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和的聲音自心湖之中瞬間響起,瞬息之間便接管了王執心的身體。
“我試試。”
張清和淡淡地說道,然而語氣之中卻篤定得很——
源自於高天之上,比上蒼天都天更高處的靈性頓時充盈起王執心的四肢軀幹,將他的神魂位格提升到一種難以想象的境界之中。
心湖之內有大道天音流轉交織,是聖人之言,是大道之說,或是萬世佛陀的禪唱。
這是王執心動用請神之後,張清和第一次將太素的力量全然灌輸於他。
自然,他在歲月枝杈上被限製了使用請神術,但是現如今使用請神的是王執心,並且這方枝杈是終究要進了某位的口中的,故而他王執心用請神,又與我張清和有何幹係?
王執心原本就是歸藏境的修為此刻在天地靈息的匯集之下驟然攀升至了洞虛境,微微閉上的眸子睜開,瞳孔之中好似放出兩道虛無的神光,無形無質,卻有若萬物之伊始,天地之源流。
這平常木訥的小聖人,神色卻也突然活絡,與天地相交通,使人忍不住親近的氣韻便也湧現在他原本普通的容貌之上,變得莫名的俊秀起來。
原本束得一絲不苟的青絲披散開來,宛若一尊不拘小節的在世儒聖。
若是李平安此刻是清醒的,定然會覺得,原本王執心身上本就帶有的些微張清和的氣息,此刻驟然壯大,變得無比強烈,仿佛就如同那個長安塾裏風華絕代的聖子,與眼前這個看似木訥老實的聖人重合了一般。
“殺這玩意也並不複雜,它的實力不知為何就僅僅隻處於洞虛到混洞之間,隻要達成兩個條件便足夠對他造成傷害。”
張清和雖說不算個好老師——因為實在可教的過於少,三條道路都是讓周槐安、蘇神秀以及王執心自行摸索,但是該講的部分絕對算得上講得仔細。
“那便是擁有足夠的神位,以及足夠的神性。”
王執心的神魂此刻規規矩矩待在泥丸宮裏頭,同時將意識沉入心湖,恭敬地聽著張清和的講解。
他聽完心底不由得慨歎一聲——然而就是這輕飄飄的兩個先決條件,卻也不知將中天多少修士擋在了門外。
試問又有誰能夠擁有足夠的神位與神性呢?
神位還算好,修至大聖說不定便能夠與眼前這所謂的“水元神子”齊平,畢竟都是處於天外,半斤八兩,要觸及也足可以觸及得到了。
然而神性……卻尤其難辦。獲得了神性的,無不是道果,已然畸變得不成人樣。
“修行是一個升格的過程,使自身的位格提升,而後到達天外仙神們所處的境界,這其中足夠達到的終極,便是所謂的神位。
而神性,則是神魂的強大所造就的質變,擁有神性者,自身與仙神齊平,足可以理解仙神那隱秘深晦的知識,不至於使得自身產生異化,或能抵擋侵染與汙穢,維持道體不發生形象的更迭,自身也不受到影響。”
張清和傳音之間頓了頓。
“也就是說,神位能夠保證我們滅殺祂,而神性則能保證我等不受這龐雜的情感與知識影響。”
他與王執心壓根就沒有考慮過實力的問題——這玩意的洞虛境即便有諸多手段,又或者是相當於一尊混洞,今天也有法子將它骨灰給揚了。
畢竟鎮妖王李退之因為李平安外出曆練,而給他掛上的那幾十個玉牌子可不是擺設。
李退之隻有十年可活了,李平安有好不容易有了一條求生的活路,要是半路夭折在道途之中,他怕是連道傷也不管了,就算讓血衣軍每人持了靈鉚,將星辰神陣延展到滄江邊上,也要提著血戟將滄江裏頭的水族殺個對穿。
而王執心此前其實已經擁有了神性——亦或者說神性的替代物。
張清和的大道天音與王執心自己的大道天音交織在一起,護持著他的神魂,使得他自身不受侵染,然而神位卻猶然不足。
到了此刻,張清和將太素的靈性全然往他的身上灌注,使得這儒道小聖人的位格無限拔高,雖說憑著太素奇妙的特性使得他並沒有飛升與天外,但是位格上已經與仙神齊平,乃至於超越了靈官天。
自然,實力還是洞虛層次,未曾變更罷了。
但是單單以位格論,此刻的“王執心”,已經能足以被稱之為一尊真正的儒道聖人!
“原來長這樣。”
張清和與王執心細細觀摩著眼前這神性生物的模樣,因為位格的提升,王執心的視角也發生了難以言明的擴充,仿佛天地之間突然自五感、神魂之外,多出了第七種,第八種,第九種感官,能夠觀摩到眼前這“水元神子”的真實模樣。
先前的水元神子,也不過是祂投影入中天之中的一部分罷了。
“簡直……難以形容。”
王執心的聲音在心湖之中迴蕩,猶如得見了大道真知。
同時,他言語之中也有著一種狂熱的迫切,仿佛想趕快把這個醜玩意擒殺下來觀摩一番。
原本那海葵一般的頭顱呈現出無法形容的光斑,斑駁、重影,仿佛猶如一根根接駁了天地的蠕蟲。
祂的軀幹深陷於空無之中,那空無是玄幽深沉的,位格提升之後,能夠辨明其中帶著恐懼、憎惡、沉溺種種負麵的情緒,又仿佛帶著歡愉、快樂、安詳,種種天地之間最為美好的皈依感。
此刻眼中的水元神子早已不是人形,倒不如說,在原本水元神子的背脊之處,一根碩大看不見盡頭,宛若腕足,但是即便是皮膚的皸裂,吸盤的孔隙見都有可怖的黑影攀爬,有怪異的生物嘶吼的紐帶……
不能說是紐帶,這紐帶比之水元神子的身形還大,層層包裹著水元神子,使得祂半邊身子不見其形狀。
張清和與王執心現如今都能明明白白聽到這玩意口中在嘟囔著什麽了。
聽完之後倒也並不震驚,反倒是露出理所當然的神色。
“皈依我神,中天萬物安眠沉寂之鄉。”
“我試試。”
張清和淡淡地說道,然而語氣之中卻篤定得很——
源自於高天之上,比上蒼天都天更高處的靈性頓時充盈起王執心的四肢軀幹,將他的神魂位格提升到一種難以想象的境界之中。
心湖之內有大道天音流轉交織,是聖人之言,是大道之說,或是萬世佛陀的禪唱。
這是王執心動用請神之後,張清和第一次將太素的力量全然灌輸於他。
自然,他在歲月枝杈上被限製了使用請神術,但是現如今使用請神的是王執心,並且這方枝杈是終究要進了某位的口中的,故而他王執心用請神,又與我張清和有何幹係?
王執心原本就是歸藏境的修為此刻在天地靈息的匯集之下驟然攀升至了洞虛境,微微閉上的眸子睜開,瞳孔之中好似放出兩道虛無的神光,無形無質,卻有若萬物之伊始,天地之源流。
這平常木訥的小聖人,神色卻也突然活絡,與天地相交通,使人忍不住親近的氣韻便也湧現在他原本普通的容貌之上,變得莫名的俊秀起來。
原本束得一絲不苟的青絲披散開來,宛若一尊不拘小節的在世儒聖。
若是李平安此刻是清醒的,定然會覺得,原本王執心身上本就帶有的些微張清和的氣息,此刻驟然壯大,變得無比強烈,仿佛就如同那個長安塾裏風華絕代的聖子,與眼前這個看似木訥老實的聖人重合了一般。
“殺這玩意也並不複雜,它的實力不知為何就僅僅隻處於洞虛到混洞之間,隻要達成兩個條件便足夠對他造成傷害。”
張清和雖說不算個好老師——因為實在可教的過於少,三條道路都是讓周槐安、蘇神秀以及王執心自行摸索,但是該講的部分絕對算得上講得仔細。
“那便是擁有足夠的神位,以及足夠的神性。”
王執心的神魂此刻規規矩矩待在泥丸宮裏頭,同時將意識沉入心湖,恭敬地聽著張清和的講解。
他聽完心底不由得慨歎一聲——然而就是這輕飄飄的兩個先決條件,卻也不知將中天多少修士擋在了門外。
試問又有誰能夠擁有足夠的神位與神性呢?
神位還算好,修至大聖說不定便能夠與眼前這所謂的“水元神子”齊平,畢竟都是處於天外,半斤八兩,要觸及也足可以觸及得到了。
然而神性……卻尤其難辦。獲得了神性的,無不是道果,已然畸變得不成人樣。
“修行是一個升格的過程,使自身的位格提升,而後到達天外仙神們所處的境界,這其中足夠達到的終極,便是所謂的神位。
而神性,則是神魂的強大所造就的質變,擁有神性者,自身與仙神齊平,足可以理解仙神那隱秘深晦的知識,不至於使得自身產生異化,或能抵擋侵染與汙穢,維持道體不發生形象的更迭,自身也不受到影響。”
張清和傳音之間頓了頓。
“也就是說,神位能夠保證我們滅殺祂,而神性則能保證我等不受這龐雜的情感與知識影響。”
他與王執心壓根就沒有考慮過實力的問題——這玩意的洞虛境即便有諸多手段,又或者是相當於一尊混洞,今天也有法子將它骨灰給揚了。
畢竟鎮妖王李退之因為李平安外出曆練,而給他掛上的那幾十個玉牌子可不是擺設。
李退之隻有十年可活了,李平安有好不容易有了一條求生的活路,要是半路夭折在道途之中,他怕是連道傷也不管了,就算讓血衣軍每人持了靈鉚,將星辰神陣延展到滄江邊上,也要提著血戟將滄江裏頭的水族殺個對穿。
而王執心此前其實已經擁有了神性——亦或者說神性的替代物。
張清和的大道天音與王執心自己的大道天音交織在一起,護持著他的神魂,使得他自身不受侵染,然而神位卻猶然不足。
到了此刻,張清和將太素的靈性全然往他的身上灌注,使得這儒道小聖人的位格無限拔高,雖說憑著太素奇妙的特性使得他並沒有飛升與天外,但是位格上已經與仙神齊平,乃至於超越了靈官天。
自然,實力還是洞虛層次,未曾變更罷了。
但是單單以位格論,此刻的“王執心”,已經能足以被稱之為一尊真正的儒道聖人!
“原來長這樣。”
張清和與王執心細細觀摩著眼前這神性生物的模樣,因為位格的提升,王執心的視角也發生了難以言明的擴充,仿佛天地之間突然自五感、神魂之外,多出了第七種,第八種,第九種感官,能夠觀摩到眼前這“水元神子”的真實模樣。
先前的水元神子,也不過是祂投影入中天之中的一部分罷了。
“簡直……難以形容。”
王執心的聲音在心湖之中迴蕩,猶如得見了大道真知。
同時,他言語之中也有著一種狂熱的迫切,仿佛想趕快把這個醜玩意擒殺下來觀摩一番。
原本那海葵一般的頭顱呈現出無法形容的光斑,斑駁、重影,仿佛猶如一根根接駁了天地的蠕蟲。
祂的軀幹深陷於空無之中,那空無是玄幽深沉的,位格提升之後,能夠辨明其中帶著恐懼、憎惡、沉溺種種負麵的情緒,又仿佛帶著歡愉、快樂、安詳,種種天地之間最為美好的皈依感。
此刻眼中的水元神子早已不是人形,倒不如說,在原本水元神子的背脊之處,一根碩大看不見盡頭,宛若腕足,但是即便是皮膚的皸裂,吸盤的孔隙見都有可怖的黑影攀爬,有怪異的生物嘶吼的紐帶……
不能說是紐帶,這紐帶比之水元神子的身形還大,層層包裹著水元神子,使得祂半邊身子不見其形狀。
張清和與王執心現如今都能明明白白聽到這玩意口中在嘟囔著什麽了。
聽完之後倒也並不震驚,反倒是露出理所當然的神色。
“皈依我神,中天萬物安眠沉寂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