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疑惑!
帝國敗家子王康林語嫣 作者:天香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示敵以弱?”
項誠不斷呢喃著,麵色驚疑,此刻他才明白了陛下的戰略,這是要絕地求生啊!
“隻是這也太……”
“是太冒險了嗎?”
阮易水緊接著話音。
“沒錯,太冒險了!”
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不是尋常的計謀,稍有不甚就可能滿盤皆輸,墜入深淵,這賭上的可是國運……
“可您覺得還有比這糟糕的局麵嗎?”
阮易水開口道:“大楚已經到了最危難的邊緣,這個國家即將滅亡,常規手段根本無法改變,隻能這樣,這不正是體現了陛下的雄才大略嗎?”
項誠沉默不言,他是認可的。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
而能做出如此決斷,足矣說明陛下的果斷!
換做是他,也不能比這做的更好!
可是……
他還在猶豫,不說大楚,單是說他自身,身為代王,他怎麽願意直接舍棄國土,舍棄子民!
這帶來的影響難以估量。
誠然,是有那種不顧民眾,而隻為自己的諸侯王,這種人還很多,但他絕對不是……
更何況,他已經做好了對戰的準備,兵力已經集結部署,這突然轉變,會涉及到太多的事情。
阮易水當然知道代王為何猶豫。
他開口道:“我知道讓您做這個決定,相當的艱難,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陛下說過,隻要對戰爭做出貢獻的,待戰後定會厚補!”
“而那些消極應對不作為,甚至叛國通敵之輩,同樣也會查處!”
“代王,隻是暫退暫棄,之後您的代國會更加的擴大!”
項誠微微一滯。
他知道這是陛下對他的許諾,同樣也是對他的警告,服從便會有好處,若是不服從,那戰後也會有清算。
他還有猶豫,難以下定決心!
“代王,陛下都已經在賣官賣爵了!”
阮易水直接跪了下來。
“陛下都已經在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征得軍需軍費,陛下還在努力,不曾放棄,這個時候,我們身為臣子的還有什麽理由不為陛下分憂,為國家解難!”
項誠猛然一怔。
“謠傳是真?”
“當然是真的,若非沒有辦法,陛下又何必走到這一步,請代王體恤!”
阮易水深深跪下,匍匐在地。
這也給了項誠極大的震動!
是啊!
國家已經到了危難的邊緣,陛下還在盡最後的力量,身為項氏子孫,又怎麽能眼看著不顧。
橫也是死,豎也是死,還不如拚一把。
他很清楚,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單憑他自己,不可能抵擋王康大軍。
遲早也是滅亡的結局。
思緒閃過。
項誠低沉道:“也罷,本王領命就是,全力配合陛下大計,消滅敵軍,危難救國!”
“代王之心,可照日月!”
阮易水沉聲道:“大楚必勝!”
“大楚必勝!”
項誠同樣沉聲,二人聲音在殿內迴蕩,堅定如鐵!
他接受了楚皇的命令,這就意味著,之前所有的布置都成了無用。
眼看敵軍就要攻來,怎樣及時撤走,並且不被敵軍明顯察覺到意圖,是很關鍵的所在。
為了迷惑,他隻是抽調了部分邊境守軍,而留下來一部分,他們當然隻是棄子,注定是要失敗的。
隻要失敗了,那便會形成兵敗如山倒的局麵。
在極大的兵力懸殊之下,王康大軍輕易打擊敗了邊境守軍,取得大捷!
勝的很容易。
按理說,敵軍不應該隻是如此,之後應該還會有滅臨到戰事。
然而,是他想多了,之後的情況,就如同是去了元國了一樣,並沒有遇到什麽成規模的抵抗。
這很奇怪,隨著大軍的深入,才知道全部情況。
原來邊境一戰之後,戰情傳迴,引起民眾極大恐慌,原本已經做好準備的代王,清晰的認識到了敵我雙方的差距,他認為難以堅守,最終恐怕會成為下一個項起。
因此,代王項誠逃了。
如同其他諸侯王那樣,卷走積累財富,棄民而逃。
據說是逃到了楚東。
因為那裏還沒有被戰爭染指,相對平和。
代王逃走,如同是樹倒猢猻散,政務,軍事體係完全崩塌,代國徹底混亂,當然也沒有成規模的抵禦力量。
因而,王康大軍就這樣輕易的拿下了代國,真正算起來,就打了一仗。
比預想中,要順利不知多少倍,即使是王康都疑惑了,越是這樣,他感覺越不對勁,但具體是哪裏不對勁,他又說不上來……
一路推進。
沒有了地方政務軍事,開門投降者比比皆是,就這樣直接打到了代國王都,陵城。
陵城已經完全沒有秩序,代王逃走,無人主持大局,民眾失望,屬臣無援,除了投降似乎沒有其他的路。
王宮已經空了,值錢的物件都被帶走了,隻留下了一個空殼,其實有不少東西,都是被外人哄搶一空,看起來充滿了破敗之感……
行走在王宮,踩踏著遍地狼藉。
王康眉頭緊皺著。
“大帥似乎是有心事?”
林楨差距到了,開口問道。
“你們不覺得這太順利了嗎?”
“是順利啊,這怎麽了?”
林楨開口道:“這也正常吧,我們大軍攻進勢入破竹,占據天時地利,這就是大勢所趨,人人望而生畏,自覺逃亡避難,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是啊!”
朱子明也附和道:“這也正是說明,大楚不得人心,氣數已盡!”
人人都是這樣的想法,輕鬆滿麵,因為這是人之常情,自然會產生的。
“你了解代王嗎?”
王康轉向了項泰。
“了解不多。”
項泰開口道:“我們兩個諸侯國,相距較遠,平時並無交集,不過再我看來,項誠應該不像是會如此輕易就逃走的人。”
“為什麽這麽說?”
“這其實跟地理位置有關。”
項泰解釋道:“代國地處的位置已經接近楚中,楚中緊靠國都,相比我們邊境,他們更能接受朝廷的指派。”
“所以,你也覺得有問題?”
“沒有。”
項泰開口道:“正如他們所說,這個國家已經不行了,誰都可以預見結果,就算是棄逃,也是正常的,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項誠不斷呢喃著,麵色驚疑,此刻他才明白了陛下的戰略,這是要絕地求生啊!
“隻是這也太……”
“是太冒險了嗎?”
阮易水緊接著話音。
“沒錯,太冒險了!”
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不是尋常的計謀,稍有不甚就可能滿盤皆輸,墜入深淵,這賭上的可是國運……
“可您覺得還有比這糟糕的局麵嗎?”
阮易水開口道:“大楚已經到了最危難的邊緣,這個國家即將滅亡,常規手段根本無法改變,隻能這樣,這不正是體現了陛下的雄才大略嗎?”
項誠沉默不言,他是認可的。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
而能做出如此決斷,足矣說明陛下的果斷!
換做是他,也不能比這做的更好!
可是……
他還在猶豫,不說大楚,單是說他自身,身為代王,他怎麽願意直接舍棄國土,舍棄子民!
這帶來的影響難以估量。
誠然,是有那種不顧民眾,而隻為自己的諸侯王,這種人還很多,但他絕對不是……
更何況,他已經做好了對戰的準備,兵力已經集結部署,這突然轉變,會涉及到太多的事情。
阮易水當然知道代王為何猶豫。
他開口道:“我知道讓您做這個決定,相當的艱難,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陛下說過,隻要對戰爭做出貢獻的,待戰後定會厚補!”
“而那些消極應對不作為,甚至叛國通敵之輩,同樣也會查處!”
“代王,隻是暫退暫棄,之後您的代國會更加的擴大!”
項誠微微一滯。
他知道這是陛下對他的許諾,同樣也是對他的警告,服從便會有好處,若是不服從,那戰後也會有清算。
他還有猶豫,難以下定決心!
“代王,陛下都已經在賣官賣爵了!”
阮易水直接跪了下來。
“陛下都已經在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征得軍需軍費,陛下還在努力,不曾放棄,這個時候,我們身為臣子的還有什麽理由不為陛下分憂,為國家解難!”
項誠猛然一怔。
“謠傳是真?”
“當然是真的,若非沒有辦法,陛下又何必走到這一步,請代王體恤!”
阮易水深深跪下,匍匐在地。
這也給了項誠極大的震動!
是啊!
國家已經到了危難的邊緣,陛下還在盡最後的力量,身為項氏子孫,又怎麽能眼看著不顧。
橫也是死,豎也是死,還不如拚一把。
他很清楚,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單憑他自己,不可能抵擋王康大軍。
遲早也是滅亡的結局。
思緒閃過。
項誠低沉道:“也罷,本王領命就是,全力配合陛下大計,消滅敵軍,危難救國!”
“代王之心,可照日月!”
阮易水沉聲道:“大楚必勝!”
“大楚必勝!”
項誠同樣沉聲,二人聲音在殿內迴蕩,堅定如鐵!
他接受了楚皇的命令,這就意味著,之前所有的布置都成了無用。
眼看敵軍就要攻來,怎樣及時撤走,並且不被敵軍明顯察覺到意圖,是很關鍵的所在。
為了迷惑,他隻是抽調了部分邊境守軍,而留下來一部分,他們當然隻是棄子,注定是要失敗的。
隻要失敗了,那便會形成兵敗如山倒的局麵。
在極大的兵力懸殊之下,王康大軍輕易打擊敗了邊境守軍,取得大捷!
勝的很容易。
按理說,敵軍不應該隻是如此,之後應該還會有滅臨到戰事。
然而,是他想多了,之後的情況,就如同是去了元國了一樣,並沒有遇到什麽成規模的抵抗。
這很奇怪,隨著大軍的深入,才知道全部情況。
原來邊境一戰之後,戰情傳迴,引起民眾極大恐慌,原本已經做好準備的代王,清晰的認識到了敵我雙方的差距,他認為難以堅守,最終恐怕會成為下一個項起。
因此,代王項誠逃了。
如同其他諸侯王那樣,卷走積累財富,棄民而逃。
據說是逃到了楚東。
因為那裏還沒有被戰爭染指,相對平和。
代王逃走,如同是樹倒猢猻散,政務,軍事體係完全崩塌,代國徹底混亂,當然也沒有成規模的抵禦力量。
因而,王康大軍就這樣輕易的拿下了代國,真正算起來,就打了一仗。
比預想中,要順利不知多少倍,即使是王康都疑惑了,越是這樣,他感覺越不對勁,但具體是哪裏不對勁,他又說不上來……
一路推進。
沒有了地方政務軍事,開門投降者比比皆是,就這樣直接打到了代國王都,陵城。
陵城已經完全沒有秩序,代王逃走,無人主持大局,民眾失望,屬臣無援,除了投降似乎沒有其他的路。
王宮已經空了,值錢的物件都被帶走了,隻留下了一個空殼,其實有不少東西,都是被外人哄搶一空,看起來充滿了破敗之感……
行走在王宮,踩踏著遍地狼藉。
王康眉頭緊皺著。
“大帥似乎是有心事?”
林楨差距到了,開口問道。
“你們不覺得這太順利了嗎?”
“是順利啊,這怎麽了?”
林楨開口道:“這也正常吧,我們大軍攻進勢入破竹,占據天時地利,這就是大勢所趨,人人望而生畏,自覺逃亡避難,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是啊!”
朱子明也附和道:“這也正是說明,大楚不得人心,氣數已盡!”
人人都是這樣的想法,輕鬆滿麵,因為這是人之常情,自然會產生的。
“你了解代王嗎?”
王康轉向了項泰。
“了解不多。”
項泰開口道:“我們兩個諸侯國,相距較遠,平時並無交集,不過再我看來,項誠應該不像是會如此輕易就逃走的人。”
“為什麽這麽說?”
“這其實跟地理位置有關。”
項泰解釋道:“代國地處的位置已經接近楚中,楚中緊靠國都,相比我們邊境,他們更能接受朝廷的指派。”
“所以,你也覺得有問題?”
“沒有。”
項泰開口道:“正如他們所說,這個國家已經不行了,誰都可以預見結果,就算是棄逃,也是正常的,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