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打賭!
帝國敗家子王康林語嫣 作者:天香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聲極冷,並且充滿不容拒絕之意。
溫漳則是微微一怔,這個條件怕不是能容易答應的,讓那些諸侯王來壽春,嚇死他們……
“這個是不是?”
他開口考慮著如何措辭。
“怎麽?這也有問題?”
王康平靜道:“諸侯王朝見,這很正常吧?”
溫漳說不出話了,在這方麵無法找出漏洞。
分封製雖然給了諸侯王極大的自治權限,但也有相應的義務。
諸侯必須服從皇帝的命令,為皇帝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品,定期朝見……
既然王康已經允諾了諸侯國繼續留存,一切如常,那諸侯王朝見新君也是應有的義務,這是很正常的提議……
“時間上麵,可否能夠寬裕?畢竟各諸侯國距離遠近不同?”
溫漳想了想如是說道。
十五日的時間,確實有些緊張,很可能都沒有反應的時間,具體還需要商議,這恐怕就會出現不確定性。
而這也正是他要爭取的。
“遠近不同?”
王康淡淡道:“東楚九大諸侯王現在都在奉國,你們從奉國到這裏,用了多久?”
此言一出,幾位使臣立即色變,就連溫漳也是如此。
九王集聚這樣的事情當然不可能傳開,尤其還是現在這樣敏感的時候。
你們沒事幹聚集在一起要幹什麽?是準備聯合起來打仗嗎?
若是王康知道了會怎麽想,很有可能直接派兵清剿,這完全是有可能的。
因此,九王集聚保密事宜做的相當完善,就連奉國王都的人都不知道,可現在王康知道了。
“所以,十五天的時間很寬裕!”
王康平靜道:“這就是我的條件,若是達不到,後果自負!”
“我知道你們擔心等諸侯王來了壽春,會被我一鍋端了,說實話我不會這樣做,剛繼位便做這樣的事情,對你個人聲譽而言是很不利的,並且也會引發東楚民眾的不滿,而起了混亂。”
“你們大可放心,對待東楚問題,我隻會和平解決。”
王康攤了攤手道:“我的底都已經交了,如何選擇你們看著辦。”
他又看著溫漳道:“其實你大可不必裝出一副強硬的態度,還說什麽若是我不允許談判,明天東楚所有諸侯王會直接起事?”
“你信嗎?”
溫漳沉默不言,這話本來就是用來詐的。
“諸侯王之間從來就不是鐵板一塊,或許會有人起事,但絕對不是所有,這一點你應該明白。”
溫漳更是說不出話來了。
他自以為看穿了王康的底牌,可沒想到人家看的遠比他要透徹……
“我還是那句話,我為的隻是東楚的民眾。”
王康看著溫漳開口道:“你敢不敢跟我打個賭?”
“什麽賭?”
溫漳一時都沒反應過來,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他的思想節奏,已經開始跟著王康走了……
“你作為有名之士,應該明白諸侯製的危害有多大吧?以中央朝廷的立場。”
在說這話時,王康示意將其他的使臣屏退驅趕了出去。
“這……是要做什麽?”
溫漳麵色有些不自然。
“迴答我的問題。”
王康緊盯著他。
溫漳沉默無言,他當然知道分封製對中央朝廷有多大的危害。
起初分封製還能維持良性的發展,在血脈和製度之下,諸侯王服從皇帝命令,履行義務,鎮守邊疆。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現有體製下諸侯國發展壯大,諸侯王便滋生了野心。
若是遇到軟弱皇帝,更是產生了別的想法。
並且代代傳承,血脈淡了,越來越遠,到如今隻不過有個同姓罷了。
這也是為什麽項臨天自刎,皇室覆滅,那些諸侯王首先考慮的不是光複,而是自身安危。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尾大不掉,嚴重製約國家發展,並且危急中央統治。
換做是他,也一定會想辦法廢除,加強中央集權。
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可這麽多年來,也沒有誰能夠做到,這其中的事項太複雜了。
並不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
想想當初趙皇薑承離削藩斬貴,拔除老牌貴族勢力,就廢了多大的周章。
若是沒有王康,很可能就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這就是現實。
“看來你認同我說的話了?”
王康笑著問道。
“那又如何?”
溫漳定了定神,開口道:“我是奉王的謀士,我所維護的肯定是主上的利益。”
“這沒問題,我也欣賞你的這種作為。”
王康開口道:“我知道奉王對你有知遇之恩,所以你不離不棄,但這麽多年,也該還完了吧?”
溫漳猛然一怔,這其實算作他的隱秘,為什麽王康會知道?
讓他有種在王康麵前無所遁形的感覺……
“我不強求你,我隻是跟你打個賭。”
王康平靜道:“在不使用極端武力之下,我能夠完美解決封分製的問題,你信不信?”
“不使用武力,不走極端?”
溫漳搖頭道:“我不信。”
他確實不相信,諸侯國存在時間太漫長了。
盤根錯節,利益交錯,其中的問題不是一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曆代楚皇哪個不想解決,可誰又真正做到了?
或許楚皇項臨天是最有可能完成的,但他也死了……
“我能做到,而且都不需要太長的時間。”
王康開口道:“若是如此,便是你輸了,那你就要轉投我這邊,效忠於我!”
“這……”
溫漳不知是該哭該笑,轉了一圈原來是在這等著,能得王康的看中,是他的榮幸,這一點他很明白。
“若是您沒做到呢?”
“我沒做到就沒做到了,我也不強求你,你繼續在奉國待著就是。”
王康理所當然的說道:“我跟你談條件就已經是給了你麵子,你難道還要跟我談嗎?”
這話很沒有道理,但卻也說了道理。
以王康的身份,即使向奉王施壓,項百川恐怕也會放人,而沒有什麽好說的。
王康所求的不過是心甘情願。
“好,我答應了。”
在這種情況下,不答應也沒辦法。
“既然如此,你就可以離開了,及時給你背後的人傳信,記住說明,十五日的期限。”
王康開口道:“你可以離開了,談判結果,我會安排公布……”
溫漳則是微微一怔,這個條件怕不是能容易答應的,讓那些諸侯王來壽春,嚇死他們……
“這個是不是?”
他開口考慮著如何措辭。
“怎麽?這也有問題?”
王康平靜道:“諸侯王朝見,這很正常吧?”
溫漳說不出話了,在這方麵無法找出漏洞。
分封製雖然給了諸侯王極大的自治權限,但也有相應的義務。
諸侯必須服從皇帝的命令,為皇帝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品,定期朝見……
既然王康已經允諾了諸侯國繼續留存,一切如常,那諸侯王朝見新君也是應有的義務,這是很正常的提議……
“時間上麵,可否能夠寬裕?畢竟各諸侯國距離遠近不同?”
溫漳想了想如是說道。
十五日的時間,確實有些緊張,很可能都沒有反應的時間,具體還需要商議,這恐怕就會出現不確定性。
而這也正是他要爭取的。
“遠近不同?”
王康淡淡道:“東楚九大諸侯王現在都在奉國,你們從奉國到這裏,用了多久?”
此言一出,幾位使臣立即色變,就連溫漳也是如此。
九王集聚這樣的事情當然不可能傳開,尤其還是現在這樣敏感的時候。
你們沒事幹聚集在一起要幹什麽?是準備聯合起來打仗嗎?
若是王康知道了會怎麽想,很有可能直接派兵清剿,這完全是有可能的。
因此,九王集聚保密事宜做的相當完善,就連奉國王都的人都不知道,可現在王康知道了。
“所以,十五天的時間很寬裕!”
王康平靜道:“這就是我的條件,若是達不到,後果自負!”
“我知道你們擔心等諸侯王來了壽春,會被我一鍋端了,說實話我不會這樣做,剛繼位便做這樣的事情,對你個人聲譽而言是很不利的,並且也會引發東楚民眾的不滿,而起了混亂。”
“你們大可放心,對待東楚問題,我隻會和平解決。”
王康攤了攤手道:“我的底都已經交了,如何選擇你們看著辦。”
他又看著溫漳道:“其實你大可不必裝出一副強硬的態度,還說什麽若是我不允許談判,明天東楚所有諸侯王會直接起事?”
“你信嗎?”
溫漳沉默不言,這話本來就是用來詐的。
“諸侯王之間從來就不是鐵板一塊,或許會有人起事,但絕對不是所有,這一點你應該明白。”
溫漳更是說不出話來了。
他自以為看穿了王康的底牌,可沒想到人家看的遠比他要透徹……
“我還是那句話,我為的隻是東楚的民眾。”
王康看著溫漳開口道:“你敢不敢跟我打個賭?”
“什麽賭?”
溫漳一時都沒反應過來,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他的思想節奏,已經開始跟著王康走了……
“你作為有名之士,應該明白諸侯製的危害有多大吧?以中央朝廷的立場。”
在說這話時,王康示意將其他的使臣屏退驅趕了出去。
“這……是要做什麽?”
溫漳麵色有些不自然。
“迴答我的問題。”
王康緊盯著他。
溫漳沉默無言,他當然知道分封製對中央朝廷有多大的危害。
起初分封製還能維持良性的發展,在血脈和製度之下,諸侯王服從皇帝命令,履行義務,鎮守邊疆。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現有體製下諸侯國發展壯大,諸侯王便滋生了野心。
若是遇到軟弱皇帝,更是產生了別的想法。
並且代代傳承,血脈淡了,越來越遠,到如今隻不過有個同姓罷了。
這也是為什麽項臨天自刎,皇室覆滅,那些諸侯王首先考慮的不是光複,而是自身安危。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尾大不掉,嚴重製約國家發展,並且危急中央統治。
換做是他,也一定會想辦法廢除,加強中央集權。
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可這麽多年來,也沒有誰能夠做到,這其中的事項太複雜了。
並不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
想想當初趙皇薑承離削藩斬貴,拔除老牌貴族勢力,就廢了多大的周章。
若是沒有王康,很可能就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這就是現實。
“看來你認同我說的話了?”
王康笑著問道。
“那又如何?”
溫漳定了定神,開口道:“我是奉王的謀士,我所維護的肯定是主上的利益。”
“這沒問題,我也欣賞你的這種作為。”
王康開口道:“我知道奉王對你有知遇之恩,所以你不離不棄,但這麽多年,也該還完了吧?”
溫漳猛然一怔,這其實算作他的隱秘,為什麽王康會知道?
讓他有種在王康麵前無所遁形的感覺……
“我不強求你,我隻是跟你打個賭。”
王康平靜道:“在不使用極端武力之下,我能夠完美解決封分製的問題,你信不信?”
“不使用武力,不走極端?”
溫漳搖頭道:“我不信。”
他確實不相信,諸侯國存在時間太漫長了。
盤根錯節,利益交錯,其中的問題不是一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曆代楚皇哪個不想解決,可誰又真正做到了?
或許楚皇項臨天是最有可能完成的,但他也死了……
“我能做到,而且都不需要太長的時間。”
王康開口道:“若是如此,便是你輸了,那你就要轉投我這邊,效忠於我!”
“這……”
溫漳不知是該哭該笑,轉了一圈原來是在這等著,能得王康的看中,是他的榮幸,這一點他很明白。
“若是您沒做到呢?”
“我沒做到就沒做到了,我也不強求你,你繼續在奉國待著就是。”
王康理所當然的說道:“我跟你談條件就已經是給了你麵子,你難道還要跟我談嗎?”
這話很沒有道理,但卻也說了道理。
以王康的身份,即使向奉王施壓,項百川恐怕也會放人,而沒有什麽好說的。
王康所求的不過是心甘情願。
“好,我答應了。”
在這種情況下,不答應也沒辦法。
“既然如此,你就可以離開了,及時給你背後的人傳信,記住說明,十五日的期限。”
王康開口道:“你可以離開了,談判結果,我會安排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