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欽道:“又不是和你的才藝過日子,我當初不也是很傻嗎,你嫌棄過我?”
明姝道:“你怎麽知道我沒嫌棄過你?”
晏子欽道:“能感覺到,不過我現在正在努力追趕,比如昨晚……”
想到昨晚,明姝才意識到晏子欽說自己傻,指的是在那檔子事上麵,嗔道:“你還好意思說!不學好,不要總是看一些不健康的東西!”
晏子欽的臉早就紅了,不過是借著夜色的遮掩,強作鎮定罷了,不解道:“什麽叫不健康?我隻是看書上說,用枕頭……容易受孕……”
明姝道:“那種書就是不健康的東西,燒掉燒掉!”
晏子欽道:“已經背下來了,除非你換一位夫君,否則那些東西是燒不掉了。”
明姝道:“我可以去朝中檢舉你嗎,說新上任的大理寺少卿不修禮法,出言不遜!”
晏子欽道:“可以,不過這份檢舉可能要由我受理。”
明姝無言,軒車搖晃中,家門漸近,門前已換上了新年的桃符,年節在望,又將是一個新的開始。
宋朝的新年要從除夕一直歡騰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直到花燈撤下,尚有貪戀繁華的人們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
此時國民還算富庶,那些過年時新置辦的衣裳,好幾件換來換去,一直穿到二月中旬才能穿完,換下冬衣,又該從箱篋中取出飄逸輕薄的春衫,準備迎接汴梁禦街上的第一縷嫩黃絲柳了。
大宋的禦街由城南朱雀門直通皇城大內,長十餘裏,寬二百步,供天子的鑾駕出入,三月初一,暮春的斜陽灑下最後一點餘熱,夜裏的天氣尚寒,就在禦街向東的一條狹窄街道上,一道迅捷的身影劃破黑夜,懷中抱著什麽,在一戶人家門口騰身躍起,又在外牆上憤恨地寫下一行字,隨後如鬼魅一般消失在夜幕中。
第二日,曙光乍現,此家的仆人李三打著哈欠推開院門,眯細著睡眼,卻見門前掛著一個晃悠悠的東西。
人頭!
李三嚇得從台階上跌落,一個屁墩摔在門外,張大了嘴說不出一個字。
院牆上還有一行字——鋤奸商,行天道,殺人者,薛漢良。
作者有話要說: 煙波渺渺風如住,柳絲裁剪離愁句。
粉淚兩盈盈,蘭舟分外輕。
山憑斜日晚,目送天涯遠。
枕上憶君時,殘花別舊枝。
↑晏子欽幫明姝寫的原文
已替換~~
☆、第67章
寺後街李宅門前擠滿了圍觀的閑人,一個新來的矮小男人不知就裏,袖著手探著頭朝裏看,把前麵的人擠得一個趔趄,惹急了,拌起嘴來。
“擠什麽擠!”
新來的打著哈哈道:“沒事,就是先看看發生了啥,牆上那兩行不紅不黑的字是什麽意思,俺不識字,你幫俺念念?”
前麵的人冷笑道:“嗬,你認識這家人?”
新來的笑道:“李維庸那麽富,放在全汴梁也數得上名號,你看俺破衣爛衫,像是和他有交情的嗎?”
前麵的人打量了他幾眼,打著補丁的直身,看上去至少穿了五、六年,鞋麵也是縫縫補補,賊眉鼠眼,麵帶菜色,果然是很窮困,因而輕蔑一笑,算是消了氣,道:“李維庸再有錢也沒命享用了,今兒早上,他的人頭就掛在自家門口,已經被官府的人撤下去了,可你瞧地上那攤血,還是從斷掉的腦袋上淌下來的。”
順著他的手指看去,門前的刻著海水紋浮雕的水白玉石階下果然有一片紅褐色,呈濺射狀散開,若不說是血,還以為是一塊汙漬。
正看著,那墨綠色黃銅包邊的大門從中打開,是個都頭帶著一個皂衣仆役、一個青衣管事走了出來,兩個李家下人頭上都帶著孝。
圍觀者見有人出來了,紛紛湧上前去看熱鬧。
都頭姓程,人高馬大,五大三粗,眉間一道川字,雙目炯炯,一看就是個練家子,此時正叉腰看著亂哄哄的人群,眉頭皺得越發緊,中氣十足地吩咐手下衙役:“都攔著點,別讓閑雜人等接近!”
衙役們應聲,隨即將附近人群驅散了,都攔在街角外,不許他們擾亂現場。
程都頭對身邊的皂衣仆役道:“現在總能好好解釋今早發生的事了吧!”
原來皂衣仆役正是發現頭顱的李三,他心裏害怕,先看了管事一眼,見須發花白的管事李忠點了頭,這才退迴門內,做出開門的動作,將事發經過重演一遍。
“今朝五鼓過二刻,我起來開門——”
“五鼓過二刻,太陽還未高升,為什麽這麽早開門!”程都頭捏著下巴沉思,直截了當地提出自己的疑問cnz
李三手足無措,管事李忠解釋道:“主人家是做生意的,天不亮全家都起了,上鋪子的上鋪子,對貨單的對貨單,一天之計在於晨,不勤奮,怎麽掙下這份家業。”
程都頭點點頭,示意李三繼續演示。
“我就像這樣推開門,當時外頭還很暗,我也看不清,就感覺頭上有什麽在晃,抬眼一看,就是血刺唿啦一顆腦袋,惡心得很!”話到一半,忽然想起這顆頭是自家主人李維庸的,急忙住嘴,改口道:“反正……挺嚇人的,我就摔倒在門外,然後就看見了牆上這兩行字。”
程都頭道:“你看到人頭的時候,它是怎麽掛著的?”
管事道:“掛在李宅的牌匾下,用的就是剛才給您看過的麻繩,拴著頭上的發髻”他說著,管事就讓人拿來那根兩指粗的染血麻繩給程都頭過目。
程都頭瞪了一眼擅自接話的管事,命衙役接過麻繩,看了一眼,又在大門附近打轉,俯身觀察著地上的血跡,抬頭對李三道:“你是怎麽看出那人頭是你們主人的?”
管事還想代勞,卻被程都頭嗬止:“閉嘴,我在問他呢!”
李三畏畏縮縮地看了一眼管事,小聲道:“我……並不知道那是我們主人,是府上人圍過來,放下人頭後,管事的才辨認出來……”
“又是管事,李忠,你在這個家裏權力很大嘛。”程都頭背著手喃喃道,看著雪白院牆上刺眼的血字,“鋤奸商,行天道,殺人者,薛漢良——李忠,你既然事無巨細全都清楚,那麽這個薛漢良是誰?可曾和你們主人結仇?”
管事搖頭道:“迴程都頭,我並不記得有這一號人物,也許夫人知道,何不當麵問問?”
程都頭怒目而視,道:“她是新寡,你叫我去見她,成何體統!”說罷,隻傳來兩個丫鬟,也是麻衣素裙,眼睛哭得通紅,自稱是夫人房裏的,可代為傳話。
程都頭先問過李維庸昨晚的行蹤,丫鬟傳話道:“我們為了一宗生意,和杭州的何大掌櫃應酬,誰曾想今早竟……”
又問可否有仇家,尤其是最近可否招惹過姓薛的,李夫人隻是搖頭,傳話道:“不清楚,先夫為人和善,凡事留一步,不與人交惡,更不認識什麽薛漢良。”
程都頭見沒什麽線索,便命衙役們保護好現場,自己跨上駿馬飛馳而去。
李維庸乃是京城富商,專營珠寶生意,南海珍珠,滇南琥珀,乃至西域的水精、瑟瑟,凡是叫得出名目的,都能從李維庸手中尋到上等貨品,京中最大的珠寶行就是他的產業。
京兆尹馮大人為了邀功,誇口五天內破案,他隨口一提,卻難壞了程都頭,天知道那個留下姓名的“薛漢良”是個什麽東西!兇手真名是不是薛漢良都是兩說。即便真是,難道他會把名字寫在臉上,站在鬧市等著被捉拿嗎?
多年的斷案經驗告訴程都頭,薛漢良標榜“替天行道”,絕對是因為和李維庸有過節,槍打出頭鳥,李家生意做得太大,少不了被人嫉恨。
程都頭此時趕往李家商號,要去那裏盤問,五天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他也隻能賭一賭了。
可是就在兩天後的清晨,程都頭徹夜坐在燈前,對案情一籌莫展時,又聽衙役來報——同樂街做米糧生意的富商梁寬被殺,頭顱也是被懸掛在自家門前,旁邊同樣留下一行血字。
鋤奸商,行天道,殺人者,薛漢良。
“那個叫薛漢良的殺手最近風頭很盛啊!”太平坊的晏府中,明姝正立在薔薇架前侍弄花草,時不時將不必要的枝葉剪除,希望今年夏天能有“滿架薔薇一院香”的景致。
她身後放著兩隻小板凳,身穿鵝黃褙子的羅綺玉和一身勁裝的杜和坐在板凳上,托著腮幫看明姝走來走去,眼珠追隨著她忽左忽右,倒是出奇得默契。
“杜郎,你認識這個人嗎?”羅綺玉問道。
杜和挑眉道:“我應該認識他?”
羅綺玉道:“你不是喜歡結交京城的遊俠嗎,有沒有聽說過薛漢良?”
杜和搖頭道:“可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入小爺的眼,像這種連……連什麽殺手,我可看不上!”
明姝忍不住笑道:“是連環殺手!”
杜和連聲道:“對,就是連環殺手。哼,還在行兇後留下‘鋤奸商,行天道’的鬼話,依我看,這人年紀不會太大,總愛幻想自己是拯救天地萬物的絕世大俠,夢想著劫富濟貧、打抱不平,所以搞出這麽幼稚又殘忍的事來!”
明姝心想,這不就是所謂的重度中二病嗎,見杜和義正言辭地斥責那個傳說中的薛漢良,笑道:“你敢說自己從小到大都沒動過替天行道的念頭?”
杜和戳著自己的腦袋道:“想到和做到是兩碼事,我可不像他那麽極端。”
正說著,卻見花園的角門開了,是王安石半拉半抱著來做客的曲明恆走了進來。王益已托付一個在金陵供職的同僚,預計五月份就要將兒子接迴身邊,如此算來,王安石和師父師娘餘下的相處時間不過兩個月,忽然想起一直被自己無視的曲明恆,心裏過意不去,便時常央求師娘將弟弟接來,好能帶著明恆玩一會兒,算是補償了。
雖然玩久了,王安石不免要對年僅四歲、幼稚好動的明恆感到頭疼,可是想到馬上就要離別,還是舍不得。
“師娘,前院有位程先生求見師父。”王安石一邊把正在揉他臉的曲明恆扯開,一邊一板一眼道。
明姝看了看天色,太陽還沒落下。
“你師父還沒迴來呢。”她道。
王安石道:“那位程先生說他已去過大理寺,聽說師父已離開,這才到府上等候。”
明姝幾人你看我,我看你,都覺得奇了,這位程先生動作如此迅速,居然趕在晏子欽之前到了這裏。
“他這麽著急,恐怕有急事,先讓他稍等片刻,隻是不知道是什麽人,來做什麽事。”明姝思索道。
杜和道:“我先去看看,放心,我絕不多話,不會上躥下跳地給恩公丟人的。”
卻說晏子欽信馬由韁迴到家中,剛下馬就聽許安說家中來客,杜二少爺已經前去迎接了,晏子欽本以為是範仲淹,問是誰,卻說是個姓程的生麵孔。
來到前堂時,隻見杜和正和一個三分麵熟的中年男子比比劃劃、談論武藝,兩人忽然亮出拳頭,似乎當場就要切磋起來。
晏子欽及時地輕咳一聲,明姝最愛的那隻汝窯天青釉花插正擺在二人中間的平頭案上,動起手來就危險了。
是中年男子先認出了晏子欽——誰認不出呢,年紀輕輕就有四品朱紅官服加身,縱觀天下也是極為鮮有。
於是他突然前腿弓,後腿直,在晏子欽麵前躬身下拜,甫一開言,聲如洪鍾,“見過晏大人!”
晏子欽心中疑惑,正想著此人究竟是誰,卻聽他道:“在下是京兆府的一名都頭,衙門的弟兄們喚我一聲程都頭。”
原來如此,晏子欽這才迴憶起來,之前在京兆府曾與此人有一麵之緣,當時程都頭忙於別的差事,偶然迴衙門一趟,和他打了個照麵,晏子欽隻是聽衙役們閑談,說起此人嚴肅拘泥了些,可辦起事來倒是有口皆碑。
連忙扶起程都頭,晏子欽道:“都頭造訪,所為何事?”
程都頭麵帶愧色道:“晏大人想必早已聽說過最近連續發生的兩起命案——李維庸和梁寬相繼被害,手法如出一轍,現場都留下筆跡相同的文字。”
杜和補充道:“程大哥說的就是那個專殺富商的薛漢良。”
晏子欽道:“的確有所耳聞。”
程都頭道:“那大人也一定知道梁寬的絕非一般商賈,他的家族手下掌握了大宋十八路三分之一的米糧行,更兼為北方駐守的官兵輸送糧草,雖是一介商賈,其身份之機要絕不亞於朝臣。”
晏子欽道:“我也知道一些有關這位梁先生的事,你的意思是……”
程都頭重新跪倒,誠懇地道:“茲事體大,在下以為此事絕不尋常,恐怕還有第三起命案!懇請晏大人協助在下追查真兇,防患於未然!”
作者有話要說: 好久沒迴北方過冬,好不適應_(:3」∠)_
理解了霸王別姬裏小豆子說自己“手冷,手都要凍冰了”的感受_(:3」∠)_
☆、第68章
明姝道:“你怎麽知道我沒嫌棄過你?”
晏子欽道:“能感覺到,不過我現在正在努力追趕,比如昨晚……”
想到昨晚,明姝才意識到晏子欽說自己傻,指的是在那檔子事上麵,嗔道:“你還好意思說!不學好,不要總是看一些不健康的東西!”
晏子欽的臉早就紅了,不過是借著夜色的遮掩,強作鎮定罷了,不解道:“什麽叫不健康?我隻是看書上說,用枕頭……容易受孕……”
明姝道:“那種書就是不健康的東西,燒掉燒掉!”
晏子欽道:“已經背下來了,除非你換一位夫君,否則那些東西是燒不掉了。”
明姝道:“我可以去朝中檢舉你嗎,說新上任的大理寺少卿不修禮法,出言不遜!”
晏子欽道:“可以,不過這份檢舉可能要由我受理。”
明姝無言,軒車搖晃中,家門漸近,門前已換上了新年的桃符,年節在望,又將是一個新的開始。
宋朝的新年要從除夕一直歡騰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直到花燈撤下,尚有貪戀繁華的人們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
此時國民還算富庶,那些過年時新置辦的衣裳,好幾件換來換去,一直穿到二月中旬才能穿完,換下冬衣,又該從箱篋中取出飄逸輕薄的春衫,準備迎接汴梁禦街上的第一縷嫩黃絲柳了。
大宋的禦街由城南朱雀門直通皇城大內,長十餘裏,寬二百步,供天子的鑾駕出入,三月初一,暮春的斜陽灑下最後一點餘熱,夜裏的天氣尚寒,就在禦街向東的一條狹窄街道上,一道迅捷的身影劃破黑夜,懷中抱著什麽,在一戶人家門口騰身躍起,又在外牆上憤恨地寫下一行字,隨後如鬼魅一般消失在夜幕中。
第二日,曙光乍現,此家的仆人李三打著哈欠推開院門,眯細著睡眼,卻見門前掛著一個晃悠悠的東西。
人頭!
李三嚇得從台階上跌落,一個屁墩摔在門外,張大了嘴說不出一個字。
院牆上還有一行字——鋤奸商,行天道,殺人者,薛漢良。
作者有話要說: 煙波渺渺風如住,柳絲裁剪離愁句。
粉淚兩盈盈,蘭舟分外輕。
山憑斜日晚,目送天涯遠。
枕上憶君時,殘花別舊枝。
↑晏子欽幫明姝寫的原文
已替換~~
☆、第67章
寺後街李宅門前擠滿了圍觀的閑人,一個新來的矮小男人不知就裏,袖著手探著頭朝裏看,把前麵的人擠得一個趔趄,惹急了,拌起嘴來。
“擠什麽擠!”
新來的打著哈哈道:“沒事,就是先看看發生了啥,牆上那兩行不紅不黑的字是什麽意思,俺不識字,你幫俺念念?”
前麵的人冷笑道:“嗬,你認識這家人?”
新來的笑道:“李維庸那麽富,放在全汴梁也數得上名號,你看俺破衣爛衫,像是和他有交情的嗎?”
前麵的人打量了他幾眼,打著補丁的直身,看上去至少穿了五、六年,鞋麵也是縫縫補補,賊眉鼠眼,麵帶菜色,果然是很窮困,因而輕蔑一笑,算是消了氣,道:“李維庸再有錢也沒命享用了,今兒早上,他的人頭就掛在自家門口,已經被官府的人撤下去了,可你瞧地上那攤血,還是從斷掉的腦袋上淌下來的。”
順著他的手指看去,門前的刻著海水紋浮雕的水白玉石階下果然有一片紅褐色,呈濺射狀散開,若不說是血,還以為是一塊汙漬。
正看著,那墨綠色黃銅包邊的大門從中打開,是個都頭帶著一個皂衣仆役、一個青衣管事走了出來,兩個李家下人頭上都帶著孝。
圍觀者見有人出來了,紛紛湧上前去看熱鬧。
都頭姓程,人高馬大,五大三粗,眉間一道川字,雙目炯炯,一看就是個練家子,此時正叉腰看著亂哄哄的人群,眉頭皺得越發緊,中氣十足地吩咐手下衙役:“都攔著點,別讓閑雜人等接近!”
衙役們應聲,隨即將附近人群驅散了,都攔在街角外,不許他們擾亂現場。
程都頭對身邊的皂衣仆役道:“現在總能好好解釋今早發生的事了吧!”
原來皂衣仆役正是發現頭顱的李三,他心裏害怕,先看了管事一眼,見須發花白的管事李忠點了頭,這才退迴門內,做出開門的動作,將事發經過重演一遍。
“今朝五鼓過二刻,我起來開門——”
“五鼓過二刻,太陽還未高升,為什麽這麽早開門!”程都頭捏著下巴沉思,直截了當地提出自己的疑問cnz
李三手足無措,管事李忠解釋道:“主人家是做生意的,天不亮全家都起了,上鋪子的上鋪子,對貨單的對貨單,一天之計在於晨,不勤奮,怎麽掙下這份家業。”
程都頭點點頭,示意李三繼續演示。
“我就像這樣推開門,當時外頭還很暗,我也看不清,就感覺頭上有什麽在晃,抬眼一看,就是血刺唿啦一顆腦袋,惡心得很!”話到一半,忽然想起這顆頭是自家主人李維庸的,急忙住嘴,改口道:“反正……挺嚇人的,我就摔倒在門外,然後就看見了牆上這兩行字。”
程都頭道:“你看到人頭的時候,它是怎麽掛著的?”
管事道:“掛在李宅的牌匾下,用的就是剛才給您看過的麻繩,拴著頭上的發髻”他說著,管事就讓人拿來那根兩指粗的染血麻繩給程都頭過目。
程都頭瞪了一眼擅自接話的管事,命衙役接過麻繩,看了一眼,又在大門附近打轉,俯身觀察著地上的血跡,抬頭對李三道:“你是怎麽看出那人頭是你們主人的?”
管事還想代勞,卻被程都頭嗬止:“閉嘴,我在問他呢!”
李三畏畏縮縮地看了一眼管事,小聲道:“我……並不知道那是我們主人,是府上人圍過來,放下人頭後,管事的才辨認出來……”
“又是管事,李忠,你在這個家裏權力很大嘛。”程都頭背著手喃喃道,看著雪白院牆上刺眼的血字,“鋤奸商,行天道,殺人者,薛漢良——李忠,你既然事無巨細全都清楚,那麽這個薛漢良是誰?可曾和你們主人結仇?”
管事搖頭道:“迴程都頭,我並不記得有這一號人物,也許夫人知道,何不當麵問問?”
程都頭怒目而視,道:“她是新寡,你叫我去見她,成何體統!”說罷,隻傳來兩個丫鬟,也是麻衣素裙,眼睛哭得通紅,自稱是夫人房裏的,可代為傳話。
程都頭先問過李維庸昨晚的行蹤,丫鬟傳話道:“我們為了一宗生意,和杭州的何大掌櫃應酬,誰曾想今早竟……”
又問可否有仇家,尤其是最近可否招惹過姓薛的,李夫人隻是搖頭,傳話道:“不清楚,先夫為人和善,凡事留一步,不與人交惡,更不認識什麽薛漢良。”
程都頭見沒什麽線索,便命衙役們保護好現場,自己跨上駿馬飛馳而去。
李維庸乃是京城富商,專營珠寶生意,南海珍珠,滇南琥珀,乃至西域的水精、瑟瑟,凡是叫得出名目的,都能從李維庸手中尋到上等貨品,京中最大的珠寶行就是他的產業。
京兆尹馮大人為了邀功,誇口五天內破案,他隨口一提,卻難壞了程都頭,天知道那個留下姓名的“薛漢良”是個什麽東西!兇手真名是不是薛漢良都是兩說。即便真是,難道他會把名字寫在臉上,站在鬧市等著被捉拿嗎?
多年的斷案經驗告訴程都頭,薛漢良標榜“替天行道”,絕對是因為和李維庸有過節,槍打出頭鳥,李家生意做得太大,少不了被人嫉恨。
程都頭此時趕往李家商號,要去那裏盤問,五天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他也隻能賭一賭了。
可是就在兩天後的清晨,程都頭徹夜坐在燈前,對案情一籌莫展時,又聽衙役來報——同樂街做米糧生意的富商梁寬被殺,頭顱也是被懸掛在自家門前,旁邊同樣留下一行血字。
鋤奸商,行天道,殺人者,薛漢良。
“那個叫薛漢良的殺手最近風頭很盛啊!”太平坊的晏府中,明姝正立在薔薇架前侍弄花草,時不時將不必要的枝葉剪除,希望今年夏天能有“滿架薔薇一院香”的景致。
她身後放著兩隻小板凳,身穿鵝黃褙子的羅綺玉和一身勁裝的杜和坐在板凳上,托著腮幫看明姝走來走去,眼珠追隨著她忽左忽右,倒是出奇得默契。
“杜郎,你認識這個人嗎?”羅綺玉問道。
杜和挑眉道:“我應該認識他?”
羅綺玉道:“你不是喜歡結交京城的遊俠嗎,有沒有聽說過薛漢良?”
杜和搖頭道:“可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入小爺的眼,像這種連……連什麽殺手,我可看不上!”
明姝忍不住笑道:“是連環殺手!”
杜和連聲道:“對,就是連環殺手。哼,還在行兇後留下‘鋤奸商,行天道’的鬼話,依我看,這人年紀不會太大,總愛幻想自己是拯救天地萬物的絕世大俠,夢想著劫富濟貧、打抱不平,所以搞出這麽幼稚又殘忍的事來!”
明姝心想,這不就是所謂的重度中二病嗎,見杜和義正言辭地斥責那個傳說中的薛漢良,笑道:“你敢說自己從小到大都沒動過替天行道的念頭?”
杜和戳著自己的腦袋道:“想到和做到是兩碼事,我可不像他那麽極端。”
正說著,卻見花園的角門開了,是王安石半拉半抱著來做客的曲明恆走了進來。王益已托付一個在金陵供職的同僚,預計五月份就要將兒子接迴身邊,如此算來,王安石和師父師娘餘下的相處時間不過兩個月,忽然想起一直被自己無視的曲明恆,心裏過意不去,便時常央求師娘將弟弟接來,好能帶著明恆玩一會兒,算是補償了。
雖然玩久了,王安石不免要對年僅四歲、幼稚好動的明恆感到頭疼,可是想到馬上就要離別,還是舍不得。
“師娘,前院有位程先生求見師父。”王安石一邊把正在揉他臉的曲明恆扯開,一邊一板一眼道。
明姝看了看天色,太陽還沒落下。
“你師父還沒迴來呢。”她道。
王安石道:“那位程先生說他已去過大理寺,聽說師父已離開,這才到府上等候。”
明姝幾人你看我,我看你,都覺得奇了,這位程先生動作如此迅速,居然趕在晏子欽之前到了這裏。
“他這麽著急,恐怕有急事,先讓他稍等片刻,隻是不知道是什麽人,來做什麽事。”明姝思索道。
杜和道:“我先去看看,放心,我絕不多話,不會上躥下跳地給恩公丟人的。”
卻說晏子欽信馬由韁迴到家中,剛下馬就聽許安說家中來客,杜二少爺已經前去迎接了,晏子欽本以為是範仲淹,問是誰,卻說是個姓程的生麵孔。
來到前堂時,隻見杜和正和一個三分麵熟的中年男子比比劃劃、談論武藝,兩人忽然亮出拳頭,似乎當場就要切磋起來。
晏子欽及時地輕咳一聲,明姝最愛的那隻汝窯天青釉花插正擺在二人中間的平頭案上,動起手來就危險了。
是中年男子先認出了晏子欽——誰認不出呢,年紀輕輕就有四品朱紅官服加身,縱觀天下也是極為鮮有。
於是他突然前腿弓,後腿直,在晏子欽麵前躬身下拜,甫一開言,聲如洪鍾,“見過晏大人!”
晏子欽心中疑惑,正想著此人究竟是誰,卻聽他道:“在下是京兆府的一名都頭,衙門的弟兄們喚我一聲程都頭。”
原來如此,晏子欽這才迴憶起來,之前在京兆府曾與此人有一麵之緣,當時程都頭忙於別的差事,偶然迴衙門一趟,和他打了個照麵,晏子欽隻是聽衙役們閑談,說起此人嚴肅拘泥了些,可辦起事來倒是有口皆碑。
連忙扶起程都頭,晏子欽道:“都頭造訪,所為何事?”
程都頭麵帶愧色道:“晏大人想必早已聽說過最近連續發生的兩起命案——李維庸和梁寬相繼被害,手法如出一轍,現場都留下筆跡相同的文字。”
杜和補充道:“程大哥說的就是那個專殺富商的薛漢良。”
晏子欽道:“的確有所耳聞。”
程都頭道:“那大人也一定知道梁寬的絕非一般商賈,他的家族手下掌握了大宋十八路三分之一的米糧行,更兼為北方駐守的官兵輸送糧草,雖是一介商賈,其身份之機要絕不亞於朝臣。”
晏子欽道:“我也知道一些有關這位梁先生的事,你的意思是……”
程都頭重新跪倒,誠懇地道:“茲事體大,在下以為此事絕不尋常,恐怕還有第三起命案!懇請晏大人協助在下追查真兇,防患於未然!”
作者有話要說: 好久沒迴北方過冬,好不適應_(:3」∠)_
理解了霸王別姬裏小豆子說自己“手冷,手都要凍冰了”的感受_(:3」∠)_
☆、第6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