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包家、蔡家和唐家以及跟隨的人,緊趕慢趕終於在年三十一大早趕到家。【ㄨ】


    家家門口都掛上了鮮紅明亮的紅燈籠,還有貼在門上,金光閃閃的紅紙金字帶花對聯。這些都是由合浦鎮學堂的孩子們製作的,已經流遍大江南北。有很多作坊,想要模仿這樣的對聯,但是總是跟不上合浦鎮一年勝過一年新花樣的潮流。高成本卻賣不上高價格,漸漸的就退出這樣的高檔市場,改走低端簡單的路線。因此每年的花樣對聯,都是合浦鎮的孩子們獨占鼇頭,每每到九月之後,這對聯就開始進入緊張的創作和製作當中。


    日子稍稍好過一點,家家就開始在明麵上裝扮起來。一年隻有一次的對聯紅燈籠,隻要不是實在過不下去的人家,都不會去買不好的糊弄。因此現在的村莊,每到年三十的時候,一眼望過去,全是明亮亮的豔紅和金燦燦的金光,喜慶的感覺更甚於以往。


    包家老太太正帶著兒媳孫媳忙著年飯,包老爺子急慌慌的跑進來,“老婆子!老婆子!快快,趕緊燒水下掛麵。大孫子帶著他叔嬸和弟妹們已經到村口了。”


    廚房裏一聽到老爺子的叫聲,這下子就變得更忙了,包正強的娘趕緊吩咐正強媳婦:“哎吆!終於迴來了,這下我可放心了。能喜哪,廚房這兒不用你忙,你趕緊出去幫忙打幾盆熱水給他們擦擦臉。這一大早就到家,估計是連夜往家趕的。”


    能喜姓汪,是包正強的新媳婦兒,正月裏成的親,二月頭上包正強就跟著正榮哥哥一起走了。現在兩人還算不上有多熟,因此能喜聽到婆婆的話,小臉刷的一下就成了火燒雲,連耳朵都跟著通紅通紅的。她三嬸看到了,哈哈哈的大笑。“哎吆!我的娘哎!能喜來家都這麽長時間了,怎麽還這麽害羞啊!”


    老太太急了。【ㄨ】“老三家的,你趕緊的去把掛麵拿過來。都什麽時候了,怎麽還有時間取笑能喜。”


    “哎哎!知道呢!娘!我在給鍋洞架火,等柴火燒起來。再去拿麵來得及!”


    老大媳婦一邊從養年粑粑的水缸裏撈出五個年粑粑,洗一洗,放到案板上切成片,一邊跟婆婆絮叨:“娘!您說正花和正銀兩個的親事說成了沒?”


    正在忙著剁鹹鵝的老太太,嗤的一聲笑出來:“你啊。真是魔怔了。我跟你一樣都在家裏,你都不知道,我又上哪兒知道那麽遠的事。他們都已經迴來,等吃過飯閑下來,你問問不就得了。用得著急在這一時半會兒的麽?”


    “哎!我這也是擔心哪!正花這掐過年可就十七歲了,要是沒成,那就真給耽擱了。”


    老太太叫大兒媳一句話也給說的心裏沉沉的,剁鹹鵝的動作都慢了下來。


    老三媳婦雖然在鍋洞前架火,但是婆婆大嫂她們說話她也能聽的見,見兩個人不是很開心。就笑著插嘴:“娘跟大嫂還真是沒事操閑心,他們這就進門了,你們直接出去問問不就得了。要不然讓正花進廚房來,我們一邊忙事情一邊問個大概不就心安了。”


    老太太白了老三媳婦一眼:“就你聰明!你去堂屋拿掛麵的時候,順便叫兩丫頭到廚房來。”


    “哎!”老三媳婦脆蹦蹦的應著。


    老三媳婦剛要出去的時候,老太太突然改口說道:“老三家的!叫她四嬸來,要不然兩丫頭害羞,隻怕問也問不出個什麽來。”


    “曉得了!娘!”


    老四媳婦洗洗臉,又把頭發梳梳,才拉著兒子(小豬豬)來到廚房。“娘、大嫂、三弟妹。你們在家辛苦了!”


    老大媳婦和老三媳婦還從來沒有見過一家人這麽客氣的,真有點接受不了,忙應聲:“四弟妹真是的,一家人說這樣的話。感覺好生疏呢!”


    “三弟妹說的對,一家人那麽客氣幹嘛。你在外就不辛苦了?隻怕比我們更苦來!”


    老太太等兩個兒媳都說完了,才開口道:“老四家的,你兩個嫂子說的對,一家人不要顯得那麽生分。再說了,你也是為了兩個侄女才走那麽遠的地方。孩子都照顧不到。做父母的,哪個不想孩子的?”


    老四媳婦笑著迴道:“娘!嫂子,那我以後就不說客氣話了。說實話,在外麵什麽都好,吃得好、住的也好,就是想我家兒子想得受不了,整夜整夜的睡不著。明年說什麽也要把小豬豬帶過去,我們東家要在那辦個學堂,我們家的孩子讀書都不要錢。”


    老太太差點叫刀子切到了手指,連忙放下刀子,問四兒媳:“你,明年還要出去啊?”


    “嗯!正榮幫我和他四叔,還有正花、正銀都找了一份長期的工做。比我們在家種田可是強多了,我跟孩子他爹打算做幾年存點錢再說。”老四媳婦一邊說著話,一邊摟著兒子親親嘴。小豬豬一年不見娘親,都有些不認得他娘了,要不是他娘拿糖果哄他,他才不讓他娘親親呢!


    老大媳婦見婆婆半天不問正花她們的親事,自己又插不上話,著急的直擠眼。


    老太太終於看到大兒媳的怪樣,這才想起問兩個孫女的親事來著:“老四家的!正花和正銀兩個親事,正榮可有尋摸停當?”


    說起兩姑娘的親事,老四媳婦眼睛都笑眯了:“停當了!停當了!哎吆!兩個小夥子的條件可好著呢!我們家門口可找不到那麽好的男孩子。說句不吹牛的話,就是鎮上江財主家的小姐配他們,那也是配不上的。正花和正銀也是自己爭氣,在那邊幹活不怕吃苦、還不嫌髒,什麽事都能做。我們家的孩子本身話就少,不招惹事端。這就讓管事娘子喜歡的不得了,親自幫兩孩子找了合適的對象。人家男孩子跟正花、正銀見過幾次麵,相互之間都滿意。那邊男孩子已經送了三金,把小定給定了,現在就等著我們明年正月去他們家訪門樓之後,再送聘禮過大定。”


    這地方的風俗跟合浦鎮那邊的風俗不大一樣,他們家的女孩沒有主動權,所以也沒有訪門樓一說。因此廚房裏的三個婦人都傻愣愣的看著老四媳婦。


    老四媳婦連忙解釋道:“他們那邊男女結親之前,女方要到男方家看看。這就叫訪門樓!這個訪門樓據說還是有道道的,女方去的必須是近親,還得是女的。就像親娘、嬸子、姑姑、姐姐這些親的。這天的男家要熱情招待。要是女家對男家招待感覺不滿意,或者看到男方有什麽不合適的地方,可以迴絕這親事。隻要把小定的禮送還給人家就行了!男方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怪。如果男方這天發現女方家有問題,不想結這門親,也可以跟媒人說。但是小定的禮女方就不還了,算為女方的遮羞。


    我當時聽她們這麽說的時候,有些緊張!就怕到時候我們這些女眷,別有什麽不合適的,壞了兩孩子的姻緣。不過,正榮說那天他會送我們過去,隻要大家不要多言多舌的就沒什麽大事。我這才答應了!娘!您看這事!沒問題吧?”


    老太太想了一會兒,搖搖頭:“沒事!都是自家親的,不會有誰故意搗亂,去壞兩丫頭的親事。那兩男孩你可都看過?長得咋樣?都多大?”


    “我當然是要看看的了!兩個男孩都長得高高大大。麵相俊朗朗的。一個二十三歲,一個二十一歲。就是有一樁不好,這大的看中了正銀,小的看中了正花,小的成了姐夫,大的成了妹夫,以後隻怕不好叫呢!”


    老大媳婦一聽兩個男孩都這麽大了,心裏就有些不痛快。“四弟妹!這兩男孩怎麽都這麽大了還沒說親?他們別是有什麽不好的你們不知道哦!正銀這個可比她大了七、八歲,感覺可不帶勁呢!”


    老四媳婦聽了大嫂這話,暗暗地有些不高興。心說:要不是人家管事娘子拉纖保媒。還能臨得到你家女兒得這親事?!心裏不高興,說話也沒有了剛才的熱乎勁。


    “人家能有什麽不好的!他們家狀元郎都還是二十三、四歲才說親呢!他們都是讀書讀到十七、八歲,一出學堂就要到處忙大事,哪有時間說親事?他們又沒有父母親幫著張羅。全靠在一塊做事的嬸子嫂子們幫著尋摸。他們還挑剔,不是說是個女的就行,這三下兩下的可不就得耽擱下來了。大嫂要是覺得不好也沒事,我娘有個侄女,跟正銀差不多大,倒是可以介紹過去。隻是正銀可是滿意的緊。要是這麽一來,就怕正銀要跟我成仇了!”


    老太太人老經的事多,老四媳婦的話她一聽就知道是不高興了,暗暗的還有點自家孫女高攀了人家男孩子,很是上趕著的意思。


    不過,很奇怪,她的內心竟然也有著自家高攀的感覺。細一想,可不是呢!人家孩子竟是讀了十幾年的書,這要是真說起來也算得上是讀書人呢!自家孫女一個農家姑娘能夠嫁過去,可不是高攀了。


    老太太真怕老四媳婦一生氣,就把這親事說到她娘家侄女那去,就板著臉斥責大兒媳:“老大媳婦什麽都不知道就不要瞎叨叨!她四嬸要是不了解清楚了,能答應這事麽?”


    老大媳婦也是聽了說人家男孩讀書到十七、八歲,這腦子裏突然之間就感覺懵懵的。讀書人耶!自家兩個閨女竟然要跟讀書人結親,這不是開玩笑的吧?婆婆的一聲嗬斥將她驚醒,忙跟四弟妹道歉:“四弟妹!都是嫂子嘴臭不會說話——淨瞎說!你可別生氣,嫂子給你賠不是了。”


    一家人沒有那麽多的計較,老四媳婦雖然心裏還是有些糾結,但是麵上總歸是放下了。“嫂子!我也有不對,沒有事先跟您說清楚。其實那兩孩子別聽著歲數大,就以為有多大似的。人家從小到大沒有做過粗活,白白淨淨的,麵相可嫩著呢!看起來比我們家正榮、正強還顯小。正花和正銀兩個吧!別說我做親嬸嬸的不向著她倆,說話難聽。她倆每次見到人家男孩子來了,眼睛都直勾勾的瞧,要不是我有意無意的遮擋著,可不得叫人家瞧不起?!


    好在小定了之後,她們兩個倒是沒有那麽饞像,跟人家見麵說話,都是當著我的麵或者管事娘子的麵,都規規矩矩的。那兩男孩子也是規矩人,從來沒有要求兩孩子私下裏見麵,要不然我真能因為不放心,把她們送迴來。”


    老大媳婦一邊是歡喜的很,一邊又是叫弟媳的話臊得慌,一時間那臉紅了一陣又白了一陣,看不清有幾個意思。(未完待續。)


    ps:  謝謝走廊上的老鼠、可憐無人愛、qlshreng、xx1961、菲魚精送來的月票,還有若水桃花、fang1972、xx1961給與的打賞,謝謝你們的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世農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守著魚的老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守著魚的老貓並收藏異世農家最新章節