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伯,在那!就在那兒!”


    狗子的聲音自遠處傳來,這老實少年的嗓門倒是大,人還在視線裏頭不見影兒,聲音便已經傳入小童兒的眼中。


    “多……多謝這位,官人相救。”


    張三被張清和緩緩放在岸邊,似是心有餘悸。他細細看了看張清和的衣著,試探性地道謝。


    不過模樣倒是鄭重,由個小娃娃施展的如此得體,顯得十分不容易。


    張清和輕微瞥了眼,依舊沒有作反應,他的麵兒上也是無表情的,眼神中也是無神采的,仿佛已經不會因為任何俗事瑣務而勞心傷神。


    張三問了一番,見這好似“神仙”的官人無反應,便覺得有些沒趣起來,一身因為張清和那浸得透濕的素錦白衣而沾上水漬的布衣使他直直哆嗦,蹲下來搓手汲取著僅餘的熱力。


    遠遠看去,怕是像個不斷顫抖瑟縮的麻布糯團子。


    他還是個孩子,雖然有些心智,但終究是敵不過心底迸出的好奇心的——


    “官人所從何來?”


    “官人方才瞬息就到了我麵前,可是縣城裏頭的神仙啊?”


    “神仙愛不愛聽曲,尋常日子會不會往勾欄裏去呢?又可曾有神仙聽過如意班的《稻草歌》?”


    張三終究是語句如連珠子,他對張清和有一種天然的親切與熟悉,於是也不怕惡了這看上去極有來頭的人。


    眼前這素錦的“神仙”依舊是毫無迴應,仿佛方才訓導幾句,便已經耗盡了他全身的氣力,精氣神都已然不在了。


    “人呢,在哪兒呢?!”


    終究是有嘈雜的人聲漸近了,張清和自然是不意外的,他甚至都懶得廢力氣去多看上幾眼——這些凡俗村人的麵貌一個個早就在神魂感知之中烙得清晰無比了。


    “那兒!村正,鶴叔,大同叔,在那兒!”


    狗子驚訝地指著,輕咦一聲——


    “那人莫不是被三兒給救上來了?好似被淋得有些傻愣,真直直杵著呢!”


    眾人聞言看向岸邊,果不其然,有個披著上好料子的俊俏白後生與他們村裏頭最是得喜愛的那小童站在一起,雖然在水裏泡得久了,濕漉漉地顯得無比狼狽,卻怎麽也遮掩不住那一股子出塵之氣。


    眾人於是心頭一輕,放下手裏的麻繩、籮筐、挑擔,往張清和與張三所在而去。


    “這後生真俊……”


    “哎呀,怎麽會有這麽俊的後生,恰恰我家虎妞待字閨中,若是找東頭媒婆來說個媒……”


    “得了吧屠子?人家一看就是城裏頭來的大老爺?你家虎妞的胳膊,可比張狗子的腿還粗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十幾個青壯遠遠調笑著?身後又跟著個眉目皆白的謹慎老頭兒?老頭倒是沒有摻合這些漢子的玩笑,勉強抿嘴笑了笑。


    他同張三一般?細細看著張清和,仿佛要思索出個條理來?又聽著幾人玩笑開得有些脫了?於是出言勸止——


    “好了,那後生一身皆然透濕了,把我帶上的那件襖子取了,與他裹上。”


    從原上到渭水岸邊?也不過就幾步路?尤其是來的全然是身體健碩的漢子,不消多時,便已經到了張清和與張三的近前。


    “唉,大冷天的,濕作這個樣子?這都白得顯不大出血色了。


    後生仔,趕緊給穿上吧!”


    張鶴雖然有些見識?但是見著張清和這般“淒慘”模樣,卻立馬將身份的桎梏拋在了腦後?一臉心疼關切的模樣。


    村正備上的襖子是他自家的舊衣物,陳舊的麻布之間有些微的破洞?露出絲絲縷縷的棉絮?但是依舊是村裏頭頂暖和的衣物了。


    然而張清和聽到這群人?卻也隻是稍稍見了個禮,將襖子鄭重接過,便發起呆來,仿佛周遭的一切與他毫無幹係了。


    “這……”


    “後生莫不是客氣?”


    “甭講客氣啊,後生仔。”


    “但是他這眼珠跟死魚一般,也不見得有何反應啊?”


    “休得亂語!”


    張鶴見張清和把襖子接過,也不穿上,稍稍愣了一愣,腦子卻又轉了過來。正巧這時村口的屠子也說出了他心中所想——


    “許是這剛從冰水裏頭上來,凍住了魂魄,一時半會還扭轉不過來呢!看上去便也與癔症無異。”


    “是啊……有日我去後山獵野物,見到了好大一頭蒼狼,得有一個半屠子那麽高了!


    我當即就嚇得兩腿哆嗦,渾渾噩噩好半天沒有緩過勁兒來。”


    “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竹,你盡吹牛。”


    “怕是直接給嚇尿咯!”


    張鶴倒是也沒有理會這些閑漢子的發言,老村正提醒了他一把,那杖子稍稍一頂,他便會意過來,又自張清和手上將襖子取了迴來,抖了抖上頭的積雪。


    “後生,再不裹將起來,明日怕是就得傷寒了。”


    說罷,他便將襖子披到張清和的身上,粗布麻衣將精致的錦繡包著,顯得有些臃腫,但是這些村人眼裏,張清和的身子終究有了些暖意——騰騰的白氣自張清和身周升騰起來。


    “唉,這就對了。”


    眾村夫終於滿意起來,笑了笑,將他攙到一旁的牛車上坐下,遞給他一個有著些微熱意的暖爐。


    “官人還請稍候,他們是些不懂事兒的,言語粗鄙,還往見諒。


    不過官人眼下濕成了這般樣子,不若到村中稍作歇息一番,將單衣換了,再飲些熱湯。不然感上風寒,怕是就麻煩了。”


    說這話的是村正,他們沒見著張清和救那童子的一幕,便以為這人雖是衣著顯貴,但定然也是與修士搭不上邊的——畢竟堂堂修士怎麽可能浸溺在渭水之中呢?


    村正見張清和不言語,也不惱,隻是將張三拉扯過來,給他頭上賞了幾爆栗。


    “長輩們不到,就自己下水,誰給你的膽子?


    好在是貴人吉人天相,不然這麽大浪濤,足以淹掉十個你了!”


    張三吃疼,眼淚汪汪,並不反駁——又或者說沒法反駁。


    若不是張清和及時將他救了,今天沉在渭水底下的,恐怕就是他了。


    “三兒知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可名狀的道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姬長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姬長樂並收藏不可名狀的道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