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欽唏噓不已,克製著感情,將注意力集中在案情上,道:“你是什麽時候發現令堂還在世的?”
梁大春道:“母親被衝入汴水,是天可憐見,竟然漂流到城外得以生還。十年前,我從鋪子裏收賬迴來,路上有位垂垂老矣的婦人,說是我的母親,說我的眼睛像她,鼻子像我的生父,我以為是騙子,因為我和梁恕一點也不像,從小就覺得奇怪,但從沒想過他根本不是我的生父。”
“後來,她告訴我真相,我那時每月的月例都交給梁恕,沒有錢,隻奉養了母親兩個月,她就亡故了,我沒錢給她請好大夫、用好藥,甚至沒錢安葬她,因為梁恕為了控製我,絕不會給我哪怕一文錢!”
晏子欽道:“如果我的印象沒錯,你的養父也是十年前故去的。”
梁大春坦然笑道:“沒錯,為了給母親辦一場體麵些的葬禮,她一輩子太苦了,我不想讓她死後也那麽淒苦,更不想繼續認賊作父,我本想殺了他,可巧天降惡疾,他就死了,死得好,死的真好!”
晏子欽道:“他真的是因惡疾去世的?”
梁大春道:“信不信由你,遵照他的‘遺囑’,我已將他焚化了。”
沒有了屍體就沒有了最後的證據,晏子欽再也無話可說,他隻能祈禱梁大春擺脫舊日陰影,經營好這份得來不易的財產,不要連累依靠軍糧果腹的千萬將士。
至於於海青和於海泉兄弟,也許他們才是最不幸的人吧,背負著不屬於自己的仇恨並為之豁出性命。斬立決的刑罰已降下,他們的確改為他們的殺戮行徑付出代價,可原來,一切都是錯的。
最後的善意就是不告訴他們真相吧,讓他們在大仇得報的快慰中離開人世。晏子欽如是想著,他第一次希望人死後不要沉入地府,最好煙消雲散,隻有這樣,秘密才會永遠保存下去,許多人也不至於領略破滅的滋味。
就在錯身時,燕子毫無預兆地問道:“你認識於卿嗎?”
梁大春不解道:“誰?”
雖然,他是個善於表演的人,曾經用淳樸的言辭欺騙了晏子欽,可第一反應不會騙人,他的確對於家一無所知。
“你……好自為之吧。”離開時,晏子欽留下這句話。
梁大春站在荒涼的故園中,在這個他出生於此卻無緣留下的地方,懷念著那些素未謀麵的至親,春風拂過,吹幹了他臉上的淚痕,也吹散了他十年來的偽裝,也許今天過後,可以堂堂正正的做迴自己了,那個劫後餘生的薛家的幸存者。
也許一生都要困在這個身份裏,經營著仇人的家業,冠以仇人的姓氏。
晏子欽的馬蹄聲已走遠,極目皆空,隻有他一人而已。
☆、第七十三章
快馬加鞭,望到家門時,天上已卷積起厚重的烏雲,時時電光閃過,似乎馬上就要降下大雨。
晏子欽一路歸心似箭,並不隻是因為大雨將至,更是心中有個聲音在催促,不安而焦急,莫名的衝動使他馬不停蹄,邁入門檻的瞬間,水簾般的雨點傾瀉而下,剛抽枝的樹木在風中狂擺。
守在大門口的春岫撐起一把油紙傘架在二人頭上,即便如此,狂亂的雨珠還是從前後左右侵襲而來,打在身上冰冷刺骨。
“要不然在屋簷下避避雨再走吧!”路過正堂前,春岫大聲道,隻有這樣才不至於被雨聲衝散。
從大門到晏子欽和明姝的院落還有一段腳程,才走幾步,春岫已經滿身狼狽、步履維艱了。
心中的焦急還未散去,晏子欽接過傘,把春岫送進正堂,轉身走入雨中,心中的擔憂讓他無法忍受片刻停留。
難道是明姝出了什麽事?他快跑幾步,猛地推開房門,胸膛起伏,猶在因一路的奔波而喘息,見到明姝正坐在竹榻上擺弄一隻小鈴鼓,地上還堆了許多小木馬、彩線球、布老虎之類的玩具,在一身簇新紅衣的襯托下更顯得臉色紅潤。
晏子欽這才鬆了口氣,反手合上門,完全沒意識到自己渾身濕透,雨水從衣袖袍角滴落,淋濕了地上一片方磚。
明姝見他失魂落魄的樣子,衣服都因潮濕而緊貼在身上,好好的少年郎成了落湯雞,幫他換下濕透的衣服,道:“外頭下了雨,也不知躲一躲。”
晏子欽心中大石落地,笑都來不及,由得明姝嘮叨,明姝見他不言不語,無辜地盯著自己,眼睛笑起來彎彎的,讓她想起心無芥蒂的小狗麵對全然信賴的主人——晏子欽就差長出一條尾巴奮力搖了。加之脫了上衣,遺落的雨珠從睫毛滴落臉頰,順著修長的脖頸往下淌,劃過脖子以下不可描述的地方,再往更不可描述的地方流去,別提多誘人犯罪了。
不行,現在可是身懷有孕的人,要心地單純才有利於胎教!明姝趕緊氣沉丹田,卻忽然生出些戲弄晏子欽的想法,看著他走入屏風後開始換衣,自己就倚在另一側,對著手指,小聲道:“你看見那些小孩子的玩具了嗎?”
屏風後窸窸窣窣,隻見人影閃動,傳來晏子欽帶著笑意的聲音。
“看見了,怎麽想起買這些……是不是給貞妹的?”
晏貞是晏殊的女兒,和晏子欽同輩,年初剛嫁給洛陽秀才富弼,不到三個月已傳出喜訊。前些日子明姝還在籌備著給未出世的小外甥送些禮物,今天房裏就出現了這麽多小孩的玩具,晏子欽自然聯想到晏貞。
明姝點點頭,也對,她本來也想送去些玩具,但絕不是這些——這些都是曲夫人送來的,她聽聞喜訊,迫不及待地要親自過來,誰知天陰欲雨,正趕上春夏交替,她又容易生病,沈嬤嬤再三相勸,她才打消了念頭,還是先讓人把這些玩具送來,很多是新置辦的,可那匹能騎在上麵搖晃的小木馬卻是小明姝孩提時最珍愛的寶物,曲夫人一直妥善收藏,隻等著傳給外孫聖尊的霸道愛人。
“那你再猜猜,除了貞妹的孩子,還有誰的孩子能用上這些玩具?”明姝循循善誘。
晏子欽換了一身雪白的中衣,一邊整理衣襟,一邊走出屏風,本來垂著眼,可當看到小木馬時突然眼冒金光,走過去用腳一踢,刷著紅漆、點著漆黑琉璃眼珠的可愛小馬咯吱咯吱前後擺動起來,笨拙又乖巧。
明姝愣了一下,沒理解晏子欽為什麽突然踢起木馬來,下一秒,令她終生難忘的畫麵出現了。
晏子欽居然二話不說坐在了小木馬上,心滿意足地搖擺起來!吱呀吱呀的樣子就像……還沒長大的毛孩子!
人高馬大的晏子欽已經比她高出近一個頭,目測淨身高也有一米八左右,居然愉悅地騎在四五歲小孩的木馬上,兩條腿蜷縮到不能再蜷縮,可看他的臉就像剛吃了肉骨頭的小狗一樣稱心如意。
瘋了!這人一定是瘋了!
明姝癱在屏風上,四肢癱軟,滿臉呆滯,想不通他的腦迴路究竟發生了什麽變異,真想讓他的朋友、同僚都來圍觀一下狀元郎的“馬上英姿”。
“你從哪裏找到這個東西?我小時候也有一個類似的,隻是沒塗紅漆,那是父親親手給我打的,每天不騎上個把時辰不肯睡覺,連開蒙後讀千字文都要賴在馬上。”晏子欽陶醉地說,思緒萬千。
他沒說出來的是,十歲以後,父親去世,屋漏偏逢連夜雨,深夜一場大火,火舌將諸多家當舔舐幹淨,那匹木馬也在其中。
明姝艱難地移動腳步,站在晏子欽麵前,依舊和小時一樣賴在木馬上不肯下來的晏子欽隻覺得一道陰影投下,一抬頭,正對上明姝陰沉的臉。
“這些玩具不是給你準備的,是給你孩子準備的。”經過一連串的烏龍打擊,明姝冷冰冰地說出真相。
“哦。”晏子欽連忙起身,悠閑地坐在竹榻上斟了一杯茶,喝了一口,忽然反應過來明姝正怨毒地看著自己。
怎麽了,用一下孩子的木馬重溫童年不可以嗎?
等等……
孩子……
晏子欽難以置信地醒悟過來,不可思議地指向自己,指尖戰栗著,連開幾次口才能發出聲音,聲音也因激動而掩抑不住地顫抖起來:“我的……孩子?咱們有孩子了!”
明姝坐在晏子欽身側,點點頭,雖然剛才不太高興,可見到他激動的樣子,就把一切拋在腦後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複,晏子欽已不知眼睛該看向何處,隻覺得有煙花在腦中炸開,良久才迴味過來,猛地抱緊明姝,聲淚俱下卻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忽然想起不該抱這麽緊,趕緊放開,唯恐傷到她。
“我……我……有孩子了!”
他不斷地重複著這句話,在屋裏跺著腳徘徊,一向溫克的他突然覺得胸中有使不完的力氣,使他激動地快要裂開,想要拉住每一個人,朝著他們咆哮兩聲,又想對著院裏的海棠樹暴打一頓,才能平複這種狂喜冷月魅世。
一番無所適從後,他又坐在明姝身邊,看著她笑意盈盈的臉,不知怎麽流下淚來,忽然覺得隻要看著她,摸著她腹中尚無痕跡地孩子,他就找到了今世的家。明姝擦去他的淚,不知怎麽,自己也跟著哭了起來。
雨過天晴,春岫迴到房內,看到的就是夫妻二人抱頭痛哭的場麵。
期待已久的孩子就這麽毫無征兆地出現在他們身邊,巨大的喜悅恐怕隻能用眼淚來發泄,何況一個再世為人,一個幼年失怙,都對新生命的誕生寄予了無限期望,直到抱著流淚的瞬間,明姝才真正了悟自己身上的責任。
她從未感覺如此完整,如此急迫地渴望見到腹中的幼小生命,急迫地渴望給予這個孩子世上的一切愛。
她發誓,他們會做一對好父母,一定。
汴梁的天氣,春末夏初最易下雨,常常是連綿不斷的陣雨,仿佛一年的雨水都集中在這短短的十幾天裏,可再大的雨也阻擋不了看客們堅韌的好奇心。
三月二十七,黃曆上寫著墨黑的諸事不宜四個大字,於海青、於海泉問斬的時辰偏偏就在今天午時,雖是一天裏陽氣最盛的時刻,卻依舊不見太陽。
天地陰慘慘的一片,有人說是薛家的冤魂迴來哭訴,有人說是梁寬和李維庸的鬼魂迴來歡唿。
人頭落地後,劊子手收斂了二人的屍骨,作為於海青的昔日同僚,兔死狐悲,且送二人最後一程吧。
淅瀝的雨停了又下,下了又停,很快就把斷頭台上的血汙衝刷幹淨,熱鬧收場,看客散盡,卻仍有一人站在原地,微笑著,任由雨水打濕雙肩。
那是一個矮小瘦弱的男人,穿著打滿補丁的直身,看上去至少穿了五、六年,鞋麵也是縫縫補補,本該賊眉鼠眼的五官此時看起來卻沉靜到蘊含著懾人的威勢,麵帶菜色也未必是因為窮困,或許是天生的怪異臉色。
“還是死了……”他喃喃道,“不過還不賴,梁大春是個有信譽有野心的人,家主交代的事總算沒有失敗。”
宋國的北境守軍能及時得到糧草嗎?隻要知道了梁家押送糧草的路線,想讓數十萬將士賴以生存的糧草人間蒸發,不過是一把火的事。
接下來,該是另一件事了,他抬起頭,望著烏雲低沉處的長街,街的盡頭是遼國的館舍,前來收取歲幣的遼國使節蕭禧正在館舍中休息。
距離宋遼休戰、締結澶淵之盟已有二十餘年,人心安定,不聞鼙鼓,大宋的朝野上下開始對一年三十萬兩白銀的歲幣心懷不滿。
堂堂中原大國,何必要巴結蠻夷!
暗潮湧動之際,蕭禧此行本就是兇險重重,能如約收取歲幣,宋遼休戰的合約尚可成立,倘若蕭禧出了意外,那麽局勢將會變得微妙,時隔二十年,主戰派將會在此壓倒主和派。
他笑著,他的家主早已窺知天機,唯恐大遼的鐵騎在長久的安定中失去了血性,繼而永遠喪失定鼎中原的機會,大遼需要一場南下的戰爭,將天下收入囊中。
蕭禧……他默念著這個名字,一步步踏入冷雨中,袖中藏著一把匕首,刀光映照處,比雨更刺骨幾分。
☆、第七十四章
五月十二日,乃是當朝天子誕生之日,國中休假三日,普天同慶。
皇帝壽辰成為節日的淵源,還要追溯到唐玄宗時的千秋節,時至宋代,對皇帝壽辰的稱唿更是繁雜——長春節、乾明節、壽寧節、乾元節,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先帝真宗皇帝定名為承天節,天子者,上承天命,下撫萬民,真宗皇帝意欲借此昭示後世子孫,歡慶之餘,不可忘本。
五月十二當日,集慶殿中舉行大朝會,百官朝服侍立,蹈拜陳詞,慶賀皇帝壽辰,龍池下奏罷了《禧安》之樂,隨著平正諧和的“稱觴獻壽,山嶽嶙峋”之辭,群臣舉觴稱壽。
在場的大臣許多都是須發皆白的老人,卻要為不滿二十的皇帝祝壽,廟堂之內不論長□□序,隻論君臣。
散朝後,大臣們陸續走出宮門,此後才敢小聲交談。
範仲淹新任了秘閣校理一職,並非堂上官,平日不需參朝,正逢承天節,才破例隨著一幹清要同僚入朝。這些做著清苦文職的官員常常自嘲自己是坐“冷板凳”的,範仲淹不以為然。
不坐幾年冷板凳,焉能靜得下熱肚腸?人人都奔著高官厚祿去,卻不知沒有過盡千帆的閱曆,即使坐在眾星拱月的位置上,也不過是一堆扶不上牆的爛泥。
大內正門名曰麗正,出得此門,範仲淹快走幾步,追上袖手前行的晏子欽。
“元甫,幾日不見,聽說夫人有喜,恭喜恭喜啊!”範仲淹笑道。
晏子欽平生極少佩服過誰,隻有少數幾人令他折服,一隻手都數的完,範仲淹就在其中,不止是因為他過人的文采,更是因為當年在應天初見,便見識了他的正直與膽識。
“多謝希文兄。”晏子欽道。
範仲淹見四下無人,小聲對晏子欽道:“賢弟在朝班前列,能窺得天顏,你以為如何?”
晏子欽詫異道:“這怎麽好議論!”
當今聖上正是弱冠之年,麵如冠玉,眼如點星,神采煥然,鳳姿龍采,自有天子之威,遠觀似不爭之善水,近察若無垢之清風,無遠弗屆,鹹瞻聖德。然而貴為天子,即便形貌醜陋,也不該被臣子議論。
晏子欽壓低聲音提醒道:“希文兄如何出此逾矩之言?”
範仲淹搖頭道:“不是說陛下的相貌,而是說他麵色不豫,顯然是帶著怒氣。”
晏子欽迴想了一下,皇帝雖殊少言笑,可素來寬和,然而今日麵色如鐵,不知為何,因而點頭道:“好像……是有些不尋常。”
正在此時,忽聽身後有人請安,驚得二人齊齊迴首,竟是新調入太後宮中的宦官李憲。
李憲上前幾步,恭謙地笑道:“兩位官人,恕奴婢唐突。今日要出宮辦差,想著晏大人也是此時散朝,特意趕來拜見,不想同時遇上敬仰已久的範大人,實在是奴婢的榮幸!”
晏子欽待下寬仁,範仲淹亦是如此,隻是尤其看不起宦官,讀史書時常常感歎,天下之事,十有八~九壞在這些閹庶手中,如今見李憲曲意逢迎,心下鄙夷,不為所動。
晏子欽笑道:“中貴人出宮辦何差事,要緊嗎?”
李憲道:“是太後娘娘思念小甜水巷李慶糟薑鋪裏的糟貨兒,遣奴婢去買些迴來。”
梁大春道:“母親被衝入汴水,是天可憐見,竟然漂流到城外得以生還。十年前,我從鋪子裏收賬迴來,路上有位垂垂老矣的婦人,說是我的母親,說我的眼睛像她,鼻子像我的生父,我以為是騙子,因為我和梁恕一點也不像,從小就覺得奇怪,但從沒想過他根本不是我的生父。”
“後來,她告訴我真相,我那時每月的月例都交給梁恕,沒有錢,隻奉養了母親兩個月,她就亡故了,我沒錢給她請好大夫、用好藥,甚至沒錢安葬她,因為梁恕為了控製我,絕不會給我哪怕一文錢!”
晏子欽道:“如果我的印象沒錯,你的養父也是十年前故去的。”
梁大春坦然笑道:“沒錯,為了給母親辦一場體麵些的葬禮,她一輩子太苦了,我不想讓她死後也那麽淒苦,更不想繼續認賊作父,我本想殺了他,可巧天降惡疾,他就死了,死得好,死的真好!”
晏子欽道:“他真的是因惡疾去世的?”
梁大春道:“信不信由你,遵照他的‘遺囑’,我已將他焚化了。”
沒有了屍體就沒有了最後的證據,晏子欽再也無話可說,他隻能祈禱梁大春擺脫舊日陰影,經營好這份得來不易的財產,不要連累依靠軍糧果腹的千萬將士。
至於於海青和於海泉兄弟,也許他們才是最不幸的人吧,背負著不屬於自己的仇恨並為之豁出性命。斬立決的刑罰已降下,他們的確改為他們的殺戮行徑付出代價,可原來,一切都是錯的。
最後的善意就是不告訴他們真相吧,讓他們在大仇得報的快慰中離開人世。晏子欽如是想著,他第一次希望人死後不要沉入地府,最好煙消雲散,隻有這樣,秘密才會永遠保存下去,許多人也不至於領略破滅的滋味。
就在錯身時,燕子毫無預兆地問道:“你認識於卿嗎?”
梁大春不解道:“誰?”
雖然,他是個善於表演的人,曾經用淳樸的言辭欺騙了晏子欽,可第一反應不會騙人,他的確對於家一無所知。
“你……好自為之吧。”離開時,晏子欽留下這句話。
梁大春站在荒涼的故園中,在這個他出生於此卻無緣留下的地方,懷念著那些素未謀麵的至親,春風拂過,吹幹了他臉上的淚痕,也吹散了他十年來的偽裝,也許今天過後,可以堂堂正正的做迴自己了,那個劫後餘生的薛家的幸存者。
也許一生都要困在這個身份裏,經營著仇人的家業,冠以仇人的姓氏。
晏子欽的馬蹄聲已走遠,極目皆空,隻有他一人而已。
☆、第七十三章
快馬加鞭,望到家門時,天上已卷積起厚重的烏雲,時時電光閃過,似乎馬上就要降下大雨。
晏子欽一路歸心似箭,並不隻是因為大雨將至,更是心中有個聲音在催促,不安而焦急,莫名的衝動使他馬不停蹄,邁入門檻的瞬間,水簾般的雨點傾瀉而下,剛抽枝的樹木在風中狂擺。
守在大門口的春岫撐起一把油紙傘架在二人頭上,即便如此,狂亂的雨珠還是從前後左右侵襲而來,打在身上冰冷刺骨。
“要不然在屋簷下避避雨再走吧!”路過正堂前,春岫大聲道,隻有這樣才不至於被雨聲衝散。
從大門到晏子欽和明姝的院落還有一段腳程,才走幾步,春岫已經滿身狼狽、步履維艱了。
心中的焦急還未散去,晏子欽接過傘,把春岫送進正堂,轉身走入雨中,心中的擔憂讓他無法忍受片刻停留。
難道是明姝出了什麽事?他快跑幾步,猛地推開房門,胸膛起伏,猶在因一路的奔波而喘息,見到明姝正坐在竹榻上擺弄一隻小鈴鼓,地上還堆了許多小木馬、彩線球、布老虎之類的玩具,在一身簇新紅衣的襯托下更顯得臉色紅潤。
晏子欽這才鬆了口氣,反手合上門,完全沒意識到自己渾身濕透,雨水從衣袖袍角滴落,淋濕了地上一片方磚。
明姝見他失魂落魄的樣子,衣服都因潮濕而緊貼在身上,好好的少年郎成了落湯雞,幫他換下濕透的衣服,道:“外頭下了雨,也不知躲一躲。”
晏子欽心中大石落地,笑都來不及,由得明姝嘮叨,明姝見他不言不語,無辜地盯著自己,眼睛笑起來彎彎的,讓她想起心無芥蒂的小狗麵對全然信賴的主人——晏子欽就差長出一條尾巴奮力搖了。加之脫了上衣,遺落的雨珠從睫毛滴落臉頰,順著修長的脖頸往下淌,劃過脖子以下不可描述的地方,再往更不可描述的地方流去,別提多誘人犯罪了。
不行,現在可是身懷有孕的人,要心地單純才有利於胎教!明姝趕緊氣沉丹田,卻忽然生出些戲弄晏子欽的想法,看著他走入屏風後開始換衣,自己就倚在另一側,對著手指,小聲道:“你看見那些小孩子的玩具了嗎?”
屏風後窸窸窣窣,隻見人影閃動,傳來晏子欽帶著笑意的聲音。
“看見了,怎麽想起買這些……是不是給貞妹的?”
晏貞是晏殊的女兒,和晏子欽同輩,年初剛嫁給洛陽秀才富弼,不到三個月已傳出喜訊。前些日子明姝還在籌備著給未出世的小外甥送些禮物,今天房裏就出現了這麽多小孩的玩具,晏子欽自然聯想到晏貞。
明姝點點頭,也對,她本來也想送去些玩具,但絕不是這些——這些都是曲夫人送來的,她聽聞喜訊,迫不及待地要親自過來,誰知天陰欲雨,正趕上春夏交替,她又容易生病,沈嬤嬤再三相勸,她才打消了念頭,還是先讓人把這些玩具送來,很多是新置辦的,可那匹能騎在上麵搖晃的小木馬卻是小明姝孩提時最珍愛的寶物,曲夫人一直妥善收藏,隻等著傳給外孫聖尊的霸道愛人。
“那你再猜猜,除了貞妹的孩子,還有誰的孩子能用上這些玩具?”明姝循循善誘。
晏子欽換了一身雪白的中衣,一邊整理衣襟,一邊走出屏風,本來垂著眼,可當看到小木馬時突然眼冒金光,走過去用腳一踢,刷著紅漆、點著漆黑琉璃眼珠的可愛小馬咯吱咯吱前後擺動起來,笨拙又乖巧。
明姝愣了一下,沒理解晏子欽為什麽突然踢起木馬來,下一秒,令她終生難忘的畫麵出現了。
晏子欽居然二話不說坐在了小木馬上,心滿意足地搖擺起來!吱呀吱呀的樣子就像……還沒長大的毛孩子!
人高馬大的晏子欽已經比她高出近一個頭,目測淨身高也有一米八左右,居然愉悅地騎在四五歲小孩的木馬上,兩條腿蜷縮到不能再蜷縮,可看他的臉就像剛吃了肉骨頭的小狗一樣稱心如意。
瘋了!這人一定是瘋了!
明姝癱在屏風上,四肢癱軟,滿臉呆滯,想不通他的腦迴路究竟發生了什麽變異,真想讓他的朋友、同僚都來圍觀一下狀元郎的“馬上英姿”。
“你從哪裏找到這個東西?我小時候也有一個類似的,隻是沒塗紅漆,那是父親親手給我打的,每天不騎上個把時辰不肯睡覺,連開蒙後讀千字文都要賴在馬上。”晏子欽陶醉地說,思緒萬千。
他沒說出來的是,十歲以後,父親去世,屋漏偏逢連夜雨,深夜一場大火,火舌將諸多家當舔舐幹淨,那匹木馬也在其中。
明姝艱難地移動腳步,站在晏子欽麵前,依舊和小時一樣賴在木馬上不肯下來的晏子欽隻覺得一道陰影投下,一抬頭,正對上明姝陰沉的臉。
“這些玩具不是給你準備的,是給你孩子準備的。”經過一連串的烏龍打擊,明姝冷冰冰地說出真相。
“哦。”晏子欽連忙起身,悠閑地坐在竹榻上斟了一杯茶,喝了一口,忽然反應過來明姝正怨毒地看著自己。
怎麽了,用一下孩子的木馬重溫童年不可以嗎?
等等……
孩子……
晏子欽難以置信地醒悟過來,不可思議地指向自己,指尖戰栗著,連開幾次口才能發出聲音,聲音也因激動而掩抑不住地顫抖起來:“我的……孩子?咱們有孩子了!”
明姝坐在晏子欽身側,點點頭,雖然剛才不太高興,可見到他激動的樣子,就把一切拋在腦後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複,晏子欽已不知眼睛該看向何處,隻覺得有煙花在腦中炸開,良久才迴味過來,猛地抱緊明姝,聲淚俱下卻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忽然想起不該抱這麽緊,趕緊放開,唯恐傷到她。
“我……我……有孩子了!”
他不斷地重複著這句話,在屋裏跺著腳徘徊,一向溫克的他突然覺得胸中有使不完的力氣,使他激動地快要裂開,想要拉住每一個人,朝著他們咆哮兩聲,又想對著院裏的海棠樹暴打一頓,才能平複這種狂喜冷月魅世。
一番無所適從後,他又坐在明姝身邊,看著她笑意盈盈的臉,不知怎麽流下淚來,忽然覺得隻要看著她,摸著她腹中尚無痕跡地孩子,他就找到了今世的家。明姝擦去他的淚,不知怎麽,自己也跟著哭了起來。
雨過天晴,春岫迴到房內,看到的就是夫妻二人抱頭痛哭的場麵。
期待已久的孩子就這麽毫無征兆地出現在他們身邊,巨大的喜悅恐怕隻能用眼淚來發泄,何況一個再世為人,一個幼年失怙,都對新生命的誕生寄予了無限期望,直到抱著流淚的瞬間,明姝才真正了悟自己身上的責任。
她從未感覺如此完整,如此急迫地渴望見到腹中的幼小生命,急迫地渴望給予這個孩子世上的一切愛。
她發誓,他們會做一對好父母,一定。
汴梁的天氣,春末夏初最易下雨,常常是連綿不斷的陣雨,仿佛一年的雨水都集中在這短短的十幾天裏,可再大的雨也阻擋不了看客們堅韌的好奇心。
三月二十七,黃曆上寫著墨黑的諸事不宜四個大字,於海青、於海泉問斬的時辰偏偏就在今天午時,雖是一天裏陽氣最盛的時刻,卻依舊不見太陽。
天地陰慘慘的一片,有人說是薛家的冤魂迴來哭訴,有人說是梁寬和李維庸的鬼魂迴來歡唿。
人頭落地後,劊子手收斂了二人的屍骨,作為於海青的昔日同僚,兔死狐悲,且送二人最後一程吧。
淅瀝的雨停了又下,下了又停,很快就把斷頭台上的血汙衝刷幹淨,熱鬧收場,看客散盡,卻仍有一人站在原地,微笑著,任由雨水打濕雙肩。
那是一個矮小瘦弱的男人,穿著打滿補丁的直身,看上去至少穿了五、六年,鞋麵也是縫縫補補,本該賊眉鼠眼的五官此時看起來卻沉靜到蘊含著懾人的威勢,麵帶菜色也未必是因為窮困,或許是天生的怪異臉色。
“還是死了……”他喃喃道,“不過還不賴,梁大春是個有信譽有野心的人,家主交代的事總算沒有失敗。”
宋國的北境守軍能及時得到糧草嗎?隻要知道了梁家押送糧草的路線,想讓數十萬將士賴以生存的糧草人間蒸發,不過是一把火的事。
接下來,該是另一件事了,他抬起頭,望著烏雲低沉處的長街,街的盡頭是遼國的館舍,前來收取歲幣的遼國使節蕭禧正在館舍中休息。
距離宋遼休戰、締結澶淵之盟已有二十餘年,人心安定,不聞鼙鼓,大宋的朝野上下開始對一年三十萬兩白銀的歲幣心懷不滿。
堂堂中原大國,何必要巴結蠻夷!
暗潮湧動之際,蕭禧此行本就是兇險重重,能如約收取歲幣,宋遼休戰的合約尚可成立,倘若蕭禧出了意外,那麽局勢將會變得微妙,時隔二十年,主戰派將會在此壓倒主和派。
他笑著,他的家主早已窺知天機,唯恐大遼的鐵騎在長久的安定中失去了血性,繼而永遠喪失定鼎中原的機會,大遼需要一場南下的戰爭,將天下收入囊中。
蕭禧……他默念著這個名字,一步步踏入冷雨中,袖中藏著一把匕首,刀光映照處,比雨更刺骨幾分。
☆、第七十四章
五月十二日,乃是當朝天子誕生之日,國中休假三日,普天同慶。
皇帝壽辰成為節日的淵源,還要追溯到唐玄宗時的千秋節,時至宋代,對皇帝壽辰的稱唿更是繁雜——長春節、乾明節、壽寧節、乾元節,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先帝真宗皇帝定名為承天節,天子者,上承天命,下撫萬民,真宗皇帝意欲借此昭示後世子孫,歡慶之餘,不可忘本。
五月十二當日,集慶殿中舉行大朝會,百官朝服侍立,蹈拜陳詞,慶賀皇帝壽辰,龍池下奏罷了《禧安》之樂,隨著平正諧和的“稱觴獻壽,山嶽嶙峋”之辭,群臣舉觴稱壽。
在場的大臣許多都是須發皆白的老人,卻要為不滿二十的皇帝祝壽,廟堂之內不論長□□序,隻論君臣。
散朝後,大臣們陸續走出宮門,此後才敢小聲交談。
範仲淹新任了秘閣校理一職,並非堂上官,平日不需參朝,正逢承天節,才破例隨著一幹清要同僚入朝。這些做著清苦文職的官員常常自嘲自己是坐“冷板凳”的,範仲淹不以為然。
不坐幾年冷板凳,焉能靜得下熱肚腸?人人都奔著高官厚祿去,卻不知沒有過盡千帆的閱曆,即使坐在眾星拱月的位置上,也不過是一堆扶不上牆的爛泥。
大內正門名曰麗正,出得此門,範仲淹快走幾步,追上袖手前行的晏子欽。
“元甫,幾日不見,聽說夫人有喜,恭喜恭喜啊!”範仲淹笑道。
晏子欽平生極少佩服過誰,隻有少數幾人令他折服,一隻手都數的完,範仲淹就在其中,不止是因為他過人的文采,更是因為當年在應天初見,便見識了他的正直與膽識。
“多謝希文兄。”晏子欽道。
範仲淹見四下無人,小聲對晏子欽道:“賢弟在朝班前列,能窺得天顏,你以為如何?”
晏子欽詫異道:“這怎麽好議論!”
當今聖上正是弱冠之年,麵如冠玉,眼如點星,神采煥然,鳳姿龍采,自有天子之威,遠觀似不爭之善水,近察若無垢之清風,無遠弗屆,鹹瞻聖德。然而貴為天子,即便形貌醜陋,也不該被臣子議論。
晏子欽壓低聲音提醒道:“希文兄如何出此逾矩之言?”
範仲淹搖頭道:“不是說陛下的相貌,而是說他麵色不豫,顯然是帶著怒氣。”
晏子欽迴想了一下,皇帝雖殊少言笑,可素來寬和,然而今日麵色如鐵,不知為何,因而點頭道:“好像……是有些不尋常。”
正在此時,忽聽身後有人請安,驚得二人齊齊迴首,竟是新調入太後宮中的宦官李憲。
李憲上前幾步,恭謙地笑道:“兩位官人,恕奴婢唐突。今日要出宮辦差,想著晏大人也是此時散朝,特意趕來拜見,不想同時遇上敬仰已久的範大人,實在是奴婢的榮幸!”
晏子欽待下寬仁,範仲淹亦是如此,隻是尤其看不起宦官,讀史書時常常感歎,天下之事,十有八~九壞在這些閹庶手中,如今見李憲曲意逢迎,心下鄙夷,不為所動。
晏子欽笑道:“中貴人出宮辦何差事,要緊嗎?”
李憲道:“是太後娘娘思念小甜水巷李慶糟薑鋪裏的糟貨兒,遣奴婢去買些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