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小可看來,餘振風不可能棄惡從善!”陳永藩插話說道。
“願聞其詳。”智通長老含笑看著陳永藩。
陳永藩說道:“他若真有悔改之心,今日又怎麽會打傷長老?”
智通長老合什說道:“餘施主之所以要打傷老衲,是擔心老衲會與他為敵。不過,他要是沒有悔改之心,恐怕老衲早就往生極樂了。”
陳永藩細想有理,這才不再言語。智通長老問道:“陳少俠可是西域人士?”
“正是。”陳永藩大大方方地答道。
“少俠可是帶有引路蜂?”智通長老又問道。
陳永藩大驚,連忙問道:“長老如何得知?”
智通長老笑道:“三位少俠千裏追蹤,路線卻毫無偏差。若非有神人指點,便是有絕妙的引路之物。老衲早年遊曆西域各國,也曾聽聞過引路蜂的神奇。陳少俠既是西域人士,又與韓、方兩位少俠一同至此,故而老衲斷定陳少俠帶有引路蜂。”
“長老見微知著,小可好生佩服!”陳永藩由衷地說道。
智通長老說道:“這引路蜂也是可遇不可求,陳少俠既然有緣得之,萬望善加珍惜。”
陳永藩連連答應。方清菡見智通長老神情萎靡,關切地說道:“長老要保重身體。”
方清菡的話提醒了韓武,他連忙起身說道:“長老保重身體要緊,晚輩們不敢叨擾,就此告辭。”
智通長老說道:“三位少俠既然到此,就是和我佛有緣。天色將晚,三位少俠不妨在此用些素齋,歇息一晚,再走不遲。”
韓武答道:“多謝長老美意。晚輩心急如焚,他日再來給長老請安。”
智通長老笑道:“韓少俠不必過慮。陳少俠既有引路蜂,餘施主是插翅難逃。”
韓武正要再次拒絕,不料陳永藩說道:“韓公子,長老說得是。茫茫大漠,餘振風逃不到哪裏去。再者他也人困馬乏,必定要找地方過夜。”
韓武雖然有點不情願,也隻得說道:“既然長老盛情難卻,晚輩們隻好恭敬不如從命了。”
三人隨著年輕僧人離開方丈,再到膳房吃了素齋。入夜以後,陳永藩突然提出要去觀瞻佛像壁畫。僧眾們不便拒絕,隻得由他。陳永藩也不要僧眾陪同,領著韓武、方清菡徑直來到了崖壁南段。陳永藩一手舉著火把,一手在石窟周圍輕輕敲打。韓武、方清菡開始以為他隻是好奇,沒想到他每到一個石窟都是如此做法。韓武、方清菡這才有些起疑,方清菡問道:“陳公子,你是在找東西嗎?”
陳永藩環顧四周,輕聲答道:“正是。”
“找什麽東西?”方清菡又問。
“找寶藏!”陳永藩一點也不隱瞞。
“這裏隻有塑像和壁畫,怎麽可能會有寶藏!”韓武不相信地說道。
陳永藩說道:“韓公子有所不知,小可在哈密之時曾聽人說過,在沙州千佛洞藏有一個大寶藏。據說是後唐李克讓兵敗後藏下的金銀珠寶,誰要是能得到這個寶藏,誰就能富可敵國。”
兩人恍然大悟,原來陳永藩同意留宿千佛洞隻是為了尋找傳說的寶藏。方清菡說道:“陳公子貴為哈密國王子,要這寶藏又有何用!”
“陳公子莫不是也想成為陶朱公一樣的人物?”韓武打趣道。
陳永藩輕歎一聲,說道:“兩位有所不知,敝邦國小民弱,屢受欺壓。小可要是得了這寶藏,就能招兵買馬、保境安民。再加以時日,也未嚐不能開疆擴土!”
方清菡心想,原來你也有這個心思。你們這些人隻想著什麽開疆擴土、建功立業,但是你們想過要耗費多少錢糧、死傷多少人嗎?韓武卻心想,你也太異想天開了。就算真有寶藏,也是在我大明境內,自然要歸大明所有,怎會讓你占為己有。
三人各懷心思,都不再言語,隻是挨個地檢查石窟。他們檢查了不少石窟,還是一無所獲,陳永藩不由得有些心灰意冷。後來,三人來到一處大型石窟,隻見這個石窟覆鬥形頂,中心設一佛壇。壇上有一佛、二弟子、二協侍菩薩、四供養菩薩,四周都繪有壁畫。陳永藩習慣性的在北側甬道壁上輕輕敲了敲,牆壁立刻傳來“篤、篤、篤”的清脆響聲。三人都為之一振,因為實心牆壁敲打起來的聲音沉悶沙啞,隻有空心牆壁敲打起來才會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韓武、方清菡連忙走到陳永藩身邊。陳永藩生怕自己聽錯了,又敲打了幾下,牆壁依舊還是發出清脆響聲。陳永藩大喜過望,仔細在牆壁上尋找暗室的開關。
過得半晌,方清菡說道:“你們快來看。”
韓武、陳永藩連忙湊上前去,隻見牆壁左側有一道細細的縫隙。那縫隙若隱若現、筆直如尺,倘若不細心就會誤以為隻是一道裂縫。陳永藩掏出匕首,沿著縫隙輕輕的往下劃。泥沙簌簌落下,縫隙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最後發現赫然是一道門縫。
陳永藩欣喜若狂,連手中的匕首都開始微微顫抖。他小心翼翼地剝下牆壁上的壁畫,一個磚砌的小門頓時出現在三人眼前。三人凝神屏氣,一起把封門的磚塊拆了下來,在磚門的後麵果然有個秘洞。陳永藩急不可耐地點燃火折子,率先走進了秘洞。
秘洞長寬高都差不多一丈,內壁繪有菩提樹、比丘尼等圖像,裏麵堆滿了木箱。三人環顧四周,不料在秘洞正中發現了一座禪床式樣的低壇,壇上隱約有一位盤膝而坐的僧人。三人都暗吃一驚,韓武急忙躬身說道:“晚輩們無意冒犯,擅闖了寶室,請前輩恕罪!”
那僧人似乎沒有聽到韓武的話,依舊紋絲不動地坐在壇上。三人不敢造次,隻得在原地靜候。過了一陣,那僧人還是沒有動靜,韓武這才舉著燭台慢慢走到了他的身邊。在燭光的照射下,三人看得真切,原來壇上的隻是一尊塑像而非真人。
陳永藩揩了一把冷汗,笑道:“原來也是個泥菩薩,倒是嚇了小可一大跳!”
韓武卻沒有答話,舉著燭台在塑像的一側找到了一塊石碑。韓武、方清菡細細閱讀,才知道這是唐代高僧洪辯的告身碑。在吐蕃統治沙州之時,洪辯立下了宏願,決心開鑿佛窟。於是他傾其所有,四處募捐,終於開鑿出了七佛堂。後來,洪辯又開鑿了一大型佛窟,並在甬道北壁開了一處禪室。
“願聞其詳。”智通長老含笑看著陳永藩。
陳永藩說道:“他若真有悔改之心,今日又怎麽會打傷長老?”
智通長老合什說道:“餘施主之所以要打傷老衲,是擔心老衲會與他為敵。不過,他要是沒有悔改之心,恐怕老衲早就往生極樂了。”
陳永藩細想有理,這才不再言語。智通長老問道:“陳少俠可是西域人士?”
“正是。”陳永藩大大方方地答道。
“少俠可是帶有引路蜂?”智通長老又問道。
陳永藩大驚,連忙問道:“長老如何得知?”
智通長老笑道:“三位少俠千裏追蹤,路線卻毫無偏差。若非有神人指點,便是有絕妙的引路之物。老衲早年遊曆西域各國,也曾聽聞過引路蜂的神奇。陳少俠既是西域人士,又與韓、方兩位少俠一同至此,故而老衲斷定陳少俠帶有引路蜂。”
“長老見微知著,小可好生佩服!”陳永藩由衷地說道。
智通長老說道:“這引路蜂也是可遇不可求,陳少俠既然有緣得之,萬望善加珍惜。”
陳永藩連連答應。方清菡見智通長老神情萎靡,關切地說道:“長老要保重身體。”
方清菡的話提醒了韓武,他連忙起身說道:“長老保重身體要緊,晚輩們不敢叨擾,就此告辭。”
智通長老說道:“三位少俠既然到此,就是和我佛有緣。天色將晚,三位少俠不妨在此用些素齋,歇息一晚,再走不遲。”
韓武答道:“多謝長老美意。晚輩心急如焚,他日再來給長老請安。”
智通長老笑道:“韓少俠不必過慮。陳少俠既有引路蜂,餘施主是插翅難逃。”
韓武正要再次拒絕,不料陳永藩說道:“韓公子,長老說得是。茫茫大漠,餘振風逃不到哪裏去。再者他也人困馬乏,必定要找地方過夜。”
韓武雖然有點不情願,也隻得說道:“既然長老盛情難卻,晚輩們隻好恭敬不如從命了。”
三人隨著年輕僧人離開方丈,再到膳房吃了素齋。入夜以後,陳永藩突然提出要去觀瞻佛像壁畫。僧眾們不便拒絕,隻得由他。陳永藩也不要僧眾陪同,領著韓武、方清菡徑直來到了崖壁南段。陳永藩一手舉著火把,一手在石窟周圍輕輕敲打。韓武、方清菡開始以為他隻是好奇,沒想到他每到一個石窟都是如此做法。韓武、方清菡這才有些起疑,方清菡問道:“陳公子,你是在找東西嗎?”
陳永藩環顧四周,輕聲答道:“正是。”
“找什麽東西?”方清菡又問。
“找寶藏!”陳永藩一點也不隱瞞。
“這裏隻有塑像和壁畫,怎麽可能會有寶藏!”韓武不相信地說道。
陳永藩說道:“韓公子有所不知,小可在哈密之時曾聽人說過,在沙州千佛洞藏有一個大寶藏。據說是後唐李克讓兵敗後藏下的金銀珠寶,誰要是能得到這個寶藏,誰就能富可敵國。”
兩人恍然大悟,原來陳永藩同意留宿千佛洞隻是為了尋找傳說的寶藏。方清菡說道:“陳公子貴為哈密國王子,要這寶藏又有何用!”
“陳公子莫不是也想成為陶朱公一樣的人物?”韓武打趣道。
陳永藩輕歎一聲,說道:“兩位有所不知,敝邦國小民弱,屢受欺壓。小可要是得了這寶藏,就能招兵買馬、保境安民。再加以時日,也未嚐不能開疆擴土!”
方清菡心想,原來你也有這個心思。你們這些人隻想著什麽開疆擴土、建功立業,但是你們想過要耗費多少錢糧、死傷多少人嗎?韓武卻心想,你也太異想天開了。就算真有寶藏,也是在我大明境內,自然要歸大明所有,怎會讓你占為己有。
三人各懷心思,都不再言語,隻是挨個地檢查石窟。他們檢查了不少石窟,還是一無所獲,陳永藩不由得有些心灰意冷。後來,三人來到一處大型石窟,隻見這個石窟覆鬥形頂,中心設一佛壇。壇上有一佛、二弟子、二協侍菩薩、四供養菩薩,四周都繪有壁畫。陳永藩習慣性的在北側甬道壁上輕輕敲了敲,牆壁立刻傳來“篤、篤、篤”的清脆響聲。三人都為之一振,因為實心牆壁敲打起來的聲音沉悶沙啞,隻有空心牆壁敲打起來才會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韓武、方清菡連忙走到陳永藩身邊。陳永藩生怕自己聽錯了,又敲打了幾下,牆壁依舊還是發出清脆響聲。陳永藩大喜過望,仔細在牆壁上尋找暗室的開關。
過得半晌,方清菡說道:“你們快來看。”
韓武、陳永藩連忙湊上前去,隻見牆壁左側有一道細細的縫隙。那縫隙若隱若現、筆直如尺,倘若不細心就會誤以為隻是一道裂縫。陳永藩掏出匕首,沿著縫隙輕輕的往下劃。泥沙簌簌落下,縫隙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最後發現赫然是一道門縫。
陳永藩欣喜若狂,連手中的匕首都開始微微顫抖。他小心翼翼地剝下牆壁上的壁畫,一個磚砌的小門頓時出現在三人眼前。三人凝神屏氣,一起把封門的磚塊拆了下來,在磚門的後麵果然有個秘洞。陳永藩急不可耐地點燃火折子,率先走進了秘洞。
秘洞長寬高都差不多一丈,內壁繪有菩提樹、比丘尼等圖像,裏麵堆滿了木箱。三人環顧四周,不料在秘洞正中發現了一座禪床式樣的低壇,壇上隱約有一位盤膝而坐的僧人。三人都暗吃一驚,韓武急忙躬身說道:“晚輩們無意冒犯,擅闖了寶室,請前輩恕罪!”
那僧人似乎沒有聽到韓武的話,依舊紋絲不動地坐在壇上。三人不敢造次,隻得在原地靜候。過了一陣,那僧人還是沒有動靜,韓武這才舉著燭台慢慢走到了他的身邊。在燭光的照射下,三人看得真切,原來壇上的隻是一尊塑像而非真人。
陳永藩揩了一把冷汗,笑道:“原來也是個泥菩薩,倒是嚇了小可一大跳!”
韓武卻沒有答話,舉著燭台在塑像的一側找到了一塊石碑。韓武、方清菡細細閱讀,才知道這是唐代高僧洪辯的告身碑。在吐蕃統治沙州之時,洪辯立下了宏願,決心開鑿佛窟。於是他傾其所有,四處募捐,終於開鑿出了七佛堂。後來,洪辯又開鑿了一大型佛窟,並在甬道北壁開了一處禪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