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胭脂有毒)為您整理製作
================
法醫娘子狀元夫
作者:雲嶠
================
☆、第一章
北宋仁宗朝,天聖五年,四月初四,正是脫羅衣換紗衣的日子。國都汴梁內,人人都換上了輕薄的涼紗衣物。
曹門內的樞密使府中,曲明姝倚在臨水長亭的美人靠上,用扇柄上的白玉墜子逗弄滿池錦鯉。侍女春岫遞上一隻盛著甘草冰雪涼水的蓮花吸杯,淡金色的冷飲中浮著片片碎冰,喝上一口,清甜解暑。
真有點想念冰激淩了呢,尤其是奶油味的,淋上一層醇厚的巧克力醬。想到這裏,明姝不禁自嘲一笑,穿到這裏已經三年多了,衣食住行、方方麵麵都完全習慣了,隻是常常懷念現代的零食。
遙想剛穿來的時候,她還鬧出個大笑話。
隻因這具身子的原主兒有些癡傻,一切事務都要由人伺候,長到十一歲時,身邊的人一時疏忽,這位曲小娘子竟跳進了池塘,救上來時已是進氣多出氣少了。
於是,一副現代的魂魄不知怎的附在了曲小娘子身上,來了個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把已經趴在床前痛哭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爹娘嚇得雙雙倒仰,隨後明白過來,又驚又喜地請迴大夫,連連感謝上天垂憐,不僅把獨生愛女的性命還了迴來,還讓她開口說話了。
明姝接下來的舉動又把曲氏夫婦的希望小火苗掐滅了。她驚訝地看著眼前人的穿著打扮,男人兩鬢微霜,清臒端方,一身青色直袖圓領袍,頭戴墨黑老人巾,婦人慈愛溫厚,一領赭色窄袖褙子,一條白地織金褶裙,頭插藍琉璃長簪,分明是宋朝的打扮。
作為刑偵大隊的法醫,她上一秒還在北京朝陽區的兇案現場為死者做屍檢,突然被逃竄的嫌疑犯劫持,怎麽到這兒來了?她心裏一驚,發瘋似的問道:“我穿越了?現在是公元多少年?北宋還是南宋?”
穿月?弓圓?北送?南送?
眾人沉默了,曲夫人摟住明姝哭道:“我苦命的兒啊!原來不會說話,現在怎麽盡說胡話!”
當今樞密使曲院事也一臉沉痛地背手長歎,目睹了這場大悲大喜人間慘劇的郎中默默在藥方上添了幾味補腦的藥材。
隨著明姝漸漸習慣這裏的生活,曲氏夫婦才相信女兒真的恢複正常了,老兩口都長舒一口氣,放下懸了半輩子的心,連素來敬鬼神而遠之的曲院事也燒起香來。
三年過的光陰流水般逝去,曲明姝將滿十五,婚事也該提上日程。按理說,堂堂樞密使千金怎會愁嫁?可是她曾經做了十一年癡呆的事滿城皆知,門第相仿的人家擔心她有隱疾,貽害子孫,不願與之聯姻。可要是許配給次一等的郎君,曲夫人又不滿意了,她好端端一個女兒,憑什麽為了已然痊愈的病症委身於人?
到底是曲院事見多識廣,說不必把眼光拘泥在京中門戶,不妨從新科進士中挑選出德才兼備的後生,家境差些也不要緊,重要的是前途無量。於是,計劃趁著二月底的春闈結束後,四月中的殿試開始前,挑選了幾個自己中意的年少舉子,邀迴家中小聚,實則是讓女兒站在簾後秘密觀察,覓得一個如意郎君。
今日就是擇婿的大日子,曲夫人早就梳妝完畢來到女兒的閨房,卻發現空空如也,才知她又去園中的冷僻地方乘涼了,三番四次遣人去催,都沒把明姝請迴來,眼看著前廳裏舉子快到齊了,曲夫人一怒之下命幾個粗壯的仆婦把女兒架到前廳的偏房。
明姝也知道父母是為自己著想,可是看看自己這副身子,胸前——平的,屁股——癟的,渾身瘦削無肉,雖然粉白的鵝蛋臉上也有了動人的風韻,可總體看來還是個沒發育完全的小丫頭片子,分明還是孩子就要成婚,實在挑戰明姝的多年來的底線。
就算沒有未成年人保護法,也不能胡來啊!
她裝聾作啞地在竹簾後一縮,眼觀鼻,鼻觀心,曲夫人見她一副老僧入定的樣子,輕輕拍了她的肩頭,往簾外使了個眼色,示意她專心留意外麵的人。
曲院事曾交給明姝一份名冊,記錄著今日前來赴會的十三名舉子的年齡、原籍、品貌等簡單信息,明姝敷衍地掃過一遍,如今看著一個個身穿青色長袍、頭戴皂黑巾子的少年陸續上堂拜揖,一時也對不上號,隻覺得這群二十出頭的舉子看起來都一個樣,謙虛禮貌、四平八穩。
“要是再長大兩歲,說不就能滿心歡喜的嫁了呢。”明姝看著自己有待發育的胸脯,暗想道。
正在開小差,忽然聽到一個稚氣的嗓音,一本正經地道:“學生臨川晏子欽,見過樞密使大人。”
循聲看去,是一個十五歲上下的小少年,圓圓的臉蛋又白又軟又彈,眉宇間卻有種不合年齡的老成,他提著略長的淡竹色衣擺,恭恭敬敬地向曲院事拜揖,比方才入席的年長舉子們更端正、更一絲不苟。
真是一隻道貌岸然的包子,小孩子裝大人!明姝不由得撲哧輕笑,曲夫人狠狠剜了她一眼,她趕緊正襟危坐,盯著那隻包子,看他落座。曲院事似乎很重視他的樣子,頻頻投去青眼。
這時,丫鬟為舉子們送上茶水點心,每桌上都有一壺龍鳳茶團煮出的香茗、一隻裝滿了杏片、梅子薑、香糖果子的樏盒、一碟淋了紫蘇膏的輕紅牡丹滴酥並一碟澄沙團子。一共一十三份,分放在一十三桌,可明姝發現隻坐了十二個人,有一人缺席未到。
曲院事也發覺,問道:“王諤未到,可有與他相熟的知道原委嗎?”
列坐的舉子中有一人站起身來,自稱和王秀才住在同一間逆旅,拱手道:“迴院事,王兄前日身體不適,這幾日一直閉門不出,可能是尚未病愈。”
“既然如此,我們便先開席吧。”
說是開席,還是以清談為主。讀書人聊天講究的是眼界,從經典談到朝堂,從詩詞談到風土,最後圍繞著召令參知政事呂夷簡、樞密副使夏竦著手編修真宗朝實錄一事大談特談,舉子們有心賣弄,曲院事也有意比較眾人見解高低,任他們信馬由韁地辯論,竹簾後的明姝聽得哈欠連連,想著把這批人運到現代,簡直能組成一套綜藝節目班底,說上一天一宿都不帶卡殼的。
晏子欽在這群侃侃而談的人中顯得鶴立雞群,倒不是他說了什麽語驚四座,而是他從頭到尾幾乎什麽都沒說,那雙烏溜溜的眼睛一直在看著麵前的點心,專注的好像在研究什麽孤本典籍。這種聚會上的食物都是用來裝飾的看盤,沒人好意思真吃。
明明那麽誘人,明明近在咫尺,就是進不了嘴啊!
一切落在明姝眼裏,真是好笑,她特意掩著嘴盡量不發出聲音,怕母親又責怪自己。心裏默念了兩遍“晏子欽”,覺得很熟悉,忽然想起他去年就入京參加會試了,很多人看好這個名滿天下的神童,可惜因為貪吃吃壞了胃腸,含恨放棄考試,今年算是再戰。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小孩子就是小孩子,看到甜食就挪不開眼。
之後的時間裏,明姝都是在半夢半醒間度過的,突然驚醒,原來是堂中散席了,借著眾人離去的嘈雜聲,曲夫人引著明姝迴到後宅,又取出了當日那本名冊,期待地問道:“怎麽樣,寧寧?可有你心儀的?”
寧寧是明姝的小字。
見明姝把冊子翻過來調過去看了好幾遍,卻始終不吭聲,曲夫人皺眉道:“曲明姝,你不把自己的婚事放在心上,叫別人怎麽幫你!”
喊小名的時候證明父母心情不錯,連名帶姓地叫就意味著快發火了。明姝隻好硬著頭皮再看一遍,卻發現都沒什麽印象,就記住一個小包子晏子欽,一看他是大中祥符五年正月生人,比自己大半年呢,光看他那張幼稚的臉還真看不出。
曲夫人見女兒的目光流連在晏子欽那一頁,心下有了計較,放柔了聲音,笑道:“莫非看上了晏郎君。”
“才不是!”明姝趕緊合上名冊,臉憋得通紅,她穿越前都二十四了,還沒重口味到對幼~齒小男生下毒手。
曲夫人還道她是小女兒怕羞,笑著拿過名冊,“我瞧他也很好,雖然家境一般,卻是少有的神童,小小年紀就在春闈大比中名列三甲呢,真真是奇貨可居!就是年紀小些,怕你不同意。”
丫鬟打起湘竹簾櫳,已換上了一身家常衣物的曲院事邊說邊走進屋內:“我起初也以為他年紀太輕,不堪托付,如今看來倒是我小瞧這位後生了!席間的少年個個都好言談機變,唯獨他穩如泰山,不動聲色,目光炯炯卻懂得藏鋒,這樣的人才能在仕途上走得長遠。”
穩如泰山?不動聲色?目光炯炯卻懂得藏鋒?分明是看點心看得太專心,沒工夫說話好嗎!
曲明姝無力吐槽,曲氏夫婦早已互換眼神、一拍即合,明姝提了一句反對意見,立即被曲院事駁迴“訴訟”,怒道:“兒女婚事向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讓你隔簾選婿已經是容情了!”
這一句就把明姝剩下的話堵在喉嚨裏,眼下她的確沒有決定婚事的權力,和晏子欽送作堆也許還是更好的選擇,對方畢竟是小孩子,好騙,蒙混過去,也不會真發生什麽嘿嘿嘿的事,相處起來更輕鬆些,糊弄個三五年再作打算。
上輩子就是一條執著的單身汪,留了兩世的清白可不能隨便交付給人呢!
看她雖不拒絕,卻還是一副苦瓜臉,曲院事指著書齋道:“橫豎到了婚配的年齡,還不快把女誡和女論語溫熟,明天再考你四經要義,免得嫁了個書生,在夫家丟人現眼!”
曲夫人趕緊幫丈夫順氣,這個曲院事什麽都好,有才幹又顧家,就是太嚴肅,總是板著一張臉嚇壞別人。明姝在曲夫人的眼神暗示下躲進書齋,對著論語發愁。
她穿越之前是個剛入職的法醫,不像別的穿越女自帶金手指,因為官府後院裏哪有屍體供她一展才華?她對論語的認識僅限於初中學過的論語十則,更別提什麽大學、中庸之流,這三年的時間,前一年都是被當成癡呆對待,後兩年才開始慢吞吞地學習,曲夫人溺愛她,不忍讓她受累,所以到現在也沒什麽長進,勉強寫得一手不太狗爬的小楷而已。
長歎一口氣,明姝趴在桌上慢慢消化即將以未成年的小身板嫁給另一個未成年的事實,看著兩歲的弟弟曲明恆一搖一擺地自麵前走過,對著她傻笑。
明恆也是在她穿來後,曲氏夫婦見女兒無恙,“心情大好”時偶然得到的老來子。
“姐姐抱!”曲明恆拽著她的裙角耍賴。
明姝抱起他,苦笑道:“阿恆,你可能要有個小姐夫了。”
“嘿嘿嘿。”明恆隻知道傻樂,讓明姝無言以對。
☆、第二章
就在曲明姝“閉關苦讀”時,曲家的媒人已經前去晏子欽家裏暗中撮合了。
晏子欽本是臨川人,京中隻有一位舅舅,名喚許杭。婚姻之事,原本不該由舅父插手,可晏子欽進京時帶來一封家書,信中,晏子欽的母親許氏早就料到會有官府人家提及合婚之事,自己一介寡婦,身在原郡,又被七歲的幼子牽絆住,實在無法料理晏子欽的婚事,便把一切托付給許杭。
許杭是個商人,販賣柑橘起家,二十年間走南闖北,雖不算大富大貴,可能在京師汴梁站穩腳跟,自然有些過人的見識,他知道這個侄兒是一株淩雲木,欣然應下許氏的托付後,下了十二分的心血幫襯他,今日舉手之勞,來日朝中有靠。
縱使知道世人對晏子欽青眼有加,可見到曲家的媒人時,許杭還是驚喜的眼前一黑,想來當今朝堂,樞密使乃是從一品的大員,專司軍事,地位僅次於丞相平章,也是宰執天下的大臣,樞密使家的千金為配,無異於天女下嫁,待點頭哈腰地送走媒人後,許杭忍不住抱起一臉懵懂的晏子欽哈哈大笑。
“我的兒,我的兒!你要飛黃騰達了!”許杭見他不笑,又勸道,“你可知這是何等的榮耀嗎?”
晏子欽不為所動,正色道:“我是天子門生,豈能因嫁娶之事得意忘形。”
許杭點點他光潔的額頭,笑他讀書讀迂了,“現今朝中為官做宰的,哪個沒有裙帶,你做了天子門生是喜事,卻終究不過一塊敲門磚,做樞密使的乘龍快婿才是保官符。”
讀書人都有些孤直,晏子欽年紀小,心地單純,更是把書中的仁義禮智信當做標杆,如今被舅舅灌輸了一些仕途經濟上的醃臢道理,氣不打一處來,雖明白不能遷怒於未來的新婦,卻也鬱氣難消,若讓明姝看見他那張氣鼓鼓的臉,恐怕又要笑上幾個來迴,戳著他的臉蛋叫“包子”。
就在晏子欽為婚事賭氣、曲明姝因背書吐魂時,兩家的家長早已辦妥了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諸多事體,婚聘六禮已完成了四禮,隻差請期和親迎。
曲院事的意思是挑選殿試之後的良辰吉日,盡早完婚,這樣一來,無論晏子欽留在京師的館閣中任職,走天子近臣的路子,還是出任外職,都好安排。許杭自然一萬個答應,寄迴臨川晏家的書信如雪片一般,有時甚至一天連發數封,恨不得把每一個細節都告訴姐姐許氏,更恨不能將此事寫在臉上,讓全汴梁的人都知道他有個出息的侄兒。
轉眼就是四月廿一,到了舉子們赴大內講武殿進行殿試的日子。自太宗以降,殿試多在三月舉行,今年因西蜀地動,才推延到四月下旬。
無論明姝本人願不願意,在曲家人眼中,她早已是晏子欽未過門的新婦,夫婿的前程關乎她一生的榮辱,馬虎不得,因此殿試這天一早,曲夫人帶著明姝專程來到汴水畔的大相國寺,祈求晏子欽天恩眷隆、金榜題名,日後平步青雲也少不了明姝的福澤。
明姝對這場婚事興趣缺缺,卻對晏子欽有些無關風月的喜愛,也願意拈香祝禱,向諸天神佛祈求這個小大人似的孩子平步青雲、一世安泰,最好能找到一個心愛的人,早早放過自己。
前麵的話都默念完畢,待到該說“早早放過自己”時,忽被一聲熱情的寒暄打斷,側目看去,原來是太仆寺卿袁廷用的夫人一步三顫地走來,身後還跟著女兒袁意真。
袁夫人心寬體胖,慈祥寬厚,最是善解人意的模樣,雖無七分姿色,卻有十分熱心,和明姝的母親自孩提時起就是閨中密友,相交半世,賽過親姐妹。
她一向心直口快,見曲氏母子前來進香,拉著曲夫人便道:“如眉,你家賢婿年少成名,才高八鬥,好福氣呀。”一邊說,一邊頻頻看向呆呆的明姝。
“哪比得上你,二位令郎俱在殿試之中,過了今日,就要父子三進士了。”曲夫人笑道。
“他們不過是讀了些書,一知半解的就出來賣弄,有什麽好提的。”袁夫人不住地擺著手,卻已笑得合不攏嘴。
曲夫人和袁夫人本就是摯友,總有聊不完的話,如今又趕上小輩爭氣,更有談興,便托僧人在寺院的廂房中擺好素齋,一同用飯後,兩人啜茶小敘,放兩個女孩兒到碧紗槅扇後的小間裏玩耍。
沒了母親管束,曲明姝和袁意真都放鬆下來,倚在玫瑰椅上歇歇挺了半天的身板。
早在明姝穿越之前,曲袁兩家就因夫人的手帕交結為通家之好,袁意真自小就識得明姝,可是因為她的癡病,隻能遠遠瞧著這個與自己年齡一般的小姐妹,後來明姝病愈,閨秀間的交際圈子裏早就沒了她的位置,還是袁意真自願拋出橄欖枝,成了她最親密的朋友。
袁意真抓了一把錢,讓明姝的丫鬟春岫去龍津橋南的鬧市買幾碗香甜沁心的冰雪冷元子迴來,又把自己的養娘打發出去找細瓷碗盞。
明姝冷眼看著她發威行權,點著她的頭笑道:“壞種,把她們都打發走了,接下來就要問我些沒羞沒臊的話了。”
袁意真捏了一把明姝滑膩的臉蛋,道:“哪有什麽沒羞沒臊的,恭喜你得了貴婿罷了!叫丁家的人後悔去吧。”
袁意真口中的丁家就是現在的晉國公丁謂府上,大中祥符初年,丁謂在京中任參知政事,弱冠之年的曲院事曾在他手下為官,二人亦師亦友,便指腹為婚,把尚在腹中的明姝許給了丁謂的四衙內,後來丁家發現這個女孩兒竟是個傻的,再加上兩家因政見不合漸漸疏遠,約定也就作罷。
也許是沒親眼見過,明姝對丁家的悔婚一直沒有什麽深刻的感覺,何況丁謂雖在治水和抗敵上立過幾件大功,可勾結宦官,陷害忠良,濫用巫術,蒙蔽皇帝的事也不勝枚舉,天下目為奸邪,還是不要接近為妙……
“丁家如此煊赫,娶不娶我又有什麽分別?倒是要祝賀你,兩個哥哥都如此有為。”明姝道。
“我大哥已考了三次,二哥也考了兩次,背水一戰才走到今日,否則我爹就要讓他們迴家去等蔭補了,可話說迴來,就算讀破了頭也不過是第五甲的同進士出身,哪像晏家小官人,小小年紀就穩拿第一甲的進士及第。”
袁意真表麵上牢騷自己的兄長,實際上卻是感歎自己的婚事,她早早許給了老平章張知白的孫兒,邁過年去也要出閣,可聽說這小衙內不甚長進,著實心焦。
這倒是給明姝提了個醒,她既然沒有能力搞出逃婚之類的神轉折,那麽未來的一段時間還是要和晏子欽這個人同居一個屋簷下,休戚與共。
她這麽想著,臉上就有些魔怔,吃點心時都打不起她的精神,曲夫人見天色不早,女兒又發起呆來,便張羅迴府,曲府車駕在前,袁府車駕在後,兩家都住在城東,隔著三條巷子,本想過了甜水井巷再分道揚鑣,車子卻忽然停住了。
曲夫人正在詢問明姝同袁意真聊了些什麽,忽然停車,把母女二人顛得一震。
“怎麽了?”曲夫人問道。
“迴夫人,”車笭外,人過中年的曲府管事曲昌道,“前方禁軍封路,恐怕要等些時辰,不如換條路走。”
話雖這麽說,後麵的車水馬龍卻已跟了上來,一時間,走路的、騎頭口的、推車的、坐車的,各式人等把一條巷子擠得滿滿當當,曲家偌大的馬車那裏迴轉得開?生生堵死在路上。
================
法醫娘子狀元夫
作者:雲嶠
================
☆、第一章
北宋仁宗朝,天聖五年,四月初四,正是脫羅衣換紗衣的日子。國都汴梁內,人人都換上了輕薄的涼紗衣物。
曹門內的樞密使府中,曲明姝倚在臨水長亭的美人靠上,用扇柄上的白玉墜子逗弄滿池錦鯉。侍女春岫遞上一隻盛著甘草冰雪涼水的蓮花吸杯,淡金色的冷飲中浮著片片碎冰,喝上一口,清甜解暑。
真有點想念冰激淩了呢,尤其是奶油味的,淋上一層醇厚的巧克力醬。想到這裏,明姝不禁自嘲一笑,穿到這裏已經三年多了,衣食住行、方方麵麵都完全習慣了,隻是常常懷念現代的零食。
遙想剛穿來的時候,她還鬧出個大笑話。
隻因這具身子的原主兒有些癡傻,一切事務都要由人伺候,長到十一歲時,身邊的人一時疏忽,這位曲小娘子竟跳進了池塘,救上來時已是進氣多出氣少了。
於是,一副現代的魂魄不知怎的附在了曲小娘子身上,來了個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把已經趴在床前痛哭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爹娘嚇得雙雙倒仰,隨後明白過來,又驚又喜地請迴大夫,連連感謝上天垂憐,不僅把獨生愛女的性命還了迴來,還讓她開口說話了。
明姝接下來的舉動又把曲氏夫婦的希望小火苗掐滅了。她驚訝地看著眼前人的穿著打扮,男人兩鬢微霜,清臒端方,一身青色直袖圓領袍,頭戴墨黑老人巾,婦人慈愛溫厚,一領赭色窄袖褙子,一條白地織金褶裙,頭插藍琉璃長簪,分明是宋朝的打扮。
作為刑偵大隊的法醫,她上一秒還在北京朝陽區的兇案現場為死者做屍檢,突然被逃竄的嫌疑犯劫持,怎麽到這兒來了?她心裏一驚,發瘋似的問道:“我穿越了?現在是公元多少年?北宋還是南宋?”
穿月?弓圓?北送?南送?
眾人沉默了,曲夫人摟住明姝哭道:“我苦命的兒啊!原來不會說話,現在怎麽盡說胡話!”
當今樞密使曲院事也一臉沉痛地背手長歎,目睹了這場大悲大喜人間慘劇的郎中默默在藥方上添了幾味補腦的藥材。
隨著明姝漸漸習慣這裏的生活,曲氏夫婦才相信女兒真的恢複正常了,老兩口都長舒一口氣,放下懸了半輩子的心,連素來敬鬼神而遠之的曲院事也燒起香來。
三年過的光陰流水般逝去,曲明姝將滿十五,婚事也該提上日程。按理說,堂堂樞密使千金怎會愁嫁?可是她曾經做了十一年癡呆的事滿城皆知,門第相仿的人家擔心她有隱疾,貽害子孫,不願與之聯姻。可要是許配給次一等的郎君,曲夫人又不滿意了,她好端端一個女兒,憑什麽為了已然痊愈的病症委身於人?
到底是曲院事見多識廣,說不必把眼光拘泥在京中門戶,不妨從新科進士中挑選出德才兼備的後生,家境差些也不要緊,重要的是前途無量。於是,計劃趁著二月底的春闈結束後,四月中的殿試開始前,挑選了幾個自己中意的年少舉子,邀迴家中小聚,實則是讓女兒站在簾後秘密觀察,覓得一個如意郎君。
今日就是擇婿的大日子,曲夫人早就梳妝完畢來到女兒的閨房,卻發現空空如也,才知她又去園中的冷僻地方乘涼了,三番四次遣人去催,都沒把明姝請迴來,眼看著前廳裏舉子快到齊了,曲夫人一怒之下命幾個粗壯的仆婦把女兒架到前廳的偏房。
明姝也知道父母是為自己著想,可是看看自己這副身子,胸前——平的,屁股——癟的,渾身瘦削無肉,雖然粉白的鵝蛋臉上也有了動人的風韻,可總體看來還是個沒發育完全的小丫頭片子,分明還是孩子就要成婚,實在挑戰明姝的多年來的底線。
就算沒有未成年人保護法,也不能胡來啊!
她裝聾作啞地在竹簾後一縮,眼觀鼻,鼻觀心,曲夫人見她一副老僧入定的樣子,輕輕拍了她的肩頭,往簾外使了個眼色,示意她專心留意外麵的人。
曲院事曾交給明姝一份名冊,記錄著今日前來赴會的十三名舉子的年齡、原籍、品貌等簡單信息,明姝敷衍地掃過一遍,如今看著一個個身穿青色長袍、頭戴皂黑巾子的少年陸續上堂拜揖,一時也對不上號,隻覺得這群二十出頭的舉子看起來都一個樣,謙虛禮貌、四平八穩。
“要是再長大兩歲,說不就能滿心歡喜的嫁了呢。”明姝看著自己有待發育的胸脯,暗想道。
正在開小差,忽然聽到一個稚氣的嗓音,一本正經地道:“學生臨川晏子欽,見過樞密使大人。”
循聲看去,是一個十五歲上下的小少年,圓圓的臉蛋又白又軟又彈,眉宇間卻有種不合年齡的老成,他提著略長的淡竹色衣擺,恭恭敬敬地向曲院事拜揖,比方才入席的年長舉子們更端正、更一絲不苟。
真是一隻道貌岸然的包子,小孩子裝大人!明姝不由得撲哧輕笑,曲夫人狠狠剜了她一眼,她趕緊正襟危坐,盯著那隻包子,看他落座。曲院事似乎很重視他的樣子,頻頻投去青眼。
這時,丫鬟為舉子們送上茶水點心,每桌上都有一壺龍鳳茶團煮出的香茗、一隻裝滿了杏片、梅子薑、香糖果子的樏盒、一碟淋了紫蘇膏的輕紅牡丹滴酥並一碟澄沙團子。一共一十三份,分放在一十三桌,可明姝發現隻坐了十二個人,有一人缺席未到。
曲院事也發覺,問道:“王諤未到,可有與他相熟的知道原委嗎?”
列坐的舉子中有一人站起身來,自稱和王秀才住在同一間逆旅,拱手道:“迴院事,王兄前日身體不適,這幾日一直閉門不出,可能是尚未病愈。”
“既然如此,我們便先開席吧。”
說是開席,還是以清談為主。讀書人聊天講究的是眼界,從經典談到朝堂,從詩詞談到風土,最後圍繞著召令參知政事呂夷簡、樞密副使夏竦著手編修真宗朝實錄一事大談特談,舉子們有心賣弄,曲院事也有意比較眾人見解高低,任他們信馬由韁地辯論,竹簾後的明姝聽得哈欠連連,想著把這批人運到現代,簡直能組成一套綜藝節目班底,說上一天一宿都不帶卡殼的。
晏子欽在這群侃侃而談的人中顯得鶴立雞群,倒不是他說了什麽語驚四座,而是他從頭到尾幾乎什麽都沒說,那雙烏溜溜的眼睛一直在看著麵前的點心,專注的好像在研究什麽孤本典籍。這種聚會上的食物都是用來裝飾的看盤,沒人好意思真吃。
明明那麽誘人,明明近在咫尺,就是進不了嘴啊!
一切落在明姝眼裏,真是好笑,她特意掩著嘴盡量不發出聲音,怕母親又責怪自己。心裏默念了兩遍“晏子欽”,覺得很熟悉,忽然想起他去年就入京參加會試了,很多人看好這個名滿天下的神童,可惜因為貪吃吃壞了胃腸,含恨放棄考試,今年算是再戰。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小孩子就是小孩子,看到甜食就挪不開眼。
之後的時間裏,明姝都是在半夢半醒間度過的,突然驚醒,原來是堂中散席了,借著眾人離去的嘈雜聲,曲夫人引著明姝迴到後宅,又取出了當日那本名冊,期待地問道:“怎麽樣,寧寧?可有你心儀的?”
寧寧是明姝的小字。
見明姝把冊子翻過來調過去看了好幾遍,卻始終不吭聲,曲夫人皺眉道:“曲明姝,你不把自己的婚事放在心上,叫別人怎麽幫你!”
喊小名的時候證明父母心情不錯,連名帶姓地叫就意味著快發火了。明姝隻好硬著頭皮再看一遍,卻發現都沒什麽印象,就記住一個小包子晏子欽,一看他是大中祥符五年正月生人,比自己大半年呢,光看他那張幼稚的臉還真看不出。
曲夫人見女兒的目光流連在晏子欽那一頁,心下有了計較,放柔了聲音,笑道:“莫非看上了晏郎君。”
“才不是!”明姝趕緊合上名冊,臉憋得通紅,她穿越前都二十四了,還沒重口味到對幼~齒小男生下毒手。
曲夫人還道她是小女兒怕羞,笑著拿過名冊,“我瞧他也很好,雖然家境一般,卻是少有的神童,小小年紀就在春闈大比中名列三甲呢,真真是奇貨可居!就是年紀小些,怕你不同意。”
丫鬟打起湘竹簾櫳,已換上了一身家常衣物的曲院事邊說邊走進屋內:“我起初也以為他年紀太輕,不堪托付,如今看來倒是我小瞧這位後生了!席間的少年個個都好言談機變,唯獨他穩如泰山,不動聲色,目光炯炯卻懂得藏鋒,這樣的人才能在仕途上走得長遠。”
穩如泰山?不動聲色?目光炯炯卻懂得藏鋒?分明是看點心看得太專心,沒工夫說話好嗎!
曲明姝無力吐槽,曲氏夫婦早已互換眼神、一拍即合,明姝提了一句反對意見,立即被曲院事駁迴“訴訟”,怒道:“兒女婚事向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讓你隔簾選婿已經是容情了!”
這一句就把明姝剩下的話堵在喉嚨裏,眼下她的確沒有決定婚事的權力,和晏子欽送作堆也許還是更好的選擇,對方畢竟是小孩子,好騙,蒙混過去,也不會真發生什麽嘿嘿嘿的事,相處起來更輕鬆些,糊弄個三五年再作打算。
上輩子就是一條執著的單身汪,留了兩世的清白可不能隨便交付給人呢!
看她雖不拒絕,卻還是一副苦瓜臉,曲院事指著書齋道:“橫豎到了婚配的年齡,還不快把女誡和女論語溫熟,明天再考你四經要義,免得嫁了個書生,在夫家丟人現眼!”
曲夫人趕緊幫丈夫順氣,這個曲院事什麽都好,有才幹又顧家,就是太嚴肅,總是板著一張臉嚇壞別人。明姝在曲夫人的眼神暗示下躲進書齋,對著論語發愁。
她穿越之前是個剛入職的法醫,不像別的穿越女自帶金手指,因為官府後院裏哪有屍體供她一展才華?她對論語的認識僅限於初中學過的論語十則,更別提什麽大學、中庸之流,這三年的時間,前一年都是被當成癡呆對待,後兩年才開始慢吞吞地學習,曲夫人溺愛她,不忍讓她受累,所以到現在也沒什麽長進,勉強寫得一手不太狗爬的小楷而已。
長歎一口氣,明姝趴在桌上慢慢消化即將以未成年的小身板嫁給另一個未成年的事實,看著兩歲的弟弟曲明恆一搖一擺地自麵前走過,對著她傻笑。
明恆也是在她穿來後,曲氏夫婦見女兒無恙,“心情大好”時偶然得到的老來子。
“姐姐抱!”曲明恆拽著她的裙角耍賴。
明姝抱起他,苦笑道:“阿恆,你可能要有個小姐夫了。”
“嘿嘿嘿。”明恆隻知道傻樂,讓明姝無言以對。
☆、第二章
就在曲明姝“閉關苦讀”時,曲家的媒人已經前去晏子欽家裏暗中撮合了。
晏子欽本是臨川人,京中隻有一位舅舅,名喚許杭。婚姻之事,原本不該由舅父插手,可晏子欽進京時帶來一封家書,信中,晏子欽的母親許氏早就料到會有官府人家提及合婚之事,自己一介寡婦,身在原郡,又被七歲的幼子牽絆住,實在無法料理晏子欽的婚事,便把一切托付給許杭。
許杭是個商人,販賣柑橘起家,二十年間走南闖北,雖不算大富大貴,可能在京師汴梁站穩腳跟,自然有些過人的見識,他知道這個侄兒是一株淩雲木,欣然應下許氏的托付後,下了十二分的心血幫襯他,今日舉手之勞,來日朝中有靠。
縱使知道世人對晏子欽青眼有加,可見到曲家的媒人時,許杭還是驚喜的眼前一黑,想來當今朝堂,樞密使乃是從一品的大員,專司軍事,地位僅次於丞相平章,也是宰執天下的大臣,樞密使家的千金為配,無異於天女下嫁,待點頭哈腰地送走媒人後,許杭忍不住抱起一臉懵懂的晏子欽哈哈大笑。
“我的兒,我的兒!你要飛黃騰達了!”許杭見他不笑,又勸道,“你可知這是何等的榮耀嗎?”
晏子欽不為所動,正色道:“我是天子門生,豈能因嫁娶之事得意忘形。”
許杭點點他光潔的額頭,笑他讀書讀迂了,“現今朝中為官做宰的,哪個沒有裙帶,你做了天子門生是喜事,卻終究不過一塊敲門磚,做樞密使的乘龍快婿才是保官符。”
讀書人都有些孤直,晏子欽年紀小,心地單純,更是把書中的仁義禮智信當做標杆,如今被舅舅灌輸了一些仕途經濟上的醃臢道理,氣不打一處來,雖明白不能遷怒於未來的新婦,卻也鬱氣難消,若讓明姝看見他那張氣鼓鼓的臉,恐怕又要笑上幾個來迴,戳著他的臉蛋叫“包子”。
就在晏子欽為婚事賭氣、曲明姝因背書吐魂時,兩家的家長早已辦妥了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諸多事體,婚聘六禮已完成了四禮,隻差請期和親迎。
曲院事的意思是挑選殿試之後的良辰吉日,盡早完婚,這樣一來,無論晏子欽留在京師的館閣中任職,走天子近臣的路子,還是出任外職,都好安排。許杭自然一萬個答應,寄迴臨川晏家的書信如雪片一般,有時甚至一天連發數封,恨不得把每一個細節都告訴姐姐許氏,更恨不能將此事寫在臉上,讓全汴梁的人都知道他有個出息的侄兒。
轉眼就是四月廿一,到了舉子們赴大內講武殿進行殿試的日子。自太宗以降,殿試多在三月舉行,今年因西蜀地動,才推延到四月下旬。
無論明姝本人願不願意,在曲家人眼中,她早已是晏子欽未過門的新婦,夫婿的前程關乎她一生的榮辱,馬虎不得,因此殿試這天一早,曲夫人帶著明姝專程來到汴水畔的大相國寺,祈求晏子欽天恩眷隆、金榜題名,日後平步青雲也少不了明姝的福澤。
明姝對這場婚事興趣缺缺,卻對晏子欽有些無關風月的喜愛,也願意拈香祝禱,向諸天神佛祈求這個小大人似的孩子平步青雲、一世安泰,最好能找到一個心愛的人,早早放過自己。
前麵的話都默念完畢,待到該說“早早放過自己”時,忽被一聲熱情的寒暄打斷,側目看去,原來是太仆寺卿袁廷用的夫人一步三顫地走來,身後還跟著女兒袁意真。
袁夫人心寬體胖,慈祥寬厚,最是善解人意的模樣,雖無七分姿色,卻有十分熱心,和明姝的母親自孩提時起就是閨中密友,相交半世,賽過親姐妹。
她一向心直口快,見曲氏母子前來進香,拉著曲夫人便道:“如眉,你家賢婿年少成名,才高八鬥,好福氣呀。”一邊說,一邊頻頻看向呆呆的明姝。
“哪比得上你,二位令郎俱在殿試之中,過了今日,就要父子三進士了。”曲夫人笑道。
“他們不過是讀了些書,一知半解的就出來賣弄,有什麽好提的。”袁夫人不住地擺著手,卻已笑得合不攏嘴。
曲夫人和袁夫人本就是摯友,總有聊不完的話,如今又趕上小輩爭氣,更有談興,便托僧人在寺院的廂房中擺好素齋,一同用飯後,兩人啜茶小敘,放兩個女孩兒到碧紗槅扇後的小間裏玩耍。
沒了母親管束,曲明姝和袁意真都放鬆下來,倚在玫瑰椅上歇歇挺了半天的身板。
早在明姝穿越之前,曲袁兩家就因夫人的手帕交結為通家之好,袁意真自小就識得明姝,可是因為她的癡病,隻能遠遠瞧著這個與自己年齡一般的小姐妹,後來明姝病愈,閨秀間的交際圈子裏早就沒了她的位置,還是袁意真自願拋出橄欖枝,成了她最親密的朋友。
袁意真抓了一把錢,讓明姝的丫鬟春岫去龍津橋南的鬧市買幾碗香甜沁心的冰雪冷元子迴來,又把自己的養娘打發出去找細瓷碗盞。
明姝冷眼看著她發威行權,點著她的頭笑道:“壞種,把她們都打發走了,接下來就要問我些沒羞沒臊的話了。”
袁意真捏了一把明姝滑膩的臉蛋,道:“哪有什麽沒羞沒臊的,恭喜你得了貴婿罷了!叫丁家的人後悔去吧。”
袁意真口中的丁家就是現在的晉國公丁謂府上,大中祥符初年,丁謂在京中任參知政事,弱冠之年的曲院事曾在他手下為官,二人亦師亦友,便指腹為婚,把尚在腹中的明姝許給了丁謂的四衙內,後來丁家發現這個女孩兒竟是個傻的,再加上兩家因政見不合漸漸疏遠,約定也就作罷。
也許是沒親眼見過,明姝對丁家的悔婚一直沒有什麽深刻的感覺,何況丁謂雖在治水和抗敵上立過幾件大功,可勾結宦官,陷害忠良,濫用巫術,蒙蔽皇帝的事也不勝枚舉,天下目為奸邪,還是不要接近為妙……
“丁家如此煊赫,娶不娶我又有什麽分別?倒是要祝賀你,兩個哥哥都如此有為。”明姝道。
“我大哥已考了三次,二哥也考了兩次,背水一戰才走到今日,否則我爹就要讓他們迴家去等蔭補了,可話說迴來,就算讀破了頭也不過是第五甲的同進士出身,哪像晏家小官人,小小年紀就穩拿第一甲的進士及第。”
袁意真表麵上牢騷自己的兄長,實際上卻是感歎自己的婚事,她早早許給了老平章張知白的孫兒,邁過年去也要出閣,可聽說這小衙內不甚長進,著實心焦。
這倒是給明姝提了個醒,她既然沒有能力搞出逃婚之類的神轉折,那麽未來的一段時間還是要和晏子欽這個人同居一個屋簷下,休戚與共。
她這麽想著,臉上就有些魔怔,吃點心時都打不起她的精神,曲夫人見天色不早,女兒又發起呆來,便張羅迴府,曲府車駕在前,袁府車駕在後,兩家都住在城東,隔著三條巷子,本想過了甜水井巷再分道揚鑣,車子卻忽然停住了。
曲夫人正在詢問明姝同袁意真聊了些什麽,忽然停車,把母女二人顛得一震。
“怎麽了?”曲夫人問道。
“迴夫人,”車笭外,人過中年的曲府管事曲昌道,“前方禁軍封路,恐怕要等些時辰,不如換條路走。”
話雖這麽說,後麵的車水馬龍卻已跟了上來,一時間,走路的、騎頭口的、推車的、坐車的,各式人等把一條巷子擠得滿滿當當,曲家偌大的馬車那裏迴轉得開?生生堵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