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自然是不怕黑霧,但是這些玩意逸散到太浩天裏頭,便又多了好些人有著神魂邪物的風險。”


    張清和將劍橫在胸前,意欲攔住這些鬼東西。


    “你是準備救那些老學究,還是救李少白?”


    郭思成止住腳步問道。


    “哦,原來我是來救我家先生的,那沒事了。”


    郭思成聽他說完這話,卻不見他動,劍仍然是橫著,仿佛依舊意欲將那黑霧裏頭出來的東西斬落。


    “嗐……”


    這軍漢子歎了口氣,隨手將空間停滯住,念起之間,無形道域自身周擴開,虛空如同水波一般將層層黑霧打散,甚至於在背陰山東邊的山腳間清出一片空曠來。


    “救不救又有何意義,他們……唉……”


    張清和卻輕描淡寫收了劍,仿佛早料定了郭思成會出手一般,慎微地往前走。


    郭思成自然是知道張清和的目的便是引他出手,畢竟一尊來頭神秘的強者清場,怎麽也比自己癡愚地動手強。


    “老郭,你這話不對,得救呀……救不救是結果的發端,焉有不論發端而論及結果的?”


    張清和不在意郭思成的境界究竟如何,他從不是對著自己熟悉之人唯唯諾諾的性子,也敢於教訓起來。


    郭思成一怔。


    “確是你會說的話。”


    “自然,若是兩頭隻能選一個,那麽我便毫不猶豫地選少白先生了。”


    張清和悲天憫人的人設沒有維持幾息,便在眾人一同上山的言談間塌了個徹底。


    “更像了。”


    那仙禁毫無痕跡地合攏,連帶著眾人的腳步,郭思成的聲音逐漸消失在了陰霾沉沉的山裏。


    “來了。”


    背陰山巔的那廟宇之中,許懷瑾一臉恭順地站在了守庸子身側,李少白雙眸無神地盤膝,恍若他才是廟裏頭惟一的泥偶。


    這廟宇破漏低窄得很,仿若一間將傾的矮廬,滿地的碎瓦殘磚昭示著仿佛經曆過什麽大的動蕩一般。


    廟裏頭聖人像的金漆掉得很是淒慘,那麵貌上的粉飾被歲月剝落之後,悲天憫人的神色都變得詭異猙獰起來。


    廟周遭比背陰山任何地方都要更加荒涼寂寥,仿佛透著一股子萬古的寂寥與悲情。


    守庸子和太浩天裏聖堂中站著的那尊風節彰著的老人像,卻很不同,他是個青年的模樣——看著固然很像個文道君子,但是卻並不持重。


    “懷瑾啊,我這裏很久沒來人了。”


    守庸子笑了笑,許懷瑾見著的他不過是神魂的一道投影,借著那輪金烏,白日裏他得以好生出來透氣,不然早已與文昌道果裏頭的異物糾纏不清,全然無法保有人性的清明。


    “這廟裏頭,最先來的是我的弟子,是他給我搭了這房子。後來過來看我的,則是我看著長成的徒孫、我徒孫的後輩,還有我的血裔。


    三千年來……在你們之前踏足這房子的,一共有那麽五個。”


    “祖師是說,五人?”


    “是,五人。”


    許懷瑾執著晚輩該有的禮節,沒有再說話——這在旁人看來實則是有些諷刺的,一個暮年老者,向著一個青年扣禮。


    “我記得最深的便是第五個,自倫理綱常上講,他該喚我一聲老祖,可他上門的方式最是不得體。


    我這一脈的血很得喜愛,他來廟裏的時候已然油盡燈枯,拚著最後一絲清明的神智自崩神魂,刮下我聖像上的一縷金漆。”


    守庸子仔細看了看李少白。


    “可見這三千年來,我這兒從沒有來過客人,你們是頭一遭。


    唉,你瞧瞧,他們把這兒弄得亂糟糟的,我都沒地兒招待你二人了。”


    守庸子眯著眼做懊惱狀。


    “懷瑾惶恐。”


    “他父親的天資很是驚人,到了他這裏,以稀薄的道胎血,若不是我壓著,甚至於要走通一條自己的道果路,堪當中天萬年之才。”


    “少白的資質很是驚人,說不定能成道果。”


    “道果?哈哈……”


    守庸子笑了笑。


    “三千年前,我留在人間不願上去,也不願去西邊,我的弟子便給我修了這座廟。


    我了解他,他實則是心有悲憫的。


    原意是把我困在這兒,當一個永世的囚徒,總好過變成餐碟上的點心。但是神魂裏頭揉捏著那些醃臢玩意的時候我保有的這絲清明就在想啊……


    我活這一輩子,救了這麽多人,落得這般田地是為了什麽?甚至於被困鎖之後,我的徒孫,我的後人,一個個往這座監牢裏頭跑,視我如仇讎,恨不得我從不存在過。


    他們叫我什麽?魔殼!視我為“守庸子”分化出來的汙點。


    可所謂的魔殼究竟做錯了什麽呢?我也不過是想活罷了。


    我救了這麽多人,本就不該死的,而我若是活下去了,定然也能救更多的人。


    懷瑾啊,我很是喜歡你,因為我等是一類人,我覺著你是懂我的。”


    “祖師,您沒錯。”


    許懷瑾將頭低了下來。


    “唉,人老了……加上我這久不來客人,話便多了些,還請你體諒。”


    守庸子顯得很親和,他突然意識到自己說的有些絮叨了,對著許懷瑾笑了笑。


    “我原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可四代,也就是你師父來的時候,有人跟著他一齊來了,給我帶來了一個新的選擇。”


    “原來這便是祖師所說的第五人。”


    “那東西的假麵不錯,就連我也是在它踏入廟宇之後才發現。”


    “於是祖師便與他們合作了?”


    “合作?……他們是邪物,最終的目的也不過是吞了我這道胎血,終究是合作不了的。”


    守庸子解釋道。


    “是利用,於是在那一天之後,太浩天的金烏變得有些不同了……我這絲清明的神魂投影,也得以在白日裏出來喘了口氣。”


    “懷瑾鬥膽一問,若您借少白重歸人間,您何以待蒼生?”


    “你讀過《平子》,我那弟子是如何說的,我又是如何說的?”


    守庸子頓了頓,頗具嘉賞地看著許握瑜。


    “子平子曰:善無大小,人有親疏。


    先聖守庸子曰:寧舍小善,以搏大善。”


    “我歸來時,躬行我道,再救蒼生,以贖今日之失。”


    守庸子淡淡說著,看向李少白的眼中滿是惋惜與痛心,仿佛如此這般,便能將一時的醜惡撫平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可名狀的道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姬長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姬長樂並收藏不可名狀的道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