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前景堪憂!
帝國敗家子王康林語嫣 作者:天香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胤拿出來的卷冊不少,按他的說法,這些都沒有對外公布,甚至也隻有薑承離和他們二人知道,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
這些戰報都是不好的消息,甚至可能還很嚴重。
因為好的消息,肯定是會公布出去的。
“戰事就這麽不順利嗎?”
王康說著拿起一份看了起來。
這份戰報是去年七月份的,所描述的是一場遭遇戰,我軍遇到了敵人的正規軍。
並且我軍的人數,還比敵方多三千人。
正麵交戰,我軍全被敵軍奸滅滅,無一生還!
緊接著王康又拿起了第二份看了起來。
這是一場攻城戰,詳細描述了戰爭經過,包括使用什麽器械,動用多少兵力等等。
這還是在東臨行省作戰時期。
本來攻打的這座城並沒有多少守軍,軍備物資也不多,按照正常情況,完全可以攻下來。
並且這是在東臨行省,曾是趙國四大行省之一,也就是說,這裏所居的都是趙國的城民。
攻打進行的很順利。
城內的城民暴動,將城門打開,放他們入城。
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誰能想到,這竟然是楚軍的陰謀,並且原本的趙國城民,竟然還對他們發起了攻擊,使得這次攻城戰失敗……
王康皺起了眉頭。
很明顯這是請君入甕,圍而攻之。
這種計謀,王康也曾使用過。
但沒想到的是,本就是趙國的城民百姓竟然會配合楚軍作戰?
楚國確實攻占了東臨行省很長時間,但似乎並不太在意,本身楚國的麵積就很大,還真的看不起你這一個行省。
侵占了之後,也沒有大規模的派兵駐守,隻是將名稱改為了東臨郡,就是這麽簡單。
看起來,更像是在宣揚國威。
而趙國這邊又不敢打不敢收迴,就到了現在……
王康一份份的翻看,而方胤和公孫勝也沒有插話,隻是靜坐著。
這般時間過了一個多時辰,王康才暫停了下來。
當然,還沒有看完,隻是看了一半。
他是想歇一歇,還有一個原因是有點看不下去了……
他發現戰局比他預想中的還要難堪,還要糜爛!
開戰到現在,也快兩年了,才是堪堪收迴了東臨行省,才到了楚國邊境。
要知道,楚國對東臨行省可還是不太重視的情況,真正的主力還沒有出動!
推進速度太慢,戰果太小。
照這樣下去,前景堪憂!
難怪薑承離會憂心忡忡,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更讓他可氣的是。
在打到楚國邊境,正準備進行一場開局打戰,竟然被燕國那邊給利用了……
他們竟然以己方為誘餌,犧牲了趙國大軍,而擴大他們的戰果,使得己方損失慘重!
毫無配合,勾心鬥角,各自為戰,互相利用,自私自利!
這樣的仗,打的可真夠憋屈。
“你應該能明白了吧。”
方胤開口道:“實際上開戰到現在,我方損失的兵力已經快要達到十萬之數,這並不是個小數目。”
“誠然,在戰場上的傷亡再所難免,但這麽大的傷亡,卻沒有達到一定的戰果。”
公孫勝也附和道:“楚國的兵力構成有兩種,一種是散兵,所謂散兵就是臨時征召的士兵。”
“這些人都處於國家的最底層,務農或者是做勞力,楚國會花費金錢給這些人,雇傭這些人上戰場!”
“楚國是大陸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是最不缺的,散軍的戰鬥力低下,但數量巨大!”
“還有一種是正規軍!”
公孫勝麵色凝重道:“楚國的正規軍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皆是精銳!”
“楚國是以武立國,尚武之風盛行,正規軍的戰力很強,素質普遍比我軍的高……”
聽著二人所說。
王康也是心中了然,這些信息,其實從戰報中能夠分析出來。
“有沒有可能是主帥的決策出問題?”
王康開口道:“當然我還沒有完全看完戰情,你們了解的多,可以說一說,不要有什麽負擔。”
方胤,公孫勝二人對視一眼,也隻有王康才敢這麽隨意的說出這樣的話。
因為對楚戰爭的主帥不是普通人,而是曾經的五皇子,誰敢胡亂評價?
“憑心而論,依我個人之間,五皇子的決策沒有問題。”
公孫勝沉聲道:“五皇子一直在駐守趙楚邊境,對楚軍的了解也最多,戰爭初期步步推進,循規蹈矩,這也是正常的。”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燕國那邊的不配合,甚至還很坑。”
“對。”
公孫勝附和道:“像這樣的問題,並不是我們這邊才發生,在其他幾路軍也有。”
“六國聯盟,我們的兵力,實力都要超出楚國,正常來說攻打楚國,取得勝利完全沒問題,但現在的情況是有勁沒用在一處。”
“更可恨的是燕國。”
方胤咬牙道:“你這次去齊國出使進行六國會談,一定要嚴正說明,我們不求他們配合,但也不要太坑了。”
“對!”
“燕國的可恨,恐怕根本原因是齊國五皇子高修!”
王康聽高殷說過。
齊皇為了讓各皇子曆練,而分別派爭奪皇儲的人去各國作為督軍。
六國聯盟是以齊國為主導,那派來的皇子就相當於是欽差,從某種程度上,他們能夠有決策的權利。
以各皇子所在國家在各自戰區取得功績為主,所得功績越多自然爭儲優勢越大。
這就使得他們之間互相競爭。
便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尤其是在燕國的五皇子高修,此人王康也跟打過交道,當年他覬覦南沙灣不成,早已經心存恨意不滿。
燕國跟趙國也並不對付。
燕國國君慕容昭更是恨不得自己死,這二人在一起能有個好?
想想也不可能!
思緒閃過。
王康冷聲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燕國他們坑了我們一次,給我們造成巨大的損失,等我去了齊國,一定給找補迴來。”
“還有那個慕容昭,我看他的皮是又癢了!”
看著王康發冷的表情。
方胤和公孫勝也是暗自心驚,慕容昭再不濟,也是一國之君,也隻有這位,敢這樣說了吧……
這些戰報都是不好的消息,甚至可能還很嚴重。
因為好的消息,肯定是會公布出去的。
“戰事就這麽不順利嗎?”
王康說著拿起一份看了起來。
這份戰報是去年七月份的,所描述的是一場遭遇戰,我軍遇到了敵人的正規軍。
並且我軍的人數,還比敵方多三千人。
正麵交戰,我軍全被敵軍奸滅滅,無一生還!
緊接著王康又拿起了第二份看了起來。
這是一場攻城戰,詳細描述了戰爭經過,包括使用什麽器械,動用多少兵力等等。
這還是在東臨行省作戰時期。
本來攻打的這座城並沒有多少守軍,軍備物資也不多,按照正常情況,完全可以攻下來。
並且這是在東臨行省,曾是趙國四大行省之一,也就是說,這裏所居的都是趙國的城民。
攻打進行的很順利。
城內的城民暴動,將城門打開,放他們入城。
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誰能想到,這竟然是楚軍的陰謀,並且原本的趙國城民,竟然還對他們發起了攻擊,使得這次攻城戰失敗……
王康皺起了眉頭。
很明顯這是請君入甕,圍而攻之。
這種計謀,王康也曾使用過。
但沒想到的是,本就是趙國的城民百姓竟然會配合楚軍作戰?
楚國確實攻占了東臨行省很長時間,但似乎並不太在意,本身楚國的麵積就很大,還真的看不起你這一個行省。
侵占了之後,也沒有大規模的派兵駐守,隻是將名稱改為了東臨郡,就是這麽簡單。
看起來,更像是在宣揚國威。
而趙國這邊又不敢打不敢收迴,就到了現在……
王康一份份的翻看,而方胤和公孫勝也沒有插話,隻是靜坐著。
這般時間過了一個多時辰,王康才暫停了下來。
當然,還沒有看完,隻是看了一半。
他是想歇一歇,還有一個原因是有點看不下去了……
他發現戰局比他預想中的還要難堪,還要糜爛!
開戰到現在,也快兩年了,才是堪堪收迴了東臨行省,才到了楚國邊境。
要知道,楚國對東臨行省可還是不太重視的情況,真正的主力還沒有出動!
推進速度太慢,戰果太小。
照這樣下去,前景堪憂!
難怪薑承離會憂心忡忡,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更讓他可氣的是。
在打到楚國邊境,正準備進行一場開局打戰,竟然被燕國那邊給利用了……
他們竟然以己方為誘餌,犧牲了趙國大軍,而擴大他們的戰果,使得己方損失慘重!
毫無配合,勾心鬥角,各自為戰,互相利用,自私自利!
這樣的仗,打的可真夠憋屈。
“你應該能明白了吧。”
方胤開口道:“實際上開戰到現在,我方損失的兵力已經快要達到十萬之數,這並不是個小數目。”
“誠然,在戰場上的傷亡再所難免,但這麽大的傷亡,卻沒有達到一定的戰果。”
公孫勝也附和道:“楚國的兵力構成有兩種,一種是散兵,所謂散兵就是臨時征召的士兵。”
“這些人都處於國家的最底層,務農或者是做勞力,楚國會花費金錢給這些人,雇傭這些人上戰場!”
“楚國是大陸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是最不缺的,散軍的戰鬥力低下,但數量巨大!”
“還有一種是正規軍!”
公孫勝麵色凝重道:“楚國的正規軍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皆是精銳!”
“楚國是以武立國,尚武之風盛行,正規軍的戰力很強,素質普遍比我軍的高……”
聽著二人所說。
王康也是心中了然,這些信息,其實從戰報中能夠分析出來。
“有沒有可能是主帥的決策出問題?”
王康開口道:“當然我還沒有完全看完戰情,你們了解的多,可以說一說,不要有什麽負擔。”
方胤,公孫勝二人對視一眼,也隻有王康才敢這麽隨意的說出這樣的話。
因為對楚戰爭的主帥不是普通人,而是曾經的五皇子,誰敢胡亂評價?
“憑心而論,依我個人之間,五皇子的決策沒有問題。”
公孫勝沉聲道:“五皇子一直在駐守趙楚邊境,對楚軍的了解也最多,戰爭初期步步推進,循規蹈矩,這也是正常的。”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燕國那邊的不配合,甚至還很坑。”
“對。”
公孫勝附和道:“像這樣的問題,並不是我們這邊才發生,在其他幾路軍也有。”
“六國聯盟,我們的兵力,實力都要超出楚國,正常來說攻打楚國,取得勝利完全沒問題,但現在的情況是有勁沒用在一處。”
“更可恨的是燕國。”
方胤咬牙道:“你這次去齊國出使進行六國會談,一定要嚴正說明,我們不求他們配合,但也不要太坑了。”
“對!”
“燕國的可恨,恐怕根本原因是齊國五皇子高修!”
王康聽高殷說過。
齊皇為了讓各皇子曆練,而分別派爭奪皇儲的人去各國作為督軍。
六國聯盟是以齊國為主導,那派來的皇子就相當於是欽差,從某種程度上,他們能夠有決策的權利。
以各皇子所在國家在各自戰區取得功績為主,所得功績越多自然爭儲優勢越大。
這就使得他們之間互相競爭。
便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尤其是在燕國的五皇子高修,此人王康也跟打過交道,當年他覬覦南沙灣不成,早已經心存恨意不滿。
燕國跟趙國也並不對付。
燕國國君慕容昭更是恨不得自己死,這二人在一起能有個好?
想想也不可能!
思緒閃過。
王康冷聲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燕國他們坑了我們一次,給我們造成巨大的損失,等我去了齊國,一定給找補迴來。”
“還有那個慕容昭,我看他的皮是又癢了!”
看著王康發冷的表情。
方胤和公孫勝也是暗自心驚,慕容昭再不濟,也是一國之君,也隻有這位,敢這樣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