士失望了。”
天下姓朱的人不少,但是從京城來的姓朱的就不多了,與他們天師府有關的更是少之又少了。
再加上眼前朱晨浩明明不是道士,反而道士打扮,明顯是為了躲避大清的剃發易服。
那麽眼前年輕人的身份就很輕易地能夠猜出來了,那就是大明皇室後人。
大明皇室後人來天師府幹什麽?
這一個問題其實不難猜測,事實上,在大清剛剛入關,乃至大清立國,大明朝滅亡後,大明皇室後人也曾不止一次來過天師府,想要請張家的老天師出山。
出山斬了大清的龍脈,讓大明得以複國。
隻是且不說斬龍本就是逆天之舉,單是清廷初立,國運昌隆,他們張家的老天師即便修為再高,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抗衡一國的國運啊,所以就拒絕了。
此時天下雖然動蕩,單是按照家族長輩的說法,那就是滿清當有三百年國運,所以吳三桂等人造反雖然聲勢浩大,卻難免會以失敗收場,所以嚴厲告誡後輩子弟,不得參與此次叛亂。
能被天師府張家派到門口迎客的弟子當然不傻,所以玄清兩人很容易的就想明白了朱晨浩此次前來拜訪的目的,因此想都不想直接就妥妥拒絕了。
並且他們也不是亂說,而是他們張家的老天師的確很久就已經不再見客,這麽說也不算騙人。
朱晨浩聞言輕笑一聲,抬頭看了眼天師府門上一對抱柱楹聯:“麒麟殿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搖頭笑道:“失望,我怎麽會失望呢,並且我覺得,老天師一定會出關見客的。”
朱晨浩神色悠然,看著眼前皺眉的兩個道士,再次笑吟吟道:“恩,這是我說的。”
他說完,也不理會凝眉變色的兩人,一股玄妙的氣息從體內騰升,神融天地,氣動風雲,一道好似主宰江山萬萬裏的帝道意誌籠罩四方天地,朝著嗣漢天師府鎮壓而下,讓府中所有人都駭然變色,忍不住想要朝著虛空跪拜。
跪拜一尊無上帝王!
首當其衝便是天師府門前的張玄清張玄華兩人,兩人此時一臉的震驚不可置信,看向朱晨浩的目光像是見鬼了一樣。
在他們的感知中,眼前的年輕人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籠罩無量金光中的無上帝王,高坐金鑾殿,執掌江山萬萬裏。
帝王,無上帝王!
千古一帝,莫過於此!
恐怖的帝王威儀,讓他們這兩個從小便受籙修行的道士,也忍不住想要跪拜高唿“無量大帝”,表示臣服。
就在他們即將跪倒在地的時候,一股超然,好似掙脫了滾滾紅塵的大逍遙之意從天師府深處騰升,將天師府上空的霸道帝王意誌驅逐,讓天師府中眾人心靈獲得大逍遙,不再受先前的帝王意誌影響。
與此同時,一道悠然的聲音從天師府中傳出:“不知哪位陛下前來,天師府張九功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