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背陰山下夫子廬,夜,雨。


    許懷瑾坐在靜室裏頭,一臉沉色。


    他已經很老了,老得有些握不住手裏頭的書卷,老得有些力不從心。溝壑在他容貌間生長,最終綿延作一片,仿佛一顆幹癟的柿子。非但是容顏,就連心亦然如此——更何況他的心裏還壓著那座擇人而噬的大山。


    這老聖人卷起珠簾,看著山前的雨,想起許多年孤身上山的老師來,想起近些年入山的聖人來。他們其中有些還能留駐人間百餘年,足以安然走完一個凡俗的一生,然而卻不作猶豫往那山上去。


    可千百年,乃至於往後的萬餘年,這山都不會,也不該有改變,他們所做的並非是無用功,然而說是九牛一毛都有些誇大。


    然而多想無益,終究是斯人不在,若不是憂心長太浩天青黃不接,他也早已到了上山的時候。


    “罷了……等握瑜修為再精進些,我便放手與他,安心去吧……”


    他細致地盯著這雨,又自雨間望向山巔無窮盡的劫雷。


    這雨並不尋常,縱容平子的仙禁設得牢固,但是也架不住裏頭的東西試探性地掙紮。


    他歎了口氣,就要迴身,卻陡然止住,麵兒上浮現出溫和地笑意——


    “先前在慨歎雨夜寂寥,沒成想,卻真有客於雨中至,不知客所從何來呀?”


    那兩人的匿息法做的很好,加之背陰山方圓不通神魂,縱然是許懷瑾也未曾注意到這二人的蹤跡——之所以能發現,還是因為這二人直直越過第一重禁製,徑直往他的院子裏頭走來。


    其中一人一襲白衣,在陰沉的雨夜之中顯得格外紮眼,不過風骨倒是別樣。


    還有一人身材矮小,一身錦袍裹得嚴實,麵貌刻薄,顯得嚴肅苛刻。


    兩人並未舉傘,雨卻近不了身周一尺,仿佛由那山掀起的風雨也在莫名逃避著這二者身周散發的氣韻。


    許懷瑾遠遠見著來人,有些驚訝——


    “握瑜……你帶來的這位生客是?”


    許懷瑾細細觀察著這白衣人?眼角的皺紋凝起?這人風度舉止以及修為都在當世頂流,他不可能沒有印象。


    然而當他見著那腰間兼毫?以及扣得嚴實的白麵神仙的假麵的時候?目光卻忽然銳利起來。


    “天宮……文昌妖人……”


    “兄長息怒。”許握瑜麵不改色,作了個深揖。


    他與自家兄長相處多年?知曉他這不過是佯怒想看看他們的深淺來意,更遑論兩人千年間締造的信任。


    “兄長?您是否有上山的打算了?”


    許握瑜試探性地征詢?他眼中一股子哀切凝而不散——他最是知曉自家兄長的脾性與傷勢,由是眼中的隱匿得極其深的一股子堅毅也顯著起來。


    許懷瑾默而不語。


    天地之間有此靜默,仿佛除了那不近人情的雨聲,要將一切湮沒?再無人有情感上的交互。


    兄弟二人對峙許久?倒是文昌星君開口了——


    “聖夫子可有興趣聽上一個故事?”


    也不待許懷瑾同意,那一襲白衣的文道假神仙便在這細細密密的雨中自顧自地開始講:


    “有公九十,麵山而居,此山涵擴方圓七百裏,高萬仞?他因其阻塞,想要將此山自眼前移走?開出一條坦闊的大道來。


    他與子孫荷擔,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東海,如此寒暑易節?循環往複。


    然而此公年已逾九十?又如何移得動山呢?他於是訴諸於後嗣——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聖夫子以為,愚公此言有理嗎?”


    “你在譏嘲我長安塾曆代先人?!”許懷瑾聽得透徹,對文昌怒目而視。


    “天宮邪人,亂我中天,還未曾與你等這些老鼠清算呢……”


    文昌笑著搖了搖頭,他並不擔心許懷瑾會真的出手。


    “先且不說那是不是我等該背的黑鍋,若你要這麽說,那便將自家幼弟一齊斬滅罷!”


    許懷瑾聽聞此言又驚又怒,猶疑地看向許握瑜,卻被文昌利落地打斷——


    “其實你心底早有懷疑了,不是嗎?你們兄弟二人都是一樣的性子,他許握瑜能想到的,你許懷瑾不可能想不透徹。”


    許懷瑾終於再不溫和,以嚴厲的目光審視起許握瑜來——


    他見著自家低矮的幼弟聖人的錦衣漸漸褪去,刻薄的臉被一張笑意圓融,招人喜愛的老仙假麵所代替,一身青綠的紋源袍子裹住他的身子,恍若一個和和氣氣的員外富家翁,與其之前的樣子全然不搭。


    “天宮福祿星君,見過長安塾五代聖夫子。”


    “你……你……”


    許握瑜這頭先是無比鄭重地道了聲這頭的家門,堪堪頓了一頓,又說——


    “兄長,你且先不要上山了,前人的路子是走不通的。”


    這次,他喚的是兄長,許懷瑾明白他的意思,於情於理,他上山都不過是杯水車薪,他深知那山的可怖,就算一萬年,一千萬年,長安塾的聖人屍骨堆滿山巔,隻要天上的道果依舊懸著,那麽這番努力便濟不得事……


    雨聲漸大,磅礴如傾盆,仿佛要將背陰山周遭湮沒,將這一段徹徹底底地埋到歲月裏頭,隻有零星的語句自雨幕中透出。


    “福祿星君甘自往山裏頭去……”


    “我走之後,希望兄長可以接過我的位子……”


    “你已然油盡燈枯,放出消息,不出幾年,它們就會試圖接觸你。”


    “移山,萬年太久,千萬人的命太沉……以十數年,寥寥幾人,換太浩天安寧……”


    幾人的聲息在那夜裏消沒,隨之而來的便是漫長的鋪墊,第二日,許握瑜便悄然地上了山,留給了自家兄長一副笑意圓融的老仙假麵,以及一塊天宮鐵令。


    再一年,鎮妖王喜得小女,許握瑜應邀欣然規往,取作青蘿,約以送入長安塾細心栽培。


    再五年,太陽星君、南天帝君與李退之相鬥於鎮安,取道胎血脈,又轉入太浩天,與許懷瑾密謀,開背陰仙禁。


    再十年,經文昌與許懷瑾之手,《周天神禁》於東海某方秘境出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可名狀的道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姬長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姬長樂並收藏不可名狀的道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